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色即是空」,那麼修佛的殿堂、物料、文案等為何都力求美到極致呢?

無論是華美的唐卡,還是日式極簡的禪院,都是美到極致。寺廟的建築結構、光和影、甚至培植植物的選擇,亦是極美。還有「沾花一笑」「一期一會」「 一花一世界」等文案,同樣很美。
而這些形式的東西,不也應該算是「皮相」嗎?為何佛教在這些東西上力求精美?這與自身教義不矛盾嗎?
順便問一個相關問題,在基督教里,為何新教教堂比較粗朴而舊教教堂則比較華美呢?各種不同宗教是如何選擇自身在傳播需要上的表現形式?
本人不是教徒,誠心請教,如有唐突請見諒。


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經文中,「色」指的實際上是「色法」而不是美色。至於成人網站經常拿著「色即是空」來說話,其實是一個比較文藝的鍍金方式,與佛教的原意完全是兩碼事了。
「色」並不等同於「美」,「色」這個概念的外延比「美」廣得多。在佛教中,「色」有「質礙」、「變壞」、「顯現」的含義。「質礙」是指有體積而佔據空間,有體質而彼此相礙,有不可入性;「變壞」是因有質相礙,如遇刀砍杖擊,就會變壞;「顯現」就是有方所形相,能表示出來。
「色法」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構成。這四種要素,明確的說只是四種基於感性或某種浪漫主義情懷而命名的代號,並不是說物質真的是由土壤或空氣構成的。

  • 本質為堅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稱為「地大」;
  • 本質為濕性,而有攝集作用者,稱為「水大」;
  • 本質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稱為「火大」;
  • 本質為動性,而又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

此之謂「四大」——「四大皆空」里的「四大」就是以上四種。

好了現在讓我們看另一方面。
「色即是空」這句經文只是在描述一個事實而不是做出一個價值區分——它要表達的只是,色就是空,他們之間沒有本質的差別,它既沒有強調「色沒有空好」,也不是「我們要追求空」。
為什麼?「色」與「空」本質上都是假名,這些假名都是用來把握流變的外界的,本質上都是為了達到真理的一個方便手段。但如果某人看見「色」或「空」這些高大上的假名,從而沉湎於概念的糾纏和文字的遊戲,這種行為在佛教看來是同樣愚蠢的。刻意地追求「色」是大眾的本性,但為了規避「色」而刻意追求「空」,那同樣是一種執著,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更糟糕的執著。
所以『寶積經』里說:「若以得空便依於空,是於佛法則為退墮。如是迦葉!寧起我見積若須彌,非以空見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諸見,以空得脫,若起空見,則不可除」。『中論』則說:「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最後得提一下的是,在很多時候,「美」這種東西並不是被刻意的豎立起來的,而是在求真的道路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來的。這就像一個專註於某方面的強者一樣——他並沒有刻意的去培養自己的魅力,但在他追求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他的身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了某種氣質或魅力。
現代的人習慣以「分析」的方式去看待一個東西,這本質上是一種西方化的思維態度。
這個時候不妨倒轉一下思維方式,可能更能接近古人的原意:如果真、善、美都不是各自獨立的東西呢?如果那個最高的東西其實是一個真-善-美的統一體呢?就好比一個楊桃:我們從橫截面去看它,它是梭形的;我們從垂直剖面去看它,它又是五角星形的——但這不意味著這是兩個東西。


空也是色。


佛祖出去要飯,都是光著腳去的,因此每次回來都要「洗足已」。不是說出家人連鞋子都不能穿,而是佛祖以身作則,過的是一種極簡的生活,「受食信施而住」。覺得不好理解的話,可以腦補一下丐幫幫主洪七公的生活。

佛祖以及初始的信徒們,都是遊行四方的,根本沒有固定的住所,所謂寺廟是否奢華的問題,他們應該是根本不在乎的。

佛祖沒有著書立說,雖然所有佛經都是借他之口,但所謂文字優美,跟他也沒關係。

————然後問題來了————
為什麼寺廟巍峨華麗了?
為什麼僧侶不要飯開始要錢了?
為什麼高僧不但要穿鞋,還要開寶馬了?
為什麼開過光的東西都貴的離譜了?
為什麼要有所謂開光?
為什麼佛陀還能保佑人們升官發財?

————然後答案來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色即是空不是單純的理解與理論能夠體會到的,是身心體驗到的一種狀態,精神即是物質,物質亦是精神。頭腦思維,二元對立無法窺見真相,佛法是實踐學,不僅限於理論範疇。

做人做事與學佛都是一個道理,做人要誠懇,忠義,勤勞。做事要出手就是精品,出手就贏得信賴,做事要有結果,結果是精品,不是精品的結果如同豆腐渣工程一樣,讓人唾棄。

欲成佛先做人,人格的圓滿就是佛果的成就,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做人做事一塌糊塗,又如何讓世人信服呢?

佛法最高境界是法無定法,定法非佛法。以空行有,心裡無欲無求,行為上盡善盡美。心不留一物,行不落空亡,即空即色的內在超越境界。


凸顯莊嚴富貴。
有人跟你說,不要在乎錢,錢神馬的都是浮雲。如果這個人是李嘉誠,你仰望他。如果這個人很窮,你不僅不覺得他的話有道理,還會鄙視他。
所以,佛教徒在乎不在乎莊嚴富貴是一碼事,讓眾生看到佛教有多莊嚴富貴是另一碼事。


是噠,和根本教義是不同的。

在根本層面,沒有美醜分別。
楞嚴經裡面阿難被女人念咒迷惑,差點失身。被佛陀派文殊菩薩念楞嚴神咒救回來。佛就問他為啥出家。他說,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好莊嚴,深受震撼云云。

佛陀直指這個源頭進行了一系列的開示。

憨山德清大師在此批註中寫到「若愛如來,何能不愛摩登伽(那美女名)。」意思說你看佛陀漂亮就出家,看人美女漂亮還不肯定動心了么。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那為什麼寺廟,僧人,都講究美呢?
這個叫做「方便」。

簡單的說,真理也是需要營銷的嘛,弄那麼可憎可怕,很多眾生就還沒了解呢就接受不了了。

除非你全民都對佛菩薩高度信仰。

比如藏地,就敢把菩薩畫成青面獠牙,現憤怒相。
以此昭示佛菩薩既有對眾生慈悲,也有對煩惱障礙,「死主」現大威神的憤怒相。

有些上面還有骷髏頭啊還有內臟。難道這些算美好?

在佛法世界裡本來沒有分別。為了讓你好入門做成這樣的。

師父們得保持衣服整潔,儀態莊嚴。
也是為了度我們這些俗人。

大成就者呢?有時候就濟公那樣。莊嚴在內,外面現各種稀奇古怪的相。


估計主要是和信息獲取渠道有關。
僧人岩居或者林居的話,大部分就是個山洞或者茅蓬,真不見得多美。因為不美,所以在各種渠道上流傳不廣,所以你可能沒看到。
至於經論文字,很多經論有多種翻譯,有翻譯的很質樸或者拗口的文字版本,你就未必覺得美了。你之所以覺得很多經論文字很美,因為那些文字不美,流傳不廣的經論沒傳到你耳朵里而已。
佛法重要的標準是能否引導眾生趨向佛法,是否有利於修行者修行。如果說有些東西符合了大眾的審美,那是因為那部分應機的人喜歡美。或者有利於修行者生存的物質條件,本身就符合了人類共同的審美標準。
而美或者不美,並不是最終追求的對象。


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沒有廟宇的, 吃的食物都是靠化緣得來的。佛陀去世的時候一個字也沒有留下。所以後世的佛教徒做的事情,和佛陀最初的倡導是不一樣的。

至於新教的教堂問題, 新教的教徒也曾被稱為「清教徒」,比較重視禁慾。


為了讓你妄心一動走進來,然後再讓你明白為何不要再有妄心。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你們懂的還真多。
倒騰來倒騰去,佛又不是包工頭,那大殿什麼樣是他蓋的嗎?
披雲錦袈裟蓋堂皇佛殿的有,穿百納搭茅棚的也有,甚至鑽山洞、躺地窩子的也有,你幹嘛就盯著一家瞅。
再者說,千般萬種,他們也不過是各種路數的教徒,他充其量算佛的門人又不是佛的代言人
一個是人的行為,一個是佛的理論,有嘛好糾結的呢?
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呢······


因為題主提到的殿堂、物料、文案都是佛教的軟廣啊~


(本文皆為主觀的個人思考,利益相關:爺爺是受過三歸五戒的優婆塞,也就是居士,奶奶和姑姑信仰新教,自己無宗教信仰)


尋常信徒(非家庭熏陶)了解到佛教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碰上了大困境之後無法自我開解,痛苦不堪希望尋求心靈的依靠。這個時候你覺得他會做什麼呢?看艱澀難懂的佛經,不可能。請看這段選自《金剛經》的凈三業真言:「唵。娑嚩婆嚩秫馱。娑嚩達摩。娑嚩婆嚩秫度憾。」(可能一部分信佛不懂佛的也不太會去看這些東西)

(圖為白蓮花手真言)

所以這些人的選擇基本上都是去寺廟裡找法師開解(我上次還要了一位法師的qq,偶爾會找他聊聊天)這個時候佛寺的那種威嚴中帶著慈愛的氛圍很容易感染到心靈脆弱的人,處於逆境之中的時候總想找一個堅實的依靠(其實就是想放棄),這時你看到了菩薩寬厚的眼神,就陷進去了。答主在高中時期曾有一段時間遭受了三觀的重塑,某次到佛寺差點就把持不住了,深有體會。

(圖為海南三亞南山海上觀音像)

而且寺廟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設計,就是你一旦進了殿堂面對佛像時,你就被快速強迫仰起頭極力向上看,不然只能看到佛像的腳。抬頭的瞬間,其實就是給了佛教一個在精神層面上凌駕於我們之上的機會。所以這就是看殿堂的照片沒什麼感覺,當你真正站到佛像腳下的時候會瞬間覺得自己非常渺小的原因。同時,天主教教堂里高聳的教堂頂和上面精美的壁畫都有一樣的作用。

(圖攝自中台禪寺)

(圖為米開朗基羅所畫的西斯廷教堂穹頂)

在寺廟裡穿梭的人們不是求佛為自己解決困難,就是求佛保佑自己心想事成等等,而寺廟的香火昌盛不就是靠著這些人嗎?他們要的是什麼,是一種可以讓自己人生長期穩定升值的方法。那你說這種類似於成功學的思想要由哪類人來傳播更可信呢?不言而喻。

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廣告做的越好,來的人越多,有更多的香火可以用來做廣告,吸引更多人信教……

(這段只是做個類比,並非對佛不敬)

題主關於新教方面的疑問解答如下:因為新教秉承「因信稱義」的精神,剔除了天主教教規中比較繁瑣的規定、明確的等級和繁瑣的禮節,所以教堂都比較像禮堂,只懸掛十字架,無耶穌像。

(圖為新教教堂內部)

(圖為天主教教堂內部)

其實天主教教堂最美的還是玫瑰窗。

(圖為巴黎聖母院的玫瑰窗)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如果想更了解佛教的話推薦《佛學入門》,一本淺顯的又可以解釋大部分非信教者的疑惑的好書。

有機會可以去台灣中台禪寺看看,這是我看過的建造最精密最讓人震撼的現代佛寺,非常壯美。

PS:這篇文章如有冒犯請見諒。我尊重每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同時也尊重他們的宗教習慣。從小也有家庭熏陶信佛信基督的經歷,但現在依舊選擇做一個無宗教信仰者。因為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健康的宗教都是教育我們要利他恕己,多幫助身處困境的人就足夠了,不必拘泥於形式。在我看來,信佛不如信己,求佛不如成佛。


(選圖來自網路,侵權刪)


1、建造佛殿的人可以是地方統治者~越是繁榮的地方越有華美的寺廟,有時這可算是門面。
2、和尚們收了香火錢,沒有拿去享受,而是拿生活資料以外的部分用來糊牆【誤。
身外物,何以處之?寧給佛塑金身。
關於建築,佛寺做為比較偏公共的地方,外加其宗教屬性,往往是保存比較完整的。佛寺之美,即當時的建築之美。中國寺廟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略有差異的制式、瓦檐、繪畫,日本寺廟的枯山水等等正是當時建築文化的縮影。
至於文案和布局,以及器物的選擇與擺置,你不覺得空靈的心境時常伴隨著發現美的眼睛么?
空者脫濁世縛,把更多的自己留給自然萬物,一泉一壑,給禪。況且在古代,和尚們不用為生活資料而勞作,修心之餘自為創造力和藝術創造條件,外加佛教文化的浸染——那本來就是一座美的寶庫。藝術的靈魂折射於心境,有時越脫離煙火氣便越是高華。
不過和尚群體也是多出離經叛道之人、詩人和藝術家的,如唐代梵志等。哪有那麼多純粹的佛和道,有時只是遁逃世俗罷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一部紀錄片《輪迴》里的片段:西藏一座寺廟裡,幾個喇嘛花了很長時間,全神貫注製作了一幅精美的壇城沙畫。但是在作品剛完成時,他們卻馬上把這精妙絕倫的畫毀掉了,多美的藝術品,讓人看著好可惜。

我想這個場景可以提現佛教」色即是空「的思想吧。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三
...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眾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眾生,此能住於無眾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於境界皆無所得。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恆遠離妄想分別;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一切作業;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恆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雖知諸法無粗無細,而說諸法粗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能演說清凈言辭;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真實,而說出離真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後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雖知諸法無有因緣,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無色,而現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凈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恆廣說照明之法。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八
...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佛業。何等為十?所謂:隨時開導,是佛業;令正修行故。夢中令見,是佛業;覺昔善根故。為他演說所未聞經,是佛業;令生智斷疑故。為悔纏所纏者說出離法,是佛業;令離疑心故。若有眾生起慳吝心,乃至惡慧心、二乘心、損害心、疑惑心、散動心、憍慢心,為現如來眾相莊嚴身,是佛業;生長過去善根故。於正法難遇時,廣為說法,令其聞已,得陀羅尼智、神通智,普能利益無量眾生,是佛業;勝解清凈故。若有魔事起,能以方便現虛空界等聲,說不損惱他法以為對治,令其開悟,眾魔聞已威光歇滅,是佛業;志樂殊勝,威德大故。其心無間,常自守護,不令證入二乘正位,若有眾生根性未熟,終不為說解脫境界,是佛業;本願所作故。生死結漏一切皆離,修菩薩行相續不斷,以大悲心攝取眾生,令其起行究竟解脫,是佛業;不斷修行菩薩行故。菩薩摩訶薩了達自身及以眾生本來寂滅不驚不怖而勤修福智無有厭足,雖知一切法無有造作而亦不舍諸法自相,雖於諸境界永離貪慾而常樂瞻奉諸佛色身,雖知不由他悟入於法而種種方便求一切智,雖知諸國土皆如虛空而常樂莊嚴一切佛剎,雖恆觀察無人無我而教化眾生無有疲厭,雖於法界本來不動而以神通智力現眾變化,雖已成就一切智智而修菩薩行無有休息,雖知諸法不可言說而轉凈法輪令眾心喜,雖能示現諸佛神力而不厭舍菩薩之身,雖現入於大般涅槃而一切處示現受生,能作如是權實雙行法,是佛業。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其中,則得不由他教無上無師廣大業。
...


佛教敗壞,然後有偶像崇拜。
佛祖親自化緣乞食,佛門敗類瘋狂斂財!
所有圖騰都是斂財的借口:為造金佛,讓你獻金……
廟宇華麗了,和尚肥了,金佛多了,風氣更壞了。
演繹了貪嗔痴、霹靂手段,久違了戒定慧、菩薩心腸。
「我到西天見我佛,佛說,我也沒轍。」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410/0153960c-f167-486f-bb17-27d5a2aed8f0.shtml


我來試著解答一下。
1.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指的是物質和種種事情,都是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就是指萬事萬物的實質。
2.房屋上有什麼裝飾,也包括在萬事萬物中了。
3.緣起性空,是指,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是說,比方,一個衣服是有面料鎖邊剪裁紐扣拉鏈縫製等組合的,如果這些條件具備,叫做衣服。如果缺少一個,就叫做殘次品或者配料,或者零配件。其實和衣服的緣是一樣的,只是缺了一個緣。就是條件要素的意思。本質,用微積分的道理來思考,無限小的分割下去,最後發現細胞,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乃至於夸克,以及更小的單位,再小小小的分割最小單位,發現其實沒有單位。是空的,就是種種排列組合的變化。
4.房屋裝飾美觀隆重大方很好,有莊嚴感,刺傷了你的眼嗎?不要有紅眼病。人太窮了真的不好,價值觀會扭曲,所以,本煥長老總是說,發心發心發大心,發財發擦發大財,叫居士們都能夠有正知正念。。


現在是上班時間,不過對這個問題總是念念不忘,心癢手癢,必有迴響,冒而答之。
首先,題主對「色即是空」的理解有誤,色即「有」的意思,也就是指存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的是「有」和「空」不是對立的,而是相同的,追求空本身不就是「有」嗎,如果按照題主的理解,那連寺院什麼的都沒必要存在了。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可以用建築學和心理學來解答。(筆者不是學建築的也不是學心理的,但對建築學略知皮毛,有謬誤和表述不當的地方還請指正,權當拋磚引玉。)
宏大華麗的建築總會給人一種心理上的震撼,從而使人產生崇拜感,嚴肅感。古埃及追求高、大的陵墓建築,中國古代擺脫毛茨草階之後的高台宮殿建築,以及現代的高樓大廈,都在試圖以高大宏偉來征服站在它地下渺小的觀眾。試想一下我們的高樓情節,都在試圖用高樓來捍衛我們的自豪感。現在中國的大多數政府機構建築都還在使用高台建築的形制,當你拿著手中的文件仰望著高懸在石階上的政府大樓時,心裡會不想:我的錢是不是帶少了?我手裡帶的「禮物」是不是應該扔進垃圾桶里呢?。從我大天朝的政府建築就可以看出我們政府的某些性質了。
華麗的裝飾至於人心理的震撼就不言而喻了,相信大家都有親身體驗,就算你走進一個現代裝修高貴的房子里都會不由的「哇」起來,更別說那些帶著古韻和傳奇故事的壁畫等等了,數十倍於真人的金色佛祖拈指一笑,瞬間感覺自己所有的罪惡都被慈悲的佛祖原諒了有木有,眼前彷彿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啊。你被征服了,才會有產生崇拜的可能。
建築還有一個能讓人產生崇拜感的就是空間,大空間。我國古代的建築主要是木構的,成就當屬人類歷史之最。其中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兩種結構,前者以南方和民居為主,後者以北方和宮殿為主。其中抬梁式能創造比較大的空間,所以宮殿主要採用這種結構,但是柱距越大(空間越大),柱徑也就越大,對木材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到了封建社會後期,建築空間的發展趨於停滯,一是因為沒有這麼大的木材了,二是因為人口的增加,環境被破壞了。所以現在故宮裡會發現有一些大的柱子是從雲貴川運過來的,就當時的條件來說,一根大木材運到北京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是可想而知的。
至於西方基督教的宗教建築,早期是石制的,可想而知,水平的空間並不會發達,反而垂直的空間可以發展,能給人一種冷峻之感。歐洲的宗教建築之成就得益於神權統治,而中國的俗權一直是站在封建社會的權力頂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時期神權是不是超過了俗權請各位指教),所以宗教建築代表不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巔峰。穹頂這個偉大的創造讓歐洲的建築獲得了一個龐大的純粹空間,但是他們始終在和穹頂產生的側推力做鬥爭,所以除了穹頂之外的空間還是並不發達,而中國的建築始終在和龐大的屋頂做鬥爭。十字券和飛券結構在解放歐洲建築的空間上做了很大的貢獻。(這裡就不細究了,也與題目漸行漸遠了,關鍵是我也江郎才盡了。。。)
至於題主問的「在基督教里,為何新教教堂比較粗朴而舊教教堂則比較華美呢?」,我認為這主要和建築藝術的發展相關,從雕塑感極強哥特式建築到裝飾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從用直線雕塑到曲線雕塑,這些建築都給人華麗複雜之感,而近現代建築材料的發展和建築審美的轉變,極簡主義和解構主義成為潮流,教堂的形制也隨之轉變,再加上科學技術的指數式發展,讓宗教藝術漸漸在主流藝術舞台上成為配角,綜上所述。
才疏學淺,加上沒有上圖,以致答案簡陋,海涵!


不學佛,按自己的理解解釋一下:
寺廟方丈和尚都是佛在俗世的代理人,不代表佛本身;
這一切美到極致說到底都是俗世對佛的一種崇敬,所以用的是俗世的方式。

當然,包括佛的思想也僅僅是人類按自己的理解寫成了文字,也未必代表佛真正的思想,只能無限接近佛他老人家本身。


因為塵世中大部分人只有俗眼,極少數人開了慧眼和天眼,所以大部分人會被外表和幻象所迷惑,其實佛的本體是無色無相,沒有形象,沒有外表的,只是為了方便度化世人才現色相,為了表現因果,佛是善,得到的東西自然是美好亮麗的,所以只有顯示美好亮麗的色相,世人才明白因果關係,所以寺廟自然要美好的。


一個人總是看到自己關注的哪一點卻看不見更多,所謂一葉障目是也。無論唐卡也好,日式禪院也好,為何在題主的眼中會美到極致呢?修佛其實是修心,佛家說色即是空,這個色不單單指美好的事物,同時也是指醜陋的,骯髒的事物,一切的外在形象歸結於心,都是空相。所以真正用心學佛的人,能夠真正的看破紅塵,直指本心,所謂色相,美與丑,善與惡,皆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此謂是也。
至於這些美好的事物在題主眼中被放大成整個佛家對這種美的追求,誠認為是不對的。建築也好,唐卡也好,並不是佛教中人去為之的,工匠們,藝術家們有他們的藝術追求而以佛家形象展現出來,追求藝術上的極致美與佛家之人追求解脫是不矛盾的,真正的僧侶不會去追求色相,而是求諸法空相。


推薦閱讀:

古代千手觀音雕塑手中的各種武器(法器)都有哪些含義?
佛是無相的,那為什麼寺廟中還要塑造佛像?塑造出來的佛像既非真佛,那為什麼僧人還要對其禮拜?
去敦煌莫高窟看壁畫你最推薦哪些編號的窟?

TAG:心理學 | 視覺 | 佛教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