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藩、噶爾丹、德川幕府進行「合縱」組成反清同盟相約在1670年代同時進軍,能否改寫歷史?
題主之所以拋出這個問題,是基於當時四個不起眼但在現代人看來非常有爆點的歷史事件:
1.三藩之亂之初吳三桂寫信給鄭經,勸其全力北上,襲取遼東,斷滿清後路,不要同耿精忠爭奪福建。
2.鄭氏曾經16次(具體次數有出入)向日本乞師復國。
3.永曆帝寫信向教皇乞師。
4.16.17世紀西班牙政府征服中國的計劃。
-----------------------------------1675年左右的國際局勢來看,東亞的主要軍事力量除了有清廷和三藩之外,能夠做到改變力量對比的尚有準噶爾蒙古、德川幕府、呂宋的西班牙、巴達維亞的荷蘭、黑龍江的俄羅斯雜牌、台灣鄭氏。那麼在當時如果吳三桂能具有這樣的國際視野,對滿清形成合縱之勢,中國會不會進入另一個春秋戰國時代來面對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列強?
這種假設,你咋不加上外星人呢
認真回答:康熙時代的德川幕府軍力已經廢了,而且就算是侵略,以當時的日本後勤能力,也只能順著朝鮮這條路徑往中原打,不可能是直接登陸戰。而就算順利攻佔了窮逼到死的朝鮮,當時中國東北近乎無人區,完全不支持大規模軍隊的集結。
至於多個勢力約好一起齊心協力的打仗,呵呵,這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先問有沒有類似的聯手,再談會如何。
三藩之亂的時間是1673年12月28日-1681年12月8日,除三藩之外其餘幾股政治勢力忙什麼呢吧。
先說噶爾丹,噶爾丹1670年返回準噶爾,1678年攻滅和碩特部之後準備進攻青海。最後因清朝戒備森嚴,他嚇的中途回師,改攻打哈密、吐魯番。就算吳三桂聯繫噶爾丹,噶也要先處理好自己部內事務,還是在蠶食掉周圍的部落才有心力進攻清朝。當時倒是離北京最近的察哈爾起兵反叛,響應吳三桂。
察哈爾就在河北一代,當時察哈爾的親王是林丹汗的孫子布爾尼。1675年,吳三桂攻佔了六省之後,清軍主力南下,北京城空虛。布爾尼就起兵造反,京師威在旦夕。當時清朝無兵可派,大學士圖海招募八旗家奴壯丁數萬人,出兵征討。在陷入包圍圈後,反敗為勝,一舉大敗察軍,布爾尼逃跑後被科爾沁部的首領所殺。離北京這麼近的察哈爾都是如此,准格爾就是遠征過來,結果也不可能更好。這件事促成了清初一個軍事改革,就是八旗的「開戶人」制度。即是旗人的家奴如果在戰場上立下戰功,但可以單獨開戶,只是與原主子不分家。《紅樓》裡面焦大、賴大這些老家僕就是典型的開戶人,所以雖戶籍在賈府,但其孫子仍可以當官,其原因就是如此。
再說說日本,關原之戰結束於1600年,大坂之戰結束於1615年。在關原之後,家康致力於恢復與明、朝鮮的貿易關係,一邊又實行鎖國政策,在這一背景下,更關注於守成。在1637年,皇太極入侵朝鮮後,日本將清看作當年「元寇」的翻版,所以對清很是提防。1644年,明朝滅亡後,當時鄭芝龍向日本求過救兵。當時幕府決定的便是拒絕,但處於觀望狀態。在鄭芝龍降清,鄭氏大陸上地盤被清攻陷後,日本也就此打消了出兵的念頭。
日本與清朝有貿易關係,但沒有朝貢關係。為了通過朝貢保持貿易利益最大化,日本以琉球為窗口。所以明清易代之後,琉球又向清朝朝貢。三藩之亂以後,耿精忠就要求琉球向其提借琉黃,琉球則是見機行事。所以在1673年,耿、鄭聯合攻搶奪琉球的貢使船一事,很難說明是不是琉球或薩摩的授意。其實在三藩之亂以前,鄭家因為打劫琉球船,被幕府罰了兩千貫銀子,鄭家應該明白了琉球背後是薩摩藩。所以當時鄭家對日本的態度也相當矛盾,日本也同樣,都在互相試著通吃。
日本武士也就戰國時代還能吹吹,因為戰爭年代剩下的人,戰鬥能力不會太差。但在幕府建立後,武士因其世襲制,在沒有考慮晉陞的背景下,能力立刻下降。1637年的島原之戰就可以看出來,武士的戰鬥力已經不如前。即使是秀吉時代,也是7000滿洲兵頂10萬日本兵,康熙時代,滿洲兵的人數、裝備都遠遠超過努爾哈赤時代,個體的戰鬥力最起碼不亞於天聰時代,這從家僕組的軍隊能打敗察哈爾即能看出來。而且如果要進攻中國,日本只能從朝鮮或從台灣走。朝鮮沒有反對清朝,入朝只能將之前與朝鮮恢復的關係毀掉;從台灣走的話,當時耿藩與鄭家勢同水火,他們最後能不能靠岸也難說。
至於西班牙,這也不用信。當年島原起義時,特意派了信使到教庭,希望西班牙派兵支援,結果教廷以為這是說胡,對此置之不理,教廷和護教國也就是耍嘴的。
結論:三藩之變時,想火中取栗的不在少數,但無論主觀和客觀,這幾方都湊不到一桌去……
謝邀!
那俺就來一本正經的架空一下兒。。。
還是先上結論:會有變化。但是如果以清國內及周邊勢力的消長為外部因素的話,那麼這些因素即便稍有變化,只要條件不是太極端,那麼以17世紀後三十年清廷的基本盤以及康熙的個人能力來看的話,清成為區域強權乃至霸權仍然是大概率的事件。
咱先來從字面上解釋一下這句話及答主的思路。
題主所列的清周邊這些勢力,他們之間的差別也很大,也頗有矛盾。平白無故的,是沒有什麼理由「能夠將以上軍事力量的整合,並對滿清形成合力」,進而形成「反清同盟」的。十八、九世紀之交,歐洲之所以有一系列反法同盟,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法國同時威脅到了當時歐洲絕大多數的勢力;另一方面,在大背景上,反法同盟中的各國也基本都是在當時歐洲既有或者相近遊戲規則下玩兒的玩家。其性質類似東周時代的各國聯軍。但是,這個情況並不適合於題主提到的地跨中亞、東亞、東南亞等廣大地域的,文化差異極大的那幾個勢力。況且,清廷對周邊的擴張延續了一百多年,它一方面不會在同一時期樹敵過多,另一方面在擴張上是比較有節制的。其中後者或許是出於其落後的封建統治觀,但是結果上就是出現了清廷在拿下台灣之後對於東南亞的興趣寡然;在拿下西域之後,對於哈薩克草原和河中地區不再「生事」等等。
當然,歷史的發展又有其偶然性。所以,如果不是在題主所假設的那種極端情況下,而是在各種條件和狀態只有少許變化的時候,清廷在與周邊勢力的較量中會怎麼應對,這個問題也許是有討論的可能和必要的。因為,在一個政權能夠維繫其統治並進而走向某種程度的霸權的道路上,一定是充滿了變數的,那麼這些「偶然因素」處理起來的難度以及該政權處理的能力,深刻的影響著它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所以,下面咱分別去分析一下在清廷的各個戰略方向上可能出現的變數以及清廷可能的應對。
清廷與準噶爾部
在面對噶爾丹所部的威脅的時候,康熙是將與噶軍可能的戰爭擺在首位的,在其他戰略方向上的利益都要為此讓道。這是核心的一點,下面還會反覆提到。他不僅與策妄阿拉布坦及俄國人聯絡,使准部不能形成合力且少了俄國人的助力;而且還同時調集了十萬級別的部隊(這在入關之後清軍的戰史上是很少見的)全力應付烏蘭布通之戰。這一方面是因為清軍在此之前已經敗了一場;另一方面也是清廷意識到,清噶這一戰,如果清軍敗了,雖然噶軍未必就能入主中原,但是清廷的處境則大大不妙的:
1)、如果是噶軍完勝,清軍潰敗。這種情形就不必分析了,噶軍繼續兵臨北京城下是很自然的。
2)、如果噶軍得到的是皮洛斯式的勝利,那麼噶爾丹可能會選擇退回草原修養。但是,前面已經說了,清軍這一戰幾乎調集了儘可能多的部隊。所以如果是這種情況發生,那麼清軍的損失勢必不小。這樣即便噶爾丹退回草原,清廷在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是岌岌可危了,逃於漠南的喀爾喀蒙古極有可能會歸於噶部不說,中原地區也可能戰亂再起。
所以說,康熙有這樣的應對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看其與三藩的關係。
清廷與三藩、王輔臣、明鄭等
關於清廷與這幾方勢力之間的事兒,大略的可以看下這裡:怎樣評價康熙平吳三桂? - 放際的回答。這裡重提一下兒梗概:一、康熙的不成熟導致了一開始的被動;二、吳三桂的猶豫錯失了贏面兒較大的機會,這也反應了其不無類似劃江而治的想法。
這種前提下,如果噶爾丹的早幾年東進漠北繼而南下漠南。那麼東亞的局勢的確有可能改變。但是三藩入主中原的可能仍然不大,我們分幾種情況來看:
1)、如果准部是趁著清軍與三藩正在僵持中的時候攻來,康熙十有八九會選擇先與吳軍議和,然後轉身儘快與噶軍決戰。歷史上,噶軍東進的時候,是逼迫喀爾喀蒙古南下漠南的,這種情況下,漠南蒙古恐怕也未必就有多少會跟著噶軍與清廷做對的,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是很容易懂的。事實上,三藩起時,與清廷為敵的主要就是當年繼承大汗位子的察哈爾部而已。如果噶軍與三藩同期發難,能跟著噶軍的雖則一定不止一個察部,但是恐怕也不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畢竟清廷之於蒙古各部的複雜統治體制在康熙初中期還是很能發揮作用的。而這樣的情況下,吳三桂的選擇議和然後劃江而治的可能也不小。前面也說了,吳三桂起事之時恐怕就不無這種想法。
2)、如果噶軍先於三藩起事東進攻擊清國的話,那麼撤藩可能暫時就不進行了。而若清噶戰爭持續幾年的話,吳三桂說不定都掛了。三藩之反清,直接的起因是清廷撤藩,而上面那個答案也列了若干清廷的不得已。可是話說回來,如果更強勁的敵人擺在面前的話,清廷對於三藩再忍一忍也未必就過不下去了。所以如果清廷感覺到噶軍的威脅,而懷柔三藩的話,那麼三藩未必會選擇舉旗。不過這種情況下,清廷一定會被三藩狠狠的訛一筆。三藩如果經營得當,日後清廷再想撤藩,難度就更大了。
3)、然後,要說噶軍與三藩約好了同時發難的可能的話,俺覺著不是很大。漠西與雲南之間路途遙遠,而且通訊不便,兩相聯絡過於困難了。很難做到有效的策應。
更進一步,如果吳三桂不反,清廷對三藩加以懷柔的話,當時的明鄭和王輔臣能對清廷造成的威脅就要小很多。
清廷與內蒙、東北各部及俄國
清廷對於蒙古各部的政策,請見這裡:元朝和清朝的民族政策是怎樣的?是否清朝的政策溫和很多? - 放際的回答 。正如上面所說,當時清廷對於內蒙各部的政策還處在有效的時期。而清廷對於蒙古事務的高度參與能夠比較及時的使其掌握蒙古各部的動向。
然後,清廷以極大的代價(比如承認貝加爾湖以東幾百里為俄國所有)與俄國媾和,這正是為了避免多線作戰的可能,同時確保俄國人在清軍與噶軍起衝突的時候不要站在噶軍一邊,並且不賣給噶軍武器。
再然後,在清俄關係確定的同時,東北的索倫等部的歸屬也就確定了。這個過程中,清廷設置了黑龍江將軍等體制,將其中很大一部分納入了清廷的政治體系之內。後來一部分還進一步納入了八旗體系,成為八旗內頗有戰鬥力的一個部分,這是後話了。
清廷與藏傳佛教及和碩特部
總的來說,藏傳佛教在蒙古各部中的影響,是越往東越小的。所以在康熙前中期,與清廷相親厚的東部蒙古各部受其影響還相對較小。只有到了康熙末年,清廷已在漠南漠北建立的較為穩固的政治框架,同時准部佔領了西藏,打破了之前十數年的平衡,康熙才下決心要進軍衛藏的,以利其借宗教影響來鞏固其在漠南漠北的統治,同時威懾漠西蒙古的目的。
不過,另一方面,漠西蒙古諸部一直與衛藏僧俗勢力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僧格和噶爾丹本身還是藏傳佛教的活佛,這是其中准部東進時在思想層面的有利條件。不過噶爾丹東進中的噶爾丹對此「軟實力」的應用相對較少。畢竟,在當時包括準噶爾部在內的衛拉特蒙古與喀爾喀蒙古幾部的歷史恩怨是很深的,尤其是源出自土謝圖汗部的阿拉坦汗國還曾經直接統治過准部。
所以,最終的形勢就是,黃教這一意識形態上的「武器」要發揮作用,有賴於烏蘭布統等戰役的結局。如果噶軍能夠取勝,那麼黃教在其日後整合漠南漠北各部的過程中能發揮很大作用。反之,軍事上如果不能成功的話,意識形態武器要想運用,在當時草原的環境下,就不難么容易了。
然後是和碩特部,在準噶爾部崛起的過程中,衛拉特四部的內部的矛盾頗深。而且准部並沒有完全整合,其他三部都有分頭出走的,和碩特部受到了准部的擠壓選擇南走高原的,土爾扈特部中的幾支則選擇西遷中亞,乃至南俄。所以如果清軍戰敗,和部揩揩油很自然,但是要其與准部協同行動,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那首先需要噶爾丹的政治能力足夠強。不過以噶爾丹連自己侄子都管束不好,再加上後來准部的戰略選擇一直是四面樹敵來看,噶爾丹要想使和碩特部與之形成合力,恐怕沒那麼容易。況且,三藩起事的時候,和部的達賴汗與西藏方面的第巴桑結嘉措矛盾頗深,本也無暇東顧。在加上,從之後年羹堯與羅卜藏丹津的交鋒來看,和部本身的實力也並不那麼堪用。。。
清廷與日本、西屬菲律賓
當時的日本已經鎖國好一陣了。所以就跟和碩特部的情況一樣,即便清軍大潰敗,東亞再陷分裂局面,也僅僅是給了日本以揩油的機會。可是從日本來揩油,那成本(經濟和政治上的)可不是一般的高。日本並不是剛剛安定下來,而已承平日久了。這種情況下能有一個在政治上有號召力,在軍事上有統御力的將軍么?恐怕很難吧。
西屬菲律賓歷史不是太了解,留待有興趣的同學來分析。
說了這麼多,最後簡單聊兩句一個老生常談的俗套話題——大國的興衰。思路上可以看下兒這裡(如果把唐朝時的吐蕃和宋朝時的吐蕃互換,宋朝會滅亡嗎? - 放際的回答)的第(五)部分。大體上意思就是:外因決定上、下限,而內因決定你在兩限之間的具體位置。
在十七世紀的整箇舊大陸上,形成了幾個比較大的對本地區影響深遠的區域強權,他們有時被稱為「火藥帝國」。雖然其定義和成員各種說法不一,而且崛起的時間上略有差異,但是其總體興盛的年代以及其崛起的過程卻有一定的相似性。依照上面所引的那個回答的思路,這又是一個強勢帝國會「扎堆」出現的年代,此為外因。但是候選的小強們很多,誰又會是最後勝出的那一個呢?這個東西就取決於一部分外因(比如其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以及各自的內因(比如政權的穩定性,制度的適用性等等因素)。這樣,比如准部,雖然其軍力、戰力(士兵素質、火器等)都很突出,但是其地緣政治因素不是很好(處於清、俄之間),而且自身政治文化也不甚成熟(戰略上經常四面樹敵,同時內亂時有發生),這最終的結果就是一時崛起之後,很快衰落,最後為清、俄瓜分。而相應的,清廷各方面的內部因素就要均衡不少。在康熙年間,清廷的基本盤八旗體制和滿蒙聯合能保持穩定,同時又肯且能調用綠營兵。再加上康熙在內外政治軍事鬥爭中可以快速成熟起來,並且發揮出其能力和決心。在此基礎上,清廷得以在十七世紀之後一百多年間稱霸東亞。
你可以再加一個,永曆帝朝思暮想的教皇
謝邀,我從另一個角度簡短地答一下吧。
明亡之後,滿清政府並未真正地坐穩天下,漢人的抗爭運動一直層出不窮。公元1652年,李定國尚且可以兩蹶名王,震動天下。而夔東十三家也堅持到了1664年,因為彈盡糧絕,李來亨才自縊殉國。在這些主要的抵抗武裝相繼覆滅後,漢人的抗爭運動依然此起彼伏,前赴後繼。而三藩之亂初期,吳三桂之所以形勢大好,也無非是因為假借復興大明的旗號,才得到了那麼多的響應。
現在回到題主的假設上來,如果諸如德川幕府,葛爾丹,西班牙等一起聯合起來入侵中國。反而剛好給了滿清政府一個契機,以漢族的保護者的名義,整合全國的力量,帶領全國人民,抵抗上述侵略者,從而打消國內的矛盾,轉移民眾的視線。畢竟對於漢族人而言,女真人,日本人,西班牙人,突厥人都是異族,那既然女真人已經做了這麼久的皇帝,又願意以孔孟之道治天下,何必再換一輪皇帝呢?
元朝就是一個例子,大元國祚不過區區98年,可是從紅巾軍起義之後,一直到朱元璋稱帝,這十幾年間,有無數的漢人官僚為了大元守節,縱死不顧。他們忘了他們是漢人了嗎?沒有。大元待他們很好嗎?也沒有,元朝的漢族士子考科舉難到令人絕望。可是他們還是願意為了固有的秩序放棄生命。
所以,哪怕題主的假設成立,以上的這些侵略者,也無非是疥蘚小疾而已,不足掛齒。
不可能
吳三桂反清的時候沒有聯絡過噶爾丹,但是確實策動過青藏地區,頻繁派遣使者見五世達賴、達賴汗,送信送禮,希望策動青藏共同反清。但是五世達賴很狡猾,面對吳三桂和康熙兩邊都不得罪,而且和兩方關係處的都還不錯,一面源源不斷收著吳三桂的禮,一面又向康熙帝表忠心。但是和碩特蒙古也就是青藏地區確實沒有被吳三桂拉去自己的陣營。噶爾丹就更不可能了,地理上就非常隔絕。如果吳三桂真的策反了五世達賴,青藏地區歸附了吳三桂,再利用五世達賴的政教威望,準噶爾和喀爾喀蒙古很有可能也全會歸於吳三桂,那樣的話清朝的麻煩就大了,北部,西北,西南全失去,被半包圍了。可惜吳三桂沒有做到。
至於其他的勢力就更不可能了,別說日本,最近的朝鮮都不敢動。吳三桂反清的消息傳到朝鮮,朝鮮君臣大為震動。李朝心裡確實有大明,好多大臣上奏要求朝鮮發兵配合吳三桂「舉大義,則乃彼國滅亡之日也。」這個在《李朝實錄》里是有記載的。但是依照朝鮮的能力當然也只是說說而已了。
再有,三藩實際上配合很不好。耿精忠和鄭經矛盾很大,不能做到很好的配合,吳三桂調停他們倆,還是效果有限。鄭家從來顧著自己的利益,缺乏全局眼光。鄭芝龍只把隆武帝當傀儡,根本沒想著復興大明,清軍一來立馬投降。鄭成功有魄力,但只是想利用永曆帝做旗號,所以也沒有配合李定國的行動進行東西聯合,錯失良機,永曆一滅自己也難以在大陸立足。鄭經更不可能做到北上遼東。
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真較真,一個吳三桂就夠了,漢軍的旗幟都倒了,效忠滿清圖個啥…仁義禮智信,祖上世受國恩,華夷之辯,保宗族都不頂用啊
那麼他們之間的聯繫靠微信還是陌陌?
直到明鄭滅亡的1683年,葛爾丹還在和哈薩克干仗,哪有工夫跟清朝打仗。
推薦閱讀:
※東林黨裡面有沒有才德兼備不裝逼,且卻是為了大明努力至死的人物??
※如果鄭成功和李定國通力合作,明朝有可能恢復半壁江山么?
※雍正和朱由檢對調明朝還會亡嗎?
※崇禎年間清軍屢次內犯,為何最後都要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