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對小說《動物兇猛》的改編?


首先,引用《動物兇猛》中的一段話「在我少年時代,我的感情並不像標有刻度的咳嗽糖漿瓶子那樣易於掌握流量,常常對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應過分,要麼無動於衷,要麼摧肝裂膽,其縫隙間不容髮。這也類同於猛獸,只有關在籠子里是安全的可供觀賞,一旦放出,頃刻便對一切生命產生威脅」。小說描寫了我與米蘭,與余北蓓的情感故事。電影主要突出我和米蘭之間的情感。小說的情感更豐富,電影的情感更專一。

在故事的結尾,「就讓她恨我吧,我一邊往傷口塗著紅藥水一邊想,但她會永遠記住我的!那個夏天我還能記住的一件事就是在工人體育館游泳池跳水。我從來沒從高台往下跳過水。我上了十米跳台,往下一看,立刻感到頭暈目眩。我順著梯子下到七米跳台,仍感到下面游泳池如淵深邃和狹小。」我「如願以償」,電影的結尾,我卻沒有「成功」。

綜上,小說中的青春更加赤裸裸,電影裡面的青春更美好。就像《動物兇猛》和《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名字一樣。

另外,對於扮演女主角米蘭的寧靜,真是貼切。


我一邊看姜文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一邊拿著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姜文的電影很多年前便看過了,當時著實震撼不已。王朔的小說大抵時因為不久前聽梁文道講王朔的小說的時候覺得頗為有趣,便拾來讀一讀。兩者對照著看下來,原先還想列出兩者的區別在何處。然,不一會兒,我便覺得這其實是一件挺沒有意義的事情。電影固然燦爛,小說著實兇猛。雖然故事一致,但是這講法就各有各的講法。

純然處於私心,我是不吝嗇表現出自己對於電影的偏好。這兩者的差別就像是,京都改編《冰果》小說到動畫作品《冰果》。當然,你在讀小說的過程中自可以感受到王朔筆下戲謔的風格。可是,當你看到姜文的電影的時候,那種光與影的交匯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不真實的現實世界,強大而堅實的衝擊力,從裡到外。

「我的故事總是在夏天開始的。夏天在我看來是個危險的季節,炎熱的天氣使人群比其他季節裸露得多,因此很難掩飾慾望。」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夏天,沒有秋天金黃色的童話,沒有冬日潔白純凈的世界,沒有春天嫩綠色的鄉野。炎熱與躁動不安總是在夏天發生,伴隨著「危險」。苦難的時代,夏天也還是那樣的夏天。時代與宇宙相比,實在是顯得太過狹隘、無力。

當人們談起這樣的故事的時候,誰會將背景放在那樣的時代底下呢?似乎除了王朔,沒有誰的筆調顯得如此輕浮。桀驁不馴的這樣的辭彙,倘使讓萬千的少男少女能夠在人生當中留下些青春的時光。那麼這樣的詞兒,興許還有些褒義的作用。讓我們回想自己的過去,到底是束縛還是奔放。

不會有一個年紀與時間,不存在污濁的斑點。即便是再狂妄的少年,也並非不可一世的主兒。馬猴一群人被抓進了派出所。我們不知道其他人到底適合反應。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馬猴在兇猛的警察面前,還是哭出來,完全就認慫了。小說里,王朔如是寫道:「我哭了,一進民警辦公室,看見那個民警在擺弄一副鋥亮的手銬就給嚇哭了。雖然我進去前再三叮囑自己,哪怕他們吊打我,盡可以招供,但絕不能哭!可一進門,人家正眼都沒瞧我一下呢,我自己卻先挺不住了,看來以後真是不能打聽太多黨和國家的機密,否則被誰抓了去跑不了要當叛徒。」讀到這裡的時候,儘管之前他們有多麼的無法無天,你知道這終究不過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郎罷了。其實人們盡可以在《動物兇猛》里看到自己的影子。無論物質世界有多麼的千差萬別,對於還沒有完成社會化的少年來說,他們的精神狀態有著可有可無而又或多或少的相似。姜文的電影里在這個地方還加了一段有趣的,無比切合了那個馬猴、那個年紀的少年所持有的心態的橋段。馬猴晚上在家,鏡頭對著鏡子里的馬猴,我們就看著他一個人對著鏡子耍橫,似乎要報白天的一箭之仇。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在看王朔的小說之前,有人跟我說王朔寫髒話都不帶任何猶豫的。可是我翻看了整部小說,也沒有瞧見幾個和諧的辭彙,無傷大雅,隔靴搔癢?讓人感到暗爽的倒是姜文的電影,那一連串的粗鄙之語真是甭提有多值得人為之叫好的了。

http://weixin.qq.com/r/njt3b63EHPBjrekM926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千圖書館
 每次花三分鐘的時間了解一些書中的世界


原文是腥烈刺辣的酒,電影是溫潤綿長的湯


小說確實比電影來得更生猛熱烈一些。電影暖洋洋的光與一些主角回憶的獨白讓人想起青春的荒唐衝動時卻又帶了一絲酒後的暖意。小說不一樣,就像作者自己本身說的,文字是個喜愛自我表現和撒謊成性的東西,他都忘記了寫這本小說時,回憶是否被美化了。我覺得最生猛的部分應該是男主跌宕起伏連自己都沒法控制的情感,來得太生猛,去得也太傷感。對於米蘭的那種糾結的情緒,和每個青春時期的我們不知表達愛意的方式好貼合,喜歡她又想羞辱她,想佔有她又想保護她,覺得自己好羞恥卻又控制不住情慾,不知道是想要對方愛自己呢還是記住自己,覺得自己洋洋得意酷炸了天發泄過後又覺得自己孬的不行。結局男主像個脆弱的男孩一樣在泳池默默的哭了,相信那個時刻的心情我們每一個人青春時期都有過,那種五味雜陳的情緒是任何一種文字都沒法表達的。那一刻一定是黑暗的,能夠覺得它陽光燦爛的,一定是十多年之後。


文中高洋高晉許遜汪若海讓我想到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個電視劇,玩的就是心跳我也看了,也許是因為這是同一時期的故事,也許是別的,我很羨慕那種狀態,陽光燦爛,與青春有關。可是我知道文X是一次很大的災難,可是為什麼這些讓我如此嚮往,我至今不明白。


電影中添加了原文沒有的那個騎木頭的傻子


應該這麼說:姜文讀了王朔所有作品,突然在《動物兇猛》裡面猛然撞見自己年少的影子。於是就借著這個故事,在銀幕上狠狠回憶了一把青春。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大院情節。
這部片子達到藝術票房雙豐收,里程碑地位毋庸置疑。


還不錯。


神作變佳作,雖然陽光拍的不錯,但是動物兇猛更好,有些內心剖析的東西是不好用電影語言表達的。好電影還是需要好劇本的,姜文的很多電影為了表達文藝效果而犧牲了很多真實的東西,使得姜文的電影有故弄玄虛之感,但陽光這部電影沒有,這要歸功於原作,姜文得到了情感上很結實的共鳴,使得這部電影很真誠又不失格調。


姜文沖著美國往事去的
王朔沖著追憶逝水年華去的
參照系不同
一樣是非「傷痕」的心態。頂多是姜文不滅的貴族優越感令我作嘔吧。


推薦閱讀:

《鬼子來了》究竟好在哪裡?

TAG:姜文 | 王朔 | 電影劇本 | 書籍改編電影 | 動物兇猛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