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場中 LED 燈、鏑燈、鎢絲燈、kino、HMI、阿萊型、PAR 燈的燈具由來、分類、對比優勢及替換使用方法是什麼?

片場中各型號燈具如何替換使用?比如我感覺可變色溫的LED就相當於紅頭黃頭燈,那是不是就租賃和購置器材時就不用小燈了。希望前輩們傳授布光的經驗和實用技巧,最好能舉幾個布光方案的實例,讓我學習學習。


篇首膜拜阿萊 ARRI 電影工業無出其右的王者

白熾燈(第一代)

普通家庭用燈通常使用這種類型的燈泡。 房間的環境感覺通常屬於比較 「溫暖的」(2900K左右的色溫),但你也可以買到比較專業的白熾燈,他們擁有稍冷的色彩。 這類燈泡通常被稱為 「溢光燈」。 使用這種燈泡的價格非常低廉,但遺憾的是,它們的壽命非常短。


鹵鎢燈光源(第二代)
比起白熾燈泡來,這種燈泡更小但功率更高,但它們也更昂貴! 有時它們也被叫做 「石英燈」,色溫一般在3200K左右。

HMI燈【弧光燈,H=水銀,M=介質弧光,I=碘】(第三代)

這類燈泡是最有效地模仿日光效果的光源。 HMI燈在相同的能源供給下可以創造3倍於白熾燈的亮度。


熒光燈: 普通的熒光燈泡,比如那些使用用辦公室的,會產生微綠色的和自然光不同的光線。 但同時也有專業的熒光燈泡存在。 Kino Flo(美國電影電視攝影棚用冷光燈)及其它燈泡可以創造出類似日光的較為平衡的光線。 這類螢光燈有很多用途及使用方式,例如排列成陣的燈管或單個的照明裝置,它們能產生柔和的光線並且不散發熱量。

白熾燈包括、鎢絲燈、;
鹵鎢燈包括:「阿萊型聚光燈」、Par(用於舞台、演播室較多)、「黃頭燈」
金屬鹵化物燈:鏑燈、HMI
熒光燈包括:三基色熒光燈、Kino Flo

你一定看到了,為什麼LED 沒有被列出來呢?
因為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藍光LED才被研發出來,此時人們才得以以RGB 的方式合成白光。但是LED的顯色性一直被眾人詬病,同時,在使用過程中LED 的發熱也是難以控制的。近年來這類問題有了解決方案,就是ARRI LED 影視聚光燈,但是價格你懂的。

另外據你說的LED 可變色溫、便攜等特點,其實並不能真正令其取代傳統燈具。大面積、長時間的照明工作依舊靠傳統燈具完成,特殊角度的照明及修飾工作有可能是LED 的另一大發展方向(類似GO PRO)。

至於布光方案,推薦後浪電影學院叢書,一定要有個書名的話,就是光色留影了。


先大概回答,錯漏之處必然有,過年太忙,過陣翻一下資料再完善修改。

你把燈拆分來看,所有燈就是燈體結構和光源(燈泡)兩部分。

A:按燈體結構來分,一般常用的也就是菲涅爾透鏡結構,可更換透鏡的聚光par燈結構,沒有透鏡只有反射碗的結構和燈泡直接裸露在外的結構。

菲涅爾透鏡也就是螺紋透鏡,這種類型的燈在燈的反射碗前面有一塊螺紋透鏡,透鏡起到把光線匯聚打勻的作用。

現在常用的有鏑燈(hmi)聚光燈,鎢絲聚光燈,和阿萊新出的Led:L7C和L7D。

可更換透鏡的一般就是我們說的hmi par燈,燈體在反射碗前加可更換的透鏡,透鏡一般有四到五種,通過更換透鏡,可以控制光線的聚散和形狀。par燈最聚的狀態要比菲涅爾透鏡的照射角度更聚,所以聚光狀態同等功率的par燈要比菲涅爾亮一些。

現在常用的par燈就是高色溫的hmi Par燈。

沒有透鏡只有反射碗的結構,一般光線會比以上兩種更散一些,雖然反射碗起到了聚光的作用。

現在常用的就是紅頭黃頭臉盆燈,9頭12頭24頭,阿萊新出的M系列鏑燈也採用了無透鏡改良反射結構。

燈泡直接裸露在外的,就是kino和一些led面板燈。


B:光源也就是燈泡方面,一般分為hmi,鎢絲燈,熒光燈和Led。

影視照明用燈的顯色指數要達到80以上。而且需要儘可能的連續光譜。

光譜全且最連續的是鎢絲燈,因為它是跟日光一樣的熱輻射光源,色溫一般是2800到3200。

光譜接近連續的且色溫接近正午日光的是hmi,它利用高壓電流激發燈泡里的惰性氣體來發光,色溫一般是5600。

剩下兩種是熒光燈和led,熒光燈尤其是Led,光譜不全,缺少某波長的光線,用其拍攝會導致拍攝物無法達到完美的色彩還原,產生偏色。雖然現在Led的技術不斷革新,但是其發光原理決定了它色譜不全的特性,所以在預算充足的嚴肅製作里,建議大家還是審慎地對待和使用Led,尤其是國產。


將以上AB子項打散組合,就是我們目前用到的絕大多數影視燈。比如菲涅爾透鏡的有鎢絲聚光燈,鏑燈聚光燈,Led聚光燈。比如led做光源的,有聚光的,平板的,還有kinofllo的led燈管(目前在測試推廣階段)。

燈具的優劣簡單說下,鎢絲燈發光效率低,溫度高,無頻閃,租金低,適合棚內和高速拍攝。

鏑燈發光效率高,但開關需要啟動冷卻時間,燈泡價格高,鎮流器有噪音,個別時候會影響現場錄音。

Led安全低溫,輕便,但光譜不全,時有偏色。個人感覺led以後會發展成主流。


另外燈具種類和功率的選擇,要由攝影具體的拍攝需要,拍攝的預算和規模,拍攝場地的架設和電力條件,燈光組人員數量和能力,拍攝的天氣和時間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的。

所以你不給出具體的前提的話,我也不好給你建議。

布光方案亦如上,問題太籠統,至少你得說出大概的拍攝方向。


燈光助理飄過
影視用燈最重要的要求是顯色性,顯色性低的話拍出來畫面沒法看,顯色性由燈具發光原理決定,從發光原理分鎢絲燈,熒光燈,HMI(鏑燈),LED燈,其次是有不同的光質要求,比如軟硬,聚光或泛光,從燈具結構分聚光燈,par燈,敞口燈,泛光燈,平板燈,氣球燈,燈籠燈等。
下面說說你提到的這些燈:
1.LED燈 這幾年的新玩意,通常亮度不會太高,不會超過400瓦鏑燈,進口的顯色性不錯,操作簡便,色溫可變,代表燈具聚光燈 ARRI阿萊L7,平板燈 Kinoflow 400
2.鏑燈=HMI燈 配合鎮流器(牛)使用,亮度完勝鎢絲燈和LED燈,為影視燈主流,高色溫,勝任棚內和戶外工作,頻率也可以調,拍高速也沒問題。多種亮度可選125,200,400,575,1.2k,1.8k,2.5k,4k,6k,9k,12k,18k(以上為功率)見過18k把山打亮沒?嫡燈分兩種,阿萊和仿阿萊。優點亮缺點貴
3.鎢絲燈 和家用鎢絲燈泡一個原理,優點便宜,缺點不如鏑燈亮,不適合在室外拍。也是仿阿萊遍地。
4.Kino 專註平板燈,以前是熒光燈管,現在也有LED.
5.Par燈,螺紋透鏡燈放在一起,Par燈聚散調節範圍大,聚光燈光更勻,不過現在基本都加柔光布,所以也差不太多,現在基本都用新反光碗的敞口的燈了,結合兩者優點。
6.阿萊型 就是ARRI在行內太nb基本壟斷了,就是價格有些貴,所以國內一些廠抄抄ARRI的樣子就叫阿萊型。
你得各種燈具都用過才能談哪個替換哪個,或者直接問燈光師,沒燈光師想自己布光那就看看ARRI燈光使用手冊,網上能下載,是個入門的東西。


個人一般習慣按光源分類,一般常用的有LED、HMI(鏑燈)、鎢絲燈(紅頭)、Kino Flo這幾種。這幾種燈具里平均來講HMI的功率最大,照度也是最大的,有18K的基本可以在夜晚把整條街道打亮,但需要配合鎮流器使用,而且發光需要一定緩衝時間。LED比較方便,適合在沒有外接電源的情況下拍夜景外戲,可以在3200K~5600K之間調節色溫,缺點是功率不夠高。鎢絲燈基本就是垃圾燈……經常燒斷,好處就是便宜,一個1.2K的HMI可以頂好幾十個紅頭燈了。Kino在室內用的比較多,適合大一個大面積的面光,也可以配合鎮流器調色溫,還能利用魔術腿調節各種角度,比較穩定。Par燈用的不多不太了解,類似於升級版的鎢絲燈吧,可以調聚散,但功率還是趕不上HMI。

片場一般分成四種,日內、日外、夜內、夜外。一直認為如何打光要以攝影機的畫面曝光參數為標準,然後再考慮燈光的造型作用。

先說日內吧,一般晴天時室內室外的光比非常大,很容易造成窗戶外面過曝一片白的情況出現,這時就得先把室內打亮,一般是用HMI給天花板打一個頂反,讓整體環境亮一些,然後可以用LED或者Kino給人物進行補光,還可以用一個1.2K的HMI打到米菠蘿上,再用米菠蘿把這個光反到人的背上,形成一個比較柔的輪廓光。

日外對於小劇組肯定是盡量利用自然光,大劇組一般會用一些大功率的HMI,比如12K、18K等等,這個功率的燈基本可以抗衡日光了,可以打出自己理想的光線。一般也還會用反光板補光,或者用柔光片柔滑光線。

夜內的戲也同樣需要對室內補光,防止檯燈、蠟燭等光源產生過曝的高光區域出現。曾經嘗試過一次日拍夜,當使用的LED補環境光,當時是5D拍的,ISO開的比較高,畫質不是太好。

夜外小劇組沒發電車的話基本就是3~4個LED了,大劇組就是各種HMI,可以把整個街道打的很亮。

總之先滿足攝影機的正常的曝光需求,然後再盡量把人物造型凸顯出來,這樣去打光可以滿足大部分的拍攝需求。


贊同現在最高答案

另外補充一點,僅就舞檯燈光而言,led色溫的問題在做調色的時候還好,而且彌補了傳統par燈換色板容易產生噪音的問題。但如果是做場光、面光等,led色溫偏冷的問題非常明顯,幾乎永遠無法達到傳統鎢絲par的程度,如果面光要求冷色系的還好,但一般而言面光都是暖色系的黃光,油畫感實足的鎢絲par燈效果靠led是絕對無法達到的,甚至同燈具數量無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傳統鎢絲par的工作原理使得其有燈具發熱的特性,在劇場應用時這個熱量會和舞台乃至觀眾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而這些都是led無法做到的。

現在在燈具市場led已經佔據主流了,一方面是其本身穩定性高,一盞led由若干小燈泡組成,壞了一個小燈泡整盞還能用,但鎢絲par一損俱損,在劇場這是非常要命的。另外led用途廣泛調色方便,劇場舞台應用暖色系畢竟是少數,所以鎢絲par在被逐漸淘汰

只是一點舞台經驗,對燈具沒做過系統研究,獻醜了。我的幾位父親們了解的更多,但他們貌似不上知乎,不然我都叫爸爸了估計就已經認出我了。


目前南光生產的LED影視板燈及帶菲涅爾聚光燈, 顯色性RA已經達到95,TLCI超過93, 超過Kino的三基色管燈,色彩還原性已經非常好, 可以調色溫, 聚光燈已經最大做到500W,亮度相當於1.2K HMI 燈, 高頻無閃,可採用54V電池供電, 大大降低了戶外拍攝的供電成本。


路過,想分享arri的led不熱,可有七彩色和改色溫。


HMI 和鏑燈,不是一種燈嗎?


推薦閱讀:

電影劇組或者廣告劇組的燈光組經常用到的柔光紙有哪些,各有什麼特性?
塔可夫斯基電影中經常出現的投射在人身上和牆壁上像水波一樣閃閃流動的光是怎麼打出來的?

TAG:攝影 | 電影製作 | 燈光 | 燈光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