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書才有收穫?
化為自己的能量。而不是看過後一段時間什麼都忘了。
私以為能讓題主覺得「看書沒有收穫」的原因有:
- 書的質量太差。
- 讀者的閱歷與層次不夠。
- 閱讀的方法不恰當。
- 看完書沒有及時總結與實踐。
- 閱讀過於追求量的積累而忽視了「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幾年來針對以上問題的經驗總結,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 書的質量太差
俗話說,「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你能指望在一本爛書身上得到收穫嗎?所以要確保你的閱讀書單的質量。在知乎豆瓣上面有挺多優質的書單,題主可以去參考一下。
我在差書上栽的坑主要不是把爛書添進了書單,而是栽在了「一定要完整地把書單上的書看完」這個錯誤的執念上。其實爛書一般看了幾頁就能察覺出這是一本爛書。但是由於那個略有點強迫症的念頭,我把很多時間浪費在「味如嚼蠟」的爛書上,只為了那根本沒有意義的完整性。這是我走過的彎路,在這裡提醒一下大家。現在我一旦發現爛書果斷捨棄,不要惦念著你在這本書上面花過的時間。這已經是沉沒成本了,豁達一點,just forget it! - 讀者的閱歷與層次不夠
舉一個自身的例子吧,中學時代學的背影。那時候覺得這篇文章只不過是一篇煩人的要全篇背誦的文章。後來上了大學,離家在外,偶然間看到這篇文章。重讀一遍,往事歷歷在目,感慨萬千差點淚流。這就是閱歷的差別。譬如你現在給一個小學生看《非暴力溝通》《少有人走的路》這種書,他們肯定覺得沒有收穫。因為他們還沒有在人際關係上深入的思考,也沒有完整的一段心路歷程。閱歷上的積累,主要在經歷與思考。題主可以主動地多去嘗試一些新鮮事物,寫寫日記記下自己的思考。過一陣子你會發現,之前你看不懂的一本書,突然與你產生了共鳴,這就是收穫。
至於層次上的問題,則是讀書要循序漸進。一個高中數學沒有學過的人,去看《多元微積分》《高等代數》這類書怎麼會產生思考呢。一個《經濟學基礎》的模型都看的不是很懂的人,你怎麼能指望他從《高級微觀經濟學》里的複雜推導里得到收穫呢。所以在這裡提醒題主,閱讀也是一門學問,也有一個入門到精進的過程。切記要循序漸進。 - 閱讀的方法不恰當
有些內容囫圇吞棗一筆帶過就可以了,有些內容則需要細細鑽研反覆品讀。閱讀的方法不恰當,自然會讓你得不到書中真意。得不到書中真意,便會覺得閱讀索然無味。如此反覆,題主又怎會在閱讀中得到收穫呢。我在平時閱讀里經常用到的方法是,提要鉤玄。這個詞出自韓愈的《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大概方法就是對所讀內容要有個綱領性的認識,適當畫畫提綱,有利於對書本內容的理解。對於社會科學類的書,這種方法屢試不爽。在這裡推薦一本書,亦是知友們推薦給我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我有這本書的電子版,題主想要可以私信我郵箱。 - 看完書沒有及時總結與實踐
我看的幾乎都是電子書,在電子書上記筆記很麻煩,所以在我手機上有個專門記讀書心得的地方,在我看書的時候我想到什麼就記下什麼,這是初步的心得。在我每天的日記裡面,有一個欄目是專門用來整理每日的讀書心得的,這是再加工。而在每本書讀完過後,我會再寫一篇概要總結。
一定要記住,總結不是書本內容的複述,而是書本內容結合實踐對你的影響。譬如我在閱讀一本關於跑步的書時,我會將書中說明的跑步姿勢與自己之前的跑步姿勢做個對比,寫下自己的想法。脫離了實踐的總結就等於沒有總結。還有就是,認同書里的精彩論述很容易,讓你去踐行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讀完書之後切記要把學到的用出來,做到知行合一,不然就白學了。 - 閱讀過於追求量的積累而忽視了「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
千萬不要為了閱讀而閱讀。我曾經犯過這個錯誤,覺得秀自己的閱讀量是一件逼格很高的事情。但又有什麼意義呢?以前我為了求量,一本接一本的看,看完一本扔一本。過了一陣子,回憶起自己看過的書,便覺得思緒凌亂不知所得。有一種「我好像什麼都知道,但是叫我說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這說明我看書雖多,但收穫不多。後來我終於醒悟,不再急急忙忙地每次都找新書看,也會抽出時間翻一翻自己讀過的好書。有些書真是閱讀越有味道,你會發現孔老夫子所言確實不假。閱讀量很重要,但是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吸收的閱讀量上,而不是你「看過」的這麼表層的閱讀量上。
其實也不敢說是給大家開書單,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幾本書吧。
這次就先放上十本吧。
- 《活著》 余華
- 《我們仨》 楊絳
- 《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
- 《居里夫人傳》 艾芙·居里
- 《少的力量》 巴伯塔
- 《與時間做朋友》 李笑來
- 《管理的常識》 艾倫 莫里
- 《麥肯錫方法》 埃森?M?拉塞爾
- 《悲劇的誕生》 尼采
- 《論語》 孔子
我猜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這麼奇葩地把《論語》放在這上面,因為貌似高中的時候大家都讀過考過啊。在這裡解釋一下,《論語》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需要一顆專註寧適的心,才能夠充分理解它其中的意思。我以為高考過後我再也不會碰這本書了,後來有一次在家裡無意間翻了翻這本書,放下考試的壓力去看它,聖人的智慧才初見端倪。
我的微信號FrankPacino,想要交流的朋友歡迎添加。
我的公眾號Frank_Pacino,裡面會不定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http://weixin.qq.com/r/XkxlfXrEqyfUrT4e9xl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期望看完一本書就能有收穫,這是不可能的。
我在學校圖書館裡泛讀各種書籍,既有文學類和綜合類的,也有藝術類的,還有科普類的,當然最多的是本專業的各種書籍,包括各種專業教材和工程手冊。
每次泛讀,先在書架上邊走邊看。每本書花上幾分鐘,隨便翻閱,若覺得有點意思,就取下來,合併成一二十本書後,坐下來仔細閱讀。
閱讀前我首先想:如果這本書要我來寫,我會如何來編輯它的目錄?接著翻看目錄和內容,會很快地發現這本書的要點所在,其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選擇到最滿意的書籍後,邊看邊做筆記,同時記錄下書名和書號,要點處用手機拍攝,並列印剪裁後貼在筆記本上,以便日後檢索。
我覺得,這樣看書才能知曉某本書的價值。
想要快速地了解某門學科的綜合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該專業的導論類書籍,能夠快速入門。
對於文學類書籍,小說我基本上不看。小時候看電影《巴黎聖母院》,裡面的乞丐王對教師說:」小說和話劇,就是把別人的事來告訴別人,沒有多大意思,所以該……「。
我喜歡看散文和古代經典著作,主要是看作者的文筆和寫作方法,特別是看作者的敘事風格。這些方法若覺得好,我會記錄下來。
每年我的筆記本都有好幾本,於是用EXCEL做了一個統計文檔,保存在電腦和手機中,以便日後檢索。
這就是我的讀書方法。
================
回答題主的問題:
前面已經說過,讀完一本書就期望有所收穫是不可能的,有所收穫應當是博覽群書後的體驗才是。
另外,讀書並不等於去買書,沒有人有這麼大的能力去買這麼多的書,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圖書館閱讀。
常常聽見人們說要讀好書,但我們還沒讀,怎麼知道此書是好還是不好?這也依賴於到圖書館去看書。
由此可見,圖書館的重要性。
總之,善於讀書的人,要充分利用圖書館這個資源。
這就是我的看法和建議。
題主的目的是:化為自己的能量,而不是看過後一段時間什麼都忘了。 如果是這樣。那麼看書是沒什麼收穫的。說的再直白一些,對你的目的而言,看書根本沒什麼用。
對於真正想學到東西,真正能學習有進步的人來說,像「看書」、「聽課」、「聽講座」、「看視頻」,這類的說法都是挺害人的。
一個最常見的現象是:看書、聽課、聽講座、看視頻的時候,以為自己在學習,而過後問自己「究竟學到了什麼」的時候,卻發現,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近乎一無所獲。
實際上,大部分人都不會這麼反問自己的。
所以,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用看書、聽課、聽講座、看視頻的形式,給自己製造學習的假象。以為自己沒有浪費時間,甚至以為自己很努力。
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自己大腦里在想什麼都不知道,分了多少次神兒,也搞不清楚。整個都是糊裡糊塗。我們就是這樣欺騙自己的,說的嚴重點兒,我們就是這樣自欺欺人的。但是,最終的效果,是殘酷的:同樣在讀書,效果天差地別。
一個人讀一個小時,能抵得上另外一個人讀十個小時。
在讀書這件事兒上,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如此形成的,而且差別大到離譜的程度。
我說的這麼逼真,是因為,當年的我讀書就是這個樣子!
蹉跎了多少歲月啊。
好吧,讓我們從科學原理上來審視一下看書、讀書這件事兒。
首先讓我們從認知神經科學原理來審視一下,為什麼看書沒用。我們讀書的目的是要記住一些東西,如果什麼都記不得,那麼讀書的時間就都浪費了。所以要學到東西首先得能記住一些東西。短時記憶還不行,還得要形成長時記憶。那麼形成長時記憶的本質是什麼呢?是神經元、也就與你記憶的東西相對應的神經迴路上的神經細胞上要長出新的樹突。這樣相應的神經迴路才能形成穩固的鏈接,也就是說才能留下記憶。因此,記憶的本質是產生生理上的顯著的變化!學習意味著改變大腦!
這就是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的時候看書沒有效果的原因!
有人問,你談學習、談讀書為什麼如此強調記憶?
原理非常簡單,有了記憶才可能有後面的一切,比如理解、比如梳理、比如聯想創造。
而沒有記憶,就沒有一切。
記憶是生命之根。如果某個人面目全非了,但是記憶仍在,你會認得他。而如果那個人形體沒變,卻失去了記憶。他會變得無比陌生。
那麼為了有所得,應該怎麼讀書呢?從記憶的原理出發就自然得出結論了。如果想不忘掉,那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增加刺激強度,二是增加刺激的次數。
由此我們就明白古人為什麼說「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了?
用眼睛看是必須的,還得用嘴巴讀,還得走心。這在古人看來是必須的。當然,古代的書籍不多,讀書人也不多。所以讀書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利用了多個感官通道。
「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首先得把一本書看完,思緒別斷了。思緒斷了,意味著剛剛形成的整體印象,喪失了。任何書籍都是整體邏輯、整體故事。只要能讀的下去,就意味著得不斷回顧之前的東西。所以,印象斷了之後,得花很大的力氣,找回之前的印象。
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是,一本書要多讀幾遍,直到內容變成自己的了。所謂變成自己的,可以理解為可以複述出來了,可以運用了。然後再開始下一本。
由此,我們就明白那些很厲害的人讀書方法都很特別了。
1.抄書的。
三國時代的闞澤,魯迅,教育家蒙台梭利,數學家小平邦彥,古往今來太多了。當然,和尚道士都是抄經的。
抄書一方面能夠讓自己靜下來,克服急躁、煩躁、心神不定。
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刺激強度。把肢體的感覺神經、運動神經都調動起來了。另外,抄寫的時候,抄錯了是很明顯的,所以不容易走神,這就是即時反饋。另外,抄著抄著不由自主的會思考。思考又是重複刺激。所以,印象就比較深。
2.做筆記的
錢鍾書、張五常等等,做筆記很厲害,好幾箱子的讀書筆記。
做筆記比抄書更厲害。筆記是強迫自己思考。因為不動腦子琢磨所讀內容,根本什麼都寫不出來的。所以,只要能做筆記,一定說明讀書動腦子了。必然有收穫。
所以,毛澤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這句話暗含的意思是,讀書不動筆墨,對於他來說就是浪費時間。這是他對自己讀書提出的標準。
3.拿來就用的
這些年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很火。這個很厲害,據說比喬布斯還牛。
馬斯克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他的學習能力超強。據他弟弟說,迄今,馬斯克平均每天讀2本書。
那麼問題來了,每天讀兩本書怎麼可能記得住?如果按照古人說的讀書法有三到,那是矛盾的。馬斯克創辦三家超級企業,怎麼可能有時間按照「心眼口,三到」去讀書呢?
他每天讀2本書,是有辦法的。
第一,從青少年時代的大量閱讀。
馬斯克少年時代已經把大英百科全書都記下來了。準確的說,應該說記下了大量的內容。這是有資料可查的。
首先,書籍與書籍之間有不少內容是重複的。就像,英語總共有26個字母,單詞總計也就是100來萬。其次,知識和知識之間是有關聯的。任何一本新書,都能讓他想起以往的知識。那麼對閱讀量大的人來說,新學的知識由於能夠很容易的跟以往知識形成關聯,所以對應的新形成的神經迴路就比較容易鞏固。因為,很容易被以往知識對應的神經迴路刺激到。
所以,原理是,讀的越多,讀的越快,記得也越容易。
第二,學以致用。
這個人是企業家。特斯拉、SpaceX、太陽城。每天要跟各種工程師、員工、同行打交道,對話交流。所以,他學的知識能夠不斷被激活,被調用,而且能夠不斷得到矯正。
另外,各種採訪,各種發布會。這種場景,都需要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每講一句話都需要大量的依據,而這些依據就來自高度的集中精力調用以往所學的記憶。
歸根結蒂,這兩點還是那兩個從認知神經科學的出來的記憶原則:高強度的、多次的重複刺激。
無論是機械重複,機械回憶重現,還是理解式的,互動類的,還是口頭或寫作的輸出,無非是實現這兩個根本的學習法則。
就是這樣。
有人說,這是馬斯克吹牛,或者有人替馬斯克吹牛,在神話馬斯克。對於這種類型的見解,現在已經有個專有名詞了,叫做「見不得別人的好」。隨便到網上搜一下能找到。其實,更本質的,人們已經總結的更清晰的說法是,「少見多怪」。
古往今來,讀書多的、學以致用的人太多了。古人早就說過,「讀書破萬卷」、「學富五車」、「書讀百遍」。許多人都把這些說法當成是形容、誇張。實際上,多讀一些傳記就會發現。這根本不是什麼誇張,而是嚴格的寫實。許多很厲害的人就是這麼做的。
所以,最好的建議就是研究一些讀書很厲害的人經歷,例如傳記。
例如,蘇秦、張良、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毛澤東、富蘭克林、林肯、丘吉爾、馬斯克、孫正義、巴菲特、芒格、馬雲,等等。
寫書多的,也可以拿來研究一下。比如,阿西莫夫寫了400多本書。中國的倪匡寫了5000多萬字,等等。
最後,對於真正想學東西的人來首,看書沒什麼用。頂多起到了解書名,書籍類型,在大腦里建個圖書索引之類的作用。
如果真正想要學到東西,那麼,書可以讀、可以研究、可以標註、可以做筆記、可以像放電影一樣的回顧、可以抄、可以討論、可以聊、甚至可以撕(撕掉以向自己明確所學已經吸收),而看卻是遠遠不夠的。
回到實際情況。如果類似「看書」這樣的毛病一時改不了,還覺得挺愜意(確實挺愜意),還想學到一些東西,怎麼辦呢?
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是這樣的:
在你看書、聽課、聽講座、看視頻之前,在心裡想一下,看過、聽過之後,要跟一位朋友聊聊相關的內容。即便是假想的朋友都是可以的。
然後,你會發現你收穫的深度和廣度,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然,也會比絕大多數人看書有收穫啦。
有人會拿愛因斯坦的話來舉例子,說明記憶如何如何不重要,理解和想像如何如何重要。好吧,請你閱讀一下《愛因斯坦文集》或者《愛因斯坦全集》,看看愛因斯坦記得多少東西。
你可以不選擇機械的方式記憶。你可以選擇像愛因斯坦那樣,用理解的、聯想的、邏輯的方式,做筆記、寫文章、做演講的方式,讓知識進化,那確實很厲害,只要你能承受得住。
如何閱讀一本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3208/
從身為一個小孩子開始,對看書產生興趣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環境因素。對於天生喜歡看書、在閱讀書本過程中取得經驗和見識的人來說,保留本初的閱讀慾望,能讓他們在
十年以上的跨度至少保持一定的閱讀量。由於讀書是為了見識更大的世界,體驗超出日常經驗的世界,這種動力會讓人自覺地尋找適合自己讀的書,在不斷擴大閱讀範圍的過程中,比一般人更容易建立屬於自己的閱讀系統,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鑽研得更深入。無論是對於什麼資質的人,我認為想要擅長讀書,必經之路都只有一條,那就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持續讀書、持續比較,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天才是一種不能證實的存在,因為沒有一位偉大作家不曾狂熱搜羅他之前時代的好作品,沒有一位讀書人能不海量閱讀就建立起自信。包括為滿足大眾獵奇心理的某些神奇人物的炒作,實際上背後調查得足夠詳細都能找到邏輯上的原因。
這種自然的拓展是如何形成的,在許多作家的散文、評論集中隨見,他們提及自己的閱讀經歷,用最簡單的幾個字來表達也是「多讀書,自然留意到某些....」。因為一個好作家往往在一生中留下不少的作品,系統讀完一個作家後,不但了解了這位作家的作品,他可能會在書里提及其他作家、其他作家的作品、某種文風、某個時代的創作和閱讀潮流。依靠這種索引,在以前我們可以到圖書館的分類中尋找,甚至帶著某些殘留的印象在整個圖書館範圍內「掃書」,在目前這個網路發達的時代,當然有更多的搜索方法。類似最簡單最常見的方法有幾種:看過某本好書,去找這位作家的其他書;看過某出版書系中的某本好書,去找這個書系的其他書;看過被歸為某文學派別的好書,去找同派別的書,去找其他派別的書......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愛讀書的人慨嘆,終一生,不能讀盡我喜歡的書。
並列地,可以舉出一些在有意基礎上的找書方法。比如「來一次說泡就泡的圖書館/書店漫遊」、「向有經驗的其他愛書人請教」等等。方法太多,此處只聊一下各種方法的優劣。
1.圖書館/書店。每個時代都一樣,出版的95%以上都是垃圾,除非館長/店長有特別的收列愛好,這樣的地方一般書都是魚龍混雜的。某些圖書館為了保存以前年代的現象風貌,把爛書也一併保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私人藏書為何不能替代圖書館的原因。至於什麼書值得讀,書店的自然態度是市場經濟、投票決定,網上風傳的某些好書店,大部分也是魚龍混雜。應該設置怎樣的門檻,還是取決於書店的價值觀。
2.豆瓣、亞馬遜之類的大數據。這種辦法我認為是相對最靠譜的,我個人也很喜歡點進亞馬遜的「其他人還喜歡」「相似的商品」這樣的推薦列表中。實質上類似於加入某個讀書品味偏好相近的讀書圈子,人價值觀相近而時間精力有限,相互交流學習自然對提高很有幫助。進而,還可以選擇加入小組討論、QQ群、微博等SNS平台交流,都挺好。不過順便說句,大數據有時候也推薦一些互相三觀矛盾的書,人工智慧仍需努力。
3.網上的書單、各種文學獎歷年名單、各種出版社的書系。總之,這樣的方法是讓社會上認為有鑒別力的別人來給自己開單子,相信喜歡瀏覽信息的人一定不陌生。網上的書單基本上靠譜的不多,要麼一大堆暢銷書里夾雜幾本好書,要麼乾脆垃圾書也佔大比例。但我有時還是會去看這些書單,因為看看無妨,看多了也會建立起鑒別力,況且還是能從中淘取有用信息。我無法羅列哪些書單好,哪些書單不好,因為沒有系統去搜集書單的信息。稍微聊兩句,像蘭登書屋的「20世紀100本最佳英文小說」這樣的書單是好書單,質量高、對象集中,書單難求完美,排名、評價等等有時難讓人信服,不過正是懷疑精神才讓我們提高了思考質量不是么。像新浪讀書2013/2014年度十大好書這樣的書單我也會關注,通常經過專業編輯的手的單子在質量上也會比各種SNS上亂轉的好得多。用書單的方法找書主要關注推薦者與自己三觀合不合、內容是否集中、深度是否有層次感。某最著名文學獎節操不定時有波動,其他文學獎也很難確保每一次的高質量、客觀,在沒別的辦法時,文學獎單是很容易接觸經典的備選辦法,如諾貝爾、布克、芥川....具體不一一列舉....用文學獎單的眼光看解決不了大部分作家都會被疏漏的問題,只能幾種方法綜合運用。出版社的書系,如譯文名著書庫、商務印書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等等,總量較龐大;現今有些出版社沒標明某書系名,但也按照相似的標準連續地出版書,每年都關注一下優秀出版社的新書,也是個擴大眼界的好辦法。
如果將世界上的好書視作一座信息庫、一個巨大的不斷擴張的圖書館,一頭扎進去不知道自己進入時接觸的是一片樹葉、一棵樹、一片樹林還是一條根莖、幾個葉細胞。讀過的好書越多,在頭腦里構建的體系越大越穩固,讀書的速度和挑選對象的質量是自然提升的。書讀得多頭腦並不會越來越亂,也不會有跟現實世界脫節、人際關係惡化等一系列謠傳的副作用,簡言之,負面作用往往來源於兩點:一是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良好的選書方法;二是自己只重視了讀書的數量,而沒有搭建精細的閱讀架構。因此,我摒棄認為世界上的好書都會按照特別恰當的順序逐一飛到自己面前的想法,普通人要體會這座由好書組成的特別圖書館,想要持一火炬在充滿樂趣和驚喜的洞穴里探索,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價值觀,技巧是挖掘探索的工具,價值觀是世界地圖。
之所以說每個人適合讀的書想讀的書都不同,那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在這個出版業繁榮的年代,推薦書是很常見的做法,有人在找人推薦書的時候只說一句話:你給我推薦幾本書吧。最適合推薦書的人是一位熟知他性格與過往、同時自己也掌握一定看書方法的人,其他人只能推薦一些新出的書,或更保險地,一些公認的好書。出於某些利己或利他的目的,出於某種具體的慾望,明確了具體的領域與深度,才能容易地找到適合的人推薦,才容易找到切合實際的好書。
根據清晰的價值觀,可以把地圖的界限劃清,可以標註海拔、等高線,這樣每讀一本書,都能對之產生恰當的評價,將其精確地定位,不斷讀書能給這座頭腦里虛擬的圖書館添磚加瓦,整個世界的圖景將呈現充滿美感的精細框架。當然,也必須直面一個現實,儘管人類已經留下了巨大的智慧寶庫,但寫作和知識仍面臨無數的可能性,也許大部分的好書還沒有被寫出。不過不要緊,搭建這個精細框架的好處之一是,儘管框架之上的實體許多地方都是處處留空、處處預設的,仍不妨礙定位的作用。
上面說過一些找書方法,而讀書的技巧就太多了。基於對所謂「無用之書」的偏好,個人認為,讀一本書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去讀,從閱讀的過程中吸取作者要給予的各種表達與想法,按照某些固定的思維讀書反而沒有直接讀得到的信息和感悟更為立體。至於讀實用類的書,很多時候都有講究技術的必要,更注重信息的獲取和分析,在這裡我就不說了,各領域內的專業人士能講得更有價值。
現在來談談「讀過的書會不會忘記」這個話題,人類的記憶具有遺忘性,無論是什麼回憶、什麼知識都有遺忘的可能,但,也僅僅是停留在可能性層次而已。一個人如果被自己遺忘,很可能是自己不曾真正愛過,僅指真正的愛人而言;一本書如果被自己遺忘,很可能是不曾真正讀過,僅指真正的好書而言。在有意識的閱讀行為之初,讀完一本書後就忘記有很多種可能,例如那本書中心思想只有一點點簡單的東西而羅列了太多論據這種書本身的問題,例如自己沒讀懂這種來自自身的問題。而在搭建好閱讀架構、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後,最可能的原因是,這本書其實沒那麼值得讀。真正的好書,讀完以後會在很長時間內回味,會對人的知識和氣質有升華作用,在以後的許多美麗的夜晚美麗的時刻不禁回想,慶幸自己讀過那麼多美好的書,感覺此生並未虛度。首先需要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思想 然後把自己的思想融合進去碰撞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不要人云亦云 要有自己的獨立反思能力。
其次作讀書筆記 不一定要每一篇文章 每一本書都做筆記 但是精華的必須抄摘下來 同時把自己的理解和見解也記錄下來。
在與人交流時 多運用學習到的知識 在看待事物人的時候 也可以觸類旁通 舉一反三的運用學到的知識去理解。
以上種種 可以很大程度的加深印象 從而不讓學到的知識 過快流失。
PS:在自己知識儲備不夠 知識結構不廣的情況下 看書遇到不懂的專業辭彙 出處典故等這些方面 一定要查閱資料 力求達到融會貫通 也是加深印象的一種途徑。
以上 是個人讀書心得 希望有所幫助。
很多人提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確實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好書,再次推薦。
我自己的閱讀方法也主要建立在該書的思路之上,兼顧其他學習理論。在此分享出來,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
題目問的是怎樣看書才有收穫,並且能夠長時間保持在記憶里。翻譯一下,就是如何通過看書學習知識,並且長期儲存知識。所以,我們得首先來分析一下學習這件小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啦。每天,當你面對形形色色錯綜複雜的信息和知識,是不是和我一樣曾經幻想自己的腦袋變身一台無限容量的計算機,好把眼前所有的數據圖片和文字全都存儲下來?是的,在這方面其實計算機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如果你把你的大腦現象成一台高速運轉的計算機,學習這件事其實就約等於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通過鍵盤或者掃描儀實現的輸入—在硬碟上的分類存儲—需要時打開文件列印播放或者發郵件來進行輸出。反過來對應到學習上就是:通過閱讀聽課等方式輸入知識—對知識進行分析加工後分類記憶—需要時調動起來運用。做好每一步,自然就是一個高效的學習過程。為了達到最優目標,每一步都有一些特別的技巧可以提供幫助。
1.積極主動的輸入。
2.加工整理,分類存檔。
3.多種形式輸出。
附:閱讀步驟參考。
(一).知識輸入。
1.提出問題。我的目的什麼?我的問題是什麼(是否可以分解為更小的問題)?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2.尋找書目。利用搜索,豆瓣讀書等,看目錄(第一次檢視),找相關書目。
(如果有確定要讀的書,前兩步省略。)
3.檢視閱讀:判斷是否值得分析閱讀?哪些章節相關?如果是:
4.分析閱讀:思考以下問題
①內容大綱:Ⅰ書籍的分類(是實用型,理論型還是文學類?根據不同類型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詳細解釋),Ⅱ主題,Ⅲ重要篇章的架構,Ⅳ作者目的(所提問題)。
②內容架構:Ⅰ共通詞義(作者使用的哪些辭彙與自己提出的主題概念含義相同相似相近?),
Ⅱ共通主旨(作者寫作的主旨是什麼?他的態度立場結論?),
Ⅲ論述(作者的知識是否完整?正確?論述是否符邏輯?),
Ⅳ解答(哪些問題已解決,哪些未解決?,作者的回答是否完整?)
③評論(想像與作者對話):在完全了解作者思路的基礎上,努力化解與作者的爭議(方法:消除誤解——很多時候是共通詞義這一步沒有做好+增加知識),區分真正知識與個人觀點,辯論真正知識而非個人觀點。
同時:如果有必要,畫思維導圖草稿。
(二).加工整理。
5.整理思維導圖。
6.主題歸類。(首先你要列出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例如健身,理財,心理學,語言學習等等)
7.結合同主題下書籍,複習已閱讀過的書籍,主題閱讀(具體方法見《如何》)。
(三).知識輸出。
8.寫讀書筆記,回答5個問題:
①整體主題(一句話概括)。
②細節架構(思維導圖)。
③評價:真實?有道理?完整?
④與我何干?:資訊,啟示,行動,or 體驗……
⑤歸類(書籍類型和主題),聯繫同主題書籍,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9.onenote筆記按主題歸類,豆瓣讀書發表書評。
10.把這本書介紹/複述給其他人。
當然這個流程是一個最理想化的流程,一些步驟可以根據書籍的重要性略去。
時間有限,可能表述地不夠到位,很多原理也沒能解釋清楚,稍後有空再補充。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個笑話:
學生問:老師,我要看什麼書才能提高英語聽力?
能知道這是個笑話吧。這個道理想通了,就無所謂問題了。
再舉一個吃飯的例子說化為自己的能量的問題:
甭管讀的是什麼書,都算是食物吧,吃了怎麼著都會被吸收一些的,至於被吸收的某些部分是否化成能量了(比如大腦能量,肌肉能量),這得看吃飯的人怎麼用腦,用肌肉了。我狂吃補腦的東東,不用腦,能變聰明不?我狂吃增肌粉高蛋白,不鍛煉,能增肌不?
當然,轉化的多少,跟書的好壞也息息相關,所以讀書的話,知道需要什麼樣的書和如何選擇書還是很重要的!就好像吃東西要有營養譜或者營養諮詢師,或者自學咯~
另: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實踐很重要。
只管去看去想好了,只要放心思進去總是有收穫的,不見得馬上能發現就是了。
想想小時候看《故事會》、《幽默大師》、《童話大王》之類亂七八糟的書,就是圖個樂子,哪想過化什麼能量,如今看來,各種收穫。
閱讀是一種存在,目的和意義不是必要的。
我先說一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閱讀都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這裡說一下當我們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後,採取什麼樣的讀書方法最合適。
而且職場中需要的學習力是,快速獲取信息——學習分析問題的思考框架——建立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框架——在實際工作中印證——根據反饋總結優化。如此循環往複。
這就要求我們在讀書的時候聯繫過去經驗和當下問題,把書中的知識進行拆解,抽出解決問題的框架用於工作生活中。
這便是《這樣讀書就夠了》的作者趙周老師提出的「拆書」的閱讀方法。
《這樣讀書就夠了》認為有些書你甚至沒有必要讀完,當你讀到了某一部分感到對自己的幫助很大,應用起來很有價值,那麼就要仔細想一想如何應用,並付諸實踐自己能掌握相應的能力,去改變行為和問題,提升自己的價值。
實操方法:RIA+便簽讀書法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RIA三環節:
R=Read,閱讀原文片段
I=Interpretation 引導促進
A=Appropriation 拆為己用
RIA做法:將閱讀分為:R(閱讀片段)、I(用自己的話重述知識)、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和A2(以後我怎麼應用)
R:在讀書時,遇到某一個心動片段,停下來,划出來。
I :用自己的話複述原文知識,達到理解知識本身是什麼的程度。
A1: 寫和這個知識有關的自己的經驗,通過反思自己的相關經驗,讓這個知識真的和自己有關。
A2: 寫下針對這個知識自己可以如何進行的下一步行動,讓知識真的應用在自己的生命里,我們才能因為它變的更好。
便簽法TIPs :I、A1、A2三個環節使用不同顏色的便簽來完成,利用顏色刺激感知。在有便簽的頁面邊緣,貼上一張小小的指示標籤,提醒自己。把整書中的A2標籤拿出來貼在自己容易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改變行為,真正把書中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RIA讀書法適合閱讀哪些書:趙周老師認為成人學習一種是出於興趣,一種是出於致用。拆書幫的RIA讀書法適用於致用類圖書的閱讀。
對於成人或者進入職場的人來說,讀書的目的不在於積累,而在於解決問題。
拆書的閱讀方法,屬於這類致用性學習,在讀書的時候聯繫過去經驗和當下問題,把書中的知識進行拆解,抽出解決問題的框架用於工作生活中。以這樣的方法來閱讀一本30塊錢的書,完全能達到參加3000錢培訓的效果。
在環境變化快,知識更新快的今天更要求我們具備把知識轉換為能力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可以通過一些訓練獲得的。
閱讀越來越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線上線下各式各樣的讀書會層出不窮,而且以書為粘性劑去黏住顧客群體,成本低,黏度卻很高。但現代人對於閱讀卻越來越迷茫和焦慮,迷茫表現在不知道如何去選書和閱讀,很多人是跟風買了書籍但自己卻看不下去,焦慮表現在看完了之後感覺跟沒看一樣,沒有記住書中的內容。究其根本就是現在的社會功利心比較重,做一件事情我們總希望又快又有效果,比如我們現在喜歡看手機公眾號推送文章,並且最好是圖文並茂,文字少一些,立刻能找到答案。然而,讀書需要逐字逐句看,既費時又費力。
齋藤孝所寫的《深閱讀》這本書在序言部分就讓我們重新審問了讀書的意義。作者認為我們平時面對的各種麻煩,不過是河流表層的濁水罷了。濁水喝著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潛,就能找到清流。關鍵在於,我們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後還需具備「深潛力」。而讀書,就能教會我們掌握這種「深潛力」。
現代人基本上看手機被奪去了大部分時間,大家在各個平台上看心靈雞湯文,但是總是覺得沒有解決內心深層次的問題,在生活上、工作中的困惑仍舊存在,其實這跟我們平時沒有進行深閱讀有很大關係。通過閱讀與作者對話,通過整個書的閱讀帶動自己思考,通過書中的對比知道自己的位置,通過書籍去找尋自己遇到問題的答案,這些都需要閱讀去實現,這絕不是網路或者公眾號文章所能給予的。
就像我在25歲時候結婚、26歲生孩子之後,沒有辦法很快適應這麼大的改變,生活和工作陷入低谷,當時多虧自己從小到大閱讀的習慣沒有丟掉,通過看張德芬所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帶動我進行了吸引力法則相關書籍的閱讀,使我很快從那段陰霾的日子中走出來。還有在育兒的過程中,當我有困惑或者無計可施的時候,我總能通過閱讀找尋到答案。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所以我自己都會發現,讀書不僅使人長知識,更重要的是使我們充滿力量,也就是有力量去探詢到河底的清流。
深閱讀還能讓我們與大師對話,學習賢人的視角。作為普通人,我們很難與「大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而閱讀這些大師們的書籍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深閱讀》這本書就舉了個例子,耶穌基督、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若以「何為上帝」為題目交談,肯定會引發不可收拾的激烈爭論,儘管這樣的「夢之賽」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同時閱讀這三人的著作。作為讀者如果平時進行大量的閱讀,就一定會有這樣的體會,尤其是進行主題閱讀的時候。例如在閱讀育兒書籍的時候,我們會讀蒙氏、華德福、正面管教等各個類別教育觀點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我們能夠了解到支撐每個類別教育觀點的理論,正是因為大量育兒書籍的閱讀,我們能夠在自己育兒的時候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而不是盲從。如果只是偶爾看過一兩篇育兒方法的介紹,是完全做不到因材施教的。如果是讀名人傳記,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走一遍這位名人的經歷。就像我在閱讀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的傳記《一路向前》,我能感受到每個重要節點他所經歷的痛苦煎熬,為他的堅持和大的變革而心中暗自拍手叫好。深閱讀就是能夠給到我們這樣跌宕起伏的感受,在慢慢的積累過程中內心變得強大。
以前的人閱讀的時候會折角、劃線、做批註、做摘抄,現代的人有了很多工具,比如拍照、掃描、電子書等等,總是希望通過這些現代化的工具直接找到答案,但卻做不到像以前深閱讀,而正是因為沒有深閱讀,我們就更加浮躁。在我做思維導圖培訓的時候,每當分享書籍思維導圖,就會有學員問我幾個問題:為什麼讀完書之後記不下來?為什麼別人能夠快速閱讀而我不能?別人一年看200本書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沒有時間看書呢?
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很多人讀書的困擾,也就是成為了大家不能持續讀書的障礙。而齋藤孝《深閱讀》這本書就提供了持續讀書的五個習慣。
第一,建議「自問自思」。在讀書的過程中要養成邊提問邊閱讀的習慣,就能提高興趣和關注的持久力,從而更容易吸收書中的內容。對於現代人來說,「問題發現能力」是一項重要技能,我們在讀書的時候絕不能就是一味的贊成作者的觀點,而是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去了解作者的思路,然後根據自己現實中的情況去提出問題,對比作者和自己的想法。就像我在讀《平台戰略》這本書的時候,就會思考我自己所在公司的戰略方嚮應該是什麼?盈利模式有哪些?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
第二,朗讀閱讀。作者齋藤孝提出了出聲朗讀,也就是要在看書的時候,不光用眼睛看也要讀出聲,尤其是在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更要為孩子讀出聲。一個人的閱讀習慣絕對是從小培養出來的,為什麼調查現在的人閱讀量大幅減少,其實主要原因就是電子產品太多,從小就圍繞著電子產品,而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讀書,而且要帶有感情的朗讀,不僅《深閱讀》的作者在親子閱讀這塊深有感觸,只要是堅持進行過親子閱讀的家長其實都清楚自己是為孩子未來準備了一份豐厚的禮物。
第三,光有書架就能變聰明。喜歡閱讀的人一定會在自己的家裡準備書架,愛書之人相信都有相同的喜悅——就是收到書。每次有家長問我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時候,我就會告訴他們,囤書是有必要的。要專門為孩子設立讀書區,而且要在家的很多地方都可以隨手拿起書閱讀。孩子都要這樣,更何況成人更要為自己購置書架,每月定期購買書籍,這樣才會營造出看書的氛圍。很多人會很吝嗇買書,覺得現在的書越賣越貴,但是反過來思考,一個人出書是花了很多心血的,我們應該用購買行動來感謝別人的分享。正如齋藤孝所說,正因為在關鍵的語句下做標註,折起關鍵頁的頁角,書才會成為自己一生的寶貴財富。
第四,「一天一本」——最簡單的讀書方法。《深閱讀》的作者齋藤孝的讀書節奏基本上是一晚上讀一本多。有可能會有很多人感覺沒辦法做到,但是很多著名人士的閱讀速度也是極快的,在白宮,西奧多·羅斯福習慣每天早餐前讀一本書,間或三天讀一本。閱讀速度是可以鍛鍊出來的,但並不是越快越好,要根據不同的書來改變閱讀速度,甚至有時要進行「跳讀」。有的書比較容易懂,我們可以快速的掃過這一頁,抓住這一頁重點即可,而有的書比較難懂,可能看了2遍還沒搞懂,這時就要跳過這段,或者放下這本書,參考同主題的書籍進行理解。
第五,「輸出」使書成為自身血肉。有很多人看完書之後感覺像沒看過一樣,因為很快就忘記了書中的內容,實際上想記牢書中的內容,最實用的方法就是看完之後馬上與別人交流,向別人把書的內容說清楚。這種交流不僅包括口頭的,還包括寫書評或者讀後感。有時候看的時候很明白,但是說的時候就感覺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楚,這就說明沒有理解書的內容。就像要向別人把題講清楚,必須要把題轉換成自己的思想才行的道理一樣。想要對書的內容理解深刻,還可以參加讀書會,就像拆書幫或者是十點讀書會這樣的組織,經常參加讀書會活動,與別人分享,彼此交流意見,這樣讀書有動力,更會讓自己對書的內容記憶深刻。
最近讀了齋藤孝的《深閱讀》和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從這兩本書里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創新的讀書方法,可以讓大家加深閱讀體驗,更有效地收穫書中的內容。
1. 列出清單,找出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很多人喜歡找別人推薦書籍,推薦完了又嚷嚷哎呦一點兒都不好看。這是難免的,就像你喜歡吃咸豆腐腦我只吃甜豆腐腦一樣,每個人的口味和品位都有差異。別人推薦的你不一定喜歡,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會去看。看書,=還是要符合自己的喜好。別人的書單可以看看,但真正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的手中。仔細分析一下,最近自己需要學習什麼方面的知識、需要獲取哪些信息,從大方面找尋,再細分方向,看清楚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再進行購買和閱讀。
2. 想閱讀什麼書——從日常生活中收集線索
很多時候大家想讀書一是求朋友推薦,二是自己花時間在網上找。但是第一點之前也說過有弊端,而第二點專門花費大量時間找書又有點浪費。作者的觀點是「選擇圖書,重要的是看平時收集的信息,要經常豎起敏感的天線。平時提高了敏感度,就算沒有特意去找,也能在日常生活里收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網路、電視、生活中的聊天,甚至是看電影、逛商場的時候,獲取相關信息,激發自己的求知慾,從而知道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和書籍,進而進行合理的閱讀。
3、自讀自思
信息時代,大家閱讀一篇文章、一段文章,往往看了就忘。要不就是讀幾篇簡訊,知道最新發生的事情而已。這樣的閱讀顯然是沒有效果的。所以作者提倡「邊問邊讀」。
「現實經驗只有經過一定歲月才能積累起來,但通過書本獲得經驗,並不需要太長的時間。而且,積累讀書經驗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邁出下一個台階」。
不僅僅是讀書,在閱讀公眾號文字、大V的微博評論的時候,我們也可帶著這樣的心態去讀。有了疑問,對一件事情有著不同方向的思考,也是鍛煉批判性思維的過程。而在閱讀的同時,也是積累經驗的過程
4、朗讀的好處
作者在這裡詮釋了朗讀的好處——出聲朗讀可以作為一種訓練,讓語言沁入身體。當然,這種方法對於成年人的效果還有待考證,但對於早期學語言的幼童,是可以從書考證有一定效果的。所以,如果是父母教育孩子閱讀,給他們多念念童話或者給他們聽有聲書,都是很好的閱讀輔助方式。
5. 多閱讀別人的書評
看書評也是選擇書籍的一部分。國內也有很多報刊會提供書評的欄目。但是有一些報紙側重產經,有的側重娛樂休閑,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睜大眼睛瞧瞧了。 找到相關書評,看看書評的內容和口味跟自己是否相似,再做購買書籍的定奪。
6. 重讀讀書筆記
如果針對書籍做了筆記,那麼及時記憶、重讀筆記也是有效吸收書本內容的好方法之一。重讀筆記的時間根據自己的時間而定,三天、一周、兩周,都可行。
7. 積極輸出,把書中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
能否把書籍的內容給別人說清楚,算是是否從書中汲取到知識的衡量標準之一。不論是精讀還是泛讀,如果能把這本書的大意、關鍵點、有用的地方和沒有見過的觀念講解給大家,或是像我這樣用博客的形式上寫出來,都是輸出的渠道。而在輸出的同時,自己也加深了對書中內容的理解。
寫書評是「通過讀書筆記進行思想輸出」的方法之一。寫書評是讓自己對書的內容進一步消化的好方法。如果不是嚴格需要發表的書評,格式、內容也是沒有限制的,完全可以自己發揮來寫,把自己讀完書之後的收穫和感想寫出來,把自己學習到的關鍵點記錄下來,一方面讓自己對於書籍的內容有個更加清晰的記錄和認識,同時也有機會跟閱讀過這本書的同好有個對照,讓彼此的交流迸發出火花。
8. 多讀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是「一種能將好奇心與思想輸出結合起來的工具」。對此我也有同感。在旅遊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各種歷史古迹、建築,看新聞的時候難免碰到國際局勢,逛公園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植物;如果多看看百科全書,我們對世界也能有更多層次和維度的了解和理解。旅行和逛公園的時候自己就能給自己當導遊,而結合自己的知識看著眼前的實物更加有志趣,而看新聞和寫文章的時候,因為對各方面情況都熟知或了解,面對事情的分析能力也會愈發清晰。
9. 帶幾本書同時閱讀
對於一些沒有耐性的人來說,這也是提升閱讀體驗的方法之一。有時候難免對某本沒看完的書產生了厭倦,那麼先換一本看看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決定好這幾本書的領域也很重要。」可以帶幾本不同領域的書籍換著看。
10、設定讀書時間,堅持每天閱讀
閱讀也是一種習慣,就如其他事情一樣。有的人每天打遊戲,有的人每天看電視劇,當然閱讀也可以成為這樣的習慣。成為這樣的習慣之前,可以先給自己設定個小目標——每天讀半小時或一小時書,可以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段。當然,其實零碎的時間也都可以用來閱讀——等公交、等人、排隊的時候。擠一擠,總是有時間的。零碎時間可以看一下方便閱讀的書籍,看看大綱、概念就能讀的書,整片的時間可以分給那些晦澀的、需要仔細思考的篇章。
11、通過轉換閱讀,將內容融入自身
「轉換閱讀」,通俗一點說就是「換位思考」。在閱讀的時候,設身處地想一想作者的處境、階層、狀態,很多本來不能理解的問題,大概也就能理解了。而作者也說,「在閱讀其作品的過程中,就會明白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想法,也就是跟一些偉人共享想視角。」隨著閱讀深入,有時候就算脫離了閱讀的情景,也能明白該以怎麼樣的視角去看待。
12、通過據點閱讀彙集知識
據點意閱讀,就是以某本書為契機,拓寬書籍的廣度。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的某一篇課文,比如學習魯迅的某篇文章,老師們通常不僅僅單講這一篇,而是會串聯作家其他的文章和同時代相關的作品進行展開。這樣也有助於我們收集相關知識,構建自己的閱讀體系。久而久之,自己的腦海里也就有了一座校圖書館。
我先捋一捋,題主問的是如何看書才能吸收成自己的知識,學以致用而不至於看過之後就忘掉。首先要看過之後能不忘;然後吸收成自己的知識;最後能學以致用。
我們閱讀有兩種目標,一是增加資訊,二是增長理解力。此題討論的目標就是尋求增長理解力的辦法。一般提到閱讀,我們印象中就是把一本書從頭到尾看一遍,但對於尋求學以致用來說,這點遠遠不夠。如果把閱讀分層次的話,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基礎閱讀:理解字面所講的意思。
2.)檢視閱讀:在一定時間內,抓住書的重點。(特點是強調時間)
3.)分析閱讀:全盤,完整地咀嚼與消化----尋求理解
4.)主題閱讀:讀很多相關的書,提出所有書中談到的主題,藉助所閱書籍,架構出自己的主題分析。
要想理解一本書達到學以致用,以我所理解,應該至少做到分析閱讀這一層。分析閱讀是理解一本書的基本條件。基礎閱讀是我們能看懂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基礎,對於任何一個初中畢業的人,中文的基礎閱讀應該都不成問題。所以我們不討論。接下來就詳細說說剩下三種閱讀方法。
閱讀的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又分為兩個部分:有系統地略讀以及粗淺的閱讀。
a.有系統的略讀的步驟
1.(很快地)看書名頁、序;
2.研究目錄頁,對書的基本架構概括性了解。(有的書每一章會有分析性綱要,也值得一看)
3.若附有檢索,檢閱一下
快速評估本書涵蓋的議題範圍,所提及的書、作者等。若看到認為重要的詞目,翻看書內文,所在段落可能是書中要點;
4.出版者的介紹,可能摘要出書中主旨;
5.挑幾個看起來與主題密切相關的篇章來看;
6.隨意翻看地把書略讀一遍,隨時尋找主要論點的訊號,留意主題的脈絡,不要錯過最後兩三頁。(一般作者會抓住最後闡述主旨的機會)
b.粗淺的閱讀步驟:
頭一次面對難懂的書時,從頭到尾讀一遍,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為不懂的地方而停頓。
總結起來就是:·在閱讀一本書時,不該慢到不值得,不該快到影響理解。
·第一次閱讀一本難讀的書時,不要企圖了解每一個字句。
有系統的略讀--了解書的架構
粗淺的略讀--了解全書內容的必要步驟
在閱讀過程中,記筆記是一個很有效的總結方法,一來可以保持清醒,二來主動閱讀是思考,文字或語言是思考的載體,而且記筆記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思想。
那麼記筆記有哪些方法呢?
1.字句畫底線
2.在整段的頭尾劃斜杠;
3.空白處畫星號(慎用)--在最重要的聲明段落
4.空白處編號--某個論點引出的重要陳述
5.空白處標記其他頁碼--相同/相關論點的
6.圈出關鍵字或句子
7.空白處筆記--問題及答案;簡化複雜論點;幾下全書論點發展脈絡;
8.最後的空白頁寫下個人索引
前面的空白頁寫出書的大綱、架構,以及前後篇章秩序
三種筆記方法
A.檢視閱讀,問自己三個問題:
1.這是怎樣一本書
2.這書談的是什麼
3.作者以怎樣的整體架構來陳述其觀點
記於目錄或書名頁,稱為「結構筆記」,重點在全書架構而非細節。
B.分析閱讀
概念筆記--記錄關於作者觀點的準確性與意義以及自己的觀點(分析閱讀時)、
記錄其他書有類似相關觀點的頁碼(主題閱讀時)
C.辯證筆記--主題閱讀時,關於一個觀點,摘錄出多本書的相關觀點,通常需要在一張空白的紙上進行。
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掌握結構大綱;第二個階段--詮釋作者的意圖;第三個階段--進行批評式閱讀。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掌握結構大綱
1.依書本的種類、主題做分類
2.用最簡潔的句子說出整本書在談什麼
3.按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重要部分,列出全書與各部分綱要
4.找出作者在問/想要解決的問題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詮釋一本書的內容:
5.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6.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8.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進行批評式閱讀
在完全看完一本書後,要能對其作出評判,懂得評判才是真正的受教與學習。
批評觀點的特別標準:
9、證明作者知識不足。
10、證明作者知識錯誤。
11、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12、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在進行批評式閱讀前,有如下幾個條件:
第一,要求讀者先完整了解一本書,不要急於批評;
第二,不要爭強好辯或盲目反對;
第三,將知識上的不同意見看做大體上可解決的問題;
再進一步,就是為自己的不同意見找到理論基礎。
閱讀的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跟前三種閱讀有所不同,前三種閱讀都是拿來一本書,我用這三招來拆解、對付這本書。如果說它們相對而言是一種被動拆招,那主題閱讀則是主動出擊。
當我們遇到一個想知道的問題,比如,就這個議題吧:如何看書才有收穫呢?我們希望能有一些書來告訴我們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首先第一步就是搜尋書單。
(1) 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書目索引。(豆瓣知乎也是很好的搜尋書單的方法)
(2) 瀏覽這份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收集好書目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檢視書單上所有的書。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檢視閱讀的方法了。這一步很必要,一來能對要研究的主題形成更清晰的概念,觸及問題的本質,二來能簡化書目。剔除相關性較小的書。
主題閱讀可按如下步驟進行:檢驗作品--找出相關章節--設定不偏不倚的共識--設定一整套的問題---按特定順序提問,分析不同作者的觀點,並試圖找出答案。
(1) 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2) 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辭彙,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辭彙,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辭彙來詮釋。
(3) 建立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然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你要記住,各個作者之間或之中,不見得一定存在著某個議題。有時候,你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5) 分析這些討論。這得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要放在比較沒有共通性的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地界定出來。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對話式的疏離與客觀。要做到這一點,每當你要解讀某個作家對一個議題的觀點時,必須從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話來並列。
對於一般的書,可能做到檢視閱讀就夠了,對真正想吸收和運用的書,就用得上分析閱讀乃至主題閱讀了。
另外不同類型的書,具體也有不同的讀法,此處篇幅問題(wo tai lan le)沒有列出,詳細的可以參閱《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想藉此溫習下這本書,也可以看做學以致用的一次嘗試吧。
讀書有沒有收穫不是在看書之前靠憑空想像的,你現在這種想法已經有點誤入歧途了。
作為一個讀書不多的讀者,看到這個題目卻有一種親切。本科時候寫過一篇小隨筆,現在看來還不是全無價值。摘錄修補,姑妄言之。
我也曾急切的讀過一些書,如果說在讀書中收穫了什麼的話,就是不要期待有所收穫。
在閱讀一本大作之前,讀者心中往往會伴隨著宏大的計劃、高尚的情懷和急切的欲求。在讀罷百十本書之後,期待著自己變得能力超群、見識非凡,或是高雅談吐、換了面目。有所求的心態不免帶來失望。
讀書能帶來多少收穫,梁文道先生曾解釋過他的理解:如果你閱讀一本書毫無障礙,那說明這本書的理念與你內在觀念並不陌生或矛盾,它不過是把你知道的東西換了一種說法複述給你,那麼這本書於你的價值便極為有限。反之,如果你在閱讀中時刻體會到與作者角力的過程,不是他/她說服你,便是你說服他/她。在閱讀過程完成之後,你原有的認知體系或是有了較大的修補,或是另生一枝新芽,梁先生說「這才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閱讀」。
而將異質納入自己的認知體系中又何其難也。細細查來,所謂的「真正嚴格意義上的閱讀」跟」閱讀所帶來的愉悅感「在短期來看其實是互斥的兩個事件,其過程類似於寒冷的清晨獨自一人跑步,或是節日的夜晚枯坐圖書館複習,抑或是卧病在床吞下又苦又澀的湯藥。成語云」迎難而上「,俗話說」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心理學稱」推遲滿足感「,禪家講「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洋名字叫」self-control「,說的都是一回事兒。所以,在期待收穫之前,先問問自己從身心上付出了多少。一本書如果讀起來不需要費太多力,那麼收穫就令人生疑了。
而理論和事實並不是——像大眾想像的——有差距的關係,而是兩碼事的關係(語出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一章)。學以致用,以我有限的認識覺得,並不全然適用於社會人文學科。
我想,有兩種讀書法,一種像初學實分析或是計算機時(抱歉,理科生舉不出別的例子了:-( ),看著滿紙充斥著另一種語言體系,只得把自己削尖了扎進去,別無他法。要麼索性,無論是小說、札記、散文、社會學、心理學、哲學,一頁頁的翻過就好了,不要期待收穫什麼。
用心,隨性,耐心,花時間,慢慢體味。
怎樣看書都有收穫,只要看的書是對的。
閱讀的三個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搜集信息。除了消遣,剩餘兩個目的都要求我們充滿主動與方法的來讀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告訴我們:現在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的讀,而是帶著明確目的、充滿主動性的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並隨時拿來參考。
書中將閱讀一本書分為五大步驟:
而要達到讀書的目的,就需要在選書、購書、讀書和活用這四個方面掌握一定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利用讀書筆記。書中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筆記做到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如何購書:怎麼樣買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如何讀書:怎麼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我想了想自己的問題,發現一是我很少做讀書筆記,二是即使做筆記也是純粹的摘抄,以至於後來再看筆記的時候都無法記起為什麼要記下這樣一段話,在摘抄的這一刻我到底在想什麼,更別說隨時拿來參考運用了。這兩方面是導致我讀書效率低,收穫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針對類似的問題,書中介紹了一種叫做「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方法。要求寫讀書筆記之前,注意以下三項信息:
1、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2、書名
3、作者名
這三個要素足夠讓你想起「原來那個時候我讀過這本書」。
除了上述三個要素,也可以加上以下兩個要素(我覺得特別重要的):
1、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2、以及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摘抄部分用"○"表示,運用自己語言表達的感想則標上"☆",以此作為區分,交替在每個段落前。把「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落實在紙面上,就是如下格式:
「蔥鮪火鍋式」讀書法就是一種「摘抄」+「評價」的讀書筆記方式
這就需要我們在摘抄完的文章後面就出一些空白,寫上自己的評論。正如這道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係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日常生活中,即使掌握再多的信息,如果不積極輸出,也無法形成知識體系,也就是說,人們並不是因為無所不知而去發表演講或者出書,而是通過演講或者出書讓自己達到了新的高度,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楊在《創意的生成》中曾經說過:「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 善用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利用書中的信息,使看過的信息不至於被封存。
所以說讀書筆記中「摘抄」和「點評」實際上就是思想輸出的第一步。
書中提示了一個小技巧,就是不提倡邊讀書邊做讀書筆記。因為做筆記時需要靜心,而邊讀書變做讀書筆記容易擾亂讀書思路。中間感興趣的地方可以通過劃線、折角、用便利貼等方法來記錄。這大概能解釋為什麼我的筆記中總是有那麼幾篇做到一半就擱置的讀書筆記了。
除此之外,書中還列舉了很多個讀書的技巧,比如利用工具來提高做讀書筆記的熱情、比如進行信息一元化等等。雖然介紹的方法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實踐以後發現效果很驚人。
PHASE 1 把書讀厚(加上自己的理解,展開思維),發現是本好書,進入PHASE 2
PHASE 2 把書讀薄(從不理解不知道,變成自己的消化),發現書不在眼前,但在你眼裡
我以前也曾經陷入大量刷書滿足虛榮心的狀態,後來發現除了書名記得以外,其他的幾乎沒什麼印象。
我現在看書基本上分三個步驟:
一、快速略讀一遍,大概這本書值不值得讀就有感覺了,有些書可能看了一兩章就知道沒什麼價值,也就不多浪費時間。
二、如果覺得書讀起來感覺還挺好,那會再讀第二遍,然後會重點關注一些章節,然後做個思維導圖。或者寫點什麼。
三、將這本書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
推薦閱讀:
※國慶怎麼度過才會覺得時間會過得慢點呢?
※23歲又有興趣看書的人來說,推薦什麼樣的小說更合適?
※《史記》里有哪些特別精彩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