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能被選到課本中?

吳淇曾說:古詩具是寐而復起,俱以明月作引.
可知其所著文章題材並不新穎.
那麼是什麼特點足以其被選入,亦或者僅憑個人興趣?

另近年貌似中國古文尤以宋詞,宋文推崇較多,是不是此例也是個體現?


你說的題材不新穎,是對的。

寫什麼呢?

——我睡不著,去承天寺找老友張懷民,他也還沒睡,一起在寺院中庭散步,月光把松柏枝投影在地上,看上去有如水中的藻荇,哪夜沒有月亮?何處沒有松柏?只是像我們這麼閑的人少啊。

這是蘇軾諸多小記中的一條。《東坡志林》(不知道是蘇軾命名還是後人整理後命名的)收集的就是蘇軾的各種各樣的文字。日記不是現代人的發明,也不是外國人的發明,東坡也愛寫日記啊。什麼時候高興了/不開心了/憤怒了/路見不平等等,東坡照例要記上一筆的。《記承天寺夜遊》就是這麼個作品。

且不論寫作背景,單論敘事完整性。這篇短短的小記可謂「五臟俱全」。時間/原因/地點/人物/事件/感受等,都是不缺的。如果我沒記錯,這是初中的課文。初中生正是學記敘文的時候,這難道不是一個極佳的範例么?這是原因之一。

其次,題材雖極為極為極為普通,甚至太普通了(我們現代人跟朋友出去夜宵不是常有的事嗎,哈哈,雖然蘇東坡沒說他跟懷民有烤雞翅),但寫得可不普通。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不是一般手筆啊。一,這個比喻貼切,兩者形象極為相似;二,水中藻荇,會不會有種自由地搖曳的感覺?(可能是我過度解讀了)。就這個比喻看,我覺得蘇軾當時是快樂的。如果我沒記錯,他是被貶到承天寺一帶做官的。懷民是他的好朋友。

最後還有個「閑」字,既可以說是自嘲,笑自己一身學問無處使;也可以是真的為閑而樂。兩者兼而有之,快樂更多一點,這才符合蘇軾的性格,他心夠寬。

綜上所述,《記承天寺夜遊》的敘事完整性、表現手法是恰當精妙(比喻)、抒發感情的含蓄這三大原因決定了它毫無疑問有資格入選初中語文課本的。記敘文的終極形態就應該是這篇詩詞這樣的——完整、飽滿、毫無廢話。

——————————————————
2016.12.16更:
真是受寵若驚啊,竟然有這麼多贊。謝謝大家。我會繼續讀蘇軾,以求了解更多,和大家分享。


我非文學專業,但是我現在回想起來,高中語文課本的文章選擇,甚是精妙。題外話,記得某知乎用戶在關於The Economist 的話題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大意是:除了每篇文章的的態度外,從整體文章的選擇上來說,也能看出編輯部對全球一周事件的態度。
===
這個觀點我很贊同,除了每篇文章,在文章的編排上,也是一個態度。(再次跑題)最近往書店跑得很多。有一本書,專門是說西文排印的。裡面有一句話,非常打動我。」排版是平面的建築。「 這句話,也類似」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
以上所說,主要是引出東坡關於「文體的決擇」。為什麼《記承天寺夜遊》可以放進課本?也要從東坡的整個黃州生涯來看。東坡因為烏台詩案來到黃州,在我們看來,烏台詩案 只是代表東坡生涯上的一個轉折點而已。但是,我們卻從來沒能感受其程度。烏台詩案 大家盡可以往自己遇到的最大的挫敗,再乘上自己認為適合的倍數。
從東坡元豐二年到元豐六年,寫出《記承天寺夜遊》,是東坡從烏台詩案走出來的一個標誌。
簡單地來聊聊,東坡這段時間所寫過的詩文。東坡這段時間一直在參悟莊子的一些思想,也有接觸佛學。
初到黃州,東坡在定慧院居住,這時候東坡把自己比喻成「孤鴻」,「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彷徨、孤寂不知所錯。這首詞,並不算是東坡一首寫得很好的詞,但是在歷史上卻又獨特地位,清代文人尤甚,或許他們在自己身上也找到了「孤鴻」的影子。「孤鴻」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意向,但是孤鴻與孤鴻之間卻有所不同。後來,東坡通過寫詞來尋求心靈的安定。」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典故出自《莊子》,東坡希望藉助莊子,從這一切中超然出來。但是,沒那麼容易。經濟上的窘迫,以及天氣的濕冷。東坡,寫了《寒食詩-二首》,」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徹底絕望。在東陂寫《承》之前,東坡還寫了很多詩文。這也是東坡文學成就最高的時期。很多詩文都成為了千古名篇。包括-《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前後赤壁賦》、再到本題所談的《承》。
===========
《定風波》,東坡秉持一種,要和天對抗的心,激情洋溢,豪情萬丈。也有很深刻微妙的體悟。這首詞,很適合在打拚的年輕人用來激勵自己。東坡點出了經歷了風雨之後的那種微妙的感覺。「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最後,東坡寫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把風雨、斜陽都忘記,還是要歸去,不管以前經歷的什麼都放下,不能沉湎於過去。
====這時候,東坡能體悟到,並不能做到。記得《創業維艱》的作者,在facebook上發了一個狀態。「Never trust your passion."。激情總是不能長久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豪放派的代表作,也是宋詞的巔峰之作。這首作品,很有畫面的即視感。在奔涌的波濤中,歷史也隨之閃過。然後,東坡把焦點放在了」三國周郎「--周瑜34歲,在此建立功業。同樣在此地的自己已經是47歲了,垂垂老矣,悲從中來。這種對比讓東坡無處可逃。 解決辦法,也不是很滿意,」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就是一場夢,喝酒去吧。問題完全沒有解決。東坡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要解決,是不能再用「詞」這種文體了,「詞」會將情緒困在其中,而沒辦法走出來。

=======================================

所以東坡寫了《前赤壁賦》,江山風月本無主,閑者即是主人。在《前》中,「蘇子」與「客」,感性我與理性我的對話。此文地位就無須說了,也收錄在了語文課本裡面。《後赤壁賦》的行文就更加放開了,裡面有一段和妻子溫情的描寫。這時候,東坡的心已經放開了。我覺得這裡也為東坡能寫出《承》,埋下了伏筆。

=======================================================
《承》東坡用小品文寫就,沒有與老天對抗,沒有了與周瑜的對比,沒有了自我內心的糾結,東坡沒有再為任何一個讀者而寫作,沒有說教。「友情」以及「景色」都在東坡的「心境」中映照了出來,是如此地清麗舒徐,沁人心魄。

=========================================

還有我的一些猜測。《承》無疑是歷史上的名篇,選進課本是無可厚非。對於文章的編排者而言,高中生不僅僅是高中生,因為除了相關專業。大部分人學習語文的生涯,到這裡就結束了。編排著也希望大家能在高中的教育中,對東坡了解,止於一個童話般的結尾就夠了。確實如此。其實,這是一扇門。只是給有心人去推開。在黃州之後,東坡又去了海南。在往後,東坡還寫了很多很優秀的小品文,等待著有心人去挖掘,去做研究。東坡的海南歲月是更苦,更孤寂的。但是此時,東坡的心境已經不一樣了。

高中每科的課本都存在著很多這樣的門,課本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然後,所走的路也就不一樣了。

引用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因為變法,東坡與其相愛相殺,多年。在王安石精神失常之後,東坡還特意去看了他。可以說是一種和解。)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承》的本身是一篇偉大的文章,在語文課本裡面是通往險遠之門。純屬猜測。

(BTW這也是語文課本裡面的文章)當看到這句話,對王安石變法的初心多了一分理解。但是,他忽視了「變化」,所有事情都在「變」,一個指令下去,會變;君主的態度,會變;身邊的同僚,會變;自己會變。所以,保守主義者,為什麼不相信大的變革,只要系統還能用,就打打補丁就好了。(跑題了)
==================================

2016年11月10日更新

答@青鯉

揀盡寒枝不肯棲算不得好詞?

關於前面提到的「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出自《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前面我提到這首詞不算是東坡很好的詞作,是從詞的文本來說的。

鄭騫【1】先生曾經評價此詞:

穆而近木,在詩中亦非佳境,何況詞乎?

即使文本沒有出彩,但是此詞卻成功地塑造了知識分子的典範。在宋以來,很多學者都在這首詞中找到了共鳴。此詞頗受學者青睞,在詞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
【1】鄭騫:鄭騫_百度百科


==============

以上


謝邀,看到這個題目我突然想起來一闋《水調歌頭》:


落日綉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被貶謫到黃州 ,與有同樣遭遇,謫居黃州的張懷民一見如故,張懷民在長江邊築亭,聽風觀水,東坡為其亭命名為「快哉亭」。

張懷民不太出名,我只知道他住在承天寺,從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還可以知道他在黃州擔任小官。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今人賞析的時候會說這是個冬月歲寒之際,現在看來,也許並不在時節而在人心情趣。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大概是一個人生活久了,現在再讀連蘇軾尋張懷民都覺得十分惹人羨慕,我可以非常酷,我可以按我喜歡的生活姿勢生活直到終老,但是一個了解我的酷,願意陪我一起酷的朋友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這一刻庭下如積水空明,沒有鐘聲,沒有烏啼,沒有霜落,只有月明如水。風過無影,沒入松林。
這一刻,人心也是明澈的。
東坡的一生波折榮辱歷盡,內心那塊乾淨的天地依然沒被沾染過。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誠哉斯言!
其實回過頭來看這篇短小平常的遊記,人生里這樣的時光能有多少,這樣的朋友又有幾個呢?
好友出遊,好景可記,世事只能算是塵夢。有月可以出遊,有雨也可以出遊的,超然物外。
超然物外,怕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正像東坡說:何夜無月?何月不照人?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回到題目,《記承天寺夜遊》確實比較普通,樓上何詠已經從學習價值上了闡述了《記承天寺夜遊》能被選到課本中的原因,寫的很好,我來跑跑題。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非常喜歡蘇軾,記不得是不是講這篇課文的時候,也許更早?他曾經花了兩堂課的時間給我們細緻的講過蘇軾生平,包括烏台詩案時蘇軾如捉雞鴨般被抓走,被押解的一些讓人不忍想像的經過。
知道的多一點,就越能明白這樣簡單的遊記的難能可貴。

我小一點的時候,總是被動人的文字輕易地打動。有時候一邊讀書一邊臆想,覺得生活遠比我想像的複雜,有時候也覺得遠比我想像的簡單。
雖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一點浩然之氣,天地千里,可送風入胸懷。
月色入戶,不可辜負,僅此而已。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人生在世,朋友眾多,卻又有幾人能被你夜半召去,青樽對月,把酒當歌呢?


舉重若輕。《記承天寺夜遊》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既曉暢明白,又經得起細細體味。
按照中學課文的角度來看,教材中這種教學起來有值得討論的地方,但又不會過於晦澀的課文其實是最好講的。


蘇東坡的這個記事,我中學背過,念過N遍,無非也就是淡然一笑,並沒有覺得怎麼樣。

如今十幾年之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經歷了一些事,因為讀了林語堂「蘇東坡傳」,發現再讀這短短的幾行文字,很有感觸:

我的心像一條在平靜的湖裡遊動的魚被突然用網撈上了水面之後,在我馬上就要感到呼吸困難的時候,又被重新放回了水裡,俄而,似乎這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依然平靜。

境界集中在最後一句的味道,這是超越者的文字。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高中(初中?)的時候對於這句話的解釋大家都是按照老師的答案來複述的。
然而多年後,人在異鄉,周無知己親朋,自自然然會想到這句話。

這就是這篇課文的魅力所在。


文章以境界為甚。小說中經常提及四字來形容一類人物,返璞歸真。但凡有大造化者,或修為登峰造極之人,多與普通人無異。

這篇文章在我以前讀書時留給我的印象就不低。如果讓我說我背過的最喜歡的古文詩詞,我可能說不上來。但要說最不願意背的,這篇就是之一。因為這是六十四篇之一,不得不背。當時想的不多,只是覺得這篇古文什麼意思都沒有,放在古代肯定是流水賬一般的存在,反正我不願意花時間背這麼一篇東西。所以就一直都沒有背,索性高考也沒考。
現在上了大學,前兩天無意看到有人討論這篇古文,再讀一次,彷彿什麼都懂了。這篇古文本來就不難懂,不是什麼高深的文章,字數也不多,一篇記敘文而已。
但凡上了大學的人,相比與高中之前,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孤獨感,有一種知己難求的憤恨。以前看不起這篇古文是因為年齡不到,現在年齡到了,便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篇古文我認為最大的魅力便是平淡。蘇軾晚上脫衣準備睡覺,突然看到射進來的月光,文藝氣息壓制不住,就想放歌一番。此時他沒有寫心情多麼澎湃,也不說自己在想著什麼文藝的事,欣然就走。走著走著,有點冷,有點無聊,要不找個人說說話?就張懷民。過去一看,真棒,懷民亦未寢,也不說懷民在做什麼,也不寫懷民當時神情。兩人便一起散步。說了什麼?可能說了,可能沒說。除了散步還做了什麼?可能做了,也可能沒做。然後,蘇軾全文最體現文藝氣息的地方來了。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寥寥十餘字,便覺景色異常。最後抒發情感,對的時間有兩條對的鹹魚。
全文沒有寫自己的心情波動,也沒有寫對話,更沒有神情描寫。正所謂,心意想通,言語難盡。說什麼都是多餘,不如散步。想什麼也是多餘,不如賞景。就連文章最後也沒有用激進的語氣,沒有兄弟在手,天下我有的豪氣。就是我閑著,正好你也無聊而已。彷彿文章講了一個故事的開頭,但我們對後續已瞭然於胸一樣。什麼都不用說,一切就烘托而上。知己罷了。


這篇很有味道,多年後都不忘。所得大概有兩處。
生活處處有詩意,可有詩意的人不多,就像蘇軾和張懷民這樣。文字中就有對人詩意生活的熏陶。
此外,蘇軾的小文里可見古代文人的審美與精神追求,可見患難知己,心心相惜的脈脈人情。這種對美與善的追求支撐了多少人度過人世滄桑?這樣的東西蘊含在一篇關於日常散步的小文中,數讀數感動。後來者如朱自清,寫一個人的日常散步,也是很有文人心象的,可以共獨。

待完善。


最妙是「懷民亦未寢」

夜色溫柔,我也想找人陪我散步,可惜不巧啊
月光如水,你也想找人一起賞月,可惜也不巧

蘇軾睡不著,溜達著去找張懷民,懷民偏偏恰好亦未寢。心裡不要太暢快


寥寥數語寫出故交深情。


當年準備考研,每天基本就在宿舍、食堂、自習室三處來回往複。有一天晚上從教工食堂回來,像往常一樣路過2號樓東側的一片小竹林,再抬頭看到天上的明月,突然想到了這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不禁感慨真是「但少閑人」啊!


我從讀者感受的角度來說。
簡單理解,就是能夠引起共鳴。而且是長久的共鳴,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愈發清晰的共鳴。
另外一個例子是梁實秋先生寫他對梁啟超先生講《箜篌引》印象極為深刻:

這四句十六字,經他一朗誦,再經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後約二十餘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瀰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梁任公先生給梁實秋的印象深刻在於二十餘年後的共鳴,而《承》帶給人們的則是千百年來連續不斷的共鳴。因為:
每個人都會長大,而知己,總是難尋……

以上,僅供參考。


像這種平淡至極而又韻味深長類似小品文的短篇,大概是從蘇軾開始的,《東坡志林》中處處可見。若論個人,蘇軾的文章可謂是中國古代散文史上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若以朝代,那毫無疑問,明清的小品將古代文言運用到了極致,字字寡淡,卻又字字生情,這也是這篇《記承天寺夜遊》所呈現給人們的。遠離政治後心境的明澈,文中絕無自嘲之意。


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是
何夜無閑人如世界爾 但少竹柏與夜

同是晚睡,同是夜遊
現代人與古人心境完全不同
現人是造境,古人是寫景。
現人是無病呻吟,古人是觸景生情。

對不起題主也許當初選入課本時主編想的並不是這些。
但現在想想這些也適當了吧。


原文本身就舒服。
一種晚上很舒服的清涼感。
反正我睡不著看一下就好爽。


開闢了文體,明清小品文


直到現在,寫點小品文,想到的五篇典範里還有它。
喜歡的原因在於那份自然,無論是語言的運用與銜接,還是敘事上的緣由與結論,完全不矯情,這份自然對現代人來說是很難得的。


容易共鳴,形式工整且沒有原則問題。


宋代文學,除了大名鼎鼎的宋詞之外還有少數宋詩以及小品文,而蘇軾作為一代文壇盟主,無論是詞,詩或是小品文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課本里選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赤壁賦》詩《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當然需要選他的一篇小品文。且《記承天寺夜遊》的藝術價值很高,短短的篇章里蘊含作者對自己閑適生活的戲謔,寫景空靈飄渺,比喻恰到好處。


推薦閱讀:

唐詩和宋詞哪個成就更高?
如何評價「太白有子瞻之才,無子瞻之學」的說法?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此句當真出自白居易的「問劉十九」?

TAG:文學 | 語文 | 宋詞 | 中國古代文學 |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