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UIUC放棄清華北大的決定是否正確?


不要拿入學困難程度衡量學校質量。

不要拿數學課程難度衡量學校質量。

不要拿中國學生多少衡量學校質量。

想工作的,看就業情況,平均年薪。

想學術的,看教授陣容,研究資源。

想體驗的,看校園文化,交換機會。

如果有人問你上UIUC在國內是不是考不上211,記住人生是用來悶聲發大財的,不是隨便來個好事者就要證明自己一番。


一大堆乾貨都在評論區// 如果只有這清北/UIUC這兩個選擇的話,我覺得我肯定會選清北。因為對我來說被清北錄取所要付出的努力比被UIUC(本科)錄取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多很多很多。讓像我這麼懶的人通過艱苦奮鬥考一個學校是很難的事,如果真的在努力之後被清北錄了那當然不捨得放棄啦,就是這麼簡單粗暴。(然而並沒有TAT)
我很敬仰UIUC的學術水平,但是不爭的事實是UIUC的本科實在是比較好錄,我覺得僅從本科角度來說清北的本科生平均質量會高很多。或許有人會說UIUC藏龍卧虎大神無數,這肯定沒錯,但是清北難道不是嗎?從同級課程難度來看清北也是高於UIUC的(通過比較大一的uiuc小夥伴的課和清北的小夥伴的課)。
至於別的美本小夥伴說的美帝本科生可以選phd的課,我不太清楚清北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干,這個要問下@李星河。但是我在北大的小夥伴在入學前就刷完他專業幾乎所有本科專業課了,這麼乾的人光我知道的就還有好幾個。對這些小夥伴來說學東西何必一定要在課堂上,自己看書刷題一樣可以學,說不定還比上課的人掌握得更加好。上不上課就是一個形式吧。
我知道UIUC也有這種人,但是從我的觀察來看,UIUC這種人的密度肯定沒清北大。想必像題主這樣的大神一定會享受被這種小夥伴圍繞的感覺。
當然對於Phd來說,UIUC真的是超級超級棒不必懷疑!b( ̄▽ ̄)d


哈,這問題,因為我也曾經面對類似的選擇——但是,我選擇了錯誤的答案,來上了西北。因為西北和UIUC都是中西部的差不多的研究型大學(大U),我覺得我有一定的發言權。我在西北上了歷史、哲學、數學三個專業,是一枚文科生。

我覺得樓主只有如下三種情況要來念UIUC,其餘情況請乖乖清北:

1. 你想要從事文科相關的學術工作。比如,你想要做社會學家,法學家,歷史學家,等等。原因是目前學術體系(特別是文科)還是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掌握話語權。如果你在清北學習文科,(英文)理解閱讀乃至寫作的能力都不如在美國念文科的,這就對於你未來申請PhD製造了一些障礙。當然,我也認識一些大牛覺得這些障礙並不算什麼。

2. 你準備想辦法來美國,以後和美國人一起工作、結婚、居住,目的是儘早融入美國生活。這個原因是不言自明的,因為你在美國生活的時間越長,就對這裡的風土人情乃至如何和人「建立關係」(network)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來的越晚越難以適應,畢竟大學也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場所,更重要的是「社會化」的場所。所以如果你在美國念書,就更有可能社會化成為一個「類美國人」。

3. 因為分數、學制等等原因,你在清北無論如何也無法學習你熱愛的專業、課程。比如,我的成績就很不好,上了清北也只能是「被調劑」專業,或者乾脆要報沒有人想上的專業才不會被退檔。如果被調劑到自己心儀的專業,那還好。如果是要學自己一點沒有興趣的專業,浪費四年時間,還不如來美國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當然,你或許對「博雅教育」這個概念感興趣,但是在北大又考不上「元培學院」(和我一樣)。那麼美國大學自由的選課可以讓你對很多科目都「淺嘗輒止」。成為一個西方意義上的「受過教育的人」。

其餘情況,我覺得還是在清北念了本科,來美國念碩士、博士比較好。原因太多了,不過我來酌情說幾條:

1. 在中國混,UIUC是一個大家沒有聽說過的大學(西北同理),校友力量比起清北簡直太薄弱了。清北從中層官僚到總理都是「一家親」,這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特別是一個不健全的人情社會。可能UIUC和西北都有少量傑出的校友,但是往往聚集在幾個行業(比如VC金融等等),並不如清華北大的遍布社會各界的精英管用。

2. 工科我在美國沒有學過,但是理科教育我覺得還是在北大清華比較紮實。在美國的研究機會,以及和大牛溝通的機會比較多,但是這事兒主要看個人。學校從課程設計上可以讓對於數學並沒有什麼理解的人數學系畢業。如果你以後要從事這類的研究工作,還是蘇聯式的教育比較靠譜。當然,如果你是大牛,你當我啥都沒說過。

3. 和老師的學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和同齡人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而北大清華有最優秀的同齡人。在美國即便是藤校,中國人人數也太少,相對難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而至於在UIUC,恕我直言,因為錄取標準的多樣性,造成了很多人恐怕並不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雖然北青也有錄取失敗的時候,但是相對來說少一些(但是,只是我個人觀點,請噴)。

當然,你說「國際視野」重不重要?我覺得非常重要,特別是在今天的時代,不然鳳姐也不願意嫁給你。但是,國際化還是應該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礎上。北清是給你本土化的一個好起點,留洋是鍍金罷了。


如果是我我絕對選清北,沒有任何猶豫。

答題的人裡面,美本的很多,清北的很少。只是看到一堆二流美本的人嘲笑清北這不好,那不好的,也是醉了。很多人對清北黑的實在太不像話,什麼「數據造假」。一天都沒在清北讀過,人家造假你是怎麼知道的?清北的資源遠遠多於你們的臆想。懶得匿名了。

不過今天有人介紹了情況以後問我是選UCLA還是選清華,我突然醒悟,不知道題主是不是以外國人的身份錄得清北。如果是這樣,還是去UIUC把,去清北會被虐得很慘,也沒法合群。


假設題主能力強


去UIUC-->轉學到top20-->強於清北

去UIUC-->4年後GPA 3.9保研工程系-->強於清北

去清北-->GPA不錯獲得交流機會-->教授套瓷成功進入Stanford/MIT/caltech...
-->強於UIUC

去清北-->大一碾壓全系-->轉學HYPSM-->強於UIUC

假設題主能力弱

去UIUC-->讀個top50的研究生-->回國說起你的大學鬼都不知道-->弱於清北

去清北-->被碾壓成沫-->混著保研-->和部分二本學生一起讀書-->弱於UIUC

============================
你看,這和選擇關係不大。
你要是強,在哪都是但遇風雨便化龍;
你要是弱,在哪都是分分鐘被糊翔的命

最後客觀的說幾句:
1.據我所知,UIUC的資源更豐富,平台更好,給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畢竟從UIUC進flag和從清北進的難度差的太多。
2.清北競爭更激烈,清華EE前三名只能交流到gaytech,嘖嘖,想想我都醉了。唯一一個UCB名額給了國際金牌+第一。
3.清北的人脈資源更優質。畢竟,如果最後回國發展,不管是人脈,關係網還是名聲都是非常出眾的。當然放在美國,UIUC的牌子也挺硬(僅限工程系)

有時候,看起來重要的選擇其實沒有那麼關鍵,因為畢竟每天都要選擇那麼多回呢!

光是美帝HYPSM每年畢業都有10k人左右,哪裡還談得上什麼稀缺性,算算健康工作50年,所以500k。。。。嘖嘖。你說說,這算什麼核心競爭力。

不信?看畢業生調查去。。。。
沒有?自己找去!!!!


反正我是考不上北大清華後過來的,你說呢?


如果你家裡條件不太好,which means 兩百萬rmb對你很多。

那你先來讀一年CS,把CS200左右的課幹掉,搭上一門CS400左右的課(不要管advisor。選不上就鬧。)

你自己要在移動端技術或者前端方面還過得去。不需要很強。

接下來建議你刷知乎,進各種風投群,在v2ex,rubychina,開源中國刷臉。

暑假回國了。不要去BAT實習,建議去不錯的A輪B輪的創業公司實習,但是不要去類似bilibili的(不黑)。

全國各地跑,見五個公司估值一個億以上的CEO。接下來會有莫名奇妙的人請你當CTO,記得批判一番,特別是ivy文科生出來創業,基本…不用看。

多看BP,少扯淡。不要放棄技術,至少能自己lu個原型出來才行。多去hackthon刷臉。

回美國之後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苦思冥想。半年拿出Demo。

Gap一年回國天使輪。合伙人建議是國內的,名校or大企業;技術總監得找技術比你牛逼的但是錢要求不高的,最好是hackthon認識的,適合前期能幹又能吹。公關你自己做,注意網紅培養出來的技巧。

天使輪300萬,估值3k萬以上。忽悠校友過來幫忙。VC圈看到UIUC和看到清北不是一個等級的。注意忽悠。

一年之後翻五倍。估值一個億多。馬上A輪完談B輪。

然後會有大公司出來要買你,一般是連帶工作幾年。自己決定。

最後迎娶白富美,穿上女裝,走上人生巔峰。不要忘了給UIUC捐錢,也不要忘了設立只給中國留學生的獎項。


over

。。。。。。

我覺得還是交錢去UIUC讀書吧


失字有了一撇。


清華不知道,但是P 大意味著你四年時間裡沒有衛生間,這意味著你在上廁所是把洗手液和草紙帶上,去一個地上有不明液體的地方蹲下踩著不明液體上廁所,而且廁所隔間的門很可能是壞的,是不能鎖的,是沒有特技的

另外運氣不好四年時間內還要出宿舍樓去公共浴室;並且沒有24小時熱水(熱水從下午三點還是兩點半開始我居然離開一個月就忘了
冷笑話的邊欄
New Yorker 的一集 podcast 說給來自窮困地方(忘了是墨西哥還是北非還是西班牙)的移民(後來大部分做了 taxi司機)培訓他們生活和工作技能時說:你們現在可以多多洗澡了,這裡有24小時的熱水
邊欄結束

當然,在北大也許你能練成「如調整示波器按鈕地踩下廁所沖水開關」的技能;或者你會從「褲腳總會被濺射上大便水」的現象中領悟到「一切有為法,如夢皆如泡影,當作如是觀」


最後,如果你要讀 PhD 的話,你在 UIUC 申請時可以和教授面基;但是你在PT的話,能有 Skype 就不錯了。

另外 P 大本科似乎沒有論文寫作課。


不過如果你要追番的話,你在 PT 上 bilibili 會方便一些(猜測


很多年前申請的時候看到的一篇文章,當時還真是蠻有感觸的,至於合適不合適的,還的樓主自己考慮一下。

今早看見W大開了海本區,就很想利用這個機會,感謝下地里很多同學在我最煩的時候幫忙出主意,在我找實習的時候給我建議,在我選學校的時候跟我詳談。也特意感謝w大的「神棍」預測貼。所以特來開一個帖子支持三分地建設。既然是海本版塊,我就多說本科經歷吧。
LZ是北京人,所以高考是先填報志願,後高考。所以高考第一志願沒考上,就落到了第二志願。在某墊底級別一本,讀建築(連第一志願專業都沒了,因為第一專業的分數似乎都達到了人大的分數)。讀到大一快結束,整個人就覺得孔子說的對: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面對班裡頭破血流的「派系紛爭」,」榮譽紛爭」,「入黨紛爭」,lz毅然決然地入住了新東方養雞場住宿部,開始學toefl。申請的時候,完全DIY。因為有親戚在某海本(我們簡稱HB,其實看usnews排名還不錯,點到為止)當教授,所以就申請了HB,penn state,和uiuc。怎麼選的學校我們不用贅述了。lz很早被HB錄取,一直等不到uiuc,第一次申請也不知道水深水淺,就接了HB,但是留了個心眼,defer了uiuc。結果等我人都到美國了,uiuc的錄取信才來。LZ當時年輕膽小,不想再折騰,就留在了HB。結果是很悲慘的,還是孔子那句話:「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當時上了18學分,5,6門課程,都是基礎課程,比如物理啊,化學啊,線性代數,matlab課程,心理學,transfer seminar什麼的。anyway,日子可以過的很瀟洒,I swear。雖然也仍然是經常考試,但是你隨便一考,就是100,90多。而奇葩般的,不管是你的中國同學還是美國同學,都考的不好。初中物理級別,還帶著formula sheet的考試,你考100,有人30,你的中國同學60.不光大家成績不好,還出現了我被某幾位男生天天跟著,要求被講題,要求被share答案的煩惱。多次洗澡回房間時,電話里幾十個未接來電。(我後來離開HB,覺得我當時遇見的都是奇葩,再也沒遇見過了)。於是,LZ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接了uiuc admission,再一次轉學了。

為什麼前面說這麼多HB,實在是勸在好學校和差學校間徘徊,懶得動的同學,你一定要選擇好學校。你的peer其實直接影響你的高度和視野。在HB你即使次次考100,你見到的卷子仍然那麼簡單,因為要照顧考30的同學。你的同學都在為了分數掙扎,就不會有職場達人跟你聊面試的事情,更不會有人跟你說如何開始做research。特別是人都年輕過,容易被周圍的假象迷惑。你老考100,你就以為自己是天才了。anyway, let"s move on to UIUC。我乘車進的uiuc,我的感覺就是:出現在觀眾朋友眼前的是一片玉米地,不要著急,後面是另外一片玉米地,後來是另外另外一片玉米地。當黃燦燦的玉米地終於消失在天壤相接的天地盡頭時,你的宿舍出現了,在一片墳地的背後,環境幽雅,空氣清新,完全是美帝國主義和諧社會中更加和諧的小社區。UIUC很大,大到我從墳地走到工學院需要15分鐘左右(lz走路可能也慢)。UIUC上來就給你下馬威,第一個ECE110就用TTL circuit做個自動小車,第一個ECE190就融合了其他大學三個學期的課程(Prof. Hu說的,此人25歲cmu博士畢業,他承認當時的190確實很intense。不過到我畢業的時候,就水多了),把LC3 assembly, C, computer architecture等知識強行灌輸給你。各種考試輪番而至,你如果趕上不在狀態的時候,可能考到只比平均分高一點。樓主大二上學期的課程里有ECE210,290,313,329,四門課程一起砸下來,導致某個星期考了四個midterm,我的死黨考了5門。後來才知道我18學分算什麼,好多同學從大一開始一直overload到大四(超過18學分,目測6-7門課程),甚至有人選25,6分,樓主表示吐血而亡。所以,樓主來UIUC以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孔子那句話: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且樓主真的只是五花肉中間那層小瘦肉,遠沒有數不清的中美印韓大神那賊閃閃,白花花的肥肉霸氣側漏。但是,但是,UIUC本科好進么?樓主認為很好進。我覺得同學中良莠不齊,泥沙俱下。有的大神甩你好幾條michigan avenue,有的同學被你甩好幾條michigan avenue。

[這段請開一個新的tab,對照課程名稱,簡介看,樓主就不細說每門ECE XXX是什麼課程了]課程設置比較合理,完全可以4年比較輕鬆的畢業。如果三年畢業的話(比如樓主),你需要在某個夏天,上他16學分(這裡要藉助parkland,來上1-2門人文,西方宗教,歷史什麼的,你來uiuc你就會懂了),把自己整死,然後原地滿血復活。(樓主原來是建築,學分竟然一分都沒給轉,HB的學分也幾乎全部作廢,因為uiuc轉學分很潔癖)。本科課程如何完成,大家請見如下URL: 404 :: ECE ILLINOIS ... fo-prospective.html。這裡特意請有意來uiuc的同學注意,CE和EE課程很像,區別基本只有ECE 391和ECE 411,因為EE的同學基本也都會修CS225(data structure)和math 213 (Discrete Mathematics)。所以糾結於CE還是EE的同學,你可以放心大膽的來,你隨便在這兩個系中間轉。關於minor,很好拿。尤其是拿數學和CS的minor,是很多人的選擇。minor的細則Academics :: ECE ILLINOIS。樓主個人認為,cs minor是個很不錯的選擇。課程強度,因課程和任課教授而異。著名的課程比如ECE 290, 385, 391, 411, 420, 425,(基本是CE series,但是290,385是必修的)據樓主所知,都是要你命的課程;當然還有很多要你命的課程,樓主因為field of specialization不在那邊,都不知道。這些課程以391,411而登峰造極。48小時在圖書館不眠不休一個mp,一個midterm3小時,20多張紙,一個作業8小時,寫完厚厚一疊,final project砸過來,什麼tutorial都沒有,什麼help都沒有,一個月後交一個大project;這不是偶爾,這就是是你上這些課程的全部。這裡要特意說一句,張泉靈在演講時說:「你讀著父母選的專業,上著水課,憑什麼要求過上你想過的生活。」這個道理在美國也是一樣的。如果上面這些課程,你在離開uiuc前都上過了,或者你至少上過uiuc著名神課的1,2門,那麼恭喜你, you can call yourself a UIUC ECEer。如果你一路追著水教授,水課下來,你畢業的時候仍然感覺中氣不足,內傷性氣短。這些神課為什麼是神課呢?信息量大,東西難是一定的,最重要而且難得的一點是這些課程directly get you a job。ECE 391 final mp如果能夠得第一,可以直接得到微軟得面試,今年3月,四個同學拿到了windows group summer intern,而面試得內容,就像CS225 oral quiz。ECE 411 final compitition前三名可以得到大公司贊助(去年樓主上時,是AMD贊助得,得了第二,brag一下。。。)的獎金和獎狀,並且我的411 partner gets AMD interview,他自己turn down了,因為去了某XIT讀博士。某公司,名字我都忘記了,點名找ECE420 professor要班裡的好學生,內部招聘,targeting ECE 420 takers.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拿樓主個人來說,本學期拿到了微軟得面試和NVIDIA得面試,從幾次面試來看,他們非常interested in my 385,411 experience。微軟已經把我sorry掉了,NVIDIA最後一輪電面在周三(前面一輪campus on-site,2輪電面)。同時,以拿到St. louis一家startup得summer intern。所以,長話短說:uiuc有一些課程,真的就是吸金王,上了就等於拿了intern拿了job,只要你吃得了苦。

課程設置,強度,簡單地說了下,在結尾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工作和實習。很多人說UIUC地段不好,如果你說玉米地和墳地,我堅決地站在你那一邊,如果你說找不著工作,那基本就是segmentation fault, means your fault。UIUC整所學校排名不怎麼的,但是因為是工科強校,所以整個學校感覺很有為engineering department服務的感覺。首先工學院霸氣側漏的有各種大樓,Grainger圖書館24小時「歌舞昇平」,刷夜party不斷。接著career fair, engr expo,各種unofficial network seminar, info session,power lunch, alumni connection,天天都有。你作為uiuc ece學生,沒吃過微軟的pizza,沒喝過intel的可樂,沒穿著西裝拿著簡歷去跟recruiter握手一次,你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話。今年樓主認識的朋友,有4個微軟summer intern,還有facebook(透露下月薪據說6800),還有bloomberg,還有若干公司,樓主老年痴呆都記不住!除了intern和job, co-op機會也很不錯。有一個朋友今年拿了西海岸某公司6個月的co-op。特別是美國朋友,每個都有實習經驗,每個參加完career fair都是手握一把面試。研究生呢?樓主本科在computer vision and robotics lab和一個CAD LAB混過,裡面的phd統統念著念著無聊就去做semester intern,然後一個學期後回來,表示intel很無聊,我要當教授。!@#$#%$@!%^$%#$@!。所以uiuc好不好找工作?我替alma mater正名吧,比不了加州,但是也絕對不能讓你失業。

research and paper。在uiuc,只要你想干,沒有人攔著你。research敲門就基本能敲來,但是前提你別跟人家提錢,提錢就傷感情了。也不是說完全沒錢,如果你跟教授日久生情,undergrad researcher還是能讓你小賺一筆的。uiuc方向很廣,所以你想幹嘛,肯定能找到人很nice的教授和phd去幫你搞起。Research :: ECE ILLINOIS。如果你用心,好好開組會,好好自己catch up,學東西,作出自己的貢獻,paper也是指日可待。有朋友因為一篇一作好文,進了MIT。周圍同學,只要是正經人,人人都有自己的project,自己的group。所以不要覺得research難找,只是你不去找罷了。特別對於underclass的同學來說,推薦你一定要注意P.U.R.E這個project,專門幫助freshman, SOPhomore儘早開始research的項目,(由咱們中國某學長創設的,這人現在在MIT),在uiuc很有名。你會被官方assign mentor,一邊做研究,一邊拿學分,一舉兩得。https://wiki.engr.illinois.edu/display/PURE/Home 如果你不小心錯過了P.U.R.E,沒關係,ENGR, ECE某系列專門是給你做research用的,你可以隨意利用實驗室,和教授,phd bounding。結尾插話,uiuc一年一度的award評選,ECE department, engineering department fellowship, scholarship琳琅滿目,你如何能夠拿到1000-10,000的美鈔,並且把你的大名刻在Everitt lab的銅板上,在每年的4月底穿著西裝和晚禮服去banquet得瑟,就看你自己本事了。什麼叫本事,都是上面這些東西累積起來的。

學生社團,榮譽組織,課外活動。樓主這裡說的主要是各種希臘字母開頭的榮譽組織,如果你找兄弟會,樓主就建議你跳過這一段,看看鹿鼎記吧。基本每個好孩子都是Eta Kappa Nu的,https://sites.google.com/a/illinois.edu/hkn2011/。你可以在這裡服務於人,也可以被人服務。你可以找到peer mentor幫你輔導課業,你可以去happy hour跳舞打保齡球,你可以和教授吃power lunch,零距離接觸,你可以參加他們組織的review session,etc。當然這些都是member提供的,你作為member,你也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比如你做review session,給小同學講講課,這都是你將來簡歷上,證明你communication skill過關的一項證據,幫你拿TA啊。這都是後話了。除了參加榮譽組織,給你機會和faculty, alumni,outstanding peers交流做朋友,找實習,擴展人脈,各門課程去當個grader, undergrad TA, supervised study session leader,lab consultant, lab assistant,你賺錢,發揮餘熱,渲染夕陽紅的機會海了去了。我真是難以說完了,樓主還有好多作業,考試,這裡很不專業的總結句:你要是說你就在uiuc念過書,這些事情你沒幹過。你已經被扣上了宅男宅女的印章。

Hardcore說完了,咱說點衣食住行的。uiuc環境到底怎樣?其實挺好的。滿大街松鼠,quad地區的性格比較強勢,可能是頭目級別松鼠,搶你麵包不在話下,嚇得我一女性朋友尖叫也是有的。除了沒有大型猛獸,兔子,龍貓!!真的,龍貓都有。不知道誰放出來的。綠樹成蔭,樓群散落。到處都是樓,但是都很矮,城鄉結合部的歐美版本。uiuc很大,但是你可以不買車,bus非常方便,四通八道,條條大路通沃爾瑪。買車呢,那你的圈子就廣一點,看個電影,買個東西,去個芝加哥,st. louis都方便。btw,這些bus也有去機場的,學校各種大巴,greyhound, 去往周圍大城市就是幾小時的事情。你要是飛,那西海岸也是幾小時的事情。住呢?各種dorm, PAR, FAR, (墳地邊上),ISR,sherman,異彩紛呈,如果你喜歡social。不住dorm,你就租房子,JSM, campus property, Gabe, GPA, RamShaw, Bankier, Roland Reality,Burnham 310,遠一些的one, Town and Country, University village, 異彩紛呈,如果你跟樓主一樣輕微小潔癖,喜歡安靜。房租真心便宜,單間地段不錯的1000左右,地段稍微差一點就可以500-700,你要是省錢,300的房子也找的著。四人間,三人間,雙人間就省錢了,每月撐死600,你就可以安心宅在家裡,高速看cofoo,追美劇。周圍shopping呢,哎,慘不忍睹。market place是有,樓主每次逛街的時候,強烈地有種進了外地來京務工人員集散地的感覺,真的什麼都買不出來。你不來美國你不知道,美國的農村城市,真的是要啥啥沒有,吃啥啥不行。所以每年就攢著去芝加哥,男生逛街的煩惱就免了。樓主一度懶到買雙襪子都去amazon。。。。你要是grocery呢,還是很方便的。學校里就有walgreen, county market,感覺不願意開車坐bus的同學就可以了。遠的話,sam"s club, Walmart, Meijer, target都有,你只要說別來一桶井潑涼水,二斤羊肉串,我保證你應該都能買到你要的東西。男生們肯定關心bestbuy,有的。apple產品出新,都能在第一天買到。然後,然後,樓主鬼使神差忘記了吃!樓主是胖子,怎麼就忘記了吃!真是進步了。喜歡吃美國飯的同學,麥當勞,肯德基,burger king各種burgers我們就不用說了,都有。green street上面subway, sushi rock, jimmy johns, ihop(ECE專業刷夜party後補充體力必備,每次都半夜3,4點去,找人家要早餐,引來服務員側目), noodle company, cold stone, papa johns, one world pizza,pizza hut,flattop,韓國餐館,日本餐館,好多中餐(evo,狀元樓,來來...)。提到中餐館,不得不說,你來了美國,才知道。很多菜,原來是「中華名菜」,名到你在中國都沒見過。左宗雞,芝麻雞,蒙古牛,四川牛,什麼魚香肉絲,宮爆雞丁都弱爆了。你有車的話,借用我一個二貨死黨的話,「魚滿樓」是絕對的香檳第一樓,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其他唐王朝,北京園,彩虹圓等中餐也很好,日本料理往savoy那邊開也有。一家越南餐館叫xihn xihn cafe,也很不錯,越南人做的一手地道的「蘭州拉麵」。。。。美國那些連鎖餐廳,red lobster, apple bee, chillis, outback, steak and shake(24小時,樓主老去,超級便宜)也都有。你要是想矮子裡面拔將軍,彰顯一下自己的品位和格調,點杯sunset passion colada,然後瀟洒地出示駕照,將周圍出示護照的同學用金光閃死。然後很輕描淡寫地表示姐要加料的,不要virgin,也是可以的。。。。住dorm的同學,不要忘了freshman 15。那都是很多的pizza和垃圾食品堆起來的。dorm food其實就看你怎麼吃,你要是天天吃salad也肥不了。樓主大一時,每天支持我8點爬起來去上課的不是我的夢想,而是樓下烤麵包的香味。住PAR的同學一定不要錯過,你要想變成死胖子,就跟樓主一樣,閉著眼睛去吃一盤烤麵包with cheese,然後喝一碗奶油濃湯,你就成仙了。很多喜歡去PAR的人都去吃美國一種特色炒菜,技術類似於東北亂燉。就是自己配肉,蔬菜,醬汁,然後有人給你炒。哎,他們美名其曰,asian food。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告訴我們層那些美國妞兒,that"s not even food。單分出來一個東西忘記說了,uiuc唯一讓我出去吹牛我都不眨眼的就是運動館ARC。Activities and Recreation Center (ARC)。喜歡運動的同學,ARC絕對是好地方。籃球,網球,壁球,室內外游泳池,亂七八糟器械太平庸我們不說了。你要是想在2層樓高的攀岩牆上pee your pants,或者四仰八叉地摔下來,引得群眾哄堂大笑,也是可以的。借帳篷,獨木舟都是可以的!跟一群人上瑜伽,跳舞,減肥可能還是可以的。一邊跑步一邊看nba,還是可以的。喜歡運動的朋友,絕對不要錯過,很爽的。喜歡看運動的同學,fighting illini 天天賣票,除了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咱也應該去下assembly hall看下football。娛樂呢??你喜歡喝酒泡吧跟白人姑娘眉來眼去,有!green street和6 street那邊酒吧一條街,你想幹什麼為非作歹的事情都可以。你比較「文藝」,小家碧玉,好幾個小姐妹去唱k,有!我只聽說過,自己沒去過,什麼中國流行歌都有,當然不會那麼新。你要去郊遊,去給農民伯伯採摘南瓜,草莓,玉米棒子,有!營養學的朋友老去。你看電影,看演出,看音樂會,學校附近有theater,學校有krannert center,你只要別說你要見郭德綱,應該願望還可以被滿足,好像記得某些藝人樂隊也來過,我不記得了。如果你說香檳再怎麼玩,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無聊活動,別的有沒有?有!你開車3小時不到,芝加哥就到了。你坐bus幾十分鐘就是學校機場。然後全美都是你的天下,墨西哥,加拿大順便也是你的天下。如果你沒錢,沒關係,用上面的方法掙去。掙來的辛苦錢不忍心花,沒問題,priceline ,hotwire的「秘密」你自己慢慢摸索。50美金4星半的賓館姐也曾經在大堂偷偷照過相。。。。。。當然很低調的,不被人發現的情況下。對了,這是跟debby聊天引發的一個記憶。給uiuc做個廣告,uiuc有飛行課程,你要是什麼都玩膩了,你開飛機去。。。。沒人攔著你!!

然後w大號召說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感受。我想說美國是花花世界,玉米地是好多人心目中的窮山惡水,但是你的內心永遠是最強大的,要可以面對花花世界,也要能面對窮山惡水。寂寞么?樓主從小就獨立,所以我不覺得寂寞,我覺得自由。但是再神經大條的人,總有生病的那天,總有想家的那天,總有過生日,過年,過中秋節的那天,總有自己handle不了事情,眼淚強壓回眼眶都壓不會去的那一天。樓主差點被swine flu奪去生命的那段日子(自己去體會我的悶騷風格,不許問問題!!),我在高燒褪了以後,才在skype上告訴爸媽,我還在。並且是打字的,因為樓主失聲一個月。我爹地直接聲音就哽咽了。我媽咪直接就溫柔可人了(她獅子座的,女魔頭)。某個春節,樓主直接幹了一瓶vodka,然後不省人事了一夜,第二天吐了一天。某次電話,聽到我媽手術一個月後才告訴我,爺爺奶奶住院都不告訴我,樓主掛了電話就哭。樓主三無期間,跟我媽抱怨,沒學上怎麼辦?女魔頭說:「回家待著,我巴不得你回家待著。你爸沒文化說養我閨女一輩子。」這些很心酸的事情不能想,很多很心酸的事情都故意不往心裡去。樓主三年很幸運的,有男朋友一直陪著。(雖然現在再次單身,加入大齡女青年的行列,但是3年的歲月不會不公正地抹掉)。沒有男女朋友的,寂寞成仙的工科寂寞男比比皆是,圍在一群工科寂寞男中孑然一身的好姑娘也比比皆是。他們寂寞么?我覺得是的,校內「uiuc非誠勿擾」,「幫室友找對象」,「幫室友找基友」,比比皆是,報名人士不敢說盛況空前,起碼很多熟悉的面孔出現了,就是你身邊的,一起在圖書館刷夜的同學。

uiuc作為我的alma mater,我永遠是愛的。我覺得我這輩子做的最棒的一個決策就是本科來uiuc念書。如果你想來uiuc,祝你在玉米地開心。

我的玉米地-在UIUC的日子【一畝三分地論壇海本版】


本科絕對清北。
看了全部答案,發現主要是UIUC或者其他美本在答題,清北的沒有幾個認真答題。感覺你們對UIUC了解很多,清北的真心很少。主要是據我朋友說,同學等等,清北的資源真心沒有你們說的那麼少,本科出國交換和拿到頂尖大學的offer真的很多,理工科方面。我會說我們學院老師在抱怨,沒有人去申請交換嗎,浪費了好多名額。不是我們資源少,去不了。而是為了學分真的很少有人去。對UIUC的印象是高中很多同學申請美本的保底學校啊,水很深,良莠不齊。


本科錯誤。碩士留美工作正確,不留錯誤。博士正確。


刪去了隱私信息

兩個都是不錯的平台,各有優勢,但都有著各種機會。具體把路走成啥樣,全看個人努力和發展了。
很多事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you won"t go wrong either way. good luck.


正確。

你這麼想啊,區區一個清華的就想申上uiuc么╮(╯▽╰)╭所以有uiuc給你上,就要趕緊抓住


前面有人提到了。1906年,UIUC校長埃德蒙.詹姆斯致信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議將庚子賠款用於發展中國教育事業。所以才出現了用美國歸還的部分庚子賠款所建的留美預備學校,也就是清華學校。

可見清華的誕生與UIUC有著重大的聯繫。不但如此,當年的清華也是仿造UIUC而創建的。甚至清華的很多建築都是仿造UIUC的,比如大禮堂。甚至,甚至。。。清華的校徽邊上的麻繩狀花邊,都是拷貝的UIUC的校徽上的!搞了半天,原來UIUC和清華是姊妹學校!

UIUC的大禮堂

清華的大禮堂

UIUC的校徽

清華的校徽

所以,可以看出。清華是因UIUC而產生、且拷貝UIUC的學校。不知道清華在跟UIUC比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要矮一頭。

當然,北大作為中國最高學府和民族學術正統,是不鳥這兩校的。╮(╯▽╰)╭


我要是說UI理工很強,本科資源比清北還豐富,肯定有人不信。公立校如何如何,本科教育如何如何,學生質量如何如何。

那這麼說吧,HYPSM之外本來就沒有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學校了。哥大聽著就水,賓大只有商科,芝大連工院都沒有,康村公私合營總被人黑。本科生質量清北吊打全世界。。。

還是多看看真正去過UI,清北和其他學校的同學們寫的文章吧。坐在屋裡腦補出來的東西沒有任何價值。

PS,這個問題現在註定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因為能考上清北而選擇來UI只是最近幾年的事,不等這批人畢業幾年根本就沒法比較。


首先我假設樓主考慮UIUC是因為其計算機系:不然能上北大清華不想學計算機且被常青藤名校拒掉的學生肯定有別的選項。若是我的假設不成立,請接受我先入為主的道歉,也請無視我下面某些段落。
其次,對於樓主問此問題的另一個假設,我放到結尾。
貼幾個樓上的建議作回復,並非想找茬。純屬討論個人分析和經歷,也請見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科錯誤。碩士留美工作正確」:本人本科在某排名中段的理工較強的德州州立大學讀的歷史+軍校。整體感覺是:英語水平的提高、思維模式價值觀的塑造、文化上增強的靈活度是碩士出去時很可能獲得不到的。個人覺得不要隨意聽信所謂本科出去不妥,碩士出去就妥的言論。為什麼?首先,因為他們很多人要麼是自己碩士才出去的,要麼是本科出去語言基礎差、扎堆不去挑戰自己後適應不了的。所以要麼他們沒體會過本科在外面讀的優勢,要麼其體會不代表高考能上清華北大的好學生的體驗。其次,也有很多人這麼說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因材施教」,不同的價值觀、文化、個人追求導致了他們這麼做的決定。
因此,最好能夠找幾位碩士才出去的和幾位本科就出去的好學生,和他們探討,從他們那獲得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信息。

和同齡人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對也不對。「UIUC本科能和清北比嗎?水的不行好嗎」:對也不對。
為什麼我自己在理工強的公立讀人文教育?是不是我各方面都很差?可能吧,10年時托福iBT 107分,SAT CR640+M800,和同屆牛人比差太多了。選擇公立其實是因為想去軍校體驗。
在美國,只要你肯學肯下功夫,在US News前80位以內的大學讀liberal arts, natural sciences, and eigneering都能收穫很多。我的很多人文學科的朋友目前在Yale, Harvard, Stanford這些地方讀法學院或者博士。我自己教室里的同學大多數都沒什麼動力,那很好呀,到最後課堂發言我最多,我英語口語水平接近母語,寫作也好,歷史課成績全A,課後我去見教授次數最多系裡很多教授都知道我,就是化劣勢為優勢。社會學系認識過一位老教授,耶魯本科UMich博士的,很愛帶本科的年輕人,想早早培養學者,這樣熱情的教授我在歐洲沒見過,不知道國內有沒有。而這樣的教授,歷史系也不少,理工科想必更多,因為我很多理工科的朋友都有非常多科研、實習的經歷和機會。常春藤的學生肯定比我的同學更用功,更積極,課前準備更充分,雖然不僅能夠給你很好的人脈強化你的語言、思維能力,但也有可能使你更難脫穎而出。文理學院或者大學人文學科的批判性思維,北美都是本科時訓練的,你碩士再去,就錯過了很多好戲了。這種批判性思維,我在歐洲見到的很少,更別提國內了。所以是很好的、價值高的一種教育體驗。
不在HYP,我一樣能夠提高英語水平:軍校我剛進去的時候聽不懂,人家用詞都和軍事掛鉤。但是這就考驗生存能力了,你如何很快掌握新的辭彙,迅速融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都很鍛煉我的綜合素質。第一年,奇數天五點起床,偶數天六點起床,被體罰,精神身體都受考研。後面幾年更難,不僅自己學習要考慮,還得考慮如何訓練低年級的新預備軍官。因此我的口語水平迅速提高,可以流利地指導新生如何整理、穿戴軍裝,疊被子,操行之類的。
此外,我在我母校的政治圈也做到某個德州立法建立的機構chair,和學校各個社團的領袖都接觸過,也感覺在我這種公立讀書的人中,也有很多背景極其平凡但是素質優秀的人,和他們交流收穫不少。當然,他們都很驚訝一個中國人能做到那,因為中國人大多都扎堆到中國學生社團了。我那個chair,放在常春藤的話,很可能就得是家裡有背景的人才進得去了,但是在公立大學,我這種毫無背景(family legacy)的人也能做到上面去,這個是公立大學的一個優勢。
另外我見過在美國讀高中去著名文理學院讀書的中國孩子,是在德國學語言時認識的。他就讀的文理學院(文理學院前10的),我2010年時根本申請不進去(分數、語言能力都不夠),但是在德國時,和他相比我學語言能力更快,更擅長和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交朋友,相信這些不同點,都和我在公立的軍校、社團的經歷有關。
我不是宣傳「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觀念,但是有能力的牛人,在哪都可以化劣勢為優勢,化悲憤為動力(我自己算不上牛人)。

我認為本科建立價值觀時候和一群中國最頂尖的人待在一起是十分正確的選擇。
UIUC是大U 意味著人員參差不齊。」 不完全有道理。舉個例子:我在軍校第一天,很高興認識我的室友,便像在國內一樣,直接把胳膊搭到對方肩上,想當好哥們(國內這樣做不是很正常嘛)。結果人家把我胳膊一甩,問了句,你是gay嗎? 這裡不是黑同性戀,只是想說明,中美文化的差異並不小(來歐洲我發現差異更大)。很多與人處事舉止行為間的小細節,都得在外面長期和外國人交往中細細體會、觀察琢磨。所以我說本科出去有好處,只要你肯用功,你肯大方交往結實那些「參差不齊」的朋友,你就能學到很多。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哪怕你從他那隻能觀察到你想避免的壞習慣。留在北清固然有其優勢,人脈網都是未來最有可能成大器的人。但是和HYP不是一樣的?你所見到的都是那類人,你沒見到窮人家的天天打工讀書的孩子,沒接觸過很多普通中產階級的沒什麼大志向的孩子,可能也是種缺失吧?在公立大學讀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如何和那些跟我自己比沒什麼動力、志向的人打交道,如何領導他們一起公事。因為他們沒心思去把事情做到完美,而我想做到完美,因此就有了利益的分歧。如何帶領他們一起做事以達到我自己的目標和標準,這是個難點,也是個很好的學習經歷。當然,如果你覺得你沒耐心跟他們交流從他們的行為舉止反思自身或者做一些比較,那就別去公立去精英大學吧。
那位耶魯本科的社會學教授在我想轉學的時候告訴過我,耶魯哈佛的GPA還是出了名的水的。另外有教授著書寫過,你在常春藤偶爾論文deadline可以跟老師求情推遲期限,你在常春藤作弊(參考Ted Kennedy的《True Compass》)可以不記錄在案不踢出學校。但是你在公立大校不能推遲期限,不能作弊(一輩子的污點),公立的生活更接近社會現實吧。當然我自己沒去過常春藤,沒親身經歷你得辯證地看我的觀點。我自己在哈佛讀法學院的一個朋友就告訴過我,別把哈佛法學院想得是大家都很學術都很博學,其實很多都是到了周末就binge watching Netflix的,和普通學生的差別只有那麼大,也不一定就是什麼一到酒吧就談荷馬史詩或者弗洛伊德的那種境界。

說說UIUC,很慚愧我只認識幾個在那邊讀本科的中國學生,有自己高中同學也有偶然認識的,確實參差不齊,混日子的不少,扎堆的很多。但是又得強調:可以化劣勢為優勢,機會在哪都有。本科在UIUC讀,若是你讀計算機系的話,應該不會輸給大多數計算機強勢的大學。我就有個朋友,我母校畢業的,目前在谷歌總部工作,更何況你在UIUC能利用到更好的資源,相信通過個人努力肯定會有驚喜。想讀PhD的話,很多情況下不僅僅看個人實力,有時候也看推薦老師的人脈,UIUC的牛肯定也不少,推薦信能拿到好的。整體而言,我覺得如果你自己真的是踏踏實實刻苦勤奮大大方方善於觀察的人,到UIUC也有你大展身手的機會。等你本科畢業時寫一手流利的英文,堪比人家美國學生的,那不是想讀什麼計算機、經濟學PhD都更有優勢?

最後的假設:樓主是考不上清華北大,語言也很差,UIUC是錄取中的唯一或者少數幾個選擇,但是又愛面子,怕去美國讀的學校國內沒聽過,遂總想拿來和北大清華比一比,想提高自己的虛榮心。若是如此,請樓主擺正心態,能去UIUC讀的話就好好去讀,別考慮排名之類的因素(我自己曾經太在乎排名,十分自卑,大三後才醒悟)。在美國讀本科我收穫了很多,雖然不像在東北角名校讀書的同學那樣畢業後出路特別好或者什麼的,但是我也很高興自己有不少收穫,也還在不斷學習、積累知識和人脈,相信自己能夠打拚出自己的天地。我想如果你這樣的心態,能夠化劣勢為優勢,能夠在逆境中也泰然自若,肯定能夠有很好的收穫的。

簡短地評價就是,在UIUC能讓你利用到的資源肯定不會少於清華北大,如果說生源的平均素質會差,UIUC卧虎藏龍的也不會只是屈指可數。加上本科出去還能接受外國文化,重新反思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在畢業前能夠鍛煉到幾乎流利,寫一手好的英文論文,這種優勢你很可能在北大清華獲得不到(不是不可能,但是可能性較低)。

想細緻談,請私信。我個人很多經歷和感想並不是很喜歡碼出來啦。


這是我見過的黑清北黑的最狠的問題 沒有之一


我僅以我作為一個還沒畢業,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表達我淺顯的觀點:我肯定不會因為UIUC而放棄清北。

本人出國黨,所在高中為重點高中。

我所在的學校不是國際學校,也沒有專門的出國班,出國的學生得自己準備材料,在外面報班輔導,但也得去學校上課,不過你在副課上背單詞,老師們也基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然後出國黨也得參加學校的各種模考(所有科目),也會排名。每年出國的學生佔到所有學生的十分之一吧,就是幾十個。我們學校雖然一點也不重視出國,(畢竟不算入一本率名校率嘛)不過大家申請的學校都挺好的。


按照我們學校每年清北20個左右,交大復旦100個來看,在我們所有人心裡,都有桿秤來衡量中國大學和美國大學。


而且,有一個鐵打的事實擺在所有人面前:你在學校里的模考名次和你申請的美國學校排名是成正比的。
也許有人覺得匪夷所思,「SAT和學校裡面的東西不一樣blablabla,有的人英語很好但是別的不大好也能申請到好學校blablabla」但不管這些,believe it or not,歷年的數據就是如此。


先說說大神吧,有申請到哈佛的,也有劍橋,MIT,耶魯的。這些人本來在學校里就是學神,初中就能看gone with the wind的原著,高一就會微積分,我們只能靜靜地看著他們一口一個萊布尼茨積分定理,泰勒級數展開式裝逼(事實上我們都在背後以吐槽他們裝逼取樂)。
以及某個大神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他也一直沒告訴大家他要出國,他在準備出國前的最後一次考試中得了年級第三,以至於班主任知道他要出國以後痛心疾首(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他有清北的水平)…最後去的加州理工。


接著,以我為例,我在學校里年紀排名基本就是50名到100名之間,清北無望,穩進交大復旦,最後去的是UMich。
還有幾個成績和我差不多的(就是在國內高考基本上是交大復旦的水平),申請到的學校基本上都是UVA,UCB之類的,還有Cornell,Rice,NU等等。


然後,成績比我們差的,排名一兩百名的那些同學,去的學校基本就是UCLA(這個學校排名特別高,但是特別好申),UIUC,俄亥俄州立,喬治亞理工之類的。

然後成績再差點的基本上都是扎堆去普度,(真的好多人去這個學校),以及密歇根州立啦,雪城大學啦之類的。基本上墊底的就這些學校,再下面的哪些學校我就也不清楚了。
——————廢話說了這麼多

所以呢,清北大致在我們心目中和美國哪些學校掛鉤,也就一目了然啦。
很簡單的對比呀,讓我在清北和加州理工大學之間做個選擇,我想了3秒,那就加州理工吧!
讓我在清北和Umich之間做選擇,我可能會糾結很久,很久很久很久………
而讓我在Umich和UIUC之間做選擇,那我肯定毫不猶豫就選Umich啊(畢竟ideal school和保底學校之間的差別)
所以啊,問我清北和UIUC之間選哪個,我當然是願意選清北(然而真相是我根本就考不上清北好嗎)!
——回答完畢——


美帝的學校就是好,這要是澳洲的學校題主早被罵死了,說好的按錄取難易度來呢。。


推薦閱讀:

金吉列留學中介怎麼樣?
請問34歲普通人還能實現出國留學的夢想嗎?

TAG:留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個人諮詢 |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UIU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