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電影、戲劇劇本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
劇本和小說,在體例上,沒什麼特別,只有約定成俗。
而這個俗,太容易被打破,所以,很難說各自有什麼「既定的章法」。

但,跟小說截然不同的,劇本有一個特殊任務,唯一獨有的,不可推卸的任務,(小說並不需要),就是要解決「真實時間」和「戲劇時間」的平衡問題。

所謂「真實時間」,比如商業電影,它就是90-120分鐘的常制:你的戲,也許中間要說「三千年的故事」,也許,要說「三小時的故事」。

不管是三千年,還是三小時,甚至三分鐘,那是所謂的「戲劇時間」。「戲劇時間」一定要能裝進「真實時間」里,這就是劇本的最大特殊性。

一般有經驗的導演,看到任何劇本,都要能直截判斷:不管文本,上下連貫縱橫,說多久多長的故事,但這本子應該演出多少「真實時間」?該劇本必需要能清楚體現。

而這,也就是劇本和其它文本(例如小說)的最大不同。

不管你是紀錄片?是劇情片?是正常敘事?還是天馬行空的意識流?劇本寫法再光怪陸離,它的首要,並唯一的工作,就是控制「戲劇時間」和「真實時間」的對比。

-


小說是成品。
劇本是半成品。

有點像,建築畫和建築施工圖紙的區別。


@yolfilm 說的我真心贊成。補充一點,我覺得,小說是畫家在畫畫,而劇本則是設計師在畫藍圖。小說是可以直接呈現最後成品模樣的,而劇本只能是藍圖,它的最終模樣是需要施工團隊最後來實施的。


前面的一些針對體例、形式、表現手法等方面的回答已經很詳盡精彩了,不必贅述。所以我添加一個角度,從創作過程來補充一些答案。

對於比較有經驗的作者來說,小說創作基本上是個人的事,即便是有一定選題限制的約稿,發揮的自由度也很大。大致上來說,只要不違反國家法規,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寫——寫出來好不好看好不好賣是另外一回事。

劇本創作的流程就遠比小說複雜了,它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多方協作——以及博弈——的結果。少部分知名編劇可能自由度較大,自己想要什麼就是什麼,但大多數普通編劇在進行劇本寫作的時候,還是要受制於製片方和導演的意志。而且創作劇本必須要有影像化的思維和長度控制、成本控制、節奏控制的概念(小說也需要節奏控制,但劇本的節奏更加精確,有時候得掐著秒來算計),比如製片人說:「哎呀我們預算有限啦,少點打戲多點愛情戲吧。」「哎呀這個場面太難拍出來了,換一個簡單點的吧。」編劇就只能照辦,寫完後還得不停反覆修改以達到製片方的要求,這和寫小說的自由自在天馬行空可差得太遠了。

如果說寫小說像是自由歌舞,編劇就是戴著鐐銬跳舞。

製片方如何確定劇本的大方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可能是從某個好故事裡得到靈感,想要通過這個故事來改編出精彩的小說;有可能是打算為某個明星量身定
做一部電影,所以從立意到情節都要符合這位明星的特點;有可能就是想拍一部電影去反映某種社會現實、表達某種思想、追逐某個社會熱點。總之,製片方限定了方向,編劇就得硬著頭皮照這個方向去動腦子;而對於寫小說來說,一般而論(當然也有例外),主題先行是一個忌諱,會嚴重束縛寫作。

小說寫完改定後,基本上出版的時候不會有大的變動了。而劇本,即便是已經定稿了的劇本,到了現場拍攝的時候,仍然會需要很多根據現場狀況、演員特色、廣告植入等進行的臨時改動。所以有些影視劇的拍攝會要求編劇跟組,一邊改一邊拍。最終成片的效果,可能和之前的定稿已經截然不同了。

此外,一部小說的成功,主要決定因素是小說本身的質量,發行方的操作雖然也很重要,但小說本身不行,想要炒紅也很難;而一部電影的誕生與發行,並不只依靠劇本,導演、演員、特效、剪輯、市場營銷、社會環境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它最終的成功度。不管觀眾如何義憤填膺地譴責許多電影的編劇太爛了,但客觀事實就是,很多電影在劇本方面投入的精力是最少的,往往是一邊收穫著爛片的罵名一邊轉得盆滿缽滿。

最後扯點題外話,雖然做編劇做好了真的很賺錢,但金牌編劇身下墊著的,是千千萬萬的炮灰。即便是混成了能賺錢的編劇,創作劇本的過程也漫長而痛苦,沒有鋼鐵一樣的神經的人最好不要去做編劇,寫小說真是爽快自由多了。


小說:表現手法以敘述為主
劇本:表現手法以對白為主
表現手法截然不同,這是小說和劇本寫作的根本區別。


本質區別是小說可以隨便寫,劇本只能寫眼睛能看到和耳朵能聽到的,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能寫。

例如小說一開始可以寫:「1942年的冬天,小明剛剛六歲,他已經餓了三天了,還發著燒……」

劇本要這麼寫:「畫面上出現文字『1942年』,冷清的街道,中等厚度的雪,小明走在路上,旁邊的阿姨問小明你幾歲了?小明說阿姨我六歲了。喲都這麼大了?小明看到地上有一個饅頭,立即衝上去拿起來就啃,但剛啃了一口就暈倒了,阿姨衝上去一摸小明的額頭,驚叫起來,哇都這麼燙了?……」

別看小說能做到的,劇本好像也能做到,但其實有本質的不同。小說讀者是在直接看故事。而影視觀眾是在看人的活動,通過人的活動來了解故事。就好像圍觀街頭打架,圍觀的時候你並不了解打架的來龍去脈,必須通過觀察,自己去猜,去理解,這就是影視,而如果是由別人來直接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他們是怎麼打起來的,打得有多慘,疼不疼,這就是小說。

---------------

其它區別:

小說:長度不限,可以同時做到故事時間跨度很長+過程很細。

電影劇本:長度有限,無法同時做到上述兩點。

電視劇劇本:比電影寬鬆很多,但比小說還是要嚴一些。

小說:只要有一百萬讀者就賺了,不用怎麼討好普通大眾。

劇本:一百萬人觀看根本不夠,很可能要虧,必須能吸引到普通大眾。所以必須研究普通大眾的觀影心理,換句話說,要按照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和規律來寫。

----------------

影視劇本和戲劇劇本的不同

影視劇本:場景可以頻繁更換,並且來回換場景幾乎不會增加成本。
戲劇劇本:不能。

電影劇本:獨白、旁白要儘可能少用,最好不用,因為電影是沉浸式觀看,不能讓觀眾感覺到表演痕迹(喜劇除外)。
戲劇劇本:也要盡量少用,但沒電影那麼嚴了。


電影:
1、日 外 晴
鄉間的柏油路,日出,色調黃。
全—中
A大爺和B大爺路口相遇。行進中對話(慷慨激昂,東北話),正反打
A大爺:你幹啥(哈)去?
B大爺:我釣魚去。
A大爺:哦,我還尋思你釣魚去呢。
B大爺:不,我釣魚去。
A大爺:哦,天這麼好,你咋不釣魚去?
B大爺:不,我釣魚去。
………………………………

戲劇:
人物:
老A——80歲,¥%……*(
老B——81歲,¥%……*(


第一幕
第一場
【舞台為中軸對稱布局,左右兩側分別小鎮中的平房,右側屋檐懸掛一面木牌,牌子上書「阿巴古」……………………
開幕時,外面遠處有鐘聲,鳥叫聲以及遙遠的海浪聲。暮起,黃光。
(老B在舞台上行進,老A歌聲漸近,老A上場)
A大爺 你幹啥(哈)去?
B大爺 我釣魚去。
【老人猛地躲了一下腳
A大爺 (恍然大悟地)噢!我還尋思你釣魚去呢。
B大爺 不,我釣魚去。
A大爺 (疑問)哦,天這麼好,你咋不釣魚去?
B大爺 不,我釣魚去。
………………………………

小說:日出東方,朝霞落滿鄉間的柏油路,兩位年逾耄耋的老鄰居在路口相遇。經歲月的洗禮,老A和老B的聽力和智力都有了較為嚴重的衰退,踏著朝陽,兩位老者手持漁具,逆光遠去。


從不同角度來看,有不同比較的點。

小說是完成品,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劇本是半成品,是工作計劃,面向對象是產業工人。
小說體裁豐富多樣;劇本體裁相對簡單,比如分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
小說創作手法很自由;劇本要少心理活動描寫,盡量通過語言、動作、戲劇衝突來推進故事。
本質上來說,劇本是操作手冊,要明了要可執行,要讓導演、各部門長看了就知道該做什麼。

@yolfilm 拍了幾十年的戲,讀了幾十年的小說,他可以談得更專業。


從語言上來說,小說選擇的餘地更多,不論是感性的還是理性的,想像的還是具象的,作者只要保持中心思想不變,怎麼說故事都可以;而劇本的創作限制相對多一些,比如不能通過畫面表達出來的語言不能用,「東方的天際開始亮了,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縷魚肚白...」「……老王給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這些語言本身沒有錯,在小說中讀者可以通過想像畫面輔助,將抽象的信息完全接收。但是劇本一是給投資方看的,二是給導演看的,三是給給整個製作團隊看的,所以文字要為準備拍攝的畫面做輔助,作指導,不能太抽象。魚肚白是什麼顏色?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有多生氣?這些文字能不用就不用最好。
從創作對象上來說,小說是給自己寫的,給出版社寫的,因此相對的作者主觀創作主觀發揮的餘地比較大;而劇本是給投資方寫的,給導演寫的,給製作團隊寫的。計劃經濟時代,就看寫作對象,樓主應該明白編劇的創作發揮餘地有多大了吧?
從寫作內容上來看,小說時間不限,地理不限,人物多少也不限,豪車美女等等的都沒有限制,只要作者在保證出版的前提下,情節寫的跌宕起伏,讀者看的暢快過癮,那就好了,讀者樂呵作者樂呵大家都樂呵。而劇本,創作時為了某些元素在其他方面要做出一些妥協和犧牲,比如說,劇本你不能整一個平平淡淡你曖昧我害羞的愛情故事,也不能寫一個你殺人我放火畫面血肉模糊氣氛陰沉壓抑的黑幫故事,也不能寫一個主角一星期睡八個女人,星期一A大牌女影星,星期二是B大牌女影星,星期三是C大牌女影星等等。簡單來說,寫作之初,創作者最好考慮一些實際性的東西,比如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嗎,衝突夠嗎?畫面夠刺激好看,但是有人會買有人敢買嗎?還有故事要靠那麼多名人角色主演的話,是在賣劇本還是在賣意淫小說(基本上,這種十個八個主角都是大牌明星的劇本是賣不出去拍不出來的。建國大業是例外,原因,額,你懂的)?
總體來說,劇本比小說更現實一些,這裡的「現實」是指在創作的本質。小說是我寫我想,我想我寫,可以現實也可以超現實。劇本則要保證劇情起承轉合都有的前提下,所寫所講都要能通過畫面表達出來,劇本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要為最終的「劇」服務。
PS:以上所講述的劇本創作觀點通用於市場的大多數創作情形,極端條件不予討論,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小說是故事的文字版。劇本是電影的說明書。


我覺得小說和劇本是有本質區別的。小說用文字來表達感情,劇本用文字來表達鏡頭。小說寫完就是成品,但是劇本是為電影拍攝服務的,而劇本中的感情、人物刻畫等等都是由鏡頭來體現的。


劇本的作用:攝影師看景別,演員看錶演,美術師看道具和場景,服裝師看服裝。


寫小說打開word打字就行,劇本寫完還得排的整齊。說起排版,都是淚


劇本是要求時間、空間、矛盾衝突高度集中的文體形式,以幕為構架邏輯,要求在盡量少的幕內展示集中爆發的衝突。小說則有及其充分的展示空間,人物更多,情節可以更複雜,按照事件的發展邏輯或情感的宣洩流程進行鋪陳,第一第二第三人稱敘述均可。劇本以表現動作、語言見長,是動作藝術的大綱,其成功與否與演出效果緊密相關,而小說的成功單憑自身即可達到。


小說的妖怪建國以後還有機會成精


小說存在的意義是寫出唯有小說才能寫出的東西。


視覺藝術與感覺藝術的區別


小說:文字敘述故事,邏輯性微弱。
電影:文字講述,鏡頭解釋,邏輯性強。
戲劇:邏輯有無都可,情節第二,人物配合度第一。


只是文學的不同分支。
寫小說的人通常看不起做編劇的人,所以這點上來說,你可以看,很多小說家不願意做編劇。
劇本更多的時候已經成為流水線式的生產,但是小說不可以。


我們看一部小說裡面會有許多的形容詞來形容人物的心裡狀態。
例如:她忐忑不安的看著眼前這個男人,心裡盤算著如何矇混過關。

但是劇本一定要用動詞體現人物內心層次。
例如:她顫抖的伸出手拿起酒杯,慢慢的移向嘴邊,並沒有喝下去的打算,眼睛輕輕的向上抬起偷偷的撇了一眼站在他身旁的男人,酒杯碰觸到牙齒,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突然她閉緊了雙眼,一飲而盡。(原因是劇本要通過演員的表演來表現人物,人的每一個表現都是通過行動和語言來完成的)


推薦閱讀:

古今中外你讀的小說中最讓你少女心(少男心)爆發的段落有哪些?
如何將《堂吉訶德》寫出《水滸傳》的感覺?

TAG:小說 | A和B有什麼不同 | 寫作 | 劇本 | 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