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非小眾語言,漢語的嚴謹性如何?
中文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在嚴謹性,正確性上,相較其它幾門非小眾語言,如英法日德西班牙語而言是處於劣勢還是優勢?
個人上過幾節語言學的課,課上老師舉了許多漢語容易造成歧義的情況,例子。如當初成為話題的「還欠款一萬元」法律糾紛,又亦如「飯熱著」等等。
剛才在群里和人進行了簡短的意見交換,對方的觀點是,任何語言都能造成歧義,只要注意避免,都可以消除歧義。但我想問的是,漢語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更「容易」造成歧義。我會中日英三語。如果只談個人經驗的話,日語當中有動詞變位,自動他動,助詞粘連,寫論文看論文時,非常清晰。而中文的書籍,文章,有時一些句子,觀點,會使人遇到似懂非懂的情況,甚至「我不確定我所理解的意思,是否是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以上是問題全部及補充說明,歡迎賜教。
我是德語專業的。對於樓主的想法,表示很難苟同。語言說到底是一種工具,把語言運用到何種程度,主要是看用工具的人。一個嚴謹的中國的搞科學研究的人,寫出來的中文基本上也是嚴謹的。一個荒唐的德國人說出來的德語也是破敗不堪的。
德語有框架結構,大概這是眾口傳說德語「嚴謹」的來源。但框架結構的要點不過是在陳述句中固定動詞在第二位。實際上,由於主語和賓語都有可能出現在第一位,當第一個名詞和第二位的動詞出來時,你並不能確定主語和謂語。比之漢語,這裡誤解的可能性更大,你要往後聽完,才能確定你的第一判斷是否正確。如果不幸後面又跟了個從句,或者從句之從句。。。徒增理解之難度。漢語與英語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當然與很多因素有關,但有趣的是漢語的語序與英語基本一致,主謂賓結構井然。你不覺得這樣更順么?
德語的框架結構,主語賓語都可能在最前面,那麼就容易產生誰是主語的疑惑。當然,這個語言也有自己的拯救手段。就是變格。父親打了兒子,Der Vater是第一格,den Sohn是第四格,哪個詞放前面都沒關係,看見den就知道是被打的那一個了。所以Der Vater schl?gt den Sohn,跟Den Sohn schl?gt der Vater,意思一模一樣。但是如果兩個單詞是中性或陰性單數,或複數,Die Maus sieht die Katze,到底是老鼠看見了貓,還是貓看見了老鼠,從這個句子裡面是壓根看不出來的。倒過來寫Die Katze sieht die Maus,仍然解決不了問題,此題無解的。
此外,變格變位,每種語言都無定數,學一種語言都必須完全適應其格與位的特點,事實上很多外國人是無法很好地掌握的,多少都會犯一些錯。而中文無此難點,所以很多把中文學進去的人,反覺得中文的語法簡潔易懂,容易掌握。
在這種問題下,何必抖機靈呢,不會答就不要答了,免得誤導別人。
[2014年1月23日補充幾句話:對於不認真看答案內容,斷章取義的知友們,請您勞駕再看一遍我的答案內容,當然,如果通篇您就看懂了那個聯合國的例子,其他的都沒看懂,也不知道我為什麼那麼用,請您盡情滴~~~~ ]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語法範疇?語法範疇是各種語法形式表示的語法意義的概括。從語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顯性語法形式和隱性語法形式,從語法意義上看,包括所有結構意義、功能意義和表述意義。狹義語法範疇是詞的形態變化表示的語法意義的概括,又稱形態語法範疇。語法意義是從各種具體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中進一步抽象出來的高度抽象的意義。廣義語法範疇是一個比語法意義更廣的概念。語法範疇就是語法意義的類,由詞的變化形式所表示的意義方面的聚合,由詞形的變化表現出來的語法範疇,是有形態變化的語言所具有的。(此處引用自百度百科,因為懶得去翻教材了,感興趣的可以翻閱《語言學綱要》。)
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語法意義上的性、數、格、時、體、式、態、人稱、級都是最常見的語法範疇。大家提到的法語、俄語等等體現出來的所謂的「嚴謹」不過是體現在語法範疇的層面上。就是說:印歐語系很多種語言存在多種語法範疇,漢語相比較而言比較少。
從構詞形式上看,漢語屬於孤立語,並不具備像屈折語(如拉丁語、德語)和黏著語(日語、韓語)那樣的詞性變化,但詞的次序很嚴格,不能隨便更動。漢語中詞與詞的關係是考虛詞來確定的。
那麼這些是否說明「漢語缺乏嚴謹性」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想絕大多數人混淆了「嚴謹」的適用範圍,我們提到「嚴謹」一詞的時候,只能在特定範圍內使用它,「嚴謹本意是形容態度嚴肅謹慎,細緻、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它是一個判斷性的辭彙,我們可以說某段文字、某篇文章「行文不夠嚴謹」,我們甚至可以說一本書、一套法律體系是否嚴謹。
但僅僅是因為存在一些歧義現象(而且這些歧義一旦放入語言環境中,就消失了,或者換一種說法,就可以避免歧義),就說漢語,這一種語言不嚴謹,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嚴謹,當然,也是錯誤的。我們不能把個人的、場景化的、語言運用上的失誤(有事根本不是失誤、因為不影響交際),歸罪到一種優秀的語言身上。
如果硬要用「嚴謹」這樣的辭彙來判斷一種語言,應該對比使用不同語言寫成的法律條文,看看是否會有一種語言因其本身的特徵導致了行文上的不嚴謹,或者看一看,在表意清晰完備的情況下,哪一種語言更簡潔。 你就會發現,漢語何止是嚴謹,簡直是高效與嚴謹的標杆!一個無法考據出處的經典說法是:「有人戲說,盲人都能簡單的從聯合國五種工作語言文本中摸出漢語文本,因為漢語文本必定是那最薄的一本。」
不使用那麼多語法範疇,不是不嚴謹,而恰恰是幾千年的運用中逐漸選擇的一種最精鍊途徑。漢語在運用中摒棄了語法範疇(我想學過法語、德語和俄語等語言的人,一定能理解的),而使用語序和虛詞來明晰句意,這使得更多普通人、即使是只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可以閱讀大量書籍和文獻。(請不要抬杠說文言文,這裡指的是普通的文本)。
(此處本來引用了一段文字,但經知友 @Dean Zhang@mihawk 提醒,我查了一下,尚無確鑿出處,因故刪除,對此我表示很抱歉。如果能查到具體出處我會再添加的。)
如果說遺憾,那就是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缺乏對漢語作為一種語言的系統教育,人們的語法知識往往是學習外語的時候才逐漸接觸的,也因而會對「語言的嚴謹性」產生誤判。再者,傳統語文教育重情不重理,很少教學生如何寫正式的公文、函件,也導致大家對行文嚴謹性沒什麼概念。但這些,並不是語言本身的錯。
我們正在使用著世界上最悠久也最精鍊的語言,卻渾然不覺,我為漢語感到委屈。
================================================================
有知友讓推薦關於漢語語法的書,我的推薦如下:
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先看《語言學綱要》,結合黃伯榮廖旭東版本的《現代漢語》,輔以呂叔湘的《現代漢語八百詞》,基本上就可以有個初步概念了。語法書不需要看太多。
我只是專業略相關,看過一些書而已,看得也不透徹。其中概論性質的書我有幾本目前比較通行的,都讀過,其實大同小異,挑一本來看就好。(照片是 我從書櫃里找出來的幾本書,懶得打字一一寫了。)
我不認為漢語更容易造成歧義.
首先,其它語言的行文一樣能造成歧義,以前上英文翻譯的入門課時,老師也舉了很多例子.
The lady hit the man with an umbrella.
* 女人用傘打了男人.
* 女人打了帶傘的男人.
日語也一樣:
山田君と田中君の妹が遊んでいる
* 山田君與(田中君的妹妹)在玩
* 山田君的妹妹與田中君的妹妹在玩
英文的with,and,日語里的を,と等,其實跟中文一樣容易產生歧義.而且日語辭彙同音多義詞多,加上日本文化一貫的曖昧,口語比中文更容易產生歧義.
而且,不給上下文不給語境不給聲調重音談歧義就是耍流氓,像「還欠款一萬元」一類的,其實讀出來就沒歧義了.什麼水餃一碗多少錢之流的例子我就不給了.
至於為什麼題主覺得日文英文的文章比中文的行文清晰有邏輯,我認為很大程度是中文作者普遍態度不嚴謹造成的,寫論文假大空上下文不連貫論據論點沒聯繫話說不到點上的真的太多了.讀中文的書籍,讀者理解不了作者的意思很大的原因,是作者也不明白他要表達的意思,語言沒組織好就下筆,自然讓讀者霧裡看花.
另外,題主用日語的論文跟一般中文文章來比較,也沒什麼可比性.特別是讀者能在國內讀到的外文文章,應該都是足夠優秀才能讓樓主接觸到的.拿好的外文作品跟平凡的中文作品比,自然外文作品的邏輯性強很多.
===============
題主似乎也在東京,那應該有接觸過沒有認真準備的日語發表.我日語聽力也算不錯,但碰上這種發表我還是弄不明白對方的意思的.其實文章和發表好不好理解,跟語言是沒什麼關係的,最大的因素我認為是作者的「邏輯力」和「表達力」.而中國的教育在這方面做得沒歐美國家和日本好,才讓人誤以為這是中文導致的問題.
—————————————— 更新 ————————————
看了一下其他答案,更新一些表述不清楚的地方:
我上面舉的例子是為了說明英語日語里一樣有一些符合語法的表達方法會引起誤解的。
@鍾磊@konny姚 和 @Emma 同學也提到,這種誤解是可以通過完善上下文,完善語法,添加冗餘來避免的.而 @吳三 同學也指出了,每種語言都是有歧義的,但是差異很少。我的觀點是,中文表意不清晰這種現象,很難說是語言本身問題。本人語言學知識僅在以前幫助ex考研究生時惡補了一段時間教科書,這方面希望語言學的朋友能給些學術意見。
再看了一下下面的某些朋友的發言,深感中文最大的問題是中國人邏輯能力的問題。都說理直氣壯理屈詞窮,但某些人說話老是說不過就濫用排比句感嘆號三字經。假大空的,狗急跳牆的,聲東擊西的,偷換概念的,訴諸人身攻擊的,不一而足。
這個問題不是個人的問題,可能是中國教育沒有教邏輯推理,沒有三段論,沒有critical thinking。對於某些用不嚴謹的中文來指責中文不嚴謹的人,我很懷疑他們發言以後有否再看一遍,看看自己是否已經理解了對方意思,還有自己提的觀點跟論據是否有邏輯關係是否容易讓對方理解。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認為沒資格怪罪中文的。
人們常犯的邏輯錯誤有哪些?
當下有的中國人的邏輯思維為什麼不好?
知乎答案里常見的邏輯錯誤有哪些?
我。。。。我會中,英,法三語,最要緊的是,我研究過「論語」等文言文並會一些電腦編程,順帶我會說粵語和壯話(壯族語言),順帶我還實習過政府文案寫作。
SO:
中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還在大範圍使用的「象形」文字語言(這句話是我從科普讀物上讀到的,如果各位有不同意見,請自行探尋結果或者乾脆別信我),中文是非常嚴謹的語言體系,只是我們自己使用的時候不注意而已。
象形文字的最大缺點就是:難寫。而且在中國古代「紙張」或者布匹或者竹簡都是很貴,很麻煩的東西。就要求中文惜字如金。那個時候的中文,嚴禁程度非常,非常的高。
每一種行為,都被嚴格定義一個「字」去表達。
例如網上大家調戲得最多的: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
以下解釋並不是按照春秋時期的用法,實際上我們能看到的《論語》都是朱熹改過的了。
其中的「子」:受尊敬的老人,年輕一點叫「賢」,再年輕一點叫「先」。
游、(信)步、至、走、跑、奔(對應現在的:慢慢晃蕩,瞎逛,走到,跑步,快速跑步,不要命的跑)
見:指近距離看到,而且能聽到說話的聲音。遠一點叫「遇」能看見但是聽不見約么5米外吧,再遠一點叫曉,再遠叫望
小兒:小是指年紀,兒是指的男的!女的叫「妮」,年紀上男女又各有一套辭令如黃毛、束髮等。
辯:同樣的還有,論、言、議、談、講等方式,對應不同的討論模式。
日:賓語。
以上,如果嚴格按照古代語言文法去寫和解讀中文,是不會有任何的歧義的!但是,在當時不存在所謂的「修辭手法」一說。
那麼歧義是如何產生的呢?
第一個時代:唐宋至清。
1、寫作習慣的改變以及不同地域對某個字詞的理解導致了很多詞有了非常多的意思。比如:辯日——通便日。你們懂的。
2、唐代和宋代的浪漫主義風格不在乎時間、順序、內容上的嚴謹。這點在國畫作品上表現由其厲害。
3、修辭手法的出現讓原本嚴謹的用字變得不嚴謹。白髮三千丈,你Y的比白髮魔女兇猛多了啊。
第二個時代:五四運動前後——建國。
1、外來字詞不斷擴大了漢子字、詞庫。
2、白話運動的衝擊,希望更多的一般人能夠使用漢字進行書寫和閱讀,但是教學效果不佳。動亂沒辦法。
第三個時代:50到90年代。
1、新中國重新對文字和語言進行了規範化,形成了現在的:中文。但是這套中文標準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外國的「語法」概念。形成了:「定主副謂定賓補」這樣的固定句式,並嚴格規定了各種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
2、基礎教育普及化,消滅文盲。
這段時間內,文字又回歸了標準化使用的環境,大家在使用和解讀方面並不存在什麼問題。
最重要的是,當時大家主要以「讀」為主,很少去「寫」什麼東西,想要發表的文字,都會有一群「編輯」幫你逐字逐句去修訂用詞用句錯誤,確保每一個受過基礎教育的人都能夠無障礙閱讀你發表的東西。
第四個時代:互聯網時代
大家都可以隨便發表,那隨便寫寫就好了嘛,火星文都能出現,還有什麼不可能出現的東西捏。
火星文和網路文字的出現,充分體現了中文有容乃大的風格。
只要有上下文,甚至大體能看出字的形狀,你 的 什 別人就 很 易 猜 來,不太影響閱讀。
網上有一大批人故意曲解和錯誤地理解別人寫的東西,並「創造」了一種:故意寫混淆的寫作風格。
乾妹妹不如乾妹妹,親妹妹不如親妹妹等等。
再加上後來的「興英運動」語文好不好無所謂,英語要好。導致了現在的學生很難正兒八經寫出一篇東西來。
說白了就是:既然大家都不按規矩去解讀,那麼我們就可以不按規矩去書寫。如果都像編程一樣用嚴格的語序語句去解讀,那你就必須嚴格的書寫。比如:政府公告、合同、法院判決書等裡面任何一個字,都不允許你用錯,否則別人就會鑽你的空子。
到了現在,每一種還有官方在使用的語言,都會存在以下幾種形式:
(1)標準體,沒有任何修辭手法,用於準確描述某一事件或現象,有嚴格的語序、時態、程度表達形式,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是新聞聯播和法院判決書。
(2)日常寫作體,有修辭手法,重在對意思的表達和對文字藝術的展現,用於小說、散文、詩歌等方面的寫作。
(3)口語,大家都明白的啦,我只是隨便說說的啦,你要是聽不明白我可以解釋給你聽啦,反正現在電話費不算貴的啦。「先往前走你再左轉」其實是一個病句的啦。
明白了?不是語言不嚴謹,是你本身不嚴謹,僅此而已。
想起了一個段子,大家看一下自己推量一下吧
某試卷某道題:「根據碳碳鍵鍵能能否否定定律一或定律二。」
lets make love everywhere in our society
樓上說了好多了, 為漢語正名. 我就來補充幾點英語語言學中對模糊語的表述和例子.
題主提到了語言學課程, 正好我也選過英語語言學(一門很坑爹的課程), 有專門一章討論的是Ambiguity, 即模糊語. 有人專門將此作為研究課題.
模糊語說白了就是這樣理解也可, 那樣理解也行, 常常在文學作品或者影視劇里出現, 有時候常常能起到幽默的效果哦~~~
總的來說, 英語模稜兩可主要在於: 1)詞法模糊Semantics Ambiguity, 2)句法模糊Syntactic Ambiguity
1)詞法模糊
之前有一樓說到的"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就是中文詞法模糊的一例. 英語中單詞也有很多意思, 所以在日常會話中造成模糊不清的情況.
我們老師在課上舉過幾個例子:
We laughed at the colorful ball.
這裡ball既可以指球, 也能指舞會, 沒有上下文的話都說說得通的.
然後是小邪惡的例子:
- What looks better on a handsome man than a tux?
- Nothing!
甲問: 一個英俊的男人穿什麼比他穿燕尾服好看?
乙的回答就是典型的詞義模糊:
理解一: 再沒有衣服比燕尾服穿著好看啦啦啦~~
理解二: 啥都不穿, 紅果果滴樣子比燕尾服好看~~~
2) 句法模糊
例如短語: old men and women 是(老男人)和女人 呢, 還是年老的(男人和女人)?
再如下面這個句子:
He saw the woman with a telescope.
理解一: 他通過望遠鏡看到那個女人的.
理解二: 他看到那個女人帶著個望遠鏡.
非語言專業人士前來不靠譜地答題。答案前面是私貨,後面是對研究方法的探討,大家各取所需。
————————————————— 私貨區 ————————————————
煩請各位不要把這個問題演變為撕逼大戰。我們的確希望看到知乎的每個問題都有一個確定的答案。然而歷史討論經驗早就告訴我們,討論一個語言是否嚴謹有多困難,原因也很明確,那就是現行研究方法不能很好地區分究竟是語言不嚴謹還是語言使用者不嚴謹。
所以我覺得,不論觀點的話,至少肖深刻的九叔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思路。當一個問題還沒有很好的研究工具,我們的回答就先以提出合適的研究工具為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想要直接親手終結問題,看似對答題者負了責,其實是最大的不負責。
能做到這點,我想,庶幾對所謂「知乎精神」有所裨益矣。
————————————————— 討論區 ————————————————
前面的討論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一個影響很大的研究方法,那就是比較各語言的語句歧義情況。這個方法的缺點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所以我勸各位研究者,腦子應該活泛一點兒,既然不好比較各語言的語句歧義情況,那麼就比較各語言如何糾正語句歧義,豈不是一個討巧的辦法?
下面以該方法進行一個模擬研究,首先是中文回合。既然本段開篇第一個詞是「下面」,我們就請出大家喜聞樂見的「我下面給你吃」作為研究樣本。
對於這句話的不同含義而言,解決歧義的方法是有區別的。
含義A
1.加虛詞:我下面給你吃 → 我下了面給你吃
2.加時態語態詞:我下面給你吃 → 我剛剛下面給你吃/我馬上下面給你吃/etc
3.加量詞:我下面給你吃 → 我下鍋面給你吃/我下碗面給你吃/我下些面給你吃/我下包面給你吃/etc
4.同近義詞替換:我下面給你吃 → 我弄面給你吃/我準備面給你吃/etc
and so on.
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改完後意思都變啦!
然而這不重要,因為改完後意思是得到了補充,而不是有了錯漏。這是因為這句話除了斷句歧義,本身還有「意思不完全」帶來的歧義。如果對應每個具體語境,都有一種補充方法,那麼所有補充方法合起來也就是糾正方法了。我也不懂語言學,不知道不講實際應用的語言學算不算耍流氓哈。
含義B
1.同近義詞替換:我下面給你吃 → 我接下來給你吃
2.語序調換:我下面給你吃 → 下面我給你吃
and so on.
含義C
1.加虛詞:我下面給你吃 → 我的下面給你吃
(鸛狸猿使用了大和諧之術,以下內容無法顯示)
……
咳咳,我們就此打住,開始英文回合。
因為沒法再用中文梗了,這次我們用個經典句式:A is B, which is C.
誰說英文沒歧義的,我就用這句話寫一筆記本抽死他(─皿─)疊床架屋就是嚴謹了?當年學英語,就怕不知道各類從句到底是修飾誰的,有時句子一長,分析起來沒完沒了。這只是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然你們可以說這沒關係,這不過是lz英語沒學好,lz我也同意這句話。然而歪果仁是誠實的,據我觀察他們的日常對話中一句話也用不了幾個從句,合理的解釋是他們應該也不怎麼喜歡用,這我就放心了。
扯遠了,我想儘可能不寫成論文體,上面的話愛揪錯誤就揪吧。來看看這句話怎麼解決歧義的。
含義A
1.語序調換:A is B, which is C → A, which is C, is B
2.從句用詞語替代:A is B, which is C → Ced A is B /Clike A is B /C-c-c A is B /etc
3.換句式表達。例子不太好舉。
and so on.
含義B
1.從句用詞語替代:A is B, which is C → A is Ced B /A is Clike B /A is C-c-c B /etc
2.換句式表達。
and so on.
啥,沒啦?就lz的粗淺英文水平,確實是沒有了。歡迎英語專業補充。
(偽)結論:中文可以用很多比「改變句子結構」思考成本更低的方法,解決歧義,擴充不完整的意思,中文的這一特點更有利於表述嚴謹哦耶!
…………
慢著……這樣本量不夠吧……例句的句子類型完全不同……對思考成本也沒有清楚界定……而且別的語言呢……
什麼?別問我啊,我也不是專業人士哪敢下結論啊,我只是幫大家開拓一下思路,提出一種可行的研究方案,再做個模擬研究舉例……balabala
lz細軟趕論文去了,接著加油干吧少年達奇喲~
贊就別給了,我這邊就沒技術含量,純屬抖機靈,您要非得給,我就當我的思路能給您點幫助吧。
另外第二次排版時把幾個「的」改成「地」了,我也儘可能注意細節,不讓大家見笑啦。
最古老的語言?可能是科伊桑語或者霍屯督語,布須曼語吧,這些語言可以追溯到人類語言出現的時代
那個叫肖深刻的九叔的話我就不同意了,最嚴謹的是拉丁語,所有名詞都有獨立對應的辭彙。再說德語里的那些辭彙不少也是後來生造出來的,這點和漢語有什麼區別嗎?而且德語出現的很晚,標準德語更加了。
本題中大多數人都在辯解 「中文並不是不嚴謹」 「其他語言一樣有歧義」
這不是說明大家心裡都很清楚嗎
事實上「不嚴謹」的英語也要比漢語的歧義少很多很多
似乎就是這邏輯
井水有細菌 可是自來水也有細菌 甚至蒸餾水也一樣有細菌呀
能說這三種水就是一樣的嗎
漢語的嚴謹程度取決於使用者對漢語的掌握水平。任何一個有歧義的漢語句子都可以通過改寫來消除歧義。
對於『飯熱著』這個例子,我想起來了substitute 這個詞
substitute A for B 可能是A把B換下了,也可能是B把A換下了
Grammar Girl : Why It"s Hard to Talk About Substituting One Thing for Another :: Quick and Dirty Tips ?
任何語言都可能產生歧義,關鍵是能否適當修改表述,在特定場合下消除歧義。
你就非得拿讓人誤會的句子說事么?其他的語言我不懂,如果只是對比中文和英文,那麼不是中文不能達到英文的嚴謹度,而是英文不能達到中文的模糊度。
比如說很多美國媒體糾結於今年到底是「year of goat」還是"year of sheep"。後來他們意識到「yang」這個詞可以是goat, 也可以是sheep, 還可以是ram。事實上它可以指「一切吃草的長蹄子的咩咩叫的生物」。但是英語里沒有這樣一個詞可以表達相應的概念,他們只能選一個更加具體,「精確」的詞。
漢語的造詞和語法習慣,決定了在漢語中,存在高度概括(同時也高度模糊)的描述,然後使用者會視情況添加限定條件達到自己想要的精確度。
比如我說「他養狗」。用英文表達,我就必須說"he has a dog"。但是如果我不知道他養的是一隻狗還是幾隻狗呢?如果我只知道他養過狗,不知道他現在還在不在養呢?甚至我都不知道這是個男他還是個女他呢?這時候人稱精確,時態精確,單複數精確的英文反而不能做到精確表達,因為它缺乏中文這樣高度概括的能力。
而語言的使用者往往是「懶惰」的。在能夠達意的前提下,人們通常會使用最簡短的表達。所以漢語的日常表達中充滿了「他養狗」之類的模糊句式,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漢語所謂「不精確」的假相。像「飯熱著」這種例子完全是因為「省略」導致的歧義嘛,要是表達「在加熱」的意思,得說「飯被熱著呢」,通常不說「被」是因為默認對方知道自己省略的內容。這純屬省略造成的。句子沒說完整造成有歧義,怎麼能怪語言呢?」還欠款一萬元「也沒有主語,如果表"完成"得加"了"吧?
如果僅僅是口語的話,基本很多語言都會有歧義。參見字幕組翻譯,英語什麼的都是有一語雙關之類的。更重要的是口語是有上下文,音調語氣的簡略用語,歧義也很少產生。
在正式行文中,排名第一答案中的情況可全部避免。首先主謂賓,定壯補給寫清楚了,就已經去掉了很多產生歧義的可能。
中文在嚴謹方面沒有先天缺陷,看何人使用,如何使用而已。
最嚴謹,可能就是數學語言了吧。絕大多數的答題者好像都有一個暗含的價值觀:語言越嚴謹越好。其實並非這樣。完全嚴謹的符號系統不可能成為日常語言,因為日常生活本來就充滿了模糊,雙關,言外之意的現象。因此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用的。
至於漢語缺少形態變化,只是一種語言特點。語言還有其他手段。如果看一看漢語語言學的一些論文就會知道,漢語的語序是多麼具有語法意義(不僅指是主謂賓),著,了,過,完,好,就,才,把,被,這些詞配合在一起又能玩出多少花兒來。平時沒察覺這些是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已。
況且從整個已知的人類歷史來看,形態句法的簡化是大勢所趨。我覺得「嚴謹度」是之一個語言是否能精準的敘述一個概念而不產生歧義。就此項功能來說任何語言都是可以達到的。只要你運用足夠長的字元,必然可以精確描述出一項事物。有的時候,我們覺得某種語言嚴謹度高會受到它敘述一個事物所使用的字元長度的影響。漢語是一種重語義的語言,勢必有著和重形式的印歐語系不同的特點。印歐語以形式區分含義,勢必造成需要一定字元長度。所以表達同一意思,漢語顯得字元使用數量少 。
實際使用中的歧義統計是一個聽上去可行但是又空而泛泛的行為。有些單說時是歧義的,但是在語流里並不構成歧義。比如「烤肉」是歧義的,「我愛吃烤肉」就不歧義。另外一些語句,你可能都不認為其是歧義,但實際上就是歧義,又如何劃分。比如「他最愛梅花」就是一個歧義句,但大多使用者並未察覺。
自然語序下多歧義,精確描述就一定冗長么?誰出來給我論證一下?
完全不同意所謂 這種語言模糊 那種語言精確的說法。
一種語言只能精確,談戀愛的腫么辦?一種語言只能模糊,簽協議的腫么辦?
當年歐洲貴族談戀愛的,簽協議的,都是用法語,那法語到底嚴不嚴謹?
一種語言要是只能嚴謹(模糊),誰還用?
語言優秀與否有價值的衡量指標應該是表現力強弱和習得難度之間的平衡
現在的研究表明,上古漢語極有可能就是屈折語,有賓格主格多種形態變化。比如論語里吾必然是主格,我必然是賓格,這都是上古漢語的遺迹。
而且印歐語系語言現在也呈現出了簡化的趨勢,屈折變化正在逐步消失。我們當然不能就此確認漢語更加先進,但是我們更不能說漢語就落後。
有人說有些語義漢語表達不清楚,那你不會補充表達嗎?一句話說不明白的事情你不會用兩句話嗎?我看一樣的官方文件似乎漢語使用的音節也沒見比別的語言多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