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建築行業這麼不景氣,可以搞些什麼副業呢?如果轉行可以做些什麼呢?
行業寒冬看來是要來了,身邊很多設計院和設計公司都開始減薪、裁員,估計都不太周轉得開了。由於手頭真的沒有什麼項目,一天閑著坐吃山空感覺背後涼颼颼的,畢竟上有老下有小要養活。所以最近在考慮搞些合適的副業或者投資,不知道哪些適合建築設計狗?
【杜撰】謝絕轉載!
利用美國低效辦事的等待時間來一發。身邊現成的例子不少,其實加州的建築業並沒有那麼差,每天開車看到到處在造東西。加州的建築學院學生轉行有兩個原因:1,收入與付出嚴重不成正比,class的老師說的原話是we are busy everyday and making no money。確實當建築師和音樂人相似之處在於工作過程中享受創造和樂趣,所以賺得少了些還是有不少人做。覺得不值得的人就轉行了。2,覺得做建築師門檻太低,LHK學長說過一句我一直記得,建築師門檻很低,建築學門檻很高。在職業生涯中不斷進步,並在建築學頗有造詣的建築師轉行的有很大一部分去了高科技行業,娛樂業或其他製造業(只包含加州)。Sciarc是特例,位置在洛杉磯市中心,學生突出的3D建模能力審美和被娛樂產業(新院長Hernan Alonso的設計媒介是MAYA Polygen和Biotecture)熏陶導致很大一部分去了娛樂公司。除了賺的錢多三倍還有享受雕塑時的快感。
而名字裡帶洛杉磯的UCLA的建築學學生轉行有很大原因是學院長期在探討建築學的邊界是什麼?在加州製造業,高科技行業牽頭的大背景下,學院不斷在和Tesla,Boeing,NASA,KUKA,Autodesk,Cirque du soleil, Nike 等幾十家公司合作,有研究robotic的,有研究VR的。當然這都是context,我們主要還是做設計,用建築師的思維去思考除了蓋房子以外的事,包括Management。導致很多UCLA畢業的人湧向其他行業。
-----------------補充部分-----------
USC的馬院長副業做了很多,包括葡萄酒,娛樂影視什麼的...如果題目是脫離建築學,做生意什麼的就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也挺好。
也有在自己的Theory基礎上自然而然涉及其他行業的(不過在他們眼裡是建築學範疇內),我最熟悉的是Greg Lynn的yacht,他的discipline是motion,神作&
在Greg Lynn的實踐中,yacht是最好的媒介去闡釋form是在某種force下形成的,空間應該是副產品。而不是去捏個不明覺厲的酷炫。
圖像由Greg Lynn Form提供:
而yacht有涉及到建築業中的新材料--carbon fiber和e glass fiber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和造船業已經是傳統材料了。建築學在18世紀中葉發明混凝土後發展速度明顯提升。複合材料和混凝土都是將固態的形體用可固化強化的液體實現。而同強度的複合材料的重量遠低於混凝土,一艘七八米長的kayak主體的重量可以輕到被一個12歲小男孩兒舉起來。重量是motion的巨大挑戰之一。
下圖為舊金山的new moma museum。表皮是Eglass 複合材料,圖像由Kreysler Associates提供。
Robotic和VR就不一一舉例了。
【補充】
賣畫的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記得參觀Wright自宅時,tour guide和我說Wright沒有拿到設計款,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會去賣一些自己收藏的日本繪畫,當時在美國非常好賣。久而久之成為了他公司的一項傳統,在他工作室末端的八角亭里,還會長期掛著一些繪畫,甲方來的評圖的時候也會看看這些繪畫。tour guide的意思是設計款是「慢錢」,賣畫是「塊錢」。當然現在自宅里貼的不是Wright當時的藏畫,比如這兩幅:
策展做傢具的建築師:
建築師經常苦惱的是建築一個項目就要做一次設計,每個場地條件都不同,最後的設計也不同。但是做傢具可以工業化生產複製,有好的銷售渠道,往往賺得飄滿缽滿,好設計傳遍全球:
Eames夫婦,現代主義運動中的先驅,代表設計有座位部分整體製造成的Eames chair
Eames Style Molded Plastic Dowel-Leg Side Chair (DSW) Natural Legs Set of 2
如恩設計——設計共和
Always good to have a reference. 海外背景的建築師們經常會在各個方面給自己找個reference,當然也有可能是巧合。我相信他們公司做傢具會比建築賺得多,畢竟接的項目都很小,經歷投入也很大。
我覺得自身比較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請看我的主頁介紹。別再拿宏大的敘事來做勵志故事了,吳彥祖成了明星,陳奕迅成了當紅歌星,或者80後名校建築生們轉行創業在做什麼? - 徐sween 的回答 某部分混得特別牛叉的人。可是這些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有什麼參考性?多少人是夢想著成為王中王的?我們不過想要合理的薪酬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發展,在生命健康得到保障的情況下。
說說我的轉行經歷。我,一個普通二本本科建築學學生,在深大設計院呆了將近一年,越來越感知到以後幾年會是怎樣的情況,年薪多少,有多少機會,這讓一個喜歡挑戰的年輕人感到絕望,伴隨著自己的只有無休止的加班,有一段時間幾乎不加班,那就更絕望了,做建築的都知道,不加班意味著什麼,得不到成長,沒前景。經歷過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建築設計是個坑,讀書的時候人人瞻仰著那些大師,被建築師這種高大上的職業打雞血,持續集體性自豪。工作後發現,工作時間長,時薪低,苦不堪言,夠穩定,苦苦熬至少不會太差。其中一個職業屬性是建築師個深耕的職業,意味著局限,局限於自身行業,對其他行業的觀察分析常常非常匱乏,這也意味著人生缺少了很多可能性。加上14、15年是房地產的寒冬,14年年末,大型設計公司裁員減薪。舉一個行業內的人告訴我的數據(沒有真正去考察,可能會有出入),Aecom城脈院的一個結構部門停薪放假、CCDI年薪打八折、築博年薪打七折等等。當然這只是我對行業和自身的分析,促使我下定決心轉行還不是因為建築辛苦,是因為可能性太少以及我其他方面的特長被自身的工作禁錮了。來了深圳的後半年,我經常關注互聯網和從事互聯網的人接觸交流,這是基礎準備。離開深大院後,我只是換了一個公司而已,依然是做建築。要不是換的那個公司很坑設計水平很差,我想我也還是沒有勇氣離開這個行業。新公司很遠,我每天有兩個小時在地鐵上,我用來瘋狂看書。很快就看了十幾本互聯網的書籍,越看越有意思,暗暗下定決定著手準備轉型為產品經理。
我還看了香港的各個大學的研究生專業有哪個合適做產品經理,打算去香港理工修個多媒體專業,因為真沒信心我這樣零工作經驗的人會有公司要。每天逛拉勾網上的產品經理職位需要什麼技能。跟一個朋友說了這事,她冷靜地分析了一下形勢,說你不是應該學習需要什麼技能,是應該懂得一個產品怎麼做出來的,你這樣有可能做好嗎?大概這樣子,我受了很大打擊,連續兩晚睡不著心灰意冷。我說我還是打算繼續做半年建築然後自學一段時間,一個在O2O創業公司的朋友用嚴厲的語氣教育了我一番,你不是應該自己自學,是應該先到這個行業來,然後持續自我成長。這一席話驚醒了我,雖然我心裡還是很恐懼,諮詢了一下一個在農業互聯網公司的朋友,他說幫我推薦。農業互聯網是新興的產業,看準了這個可能性後,我拒絕了其他可能性,開始研究了一段時間農業互聯網。每天在一段信息中整理總結,歸納分析,可心裡一直隱隱約約惴惴不安,這個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我能提供什麼?這方向對嗎?對信息的無知和封閉,我只好僅憑個人判斷去試錯。在有道詞典當平台產品經理的朋友一直告訴我,產品經理最看重是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各種專業背景的人都有,你也可以的。我帶著一種深刻的自我懷疑和堅定與去見了老闆,可能是因為老闆想給我這樣的年輕人機會?或者他覺得這女孩子蠻勇敢的?或許公司正好需要我這樣的人?不得而知。但我終於成為了公司一員。
後記,現在工作的非常愉快,設計產品(我的設計技能還是有點作用的),與用戶交流,與行業的大咖交流,分析市場,感覺視野開闊了不少,再也不是眼前只有一條建築路,未來有很多可能性,工作充滿激情。有時候人生就是因為某一個選擇而改變了。我建築學畢業,在上海工作兩年,後來轉行開密室逃脫全過程。(故事略長...)
————————————————————————————————————————
Part3 (更新與2017/7/24,Part1、Part2在後面)
故事回顧:15年建築行情走低,當年6月我選擇辭職,去做密室逃脫,9月第一家店正式營業。11月,有三個朋友決定合資投一個密室逃脫店,由兩個人去負責牽頭,不需我們出資金,讓我們佔少量的技術股……16年出,我的合伙人從設計公司辭職,開始全職做密室
上海二店篇
由於當初經驗有限,規模又比一店大很多,我們選擇了穩妥一點的操作方式,就是尋找外包團隊。最終我們選擇和北京的一家外包團隊合作。那會我們為了趕在那年的寒假前開業,於是給北京這個團隊定的要求30天的設計時間和45天的施工時間,使4個全新主題達到可以營業的狀態。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個要求提的就相當業餘,4個全新原創的主題,而且複雜程度超過了市面上一大半的密室,根本不可能如此之快的完工,但是北京這個團隊為了打開上海的市場,盡然硬著頭皮,並且低價接了這個項目。
那麼問題來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不斷的暴露出來。項目的管理,工程造價的把控,施工節點的把控,都存在嚴重的問題,最後的結果是我們被迫追加了項目資金,還使得最初的4個主題變成3個,工程施工總周期變成7個月,投資實際成本比預算上浮了近100%。
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我們對整個工程的不了解,導致我們全然不清楚具體的工作進度,只能看著干著急,中途我們去杭州和溫州分別接了一個密室項目,我們負責設計主題以及完成機關部分的現場安裝,稍微賺了一些現金流回來。(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為何我們出去做別人的項目,自己店卻不負責。原因主要我們二店的主題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幫不上忙,我們只能解決一些對接的問題,其他真心無從插手。)
杭州項目結束後,我跟我合伙人商量,說我們回去得把二店的第四個主題做了,做完我們就撤股。原因主要是,他們選擇信任我們,投錢給我們來做二店,但是這個施工周期和結果都太糟糕,我們也沒臉要這個技術股,無償給二店做第四個主題,這也是那時我們能力範圍內能做的最大限度。於是我們根據北京留下的硬裝部分,重新構思設計第四個主題(由於資金問題北京第四個主題不做了,但是部分基礎施工裝飾完成了,為了避免拆除造成的浪費,所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
設計完,我倆兵分兩路,我負責更新一店的一個質量比較差的主題,他開始負責二店第四個主題,老店主題的更新工作從設計到營業共用了11天時間。這個結果讓我信心大增,覺得我自己來安排事情,可控性會高很多。新店第四個主題的複雜性,以及一些嘗新的技術導致工期相對會晚一些。更新完老店主題,我又帶著一個店員(我合伙人弟弟)去溫州,用了10天時間完成了4個主題的機關道具的安裝工作。回來的時候,二店主題基本接近完工,用了一兩個禮拜完成所有的收尾工作,終於正式運營了。
工廠合作篇
結束上海二店的所有工作,完成交接,我倆就退股了。換句話說,此刻我倆手頭就沒有工作了。這時候上海一家老牌密室邀請我倆去交流,知道我們以前是從事建築設計的,希望提供一個機會嘗試與我們合作一下,看有沒有可能加入他們,一起對外做主題輸出。他們有自己的工廠,養了兩三個工人,道具由工廠製作,然後物流運輸,最後現場裝配。可以解決中高端密室的施工周期問題,用工廠來置換時間與空間,甚至在店家租房子前道具就可以投入製作,現在硬裝基礎達到要求時,物流運輸道具,現場安裝,可以節約大量時間。
經歷了上海二店,在一二線租金較高的城市,我們能深刻的感受到施工周期的重要性,施工周期短,可以大大節約租金,早日開業,早日有產出,一進一出,相差巨大。所以那會我理解了一個詞叫時間成本。在以後的操作中,我都會經常去考慮時間成本。有人恨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親力親為,這樣可以節約很多錢,實際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殊不知這個時間,你卻可以賺取更多的錢。所以找到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情變得尤為重要,這樣可以提高效率,節約時間,真正的降低成本。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你就要認清楚,你是一個帥,需要統領好各個環節,而不是一個兵,什麼都得自己衝鋒陷陣。
太原一店篇
在工廠待了有一個多月,從中我們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開拓了一些視野,從中我們也不斷在總結反思。2016年工廠接了太原一家店的加盟,了解了太原的密室市場似乎還不錯,加之我的合伙人是太原人,於是我們展開了太原開店的計劃。在此期間我們知道了一個詞叫商業模式。雖然我倆獨立的創新性不高,但是幸運的是我倆都比較喜歡學習別人然後進行總結反思。新店整個模式的基調可以用一個老掉牙的詞來形容,那就眾籌。不過這個眾籌被我們衍生了一下。
資金眾籌:我們想要開一家太原規模最大的店,預計投入100w以上,我兩這窮狗當然沒這麼多錢。那麼我們首要環節是募集資金,於是我們就得出一個策劃案,讓周邊的朋友投錢。我們轉讓了上海一店,自身攢到一部分資金(下一個篇章講下這個轉讓過程,可謂是起死回生的一個轉折),然後我們製作了一個ppt,對成本的各部分預算,以及營業額的期望,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規劃。最後發了一個朋友圈,感興趣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可以說是有比較多的小散戶抱著重在參與的心態,希望購買幾股。最後出現了兩個「土豪」願意購買我們出讓的所有股份。這樣資金的問題就解決了。這裡多說一句:就是能不能籌到錢,取決於別人對你是否信任,只有自己做出了一些成績,別人才會變得越來越信任你,所以我覺得有些時候不要抱怨朋友或者家人不信任你,因為我認為信任不是口頭的承諾,而是自己通過努力,一步步獲得的成績掙來的。
產品眾籌:當我們有了資金,我們要選擇有競爭力的產品去太原,主題的高性價比是我們尤為看重的,所以我們購買了三家密室口碑最好,當店銷量最高的幾個主題,同時把我們自己店的主題進行優化升級。為了可以獲得更大的噱頭,我們增加了鬼屋這個新產品,以前我們沒有做過鬼屋,考察了一些鬼屋後,我們自己做了一個鬼屋,在太原我們是第一家擁有鬼屋和密室的店,當然這個產品的搭配也不是我們原創,我們學習的上海一家店如此搭配。
施工眾籌:由於接觸了工廠,深深體會到工廠的優勢,於是在太原當地,我選擇找了一個施工團隊和工廠生產相結合的形式。因為我了解密室工程的複雜性與瑣碎性,我又找了當時給上海二店幹活的一個工人,讓他來太原幫我們做店,主要負責一些工程難以界定的工作和一些瑣碎的活,這樣我可以大大節約施工周期。同時他對施工更加有經驗,可以對我們的做法提更多的建議,最終達到省時省力省錢的效果。所以我覺得我給他一個月1w的工資,包吃包住也是相當划算的一件事情。複雜的東西都由我們建好模型扔給工廠做,定好時間,花了8k的物流費以及1k+的搬運上樓費,加上工廠的額外利潤,看上去似乎多花了不少錢,但是至少讓我早開業一兩個月。最終我們一個660平米的店,用時75天完成了5個密室主題和一個鬼屋的建造並且正式營業,預留了一個主題在17年初完工。
轉讓上海一店篇
2016年6月份,我們一店的營業額對於我們那個店來說,還是相當可觀的,在上海真正的旺季應該是7-8兩個月份,就是所謂的暑假。但是在7月的1-10號,營業額只有6月21-30號的75%,而且每天都處於下滑趨勢,我算是一個對數字相對比較敏感的人,於是跟我合伙人分析原因,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附近6月初剛開了一家上千平的大店,經過一個月的預熱期,變開始瘋狂的抽人流,導致我們這條街的小密室營業額嚴重下滑。分析完利弊,總結下來,在暑期,密室的旺季,加之我們剛交了房租以及廣告費,算是轉讓溢價最高的時刻,轉出去,提前收回這一年的收益,是最划算的事情,奈何這是個小行業,一直到9月底,終於轉讓出去,但是9月的營業額卻比上一年更高,旺季被別人大店衝擊後,經過兩個月,熱度下降,加之這大店口碑一般,周邊慢慢開始回暖,此刻我們按照心理價位在9月底轉讓出去了,正好國慶假期結束我們轉戰太原市場,各方面都是相當滿意的結局,那天應該是我辭職後最開心激動的一天。加點題外話:國慶七天的營業額也超過了上一年,我以為那是一個不錯的結局,這樣接手的這個店主,就能慢慢回本逐漸盈利,可是後來這條街的密室卻一蹶不振,於是回本就變的遙遙無期了。但是,我也沒能理解的是這個新店主卻選擇信任我們,成了我們太原店最大的投資人,那會我心中承諾,一定得讓他賺到錢,不能辜負別人對我們的信任。這個人算是我們我們辭職開店路上的最大的一個貴人(這個騷年今年復旦大學大四剛畢業,高三暑假開始創業,目前年入大概200w,一個有想法的少年),目前對我們太原店的回報率表示還是比較滿意的。
太原二店篇
2017年3月,我的合伙人回太原收尾最後一個主題,發現我們那個大院內斜對面一家密室以及我們隔壁密室在轉讓。(院內部連我們一共5家密室,我們開業後不久兩家開始準備關門轉讓,驗證了當初我們上海一店附近那個大店開業抽人流的效果,導致周圍小店不是很能經營下去,所以選擇太原密室最集中的區域,開一家規模最大的店,抽取附近小店人流,這個思路也是通過切身體會學習而來)問題的關鍵是,斜對面轉讓的密室隔壁也是一家密室,而且他們老闆有意向接手,然後打通兩家店的牆,做成一家大店,但是還處於糾結,考慮,跟房東砍價階段。我合伙人得知這信息時深夜給我打電話,問我怎麼看,我想了下,12w的房租,我覺得如果被隔壁店接手,他們可以把兩家店做成一家,體量可以跟我們抗衡,又因為他們佔據離院門更近的位置,一層還有門臉(我們店在三樓,通過一部直達樓梯上下樓)。我覺得他們拿了以後對我們店的營業額影響一年十幾萬可能都不止。於是我就跟我合伙人說,趕緊拿下,明天就去簽合同,房租適當砍一砍,砍不下就算了,明天一定要把合同簽了,哪怕拿下來不做任何主題不營業,相比被那家接手來說也是不虧的事情。第二天我們簽約了合同,晚上被隔壁密室的老闆得知,他們懊惱不已。於是我們二店成了被迫動工的一家店。6月中旬,太原二店已經正式營業。
下半年計劃篇
如今,我們通過投資合作模式,獲取了資金鋪新店,同時一邊磨練隊伍的執行力,一邊磨練運營團隊,慢慢完善公司的制度,可以說用這兩年的時間,終於度過了辭職出來自己乾的初級階段(我對自己目前的行為不喜歡用創業來形容,相比創業,我覺得我這隻能叫做生意),下半年我倆計劃拆開分別跟另外兩家密室老闆合作,下半年同時鋪四家門店,具體細節暫時就不透露了。
寫在最後的話
故事大體講完了,一個在上海打工的屌絲設計師辭職兩年的實戰感悟,沒有太多專業的術語,沒有教科書式的打法,沒有很好的文字功底,純粹的流水賬,能看完的都是真愛~~~也希望對看完的人有所幫助,哪怕就一丟丟~~~
————————————————————————————————————————
Part 2 (更新於16-03-02,Part 1見下面分割線之後)
機關方面:由於還沒踏入密室這個圈子,認識的人極其有限,在網上找了一個做機關的到店指導安裝。現場與木工溝通,來做一些磨具。前期還相對比較順利,最後裝最複雜的那個主題機關,一天一夜沒接好,最後才發現原來他也是半吊子水平,沒接過複雜的,裝燒了三個元器件。又讓廠家發貨。然後發來以後一直說自己哈爾濱還有個項目,他得先去,讓我們找個弱電師傅來自己弄,就這麼撂挑子走了。我們只能壓了他一筆尾款。無奈之下,我們只能自己接,只能讓廠家教,接了大概半個月,才搞定。雖然嚴重影響了開業時間,但是好歹我們學會了繼電器的原理,知道如何裝機關了。
九月份開業,做了一個多月後,以前公司的領導看我們似乎做的還不錯,建議我們去開第二家店,他們來投資,我們來操作,於是10月底又開始找房子,半個月內看了差不多30個房子,最後地方選在虹口龍之夢附近。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空間的可塑性都非常滿意,場地500平米。必須做一個打品牌的大店。幾個人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琢磨這事情怎麼推進,終於在12月底動工了。在此期間,宿州有個要開密室的來上海考察,來到我店裡跟我交流,後來決定讓我去給他做密室。第一次過去,跟他修改文案,分工做的事情。等他施工的差不多,我幫他定的機關也ok了,於是去了第二趟。把機關接好,給他安裝好。這算是第一次嘗試給別人做密室,自己充當那個來我老店裝機關那人的角色,感覺自己已經徹底掌握了這項技能。
在密室行業摸爬了大半年了,接觸了一些道路廠商,磨具廠商,討好了合作關係。最近一邊忙著新店的開業,一邊忙著接一些密室的設計項目。我們想將密室設計行業正規化,不是像大多做密室的一樣單純的用cad單線劃分下房間,其他全靠口頭添油加醋的描述,讓店家產生強大的心裡落差。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規化這個行業,從調研當地市場,競爭對手的水平,選址等各方面做出前期策劃,施工前出完su詳細模型,具體到磨具的做法等等,讓開店的人知道他這麼多錢投下去最後會是什麼樣,對店主負責,讓店主賺錢,才是我們的宗旨。如今接了兩個項目在做,店主還是感覺到我們滿滿的誠意,最近實在太忙,斷更了好久。關於做上游市場這塊的內容,估計是要等一段時間再更了。。。
————————————————————————————————————————————————
Part 1
13年大五,在校投簡歷的時候,懷著跟大多學生一樣的心態,去大城市找個知名公司歷練幾年。由於家是江蘇的,上海離的更近些,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城市,所以簡歷全部投的上海設計院。什麼天華,聯創等大院一個都沒放過(國企沒投,個人不喜歡國企的安逸節奏),然而現實卻比較殘酷,沒有一家大公司給我面試機會。當然,投一次不中還得投第二次啊!要讓人家HR看到我的誠意啊。然並卵。。。於是在建築英才網上實施了海投方式,海投,顧名思義,每一家都不放過。全部投,哪家喊面試就去面。再從中挑選個合適的。
我大學到工作的過程,可以說成理想到現實的過程。畢業前想去做共建,那時候覺得共建才算得上建築設計,覺得自己一定要設計個地標建築啥的。現實就喜歡給你一記強有力的巴掌,把你抽倒在地上,對你吐上一口吐沫,不屑的對你說一聲「醒醒」,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最後還是去做住宅了,心中滿滿的抵觸。好在組長跟我校友,是比我高7屆的學長,覺得,學長肯定會好好帶我的,跟著學長先學半年吧,幹完半年拿完獎金再換個做共建的公司。在上海的同學也多,去了各種不同的公司,年後再打聽下什麼公司不錯,性價比高,那時候換個公司也行。抱著這樣的打算,就在這家公司待下了~
一開始做住宅,還是比較抵觸的,後來做著做著,慢慢也接受了,覺得大多公司都做住宅,住宅細節還特別多,要學的太多了,於是一待就待了一年半。2014年底,似乎這場建築的寒流已經來了。公司給各組20%的名額年後漲工資,漲幅1-2萬。聽到這個消息,公司里怨聲載道,特別是剛工作兩三年的,覺得以前可以每年漲3-4萬,工作還有個奔頭,想在上海買房立足還有個希望。雖然我們組的名額有我,但是說實話,內心也不爽。加上公司出了個年後算產值的標準,我想當不看好,於是決定辭職。2015.3.18,去新公司入職。聊一下這個新公司,畢業前,在蘇州實習的時候,聽過這個公司的宣講會,感覺還不錯,後來投了簡歷,沒有給我面試的機會。工作一年半後又開始投簡歷了,這家也投了,最後讓我去面試了,當時心想,給多少工資無所謂,只要給offer就去!面試的還算順利,被錄用了。工資月薪到手6000(比第一家公司低1500),沒談年薪,說獎金看個人產值。對於方案公司,看個人產值算獎金我就覺得比較扯吧。但是當初還是賤賤的接受了。誰讓他是我之前就想去的公司呢。。。
3月份,也是我第一次玩密室逃脫,之前這個只在電腦或者手機上玩過,並沒有體驗過真人密室,玩了一個後又玩了第二個,感覺還是挺有意思的。隨著後面越玩越有經驗,知道一些好玩的店,才發現,原來密室逃脫已經發展到這個程度了。4月底是一個轉折點,那時候我天天加班,沒時間與同學或者前同事聚聚。突然一天晚上,以前一個同事問我。要不要投錢開一家密室?那時候晚上11點。我還在公司加班,然後告訴我他們在哪裡哪裡討論。我說,好,我打個車就來。過去討論的很晚,那天5個人甚至都各自分工,每個人要做些什麼,甚至都在考慮叫什麼了,我說,我們五個人,不如就叫GIVE ME FIVE吧,正好當時又流行說這個口號。5月,事情出現轉折,有人想了想決定退出了。我問了下那個沒怎麼打退堂鼓的同事,問他,你還做嗎?他說挺想做的,就是沒多少錢。我說,那就去做吧,其他錢我去跟我同學借。
確定一定要開密室後,就開始著手找房子,設計主題,籌集資金等一系列事情,由於我自己算是執行力不太高的人,而且真正自己開店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我怕自己最後知難而退,所以一定先逼自己向前邁進,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租房。做一個小型密室,選址在五角場大學路,問中介房租要1.5萬左右,一旦付完租金,那就沒法放棄了,所以第一部工作就是租房,確定了房子,才能根據房子來設計密室。五月底,我們挑了個複式的房子,交了定金,6月底拿房。6月1號,我檢查出來得了水痘,由於要隔離,醫生給我開了1周的病假單(兒童節怒放假一周?)。在家設計設計主題,感覺一切都很充實。7天過完以後,去公司上班,仍然是無休止的加班。那個時候就沒空再來做密室的事情了,我問自己,繼續做建築,現在圖的是什麼?拿著6000的月薪,每天9.30去公司,晚上12點左右回家,14個小時左右的工作時,感覺性價比特別低,獎金也不確定到底能有多少。加上後來在許多到店門口看到3500招營業員,管吃住。那個時候,我開始覺得,除了畫圖,我還是能去做其他事的,不會出現養不活自己的狀況,只要自己能吃苦就ok了。那刻起就開始醞釀辭職的事情~
等我自己想清楚了整件事情的時候,就準備跟家裡商議下這個事情。在家裡親戚眼裡,建築設計師算是一個比較光鮮亮麗的職業,因為父母兄弟的孩子中就我一個本科畢業,似乎也是他們眼中小孩可以學習的榜樣。然而我從沒把本科文憑放眼裡,上學至現在,我知道,外面學歷比我高的比比皆是,在上海,滿大街的本科生,碩士,博士。打電話回去跟父母說辭職開密室的時候,家裡似乎炸開了鍋,最主要是關心密室是啥玩意,然後就是覺得,我不該放棄這個外人看來特別好的職業。溝通了一兩天,我說,我先辭職半年,做做看,如果還可以,就接著做,如果不如預想的狀態,就回去接著做建築。當然這是我的緩兵之計,我自己思考好了,出來以後要回去太難了,第一,就是建築行情差,公司沒啥理由用一個內心不穩定的人,第二就是自己跟同屆的人相比,能力不進則退,薪資待遇肯定有所不如,也是我不太願意接受的一個方面。
6月18日,辦理了辭職手續,心頭的一個擔子放下了,終於可以專心研究密室的事情了。辭職前幾天找中介看房,看得是楊浦區大學路的房子,交了定金說6月底交房。辭職後就在家一邊設計主題文案一邊拉su模型,根據那個房型劃分下功能分區,以及密室的隔斷。個把禮拜後,突然房東說不租給我們了。頓時覺得無比蛋疼,感覺排好的計劃一下都亂了,去中介不斷交涉,要求賠償,最終無果,因為被中介將了一軍。他說現在還有個大學路的房子,住戶說要7月底八月初搬走,大學路房子特別緊張,你要租,就把上家的定金轉到這第二套上面來,我還準備去好好跟第一套業主鬧違約金的事情。中介說,定金合同寫的是6月31日,在這之前你們還沒正式坐下來談,時間也沒到,也不能就判定房東違約。萬一31號她又說租你們呢?跟她鬧就必須等到31號,才有理。然而你第二套這邊不付定金,房子很可能被別人看了。如果你另外拿1萬做定金,萬一第一個房東最後答應租你,你如果不租就變成你違約了,兩頭你要違約一頭。和氣生財,和平節約,現在最重要的是房子。還反問我,鬧到這一萬違約金了,房子沒拿到,你不也虧嗎?哎,也是,為了大方向,只能吃虧了。踏上社會的第一課就這麼現實,中介分析能力都這麼溜。。
第二套房子是個複式,比我看的第一個更滿意一些。覺得主題可以做的更豐富,房間更好隔了,現在距離拿房子還有一個多月時間,期間就去玩玩別家的做得好的一些密室。回頭再看看我們文案,又看不上了,又改方案,甚至重做。又去那個現場測繪了下房子的圖紙,回來又建了個su現狀模型。重新設計,重新來做。最初想做4個主題,後來想想還是就做3個吧,留一個角落做一些建築展覽,給一些有意向的設計師展覽些畫或者設計稿什麼的。當一切進行的似乎很順利的時候,7月25日,又是當頭一棒,說租客可能要八月中旬搬,具體什麼時候搬一直沒定下來。。。我那個急啊,眼看一個房子換另一個,方案不停的要重做。。後來中介又說出來個新房,當天就可以簽。我想想還是別等了,早一天弄起來好,畢竟辭職了,一個多月,啥都沒進展,內心還是焦躁的。於是最後就簽約了現在店所在的位置。。
房子合同簽完從8月1號開始算起。既然這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那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深化主題,按照現狀建模,聯繫施工隊,聯繫做機關的。用了一天把密室隔斷位置定好,密室的整個流程梳理好。我們兩人一個去對接做機關的,一個去對接施工隊。話說雖然做建築設計的,但對施工方面還是沒有實戰經驗,可以說一竅不通。包工包料的價格到底多少都不清楚。只能貨比三家,叫了一堆施工隊跟裝修公司依次來報價。每天要跟兩三個包工頭或者項目設計師講我要做什麼什麼樣的東西,大概會有哪些工作,讓他們出明細單之類的。機關道具方面,由於我們有個主題相當複雜,需要找到可以來做這套程序的人。最初計劃是讓人家做好道具我們自己來植入安裝,想省一部分資金。但是現實比較殘酷,許多道具需要跟木工溝通,如何安裝,需要打什麼樣的傢具才能植入設備。感覺自己還是門外漢,於是想請人到店指導安裝,這樣費用會上去一些,但是想著能比自己安裝的速度要快,早一點開業,早一點有營業額,說不定這些錢也能賺回來了。
裝修方面:談了很多包工頭以後,不得不說,各個行業不管做什麼,都有好壞之分,文化高地不論,腦子好不好用很關鍵。我是這麼挑人的(個人看法,不代表正確),我基本會跟每一個包工頭講我大概隔斷的面積,吊頂的面積,抬高的面積,牆面所要的效果,大型的傢具大概什麼樣子,我想要他們知道我在做什麼,大概有多少工作量,給我報一個相對比較精確的造價。然後包工頭呢,有一個跟我秀資歷,說我做過什麼什麼,來上海多少多少年之類的,絕對沒問題什麼什麼的,當場給我報價,說多少錢以內肯定可以搞定,工期多久內搞定。儘管比我心裡預期的低,但是我沒選,我覺得這報價太草率,說的太絕對,要麼就是報了一個相當高的價格保證自己不吃虧,要麼就是沒搞清楚這個工作需要做啥,我更偏向於後者。沒有簡單的估算,聽完就說了價格,也不反問我一些東西的細節問題,感覺後期隨著工作量超過他的預期,漸漸地會有抵觸情緒,做不好活的可能比較大,於是就pass了。
對於每個包工頭接項目來說,其實跟我們做設計投標一樣,怎樣脫穎而出?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那麼多農民工來上海做施工,為什麼有的人成了包工頭,有的人開了裝修公司,為什麼有的人還是工人?從我最後選的這位包工頭身上我就了解到了這些東西。他剛來上海也是跟著好多裝修隊做,電工出生,如今木工,泥瓦工,油漆活,他都精通。來跟我談的時候,把他想了解的東西都問了,同時對於密室逃脫還有點興趣,然後根據我描述的東西他進行理解後會給我反問,覺得怎麼怎麼做更好點或者更安全些。大概談了兩個小時,說回去我算完給你報價,晚上發你。讓我就覺得他做事情是會思考的,做事是穩重的,不是耍嘴炮的人。臨走前,說加我一下微信。我看他頭像是用一個鎚子跟一個釘子組成了一個坡屋頂,整個頭像是一個小房子。LOGO下面寫著張師傅裝修。後來我跟他閑聊,跟他說,你這頭像誰給你做的,他說他自己上網找了些圖,請別人幫忙改了改,加了點字。也許同樣沒文化,做同樣的工種,但是他去思考了,去做了一些別人沒去做的,漸漸地他成了包工頭,別人還在做工人。(未完待續...)
真實的故事。
一個哈佛建築系快畢業的人跟我說,畢業後他要去賣水餃,他貌似是哈爾濱人吧。
餐飲業真的挺好的,尤其在美國。我們同學之間也常常開玩笑說畢業開餐館什麼的。
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做形態比較逆天。
由於學校在洛杉磯,有少部分人畢業之後直接去動畫公司工作,工資是建築事務所的三倍。
回答僅代表個人觀點。轉行須謹慎。選擇一個行業最好先提前了解好。
作為離開建築行業,現在在矽谷做UX設計的轉行者。我覺得我也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跟排名第一的李樂賢曾一起在都市實踐實習,感謝他在宿舍幫我們打過蟑螂。
回答有部分來自於「UX未來」公開課。UX未來是我們幾個矽谷設計師做的一個公眾號。禁止轉載。建築轉UXQQ群:261193629. 公開課總結文:UX前景,轉專業方式,作品集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先說回答:
轉行做什麼都可以。我有建築的小夥伴去做了碼農,數據分析師,投行。所以沒人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
我轉了UX用戶體驗。強烈推薦建築轉用戶體驗。原因是建築小夥伴們,別幹了, 做UX去!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
薪水不錯(剛畢業平均年薪10萬美元)不加班好找工作,之後可以向產品經理,設計總監發展,甚至可以開自己的公司。
做這行國內現在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大部分人都是轉行。不用擔心別人學了很多年,你學兩年會不會趕不上別人。你的設計思維能力,軟體、審美能力都能繼續派上用場,其實建築轉交互很有優勢。
轉行方式
自學: 慢,省錢 - 要讀書,看教程,最好有小夥伴一起打卡督促。推薦幾本書:101 design methods, do not make me think等等
培訓班:快,花錢 - 不要上教你PS的包分配的培訓班,都是給大專生的。老師是否負責最重要,如果只是來打一晃玩一下,那就什麼都白搭。
出國:平台高,花錢,開眼界 - 十分推薦,儘快準備作品集。沒條件就算了。
我選擇的是讀了HCI的top項目MHCID,現在在矽谷工作。經常收到HR搭訕,比如Autodesk, 阿里巴巴等。
我的背景並不差,建築老四所,密歇根大學碩士,家裡也是建築背景,在很多人看來我條件還不錯。可是我還是轉行了。具體經歷參見決定退出建築行業,轉專業 - 轉向,未來 - 知乎專欄。簡單來說,我轉行的原因是,賺錢少,總加班。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不到未來。「行業不好,什麼都是白搭。一種無力感,就是大家都在水裡游泳,只是你這邊水速是負值,於是任你多努力前行,絕對值還是在後退的。大環境不好,無限拉低你的可能性。目光全在畫圖上,眼界也很窄。」
有人問我轉行之後,除了賺的多,不加班,還有什麼好處。首先我要說,難道這還不夠嗎!!!
當然,還是有的。我覺得最大的感受是那種跟上時代機遇的感受吧。我最惋惜的就是,我沒有早點轉行,因為如果早點轉行,很多機遇我都能趕上。但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最慶幸的就是,我現在已經走在了一條開的見希望的道路上。眼界開了很多,了解到了很多新興的事物科技的極限。認識的牛人多了,跟做人工智慧的MIT小夥伴打保齡球,跟做VR的小夥伴討論創業(已經拿了1000萬美元投資回國了);總覺得自己有很多收穫。有時間有錢去旅行。去幫助一些小夥伴一起轉行。雖然對自己總是諸多不滿意,但總覺得,一切會更好的。
其實我不建議學建築的同學轉行,因為建築是一個晚熟的行業,很多人四五十歲事業才走上正軌,可以有能力去實現自己二十歲時的夢想。漫長的職業生涯意味著建築師會經歷經濟周期的轉換,當下經濟確實下行了,等未來經濟復甦,還是需要很多建築師。當然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過去了,未來將會向精細化,高審美,多附加值的建築設計轉化,這不正是建築師的機遇嗎?
未來很美好,當然我們也要做好過冬準備。我建議可以從事和建築設計相關的副業賺錢。比方胡如珊的設計共和也做傢具賺錢,以後國人會越來越願意為設計付費。還有可以做些其他設計相關的工作。建築師本來對綜合素養要求很高,可以解鎖攝影、繪畫、電影、寫作等方面技能,多多嘗試都可以提高自己。
只是永遠不要忘了當初為什麼開始。1. 老八校建築本科(大二從計算機轉建築),15年秋季轉專業入讀computer science master。16年春季拿到Amazon 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 實習。從申請到從cs的課業中survive、再到刷題面試和找到實習,中間沒有一步是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找實習期間,做了大小公司oa和interview,當然也收了不少拒信。
2. 還記得學期初去career fair時,看到一家建築軟體公司做類似revit的產品就欣然跑去遞簡歷,相談甚歡,然而小哥一詢問need H1B sponsor後就態度突變,不了了之。還有一家公司某大叔看到我簡歷上本科專業不是cs,但修過cs的課,就質疑我還記得數據結構么?red-black-tree,bst...遞簡歷後也是沒有下文。有些公司需要現場寫演算法題,寫好了才收簡歷,然後發oa,過了再安排面試。
3. 大公司相對小公司會對轉專業的人寬容一些。一月初找朋友內推了amazon,三月初面試。面試前把leetcode刷到200題,把論壇的前兩月面經考過的題基本都做了一遍,還有就是正職的題庫也過了一遍,準備了數據結構等考點知識。面試時,白人小哥要我optimize一段源碼,說是有200百萬個request訪問id,順帶考了memory, multithread和cache的知識。答出來後寫了個cache,然後followup是在源碼里用上這個cache,分析演算法複雜度。算是一道非主流的面經吧。儘管今年北美IT形勢不好,但總算找到一扇進入IT行業的門,希望實習後能順利拿到return offer。
4. 身邊轉計算機的同學也不在少數,都是從各大苦逼工科專業轉來,如數學、物理、生物,電子,他們在原專業學習中或多或少接觸過編程,用python寫一些協助分析的代碼。相比之下,建築學相當偏文科。自己的java編程基礎也是原來計算機學院攢下來的,在建院最多就拉拉grasshopper,就是寫processing、arduino時才撿回一些些。理科思維也磨得七七八八。。以至於剛轉計算機專業時被作業和project折磨得苦不堪言,現在流的淚也是當年轉建築腦里進的水。所幸已經過去。
5. 去年申cs的時候,我算是建院里的異類,然而從今年開始,也開始有人向我諮詢轉cs的事情。感覺就是大家好像把轉cs想得過於簡單。舉個例子,前端開發是cs的一個分支,跟ux、ui不是一個概念。ux、ui跟設計類似,用axure拉個原型,大不了css、html搭個網站,用ai、ps、id填色排版就好。但是網頁總不能是靜態的吧,客戶端要用angularJS搭吧,數據不能一刷新就沒了,server side要用mongoDB, Express, NodeJs吧…這些就到了需要前端開發的時候。
6. 別人只會看到你拿到實習、拿到return offer後光鮮的一面,寫不完project、演算法題不會做、跟印度組員合作撕過逼等等流過的淚、吃過的苦頭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才能化解。還有一個月就final了,從現在開始要把之前欠下的作業和project做完,好好準備期末考,在入職前繼續惡補編程。願半年後重看此文時,並不會感到遺憾。
7. 去Amazon傳說中的AWS組實習六個月,給自己個機會學習更多backend技術。。核心組,牛人多,希望能survive TAT
8. 2017年暑假在Facebook實習。組裡東歐人和印度人為主。也許是經過AWS老毛子六個月的魔鬼訓練,這次兩個項目做得得心應手,最後拿到正職offer,包裹15w刀。準備畢業入職臉家。
中國政治在洗牌,經濟在洗牌,建築設計行業也在轉型,留下的是真正具有熱情和能力的,轉行的必然是行業的淘汰的結果!
我認為轉行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在下一個產業洗牌的時候,不要再被刷下來!改變行業容易,改變自己的人生職業理念難,望大家多從自我出發,不斷完善自我才是最堅實的!
依然阻止不了我轉行做建築設計的決心!
「我們都是自己經驗的井底之蛙」
合適的副業跟你是不是建築設計師沒有任何關係。相反,這個身份倒是綁架我們什麼都不敢做
產品設計領域大有可為,大部分的經典款傢具出自建築師之手,大量的建築師背景的成為傢具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產品設計師。建築設計狗比較適合跨界傢具設計。
最近雨叔看到一篇文章「建築師你轉個P型,你除了畫圖還會幹什麼?」,原來標題黨已經如此無腦了,這無異於對萊特兄弟說,「造毛飛機,你們除了修自行車還會幹什麼?」(萊特兄弟在發明飛機之前曾從事自行車修理)。雨叔作為轉行還算順利的設計師,現在就給大家指明轉行的108個方向,給大家插上翅膀,起飛。
今年建築行業的情況,想必大家都有所聞。在此背景下,設計師們較為清閑,拿著微薄的薪資,有轉行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轉行有風險,行動需謹慎,如果你認同以下觀點的任意一點,那麼你就很適合轉行:
1、有自己非常熱衷的興趣愛好,想要把它作為自己的工作甚至是事業;
2、建築行業加班頻繁,沒有時間生活,想要尋求高時薪的工作;
3、依然熱愛建築,離開一段時間沒什麼,有機會再回來。
建築設計,作為五年制的專業,它讓我們視野寬廣,它培養了我們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它賦予了我們創造、改造事物的基本技能。雨叔認為,建築設計的學習與工作經歷,正好可以作為從事任何行業的「預科」。如果上面任意一條觀點戳中了你,就來看看有哪些適合建築師從事的行業吧:
1、金融
憑藉建築系學生優秀的邏輯分析能力,在金融界有所作為是極有可能的。只是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需要自學許多金融知識或者去學校接受正式的教育。雨叔的兩個朋友已經順利進入金融行業,並且還有很多同學畢業時就獲得了金融和建築雙學位,對於他們來說,門檻會更低。金融相關的工作,就由銀行、投資、保險、信託、證券、租賃等行業提供。這些工作的時薪也許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
2、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時下也算是高薪行業,吸引了各行各業的人轉行進入,競爭日益激烈起來。對於建築師來說,門檻並不高,無非是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做一些自己的作品就可以去面試了。並且,現在很多公司轉型為互聯網企業,具有設計背景的程序員也是炙手可熱的。信息技術相關的工作有前端工程師、後端工程師、移動端工程師、架構師、產品經理、測試、運維和信息安全等。隨著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工作種類也日益增多,如果你對信息技術感興趣,總能找到適合你的工作。
3、設計
很顯然,設計穿插在各行各業中,並且,設計總是相通的。對於建築設計師而言,轉行去做其他設計工作,簡直易如反掌。以前學習的基本技能都可以繼續使用,只需要切換一下工作方式即可。設計相關的工作真是非常之多,何止108種,比如UI、UE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產品外觀設計、傢具設計等等。也有許多建築師轉行到其他設計領域的成功案例。
4、教育
對於博古通今、眼界寬廣的建築師來說,做一名教師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不僅僅是做建築系的教師,也可以是小學、中學教師。如果你擁有獨一無二、爐火純青的技能,讓它代代相傳也是極好的。另外,對於學生來說,擁有一位建築師作為老師,應該是蠻幸福的吧。
5、攝影
建築師們大多是喜歡探索、尋求新知的一類人,熱愛建築與大自然,常常身體力行體驗、品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並且,建築師們的攝影技能也是登峰造極,他們極其擅長作品的光影、明暗以及色彩的表現。轉行成為攝影師,不僅可以繼續探索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創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
6、娛樂
導演、舞蹈、演員、歌手等職業對於建築師來說並非遙不可及,許多建築系學生在大學時代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天賦,併名噪一時。雨叔的直系學長中,就有導演、演員、歌手,並且已經有非常出色的作品。如果你擁有超高的顏值或者十八般武藝,那就躁起來吧!
7、體育
建築師動輒通宵畫圖,所需的體能也是不容小覷的。雨叔的同班同學,剛哥,就是在體壇叱吒風雲的人物,在校期間打破運動會多項紀錄,獲得金牌獎盃無數,帶領校足球隊走向了冠軍,相信他還會創造更棒的成績。朋友同事中也有許多健身、馬拉松達人,他們對運動的熱愛,就是對生命的讚頌。
8、網路
互聯網時代信息就是財富,而信息的生產者,就是用戶本身。所以,作為有效信息的生產者,創造的財富也是巨大的。例如許多熱門的播客、自媒體等等。另外,如果你有優越的資源和地理優勢,成為代購、微商和淘寶店主也是不錯的選擇。
9、歷史
歷史也是相當有趣的一個範疇,中建史、外建史以及考古等等。相信這裡面也有很多有趣的職業,雨叔一直覺得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能夠博古通今、歷史典故信手拈來,又顯得非常自然不做作的朋友,真的是好厲害,雨叔望塵莫及。
10、文化
詩人、作家、畫家、插畫、書法等傳統文化領域,對建築師的准入條件並不高,然而前提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才能在這一領域自由地創作。相信如果你足夠有天賦,甚至可以改變這些傳統文化領域的某些守舊規則,成為獨樹一幟的大家。
11、工匠
木匠、石匠、泥匠、瓦匠、鐵匠、染匠、花匠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所能看到的匠人,將技藝與智慧融於一身,再用雙手改變世界。這不正是建築師所擅長的領域嗎,只是這次需要自己付出的體力,才能得到完美的作品。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12、公共關係
1904年,艾維·李使用Public Relations這個詞來描述公共關係的概念,後來人們把它簡稱為PR,這就是公共關係的縮寫。它是一種有意識的管理活動。組織建立一種良好的公共關係,需要良好的公共關係活動的策劃來實施和實現的。如果你具有超高的情商,在處理各種關係上遊刃有餘,喜歡各種事務關係的策劃,那麼這個行業值得你了解一下。
最後,你要明白,展示真實自我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你有無限的可能。
坐標上海,工作五年
年初的時候從上家公司離開,當時市場還沒那麼差
陸陸續續還有些活,市場上招人的公司也還有一些
也還沒想到要換個新職業,不過那會陸陸續續收到一些非設計的Offer
有個教育培訓機構讓我去教學生做學校申請的作品集,差不多開到200rmb/h
還有個特斯拉的offer,轉室內去設計他們的4S店,給了個總價400k含美股股權的offer
還有就是些還算搭邊的甲方機會
然而當時我。。。。
腦子瓦塌了!!!
瓦塌了!!!
塌了!!!
就這麼全部拒絕了,然後進了繼續找了家建築設計公司
繼續畫圖,畫圖,畫圖,畫圖
所幸這家公司專做醫療和機場,沒有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沒有降薪啥的
我的心是想自己乾的,是躁動的
尤其看到原來的同事離職後現在都在各種機會
順便吃吃喝喝四處玩!!!
今年六月份左右
我去杭州某一家建築設計公司準備商討設計方案
前台知道我的來意後,就帶我進去找負責人談細節
負責人辦公室在裡間
外面有個房間是設計員(估計是的)的辦公場所
路過的時候發現他們的電腦刷刷的一片紅
照耀著他們狂熱的眼和充滿喜悅和貪慾的臉
那時正是一波牛市
所謂的設計師全都在看股市
我想這就是他們的副業吧怎麼沒人關注過水暖電啊!!!我們就這麼不重要麼??要哭
地產業走下坡路也絕對不是要垮,個人認為只是淘汰落後產能的過程,設計水平low的一定會逐漸擠出市場。你以為我國已經發達了嗎,基礎設施已經完備了嗎,不說美國,連澳門現在都一堆在建工地。地產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存在周期性,現在互聯網+爆髮式增長,可是終究也會有泡沫破裂的一天,在社會行業高度細分的今天,還是好好累積自己的本行比較實際。
你想著要轉行,我卻已經轉進來了,怎麼辦,涼拌~~~
行業發展減慢恰恰是專業人才的機遇,因為大量的建設本來就是反常態。
謝學妹邀,我才裸辭了,剛收到面試通知……妹紙你邀我回答這個問題我有點怕怕的- -。
我從大三就開始籌謀著轉行,轉到了現在還在做景觀,嘗試了傳媒,銷售,編劇等行業,發現很多事都是看起來很美。
比如我做傳媒的時候,要給某些電影電視劇做宣傳,可是真的拍得跟一灘便便一樣的東西,非要我寫篇文章誇得天花亂墜,還不能太天花亂墜,要不主管嫌你刻意,我做了一個月,以前寫東西很隨性,幹了這個工作才發現我勉強自己寫東西真的會噁心到自己,於是我幹不了傳媒;
比如我做銷售,據說我是那個學校上手最快的課程銷售,之前完全沒經驗就能在半個月的培訓之後直接當pay轉正,我走的時候HR和校長一直留我,走了倆月了HR還想說服我回來,然而,為了業績不斷PUSH人,沒有自己的時間(有幾次正在和男朋友吃晚飯,有意向的客人來了,我甩了筷子就去了),受不了,遂不成;
比如當編劇,一切都OK,但是太不穩定了,萬一我三個月接不到本子,我難道要在北京喝西北風?
最後我去某省設計院(事業單位)做景觀,一年之後受不了那裡的規則和氣氛,毅然辭職。
說實話,我前天才辭職,昨天剛辦完手續,本來我想去好好準備一下投遊戲策劃……被我男朋友說服,說以對我的了解,我干不來這行,於是我準備了作品集去投了簡歷。
畢業以來一直有母校光環籠罩,找工作順利得不行,這次也是一樣。
對於想轉行的大家,我只想說,想試就去試,空想沒有任何意義,不管多少人能轉行成功混得不錯不代表你就能適應,實踐出真知。
什麼?你不敢試,只是在觀望?那你還是好好做本行吧。
以上。自己也算是幹了8年的建築動畫了,對於建築行業里的門道也差不多了解了,最近想干回自己的老本行,
推薦閱讀:
※學建筑後,對你最大的影響或改變是什麼?
※建築學學生有什麼好的網上學習資源?
※西部省會城市的二本院校做老師還是留在一線城市繼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