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郭敬明作品《夏至未至》?
現在又快夏至了,本人很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郭敬明的《夏至未至》。
裡面有這樣一些話:
其一: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
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他們曾經出現在我的生命里
然後又消失不見
可是,我不相信他們是天使
他們是世間最普通的男孩和女孩
所以我就一直這麼站在香樟樹下等待著
因為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回來
回來找我,教會我更多的事
其二:時間真的是最偉大的治癒師,
那些曾經以為永遠不會忘記的傷痛,
那些以為永遠都無法消失的傷口,
都會在時間的手掌里,
慢慢地得到撫平。其三:所有的愛,所有的恨,所有大雨里潮濕的回憶,所有的香樟,所有的眼淚和擁抱,所有即刻骨銘心的灼熱年華,所有繁盛而離散的生命,都在那個夏至未曾到來的夏天,一起撲向盛大的死亡。
慫,匿了。
有一個情節,後來想起細思極恐。
書中,馮曉翼污衊傅小司《花朵燃燒的國度》抄襲她的《春花秋月》,(好像是這樣名字,記不清了)並去砸了傅小司的場子,十足的反派卑鄙小人。
後來我了解到作家莊羽起訴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她的《圈裡圈外》的消息。搜尋證據、起訴的過程十分艱難,但最終贏了,郭敬明堅持只賠款不道歉。
我突然想到,馮曉翼,庄羽。花朵燃燒的國度,夢裡花落知多少。
我們知道現在想起訴抄襲實在是太難了,但自己辛苦寫的東西被抄了又有多痛苦。好不容易勝訴了,還被抄的人又放到他的作品裡抹黑,在故事裡被傅小司的朋友打破了頭,在現實里又被讀者評價為小人。
我們一生光明磊落,我們努力捍衛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但剽竊者比你富有,比你有人氣,你就會處於弱勢,無法勝利。明明受傷害的是你,最終被污衊的依然是你。
想想就不寒而慄,真是可怕。
謝鵝先生邀。
前排都是些反抄襲的答案,貴乎有希望啊!
如果這本書是個諷刺相聲本子,水平很高,馬三立活過來演都可以。一個人把自己過去感到自卑的因素(身材、長相、家境、是否受女性歡迎等),全都改頭換面,變得完美無缺,本大爺華麗無比;把自己現在輿論上受指責的原因(抄襲,拒不道歉),全都顛倒黑白,變成別人誣陷我,別人陷害我,最後我的朋友打了那個壞蛋,但還是不解氣我好慘啊嗚嗚嗚嗚;這個荒誕滑稽的劇情,一般編劇還真編不了這水準。
(腦補了馬三立用《開粥廠》的語氣大喊「傅小司家裡有一萬多個小白塔!有木頭的瑞士座鐘!有十變的月餅!傅小司的蛤蟆秧子……跟駱駝一樣大!」)
但是,郭敬明是實實在在抄襲了一系列原創作者,實實在在欺騙了他的粉絲,這本書為自己掩飾洗白的行為,只讓人感到四十五度逆流成河明媚的蛋疼憂傷。
一個人要是看小時代,你還不足以判斷ta的人格,但一個人要是在夏至未至(小說)剛出來的時候就十分喜歡,而且到今天仍堅持認為男主角超棒,郭敬明沒抄,這本書證明了他的無辜,那你最好離ta遠點,這種粉絲為了捧郭敬明,可以容忍這種錯漏百出的自我辯護,san值已經是負分了。
順便提一句,我一直不明白,裡面唱歌女角的人渣父親為什麼長得像楚留香?
參考閱讀,我過去寫的一個講郭敬明的答案(這裡頭有夏至未至的選段,明眼人看了這個還不覺得小四站著說話不腰疼,那就奇了怪了):
如何評價《夏至未至》這本書? - 知乎首先我們討論任何作品都不應該脫離時代背景。《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等作品實際上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作品了。在那個年代,青春傷痕文學這個領域剛被開拓不久,湧現出的很多作品都並不成熟,不應該以現在的標準來評判。
就如同在網路文學領域,《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放到現在也只是平庸之作,但在當年,那可是開山之作,進了中國網路文學史的,以後也許會進中國文學史。
所以,我覺得我們要理性,結合當時的文化氛圍來分析,不要上來就一頓噴。
而我認為,在那個物質匱乏,娛樂單調,黃易作品集佔據路邊書攤的年代,郭敬明的作品
還是一坨屎。
曾經傅小司是我心中的男神。我容忍了他的矯情中二以及裝逼。
可是自從我知道了夏至未至裡面郭敬明繼續抄襲,而且竟然把傅小司當做自己寫,甚至還反誣陷庄羽(當年他抄襲案的受害者)我就…%…?@/→_→了
一生黑一生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郭四娘化繭成蝶的一部作品
從《夏至未至》開始 四娘就學會了不捧著一個可勁抄了——人設用張家的,情節用李家的,故事用王家的,文筆潤色用自家的。 調色盤都拿四娘沒轍
真的噁心,尤其是後半段,尤其是莫名其妙的敘述方式。
室友的書,我在宿舍實在無聊借來看的,矯情得噁心,最討厭的幾本書之一。
感覺女主立夏傻傻的。有一種「有錢人都不是什麼好人他們都看不起我們窮人家的孩子只有和我最熟的有錢人小司和陸那啥才是天真善良努力單純的好孩子」的感覺。前期女主獨白動不動就是「果然自己不喜歡有錢人啊」什麼的。超級煩這種感覺的人。
後面抄襲的地方真的什麼都不想說,呵呵。
對不起我口氣超級重,但是我實在是噁心。
今晚又看到了,評論撕逼中,還好我匿名啊。
放上來讓大家看看有些人觀點多奇怪啊。
1.這麼噁心答主還能看完,答主zz
2.雖然你覺得噁心但這是別人青春中的美好記憶你為什麼要罵它
3.答主自己討厭書就噴,不客觀,答主zz
4.答主不喜歡為什麼要罵,安安靜靜的無視才對
5.答主把書看完了又說寫得不好,答主zz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們怕不是要笑死我好繼承我的鶴球
十年重議抄襲案
———閱《夏至未至》有感
十年前,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圈裡圈外》案,作為了反面教材放置於我們的初中政治教科書里。我除了驚訝,心裡隱隱生出些許遺憾——他完全可以靠才華,為什麼要給自己潑髒水呢。現在我還能回想起朋友聊天提到這事時,我們小人說大話的姿態。
時隔十年,偶然借到郭敬明的《夏至未至》,因曾有人推薦過,便很好奇這本書。
優雅,清新,又不乏幽默,文字勝畫,郭敬明筆下功夫好生了得。男主角傅小司便是郭敬明向來願意呈現出來的那一面,乾淨,敏感,聰慧,善良。我甚至毫無來由,難尋根跡地感覺傅小司或許就是郭敬明,看到後來,傅小司參賽獲獎,不是和郭敬明在新概念的勝利如出一轍嗎?這也許是部詩歌化的半自傳吧。
可是,小說漸至高潮,自傳化開始變得露骨,詩歌化淪為了蠱惑。
高潮情節是:傅小司無辜被馮曉翼設的套陷住,被賴上抄襲。輿論嘲笑並誇大化地質疑,心含嫉妒的同行們由諂媚轉為詆毀,曾經的粉絲反戈,馮曉翼藉機炒作。傅小司氣得絕食,並一直逃避這一切,當他重新振作起來時,律師信誓旦旦保證會贏的官司卻輸了 。同時馮曉翼處心積慮地把自己的新作發布會設置在傅小司的新作發布會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甚至花錢叫混混來砸場子,傅小司的摯友怒氣難以壓抑,失手釀成大禍,於是直接或間接,所有人的幸福被命運碾碎。
我困惑,原來當年抄襲案的真相是這樣的?認真搜索了一下那場十年前的文壇風波,發現馮曉翼的人名,暗喻了《圈裡圈外》女作家莊羽,傅小司又與郭敬明的綽號「小四」聯繫在一起,而《夏至未至》正好又是抄襲案判決結束後郭敬明新出的小說。
我喜歡的那個乾淨,敏感,聰慧,善良的傅小司,令我從感情上認為他是無辜的,無辜得像個孩子,像被扔進污水的天鵝,像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闔上小說後,我試圖摒棄對小說人物的情感來分析情節,發覺郭敬明將真實情況進行了改動,或是刪減,或是模糊,或是增添,才有了《夏至未至》的情節。
首先,《夏至未至》對於「傅小司官司為什麼會輸?」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是律師能力不足,並以「律師的支支吾吾不願回答」將這個關鍵的疑問含糊地一筆帶過。從邏輯的合理性來看,出版了的作品必定會有眾多的讀者做見證,更何況整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媒體的眼睛全盯在那場官司上,這種情況下不大可能有人在判決上做手腳,法庭也不可能草率判決。既然是判決出來了抄襲,那麼不能否認傅小司抄襲的可能性極大。
再就是郭敬明把馮曉翼起訴傅小司的過程縮短化了,給讀者一種馮曉翼輕而易舉一氣呵成地賴贏了官司的感覺。但是庄羽是這樣的嗎?從勢力來說,郭敬明風頭正起,粉絲眾多,而且頗得出版商青睞,在人力物力資源上是絕對處於強勢的,所以庄羽要想打贏官司的難度可想而知。事實上,這個官司耗用了她三年光陰。
「其實無論是何種結果,受利的都是馮曉翼。」原文如是說。但這隻能單就《圈裡圈外》這本書商業角度來說。誠然,《圈裡圈外》可以藉此提高知名度。但是對於任何一個真正熱愛寫作的人來說,寫作最重要的當然是寫作能力不斷精進,錢財名利只能排第二位。從庄羽三年耗心耗力在官司上難以寫作的方面來看,她並未完完全全受利。
有人表示,庄羽自個兒願意折騰,不管這事好好寫作不就得了嗎。
那麼他大概沒有考慮過作品對作家的意義。自己含辛茹苦兢兢業業終於創造出心愛的作品,視其如子。但是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無緣無故被人拐走了,然後「孩子」的養父母在人們面前炫耀著,當著自己的面說:「看,這是我的孩子,他多漂亮呀!」誰咽得下這口氣!縱然這維權案困難重重,自己就是傾家蕩產,也必須把「孩子」要回來。
此外談談馮曉翼借傅小司炒作一事,這倒是真的。直到現在,搜索《圈裡圈外》,百科上的封面圖仍是一本帶著提及「郭敬明」「《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腰封的《圈裡圈外》。郭敬明借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在先,庄羽賣書借郭敬明名氣在後,真是互相利用呀!
至於馮曉翼在傅小司的新作發布會上鬧事。 個人覺得,馮曉翼當著傅小司公司和媒體的面宣讀法院判決書的行為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想來馮曉翼官司打得不輕鬆,判決書也畢竟帶有公開性質。但是郭敬明在《夏至未至》中加上馮曉翼花錢叫混混來鬧事總讓我覺得彆扭。雖然這部書是文學作品,但它的喻指性太明顯了,郭敬明將馮曉翼描述成卑鄙小人難免會抹黑庄羽。與其說是小說中受馮曉翼指示的混混將髒水潑在傅小司頭上,不如說是現實中郭敬明將一盆污水潑在庄羽頭上。我想鬧事這段情節不可能在郭敬明和庄羽間出現,又或是一件被極度誇大化的小事。如果真是庄羽唆使混混來砸場子,這麼大的事,怎麼沒有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報道?
雖說文學是在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創造,但從大家的評論來看,《夏至未至》剛出版後,讀者群體大多是初中生。回想我的初中生涯,中二,偏執,單純,草率。如果當時的我看了這部書,傅小司天使般的形象先入為主,憑著由衷的喜愛,我會認為他做的事都是對的,我無條件信任,無條件支持他,心裡想著,馮曉翼就是個混蛋,庄羽也是個混蛋。
若是從懷著最壞的惡意的角度來看,這可不可以算作郭敬明以文學創作為掩護,針對他的讀者群體的一種洗腦方式?
庄羽勝訴後,郭敬明公開聲明:「我會執行法院判決的賠償和停止銷售,那是出於我對法律的尊重。但我不會道歉!金錢、名聲,這些東西,真不是那麼重要,我都可以給予,惟獨道歉,哪怕只是簡簡單單一句話,也決不會迫於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放棄了所有依然喜歡著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
難道小說《夏至未至》的洗腦情節便是郭敬明給喜歡他的粉絲的「希望」?(不過,《夏至未至》除了令人反感的被矯飾了的抄襲案情節,其他的部分的優秀也是他給粉絲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郭敬明以「辛苦」為不肯道歉的借口,這讓我想到了秦簡抄襲案,秦簡的一部小說294章,僅9章是原創的。事發後,她走著煽情路線,不停強調自己多麼勤奮地在「寫」,「寫」到暈倒住進醫院。說實話,270萬字,就算是秦簡這種「寫法」也很不容易,就像郭敬明走到今天,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辛勤付出。但是,勤奮的抄襲也還是抄襲呀。
兩起事件有一個共同點——都受到了商業集團的庇護。有可能當年郭敬明法律意識不強,才不以為意地去抄襲了,但《夢裡花落知多少》出版前,出版商里總有人懂法律和道德原則吧,但是他們沒有制止。也許他們很希望郭敬明以這種方式高效地創作,聲名更著,作品更多,給他們帶來更豐厚的利潤。而秦簡抄襲案,瀟湘書院做得更過分,以「難道你能保證你的每個字都是原創嗎?」庇護秦簡,甚至因為被抄襲者將此事鬧大了,影響瀟湘書院將那本小說出售給製片公司,於是書院以「破壞和諧」為由,將被抄襲者驅逐出書院。而製片方,明知這是一部抄襲巨著,仍將其買了下來,並邀請秦簡做編劇,拍出來公之於眾。商人天性逐利,吃准了原創狀告抄襲的官司不好打,後顧幾乎無憂,才如此明目張胆地縱容抄襲,間接地鼓勵抄襲,所以才出現了一個個盆滿缽滿的「於正」「秦簡」。
除了商業上的縱容,兩起事件還有來自讀者、觀眾的默許或溺愛。
吃瓜群眾心想,管他的,只要好看就行。
抄襲者的痴心粉絲怒道,抄又怎麼了,××抄出來的可是比原著好呀,比原著火呀!對此,我想打個比方:要做一道佳肴,得要好菜譜和好廚藝,甲一次次試驗,嘔心瀝血,終於創造出了精妙的菜譜,卻到底是剩下的精力不濟,廚藝稍欠火候。而實力與甲不相上下的乙卻將甲的菜譜搶來,省了大量精力,省下來的部分投入到廚藝中,調製出的絕世佳肴,自然勝過了甲的菜品,得到了更熱烈的褒揚。這大概就是抄襲品往往比原創質量更高的原因。
但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多好歹也該公開聲明借鑒,獲得利益的同時為原材料付給原創應得的報酬。而不是逼得原創們上法庭要「名分」「討債」,使得抄襲者們不得不為「借用」買單。可笑的是,明明是被迫買單,郭敬明還要做居高臨下施捨狀,美其名曰:給予。
然而,若以對抄襲案最大的善意來談,我不得否認存在「英雄所見略同」這種微小概率。若真是這樣,倒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真相還可能是郭敬明看過《圈裡圈外》,然後忘了他看過這本書,《圈裡圈外》的優秀部分留在他的潛意識裡,直到機緣巧合,這一部分重新浮現在他的腦海,他以為這是他的原創,或者根本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這種情況是有可能存在的。有一次,我百般無聊地胡亂哼著調子,居然最後哼出了一段自認為很帶感的旋律,雖說是我編出來的,可這調子好像有一絲熟悉感,或許是別人的被我聽了去的曲子呢!我搜索腦海,並沒有找到類似的音樂。由於之前有「半夜夢到兩天前匆匆聽過一次的歌曲的歌調和歌詞」 的經歷,我也摸不準這段旋律到底是我原創的,還是我忘了出處的潛意識。還有一次,我夢見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奇特的三岔路口,之後不久在現實中竟然遇見了一模一樣的路口。「難道這是前世記憶?」自嘲道。當我仔細地觀察了這個路口後,暗驚,這個三岔路口其中兩岔實際上我曾路過兩次,但我做夢的視角居然來自從做夢前絕未到過的第三岔。看來夢有可能是現實的三維轉換,我們難以識別它的由來。倘若郭敬明的《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創作來自他的潛意識,那麼他的確很倒霉。
另外,或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文壇抄襲之風頗盛。讓大部分作家們:你抄,我抄,大家抄。當要反抄襲時,嘿,把抄得最好的,抄得最登峰造極的幾個人拉出去斃了!對於抄得好的,大家手裡有把柄,此時不踩,更待何時,口號呼喊出來:「我們不踩,天理何在」。對於類似秦簡抄襲百家獨賺銀子的登峰造極者,眾人所指自然是在劫難逃的。
當然還有斃也斃不了的勢力強大的傢伙。我抄你一萬字但我寫101萬字,你看你的東西連百分之一都沒佔到,怎麼能說我抄襲你的呢。那些前輩們自帶榜樣光環,誘惑著蠢蠢欲動渴望發家致富的晚生們。
就像知乎上有人說:「抄襲不可怕,可怕的是抄襲了,還麻痹自己沒有抄襲,然後大家都覺得這是對的,正確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這個才是可怕的。」大部分人都在抄襲時,法律、道德還能責眾嗎?
那麼如何抑制抄襲呢?很難。因為抄襲與借鑒之間的界限太模糊,而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原創也很難探出個究竟來。就這段時間學習的PS而言,許多設計創意被做成了教學示範供眾多學生臨摹。我這個腦子裡暫時全是別人的貨的新手做出來的圖,是抄襲還是借鑒?如果這張圖公開出去算是侵權了嗎?我難以得到答案。就算我想註明出處,那麼哪裡才是最原本的出處?加上一行小字「創意侵刪」可以嗎?
時隔十年,又一次談論抄襲,相對於郭敬明庄羽等文壇圈內人,我這一次也許還是在小人說大話,權當一個圈外人在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惑吧。
這是我對郭敬明徹底絕望的一本書,對自己的洗白體現了無恥,這樣的無恥再也沒有見過了。
咋回事?在知乎也有人挺涉嫌抄襲的書?
一本我不想承認自己曾經看過的書。
我不能理解這個問題推送到我首頁的原因是它的分類是文學,而推送的答案確是和電影和抄襲有關,,,,,
是這樣,曾經年少無知時還蠻喜歡郭敬明的,而且即使看到抄襲內容也沒什麼大感覺,只是心裡嘀咕一下「誒?這不是那個啥啥啥里的情節么?怎麼一模一樣?」年紀小,也沒什麼版權意識。
後來到了《夢裡》被扒抄襲《圈裡圈外》,當時覺得:哦!原來這樣是不對的啊!是違法的啊!那郭敬明應該道歉啊!
然而他也沒道歉。
不過我還是沒什麼太計較,他出書我還是看。
於是就有了夏至未至。
記得當時是跟同學借來的,一個下午讀完,看到裡面唱歌的那個姑娘被陰了,心疼到不行。可是看到最後他自我代入的角色(好像叫小司?那個畫家),全程設置成被誣陷抄襲,自己倒跟個白蓮花似的只是被欺負被潑髒水(雖然那會兒還沒有白蓮花這個詞),一瞬間突然噁心了。
從此以後,再也不看他的書。
我曾經非常非常喜歡過這本書。
大概是初中的時候讀的。
因為我覺得這本書特別溫柔,感覺像時光都被緩慢拉長的感覺,我現在還記得裡面的描述。
倒不是說他的描述措辭有多麼精彩,只是他營造的感覺讓我喜歡上了裡面所有的人物。
我曾經還很認真地站了傅小司和陸之昂的cp。
我那時候想這本書真是完爆小時代啊,小時代那是什麼玩意兒啊。
自從我知道了郭敬明是真的抄襲。
夏至未至裡面大篇幅地洗白,扭曲事實,他現在還出了電視劇。
——這特么就是在敲開原創者的骨頭,吸他的血,還要往別人的屍體上潑一盆髒水啊……
我至今不願意去討厭我曾經喜歡過的小說的那幾個少年少女。
但是自我知道他抄襲之後,我就沒有再看過他的電影電視劇小說,我拒絕出這個錢。
我知道他是個成功的商人。
而且還是個無恥,又當又立的賊。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另:我覺得應該有些人大概會黑一把現在青少年的閱讀品位,這倒不必,我是一邊看名著一邊看網路小說長大的。郭敬明的自傳體
和對他抄襲的辯解!
我覺得他寫的最好的一部吧。雖然裡面給自己洗白的部分很傻逼。
我是看這本書才知道,原來他還真是,理直氣壯的覺得
我——沒——抄
大寫加粗的服氣(⊙…⊙)
很多人喜歡把郭敬明,尤其是文筆這一塊貶的一文不值,他現在的人設似乎也是為了錢可以不顧一切的精明商人,但其實這麼想挺膚淺的,他這個人,包括他的文字世界,本身就篇很有意思的現實文學。
首先,他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散文作家,是,挺多人說他文風矯情做作不知所云,可是散文么,一拼情感,二拼遣詞造句。比如你看這句話矯情不矯情
青春,如同一場盛大而華麗的戲,我們有著不同的假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演繹著不同的經歷,卻有著相同的悲哀
矯情吧,跟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有啥區別,可這句話出自席慕蓉,類似言之無物,又特別美麗的句子,你從簡禎啊張小嫻之類的散文見長的名家作品裡一抓一大把,你能說人家也文筆低劣?
郭敬明出願風裁塵的時候說自己很多年不碰散文這種掏心掏肺的東西了……其實他大概自己也意識到,他寫作方面的巔峰就是掏心掏肺的寫自己那些小心思小情調的時候,相對於現在罵著他的那群小文青,他17歲時寫出的東西高明的不是一點。
曹文軒在幻城的序言里評價他,有個類似的話就是,郭敬明讓他看到了年輕人對寫作的一個認真的態度。大概是那個年代模仿安妮寶貝或是韓寒成風,不是詞藻堆砌就是玩世不恭,很少有像郭敬明這樣的,把自己真實的悲傷或是難過一字一句的袒露出來,比如《七天里的左右手》,中二少年有幾個能承認自己因為文理分科想這麼多的,但是郭敬明就把自己所有的細膩的思緒都寫出來,因此顯得特別矯情,也特別動人。
然而在夏至之後,他基本上放棄了這種「掏心掏肺」的抒情,而情節呢?郭敬明的大部分作品中,情節都是短板
這種例子在夢裡花落知多少里比比皆是,比如女主一巴掌把男二懟死這種智障橋段都寫的出來,哦,還有女主女二兩個高幹設定的妹子,為了姐妹情假裝當雞……就問你怕不怕(-?_-?)
但是那時候他就是有本事把一個平平的故事講得有趣又煽情,大概因為是真正將自己代入主角的情緒里,而現在的作品都是華麗的詞藻堆積+天馬行空的情節在撐,我想說,真是撐不住(?_?)
這樣說來夏至可以說是郭敬明最重要的一本書,幾乎是他創作生涯的分水嶺,夏至之後,他完全拋棄了在作品中表達自我,作品完全淪為了玩弄文字技巧的工具。
夏至的情節還是很白爛……當然是我認為,你如果趕上了青春疼痛文學的潮流,就知道這些類似的情節是多麼頻繁的出現在那些小說里了,但是,你如果不心存芥蒂,就會發現這篇作品的感情非常真摯,作者對每一個角色都傾注了濃重的情感,甚至把自己的生活安排進情節里。這是一種孩子氣十足的做法,可是世上藝術的表達者,多半少不了一點孩子氣。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
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後來郭敬明會不會愛我不知道,反正他是迅速的成長了,雙子座中天真爛漫那一面逐漸消失,與之一起消失的是作品中的情感表達,他散文中那種略顯矯情的真實感情徹底在小說中消失不見了,你看悲傷逆流成河絕對不會有夏至未至的代入感,之後的作品更是一部比一部差,悲傷可以說模仿日系不足而顯得異常拙劣,而爵跡則完全就是天馬行空的胡說八道,對於人物群像的把握完全失控,小時代系列第一部其實還可以,能看出他想嘗試一種全新的文風,然而之後兩部……老實說完全可以一直省略到結尾。
郭敬明做不了一輩子高中生,他的最後的靈氣給了夏至未至,然後扔下那些男孩女孩,變成了他口中的成年人。
而關於「那些男孩女孩」
一個叫一草的人,在抄襲事件時最熱時,出過一本書,叫《摯愛郭敬明》,貌似是郭敬明最初的朋友吧,爆料什麼的已經是小case了,那裡面經常諷刺郭敬明蹩腳的四川普通話,也不知道郭敬明看了之後會做何感想——你以為是朋友的人,其實一直在嘲笑你窮,你low。
還有一個heansy,我不知道我拼沒拼對,貌似是郭敬明最好的朋友,在最小說成立之出跟郭敬明撕逼,帶團隊一半人出走另立門戶,有趣的是那本雜誌大概就辦了一年就宣告破產了,大約五年後這人又回來道歉了,郭敬明給了他一本新雜誌經營。
而郭敬明作為一個出版經紀人,一手扶持的作家落落,在這次危機中停了最小說的連載,去heansy的新雜誌擔任文字主編,那時候郭敬明接受採訪的時候,強顏歡笑的說,一個作家給不同的雜誌寫稿不是很正常嗎?
其他的我也記不住了,大概從沒背叛過他的老朋友只有痕痕和阿亮吧。所以他文中女性和女性的友誼總是溫情脈脈的。
哦,有一年郭敬明給他爸買了一輛車,被報道了,我還清晰的記得那個標題,叫暴發戶的可笑嘴臉
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這樣的
你覺得特別可笑的夏至未至,恰恰是一個少年最無遮無攔的真心。
看了那麼多情懷和感情牌,我有點感慨啊。
可能這個回答下,不怎麼適合提《圈裡圈外》,
但因為夏至一書特別設計了某個情節,
我真的忍不住談談庄羽。
在爆出《圈裡圈外》被抄襲時,
我去學校圖書館借了本看,(校圖書館居然有!)
可能我自己本身注重小說的整體感,
我覺得《圈裡圈外》寫得真好,
那個時候各種圈的叫法剛興起幾年吧,
然後庄羽就抓住了這點,寫了本小說。
那時的庄羽也還算年輕,
她寫的小說有對現實生活映照,唯獨差了口氣,
大概就是教科書常說的「進一步反思」。
但年輕嘛,能寫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再者,那個年代普遍比較混淆文筆、辭藻的概念。
庄羽的辭藻不華麗,但並不代表她的文筆差。
《圈裡圈外》的題材也非常不適合用華麗的辭藻,
這是一本現實衝擊感很強的書,女主作得我頭疼。
打開書,瞬間就到了滿口京片子抖機靈的帝都。
這樣的筆力,你非說辭藻不華美就是寫得差,
就好像是吃著六必居炸醬麵,
說沒有上海冷麵好吃一樣可笑。
那是兩種不同的口味,只有喜歡不喜歡,如果沒有抄襲,真的就是各有千秋。
講真我那個年紀超不愛《圈裡圈外》這樣的小說。
娛樂圈實際上什麼樣,我不想知道,
可能我就想看個明星男神和平凡女孩的瑪麗蘇故事。
但我看完以後,不管喜不喜歡這個故事,
都得承認這部小說很優秀,遠超現在的《歡樂頌》。
其實這書啊寫得有點超前了,
那時代大家沒那麼多娛樂八卦可看,
要是現在翻開這本書大概會邊笑邊感慨。
然後,大家心疼郭敬明么?
撇開小四所受的委屈,
他的才華至少得到了大家的公認。
不管思想深度之類的,他筆下流露的東西確實抓人。
這點無可抹殺,無可抹滅。
甚至他的ppt電影,你都不能不承認靜態畫面的美感。
可是,在他倍受爭議,倍受關注時,
在他身後有個叫庄羽的作者,
她的才華,卻被大大低估了,甚至抹殺了。
她的作品被貼上了「不如郭敬明寫的」標籤,
不過這也沒什麼關係,地球還是照轉的。
只要心疼帶著王冠在泥濘中前行的小四就好了。
不會賣人設的那些,就不用管了。
驚奇的發現竟然大家都是初二時候看的這本書。
那年初二,似乎是快到期末了。五月的武漢,知了在潮熱的江風中有一搭沒一搭的唱著。
我家小區門口有家新華書店,當然現在已經拆掉了。那個周六下午,我趴在書房的地板上,不想做題,不想寫周記(或者是已經寫完?),竹帘子縫裡漏出一隙陽光,浮在書桌的薄灰上,倏爾又消失不見。
我下了決心,奔到書店買了一本夏至未至。記得是二十五塊錢,對我來說是挺大的一筆開銷。
回家來就躺在地上讀,花了一個周末的時間讀完,似乎是跟著他們過完了一生。
在不知道郭敬明抄襲的時候,看過一點《夏至未至》,實在受不了了,遂棄之。
傅小司被吹得那麼厲害也是醉了,那些根本不實際。這和當下流行的傑克蘇文霸道總裁文有何區別?不過是加了一層看似精緻的包裝罷了。當然,人人都有看低俗文學的自由,這個我管不著,也不能作為抨擊這本書的讀者的理由。
然而,文中洗白抄襲的部分,和郭敬明本來就身為法院判定的抄襲犯還死不道歉的態度,我絕對不能接受。明知郭敬明抄襲還為他辯護,覺得洗白抄襲的那一段文字合理的人,你們已經沒救了。
最後,看到前面有不少人說,不提抄襲的事兒,庄羽和郭敬明的文半斤八兩。那我就歪個樓,來談談《夢裡花落知多少》和《圈裡圈外》這兩本書的區別吧。
首先,《圈裡圈外》是原創,《夢裡花落知多少》是抄襲。私以為,絕大多數抄襲者選擇抄襲的原因,都是自認寫得不如被抄襲者,才會想到要去抄襲。要是他寫得本來就比被抄襲者強,那抄襲就失去了意義。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抄襲者水平高於被抄襲者的,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其次,《圈裡圈外》旨在反映現實,而《夢裡花落知多少》旨在圈錢,《夏至未至》旨在給郭敬明的抄襲行為洗白。從立意上來說郭敬明就輸了。
最後,不是用幾個看似優美的詞語才叫文筆好的。就如余華的文,通篇沒有一個小清新們覺得優美的詞,你能說他寫得不好嗎?文筆好不好本就不取決於是否堆砌詞藻。我不攻擊郭敬明的文筆,但希望你們知道,庄羽文筆並不是不好。
夏至未至抄襲日本漫畫《NANA》
推薦閱讀:
※同樣是版權問題,是不是大家只罵影版《三生三世》?為什麼?
※尹承昊微博中的偽大神可能是哪些人?
※文學創作中模仿,借鑒,抄襲的界限和底線是如何標準的?
※為什麼被抄襲的作者不出名, 反而抄襲的作者更容易出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