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中的大拉翅造型是從何而來的呢?

如題,今天看了京劇《四郎探母》,故事背景是北宋,那麼公主的這個大拉翅造型是從何而來呢?這是個傳統劇目,據說道光時就有演出紀錄,那麼是一直都是這個扮相還是今人才這麼扮的呢?因為知乎沒有「京劇服飾」這個話題所以添加了古代服飾史和京劇兩個tag,有錯誤請指出,謝謝!


四年前隨便寫的一篇簡單文字(有修改,Hasuran Li 引用的第二段文字也是我寫的):

《四郎探母》是常演的京劇劇目,其中「蕭太后」和「鐵鏡公主」的扮相對於京劇愛好者來說自然是耳熟能詳,且涉及到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不成文規制:京劇戲台上的」番邦「人物可做清人打扮。不過清代戲台上這兩個人物的裝束曾經有過一個很大的變化,這裡簡單講一講。

京劇《四郎探母》的情節來源是清乾隆宮廷崑腔連台本戲楊家將故事《昭代簫韶》,該劇中蕭太后的扮相是「戴蒙古帽、練垂、穿蒙古朝衣、帶(戴)佛項圈」;「戴蒙古帽、練垂、扎靠、背令旗、襲蟒、束帶(戰場)」;

郡主耶律瓊娥(即後來《四郎探母》的「鐵鏡公主」)的扮相:「戴七星額、鸚哥毛尾、雉翎、穿採蓮襖、系腰裙、佩劍」;「戴七星額、鸚哥毛尾、雉翎、穿氅」(第二本第十二出,即《四郎探母》「坐宮」情節的來源之一);「戴七星額、鸚哥毛尾、雉翎、內穿緊身、系腰裙、罩氅」

可見在乾隆時期,宮廷演劇戲台上的蕭太后做蒙古人裝扮,而從明代「脈抄本」的「穿關」來看,當時戲台上即已出現歷史上的「番邦」女性穿戴蒙古服飾了(晚唐沙陀李克用「劉夫人」角色戴姑姑冠),大概是因古人沒有多少歷史服飾的知識,戲台上又要區別於漢人,加上戲曲服飾的最大特徵本就是高度程式化(後來京劇中不論什麼時代背景的劇中人物,穿戴的大多是經明代服飾藝術性誇張化而來的行頭盔頭也是這種高度程式化的體現),故以時人較為熟悉的北方民族——蒙古的服飾來表現,清宮《昭代簫韶》中的蕭太后扮相承襲的應該就是明代戲曲服飾規制。至於耶律瓊娥,似無甚特別之處,僅以在七星額子上裝飾羽毛和翎子來表示其為「番邦」人物,直到現在戲曲中仍然有此做法。

再看清代後期以來到現今京劇《四郎探母》蕭太后扮相:戴鈿子、穿龍袍、外罩八團龍褂(或單穿袍不罩褂)、元寶底旗鞋、掛朝珠;
鐵鏡公主:梳兩把頭、穿旗裝便服(「盜令」「交令」二場穿旗蟒袍掛朝珠、兩把頭兩邊掛紅穗子)、花盆底旗鞋。

與清乾隆時期相比扮相已完全發生變化,「蕭太后」角色由蒙古服飾改為清代皇太后、皇后吉服穿戴,「公主」角色做晚清以來旗人女性便裝裝扮及當時吉服裝扮之一,這種變化出現於何時目前還不能準確界定,但據故宮院藏的一套約清代咸同時期戲畫中這兩個角色的形象看就已經如此了,至於為何出現這樣的變化尚不得而知,個人猜測,清後期清代服飾已可出現在戲台(乾隆年間戲台上出現「本朝服色」尚屬罪名需查禁,後來可能逐漸鬆動),而清代旗、民女性裝束,不論是實際中的形象還是在當時口語中,都有「漢裝」「旗裝」的分別,所以戲台上「番邦」人物穿旗裝梳旗頭(指旗裝頭型,含兩把頭、旗頭座等,不特指兩把頭)既可同樣達到區別於中原王朝人物角色的目的,也能使角色形象別有趣味、使時人耳目一新,同時並不違背戲曲服飾高度程式化的通例,可能正因為如此遂固定成規制而沿用至今。


謝邀。

如今京劇中的大拉翅,應當是從清末旗人女裝的大拉翅繼承而來。可能是今日最靠譜的大拉翅樣式。可以參考這一回答以及答案評論中的討論:清宮女子的旗頭如何劃分權力級別?

清末的《四郎探母》劇目,鐵鏡公主一直都是梳兩把頭的。如同上文鏈接所敘述的,旗頭(大拉翅)乃是兩把頭在清末民初的形態,所以鐵鏡公主的頭型,也是跟著時代的腳步不斷變化的。這一點朱家溍先生曾在《漫談京劇服飾》一文中有所敘述:

這兩本畫冊的年代,從上述四十四齣戲來看,都是北京徽班常演的戲,除少數崑腔外,都屬於亂彈範圍,是咸豐十年才大量入宮演唱的,在此以前亂彈戲在宮中只是極其偶然的出現。在此以後,同治年間也很少有亂彈,到光緒十幾年以後亂彈戲才多起來。因此這兩本畫冊的年代,上限不能超過咸豐。其下限,從畫冊中一幅《四郎探母》鐵鏡公主的「兩把頭」的梳法來看,還是清代早期的式樣戲台上的旗裝,在當年屬於時裝性質,是隨著時代風尚變的在同治以後,「兩把頭」髮型逐漸升高。光緒中期以後又逐漸加大,庚子年以後則變為又高又大,到清末,假髮的「兩把頭」改為青緞子製成「兩把頭」,這是旗人婦女髮型在清代後期的演變。畫冊中鐵鏡公主的「兩把頭」還是早期的形式。所以下限不可能到同治。根據這個規律推斷。這兩本畫冊是咸豐時代的作品,從畫的風格來看,是當時內務府如意館畫士們奉命畫的。這與他們奉命畫上駟院的駿馬是同樣性質。從宮中的眼光來看,亂彈戲是耳目一新的戲,所以命如意館畫這樣的畫冊。

——直到清代覆滅,如今的京劇保留了清末民初時代大拉翅的樣式。


儘管清晚期的戲曲中,胡人的扮相很多直接穿了旗人服裝,但是早年似乎是不許的,因此早年(乾隆時期)並不是這樣穿的。如清代戲曲少數民族政權人物一直都穿清代服裝么?一文所言:

最後回到《四郎探母》的穿戴上,雖然這個戲到清末才有,但宋遼時期的楊家將故事在乾隆年間即有著名的崑腔連台本戲《昭代簫韶》在皇宮戲台上演出,由於皇宮文獻記載的全面性,現在尚能得知劇中人物穿戴之大概,在該劇中遼代太后「蕭氏戴蒙古帽、練垂、穿蒙古朝衣、帶(戴)佛項圈」,雖然不清楚這裡的「蒙古帽」還是不是姑姑冠,但和明代戲曲中歷史上的「番邦」婦女穿蒙古服飾似乎還是一脈相承的,至於「鐵鏡公主」,在《昭代簫韶》中稱為「耶律瓊娥」,如第三本第一出中,「耶律瓊娥戴七星額、鸚哥毛尾、雉翎、穿採蓮襖、系腰裙、佩劍」,又如第七本第九出(後來京劇《四郎探母》情節的來源之一)是「耶律瓊娥戴七星額、鸚哥毛尾、雉翎、內穿緊身、系腰裙、罩氅」,其實並沒什麼特別的民族特徵,只是以鸚哥毛尾、雉翎來體現其是「番邦」人物(傳統戲曲中翎子的功用之一正是如此),並不是清後期內廷的亂彈戲畫里,鐵鏡公主旗裝兩把頭、蕭太后為清代皇太后皇后吉服那樣的裝束,大概後來禁令鬆弛戲曲穿戴規制一變,轉以當時人們更為熟悉的旗裝來表現歷史上非漢族政權的戲曲人物而沿用至今了。

所以如今京劇中,大拉翅倒是一脈相承。至於戲衣的變化,目測怕是有點大。這一點倒也沒有辦法,畢竟清末戲衣跟清中早期戲衣差別就已經挺大了,更勿論沒什麼參照物的今天。


鐵鏡公主也不說東北話啊……!
「干哈啊?滾犢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于魁智的唱腔?
如何評價于魁智李勝素在《傳承者》中的表現?
我想給京劇院寫戲詞,這個想法靠譜嗎?需要具備什麼資格嗎?
為什麼相聲里的京劇小段比京劇好聽?
京劇《定軍山》中黃忠唱詞「頭通鼓,戰飯造」這裡的「造」是指做飯還是吃飯?

TAG:京劇 | 古代服飾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