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 Overture 和 Intermission 是怎樣產生、發展和消失的?


這個問題要從美國電影的發行、放映模式談起。

在5、60年代以前,美國的電影放映主要有兩種模式(說細了其實有很多種,但我們可以把問題簡化一下,這裡只談兩種),一種是普通的連續放映放模式,一個電影院只有一個大廳,循環滾動放映,觀眾隨到隨買,買了就進場,也不清場,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另一種是較為特殊的roadshow,適合於少量超級大片,有很多規矩,只在大城市最豪華的影院放映,一天只放兩場,票都是預訂的,比普通的貴很多。

這種roadshow模式,完整的流程包括六個步驟:

1. overture(進場音樂),不要把它和電影序幕的配樂混淆。以前的電影銀幕前都是有幕布的,放片時幕布展開,放完了幕布合上。嚴格來說有個規矩,不能讓觀眾看到空白的幕布!所謂的overture就是在幕布展開之前播放的音樂,此時燈是亮的,觀眾在陸續進場。一般來說,overture是錄製在不帶畫面的膠片上,有的最高級別的大片,甚至會根據具體影院幕布的質地、厚度來調試overture音軌的音量高低,因為以前的擴音器都是安裝在銀幕後面,如果隔了幕布,效果會有差異。操作上也有細節需要掌握,在overture的最後一個音符結束前,幕布一點都不能展開,否則會導致overture的音量發生變化。

2. 影片上半場:採用roadshow模式放映的影片一般都比較長,分成上下兩段,這是前一段。開場也有講究,最正規的做法是當幕布剛剛開始展開,此時片廠logo打出,待幕布完全展開,片廠logo淡出。操作幕布的工作人員需要有豐富的經驗配合這個時間點。

3. intermission(中場休息):第一部分放完,銀幕上出現intermission的字幕卡,這時稍等幾秒鐘,讓觀眾看清楚休息時間到了,然後幕布開始閉合,要在字幕卡淡出之前,將幕布完全合上,同樣需要嫻熟的技巧。總之原則就是,不要讓觀眾看到空白的銀幕。因為在好萊塢看來,電影是造夢,所以任何有可能破壞夢境氣氛的行為都要絕對禁止,如果讓觀眾意識到,哦,原來那只是一塊白布,故事都是假的,那就糟了。

4. entr"acte(幕間音樂):這部分的過場就像開場前一樣,讓觀眾休息15-20分鐘。

5. 影片下半場:和上半場基本一樣。全部影片結束後,當最後一個畫面出現時,開始閉合幕布,待幕布完全閉合後,才慢慢開燈。

6. exit music(退場音樂):燈亮了之後,觀眾退場,這時播放退場音樂。在音樂播放結束之前,電影院的工作人員不應進入場地。還是那個原則,為觀眾營造一個閉合的圓滿夢境。

上述roadshow放映的完整流程,從默片時代就有了,只是和有聲片時代的技術原理有些不一樣。據記載,第一部採用roadshow放映的有聲片是1935年的《仲夏夜之夢》。而1939年的《亂世佳人》將roadshow模式提升到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這部影片在公映之後的一年多里,一直只以roadshow方式在大城市大影院放映,直到1941年才轉入常規模式,它的天文數字票房多半是以roadshow方式掙得。

進入40年代後,roadshow模式放映只是偶爾為之,如迪士尼的《幻想曲》,但這部影片並沒有常規的進場音樂、幕間音樂和退場音樂,因為看過的都知道,它本身的影片形式很特殊。40年代roadshow不太流行的原因有很多,如當時電影業極度繁榮、影片流通周轉的速度很快,片長很長的影片也不多,沒必要開展roadshow這種慢節奏的發行模式。

但50年代後,roadshow就大大多了起來,原因還是那一套,好萊塢要和電視對抗,大搞寬銀幕豪華史詩製作,片長動輒三、四小時,這種影片天然就適合搞奢侈的roadshow。大量我們熟知的5、60年代出品的超長巨片,如《賓虛》《阿拉伯的勞倫斯》《戰爭與和平》《萬王之王》《斯巴達克斯》《西部開拓史》……都採用roadshow模式發行。

順帶一提,在影片結束roadshow模式,進入普通發行模式之後,片廠往往會嫌影片太長,剪掉一部分再上,這樣可以排出更多的場次,提供更優惠的價格,特別是對那些不怎麼轟動的影片,觀眾對「原汁原味」的要求也不高。但這經常導致原版拷貝遺失,只留殘缺版存世的問題,為後世的電影修復和保護帶來無窮麻煩,此乃後話。

進入70年代後,roadshow模式衰落了,主要的原因是多廳影城的出現。原來的老式豪華電影宮佔地過大,單位面積提供的座位有限,所以經濟效益低下,紛遭拆遷轉賣,放映市場的大頭開始讓位於城市綜合體或購物中心內的多廳影城。另外,從60年代後期開始,電影觀眾迅速年輕化,roadshow模式只能吸引已婚人士和全家型觀眾,主流觀眾青少年對此並不熱衷。而且《海斯法典》廢除,分級制度實施,使得電影開始按年齡結構分層,符合全家觀賞的影片越來越少,這也限制了roadshow模式的市場。

後來的超長影片,如《教父》1 2,都按照普通模式放映。有的超長片如《亂世佳人》復映,儘管仍保留了中場休息,但其他規則大大簡化或捨棄,roadshow成為了少部分影片偶一為之的行為,如《獵鹿人》《現代啟示錄》《天堂之門》等,而且局限在很少幾家影院,持續很短几天。

對整個好萊塢而言,《大白鯊》《星球大戰》以降,大規模同時起片已成為大片(blockbuster)發行的常規策略,roadshow模式幾乎消失,與之相伴的overture、intermission等流程自然不復存在。

現在很多以沖獎為主的影片在大規模公映前有點映的習慣,為的是符合參賽規則,點映在某些方面和roadshow有相似之處,但完全沒有overture、intermission那套規則了。現在的電影跟過去相比也不一樣,不再有所謂的退場音樂,因為片尾字幕都長得嚇死人,片尾曲實際上發揮了退場音樂的作用。

為了讓今天的觀眾重溫昔日情調,很多原來以roadshow方式發行的影片在推出DVD、藍光的時候,會仿照原來的形式製作intermission等過場,不過略具滋味而已。


謝邀!

最早是沒有電影院的,一開始電影只是一種新奇的娛樂小玩意兒,都是在大戶人家客廳或者外頭咖啡館裡給大家逗樂助興的影片。後來開始有故事情節較長的影片了,那麼小地方看就不合適,需要有大的場地。但是當時符合放映條件的大場地哪裡有?只有傳統的劇場,掛起塊幕布就行。所以最早大家都是在theatre里看電影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依然管正式發行版叫「theatrical」的原因。

而當時劇場里演戲,尤其是正式大戲,都是一兩個鐘頭的,有正式的開場和幕間休息,大部分觀眾並不習慣做在劇場里一個多小時甚至兩個多小時都不走動方便,於是一些大片子就根據這個特性,專門設置了overture和intermission的階段。


推薦閱讀:

為什麼像《悲慘世界》、《歌劇魅影》這些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幾個角色同時唱不同的台詞的情形出現?
如何評價蔣雯麗在《師父》里的表演?
電影院前排座位的觀影體驗大多很差,為什麼電影院不改善一下?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電影史 | 美國電影 | 電影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