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如何看待手工作品和手工匠人?

國人曾經有過手工作品與生活十分貼近的時代,木匠,裁縫,鐵匠,這些人在八十年代以前可能都是我們隨處可見的鄰居。隨著科技與機械的發展,手工匠人在城市裡基本消失了,這幾年裡提倡工匠精神,手工匠人出現的頻率多了一些,不過感覺也談不上紅火。現在的手工作品與手工匠人在國內文化範疇內到底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上?

因為工作關係,了解到了很多國外匠人的生活,感覺他們的生活完全可以用高檔次來形容,很多古老文化都是靠著這些匠人在傳承。國內也有製作一些手工大師的紀錄片,不過卻體會不到這種傳承的感覺。無論是杭州八老公開收徒,還是制墨世家的堅守,這些片子里更像是在傾訴自己遇到的磨折。

工匠精神現在很多人都理解成了對職業的精益求精,更有很多人宣稱,工業化的社會不需要工匠精神。我覺得這些理解都極度的片面。有文化,才有民族,沒有這些手藝活,沒有這些傳承古老文化的作品與人,我們的民族將不再完整。

我自己是這樣想的。


作為一個手工職人,應該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和以往一樣,先發圖證明下答題的資格。個人作品,見笑了。

首先談一下國內對手工匠人這個概念的理解。一般而言,在中國,匠人職業是不怎麼受重視的。歷代的書法名畫之類基本作者都是可考的,王羲之啦,趙孟頫啦,都能找到作者。像不太有名的如王原祁,如龔賢,總之,拿出一幅作品,它一般都會有一個公認的作者。不過手工作品就不一樣。比如雞缸杯,你去查,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作者呢?沒有,找不到。或者來個獨一無二的,九龍壁,作者是誰?也找不到。就連盧舍那大佛這樣的超級工程,同樣找不到作者甚至施工人員的一點痕迹。為什麼?因為不重視。

這種不重視並非輕視,而是有原因的。因為古代知識分子控制著美學,書畫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化的兩大代表,正因為它們是知識分子抒發情懷的工具及承載物,它們每一件作品都不僅僅代表作者個人,而是代表著士大夫階層的精神世界。想一下東林黨,大家應該能明白士大夫階層的概念。

而匠人的作品則更多的和個人享受或個人威權聯繫在一起,作品所代表的是某一個人這個個體。這和士大夫階層的思維是相背離的,在任何一個時代,大肆享受都是為知識分子階層所不齒的。雖然他們自己未必不這樣做。

所以匠人的作品在古代受到壓制,並非因為別個,而是在代表個體和代表群體的兩種文化的地位之爭中,代表個體的文化也就是工匠文化輸了,輸給了代表執政士大夫集團的書畫文化,僅此而已。

在此值得討論的另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書畫代表了古代文人群體的精神?這個問題太大,請容我另行寫文。如果關注的人多,我會寫一下。

但是,匠人的地位真的低嗎?大工匠的作品在古代同時又是十分有地位的。各種高級製品也是價值連城,比如去故宮博物院,去蘇州拙政園,這些地方哪個屋子裡不放幾件古玩?哪件古玩拿起來敢說不值錢?製作這些古玩的工匠,真的地位低下的話,他們怎麼可能做得出這樣的作品?畢竟審美,鑒賞和技術這些東西,必須也只能是靠錢靠時間養出來的。

有生活享受,沒文化地位,這可能是古代匠人的社會處境。這個時期的高手匠人應該與底層聯繫並不緊密,加上中國任何朝代都不推崇個人主義,這應該就是匠人文化沒有發揚光大的深度原因。另外,經過民國軍閥大戰,抗戰八年,內戰四年,文革十年之後,高手匠人大多凋零,所謂手藝人只剩下鐵匠裁縫之輩,這更坐實了民間對匠人的看法。

在國外,由於資產階級革命,個人主義的思想盛行,很多大工匠的手稿,作品,公司等都一直流傳到今天,匠人的地位我想不用在此討論,只要看他們手工品的價錢就可以明白的看出來了。

然後再談一下國內目前手工品及匠人的位置。個人覺得這個市場正在形成,希望定製獨特用品的人現在還是不少的,另外,要求優秀品質用品的人則更多。

但制約也是十分明顯的,用戶群及製作者之間的聯繫渠道十分缺乏,優秀手制者往往無暇顧及宣傳,假手制,投機商趁虛而入,惡性循環之下,手制的牌子難以打響。

再者,富戶之外的中產及廣大百姓購買力低下,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建國後長期宣傳,把艱苦樸素作為重要的生活導向,導致人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低端化,即便有錢,也不一定懂得什麼叫生活品質。二,真沒錢。

再次之,國人審美的低下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追大牌,做個手制也要仿大牌。或者拿奇奇怪怪辣眼睛的款式來要求定製,這也都是優秀手製品缺乏的原因。

作為彰顯個性及生活品質的製品,手製品在未來會有更大的市場,只要經濟向好,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大。至於手工匠人個體的位置,只能這樣說,盡量提高自己的水平,這個社會,只會看見勝者。

以上。


正處在發展中的中國人追求快節奏,很少有人願意去等一個東西製作出來。與其等,不如買一個現成的。與其等一道美食做出來,不如去吃快餐。
所追求的也只是一個能用,流水線產品就夠了。比起手工藝那沒有人在意的質感和較低的性價比,廠里做出來的產品好了幾個檔次。在這個壞了就換的年代裡,產出量低的手工匠人勉強活著,富足很難。所以堅守的手工匠人越來越少。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心浮氣躁的時代里,父母的教導都是「好好讀書,將來在辦公室里舒舒服服的工作。」手工文化匠心文化在大多數父母眼裡看來只是不值錢的舊時代的糟粕。


現在中國越來越注重文化的傳承,願有生之年能看到我中華文化傳承的復興。
祝我華夏昌盛!

———————————————————————

我說的是中國的現在的大體風氣,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這樣的。有許多人很尊重手工匠人,也有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要復興中國的匠韻文化。大家一起努力吧!加油!
8月18日


對於手藝人:
佩服乃至敬仰,但並不想成為。

對於手工作品:
常不懂區別何在,但並不妨礙嚮往。


以上個人觀點,僅希望能夠保持這份敬仰體會手工之美。


有匠心,也不容易


你好,題主,我想問一下杭州八老是那八老?做什麼的呀?個人想做一個手工匠人不得門路


其他人不知道,說下個人的經歷和了解。
我業務愛好是蘇綉,作品不多。不敢自稱匠人。平時也愛寫點文字,裝裝文藝青年。朋友圈裡有自稱守匠人的。
在我看來不過是披著情懷的外衣偷盜賣東西。

有個自稱是我學弟的,通過老師要到我的聯繫方式,說自己為了發揚傳統文化而做漢服。我點進朋友圈一看,全是淘寶爆款的影樓裝

並希望我支持他,讓我出設計出漢服給他,我說好啊。給多少錢?他就跟我談情懷。
這個我定義為守財人!

還一個人的微信名叫某某傳統旗袍定製的,名字太長不太記得了,通過我的一篇公眾號文章加的我。某天刷朋友圈發現,這貨盜我圖盜我文為自己的旗袍做宣傳,連刷了好幾次。
我評論讓他刪掉,他不理。私信發他,被拉黑。

他們給自己的定義都是手匠人,平時發朋友圈賣情懷,大談手工藝作品不被世人看好。自己是如何在堅持做下去的。

什麼時候起匠人這個稱呼這麼好當了?

朋友們千萬別被這些人騙了,說不定他的高定是淘寶款呢!


推薦閱讀:

家國情懷是什麼?生活中你認識的這樣的人做了什麼事?
如何看待情懷這種東西?
電影勇士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樣的情懷?
羅永浩是一種怎樣的情懷?

TAG:藝術 | 文化 | 精神 | 工匠 | 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