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慈欣非要賣版權拍《三體》?

在一片不期望聲里,為什麼大劉還要賣版權來拍三體?尤其是賣給這麼不靠譜的製作(這句划去)_(:_」∠)_
————————————割————————————
本來是向一個知友無心提的問題沒想到有這麼多人答。題主自己也不算資深的科幻迷,但是和大家一樣都關注中國科幻的發展。《三體》系列給這條路開了個好頭,所以我們關注它。希望中國科幻可以走的更遠。


重要公布:
評論里有朋友說可以拍成動漫,我就打聽了一下,據說動漫的改編權還在大劉手裡,有需要的朋友趕緊上啊!!!

更新說明:
感謝各位同好和喜愛科幻朋友的支持,看到這麼多朋友點贊評論,讓我在這炎炎夏日裡吹著瑟瑟的空調卻依然有想裸奔的感覺,小的在此一併謝過。

因為有時間順序,所以更新內容我就直接插入文中了,不再單列出來,以免影響閱讀感受。

BTW:不少朋友私我問內幕,能說的我都在下面的回答里說了,不好說的我也在評論了說了不少,不能說的我是不會說的。所以如果您看完了文章和評論還覺得內幕不夠多的話我也幫不到您了,望理解。


-------------以下是正文--------------

《三體》三部曲現在是一部公認的國內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尤其是在第一部英文版獲得了牛逼的雨果獎後,其影響力進一步擴散到大眾人群,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並獻上了自己的膝蓋,大劉也從科幻圈內明星成為了大眾偶像。

但大家知道在2006年5月《三體1》開始在《科幻世界》連載的時候大劉和中國的科幻是什麼情況嗎?讓我吃口冰棍,我們一起回到8年前過去看看。

---------------哥,哥,哥,取向零六年-------------


以下雜誌和書的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完全版權所有。

這是2006年5月的《科幻世界》,也是三體開始連載的第一期雜誌。封面有提示劉慈欣老師的長篇連載。那時候大劉的名號就已經有很大的號召力了。但雜誌同期還是打出了「送八開精美海報」的廣告,以進一步提升銷量。都懂吧。。。

連載一直持續到12月,一共8期。

本期正好也是年度銀河獎獲獎名單公布的時刻,大劉依然在列,其他同時代的代表人物何夕、王晉康、韓松老師也榜上有名。當時的新人夏茄、謝宇寧、馬伯庸也都有斬獲。這一年的銀河獎圈內大腕新肉都聚齊了,可算是大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往屆星河獎的獲獎名單:銀河獎_百度百科。

大劉當時的獲獎感言。我畫紅線的地方不知道大家讀後是什麼感覺。是的,哪怕是在科幻的大年,哪怕是在《三體》開始連載的第一期,大劉還都在感慨這輛公共汽車上人太少了,開的太慢了。他希望汽車能升級為飛機;他甚至希望飛機快了要下不容易了好留住更多的人;他還希望老乘客還能回來……

是的,這就是當時科幻圈的狀況,雖然《科幻世界》號稱是全球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但其實受眾很窄很局限,中學生是主力人群,工作以後還能堅持看的絕對算鐵粉兒了,但數量很少很少。即便是在今天,相信在朋友圈、大街上是見不到這本雜誌的。

由此而導致的局面就是這些年年獲獎的大咖們都不能靠寫科幻養活自己,更別說改善生活了。那個時候的科幻作家基本都靠信仰和興趣支撐自己寫作。

劉慈欣大劉,63年生人,是山西娘子關電廠的計算機工程師。直到《三體》2013年熱賣才讓他正真通過版稅獲取了大幅超過工資的財富。當地政府14年 8月把他正式調入陽泉市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從事專門的文學創作和研究工作,這年他已經51歲了。。。。。。

PS:想當作家或者想干點前途不明的事的,去壟斷國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找一個工作不辛苦的職位,掙一份雖然不多但旱澇保收的工資,然後全力干點自己想乾的。

這是《三體1》連載的開篇卷首語。注意看我畫紅線的部分。這話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其實背後的意思是:這鴻篇巨著直接出書能不能賺錢啊?還是先在雜誌連載看看反應再說吧。

那時,國內的科幻書籍幾乎都是翻譯國外的名作,國內作者單獨製作發行的極少。那時製作印刷發行一本書要不少錢,科幻圈人本來就不多,購買力還不高,萬一賣的不好賠了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那幾年雜誌的銷量都不太好的情況下,走連載的路線確實是安全的,因為誰也不知能賣出多少本,誰也不敢承擔這個風險和後果。

據傳說連載以後銷量增加了不少(那時候網路盜版還沒現在這麼猖狂),一度去書攤搶雜誌的人超過了搶日本漫畫的。

這種焦慮和不安寫在了《三體》系列每本書的開頭,見劃紅線的部分。那個年代印刷還很貴,區區幾千本能不能回本都難說,更別提賺錢了。@左手之影@董崇崔

上面是2006年5月《科幻世界》的封底廣告,那個年代是SP們的撈金時代,做做鈴聲、小說什麼的廣告倒也正常,但那個地下魅酒吧是個什麼鬼啊。。。可見當時雜誌社多麼的缺錢,那可是06年的成都啊。。。。。。

我有點兒寫不下去,讓我哭會兒去先。。。


--------------哥,哥,哥,科幻下酒吧--------------

剛才我嘗試撥打了一下,都是空號了,省你們事兒還不趕快謝謝我點個同意贊啥的 :&>

言歸正傳。

2006年年底結束連載,居然又過了1年,直到2008年1月《三體1》才正式印刷出版(這其中的曲折說出來都是淚啊,剛哭不說了,有機會再說)。

然後很快2008年5月《三體2》出版。但直到2010年11月《三體3》才出版,這中間兩年大劉因為工作原因差點就放棄了(三體3的序文有所提及,可見10年是大劉的寫作還收到工作和生活的掣肘)。但最後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也是場景和腦洞最大最多的一部。大到你從來不敢想像,多到比用槍把腦袋打成篩子的洞還多。

嘚瑟一下。做為本人為數不多的偶像,我絕對算大劉的腦殘粉,《三體》全套有大劉的簽名是必須的一項任務,這事在2014年11月2日得以實現。我清楚的記得當時我除了想偶像表達敬仰之情外還趁機摸了一把大劉的手,當時我的幸福感能射在場所有人一臉,哈哈哈哈哈。


--------------哥,哥,哥,基情射一波--------------

從08年《三體1》出了以後到2010年11月《三體3》出版,《科幻世界》一直壟斷著該書的發行。尤其是在三本出全了以後,套裝只有《科幻世界》自己的網站和一些新華書店等大渠道里全價才能買到。噹噹等電商根本就沒貨,偶爾不知道哪出來幾套也很快就賣光了。我當時為了送朋友,一直希望可以在噹噹買到,一來是有折扣(我還是鑽石會員能折上折),二來是噹噹的物流很方便,我網上下單寫好朋友的地址付完錢就不用管了。但等了好長時間都沒貨,只好從《科幻世界》的網站買來,收到後我自己再單獨發快遞出去。

坦率說我認為這件事做的不好。我可以理解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出了一部史(yao)詩(qian)級(shu)的作品,希望通過銷售來獲得更多的回報。但方法錯了。有句話叫薄利多銷。彼時以噹噹為首的電商渠道已經崛起,而且通過打折、免費快遞等手段高速的蠶食的傳統市場。就為了賣全價不打折而喪失了這麼重要的銷售渠道我認為是得不償失的。而且因為電商的培養,很多人都知道圖書是可以高折扣購買的了,本來就小眾,還全價,這不是把潛在的消費者往外推嗎?另外當時《科幻世界》的網站做的也不咋地,體驗極差,除了我這樣的腦殘粉外,有多少人願意全價去購買一套三本大部頭沒看過的題材小說呢?我甚至認為這是三體全套出版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不為大眾所知,社會反響小的重要原因。

雖然我是腦殘粉,但還沒到完全盲從的地步,這也是一直看科幻培養出來的獨立思考能力。當然2010年《科幻世界》本身確實也出了大事,但大事過後按理說一切都風調雨順了,怎麼格局就沒見有改善呢?賣版權的事情也是,我覺得除了客觀因素外,格局不大,遠見不夠是主觀原因。

說到這裡應該明白當年大劉為什麼 電影改編權賣給番番了吧。雖然有些細節我不便多說,但大的輪廓應該是有了。
因為窮。
因為圈子不大受眾太小。
因為之前就沒有國內科幻作家的作品賣出過電影改編權。

當時大劉也通過一些渠道(其實那些渠道不太靠譜)想賣給美國的知名導演,但是人家沒要(大劉親口說的。那時還沒有更完善的英文版出來,渠道也不太對路子。如果等等就好了,但因為種種現實的原因,當時沒有等),而番番看上了當時還沒在大眾中出名的《三體》系列作品,給了一個現在根本想像不到的價錢就把電影改編權買走了,雖然痛心,但對當時的科幻界來說確實也是邁出了新的一步。

好在是這幾年大劉也上了作家富豪榜,也得了雨果獎,政府也給調了職,生活上應該算是無憂了。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過去的也不用可惜什麼,還原到當時那個歷史場景中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哥,哥,哥,電影跳票了---------------

一直關注電影的進展,之前說是16年上映,現在聽說公司都散攤子,電影也沒成型,估計今年是等不到了,但也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雖然搞成現在這個德性不出乎意料吧,但確實還是挺傷心的。按理說改編權授權期應該到了,大劉現在有錢了,建議找個好律師和影視圈裡人幫他出出主意,儘快解決好現在的爛攤子。也希望張番番導演和游族能放手,讓好的團隊去展現三體的世界,而不是讓這部好作品爛在自己的手裡,科幻迷們會感謝你們的。

相信有朝一日製作優良的《三體》上映時的熱度超過今天的《魔獸》,因為它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寫出來的宇宙故事,恢弘的格局之下還有對人性對歷史的深刻反思。

我相信那個時候的我在步入放映廳之前就已經熱淚盈眶了......


先問是不是。
大劉多次在採訪中表示,當初科幻沒那麼火,三體也是小圈子流行,根本沒誰想要買版權去拍。這個時候張番番就主動聯繫買去了。不是大劉要賣給他,而是只有他肯買。


幻想大劉為了中國科幻之崛起,忍辱負重,把三體低價賣掉的省省吧……

三體賣掉的時候非常非常早,早到中國電影的大片以爛片著名,沒有任何人相信中國能拍出像樣子的科幻奇幻片。別說尋龍決,就連九層妖塔大家都沒人相信國內有人能拍出來。

傳統幻想圈出版(juan)是什麼樣子呢?科幻雜誌倒了一大批,當年風風火火闖入的資本全部掛掉。科幻世界發行量跌破了十萬(似乎是,記不準)。稿費還是千字120,大劉一年寫小說的錢,絕不會超過5W塊。

沒有人,看清楚,是沒有任何人買幻想小說版權改編影視。這時候大劉被人找上門,以高於他一年小說收入的錢,也高於《三體》當時小說出版收入的錢買電影改編版權,你說他賣不賣?

不是蚊子也是肉!這在當年TMD是天上掉餡餅,滿漢全席啊!

另外大劉當時我記得好像也正是娘子關電廠有些動蕩,正職工作收入並不是那麼靠譜。

當時科幻圈的反應是,哇,大劉居然能把小說的電影改編權賣掉,太爽了!好多錢!電影啥樣?啥?你真以為能拍出來?

再爛,能拍出來也跑贏當年8成作者的預料了


首先,給錢為什麼不要(那個時候沒什麼人買科幻小說的,更不要說購買電影改編權)。

其次,那個時期科幻小說並沒有現在的熱度。簡單的說三體賣早了(現在當然不會是那種白菜價了)。

再說,對於拍科幻電影這個事情上,賣給國內各個公司能有多大差別,都是毫無經驗的不是。大劉新賣掉的,那幾個製作公司也不見得就比游族影業靠譜到哪裡去,但是錢肯定是不錯的。

以及,大概可能也許差不多,大劉想先讓中國科幻電影先拍出來,好壞以後再說,先做0的突破。只是我猜的。


你現在看著全世界影視公司都在鬧哄哄地搶幻想類IP,連唐缺這樣只會抖機靈的段子手都能賣出比他發圖賺的還多得多的錢。但你不知道的是,劉慈欣賣三體版權的時候,國內的泛幻想類作品就基本沒有能賣出去的,那會兒沒有什麼影視公司敢去碰科幻和奇幻。所以,能有人願意掏錢買就算很不錯了,白菜價也比沒有錢強。

如果當年就能預測到今天的IP熱,劉慈欣當然絕不可能做出那樣的決定,但科幻作家畢竟也不能預測未來。何況,影視授權也是有年限的,哪怕再多等一些年,等到這一次的授權到期後,我相信三體的下一次改編權肯定會落到大公司手裡,直接被好萊塢奶一奶也說不定啊。


很多高票君的回答都很詳細的解讀了當時的窘境了,不過好像沒有提到具體日期的——因為幾乎沒人知道……大劉提到過也是很模糊,分析大概在2010-2011年左右,正是三體3出版的時間,也正是大劉現實生活產生了一段波折的時間。

可以想見,當時的大劉看到有人肯買三體……雖然我們今天看來是欺負大劉時運不濟,很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但沒準大劉還會認為是雪中送炭也不一定……或許會很有意外之喜的感覺吧……唉……

相比三體,我更關心寧浩買走鄉村教師5、6年了,怎麼一點動靜也沒有呢?


大劉自己說過這問題:「我知道可能拍不好,但總得有第一次」
中國科幻文學已經很有歷史了,但拿出來拍電影的基本沒有,凡事總要踏出第一步的。
另外身為一個科幻文學愛好者,我站在科幻文學而非科幻電影行業的立場上看,賣版權是好的,賣的越多越好,哪怕拍出的是爛片,只有科幻作家們都能賺到錢,才會有更多更好的科幻文學出現。
況且,其實很多軟科幻是很好拍成電影的,不需要多麼強大的特效。讓我們期待未來那些優秀的科幻電影吧。


金庸賣了那麼多次他的那些江湖,這只是大劉的第一次。我堅信,他還會賣出去很多次。


因為這一步,終究是要走出去的…


這個問題很多關於他的報道里都有報道的,
他那時想著是通過拍影視更好的推廣科幻 因為那時誰都沒想到三體像現在這麼紅。誰知賣了拖了這麼久也沒拍出來。


三體最初連載的時候正好是初三,中考前看到的,上高中的時候利用圖書館的期刊追的連載。

在當時流行的雜誌是知音,故事會這種通俗易懂,而且以喜劇結尾的文章才大賣。科幻這種需要動腦子思考,而且結局很暗黑的文章很難流行。即使到了今天,你如果告訴一個人在高等文明面前你只是一隻蟲子,看看有什麼後果。

如果從06年開始連載,08年三體2出版,10年死神永生出版來看,如果沒有這次購買版權,也許就只有地球往事,結局留給讀者思考了。結局很悲涼,人類比蝗蟲高等很多,但是無法消滅蝗蟲,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論蝗蟲如何發展,都不可能超越人類。智子鎖死了物理學,而人類沒有解決方法,人類似乎沒有解決方法。

另外,在出名之前,盜版猖獗對作者的打擊也應該很嚴重,我只有第一部看的是正版,是學校圖書館訂閱。第二部和第三部都是盜版,當時網購還不發達,想買正版windows都沒能成功,因為擔憂盜版軟體的安全問題開始學習Fedoras Linux系統,走入了開源世界。


因為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啊……

畢竟他們已經知道了


先吃飯,再談主義


先把肚子填飽再討論人生理想


宇宙公理第一條:文明的第一需要是生存。z?z


有錢不掙是傻B


電影沒拍好
讀者:「書比電影好看多了!」路人:「那我去看書」
成功圈粉

電影拍的好
路人:「書肯定更加好看!」
成功圈粉

怎麼算都是不虧的!


這麼多年一直看科幻世界的,三體連載時整個人都震驚了,雖然我認為大劉水平是當時國內科幻新一代最高的,但是三體絕對是他的新突破,而且是巨大的突破,將來是是可以比肩西方科幻經典的。這是中國科幻2000-2010的黃金十年,可是科幻依舊是小眾,當時的作家有多窘迫上面的回答都說了,科幻圈的人都懂。所以更年輕一代的作家還寫奇幻,像九州系列,這個可比科幻賺錢多了。我記得當時大劉把版權賣了的時候,大家真的都覺得這是中國科幻的新突破,那個價格呢,雖然不高,但是也沒人覺得太低。按大劉的話說,就當給科幻做貢獻了,值了。
那幾年,我們都聽說娘子關電站要關了,擔心大劉要失業了。現在你們能想像,中國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大家竟然會擔心他會沒有飯吃嗎?這就是科幻圈的現狀,真的靠情懷。我記得13年我在新華書店看見了本書,精裝,說的就是這十年中國科幻的歷程,有挺多照片的,很有紀念意義,名字忘了,太貴沒捨得買。10年之後,科幻開始走下坡路,大家都憂心忡忡,怕中國科幻又繼續沉寂下去。前進的路,真的很迷茫。

終於,金子總會發光,靠著牛逼的實力,加強相互安利,互聯網上三體知名度漸漸提高,後來直接搞了個大新聞得獎了。大劉終於出頭了!三體的市場價值隨著電影IP熱也水漲船高。回頭看,方年真的賣的虧啊,但是生意就是這樣,張的眼光真的可以,雖然導演水平可疑,還有點沒有自知之明。
放心,等版權到期,相信大劉會賣個好價錢的。中國電影發展到最後,肯定會跟好萊塢一樣要拍攝大量的科幻電影。有了市場,中國科幻小說會更強壯。希望這天早點到來。嗯,還有水平足夠的三體電影版。


個人感覺,大劉是個有個人悲劇英雄主義的人。

也就是說,達成一個目標,他更容易想到,並且跟更容易去實現的,是那些讓自己付出巨大犧牲的做法。

他賣版權的動機,應該是振興中國科幻。然而他選擇了一條對於他和他的孩子《三體》而言悲壯慘烈的路。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潛意識裡會覺得承載巨大的犧牲就可以justify他的做法。

我也是這樣的人,所以我理解大劉。

當然以上都只是個人感覺。


我覺得張番番不如現在轉賣版權賺一筆


推薦閱讀:

類似於《哥斯拉》、《侏羅紀公園》、《金剛》之類的經典怪獸類科幻電影有哪些?
《星際迷航》有哪些著名的梗?
如何評價《克蘇魯的呼喚》第七版規則?

TAG:科幻 | 三體書籍 | 十萬個為什麼 | 腦洞網路用語 | 三體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