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粉白還是灰綠?
相關問題現實生活中有沒有有人看著是藍黑而有人看著是白金的布料或者其他東西?
這是一道送分題!我來讓大家每個人都看出粉白
上次那個裙子的題反映出知乎的不足之處。有的人神乎其神地扯什麼色彩通道,色彩互補,心理物理學,視網膜,視錐細胞敏感度,唯心唯物,孔子,布魯諾,李顯龍,結果拿了高贊,洋洋洒洒幾千字,卻根本沒說到問題的本質!其實這是攝影裡面非常基礎的白平衡問題,然而就算在有這麼多攝影大神的知乎,說一些不明覺厲的東西,放幾張煞有介事的圖片還是能得到高贊,結果這次還是有人不懂,又有人拿取色器來說事。這個現象應該有所改善。
這件事的本質,一句話就能說清楚:這是一隻粉白的鞋子,在不正確的白平衡下被拍成灰綠。
下面解釋為什麼不同的人會看出不同顏色,怎樣讓自己看出粉白,並借這張圖說說相機白平衡是怎麼回事。
有人用吸色工具斬釘截鐵地說這是灰綠的鞋
可是問題來了,用這種方法看人的手指也是綠色。
所以,除非這人是個喪屍或者蜥蜴人,用取色的方法得出的鞋子顏色肯定是錯的!
通過重設白平衡把人的手指還原成正常顏色:
所以鞋子的原本顏色毫無疑問是粉白。
那為什麼有的人能一眼看出粉白,有的人看成灰綠?因為有的人可能有過在綠色光環境中的經驗,可以很容易腦補出環境光是綠色,就看出粉白。有人認為照片中環境光是白色,就看出灰綠。這種腦補能力大家都有,只是有的人這次沒有發揮出來。例如,不少照明燈是黃光,黃光照射下的白色牆面是黃的,但我們依然知道它是白牆而不是黃牆。
這就是我們還原物體真實色彩的能力發揮了作用。在不同的光線下,我們都能準確分辨物體原本的顏色。
可是在面對照片的時候,這種能力有時就不靈了。例如,如果在白光下去看一張黃光下拍的照片,有的人依然會按照白光的環境去判斷照片中的顏色,這樣就無法獲得照片中物體本來的顏色。上次的裙子就是這種情況。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給相機和圖片處理軟體加上了白平衡的功能。如果沒有白平衡,照片中的顏色就是物體呈現出的顏色。通過白平衡功能,就能讓照片顯示物體本來的顏色。
那張鞋子的照片,就是不正確的白平衡設置,導致照片顯示的顏色跟實際顏色不符。
如果你對著那張照片實在看不出粉白,說明你沒有腦補一個綠光的環境。那就去找一個有綠色光的地方,讓自己主動腦補綠光,這樣一眼就能看出來。各位攝影大神還可以試試,只要把人的手指當成校準點,就能把色彩正確的圖變成那張灰綠的圖。
最後說一下白平衡這件事,並不是什麼高深技術,而是每個攝影愛好者的基本功,並且是每本照相機的說明書上都有的基本知識。比如感動牌的在線說明書:
有句名言說得好:相機說明書是最好的攝影教材——沃·茲基碩德
這篇回答如果你還是不明覺厲,請先告訴我,不要輕易點贊。
————————————————————————————————
更新:如果你還是沒法腦補綠色光....
在我的專欄 光怪陸離 中寫過一篇文章 詳細解釋了這樣的現象《色溫、白平衡與色彩恆常性》
這裡貼出來
有關色彩理論相關的文章,在這個專欄里已經有三篇了(《色彩空間基礎》、 《色彩空間表示與轉換》、《光譜渲染的幾個例子》) 在三篇文章中,我介紹了色彩空間的基礎知識,並利用這些知識將物理上的「顏色」與顯示器的 RGB 數值聯繫起來,得到了我稱之為「光譜渲染」的技術。
在這三篇文章之後我就沒有繼續寫關於色彩理論的文章了,一方面固然是覺得自己在理論積累方面還有所欠缺,不敢在知乎上班門弄斧,二來自己也沒有一個整體性的思路,零碎的知識點寫起來缺乏一個統一的脈絡。前兩天在知乎上刷出了一個問題 如何理解和分析手機相機的白平衡?,裡面提到了相機白平衡的話題,似乎討論的還挺激烈,不免又勾起了心裡想寫點東西的慾望。
我現在刷知乎,發現很多時候爭論的各方其實都不明白各自討論的問題「定義」是什麼,討論來討論去,也不過是雞同鴨講,最後不免互相撕逼。在這篇文章里我從我自己理解的角度出發,梳理一下與白平衡相關的幾個概念,在明確了概念的基礎上,再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1 色溫
色溫這個概念是從黑體輻射來的。根據日常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給一個鐵塊加熱,隨著溫度升高,鐵塊開始是暗紅色,逐漸變成亮紅色,如果能達到鍊鋼爐里那樣的高溫,鐵融化成鐵水,發出耀眼的金黃色光芒。而天文學家也告訴我們,宇宙中的恆星可以看做一個個黑體,隨著恆星溫度的升高,恆星的顏色也是從紅色到黃色,非常高溫度的恆星甚至發出偏藍色的光。
在之前的文章 《光譜渲染的幾個例子》 里,我給出了一個簡單的例子,直接渲染了不同溫度下黑體輻射的顏色。下圖就是渲染出的不同溫度黑體的顏色。
(黑體輻射的顏色)
從這個例子里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黑體的顏色從暗紅到亮紅,逐漸到金黃色,再慢慢到藍色。在下面這個色品圖上可以看得更清楚,隨著溫度升高,黑體顏色在色品圖上移動,形成一條曲線軌跡。這條軌跡從右下角的紅色區域出發,經過黃色區域,中間的白色區域,到達左側的藍色區域。這條軌跡就叫做 普朗克軌跡。下圖顯示了色品圖上的普朗克軌跡(來自維基百科 普朗克軌跡)
(普朗克軌跡)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光源就是太陽,太陽發出的光很接近黑體光譜。我們的太陽表面溫度約為 5500K,這個溫度的黑體發出的光,基本就是白色。讀過本專欄之前文章的讀者朋友肯定能理解,這當然不是巧合。在色彩空間中我們需要定義一個白點,而常見的一些標準白點,就是以 5500K 左右的黑體輻射(也就是我們的太陽)為基礎的。CIE 委員會規定的幾種標準白點中,D50、D55 和 D65 是常用的白點,參照了 5000K、5500K 和 6500K 的黑體輻射來定義,模擬了不同條件下(比如地平線方向的光照,上下午的室外,正午室外)的光照。色彩空間 sRGB 所依賴的白點就是 D65。
對於色溫,通常有幾個誤解。第一個誤解是混淆了色溫和情感上的溫度傾向。我們必須理解,色溫是根據黑體輻射溫度來定義的,是物理上的溫度,而不是情感上的溫度。從我們的情感上來說,橙色紅色給人感覺溫暖,藍色給人感覺寒冷。但從色溫的定義來看,紅色橙色是溫度較低的黑體發出的顏色,而溫度高的黑體顏色反而是藍色。
第二個誤解是混淆了色溫針對的對象。狹義上來說,色溫是針對光源的。比如晴朗正午的室外,光源是太陽(以及部分藍天),這個時候的光源接近標準光源 D65,色溫接近 6500K;又比如說傍晚日落,經過大氣層的散射,陽光中的藍光大大減少,光線顏色偏黃,光源顏色也許接近 3500K 的黑體。
很多關於色溫方面的爭論都是從這兩個誤解而來,搞清楚討論對象的定義,很多爭論也就煙消雲散了。
2 白平衡
在本專欄之前的文章 《色彩空間基礎》 中提到,物理世界裡是無所謂「顏色」這個概念的,一切都是 光譜功率分布,所謂的「顏色」,是人類視覺過程產生的一種感受。正是如此,我們才有了「三原色」理論,我們才可以用三種顏色的光來模擬世間萬物的顏色。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光源的顏色不同,照射到同一個物體上,會引起物體顏色的變化。從單純的物理的角度來看,這個事情再正常不過了。光源有光譜功率分布,物體對不同波長的光線又有不同的反射率,那麼光源照射到物體上,再反射到眼睛裡的光,它的光譜功率分布就和光源密切相關了。不同的光源,照射到同樣的物體上,物體反射光的光譜功率分布就會不一樣。下圖展示了一個例子,物體的反射率是對藍色光更高,對紅色光更低。第一行的光源是一個接近白色的光源,照射到物體上之後,反射的光線就是藍色;而第二行的光源是一個黃色的光源,照射到物體上之後,反射的光線是偏棕紅色的。
(不同光源下物體有不同顏色)
這裡需要再強調一下,物理上沒有所謂的「顏色」的概念,只有「光譜功率分布」、「反射率」這些概念。一個物體的反射率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這個物體的「顏色」在不同條件下是不一樣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標準白點(比如 D65)作為光源,照射到物體上。我們認為這個時候物體表現出來的「顏色」就是物體「本來」的顏色,可以定義為物體的「固有色」。很顯然,固有色的光譜功率分布曲線與物體本身的反射率曲線兩者是很接近的(參見上圖中第一行的例子)。
白平衡(White Balance)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根據當時得到的物體顏色,盡量恢復物體的「固有色」,或者說,盡量減小光源顏色對物體顏色的影響。(在下一節會繼續討論這個定義的合理性,本小節中先按照這個定義進行討論)。
根據之前的專欄文章 《色彩空間表示與轉換》 中討論的結果,我們可以在色彩轉換的過程中根據光源的情況指定不同的白點,從而得到相應正確的色彩轉換結果。舉例來說,在晴天正午室外拍攝的一張照片,光源近似於標準白點 D65,那麼我們就用 D65 點作為白點進行色彩轉換(實際上就是直接用 sRGB 空間進行展示)。又比如在黃昏的光線下拍攝了照片,此時光源接近 2500K 的黑體,那麼我們從普朗克曲線上找到 2500K 的點,作為新的白點,進行色彩轉換,就能得到正確的顏色。由於色彩空間的線性性質,這個轉換過程就是一個矩陣乘法,非常方便。詳細的計算過程可以參見之前的文章,這裡不再贅述。
這就是相機上色溫調節的原理。也就是說,相機上的色溫選項,調節的是色彩轉換中的白點的位置,在普朗克曲線上選取與色溫相對應的點作為白點進行色彩轉換,從而得到正確的顏色。這個色溫選項,是要與拍攝時的光源色溫相匹配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晴朗的白天拍攝,色溫控制在 5000K ~ 6000K 是比較合適的,而在黃昏時候拍攝,色溫需要設置成 2500K ~ 3000K 才比較合適。
我們可以看到,沿著普朗克線移動白點,總體上是調節了畫面偏藍或者偏黃的色彩傾向。當然,完整的白平衡要求白點可以任意設置,所以必須增加第二個移動方向。最合理的選擇就是與普朗克線正交的另一個方向,從色品圖上看大致是從左上角到右下側直線邊的方向,也就是綠色到品紅的方向。
(色溫和色調調節)
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看到,Photoshop、Lightroom 這樣的照片處理軟體,白平衡的面板上總是會有兩個調節滑塊,一個調節黃-藍平衡,通常叫色溫(Temperature),一個調節綠-品紅平衡,通常叫色調(Tint)。這兩個方向互相配合,才能使得白點位於色品圖中的任意位置,才能對任意光線條件下拍攝的照片進行白平衡的調節。
(Photoshop 中的白平衡調節面板)
3 色彩恆常性
白平衡解決了「怎樣才能正確得到白色」的問題,在上一小節中,我提出白平衡的目的是「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根據當時得到的物體顏色,盡量恢復物體的固有色」,這句話看似簡單,仔細想想,卻又並不那麼顯然。一個很明顯的疑問是: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物體的固有色?白熾燈照明下的一張白紙,與陽光照明下的一張橙黃色的紙,兩者從物理上而言可以是幾乎一樣的,或者說兩者的光譜功率分布函數,可以是幾乎一樣的。那麼我們憑什麼說一張是白紙,一張是橙黃色的紙呢?
答案是,不能區分。如果僅僅看這張紙的話,我們不能區分哪張是白紙,哪張是黃紙。
但是,我們不僅僅只看了紙,我們還看到了周圍的景物,也許是擺放紙張的書桌,也許是周圍的植物盆景,也許是旁邊的水果,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手。所有這一切,都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環境,根據環境去推測這張紙本來的顏色。
人類視覺過程不僅僅有視網膜的參與,更重要的還有大腦的參與。視覺是人類獲取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在日復一日的使用中,人類大腦對外界環境建立起了複雜的感知和對應。我們的大腦早就知道,植物葉子是綠色的,櫻桃是紅色的,我們的皮膚是黃色的……通過對這些周圍環境的感知,我們的大腦推斷出了這個時候光源的情況——是白熾燈還是陽光,從而自動完成了「白平衡」的過程,使得我們迅速感知到一個物體本來的顏色是什麼。這就是人類視覺的色彩恆常性。
沒有紅色的草莓
上圖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圖片來自 Color constancy),在這幅圖中,如果我們單獨一個一個像素點來看,沒有一個像素點是紅色的,所有的像素點都是綠色、青色、灰色,圖中選取的幾個像素點的 RGB 值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但是當我們從整體來這張圖,立刻會產生「紅色草莓」、「黃色木桌」、「白色盤子」的印象。這就是我們大腦根據一些「先驗知識」進行自動白平衡的結果。
當然,在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先驗知識的情況下,人類也很容易給出錯誤的答案。君不見引起網路大撕逼的「白金、藍黑」神奇衣服?在我看來,這些爭論都是沒什麼意義的,因為圖片提供的場景信息太少,人類的大腦還不足以利用先驗知識,建立對當場光源的感知,只能憑藉自身的經驗進行推斷,而每個人自身經驗千差萬別,自然也沒辦法正確推斷衣服的顏色了。如果大家能在現場看一眼,或者圖片作者能上傳一段附帶周圍環境的視頻,我想大概就不會有人對這件衣服的顏色有疑問了。
(白金?藍黑?)
當然,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利用這種錯覺,造成一些有趣的結果。比如下圖中,綠色條紋和藍色條紋,其實是同一種顏色(圖片來自 independent)。
(綠色?藍色?)
4 小結
- 色溫是根據黑體輻射進行定義的,橙黃色色溫低,藍色色溫高;
- 相機中的色溫設置,需要與當時光源的色溫相匹配;
- 白平衡的目的,是希望在不同光線條件下,都能正確得到物體的固有色;
- 白平衡本質上是調節兩個參數:色溫和色調,色溫調節藍-黃偏色,色調調節綠-品紅偏色。通過調節兩個參數,來設置白點的位置,從而得到正確的色彩轉換;
- 人類視覺具有色彩恆常性,是大腦對外界環境感知的反應。當外界環境信息不足時,無法建立正確的色彩恆常感知。
更新:
很多人說原來看是灰綠,之後經過別人提示啊、還有看其他圖片(比如 @小背簍 提供的粉色房間和鞋子放在一起的圖),就變成粉白了,但是再也變不回灰綠了;即使把圖片里除鞋子以外的場景還原成原來的顏色以後,看鞋子還是粉白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存在「知覺定勢」
【知覺定勢】發生在前面的知覺直接影響到後來的知覺,產生了對後續知覺的準備狀態,這種現象叫知覺定勢
如上圖,如果先看a,這是一個人吹奏樂器,再看b的時候,b也容易知覺成吹奏樂器;但是如果先看c,是一位女性,再看b的時候,更容易知覺成一位女性
所以看出是粉白以後,再去看灰綠就可能會看不出來;這是因為大腦接受了「粉白」這個知覺經驗,之後會自動對圖片做出調整;當然還有我這樣看和其他圖片對比是粉白,但是看原來鞋子還是灰綠的,這大概是「灰綠」的知覺經驗對當前知覺影響更大吧。
--------------------------------------------------原答案分割線--------------------------------------------------
說重點
1、圖片顏色是灰色和綠色,實物顏色是粉色鞋幫白色鞋帶
2、看灰綠的人和看粉白的人在色彩感覺/視覺器官上沒有差異,和感光細胞的顏色分辨力沒有關係!!!
3、二者的不同在於「知覺」層面上,與此有關的知覺特性為「顏色恆常性」;認為是粉白的人擁有更多關於這些顏色或者不同光照條件下看物品的視覺經驗,大腦在知覺圖片整體時對輸入的視覺信息進行了處理,通過補償、校正等方式,「還原」出本來的顏色
4、除第一條外,均為個人猜測,文獻的支持有限,希望更加專業的心理學/生理學大神提出專業的解釋
5、結尾補充了關於顏色恆常性的一些理論和實驗,側面證實了猜測
以下為詳細解釋:
只問顏色,這是什麼顏色?
灰色和綠色。
這點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圖片的顏色就是灰色和綠色。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說看到粉白?
因為他們說的「感覺到」鞋子本身的顏色是粉白。
(調節色溫,這樣手的顏色也正常了)
為什麼會有人看到灰綠有人看到粉白?
眼球的功能並不會影響看到是灰綠還是粉白,和其他人所說的視錐細胞視桿細胞沒有關係,因為圖片的顏色本來就是灰和綠。
有人看到了粉白,是因為人的知覺存在「顏色恆常性」的視覺特性。在視覺信息的處理過程中,在之前視覺經驗的影響下,大腦將「灰綠」色鞋子受環境光的影響的部分主動剔除,得到了「粉白」色鞋子這個最終的結論。
顏色恆常性是指當照射物體表面的顏色光發生變化時,人們對該物體表面顏色的知覺仍然保持不變的知覺特性。
因為很多人有在各種光下看鞋子/衣服或者對這種顏色比較豐富的視覺經驗,所以他們會對這種經驗下顏色的基本特徵保持「顏色恆常性」,從而對輸入的色彩信息進行處理。而很多人沒有相似的視覺經驗,也就只會得出圖片本身的顏色。
這可以解釋有答主所說的「女孩子容易看到粉白,男生沒有看到的」,因為女孩子有更多挑鞋子、不同光下看粉色鞋子的經驗,而男生很少。這也可以解釋有答主所說的「剛開始看是灰綠,但是聽別人說是粉白,越看越像粉白」,這是因為原本具有類似的視覺經驗,但是在沒有線索之前沒有提取出來。
以上僅是我本人的看法,還希望有更多大神能從專業角度解釋。
-----------------------------------------貼正經實驗的分割線------------------------------------------
這兩個實驗是焦書蘭等人在《人類視覺系統獲取顏色恆常性的認知操作特性》這篇論文中做的研究,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Arend和Reeves認為人能排除由於照明光源變化所引起的表面色反射特性的變化,這涉及到人的視覺信息加工的高層次意識活動。近年來,神經心理學在對正常人和腦損傷病人對顏色命名的比較研究中,發現顏色是知覺或記憶的基本模塊。我們推斷,這可能是由於人類視覺系統對環境光的影響具有一種自動的「估算」和抵消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對於人類視覺是容易的:因為人類視覺系統具有處理時空信息的智能。也就是說,在視覺對象沒有提供足夠信息,或者在提供了歪曲信息的情況下,人類視覺可根據對象的拓撲結構和整體性,以及對視覺對象背景的理解,對視覺對象作出正確的反映:顏色常性就是這一能力的典型例證。
實驗一,首先呢,先對選用的三種光源、實驗用到的顏色卡進行測量;從顏色手冊中選出16種顏色樣品拼成一個顏色卡,在D65光源下讓被試(參與實驗的人)在顏色手冊中選出顏色卡中指定的四種顏色,以此作為參照基準(因為每個人看到的顏色因為各種因素影響,肯定不太一樣,首先要確定你看到的是什麼樣,之後再做出選擇的時候計算偏移量就以最開始選定的為基準);之後被試需要在不同光源下,另一個測試箱中的顏色手冊上,選出和顏色卡中制定的顏色相匹配的顏色
結果發現呢,不同光源下被試選出的顏色與基準顏色的偏移量在可接受範圍內,保持了顏色的恆常性。
由此可見,觀察者視覺系統對由光源的變化所引起的物體反射的物理變化具有校正的作用,從而使知覺的顏色保持不變(或變化甚小)。觀察者對顏色知覺的這種校正(或補償)作用,可能是由於Mondrian實驗中的顏色卡之間的顏色對比與明度對比都是恆定的,這種不變性為觀察者的視覺系統提供了一種特定的適應狀態,從而使觀察者的視覺系統能補償(或校正)外界物理色度的變化,而保持顏色知覺不變或很少的變化。
緊接著,研究者做了第二個實驗,是為了討論視覺經驗在人類視覺系統獲取顏色常性的認知操作過程中的作用。
和第一個實驗不同的是,這次不給予特定的顏色,而是要被試根據自己的記憶在顏色手冊中選出選出對應的顏色,如「國旗的紅色,香蕉的黃色,樹葉的綠色,天空的藍色」。之後會在不同光源下,讓被試在顏色手冊上選出與之前的四種顏色匹配的顏色。
得出的第一個結果肯定是,不同的被試根據記憶選出的顏色是不同的。第二個結果是,這些顏色在不同光源下,在光度上的偏移量是大於顏色匹配的可接受範圍的,但是被試在做顏色匹配的時候,這些顏色在色度上所產生的偏移量是小於顏色匹配的可接受範圍的;通俗點說,也就是雖然這幾個顏色,在不同光源下實際的光度不一樣,但是被試依然能比較準確的進行匹配。
這表明觀察者在顏色匹配時,是根據自己的顏色記憶系統進行的,因而在顏色認知信息加工過程中,儘管於光源色溫的變化。使原在D65光源下所選擇出的常見物體記憶色的Musell色片的反射特性有很大的改變,但觀察者能掌握視覺對象的固有特徵信息,對不符合而且與認知目的相混淆的信息加以校正,從而排除由於照明光源不同,所引起的色度變化,而按照自己的顏色記憶系統排除不相關的信息,從而保持了常性。因此可以說,顏色常性不僅是一種視覺低層次,自動完成的補償,而且進一步證實了顏色常性是人的視覺信息加工的高層次的意識活動。
最後的結論是這樣的: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顏色恆常性既受顏色對比的影響,也受對顏色的隱含記憶的影響,這種記憶影響著對新的感覺信息的解釋,·使觀察者能夠排除周圍刺激的變化,把同一類物體知覺為具有相同的穩定的特性。人的知覺系統具有這種功能、可能是通過知覺認知活動實現的,與這種認知活動有關係的操作可能有(1)提取:根據已掌握的視覺對象的固有特徵信息提取,而不是簡單的抽取;(2)補償:視覺對象提供不完全或歪曲的信息,而視覺系統能根據以往的視覺經驗加以補充。(3)校正:對與認知目標相關或不相關的特徵和信息。通過這些操作的相互協調作用,使人類視覺系統能在外界變換光源條件下,進行真實的顏色再認,保持常性。
[1]焦書蘭,紀桂萍,何海東. 人類視覺系統獲取顏色恆常性的認知操作特性[J]. 心理學報,1997,(02):113-120.
剛開始我也是堅定的灰綠派
直到看到了這張圖以後.....
就再也回去不了
我第一眼就覺得這是個打了綠光的粉白鞋啊
哇。好提莫詭異啊!!!我一開始怎麼看,這就是灰綠。。
思考怎麼看粉白啊!!
然後我就看出來了!!!
灰綠呢!!灰綠呢!!!
我想補充說明下。
圖片里的整體的色調是灰綠色的,圖片里的鞋子是粉白色。
說鞋子灰綠色的是只能看到呈現出來的一片灰綠色。只能通過技術手段還原顏色才能看出來鞋子本身的顏色,就像上面的答案一樣。
說粉白色是能從圖片中用肉眼分辨出光線的顏色和鞋子的顏色。
圖片上的顏色是鞋子的粉紅色和綠色混合的一種顏色,可以說是一種綠色,但是包括我在內的人可以分辨出來鞋子本身的顏色。
打個比方,用一束藍色的光,照在紅色的國旗上,國旗變成了A顏色,一部分人認為,國旗就是A顏色,另一部分人能分辨出來,整體光線是藍色,但是國旗是紅色的。我只能解釋到這一步。
————————————————————————————
鞋本來就是粉白色的,網上都可以買到的。只是打的光線是暗綠色。有些人看得出來,有些人看不出來。
別爭了,數據來說話!
顏色表只有灰綠,數據表明是灰綠。
——————————————————————————
更新:
首先我要聲明一下,我看這個一直粉白!一直都是粉白!一直都是粉白!
我不是有些人口裡說的,只不過要證明自己說對的。我覺得有很對人總是以惡意揣測別人。
我只是覺得這個很好玩,好奇心驅使我取了個色看看到底圖片屬性到底是啥。
這並不是啥高端技術,我也沒有要抖機靈的意思。
有些人說什麼心理學,說什麼白平衡。啊喂,誰不知道這雙鞋是粉白,可能調了濾鏡啊白平衡啊什麼的就變成了現在綠不綠粉不分的一幅圖啊。然後還在那大肆指責別人的數據是錯的。
我現在想知道的這張圖片到底顏色屬性是什麼?不是這雙鞋是啥色!
要你來告訴這雙鞋是粉白!我看著還是粉白呢!看個圖片也有人裝高大上,我也是醉了。
————————————————————————————
這種自以為是是人就不要來我答案了。只是娛樂娛樂的一件事,誰也沒有說誰看的顏色是錯的好嗎!還有不管是光也好白平衡也好,呈現出來的給我們的圖像所有顏色表就是灰綠,不是某一個像素點的取色。學點拍照技術也敢說自己懂圖像?那要還研究什麼數字圖像處理!
手的顏色是問題的突破口。
1、假設是是灰綠,那麼則以灰色部分為白平衡參照。此刻手的顏色為綠色,目前已發現的人種里,只有黃白黑粽四種膚色,老公也只會偶爾的情況下頭上泛綠,但是手不綠。故灰綠無解。
2、假設是粉白,那麼以邊框為白色作為白平衡設置
VANS開創了營銷新思路…
果斷灰綠,搞設計的對顏色還是比較敏感的,微博評論里有人說看久了是粉白,那大概是被自己眼睛欺騙了。
但是這不是一張正常色溫色調的照片,調回正常後才是粉白。
上 真 相
能一眼看出原色是白粉的人,多半可能是用慣了國產安卓手機。
首先說結論:
都對!!!
如果把題目理解成這雙鞋呈現什麼顏色,那肯定是顏色表裡的顏色,但是如果說這雙鞋子本來是什麼顏色,那答標準品的顏色那是沒問題的。
我覺得這甚至涉及到了「唯心」和「唯物」之間的討論了,哈哈哈
用手機錄了個十秒的視頻。不會用顏色表所以很土的用了拾色器來表示顏色。後半段用lr的自動白平衡來說明為什麼會看到粉白色。lr的自動白平衡演算法是一個擬人的演算法,雖然一直覺得自動白平衡偏黃,但也僅僅偏黃但基本能做到八九不離十。而連自動白平衡也認為圖片偏綠和偏藍那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照片應該是左下方的標準品的發色了。
看旁邊的人手
用ps 調整,補充紅色, 調整綠色,以人手正常顏色為準。。。。嗯。。。。這鞋子看起來還不如現在看到的
結論,照片本身就拍的有問題
綠光的紅、藍紫波段很弱,日光下呈粉色的物體對綠波段反射能力很弱。粉色物體在比較集中在綠波段的綠光的照射下會發灰。
因為不是單一波長的綠光,所以還能還原。減弱綠色通道並提升整體飽和度可近似還原出:
雖然從圖片上RGB數據看是灰綠,但是我個人傾向於粉白。
首先上RGB
單從數值上看的確是灰綠,這個應該沒有爭議。
下面解釋為什麼我覺得這個是粉白的
這張圖片跟白金藍黑裙子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左下角有一個人類手指的參照物,由於人類皮膚顏色是有範圍的(而且黃種人的可能性大),以此為基準調整圖片色相以抵消環境光帶來的偏差就變得有依據了(而不是隨便往哪個方向調整都可以)。
原圖手指處RGB數值偏綠色,可是目前並沒有綠色人種,由此判斷環境光是綠色的。
下面是我調整了綠色和紅色通道曲線之後的圖像
可以看出左下角的手指顏色更加接近正常人的顏色(肉色),說明這次調整方向是正確的。
以上。
看到這個問題,又想起去年大火的「白金還是藍黑」裙子......
樓主問的「灰綠還粉白」鞋問題,如果問鞋本身的顏色(鞋客觀顏色),那麼是粉色的。
如果問的是圖片上的顏色,就開始出現分歧了,「灰綠黨」與「粉白黨」開始江湖之爭......
那麼,問題來了……鞋子本身是粉白色的,但為什麼照片上看起來就有不同結果了呢?
今天我們就細說一下關於「色」的事兒!
總結要點:
1、你看到的顏色只是主觀感受,不是物體的客觀屬性。
2、不同光源下,物體的顏色會發生變化。
3、人可以主觀上減掉外部光線的影響來猜測物體的顏色。
4、真實物理世界沒有顏色這回事,只有頻譜分布。
5、基因控制著我們感受世界的色彩。
——————正文————————
首先,覺得自己或別人眼瞎了的同學都別太激動,因為專家說了:
這與你們眼睛裡的細胞沒啥關係。
這與你的基因如何解釋進入眼睛的光有關。
先來看張圖。
你看到的兩個藥丸分別是什麼顏色?
調查顯示,除了少部分同學看出灰色以外,大多數同學看到的都是藍色和紅色……
然而真相是……
PS拾色器顯示兩隻藥丸都是灰色......
人眼能看到東西分為四個階段:
光從物體反射或發射進入人的眼睛
▽
光在眼睛的視網膜上成像
▽
視神經將影像傳入大腦
▽
大腦對影像進行判斷和解讀
也就是說,
你看到的顏色只是主觀感受,
不是物體的客觀屬性。
視網膜上有兩種細胞,
視桿細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產生明亮感覺,
視錐細胞不僅能產生明亮感覺還能辨別顏色。根據視覺三色學說,錐狀細胞有三種,分別對紅綠藍三種光線的刺激最敏感。
下圖,橫軸是光的波長,縱軸是三種錐狀細胞對所有顏色的感應強度。
比如說,眼睛接收到紅光,那麼藍色錐狀細胞沒感覺,綠色錐狀細胞基本沒感覺,紅色錐狀細胞感覺很強烈,那麼大腦認為 ——這是紅光咯。
又來一個純黃光(單一頻率),紅色和綠色錐狀細胞都有一定的感覺,但是不太強烈,那麼大腦覺得,這是黃光。
在不同光源下,物體的顏色會發生變化,但是人天生有一種能力,自己主觀上減掉外部光線的影響來猜測物體的顏色,即排除掉一部分的干擾來觀察到最真實的色彩。
圖片直接顯示的是灰綠,但鞋子本身是粉白。
看到灰綠的是圖片的顏色,而看到粉白的是大腦直接過濾了光線的影響,自動進行調色從而直接看到鞋子的本身顏色。
看得粉白只能說是視網膜視錐細胞擁有較好的色彩感知能力,會主動排除干擾看到真實色彩。
看到灰綠說明眼睛在低光條件會對色彩感知出現偏差。
就像2015年的這條裙子,
在光的干擾下,兩條裙子變成了同一顏色。
實際上,我們的視覺感知到的數據少得驚人,人類只有三種顏色感應器官,我們無法看到紅外線或紫外線。
即使我們能夠準確地記錄和處理每一個到達我們眼睛的光子,我們擁有的數據還是太少,無法準確地復原世界。
因為我們感知的數據有限,所以大腦會構建一個主觀世界。
對於其接收到的有限信息,大腦的補償方法是維持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這個模型隨著信息的輸入不斷更新。
我們所感受和完全信任的只是這個模型,而不是真正的現實世界。我們是一個干預機器,而不是客觀的觀察者。
所以說,真實物理世界沒有顏色這回事,只有頻譜分布。
所以,當你的視錐細胞出現問題時,整個現實世界的模型就塌陷了......
分子遺傳學研究顯示,環核苷酸門控通道α3、環核苷酸門控通道β3和鳥苷酸結合蛋白α轉導活性肽2基因與視錐細胞的功能關係密切。
這三個基因編碼蛋白的視錐細胞在光傳導通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例如,全色盲(ACHM),是一種罕見視錐細胞功能障礙疾病。
該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臨床特徵包括自幼視力低下、畏光、眼球震顫、色覺完全或部分喪失。
患者感受紅綠藍的三種視錐細胞完全喪失功能。
關於全色盲研宄報道多來自歐美人群,是主要致病基因環核苷酸門控通道β3基因,高達50%,其次是環核苷酸門控通道α3基因,約佔25%。
上圖依次是Normal Vision(正常人)、Deuteranomalia(綠色盲)、Protanopia(紅色盲)和Tritanopia(藍黃色盲)眼中的世界。
而全色盲者眼中的世界是這樣的......
而某些動物眼中的世界,也因為它們基因的不同而色彩迥異。
例如鼠類,基本沒有錐狀細胞,那麼他們無法分辨色相(光的頻率),只能分辨亮度(光的強度),所以看到的是黑白世界。
對於恐龍等爬行動物來說,世界是彩色的。它們的視網膜上有四種不同的彩色視蛋白,比人類還多一種。
分別對紅、綠、藍、紫不同波長的光線最敏感,彼此也有重疊的波譜範圍,交叉在一起,覆蓋了人類的全部可見光範圍。所以它們能分辨所有不同的顏色。
據說螳螂蝦有12種錐狀細胞,那麼它們大概就可以區分紅綠合成的「黃色」和單一頻率的黃色。
所以無論是裙子問題還是鞋子問題,對於螳螂來說都不在話下。
它們可以看見更豐富的顏色,至於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個真的難以想像,就像在三維世界的我們很難想像四維世界的樣子!
所以,如果以後再出現類似事件,不妨就去問問螳螂蝦先生!
不管怎麼看都是粉白...
紅色和綠色互為互補色,鞋子的那種綠和粉也應該是互補色,人眼對分辨色彩的細胞敏感程度不同,所以看色不一樣。但是有的人有色弱或者色盲看色也會不同。
看久了變色因為視覺疲勞和大腦暫留的影像負後現象,就看到了先看到顏色相對的補色所以看久了粉白會變成灰綠吧。
我的答案:灰+灰綠。
下面是我的論證:
我的原則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圖片的像元值,而RGB三個通道合成出來的顏色是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
很多答案都說到用PS來檢測像元值,但是這是有問題的。這張圖片很暗,可以猜測出是在弱光環境拍攝的,噪點很多;而且微博微信這些壓圖利器會導致照片的解析度降低,影響對原始照片像元值的判斷。基於以上兩個問題,我們採用面向對象的方法[1]會更加合理;這個方法可以識別照片中色塊的顏色,取得這個色塊的RGB均值。所謂面向對象的方法就是把照片分割成一個個的色塊(專業上稱為對象),每個色塊都可分別計算各自的RGB平均值。
我們先來看鞋面的RGB均值,我選取了盡量多的樣本(圖1)。留意中間紅框,每一條豎線就是一個色塊的對應通道的像元值,我們可以發現鞋面的RGB均值都相似,也就是說非常的接近灰色。
然後是鞋帶的顏色(圖2)。我們可以發現鞋帶的RGB平均值分布較為分散(方差大),我就選一個最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出來(在圖中表現為紅色向上箭頭),並在圖中標明了這個樣本的RGB值。
下一步就是在PS裡面查一下色表(圖3)。
我們可以發現,這種顏色比較詭異,有點灰又有點綠,所以我暫且稱呼它為「灰綠」了。
經過上面簡單的論證,就得出我的答案是「綠+灰綠」了。然而,據說這鞋本身是粉白的,那就很可能是拍攝時(周圍環境或拍攝設備)或圖像獲取以後已經過處理(調色溫等參數)的問題了。
答題不多,僅從小弟專業角度討論問題,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Benz, U.C., et al., Multi-resolution, object-oriented fuzzy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for GIS-ready information.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04. 58(3-4): p. 239-258.
推薦閱讀:
※為什麼常見的貓咪毛色以黑白灰黃,而不是紅紫綠藍為主?
※有人能直接根據顏色說出 RGB 碼嗎?
※怎樣用語言描述一種顏色?
※為什麼列印和印刷時要使用CMY顏色模型而不是R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