項羽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他是想回到春秋時期的霸主政治嗎?
謝 @何越曦 邀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把它分為三個問題來回答:霸王為何要分封諸侯?他是想回到春秋時期的霸主政治嗎?霸王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一、霸王為何要分封諸侯?
1、章邯投降後的天下大勢:鉅鹿之戰是秦朝「圍城打援」試圖一舉殲滅反秦諸侯軍事力量、重新奪回六國地區而發動的重大軍事行動,因王離部被殲滅而受到重創,因章邯部的投降而徹底破滅;章邯投降後,六國世襲貴族復國的願望已經實現:南方的楚有後懷王,東方的齊有田榮、田橫兄弟,三晉也被趙王歇、魏王豹、韓王成等六國世襲貴族重新佔據,除了燕國被韓廣佔據外,六國中有五國都有世襲貴族勢力存在;至此,六國世襲貴族復國的目標已完全達成,秦朝實際上已滅亡。
2、霸王面臨的戰略形勢及其不都關中的原因:
章邯投降後,表面上看,霸王威風八面,軍威赫赫,但實際上不然,相比於六國世襲貴族們,霸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劣勢:
1、【諸侯上將軍】是臨時職務,為救趙攻秦而設,章邯投降後,秦的滅亡已成必然,只是時間問題而已,秦滅亡後,這一職務和相應權力都會失去。
2、 霸王自己的職務低微、地盤兒狹小,僅為【魯公】即魯縣的縣令,自己的地盤兒僅有魯縣一地。①
3、霸王直屬本部軍隊很少,救趙時楚軍有5萬人,②其中包括了英布、蒲將軍的軍隊,那麼霸王自己的軍隊大概不會超過4萬,(蒲將軍之後沒有記載,他的部隊也算是霸王的好了,但英布早在項梁時期就有自己的直屬軍隊,作為先鋒軍隊少於1萬不太可能。)經過鉅鹿之戰的消耗就更少了;鉅鹿之戰後至入關前,諸侯聯軍明確的增兵記載僅為新安的【三十餘萬】③和鴻門宴前的【四十萬】④這其中的差額數萬人,就是增兵的數量了。或許有朋友會認為這太少,但實際上已經不少了,秦軍用於鉅鹿之戰的軍隊就多達40萬,諸侯聯軍30餘萬,這已經是70餘萬了,秦還留有部分兵力據守其原有國土,再加上之前的戰爭中消耗的軍隊,這少說也得有80、90萬人了,考慮到當時的人口數量(據說《中國人口史》的數據,當時的人口數量約2000萬,不過因為家裡沒這部書,所以不好定論,不過大概也不會高於這個數字;這個軍隊數量已經接近人口總數的20分之一,是相當驚人的一個比例了。)那麼霸王就算在這數萬人的增兵數量中拿到大部分,也不會太多,超過4萬,至多5、6萬,也就是極限了。
4、霸王此時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團隊,歷代開國皇帝創業時,身邊都會有一個核心團隊,如劉邦的「豐沛集團」光武帝的「雲台二十八將」朱老八的「淮西功臣集團」成為自己爭霸天下的根基;而霸王在項梁死前並非項家的領袖,沒有培養過自己的核心團隊,因此他此時還沒有沒有建立自己爭霸天下的根基。
以上4個方面,使霸王和世襲貴族們相比,處於下風,根本不可能像傳統觀點認為的那樣,僅憑鉅鹿之戰的軍威就能登上帝位,或許還有朋友覺得霸王可以打敗諸侯將,自然可以登位稱帝;的確,霸王是可以打敗諸侯將,但不可能全部消滅諸侯將,更不可能僅憑數萬軍隊就統治全天下!
霸王要對抗的,除了世襲貴族們現實上的優勢外,還有歷史上形成的貴族世襲傳位的政治傳統,霸王本身出自軍事貴族家庭,即所謂「將門」歷代皆為楚將,以軍功封於項縣。⑤祖上就沒出過一個靠血統世襲上位的貴族,霸王如果要當皇帝,無異於一步登天!難度太大,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聯合諸侯將這些軍事貴族們,分封為王,打破世襲貴族靠宗法、血統上位的政治傳統;同時把後懷王尊為「虛君」義帝,義帝帝有天下,名義上天下都是他的,實際上卻沒有一寸土地;這樣,霸王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佔據大部分楚國疆土,以「霸王」之名代行義帝權威,號令諸侯,徐圖大業。
至於不都關中,原因有2點:
1.、霸王的根基在楚,如果在關中建都,那楚國將無人可壓制後懷王,等於把自己的根本之地拱手讓給了後懷王。
2、 霸王和他的軍隊皆是楚人,隨霸王征戰日久,必有思鄉之情,(這點可參考韓王信對劉邦獻計定三秦時提到的關於劉邦手下秦卒思歸,故此作戰將格外得力的描述,既然劉邦的秦卒思鄉,霸王的楚卒自然也很可能思鄉。)⑥若霸王久不歸楚,可能會軍心不穩;這支戰力強悍卻人數很少的軍隊,是霸王爭霸天下最重要的資本,因此不能不更加註意軍心問題;霸王自己也有思鄉之情,所以他才有【衣錦夜行】之語。⑦
二、霸王是想回到春秋時期的霸主政治嗎?
霸王分封天下諸侯,自封為【西楚霸王】【西楚】是國號,【霸王】則是王號,這裡的【霸】是【五霸】的【霸】,表示他是以【方伯】的地位,代行義帝的權力以號令諸侯;雖然霸王地位與【五霸】相似,但權力卻比他們大多了,春秋時期的霸主們,相當於戰國時期的【縱約長】他們的出現,是因為周天子勢力衰微,諸侯爭雄愈演愈烈,傳統的宗法秩序受到衝擊、破壞,逐漸無法保證諸侯之間,尤其是強大諸侯與弱小諸侯之間的和平與利益;因此,各區域內的強大諸侯,為了在發展壯大自己的國力、提高自己國際威望的同時,維護一種較為合理的宗法秩序,使各諸侯都能比較好的生存下去才出現的;他們成為霸主,還是要得到周天子的認可,憑藉的還是衰微的宗法制度所帶來的「權威」;他們本質上算是一種「繼業者」,所以他們除了【尊王攘夷】等事關維護天子威嚴、保護諸侯和平等大事外,不能廢立諸侯,也不能對諸侯國的內部事務進行干預。
霸王則不同:他的權威來自他在滅秦戰爭中建立的巨大軍功所帶來的政治威望,既然權威來自於自身的軍功,那麼他算是「創業者」,依靠自身軍功建立威望,獲得權力,當然要比「繼業者」憑藉別人衰微的威望獲得權力要大得多。
那麼,具體霸王都有哪些【五霸】沒有的權力呢?有2項權力是【五霸】沒有的:
1、有權廢立諸侯:立不用說了,廢,霸王在分封過後,以韓王成無功為名廢了他,不久又將其殺死。(霸王廢、殺韓王成的罪名有兩種不同的記載,還有一種是他派留侯幫助劉邦,但當時霸王與劉邦同屬楚軍,幫助劉邦實在不算有罪,所以「無功」更合適。)⑧
2. 有權對諸侯的軍隊進行削減:霸王把劉邦的10萬軍隊削成了3萬。⑨
這2項權力屬於諸侯內政,【五霸】是絕對無權干預的,而霸王有權干預,證明他的權力遠大於【五霸】。而在政治制度上,戰國時郡縣制在各諸侯國已普遍實行,霸王分封自然也是按照這種【內郡縣,外封建、郡國並行】的制度原則進行分封;沒有倒退回春秋時期那種【國、邑、家】的逐級封建制度,所以無論從個人權力上還是政治制度上,霸王都不想做春秋時期的那種霸主。
三、霸王想建立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天下?
霸王若戰勝劉邦,將會和劉邦一樣,建立【郡國並行】的天下:
原因有4點:
1、霸王見到祖龍巡遊時的儀仗,表示要取代他,說明霸王有成為最高統治者的雄心壯志。⑩
2、霸王代行義帝權威,號令諸侯,但不久義帝被其殺掉,使得霸王的權威失去了政治合法性,這就為諸侯不遵號令、乃至於討伐霸王這個「弒君逆賊「提供了借口。?
3、諸侯王們只是以霸王一時戰功、軍威懾服於霸王,並非霸王自身兵多將廣、人才濟濟,政治、軍事力量雄厚而臣服,他們與霸王的關係是上下級、同事,有的人,比如魏豹,分封之前的身份還高於霸王。諸侯們因為自身利益,都想自己的地盤兒比別人大、比別人好,自然就不會尊奉霸王,維持分封后的格局不變,所以分封后的天下格局是不穩定的,大多數諸侯王們對霸王也無什麼忠誠可言。
4、同姓諸侯王基於血統親緣關係,其忠誠度比之異姓諸侯王要高出許多,項家雖然有項伯、項襄兩個叛徒,?但大多數人對霸王還是相當忠誠的,歷史上,即使最不成器的西晉宗室「八王」,也是在西晉建國26年、司馬炎去世1年後才開始叛亂;若霸王分封同姓諸侯王,再怎麼樣,終霸王之世應不會有太多叛徒;至於異姓諸侯王,那就要看他們是否安分了,像齊國的田氏兄弟、趙國的陳餘,霸王肯定是要滅掉的。
所以霸王分封諸侯,乃勢所必然,是在自身實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了能夠順利上位、徐圖大業而採取的措施;他最終的目標,還是建立自己【郡國並行】的家天下皇朝,成為最高統治者;而他所實行的【郡國並行】制度,作為由封建制向中央集權獨裁製過渡的一種制度,也被漢朝繼承下來,這成為霸王在制度上做出的重要探索和貢獻。(《後漢書》即明言漢分封制度源自霸王。)?
以上。
PS:
①、【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②、【初。宋義與項羽將五萬。距秦三將。當王離與羽大戰時。精兵四十萬眾。】——《前漢紀?卷第一?高祖皇帝紀一》
③、【漢元年,羽將諸侯兵三十餘萬,行略地至河南,遂西到新安。】——《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第一》
④、【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集解】:孟康曰:「在新豐東十七里,舊大道北下阪口名也。」】——《史記三家注本?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⑤、【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索隱】:地理志有項城縣,屬汝南。【正義】:括地誌云:「今陳州項城縣城即古項子國。」】(出處同上。)
⑥、【士卒皆山東人,跂而望歸,【索隱】:跂音企,起踵也。【正義】:跂音岐。及其鋒東鄉,【集解】:文穎曰:「鋒銳欲東向。」【索隱】:按:姚氏雲「軍中將士氣鋒」。韋昭曰「其氣鋒銳欲東也」。可以爭天下。」】——《史記三家注本?卷九三?韓信盧綰列傳第三三》
⑦、【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⑧、【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出處同上。)
⑨、【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⑩、【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索隱】:韋昭云:「浙江在今錢塘。」浙音「折獄」之「折」。晉灼音逝,非也。蓋其流曲折,莊子所謂「淛河」,即其水也。淛折聲相近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記三家注本 ?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發使者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集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南浮江漢以下,【正義】:南收三河士,發關內兵,從雍州入子午道,至漢中,歷漢水而下,從是東行,至徐州,擊楚。原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史記三家注本·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 、【桃安侯劉襄,以客從,漢王二年起定陶,以大謁者擊布,侯,千戶。為淮南太守。項氏親。】——《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後文功臣表第四》
?、【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後漢書?志第二八?百官五》項羽想要建立的天下是陳勝想要建立的天下,也是劉邦想要的天下。
一、秦的崩潰與陳勝的天下
由於秦的暴政引發天下人的不滿,陳勝首唱義舉,一時間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影從」。陳勝最初以大楚為名,假借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聲,自稱將軍。迅速攻取了陳郡之地,並在陳地稱王。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陳勝一開始只是自稱將軍,但是因「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而有功,所以能夠自稱王。有功封王這一思想,隨後被項羽和劉邦所繼承。
在陳勝首事後,整個楚地都「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擁有巨大號召力的陳勝開始思考如何保證自己的權威,如何建立一個天下。
首先陳勝志在天下自不須說,在建立政權之後,派人四處略地,遍布齊、楚、趙、魏、韓等地,並直指關中而欲亡秦。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餘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
陳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
周文,陳之賢人也,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
當此之時,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以齊反擊周市。
初,陳王至陳,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
《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其次陳勝絕不容許他人稱王。王的稱號在陳勝這是至高無上的,前文所引三老所言「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可知陳勝必以自己為最高統治者,位高眾人。既不復立六國之後,且在其他人稱王后必欲殺之,給吳廣的地位也不過是「假王」而已。即便立了魏王,也要以手下周市為其相。
葛嬰至東城,立襄彊為楚王。嬰後聞陳王已立,因殺襄彊,還報。至陳,陳王誅殺葛嬰。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陳王怒,捕繫武臣等家室,欲誅之。
市軍散,還至魏地,欲立魏後故甯陵君咎為魏王。時咎在陳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陳王乃立甯陵君咎為魏王,遣之國。周市卒為相。
《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陳涉問此兩人,兩人對曰:「夫秦為無道,破人國家,滅人社稷,絕人後世,罷百姓之力,盡百姓之財。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也。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彊。如此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解也。」陳涉不聽,遂立為王。《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最後陳勝想盡一切辦法將權力抓在手裡。對於沒有指揮權的勢力,陳勝派人監軍;對於打下的地方,陳勝殺功臣而自取。甚至不希望手下為將。
陳王初立時,陵人秦嘉、銍人董緤、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守慶於郯。陳王聞,乃使武平君畔為將軍,監郯下軍。秦嘉不受命,嘉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告軍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繫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陳王信用之。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至邯鄲,張耳、陳餘聞周章軍入關,至戲卻;又聞諸將為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罪誅,怨陳王不用其筴不以為將而以為校尉。乃說武臣曰:「陳王起蘄,至陳而王,非必立六國後。將軍今以三千人下趙數十城,獨介居河北,不王無以填之。且陳王聽讒,還報,恐不脫於禍。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趙後。將軍毋失時,時閒不容息。」武臣乃聽之,遂立為趙王。
《史記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綜上,陳勝首先自號將軍反秦,並因此有功而自稱王。其雖為楚人,卻同樣希望統一天下,自己是至高無上的「王」,與「皇帝」無異,對於其他人稱王絕不容忍。不僅如此,陳勝最早自號為將軍,後來甚至不讓手下為將軍,為何?是其把將軍視為分其權力之人,這是陳勝所不允許的。是以陳勝雖反秦,在登上大位後,依舊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選擇了類似秦的「天下」。但是由於實力不足,最後仍不得不承認其他諸侯王。但正如卜憲群先生所言:「實已開秦漢之際分封制之先河,對項氏的「霸天下」國家結構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霸天下」:楚的國家結構及其性質》)
二、六國復立與楚懷王
現實是殘酷的,陳勝的做法並沒有收到滅秦的效果,反而造成君臣離心。值此之時,六國紛紛復立,後戰國時代拉開了序幕,六國舊王族也因此復辟。
首先是趙國,如前引,陳勝派武臣徇趙,張耳陳余勸其立趙王之後,武臣反而自己稱王。然而一旦武臣死,作為舊趙王族的趙歇成了趙王。
其次是燕國,韓廣學習武臣自立為王。
再次是齊國,田儋作為舊王族家豪宗強,迅速拉起一隻部隊,擊敗周市稱王。
接著是魏國,握有兵力的周市不肯為王,必立王族魏咎為王。
之後是楚國,項梁鑒於陳勝的迅速敗亡,立楚懷王孫熊心為楚王。
最後是韓國,項梁為恢復六國立舊王族韓成為王。
這些六國國王,除了韓廣都是舊王族。燕國何以沒有王族?或許和荊軻刺秦後,秦國的報復有關。但是韓廣是被「燕故貴人豪傑」所推舉,其性質恐怕與其他五國沒太大區別。
六國復立這一辦法確實如張耳陳余所言,迅速瓦解了秦在關東的統治。項梁也得以迅速整合整個楚地。但是這不過是恢復了戰國舊態,秦對六國依舊擁有絕對的優勢和滅亡之心。反觀六國,除了楚國對滅秦並不太在意。趙、燕內鬥不已,魏國坐視陳勝滅亡,齊國不救項梁。因而懷王立約,「先入關中者王」,以滅秦之功而封王,不看出身。這一舉動相較六國舊王族顯得更加積極,但依舊沒有跳出七國天下的概念。
三、西楚霸王與戲下分封
項梁死後,楚國元氣大傷,掃空境內不過湊出五萬軍隊去支援趙國。項羽奪取軍權後,無尺寸之地,卻憑藉擊敗秦軍主力的巨大戰功成為諸侯上將軍。案《太平寰宇記卷五十九》引《洺州志》所云:
封爵今在平鄊縣。長老云:項羽救趙敗秦師於此,策勲封爵。
似是此時項羽已經開始指揮諸將,思考天下的問題了。章邯投降後,項羽封其為雍王。這一事件標誌著項羽打破了由六國王族重新恢復的七國天下,試圖建立起一個新的天下體系。
項羽率領諸侯入關,在戲下進行分封,項羽對天下的構建初步成型。前文所言陳勝意圖建立一個「唯一王權」的天下,但迫於實力不夠不得不承認各諸侯王,還引得眾人不滿。為了不步其後塵,項羽勢必需要改進這一方案。項羽所提出來的方案則是虛尊義帝,自稱西楚霸王,有功者封王。且所封之王對其都是「臣事之」(英布)、「北面事之」(劉邦)。
何以稱之為「西楚霸王」?其實與陳勝的「王」是一樣的,都是位居眾人之上,獨一無二的。在陳勝獨王的方法失敗,六王並起後,項羽必須想一個凌駕眾王的稱號。他想到的就是春秋時的霸王。而春秋時的霸王在於「尊王攘夷」,因此項羽虛尊義帝,實不用其命。那為何不稱皇帝?因為項羽代表著楚國反秦的勢力,如果用秦的「皇帝」稱號,豈有此理?此與陳勝「不成帝業」的原因是相同的。
項羽的封王策略正是繼承了陳勝「有功封王」的思想。試比較下面兩句話: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史記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項王欲自王,先王諸將相。謂曰:「天下初發難時,假立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義帝雖無功,故當分其地而王之。」諸將皆曰:「善。」《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兩句話非常相似,但項羽自稱首事,卻是又將陳勝排斥在外。為何?在我看來這是為了否定陳勝激進的「獨王」天下思路,代之以一種緩和的「霸王」天下思路以獲取支持。這是項羽鑒於陳勝因實力不足而失敗的改進策略。陳涉已開楚式分封制之先河,隨後六國後紛紛自立,形成了十分複雜的局面。分土稱王,不僅是六國後的企望,也是眾多起兵者的希望。因此,楚如果要建立秦式的國家結構就必須徹底消滅各諸侯王業已形成的割據形勢,並改變戰國分裂的歷史影響在秦漢之際的發展慣性,這遠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霸天下」的國家結構的形成,畢竟把秦漢之際分裂的國家形態向統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形態推進了一步。(《「霸天下」:楚的國家結構及其性質》)但是項羽在分封時,處處在加強自己的權力。
故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而三分關中,王秦降將以距塞漢王。項王乃立章邯為雍王,王咸陽以西,都廢丘。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都尉董翳者,本勸章邯降楚。故立司馬欣為塞王,王咸陽以東至河,都櫟陽;立董翳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趙將司馬卬定河內,數有功,故立卬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楚將,常冠軍,故立布為九江王,都六。鄱君吳芮率百越佐諸侯,又從入關,故立芮為衡山王,都邾。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立敖為臨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燕將臧荼從楚救趙,因從入關,故立荼為燕王,都薊。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從入關,故立都為齊王,都臨菑。故秦所滅齊王建孫田安,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榮者,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成安君陳餘棄將印去,不從入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封三縣。番君將梅鋗功多,故封十萬戶侯。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我們可以看到項羽分封的天下有這麼幾個特點:
1.項羽首先「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王惡地」(陳余語),打擊舊王族而抬高與自己有共同利益的新興將領。
2.項羽「親愛王」(韓信語),以擴大親附自己的勢力,而他人不封。司馬欣因救過項梁,被封王。司馬欣不過章邯手下,初與章邯約時並沒有提及封王。但是為了防備章邯,將其封在關中最好的地方,控遏關口。
關外第一個諸侯是申陽,乃趙將,但《高祖本紀》和《秦楚之際月表》卻稱之為楚將,這是為何?在我看來,申陽雖是趙將,但是在巨鹿之時不作為,巨鹿之後又乘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完全與趙決裂,是個見機的野心家。因此申陽必然與趙勢同水火,項羽也認為申陽只能依靠自己,很可能在分封前將其納為楚將。因此才有這種分歧。
司馬卬初乃章邯手下,不知何時降趙。在巨鹿之戰時亦不救趙,反而奪下河內欲入關,卻被劉邦阻擋。是以身處秦趙間又都不合,項羽以為其能附己。
3.項羽依秦郡為分封土地的依據。項羽自己擁有九郡之地,劉邦則是巴蜀漢中三郡,董翳上郡等等。但是皆不脫秦郡的範圍。(秦郡之分,辛德勇、譚其驤、周振鶴、後曉榮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對於西楚九郡的說法也不一。)劉邦手下滅楚,也多以攻下郡縣為功。
然而項羽所封的範圍似乎只在舊七國的範圍,秦始皇所開拓的土地項羽並不關心。如閔王無諸便被項羽剝奪王位,而其又不可能控制閔中之地。
4.項羽對手下並不常封爵。韓信說「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酈食其說「戰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此與陳勝不欲手下為將頗有相同之處,又和陳勝一樣「意忌信讒」。所以韓信建議劉邦反其道行之,「以天下城邑封功臣」。
幾個月後,諸侯軍罷戲下,但項羽的行動遠沒有結束。他很快打破自己建立的分封體系,如陳勝一樣企圖控制各諸侯王。
1.項羽殺義帝,將名義上最高的統治者變成了自己,赤裸裸地展示自己的野心,引起眾諸侯王的敵視。
2.留韓王不遣,欲控制潁川。這樣一樣,項羽便達成了「通三川而控三秦」的目的,足見其對關中地區的提防。然而事與願違,劉邦一攻入關中,司馬卬就叛變了。項羽為保證對其的控制,派陳平擊降。然而劉邦來勢洶洶,項羽不得不放棄直接控制韓國,派傀儡鄭昌去做韓王。鄭昌是故吳令,與項羽必然熟知,是項羽又立親舊為王之證明。
3.奪英布九江郡而不再立新王。此舉與劉邦滅三秦三河之地立郡是相同的,都是自己直接控制要害之地。
4.彭城之戰後,派項它做魏相來影響魏國。此舉正如陳勝派周市為魏相相同。
四、高皇帝和異姓諸侯王
項羽急切的做法引來了天下的反抗,劉邦乘機一舉奪得天下,並被眾諸侯王推舉為皇帝。值得注意的是,劉邦的皇帝和秦始皇的皇帝其內涵並不太一樣。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於是諸侯上疏曰:「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時秦為亡道,天下誅之。大王先得秦王,定關中,於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敗繼絕,以安萬民,功盛德厚。又加惠於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號比儗,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於後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秦始皇的皇帝是功蓋古代帝王,天下在一人之手,而劉邦的皇帝卻是和諸侯王比功最多。而劉邦的謚號高又是什麼意思呢?
群臣曰:「帝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三〕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上尊號曰高皇帝。《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其高也是「功最高」之意。劉邦的「高皇帝」與項羽的「霸王」並無實質上的區別。同樣,仔細看這篇上書,可以看到其理由與陳勝稱王的理由異常相似。其繼承陳勝的思想可見一斑。正如李開元先生在《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中所言:「從實質上看,劉邦即皇帝位,不過是霸業政治的達成,以漢為盟主,以各諸侯國為盟國的反楚聯盟的勝利。」
劉邦的勝利,在大多數人看來,是其能「共天下」。謂張良曰:「諸侯不從,柰何?」良對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天下,可立致也。」
吾立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於今矣。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輯之。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利也。
《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具體而言,就是「以天下城邑封功臣」、「饒人以爵邑」。直接來說,就是承認各諸侯王的地位,不像項羽一樣過早去侵犯他們利益。其實劉邦在爭天下時也有過直接控制天下的想法,趙、代都曾成為漢的郡縣,不過很快便放棄了。因此韓王信、張耳雖然沒有兵,但也被承認為王,並有故地。韓信被奪取兵權,但仍封為楚王。不過很快,劉邦也像項羽一樣開始剝奪諸侯王的權力。
第一個是燕王臧荼,本來就在滅項戰爭中毫無功勞,所以成為劉邦第一個需要消滅的諸侯王。臧荼死後,劉邦封盧綰為王。盧綰何人?劉邦同鄉兼同學,又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劉邦至親之人。此即項羽封親舊而奪權的故智。
第二個是韓信,劉邦借口謀反而廢韓信。在眾諸侯王默許盧綰為王后,劉邦更進一步封宗室為王。
第三個便是韓王信,因韓地處要害,無論陳勝、項羽還是劉邦都不容許有人在卧榻之側。劉邦便改封於太原。此與項羽徙封魏豹河東而自取梁地異曲同工。故韓王信很快便謀反了。
隨後劉邦一個接一個消滅異姓諸侯王,封宗室為王,成就漢初的局面。
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又其官職傅為太傅,相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及諸卿,皆秩二千石,石官皆如朝廷。國家唯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後漢書志第二十八 百官五》
可以看到漢初分封諸侯王的辦法乃是繼承項羽的,不過比起項羽更進一步,在每個諸侯國都為其置丞相以控制。但實質上一樣是「與皇帝『共天下』」(秦進才《漢初與皇帝"共天下"的諸侯王》)。其官制與皇帝等齊,其經濟財政獨立,有自己的紀年和軍隊,甚至只部分遵從漢法(陳蘇鎮《春秋與漢道》)。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看到劉邦對項羽的繼承和改進。
五、結論
太史公在《史記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說: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將陳勝、項羽、劉邦並列稱之為「受命」,正是發現了三者在這一時期的重要作用。田餘慶先生在《說張楚》一文中更是指出:「項羽劉邦皆楚,這個楚,又是繼承陳勝張楚而來的」,「代項羽完成帝業的劉邦,此時雖然用的是漢王名義,但是如前所述,他淵源於楚,是楚的一部分。項羽稱帝不成,並不意味著楚不能帝」。直接點破了三者的繼承關係。
本文又從三人具體的做法出發,將三者的繼承關係給展現出來。在秦開始崩潰以後,三人都在不斷探索著天下的統一,在繼承和改進之後,最終由劉邦完成了名義上的大一統。然而中國大地上,真正地域、文化上的大一統還要等到漢武帝的時代。
項羽分封諸侯,只是對既成事實的追認,與項羽的政治思想無關。
這就好像,老蔣領導北伐勝利後,馮玉祥佔據西北,閻錫山佔據山西,李宗仁佔據廣西,張作霖佔據東北、劉湘佔據川蜀.......。絕不是因老蔣政治思想落後造成的。
北伐勝利後,老蔣雖然沒有分封諸侯,但從具體事實去看,這和分封諸侯,好像沒有本質分別。老蔣雖然是名義上的最高首腦,但老蔣實際控制的地盤也就是東南地區,其它地區,都被其它實力派控制著。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有人對老蔣說,北伐勝利了,您應該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建立一個政令統一的民國政府,絕不應該承認眾多軍閥割據一方的事實!
老蔣會怎麼看這個人呢?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就是一個二傻子。因為當時各大實力派割據一方,那是既成的事實,老蔣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都不會改變這個基本事實。
關鍵是,如果老蔣敢公然否定這種事實,他分分鐘鍾都會被趕下台的。因為那些軍閥大佬,哪個是吃素的?
看民國歷史,因為歷史資料比較詳細,所以我們知道,當時割據一方軍閥大佬,哪個也不是打醬油的,哪個也不是吃素的。在這種背景下,老蔣雖然是當時最大的實力派,而且從法理上,擁有號令天下的權力,但是老蔣也得接受各大實力派割據一方的事實。
當時的項羽,也是處於類似的困境中。
從權力、地位上,率領諸侯聯軍攻入關中的項羽,與率軍北伐勝利後的老蔣,並沒有本質的差別。
老蔣率軍北伐勝利後,天下遍布實力派,老蔣只是其中之一。
項羽率軍攻入關中後,天下遍布實力派,項羽只是其中之一。
他們雖然是當時最大的實力派,而且擁有了號令天下的權力。但是說到建立強大的、統一的中央政府,以他們的實力,還差的很遠。當時遍布天下的實力派(包括與他們一塊並肩戰鬥的實力派),全是自成系統的軍政集團;老蔣也好,項羽也好,都缺乏真正控制他們的能力。
最簡單而言,齊國故地,當時就是田榮、田橫的天下,田榮、田橫在齊國故地的權力地位,是他們自己打拚出來的,並不是項羽給予的。[注]
[注]:田儋者,狄人也,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豪,宗能得人。 陳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詳為縛其奴,從少年之廷,欲謁殺奴。見狄令,因擊殺令,而召豪吏子弟曰:「諸侯皆反秦自立,齊,古之建國,儋,田氏,當王。」遂自立為齊王,發兵以擊周市。周市軍還去,田儋因率兵東略定齊地。.....章邯夜銜枚擊,大破齊、魏軍,殺田儋於臨濟下。儋弟田榮收儋餘兵東走東阿。.....田榮乃立田儋子市為齊王。榮相之,田橫為將,平齊地。
後來,韓信是劉邦一手扶植出來的軍政大佬。韓信佔據齊國故地後,想當齊王,劉邦都不敢拒絕韓信的這種請求。
現在,田榮、田橫可以割據齊國故地,與項羽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項羽隨便一句話,就敢否定田榮、田橫割據齊國故地的地位,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這就好像,北伐勝利後,老蔣隨便一句話,就想否定馮玉祥割據西北的地位,那不是開玩笑嗎?
事實上,項羽拒絕分封田榮、田橫為齊王,田榮、田橫直接就和項羽翻臉了;關鍵是,項羽打來打去,雖然把田榮滅掉了,但是田橫很快又割據齊國故地了。[注]
[注]:田榮怒,追擊殺齊王市於即墨,還攻殺濟北王安。於是田榮乃自立為齊王,盡並三齊之地。項王聞之,大怒,乃北伐齊。齊王田榮兵敗,走平原,平原人殺榮。.....以故田橫復得收齊城邑,立田榮子廣為齊王,而橫相之,專國政,政無巨細皆斷於相。
從某種意義上,劉邦可以殺出關中,就是因為項羽一時無法擺平田榮、田橫兄弟;所以劉邦可以借這個空檔,迅速殺出關中。
當然了,反過來說,田橫在項羽的雷霆一擊後,還可以繼續割據齊國故地,就是因為項羽一時無法擺平劉邦。
這就好像,項羽作為天下的盟主,現在的山東省的田氏兄弟、陝西省的劉邦,同時起兵造反,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項羽那就是分身乏術。因為,率軍鎮壓山東省的叛亂,陝西省的叛亂就會難以抑制;率軍鎮壓陝西省的叛亂,山東省的叛亂就會難以抑制。最後,項羽扳倒葫蘆起了瓢,終於開始疲於奔命了。
其實,絕不是齊國故地處於這種背景下。六國故地都是如此的。
趙歇、張耳、陳余,在隨項羽入關前,就已開始稱雄趙國故地了。[注]
[注]:八月,武信君自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使人報陳王。.....春,正月,耳、餘立歇為趙王,居信都。
後來,張耳是在劉邦的扶植下重新殺回趙國的,劉邦也得封張耳為趙王;絕不敢把趙國故地直接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注]
[注]:漢王乃令張耳與韓信遂東下井陘擊趙,斬陳餘、趙王歇。其明年,立張耳為趙王。
項羽就因為領導了巨鹿之戰,就敢否定張耳、陳余、趙歇在趙國故地的地位?那不是沒事找事嗎?
事實上,項羽尊重張耳在趙國故地的地位,否定了趙歇、陳余在趙國故地的權力,後果都很嚴重。因為趙歇、陳作直接就和項羽翻臉了;關鍵是,項羽還奈何不了這兩個人。[注]
[注]:張耳之國,陳餘愈益怒,曰:「張耳與餘功等也,今張耳王,餘獨侯,此項羽不平。」......陳餘已敗張耳,皆復收趙地,迎趙王於代,復為趙王。趙王德陳餘,立以為代王。陳餘為趙王弱,國初定,不之國,留傅趙王....。
當時的齊國故地,就是田氏家族的天下,項羽當時能做的事,就是利用田氏家族的矛盾,加強自己對齊國故地的控制。
當時的趙國故地,就是張耳、陳余的天下,項羽當時能做的事,就是利用張耳、陳余的矛盾,加強自己對趙國故地的控制。
如果項羽敢否定這些人割據當地的事實,直接把相關地方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肯定是不想混了。這就好像,北伐勝利後,老蔣想把山西、廣西直接劃自己的勢力範圍,他肯定是不想混了,因為他這樣做的時候,考慮過閻錫山、李宗仁的感受嗎?
當然了,當時的天下,絕不是只有齊國故地、趙國故地這樣。魏、燕、韓也是如此的。
在巨鹿之戰前,韓廣就割據燕國故地了。[注]
[注]: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願將軍立為燕王。」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燕人曰:「趙方西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不敢害趙王將相之家,趙獨安敢害將軍之家!」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
項羽分封諸王的策略,大約就是承認六國故地大佬割據一方的事實,然後把六國故地分成眾多小國(這種玩法,那是有說教的,後來漢武帝削藩時,就是這樣玩的),再人為製造他們之間的矛盾,讓他們難以有效實現協作。
比如,在齊國故地,項羽封了三個王。樂觀的估計,齊國故地會因此分裂一段時間,而且內部矛盾短時間內難以化解。[注]
[注]: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齊將田都從楚救趙,因從入關,故立都為齊王,都臨。項羽方渡河救趙,田安下濟北數城,引其兵降項羽,故立安為濟北王,都博陽。田榮數負項梁,又不肯將兵從楚擊秦,以故不封。
但是,很不幸,田榮一怒,很快就統一了齊國故地。
[注]:田榮聞項羽徙齊王於膠東,而以田都為齊王,大怒。.....秋,七月,越擊殺濟北王安。榮遂並王三齊之地,又使越擊楚。
再比如,在趙國故地,項羽封張耳為王[注],卻留下一個陳余牽制張耳[注]。樂觀的估計,佔據趙國故地的張耳,必須得加強與項羽的合作,否則他很難面對來自陳余的壓力。
但是很不幸,陳餘一怒,也很快統一了趙國故地。[注]
[注]:趙相張耳素賢,又從入關,故立耳為常山王,王趙地,治襄國。
[注]:成安君陳餘棄將印去,不從入關,然素聞其賢,有功於趙,聞其在南皮,故因環封三縣。
[注]:陳餘悉三縣兵,與齊兵共襲常山。常山王張耳敗,走漢,謁漢王於廢丘;漢王厚遇之。陳餘迎趙王於代,復為趙王。
再比如,在燕國故地,項羽封了兩個王。樂觀的估計,燕國故地也因此削弱了。但是很不幸,臧荼一怒,很快也統一了燕國故地。[注]
[注]:燕王廣不肯之遼東;臧荼擊殺之,並其地。
魏國故地、韓國故地,其實也是名花有主的。但是,項羽考慮這兩個地方比較弱,於是就很不客氣的,都納入了自己的地盤。
[注]:項羽欲自取梁地,乃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
[注]:項王以張良從漢王,韓王成又無功,故不遣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穰侯;已,又殺之。
許多人總認為,項羽有多牛,好像天下諸侯,項羽想怎麼擺布就怎麼擺布,所以人們看到項羽主持分封時,竟然不把天下的地盤,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就覺得項羽愚蠢的不可想像。
問題是,項羽強行把韓國納入自己地盤[注],用英雄史觀去看,後果也是嚴重到了極點。因為,張良是韓國貴族,如果項羽承認韓國的獨立地位,張良自然會用心經營韓國的。問題是,項羽弄死韓王成,把韓國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張良只能跑到了劉邦那裡。[注]
[注]: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漢王亦已還定三秦矣。
當然了,項羽殺了韓王信,也缺乏控制韓國故地能力。因為楚漢相爭開始後,劉邦馬上支持韓信(非淮陰侯)控制了韓國故地。[注]
[注]:漢王以韓襄王孫信為韓太尉,將兵略韓地。信急擊韓王昌於陽城,昌降。十一月,立信為韓王;常將韓兵從漢王。
總的來說,諸侯割據一方,那是既成事實。
不管項羽的長遠規劃是什麼,在開始,項羽必須得尊重這種既成事實。否則,項羽是扛不住的。
當然了,不管劉邦的長遠規劃是什麼,劉邦在當皇帝時,臧荼為燕王,統治燕國故地,後來都被劉邦削的藩[注];韓王信為韓王,統治韓國故地,後來被劉邦遷到北方,逐步削了藩[注];張敖為趙王,統治趙國故地,後來被劉邦逐步削的藩[注];韓信被封為楚王,後來被劉邦偽游雲夢削了藩[注];彭越為梁王,統治魏國故地,後來被劉邦玩詐削了藩[注];英布為淮南王,後來被劉邦武力圍剿削了藩[注]....。
[注]: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將征之。
[注]:上以韓王信材武,所王北近鞏、洛,南迫宛、葉,東有淮陽,皆天下勁兵處;乃以太原郡三十一縣為韓國,徙韓王信王太原以北,備御胡,都晉陽。
[注]:春,正月,上赦趙王敖,廢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為趙王。
[注]:封魏相國建城侯彭越為梁王,王魏故地,都定陶。....於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可其奏。三月,夷越三族。
[注]:楚王信聞之,自疑懼,不知所為。.....上還,至洛陽,赦韓信,封為淮陰侯。
[注]:秋,七月,淮南王布反。布軍敗走,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餘人走江南,上令別將追之。
也許有人會說,劉邦才封了幾個王?項羽封的王,也未免太多了吧。
劉邦可以成功削藩,那是因為劉邦的基本盤比項羽大多了,而且韓王信、韓信、張敖都是依賴劉邦支持,才取得這種機會與地位;絕不是因為劉邦封的王比較少。
項羽後來無法成功削藩,絕不是因為項羽封的王的太多了,而是因為各地諸侯整合的太快了。比如,劉邦很快統一川蜀、關中;田氏兄弟很快統一齊國,陳余很快統一了趙國;臧荼很快統一燕國;韓王信在劉邦的支持下,很快恢復了韓國....。在這種背景下,項羽自然疲於應付了。
其實嚴格的說,封的王越多,越容易削藩;因為封的王越多,具體到某個王的實力,自然就會越弱。這在後來歷史上,那是有說教的,總而言之,多建諸侯而少其力。
總的來說,項羽與劉邦的政治思想是一樣的。那就是尊重諸侯割據一方的事實,先穩固自己號令天下的地位,然後一步步去削藩。只是項羽在後來的削藩過程中,那是一步一個坎,終於輸得一無所剩了。
劉邦雖然稱帝了,但是在削藩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明顯的錯誤,被韓信、彭越、英布、張敖聯手滅掉,也未必就是不可能的。如果劉邦在這個坎上絆倒了,我們難道能說,劉邦開始就不應該分封這些藩王嗎?
寫在前面:因為項羽又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還有很多人僅僅將他視作一個莽夫,在我過往與項羽有關的回答中也被人罵過,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吵,以下回答將設置「我關注的人可回復」,給您造成的不便請原諒。
此外因為劉仲敬的一些爭議文章,項羽似乎變成了通過貴族體制影射當代政治的歷史人物,我不反對將項羽視為貴族體制的代表,但是我對於項羽的一切理解評論,都是在談論歷史問題,與現實政治無關,如果你讀出了什麼優秀的精英體制被流氓暴民摧毀之類的觀點,那我可以明確的說,我沒有這個意思。
===========================正文================================
先說結論:項羽想要建立的天下從國際層面而言是由霸主主導的軍功諸侯體系,從國內製度來看是楚國式的貴族體制,而從基層社會層面來看則是一種由三老主導的鄉里共同體秩序。
首先看國際層面,楚漢之際,打破秦式大一統恢複列國秩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是由霸主主導的新軍功諸侯體系卻是項羽的政治創造。
秦王嬴政橫掃六合實現了政治上的統一,但是基於文化認同的六國意識卻遠遠沒有消退。即使在祖龍仍在世時,仍有張良刺秦試圖復國的舉動,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秦漢之際戰國時的七國格局仍然有很大的市場。在陳涉首義之後不久,除韓國外關東五國紛紛復立,但是此時的關東諸國皆是由武人所建,只有齊國與魏國的國君為王室成員。而在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後,六國貴族紛紛回到政治舞台,除燕國外六國國君均為王室成員,在這一階段戰國時的七國格局已經徹底恢復。
基於以上兩點,我們認為楚漢之際對於天下秩序的普遍預期有兩個要點:第一,就格局而言,恢復戰國時的七國格局,第二,就君主而言,由六國王族擔任國君。對於第一點著述以多,這裡補充一個關於第二點的例證,項羽誅殺宋義之後,諸將【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這句話直接否定了陳涉張楚政權的合法性,認為項梁所擁立的懷王政權才是楚國之始,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在楚漢之際六國王室與六國政權是難以分割的,范增之議並非沒有道理。
那麼是否可以認為,這種天下秩序就是項羽想要建立的呢?我認為不是,對於這一點我們需要解讀一下懷王之約。對於懷王之約,前人大多關注其對於之後政治問題的影響,而忽略了其作為制度規劃的一面。在六國貴族紛紛復立的情況下,一個重要的問題便在於,如何處理秦國?懷王之約所給出的【先入關中者為王】代表了以楚懷王為首的六國貴族對於天下秩序的規劃,懷王之約確認了兩個要點:第一,保留秦國(或改稱關中國),第二,以先入關中的將領代替秦王室。應該說,懷王之約是與之前所指出的兩點相對應的,保留七國秩序,但是秦王室不可留。
但是懷王之約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完全否定了軍功階層稱王的可能性。除了關中王外,包括項羽、英布在內的軍功階層只能為將,不可為王,這與整個軍功階層的利益相矛盾,正是在這一前提下,項羽得以實施自身的政治規劃。
項羽斬殺懷王親信宋義,在巨鹿大破四十萬秦軍,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事件,更是一個政治事件,【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這意味著在軍功集團利益受到威脅的大背景下,項羽利用自己的軍事、政治才能,成功的將軍事上的勝利轉化為政治的勝利,贏得了新興軍功集團的支持,成為了楚軍乃至整個反秦聯盟實質上的領袖。
而最能體現項羽軍功集團屬性的事件莫過於【乃立章邯為雍王】一事,在一事件發生在巨鹿之戰之後滅秦之前,懷王之約並未得到落實,項羽也並未針對懷王之約與楚懷王進行交流,但是項羽已經在此時立章邯為雍王,這不僅是為了安撫章邯打擊劉邦,更是告知各路軍閥:諸位皆可封王。這一舉動在事實上已經破壞了懷王之約,成為之後項羽大分封的先聲。因此我們說,與楚懷王所期待的由六國貴族主導的七國秩序不同,項羽的諸侯體系是由新興軍功階層構成的。
為了進一步闡釋項羽分封的獨特性,我們可以將其與劉邦稱帝之後所進行的異姓王分封進行對比。有人認為劉項之分封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對於既成事實的追認,是迫於客觀形勢的無奈之舉,只不過項羽沒能成功的誅殺異姓王,而劉邦成功了。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就楚漢之際軍閥林立的情況下,想要直接建立大一統的皇帝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也要應當看到,項羽和劉邦的分封有著很大區別,以下還是就格局和君主兩方面進行對比。
漢初包括漢在內,共有九個諸侯國,除了作為敵國的楚國被一分為三之後,七國秩序基本得到了保留。而就諸侯王而言,除劉氏主導的漢、齊之外,七個異姓諸侯中,趙國張耳、燕國藏茶、長沙國吳芮、淮南王英布是楚漢戰爭中已經形成的事實,彭越、韓信也都有封王之諾,至於韓國的韓王信,既是韓國貴族又為漢軍將領,考慮到韓國的國力及其在地緣上與關中的關係,可以說基本沒有威脅,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劉邦對於分封異姓王是非常謹慎的,幾乎每一個異姓王都不是漢王主動分封而是不得不為之。
再來看項羽的分封,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自為自楚霸王,一共十九諸侯國,其中楚國一分為四、趙國一分為三、齊國一分為四、秦國一分為三,可以說項羽的分封徹底打碎了戰國時期的七國秩序,轉變為更為零碎的列國秩序。同時再來看各國的君主,其主要來源是由新興軍功階層和六國貴族構成,其中又以軍功階層為主導,六國貴族被置於偏遠之地。
而在諸侯之中,又有幾人尤為值得注意,【長史欣者,故為櫟陽獄掾,嘗有德於項梁,故立司馬欣為塞王】【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齊將田都從共救趙,因從入關,故立都為齊王,都臨菑。】這些封王者與英布有本質區別,英布擁有自己的武裝,本身便是軍閥,屬於不得不封,但是這幾人純粹因功封王,在劉邦那裡諸如蕭何、張良、樊噲等功臣都只是被封為享有特殊待遇的侯,而非擁有軍政權力的王,如果說劉邦的分封是對既成事實的追認,那麼從這幾人本身是可以不封的,更像是項羽主動為之。
簡單梳理一下楚漢分封政策的不同,就格局而言,劉邦儘可能的保留了原有的七國格局,而項羽則將其徹底打碎,建立了新的列國秩序。就君主而言,劉邦所封之人均是不得不封,而項羽的分封則更具有主動性,是一種主動的策略。
如何理解這種差異?我們認為,這是因為項羽的對於天下秩序的構想與楚懷王、劉邦均不相同,懷王和劉邦均保留了七國秩序,懷王是出於復古的希望,而劉邦則是為了減少威脅,儘快消滅異姓王完成帝業,不管二者在主觀上有何不同,皆是出於對歷史傳統的尊重和妥協。但是項羽則不一樣,項羽既不認同戰國時的七國體系,也不認同秦漢帝制,在項羽看來,秦漢帝制是破壞了各國的風俗特色,而戰國時的七國體系因為沒有相應秩序規範,只能互相征伐不休。
項羽希望重建列國秩序,使各國各自自治,但是他渴望建立一套新的霸主體系,以霸主為核心維護列國之間的天下秩序,避免各國之間的征伐。為了保障霸主的權力,他必須分割七國,防止齊、秦、趙等歷史強國重新做大。另一方面,舊時代的六國貴族毫無疑問是新體制的阻力,因此項王才需要改立齊王,誅殺韓王、義帝,打擊六國王室,扶持新興軍功階層,以自己為核心,與新興軍功階層共同建立新的天下秩序。
應該來說項羽構建的霸主體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橫山王、臨江王聽其調遣謀殺了義帝,雍王章邯為其死戰,但是不得不承認,春秋時代已成歷史,霸主體系所依賴的宗法秩序早已解體,項羽理想的秩序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隨著義帝被害、田榮叛亂、漢王還秦,項羽一心構建的霸主體系轉瞬間便灰飛煙滅。
由此我們再來回想鴻溝議和,或許便能理解為什麼項羽會如此輕易的相信了劉邦,因為在項羽的理解中,他至死都以為劉邦只是與其爭奪霸主之位,鴻溝議和便是與之平分霸權,他以為劉邦的目的已經達成,但是他未能料到,漢王想要的不是霸權,而是整個天下。
至此對於項羽的天下秩序已經論述完畢,但是若與西周時期的分封對比,我們會發現項羽分封的一個重大不同,那就是宗室無一人受封,那麼宗室在項羽對於天下的規劃中處於怎樣的地位呢?這就需要解析項羽的國內體制。
第二,就國內體制而言,項羽所追求的是打破秦式軍國體制,重建楚式貴族政治制度。
秦國的軍功爵制是一種以軍功為依據、升降標準十分嚴格的政治制度,【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並以此【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通過軍功授爵制度,秦國創造了一套純粹的軍國主義制度,憑此橫掃六合,杜正勝直言「軍爵塑造新社會」。。
與之對應,楚國亦有一套特色的爵位體系,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漢軍中找到印證。在劉邦被立為漢王之前,其在軍中實行的便是楚爵,比如夏侯嬰曾被授予【執珪】【執帛】,而樊噲也被授予【五大夫】。不同於秦國嚴格按照軍功授予爵位的軍功爵制,楚爵帶有濃厚的傳統爵制色彩,更多的仍是體現了等級身份。
在關東六國之中,授爵方式眾多,並不以軍功為限,更多體現了君主的好惡賞罰,不具有嚴格的體系,【楚王急召太子。楚國之法,車不得至於茆門。天雨,廷中有潦,太子遂驅車至於茆門。……廷理舉殳而擊其馬,敗其駕。……(王)乃益爵二級。】便是一例。
由於授爵形式的隨意性,必然導致爵位的泛濫,從而失去其政治意義。戰國時期秦楚漢中之戰,【徹侯、執珪死者七十餘人】,一次戰爭便戰死七十餘位最高爵,這在秦國是不可想像的,縱觀戰國時代,也未見一徹侯,因此這也從側面證明,楚國雖有軍功爵制,但是軍功階層並不具有政治上的核心地位,楚國的權力一樣在貴族手中。
楚國爵制不僅浮濫,而且是貴族的專利品,無法惠及平民。楚將子發克蔡,荀子寫道【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 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祿】,可見對於普通兵士只能益祿,無法封爵,與秦國相比具有鮮明的局限性,也正是因此,楚國的軍功爵制不僅不能打擊貴族,反而會加重貴族的權勢。
楚國爵制的這一特點到楚漢之際仍未改觀。從樊噲列傳中我們可以看到,樊噲作為將軍雖然可依靠斬首獲取爵位,但是從未進入劉邦、蕭何、韓信幾人為代表的最高核心層。楚爵雖也有軍功爵制的特徵,但其更多代表著身份等級,而非實質上的權力,純粹的軍功武人在楚國的政治體制中處於邊緣地位。
為了進一步探究項羽所追求的政治體制,我們必須回溯楚國的歷史,尋找其歷史淵源。楚國的政治體制與中原各國相比獨具特色,以下我們將從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進行把握。
楚國的中央體制是由王族宗室主導。在楚國官制中,最為獨特的便是令尹一職,他身兼文武大權,卻又受制於楚王,頗類似於戰國後期的相國。根據統計,在史籍明確記載的46名令尹之中,楚人佔了42名,其中王室則佔了39名。由此可見,在楚國的中央官制中,宗室佔了主導地位。
藉此我們再來看西楚軍中的宗室,史籍中明載的便有項伯任左令尹、項佗任柱國,此外還有項聲共大司馬龍且一同領兵,可見宗室在西楚政權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這與漢初軍功貴族掌握朝廷大權形成了鮮明對比,體現了西楚貴族政權的特色。
楚國地方制度中的貴族色彩同樣突出。眾所周知,戰國時期的楚國存在「封君太眾」的弊病,而作為地方貴族的封君很可能起源於楚國之縣公。楚國是春秋時期最早置縣的國家,但是這種縣與後世的郡縣並不相同,首先楚國的縣大多為滅國而設,基本分布於北方邊境地帶,其次,正因為楚縣為滅國而設,因而基本保留了故國的基本結構,只是由楚國重新指派縣公,縣公大多不可世襲,但是在縣內有較大的軍政權力,就其性質而言,可以算是有較大權力的軍事區。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楚縣長官多稱「公」,這與是中原地區很大的不同。
與其說楚縣是後世郡縣制的起源,不如說是升級版的分封體制。起初楚國王權強大,對縣公尚可保持控制,但是到了後期縣公日漸顯現出尾大不掉之勢,申公巫臣、白公勝先後引發動亂,而葉公又成為平定白公勝之亂的主要力量,可見到了春秋晚期縣公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地方勢力,嚴重威脅了王權。
在這種情況下,楚惠王時期出現了大量封君,一種不同於西周卿大夫的新貴族體制誕生,而封君制度很有可能是由縣公演化而來,是對縣公權力的承認。以廣為人知的魯陽文君為例,《淮南子·覽冥訓》中曾有一段這樣的記載:【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偽之,日為之退三舍】,後人則注曰:【魯陽,楚之縣。公,楚平王之孫,司馬子期之子,《國語》所稱魯陽文子也。楚僭號稱王,其縣大夫皆稱公,故曰魯陽公】,從此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楚國體制下,「君」和「公」可互相替換,稱「公」者,實際為一種封君。
為了印證這一點,我們再來看一個對比。《淮南子·人間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發為上蔡令,民有罪當刑。獄斷論定,決於令尹前】,在這段記載中,子發需要受令尹節制,可見子發在此處應當是後世郡縣制中的基層行政官員,其官職稱「令」。可見在戰國時期,楚國確實出現了作為基層行政組織的縣,這種縣的長官被稱為縣令而非縣公,可見縣公之縣的性質與郡縣制中的縣並不相同,作為軍政長官的縣公在戰國時期已經轉變為了封君。
而在楚漢時期,項羽被封魯公,其敗亡後魯地儒生仍為其守節,劉邦起兵之後號稱沛公,由此可見「公」並非僅僅是地方官僚,其性質更類似於此地的封君。而這樣的公,在西楚政權之中仍有很多,【灌嬰受詔別擊楚軍, ……擊破拓公王武軍於燕西】【楚命蕭公角將兵擊越】其中拓、蕭皆為縣名,郡縣制下的縣令並無軍事權力,可見二者應是西楚政權中的地方貴族。顧炎武論楚舊制雲: 【《左傳》自王卿而外, 無書公者, 唯楚有之;其君已膺為王, 則臣亦潛稱公】,由此可見,在西楚政權內部同樣存在著大量以「公」為代表的地方貴族,這種內宗室而外封君的體制,實則是楚國體制的擴大化。
由此我們再來回顧韓信所謂【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便可明白,項羽之所以不願意予人爵位,除了性格上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在於西楚貴族政權的封閉性,西楚政權的權力由宗室、軍功貴族、地方貴族掌握,【執戟郎中】這一近臣已經無愧於對韓信的信任。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為西楚政權是一個不同於秦式軍國主義的貴族政權,宗室、地方貴族、軍功貴族共同構成了西楚政權的三大支柱,而這也是項羽所追求的政治體制。然而正是貴族政體的封閉性為項羽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最後,就基層社會而言,項羽追求的是打破秦式軍國主義制度,重建以三老為主導的鄉里共同體,恢復禮樂秩序。這裡首先要強調的是,這裡的禮樂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所指代的是自西周到戰國以來保存下來的更為傳統、溫情、文明的秩序和文化,而不僅僅是具體的禮儀規則,因而此處的禮樂與項羽的行為是否文明、楚國是不是正統的諸夏都沒有關係。
反秦戰爭的直接原因,自然是反對秦國的暴政,但是秦國的暴政實則根源於秦國嚴酷的軍國主義社會體制中,秦國通過嚴密的什伍制度、連坐制度、軍功授爵制度將整個秦國變為一架殘酷的戰爭機器,而在統一六國之後,始皇帝更是通過推行秦法,將秦制推向六國,這在保留大量禮樂文化殘餘的關東六國(主要為齊楚)引起了強烈的反彈,最終導致了秦國的滅亡。
軍功爵制的重要作用將軍功作為維繫社會運轉的唯一要素,從而徹底否定了禮樂在社會中的價值,進而從根本上打擊了貴族,而在並未徹底實施軍功爵制的關東六國,貴族仍然佔據了重要地位,從而在地方社會中具有大量的禮樂色彩。
在《語書》中對秦統一初期的南郡有這樣一段記載:【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鄉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鄉俗之心不變】,南郡此時入秦已五十餘年,仍然盛行楚俗,不用秦法,可見以秦國為代表的關中文化和以楚國為代表的關東文化矛盾之劇烈,而這種文化上的矛盾落實在基層便是制度上的差異。秦國實行連坐制度、什伍制度,地方官吏深入基層,力圖徹底控制地方社會,這對於保留大量禮治遺存的關東社會而言是不可想像的,社會制度上的差異是使反秦戰爭演變為全民戰爭的重要原因。
陳涉首義以後,【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可見楚地民眾對於秦政的不滿,與之對應,作為地方領袖的三老、豪傑則被起義軍視為可與之合作的力量,【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可見,對於關東集團而言,三老是重建基層社會的關鍵,以三老為核心,在鄉里這一擬血緣共同體之中,依照各地風俗,通過更為溫情、彈性的禮治管理社會,應是關東集團的普遍願望,項羽自不能例外。
當然,這並意味著項羽打算徹底廢除郡縣制、什伍制。我們可以看到項羽自身便【王九郡】,而在《鶡冠子·王鈇》中也有戰國時期楚國什伍制度的描述,應該說,關東模式並不是要恢復到西周的宗族村社時代,而是要將禮樂時代的管理精神融入當今的編戶齊民制度中來,而這一目標則最終由劉邦實現,漢高祖設立鄉三老、里父老,將關中的社會制度和關東的管理精神結合起來,奠定了帝制時代的基層社會模式。
然而這種帶有禮樂色彩的鄉里共同體在動員力上遠遠難以與關中軍國主義相比。劉邦在彭城大敗,蕭何尚且可以【發關中老弱未傅者悉諸軍】,這實質上體現了秦式帝國對基層社會強大的控制力和動員力。反觀楚軍,在龍且的二十萬大軍敗亡以後,西楚政權再也沒能動員起如此巨大的軍隊。
或論楚漢之爭為劉邦以關中、河北之力戰西楚一隅,韓信在齊弟仍然不斷支援主戰場,國力差距明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韓信南下進行垓下決戰之時,曹參仍要【留平齊未服者】,可見即使到最後時刻,齊地仍未徹底平定,韓信顯然無法提供兵力支援主戰場,也許韓信帶到垓下的三十萬大軍尚需蕭何的關中支援。而【關中事計戶口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突出強調的也是蕭何的關中軍的作用,而韓信對主戰場的支援主要記載也只是劉邦【收精兵】【奪軍符】,若是談其對主戰場的長期支持,略顯不妥。
除了兵力以外,糧草同樣是動員力的重要體現。楚漢在成皋、滎陽一線拉鋸時,項羽的大後方在滎陽到彭城一線,可以說相對於關中而言更加接近主戰場,後方補給理應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然而項羽卻不斷受制於彭越的騷擾,糧草緊缺。前期楚漢政權針對成皋征戰不斷,然而在劉邦攻下敖倉後,雙方只是在廣武對峙,項羽並未展開實質性的進攻,糧草的缺乏顯然是最為關鍵的限制因素。或論項羽之糧草短缺,均為彭越之功,無法證明二者動員力的差距,然而連糧草都無法保護,不正說明在主戰場外,西楚政權兵力匱乏、動員力不足么?
或論這只是項羽戰略上的失敗導致的,並不能證明關中體制的優越性,我們不妨來看此處【漢之三年,項王數侵奪漢甬道,漢王食乏,恐,請和,割滎陽以西為漢】,項羽乘勝追擊,先後奪取了成皋、滎陽、敖倉,然而早已食乏的劉邦卻沒有像項羽之後那樣走向崩潰,在失去敖倉之後,劉邦的糧草來源顯然是由蕭何從關中供給,在同樣乏食的情況下,劉邦可以通過關中補給熬過難關,而項羽最終卻走向了崩潰,二者的差異體現了秦漢帝制在動員力上的優越性。
最能體現西楚政權動員力不足的,是【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一句,此句已經清晰的顯示出西楚政權的動員能力已經趨近極限、無以為繼,再難為前線提供兵員、糧草,因而楚漢在光武對峙將近一年,而楚軍未能作出實質性的進攻。面對這種困境,項羽甚至提出了與劉邦決鬥的荒誕對策,而到了鴻溝議和之時,情況則已經惡化成【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西楚政權就此徹底走向了盡頭。
以上我們就三個層面梳理了西楚的制度,接下來做一個整體的把握。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項羽所追求的天下,應當是「禮樂秩序」一詞。西周以後,王綱解紐,隨之而來的是周政的宗法秩序和封建秩序的解體,由於關東和關中文化傳統的不同,在戰國時期形成了關中、關東兩種不同的社會模式,關東地區受西周禮樂影響較深,保留了大量禮樂傳統,而關中地區則結構簡單,易於形成純粹的軍國體制,以項羽為代表的反秦鬥爭,實質上便是關東模式對關中模式的反抗和衝擊。
關東社會的禮樂傳統落實在現實社會中,便是要打破基層社會的關中軍國體制,以三老為主導重建鄉里共同體,依照各地風俗實行自我管理。在政治層面,由於中央力量不再全面控制基層,為了保證地方自治的正常運行,需要允許地方貴族的存在,另一方面貴族的存在本身也是維護禮樂秩序的重要保證。在天下層面,分封列國是自然是各國依照自身傳統進行自治的必要前提,但是為了防止各國之間互相征伐,需要以霸主為核心構建一套新的天下秩序,以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以此在天下-國家-社會三個層面上形成一套自洽的政治體系。
總而言之,項羽所追求的天下,在社會層面是以三老為主導的禮治秩序、在國家層面是君主與貴族並存的等級秩序、在天下層面是由霸主主導的國際秩序,由此形成一套完整自洽的禮樂秩序。
=========================分割線=============================
寫在後面:昨天剛考完四級,趁著還沒正式進入考試周,花點時間回答一個我一直比較關注的問題,因為這個回答是我自己目前最滿意的答案,所以禁不住想多說幾句,請包涵。
這可能是我來知乎寫的最用力最用心的回答了,項羽是我最為喜歡的歷史人物,從一開始將他看作一個重情重義、不屑陰謀詭計的英雄,到慢慢認識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可以說我對項羽的理解和對歷史的理解是同步深化的,文章很長,算是這幾年來我對於項羽理解的一個總結。
寫完這篇答案後,我覺得我需要感謝一下 @吐槽咪(貼吧ID:加菲貓的鬍子),大貓是項羽吧吧主,歷史知識豐富,我在項羽吧潛水了三四年,學習了不少歷史知識,可以說大貓對於我的歷史知識、歷史觀都影響很大,即使是在寫這篇答案之前,我還在就楚國體制、爵制的一些問題向他請教,正好這個問題他也做了回答,藉此機會向他表達一下我長久以來的感謝吧
最後,上次答項羽的題目時被人說賣情懷,所以我決定把這段賣情懷的文字放到最後
項羽是最後的貴族,他堅守著齊桓和晉文的秩序,也堅守著貴族時代的餘暉,在一個編戶齊民的世界,只有他固執的守護著先王的禮樂,他在烏江上的絕唱,最終成了整個古典時代的悲歌,而他自己,則永遠屬於,那個諸夏的時代。
先說結論:
項羽想建立的天下是一種
理想化的分封制天下,循周禮而過春秋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
他並不只是一個慕容式的楚裔復國者,他有著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項羽,他並不是一個只會打打殺殺的單細胞,一個能靠自己能力坐擁天下的人,你會相信他只是個單純的武痴?不可能的,除非全世界都是傻子。
只是他的天下理想並不是從他說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之時就誕生的,這是他在多年征戰中,慢慢形成的價值觀和政治抱負。
而這也是他和其他諸侯霸主開國裂土者不同的地方,這個年輕人是被逼上了這個位置以後才去想自己的人生理想的。
畢竟項羽在開始進入這灘渾水之時才只是一個23歲落魄家族的溫室青年。
項羽擁有這樣的政治理想,和其性格、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
性格是他誕生這種思想重要因素。
公元前209年,項梁起吳中,項羽守門,斬會稽守府中數十百人。
這時的項羽,只是一個武力值超高的武士,凡事聽項梁的,並無自己的想法。
公元前208年,項羽第一次單獨領兵,「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阬之。」所謂「阬」,就是活埋。
第一次攻城就屠城,這對項羽的影響非常大,形成了簡單粗暴思維的雛形,就像亞歷山大斬繩結一樣,管你怎樣,一刀斬之,有點現代少年漫里中二主角的感覺。
接著范增出現了,在他的建議下,項梁立了楚懷王,自號武信君。正統名義出現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項梁成功打出楚國的名號。
而且身處要位,項羽也是洋洋得意,以自己的楚國血脈為傲,才24歲,也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將領了。
這時的他想的應該是就這樣跟著自己的叔父一起,重建楚國,推翻暴秦,重現家族的輝煌,一個標準傻白甜。
抱著這種思想,這個傻白甜又無所謂地屠了秦軍的城陽,「項梁使沛公及項羽別攻城陽,屠之。」將自己「項一刀」的思想很好的延續了下去。
突然悲劇就出現了,一路趾高氣昂,打得秦軍丟盔棄甲的項梁在定陶被章邯集中優勢兵力幹掉了,「秦果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一直頂風擋雨的叔父掛了,項羽懵逼了,怎麼辦?他也不知道,一直以來,他只負責打仗,其他的無論是勾心鬥角還是政治博弈都是項梁一手包辦的。
現在需要他全權接手,而且當時的起義軍已經不是項家叔侄一家獨大的時候了,包括沛公在內的多股起義軍和稀了他們的權利。
好在還有范增。在自身實力和范增的幫助下,項羽一臉懵逼地坐穩了項氏一派首領的位置,並且擔任援趙大軍的「次將軍」,也就是二把手。但這時的項羽仍然沒有一個真正價值觀形成。
公元前207年,這是項羽思想轉變,政治理想初步確立的關鍵一年。
援趙大軍主將「卿子將軍」宋義,帶著項羽范增要去打仗了,結果在戰場不遠處的安陽停了四十六天,單看著就是不往前。
不管怎樣,項羽打仗還是很厲害的,建議內外夾攻,直接把秦軍吃掉,但是宋義不同意,理由一樣很充分,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趙勝,我們打落水狗;秦勝,我們打疲憊軍,反正不吃虧,看他們打著唄。
不能說誰對誰錯,一個激進,一個保守而已,但宋義是老大,所以軍隊就聽宋義的,項羽再能打也沒用,只能自個鬱悶。
而宋義呢,也沒閑著,準備把自己的兒子送到齊國去,找個聯盟,拉拉關係,為此還開了個酒會慶祝一下。
鬱悶的項羽就開始思念項梁,想著要是還是叔父還活著就好了,就不用聽這個跳樑小丑宋義的指揮了;
還想著殺死叔父的仇人章邯就在對面,而我卻不能手刃此賊,真是不爽;
又想著宋義能當上首領的理由就在於在定陶之戰前指出項梁驕兵必敗,被贊為「知兵」(「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真是個踩著叔父的屍體上位的無恥小人!
越想越氣的項羽就出門逛逛,剛好那天下凍雨,而且由於駐紮太久糧草不足,看見饑寒交迫的士兵,又想起了宋義辦的酒會。
先前也說過,項羽就是一個偏理想的傻白甜青年,脾氣還暴躁,這些事連在一塊,項羽頓時就火大了,但這時的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城府,並沒有當時爆發,而是回去睡覺了。
這是他思想轉變最大的一個晚上,在這個晚上,他將自己的角色成功地從一個將領重新定位成一個首領,一個主公,一個不甘附於人下的霸王。
他從他叔父項梁的陰影下走出來,走到幕前,以一個主角的心態正式加入這場秦末混戰。他不僅僅需要考慮一場戰役的勝負,更需要考慮到一場戰爭的走向以及帶來的後果,他需要為他的人負責。這時他的政治理想正式開始醞釀。
第二天早上,項羽直接曆數宋義「罪狀」,殺了。自封「假上將軍」,上報楚懷王,楚懷王二話沒說,「准了」(「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
非常符合項羽「一刀切」的性格,簡單粗暴。
那時的等級制度是十分嚴格的,看項羽被憋了四十六天連屁都沒敢放一個就可以看出來。
而殺了宋義的項羽心裡也是惴惴的,等著楚懷王反應,結果是上上籤,一點事沒有,還被轉正了,大喜之下的項羽從此在其性格里被烙下了無法無天的字樣。
接下來的就是破釜沉舟之戰了。人數、武裝、兵力皆不佔優的項羽想要打贏巨鹿的秦軍,難。
這時項羽的熱血少年的勁頭上來,來,砸鍋鑿船,這下如果不成功,別說成人了,連全屍都難。
結果就像熱血漫畫的結局,一根經少年打贏了。這下,本來該伴著歲數增長而慢慢消失少年心性隨著歷史裡程碑式的巨鹿之戰的勝利而永遠留在了項羽身上。
公元前206年,曾經的最大敵人章邯疼哭流涕地不戰而降(「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
項羽越加驕傲,自命不凡,認為自己就應該是天之驕子,天下都歸心了。這時的他,政治理想也開始萌芽,天下基本平定(秦軍已無大型部隊,而其他的起義軍他也不放在眼裡),他需要為自己、為自己的勢力考慮將來,考慮怎樣建立一個舉世無雙配得上這麼偉大的自己的天下。
十一月,坑殺二十餘萬秦卒。性格中簡單粗暴「一刀切」的一面徹底表現出來,項羽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小鮮肉了。
知沛公先入咸陽且拒己於函谷關,大怒,當即舉兵。但在鴻門宴上,面對服軟的沛公,卻半推半就放其離開。
與其說他是不小心,不如說當時的項羽已經擁有極度自信不懼挑戰的心態了,畢竟一直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沛公也只是個無足輕重的配角而已,放了就放了唄。
這時的項羽基本要確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了,也就是對於建立一個怎樣的天下的問題,項羽已經有了自己的腹稿。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其他影響項羽建立這樣的政治理想的其他因素了。
首先是他的家世。
項家是楚國的貴族,而且是歷史悠久有封地的大家族(「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從小接受的就是楚國精英教育,受到的是楚國余族項梁的影響。楚國,包括與楚國同時期的各個國家都是分封制,而項羽作為楚國的復國代表,也是六國貴族的最後的火苗,自然而然地會將分封製作為自己的第一考慮選擇,而且他的支持者中有大量的六國亡國貴族,習慣分封制利益分配方式的他們也會儘力促使項羽選擇分封制。
其次是他的立場。
他的立場是反秦,而秦國在統一全國後,將分封制改為郡縣制,作為反秦旗杆,使用秦國的新式土地制度是需要很大的決心和毅力的。而且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這樣對於地方勢力的利益蛋糕有很大的損害,反秦的起義軍里不乏對郡縣制不滿的地方政權,項羽即使想要使用郡縣制,這些人的反對是不容忽視的。
最後是他的理想。
由於成長中的各種經歷,項羽完全成長了一個自視甚高、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上天寵兒的完美主義自大狂。因此他認為他的天下、他的土地制度也應該是最好的,比秦國、比楚國、比六國使用過的分封制還要更好。而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和他的視野所限,難以使用未來的各種制度,所以只有也只能往更早的年代看,井田制已經證明遜於分封制,那麼周朝的完美分封制就進入視野,作為一直被聖人所稱讚所推崇的周年代,它的優秀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它就是項羽所追求的。
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項羽的天下就成了這個樣子:理想化的分封制天下,循周禮而過春秋
項羽的國際聯盟本身就是秦政與戰國體系之間的一個折中,只不過是比較偏向於戰國那一邊。劉邦的帝國和藩國體系是項羽的國際聯盟和秦政之間的一個折中,只是向秦政這個方面更偏了一下。你可以說劉邦和項羽兩人是在秦政和戰國之間搖擺,尋找一個適當的中間點。項羽相對於戰國來說,也是更接近於秦政的,只不過接近程度比較少。劉邦得出的結論就是,項羽還是太偏戰國一邊了,所以中央集權不夠狠,自身的核心勢力不夠大,因此要吸取失敗的教訓,向秦政這一方面進一步偏斜,但是不能夠偏到跟秦始皇一模一樣的地步,那樣同樣也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漢初所謂的小戰國格局,就是進一步的向秦政方面偏斜。如果說秦政在左邊那個極端、戰國在右邊那個極端的話,那麼劉邦就是在中間偏左的地方,項羽就是在中間偏右的地方,他們的坐標系畫出來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的。
小戰國的轉折點是吳楚七國之亂和淮南衡山之亂,兩次轉折點的結果都是把劉邦選定的那一個比較接近於秦政的中間值進一步向秦政的方向移動。兩個小節點當中,淮南王那一次就沒有七國之亂那一次來得重要了。七國之亂是很有勝利的機會的,但勝利以後的話,他們基本上不可能重新進入長安再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政府。吳人的基礎跟項羽的基礎差不多,都是戰國後期東遷到江東地區的楚人的後裔,他們是當時在編戶齊民化的過程中間受影響比較小、因此還能保持原有戰鬥力的一批,也是七國之亂的主力。他們不能夠入關的理由,跟項羽不能入關的理由是一樣的。這個集團,他們的根扎在長江下游,離開了長江下游,那就會像是遷徙入關的齊國田氏家族一樣,泯然於編戶齊民當中,失去原有的力量了。所以項羽即使取得勝利,也必然被手下的軍官所挾持,回到他的老家。這個道理跟亞歷山大到了印度,他手下的馬其頓軍官也一定要他回家一樣,他如果留在印度的話,那麼他本人可以做東方式的專制君主,而他手下的馬其頓貴族卻會失去原有的地位,他們必須得回到老家。所以吳楚聯軍即使是入關,也必然會像項羽的部隊入關以後一樣,它會向東撤退,回到自己的老家,在殺了他們認為是君側的那些奸臣以後,可能還會留下漢朝的另外一些親王來鎮守關中,像項羽留下章邯這些人鎮守關中一樣,因為他們的口號是清君側,也就是說不想整個顛覆漢朝,而且他們自己也是漢朝的血親。
於是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比較接近於項羽的格局。新一代的政治家會根據以前的歷史教訓說,劉邦的格局是太偏向秦政了,所以才會激起吳楚七國之亂,為了避免下一次這樣的亂世再次發生的話,我們再在秦政和戰國之間取折中的時候,又要像項羽一樣,再向戰國這方面挪動一點,儘可能的遠離秦政這個方向。這樣一來,吳楚七國之亂的勝利就等於是項羽在身後取得勝利。儘管上台的不是項氏的家族和楚國的王儲,而是劉氏的家族,但他們所依靠的力量仍然是楚人的遺留力量,製造出來的格局也比較接近於項羽的格局。戰國末期和西漢初期,大一統的觀念還沒怎麼深入人心,大一統的傳統路徑也沒怎麼形成。如果經過這樣幾次折騰以後,向左偏了又向右偏、最後還是要偏到項羽那個方位的話,很可能東亞,至少是東亞的一部分,會永遠變成多國體系。政治家會形成更接近於西方的傳統,認為多國體系才是理所當然的,大一統帝國只有特別邪惡或者特別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夠暫時做得到,在他死後又自動解體,那是理所當然的。他們還會形成結論說是,秦朝二世而亡,漢朝三世而亡,這就說明一般的政治家、平平庸庸的政治家還是走多國體系的道路比較好。
他想變成一個擁有九個郡的國王
司馬遷說: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項羽根本不想回到春秋戰國,搞什麼霸主政治,他想的跟秦始皇想的一樣:做皇帝。
項羽從跟劉邦畫地而治以後根本沒有想著要維持現狀,他絕對不會安於稱楚王而長久的與各大小諸侯王並立。項羽和劉邦一個北一個南,劉邦在關中秦國故地做他的漢王,項羽在荊楚故地做他的楚王,這就形成了一個特別詭異的局面: 這個政治現狀跟秦伐楚之前簡直一模一樣。東南有天子氣,現在我堂堂項羽雄踞南方,立楚懷王,為諸侯之首,憑什麼我不能做天子。
所以說,當全國局勢穩定下來了以後,項羽除了在分封的諸侯王之間隱伏心機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動作。
第一步,他把楚懷王升格成為楚義帝,以楚帝代替秦帝的法統地位,並且就此承認帝業的合法性。
第二步,他遷義帝於郴而殺之,這樣就使得楚帝的名號空了出來,讓自己可以靜觀其變,斟酌處理的餘地。
第三步找準時機,聯合支持自己的諸侯王勢力,一舉擁立自己為楚帝,然後發兵清除對自己有威脅的勢力。
當然,劉邦不是傻子,他不會坐以待斃眼睜睜看著項羽完成他的霸業,所以劉邦出手打亂了項羽從第二步邁向第三步的步伐。
可以說,從項羽改懷王為義帝再殺義帝這一個舉動上能看出,皇帝思想已經在當時的社會保存下來,秦始皇死了但是皇帝一直活了下去。
項羽無非就是,跟漢王一樣,大家都想當皇帝罷了。我覺得題主的思路更有意思。也許我們一直被朝代的概念蒙上雙眼,把霸主當做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臨時措施。卻沒有把他當做一種和分封制,中央集權制並列的政治模式。
我想原因在於我們太相信朝代的正統觀念了,想想日本理論上只有一個王朝,但是卻不妨礙出現幕府政治。如果幕府政治算是一種政治模式,為什麼霸主政治不算呢?
想想看秦末的人真的會有大一統的概念嗎?西周號稱是統一王朝,實際上權威有限,對諸侯的影響有限,遠比不上秦的統治。
而且霸主的爭奪實際上已經持續了幾百年了,到了戰國時代還有爭奪霸主的現象。
這就像歐洲一直是國王領主統治,突然法國建立了共和紅,於是大家一起把共和國扼殺。之後人們會認為今後共和國是主流嗎?不會,人們還會覺得王國是主流。
當時也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站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默認秦制是歷史主流,當時人未必這麼看,我認為把霸主政治當主流,把秦制當特殊情況才符合人的認識。
所以,我是支持項羽是要恢復霸主政治的,證據就是他保留了一個國家名義上的元首,義帝。我覺得能說出:「富貴而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這樣的話的人,他應該沒怎麼想過什麼天下...
1.項羽 是武將出身,造反而得的天下,他自然怕有朝一日他的政權會被武將所奪,所以他必然會排擠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武將。同時開始壓制武將,武將身份、待遇不高,你看韓信就是那樣被氣走的。
2. 除了壓制武將,同時重視文官,文官隊伍強大,自然對武官階層會有壓制與輕視,嫉才妒能,如果楚漢爭霸成功,范增必然得到重用,而范增對於武將的態度一貫是用不了就殺掉,妥妥的嫉才妒能。
3. 此消彼長,匈奴是很強大的馬上戰鬥民族,楚人習慣了安逸生活,難以跟北方游牧民族抗衡。
4.項羽都城位於中原,不選擇長安或者洛陽定都,到時國家必然積弱不振。
5. 還有項羽祖制,主力部隊集中在中原,地方軍隊都是次級部隊,難以抵禦強大的蠻軍,打仗時,將在外,還得看皇帝的作戰方案,還有督軍,將領才能難以發揮。將軍只有領導權,沒有兵權,導致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總而言之,國家奸臣當道,重文輕武,人民喜愛糜樂,在冷兵器時代,實在難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感覺好像沒什麼不對。是吧?
敢同惡鬼爭天下,不向霸王讓寸分。
真正不想做獨裁者的人我猜應該不多,而項羽明顯不是。項羽不是想回復分封制,他只是承認了天下是割據的這個事實。後面項羽立即向齊趙進攻就能證明這一點。我猜如果如果真的完成統一,以善猜忌,重權勢而著名的項羽的集權手腕和手段不會弱於劉邦。
當時的格局可稱為一超多強,其實項羽唯一的選擇就是先分封后逐個擊破。
政治舞台上從來就沒有過什麼善男信女,暗黑叢林中的項羽除了統一從來就沒有過別的選擇。
江戶幕府那樣的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說白了就是當年的生產力關係需要統一六國。你要是不喜歡生產力關係這種表述,可以換成當時華夏民族的民族統一性,技術水平,已經讓當時的秦始皇所在的秦國有能力統一中國。問題是秦朝想做的事太多了,短短二十幾年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對六國的整合。且關東六國的貴族,人還在,影響力也有,所以就亂了。而項羽不管願不願意,他的出身,和他的支持者肯定都是些六國餘孽。要是劉邦不和項羽爭天下,肯定就是個後戰國時代。項羽的繼承者還是會發動統一戰爭的。技術水平達不到,只能分封,技術水平能達到統一天下的條件就必然會統一天下。削藩這個詞難不成很稀罕么。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要是現在沒美帝沒俄羅斯,東南亞那些小國都是中國的老實小弟,以現在中國的軍事實力在,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新加坡應該和大陸合為一國吧?起碼不會太反對。
皇權的成熟與潰敗 西漢 東漢時期
秦國一統天下,依靠的類20世紀的軍國主義體制,雖然高效,但是傳統對社會的和諧破壞性太大,全天下的反抗力量極大,一下子把秦王朝就推翻了,在建立新的天下統治核心過程中,項羽的霸業值得深思。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項羽是傳統貴族之後,還是受到【周天子】為核心的禮制思想影響,還是堅持天下各國的分封制度理想,希望達到天下的各國共同和平相處、共謀發展的理想,根本沒有天下皇權思想。這也是項羽悲劇的總的原因。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項羽在得到楚懷王的同意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魏王豹為西魏王,申陽為河南王,司馬卬殷王,趙王歇為代王,張耳為常山王,當陽君英布為九江王,吳芮為衡山王,共敖為臨江王,燕王韓廣為遼東王,臧荼為燕王,齊王田市為膠東王,田都為齊王,田安為濟北王等十八個諸侯王。
項羽的分封制已完全不適應天下的思想變化!
秦始皇的一統天下的成功,刺激了天下人的野心與願望,各國的新君主們看到了新的目標------天下可以是一個人的!你不殺死他人,你就可能被他人殺死,叢林法則就是最高原則。
至於分封制的禮制,就是女人的物污,早已發臭,可以丟了。大家又重新進行你死我活的殺掠,已經完全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了。
項羽分封完諸侯,諸侯各前往封國,項羽將義帝遷往長沙郴縣,暗中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於途中將義帝殺死。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八月,齊、趙諸侯叛亂,項羽率軍前往平亂。
公元前205年(漢二年)冬,項羽北至城陽,田榮引兵會戰,被項羽擊敗,田榮逃往平原,被平原民殺死。
漢王劉邦從漢中進攻項羽,項羽與劉邦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
項羽最後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劉邦得到了天下!劉邦得天下,有許多偶然因素起作用,但是劉邦殺凈異性王,確實他獨立的豐功偉業,有歷史其必然,為中國皇權真正鞏固立下了不休的功勞,適應了歷史的趨勢。
????????????????????????????????????????????????????
可能是想回到周的分封制,項羽做霸王(相當於周天子),其餘諸侯各據一方。
項羽肯定對秦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很不滿,他想回到可以世襲的貴族政治,取代秦的官僚政治。
貴族政治當然有落後的一面,但是也有優點,比如,我的下屬(諸侯)的下屬,不是我的下屬,這樣雖然對中央集權有所弱化,但是也有因地制宜,責任明確的優點。
畢竟周的分封制,延續了800年,以後的中央集權制建立的朝代,最長的漢朝也只有周的一半(405年)。項羽要建立的是一個後戰國時期。
劉邦和項羽的關係就如三國時鄧艾和鍾會的關係。
項羽率本方主力與敵方主力周旋,劉邦率一支小分隊直取對方都城實施斬首行動。
以秦國的實力,就算損失再嚴重,經營了200多年的都城真會擋不住一支偏師的進攻嗎?要知道長平之戰後的趙國仍然打贏了邯鄲保衛戰。
就如劉禪投降鄧艾一樣,秦國投降劉邦,是因為打贏這一仗很容易,但是後面的敵方主力實在沒有信心。現在投降可以利用對方主將的矛盾爭取更好的待遇。因為劉邦是弱勢方,所以更容易接受秦國的條件。
子嬰投降劉邦並非無條件投降,劉邦肯定對秦國做了一系列保證,約法三章由此而來。在咸陽沛縣集團是絕對的少數,如果不能保障秦國的利益,秦國舊部來個反水,沛縣集團估計就是徐州曹豹反水後劉備集團的下場。
諸侯聯軍之所以對於劉邦那麼憤怒,大概也是認為劉邦背叛了革命,居然私自與子嬰勾結,出賣反秦聯軍,劉邦跟到項羽面前,也主要不是解釋劉邦之功,而是解釋劉邦私自與秦國合作的罪過。
我相信,鴻門宴上,劉邦主要會解釋自己之所以這樣做,並非是想和秦國勾結,而是想儘快滅秦,對於約法三章的之類只是權宜之計,現在請項羽率聯軍親自去解決秦國。當然,劉邦並不是只向項羽一人解釋,而是對大家都作了解釋。
各路諸侯肯定都贊同了劉邦的解釋和認罪,在這種情況下,項羽自然不能殺劉邦了,因為劉邦並沒有私自與秦國合作的罪名。(就算有也認罪了)隨後,項羽聯軍入咸陽,對秦國舊部進行了大清洗,因為項羽實在不放心子嬰,(從子嬰殺趙高的表現來看,子嬰的政治手腕是相當高明的。)
如果項羽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恐怕劉邦舊部馬上就會和子嬰聯合舉起反項大旗,秦國就此翻盤也未必不可能。留子嬰在關中,項羽可賭不起,在項羽看來,子嬰才是最重要的敵人。由此可見,當時的劉邦不是項羽的主要敵人,不殺就再正常不過了。
因為如果連認罪的劉邦都不能容下,那秦國舊部和沛縣幫還有什麼幻想呢 ? 他們只能更緊密地團結起來對抗項羽,而諸侯聯軍也會兔死狐悲,那項羽還能進的了咸陽嗎?一邊是本方離心離德,一邊是對方放棄幻想堅決抵抗。
而劉邦實際上了出賣了秦國舊部,但把罪名丟給了項羽,後來的劉邦肯定會對秦國舊部說,不是我不想幫秦國不想幫子嬰,而是我自己都差一點讓項羽給殺了。而項羽則沒法解釋,因為殺子嬰總歸是事實。
從後面的歷史看,秦國舊部在楚漢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留著子嬰,秦國舊部還會不會那麼賣力地為劉邦拚命?實在是很難說。
我覺得很多人都從後來人的角度去思考秦末的問題以至於陷入了誤區,因為先秦人的思想和漢以後得思想是不一樣的,具體到項羽,主要有兩點要特別注意
一個是,不像我們現在的人都經過了兩千多年大一統思想的洗禮,當時的世界已經在諸國林立、分裂混戰的狀態下持續好幾百年了,在當時人們的思想中,分裂而非統一才是世界的常態。
第二個是,秦雖統一天下,開展了短暫的大一統統治,但以項羽為代表的各起義者都是反秦鬥士,對於秦帝國的一切都是要堅決反對和抵制的。
唉,太晚了,先就不寫了,如果再有時間有心情就來更新補上,如果沒有……我覺得說到這大家應該也都明白了我表達的這個大概意思了。
推薦閱讀:
※尼布楚條約為何被歷史課本極度美化,康熙為什麼能成為世上唯一一個聖祖皇帝,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嗎?
※如果你穿越到清末,成為光緒帝,你要怎樣做來擺脫慈禧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