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武力第一是誰?
下面的分析轉自答主自己的答案。原答案網址:三國演義武將武力排名?
-------------------------以下為原答案,開頭刪了一段廢話-------------------------
1. 本排名依據的書籍:題為《三國演義》(而非《三國志》《後漢書》等史書或其他描寫三國時代的小說),以毛宗崗本為底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2006年7月第19次印刷,(答主認為對於書籍,必須說明是哪個出版社,哪個版本,第幾版)因而請不要拿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或者陳壽《三國志》等正史來說事。
2. 本排名中所有引用,完整描寫戰鬥場景的句子(即戰例)者,都使用引用框;反之則採取直接引用法,以免造成不美觀的結果。
3. 本排名採取列傳式闡述法,即一個個人物地闡述,而非一個個戰例地闡述。
4. 本排名相信以下因素會對武將的武力造成影響:武將年齡、戰場形勢、身體情況。
5. 本排名所排的武力,均為武將巔峰時期的武力。(黃忠同樣,依照其他人進行推測)
6. 本排名專門考慮馬戰武力,但在評判時可以插入射箭實力(必須要有實戰驗證),簡單來說,就算雙方沒有使用刀、矛、戟等近身類攻擊武器而純粹使用射箭來決定勝負,同樣算作是實力強弱的體現。
7. 本排名中,但凡武將沒有受到他人干涉而上戰場的公平單挑,均視為雙方已做好充分的準備。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算關羽在打架的時候,把手裡的刀都扔了,也視為這是他做好充分準備的結果!(雖然這個例子會造成大量的矛盾,關羽扔掉刀估計連劉備都打不過……當然,估計也沒有哪個武將會腦子蠢笨到直接把武器扔掉,和有武器的對手肉搏吧?)
8. 本排名所考慮的武將名單按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名如下:典韋、關羽、黃忠、呂布、馬超、龐德、孫策、太史慈、文丑、許褚、顏良、張飛、趙雲,共13個人(人再多的話答主也沒耐心寫這個答案了……本來定的是20個人,結果發現答主實在是要沒耐心的)。
9. 本排名的引用框內不分段。
10. 本排名認為:但凡擁有赤兔馬者(其實縱觀全書也就呂布和關羽),其實力得分大致是沒有赤兔馬時得分的112.5%,也就是增加了1/8的得分。
11. 本排名默認所排武將之間都互相了解。比如關羽不了解黃忠,就導致了他輕敵而中箭,而輕敵等情況在真實的武力中是不應該出現的。
12. 本排名認為:作為武將,其巔峰年齡期間應該是25歲至35歲。在這個範圍之外的,每年輕或老0—5歲,則其武力就跌為巔峰時期的92%;年輕或老6—10歲,則其武力就跌為巔峰時期的84%,然後是76%,以此類推。
13. 所有的夏侯淳全部改成夏侯惇,謝謝評論者提出。
下面正式進入分析。
答主分析的第一人叫做典韋,字叫做……貌似沒說。此人極其強大,曹操兩大保鏢之一,可惜此人活得短,大部分時間曹操的保鏢都是許褚。嗯,答主非常願意評價典韋這個人。可能僅僅是因為網上的傳言說典韋比較強,毛本口訣更是把他排在了第3名,你更喜歡分析菜鳥還是高手?閑話不多說了,來看看典韋幹了什麼事,還有就是他能夠排在第幾名。
1. 典韋幫助曹操從呂布的軍隊中突圍(95頁):
卻說曹操於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將及四更,高順方引軍到,殺將入來。曹操自引軍馬來迎,正逢高順,三軍混戰。將及天明,正西鼓聲大震,人報呂布自引救軍來了。操棄寨而走。背後高順、魏續、侯成趕來;當頭呂布親自引軍來到。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操往北而行。山後一彪軍出:左有張遼,右有臧霸。操使呂虔、曹洪戰之,不利。操望西而走。忽又喊聲大震,一彪軍至: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攔住去路。眾將死戰,擦當先沖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操不能前進,無計可脫,大叫:「誰人救我!」馬軍隊里,一將踴出,乃典韋也,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戟,取短戟十數枝,挾在手中,顧從人曰:「賊來十步乃呼我!」遂放開腳步,冒箭前行。布軍數十騎追至。從人大叫曰:「十步矣!」韋曰:「五步乃呼我!」從人又曰:「五步矣!」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入去。郝、曹、成、宋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去。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眾將隨後也到,尋路歸寨。
記得第一次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實在是不知道典韋是個什麼人,前面一回典韋出場的時候,還毫無察覺。但是直到這裡,就連之前沒有注意到三英戰呂布這種事情的答主也注意到了,這個典韋實在是個曹操手下的強大的武將,可見他這場戰役的英勇。典韋幾乎是隻身一人擊退了呂布軍,這一成就雖然不及趙雲長坂橋一戰,但也非常勇猛了。對於這一戰也很難說什麼別的東西了,反正大致就這樣吧。
2. 典韋VS高順+侯成(97頁):
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
本戰反映了典韋的速殺能力。
3. 典韋VS何儀副元帥(100頁):
何儀令副元帥出戰,不三合,被典韋一戟刺於馬下。
同上。
4. 典韋VS許褚(100頁—101頁):
卻說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壯士引軍迎住。典韋曰:「汝亦為黃巾賊耶?」壯士曰:「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韋曰:「何不獻出?」壯士曰:「你若贏得手中寶刀,我便獻出!」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停止。典韋手下軍士,飛報曹操。操大驚,忙引眾將來看。次日,壯士又出搦戰。操見其人威風凜凜,心中暗喜,分付典韋,今日且詐敗。韋領命出戰;戰到三十合,敗走回陣。壯士趕到陣門中,弓弩射回。操急引軍退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次日,再令典韋引百餘騎出。壯士笑曰:「敗將何敢復來!」便縱馬接戰。典韋略戰數合,便回馬走。壯士只顧望前趕來,不提防連人帶馬,都落於陷坑之內,被鉤手縛來見曹操。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其縛,急取衣衣之,命坐,問其鄉貫姓名。壯士曰:「我乃譙國譙縣人也,姓許,名褚,字仲康。……」
典韋對許褚,也許是演義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武將單挑。在此先推算一下許褚的年齡,答主認為此時許褚的年齡在30歲左右,理由如下:首先,作為「壯士」,其年齡不可能很大,但是很顯然在巔峰狀態,因為許褚在後來的表現中明顯沒有典韋之勇,此時卻戰平了典韋(此戰也反映出典韋很可能已經過了巔峰期,估計40歲左右也有可能吧,畢竟夏侯淳很早就歸順曹操了,是夏侯淳推薦典韋的,說典韋能打虎,總不見得還不到20歲就能打虎吧?所以此時典韋大致是40歲吧);其次,許褚當了曹操20年左右的貼身保鏢後死亡(演義里沒寫怎麼死的,但答主估計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前,當時關羽侵略曹操的勢力,也沒見許褚出來干哪怕一件事,即使是曹操和他的部將嚇得魂飛魄散也沒有,估計是死了;同時百科裡說許褚在80回里還登場過,但答主怎麼找都沒找到,所以就默認許褚在關羽入侵之前就死亡了),而50歲死亡對武將來說是很正常的。鑒於此時典韋是40歲左右,許褚是30歲左右,因而許褚是以巔峰水平來戰非巔峰時期的典韋。依上文中所述的公式可以得出結論:許褚×100%=典韋×92%,因而如果典韋的得分是X分,許褚的得分是Y分,則X:Y=100:92。這也是我們對《三國演義》武將實力評定的一個部分,其結果為:典韋得分為100分,許褚得分為92分!
另外就本戰的時間多說幾句。基本公認在演義里的單挑,每回合大約是1.5分鐘,那麼許褚和典韋兩次是各戰了4個小時左右,4個小時就是240分鐘,算一下也就是有320回合的公平單挑了。就此我們可以基本判定,這是演義里時間最長的武將單挑。
5. 典韋+許褚+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VS呂布(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沒啥價值,六個名將加起來要是打不過呂布那就見鬼了。最有價值的還是一句話:呂布非一人可勝,——可惜這應該在呂布那一欄里分析。
6. 典韋VS官軍(144頁):
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步軍又到,兩邊槍如葦列。韋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把救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者。
群戰記錄超強。進一步說明其強大的實力。
典韋,字不可考,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得分為100分。
許褚,字仲康,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得分為92分。
答主要分析的第二個人,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大致記得是這樣的),是答主認為演義中竭力塑造的四個人物之一(另外三個是諸葛亮、劉備、曹操),俗話說「關羽義絕,曹操奸絕,諸葛亮智絕」。關羽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最富爭議的武將,有人認為他應該排在五虎將之末,有人把他排在名單的前三位,當然也有人認為他比徐晃更弱的,在此不多贅述了(話說徐晃都沒進這次的名單啊……)。先看看關羽的全部戰績吧(這次要從第1回翻到第77回……老天哪,話說誰叫關羽是主要人物,是劉備集團的人物呢……):
1. 關羽VS程遠志(6頁):
程遠志見折了鄧茂,拍馬舞刀,直取張飛。雲長舞動大刀,縱馬飛迎。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
超一流武將必備的速勝菜鳥的能力。
2. 關羽VS華雄(44頁):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著名的溫酒斬華雄,不過沒啥用。
3.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呂布對張飛,50多回合不分勝負。對於呂布年齡的推算如下:呂布曾稱劉備為弟,而劉備死時是223年,演義中描寫63歲,則劉備為160年出生,那麼呂布至少也是159年了。就算呂布159年出生吧,三英戰呂布的時候是191年,呂布32歲,處於巔峰時期;張飛死時221年,演義中描寫此時為55歲,因而張飛應該是166年出生,三英戰呂布時25歲;關羽死時219年,演義中描寫此時為58歲,因而關羽應該是161年出生,三英戰呂布時30歲;劉備三英戰呂布時是31歲。就此可以得出結論:呂布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112.5%(因為有赤兔馬);劉備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100%(不過這人基本可以忽略),關羽同樣,張飛此時的實力為自身巔峰時期實力的92%。劉備這樣的菜鳥級別的武將能夠上去打,這說明關羽和張飛已經基本撐住場面,志在必得了,劉備上去只不過是促進呂布的潰敗而已。所以92%張飛+關羽,30回合已經能夠敗112.5%的呂布了,如果張飛武力X分,關羽武力Y分,呂布武力Z分,可以得出公式:0.92X+Y&>1.125Z。但是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呂布居然面對關張的攻擊沒有死掉,這應該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吧。就三英戰呂布可以得出的結論其實不多,只有一個:呂布真的很牛逼。
4. 關羽VS管亥(89頁):
玄德與關、張、太史慈立馬陣前,管亥忿怒直出。太史慈卻待向前,雲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
關羽30回合也能斬將,這可不多見呀。
5. 關羽VS紀靈(121頁):
關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強!」出馬與紀靈交戰。一連三十合,不分勝負。紀靈大叫少歇,關公便撥馬回陣,立於陣前候之。
對於此戰答主在張飛部分分析。
6. 關羽VS荀正(121頁):
關公大怒,直取荀正;交馬一合,砍荀正於馬下。
同上。
7. 關羽VS王忠(194頁):
雲長大怒,驟馬向前。王忠挺槍來迎。兩馬相交,雲長撥馬便走。王忠趕來。轉過山坡,雲長回馬,大叫一聲,舞刀直取。王忠攔截不住,恰待驟馬奔逃,雲長左手倒提寶刀,右手揪住王忠勒甲絛,拖下鞍鞽,橫擔於馬上,回本陣來。
秒殺。
8. 關羽VS許褚+徐晃(211頁):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淳又截住廝殺。
本來嘛,這樣場面宏大的單挑,作者應該具體描寫才對,可是這裡只有一句話,「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其實這原因也很簡單,曹操給部將的命令是活捉關羽,這難度太大了,許褚和徐晃一看,難度那麼大,沒法完成,那就走了唄,多簡單。
9. 關羽VS顏良(217頁):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關羽偷襲不算,不過顏良這個應變能力也是有問題啊。對比關羽赤手空拳躲過張飛猛地一擊……顏良好像真的是有點傻。
10. 關羽VS文丑(220頁):
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演義里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件事!關羽VS文丑,三合文丑就心怯了!答主認為原因如下:
(1) 顏良和文丑是兄弟,文丑應該是很清楚顏良比他厲害的,或者至少兩個人差不多吧?那麼這麼一個人被關羽斬了,現在眼前看到的這個人又那麼符合袁紹給出的外貌描述,文丑能不心怯才怪!
(2) 關羽確實比文丑強,這點文丑通過3回合就感覺出來了!先說一句,這個時候是200年,關羽年齡39歲,已經過了巔峰期,但擁有赤兔馬,其實力是巔峰實力的92%的112.5%,算起來是103.5%,還是大於巔峰時期的力量的!文丑3回合就感覺出關羽強於他,如果真的沒有顏良的因素,也沒有赤兔馬的因素,簡單推算,關羽大概能夠100回合殺敗文丑吧!這個實力確實還是相當強大的!(當然100這個數字也不重要,其實也沒太大根據)
11. 關羽VS孔秀(229頁):
關公大怒,舉刀就殺孔秀。秀退入關去,鳴鼓聚軍,披掛上馬,殺下關來,大喝曰:「汝敢過去么!」關公約退車仗,縱馬提刀,竟不打話,直取孔秀。秀挺槍來迎。兩馬相交,只一合,鋼刀起處,孔秀屍橫馬下。
不說了,秒殺。
12. 關羽VS韓福+孟坦(229頁):
孟坦出馬,輪雙刀來取關公。關公約退車仗,拍馬來迎。孟坦戰不三合,撥回馬便走。關公趕來。孟坦只指望引誘關公,不想關公馬快,早已趕上,只一刀,砍為兩段。關公勒馬回來,韓福閃在門首,儘力放了一箭,正射中關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飛馬徑奔韓福,衝散眾軍,韓福急走不迭,關公手起刀落,帶頭連肩,斬於馬下;殺散眾軍,保護車仗。
秒殺不說。
13. 關羽VS王植(232頁):
王植拍馬挺槍,徑奔關公,被關公攔腰一刀,砍為兩段。
秒殺不說。
14. 關羽VS秦琪(232頁):
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
秒殺不說。
15. 關羽VS夏侯淳(234頁):
關公回身勒馬按刀問曰:「汝來趕我,有失丞相大度。」夏侯淳曰:「丞相無明文傳報,汝於路殺人,又斬吾部將,無禮太甚!我特來擒你,獻與丞相發落!」言訖,便拍馬挺槍欲斗。只見後面一騎飛來,大叫:「不可與雲長交戰!」關公按轡不動。來使於懷中取出公文,謂夏侯淳曰:「丞相敬愛關將軍忠義,恐於路關隘攔截,故遣某特齎公文,遍行諸處。」淳曰:「關某於路殺把關將士,丞相知否?」來使曰:「此卻未知。」淳曰:「我只活捉他去見丞相,待丞相自放他。」關公怒曰:「吾豈懼汝耶!」拍馬持刀,直取夏侯淳。淳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不十合,忽又一騎飛至,大叫:「二將軍少歇!」淳停槍問來使曰:「丞相叫擒關某乎?」使者曰:「非也。丞相恐守關諸將阻擋關將軍,故又差某馳公文來放行。」淳曰:「丞相知其於路殺人否?」使者曰:「未知。」淳曰:「既未知其殺人,不可放去。」指揮手下軍士,將關公圍住。關公大怒,舞刀迎戰。兩個正欲交鋒,陣後一人飛馬而來,大叫:「雲長、元讓,休得爭戰!」眾視之,乃張遼也。二人各勒住馬。
不停地有人出來叫停,也沒打到底,不說。
16. 關羽VS張飛(238頁):
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
關羽防備很強不題。
17. 關羽VS蔡陽(239頁):
關公更不打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
不說。
18. 關羽VS楊齡(432頁):
楊齡挺槍出馬,立於陣前罵戰。雲長大怒,更不打話,飛馬舞刀,直取楊齡。齡挺槍來迎。不三合,雲長手起刀落,砍楊齡於馬下。
同樣。
19. 關羽VS黃忠(432頁—433頁):
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韓玄坐在城上,教黃忠出馬。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斗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采。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切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玄驚問之。忠曰:「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弔橋邊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將令。」是夜躊躇未定。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忠領兵出城。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微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雲長領兵而退。
關羽VS黃忠,演義里極其驚天動地(誇張×100)的一場單挑!先算一下回合數吧,第一天大概是100回合,第二天50—60回合,第三天30—40回合,總共是180—200回合吧,取個中間數,關羽和黃忠之戰有190回合。雖然說這個時間也挺長了,但和典韋對許褚的320回合相比較,真的是沒辦法比較啊,典韋VS許褚真的不愧為是演義時間最長的單挑。
根據演義描寫推出關羽161年出生(219年死亡時58歲),黃忠148年出生(223年死亡時75歲——作者描寫),而他們戰鬥的時間應該是在208年,此時關羽年齡47歲,黃忠年齡60歲,按照上文中的公式,交戰雙方是「關羽×76%×112.5%」(即關羽×85.5%)和「黃忠×60%」,但是關羽因為不了解黃忠的箭術而吃了虧。現在我們開始分析:這場單挑分成三個部分。首先當然是第一天,大概是100回合左右,關羽和黃忠展開大戰,不分勝負;第二天,雙方大戰五六十回合,關羽對黃忠使用拖刀計,但發現黃忠被馬掀翻(跟赤兔馬相比起來也是醉了)之後,中性詞——頓生憐憫之心;褒義詞——大義凜然,具有英雄氣概;貶義詞——為了讓欠下人情債……總而言之,關羽就把黃忠給放了。答主認為完全可以認為關羽已經贏了,因為像手下留情這種事情自然不能在武評中出現,只不過是關羽自身品質使然。再說一下第三天吧,黃忠第一次箭不射出來,第二次還是不射出來,導致關羽輕敵,第三次射出來的時候無防備而中。輕敵這種事情同樣不應該在武評中出現,所以第三天可以說是平手,而理論上說黃忠第二天應該就死了。——上面這段話,答主很長時間內是這麼認為的,但現在答主認為,這完全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的,答主在前面已經寫過了,武評的基礎是幾個人之間互相完全了解,而黃忠如果了解關羽的話,怎麼會不知道關羽經常用拖刀計(因為拖刀計完全是關羽的獨門絕技)?那這麼看來,關羽對黃忠的190回合只是有一個結果,即兩人平手!——這是答主的腦子所給出的第二個結論!但後來答主腦子裡又得出了第三個結論:關羽不了解黃忠的程度,肯定大於黃忠不了解關羽的程度,原因很簡單,當時的關羽是華夏名將,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所以在了解度上關羽還是處於弱勢的!黃忠也還是基本了解關羽的,所以黃忠此時的實力得分實際上是應該增加為原來的150%左右,即其巔峰時期得分的90%,進而得出一個公式,如果關羽得分為X分,黃忠得分為Y分,則0.855X=0.9Y,所以答主得出結論——這是最終的結論了:
關羽,字雲長,劉備部將,少數時間內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2中得分為90分。
黃忠,字漢升,先為韓玄部將,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2中得分為85.5分。
20. 關羽VS夏侯存軍(608頁):
須臾,夏侯存軍至,見了雲長,大怒,便與雲長交鋒,只一合,被雲長砍死。
必備的秒殺實力。
21. 關羽VS龐德(612頁—613頁):
關公隨即橫刀出馬,大叫曰:「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送死!」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櫬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龐德歸寨,對眾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間,于禁至。相見畢,禁曰:「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德奮然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卻說關公回寨,謂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平曰:「俗云:『初生牛犢不怕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託也。」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次日,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德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回。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于禁曰:「魏王有戒:關公智勇雙全。他雖中箭,只恐有詐,故鳴金收軍。」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真的是不知道龐德什麼時候出生的,所以默認他在此戰的時候是巔峰時期吧!而關羽此時已經是58歲了,其實力約為巔峰時期得分的68%×112.5%=76.5%,而龐德的實力就算是巔峰時期的100%吧!在此戰中,關羽吃了虧,先是戰了160回合左右,然後被龐德一箭射中了。當然,此時的關羽和此時的龐德,其實也是很接近的,他們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答主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的公式(因為關羽已經定為得分90分的武將了,龐德也先按照評分體制2來評分吧):設龐德的巔峰得分是X分,90×0.765=0.97X,X≈70.98≈71,所以大致就算龐德的得分是71分吧!綜合而言,此戰可以幫助我們得出下面的一個結論:
龐德,字令明,先為馬超部將,後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2內得分為71分。
22. 關羽VS徐晃(626頁):
公勒馬問曰:「徐公明安在?」魏營門旗開處,徐晃出馬,欠身而言曰:「自別君侯,倏忽數載,多蒙教誨,感謝不忘。今君侯英風震於華夏,使故人聞之,不勝嘆羨!茲幸得一見,深慰可懷。」公曰:「吾與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數窮吾兒耶?」晃回顧眾將,厲聲大叫曰:「若取得雲長首級者,重賞千金!」公驚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言訖,揮大斧直取關公。公大怒,亦揮刀迎之。戰八十餘合,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關平恐公有失,火急鳴金,公撥馬回寨。
因為徐晃不是本文中所寫的13個人之一,所以徐晃不計入排名。但是答主還是要回答一個問題,即也許很多三國迷都在想的一個事情,那就是:這是不是關羽的污點戰役?答主可以明確地回答:不是!按照年齡,關羽的武力為巔峰時期的76%,又之前中箭而右臂少力,其實力約為巔峰時期的76%的55%,也就是巔峰時期的41.8%!即使是這樣,關羽仍然和徐晃戰了個勢均力敵,因為右臂少力關平才恐有失的,並不是因為關羽的實力不濟。所以說徐晃的實力大約是關羽巔峰時期得分的41.8%!難不成這還是關羽的污點戰役——如果是這樣的話,什麼叫做關羽的成功戰役?所以這根本不是關羽的污點,反而還進一步說明了關羽的實力很強,即使在老了且右臂少力的情況下,也沒有失敗於徐晃!
23. 關羽VS蔣欽(628頁):
忽然喊聲大震,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乃蔣欽也,勒馬挺槍大叫曰:「雲長何不早降!」關公罵曰:「吾乃漢將,豈降賊乎!」拍馬舞刀,直取蔣欽。不三合,欽敗走。
秒殺。
24. 關羽VS潘璋(633頁):
公大怒,輪刀相迎;只三合,潘璋敗走。
秒殺。
我們要說的第三個人,姓黃,名忠,字漢升,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同為五虎將之一。黃忠實在是出場得太晚了,但是他的第一仗就非常有代表性,和關羽展開激烈搏鬥,而關羽是人們公認的「武聖」!黃忠也是《三國演義》武力評估中較具有爭議的一個,在這裡答主先說明一點:答主評論的仍然是傳說中「小黃忠」的實力,而不是「老黃忠」的實力。而要看「小黃忠」的實力是多少,就要看到其他的武將,從巔峰時期到老年,其武力究竟相差了多少。下面我們開始分析他具體的戰績,其實這當中最有價值的還是跟關羽打。
1. 黃忠VS關羽(432頁—433頁):
雲長見一老將出馬,知是黃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擺開,橫刀立馬而問曰:「來將莫非黃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雲長曰:「特來取汝首級!」言罷,兩馬交鋒。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韓玄恐黃忠有失,鳴金收軍。黃忠收軍入城。雲長也退軍,離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將黃忠,名不虛傳:斗一百合,全無破綻。來日必用拖刀計,背砍贏之。」次日早飯畢,又來城下搦戰。韓玄坐在城上,教黃忠出馬。忠引數百騎殺過弔橋,再與雲長交馬。又斗五六十合,勝負不分。兩軍齊聲喝采。鼓聲正急時,雲長撥馬便走。黃忠趕來。雲長方欲用刀砍去,忽聽得腦後一聲響;急回頭看時,見黃忠被戰馬前失,掀在地下。雲長急回馬,雙手舉刀猛喝曰:「我切饒你性命!快換馬來廝殺!」黃忠急提起馬蹄,飛身上馬,奔入城中。玄驚問之。忠曰:「此馬久不上陣,故有此失。」玄曰:「汝箭百發百中,何不射之?」忠曰:「來日再戰,必然詐敗,誘到弔橋邊射之。」玄以自己所乘一匹青馬與黃忠。忠拜謝而退,尋思:「難得雲長如此義氣!他不忍殺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違了將令。」是夜躊躇未定。次日天曉,人報雲長搦戰。忠領兵出城。雲長兩日戰黃忠不下,十分焦躁,抖擻微風,與忠交馬。戰不到三十餘合,忠詐敗,雲長趕來。忠想昨日不殺之恩,不忍便射,帶住刀,把弓虛拽弦響,雲長急閃,卻不見箭;雲長又趕,忠又虛拽,雲長急閃,又無箭;只道黃忠不會射,放心趕來。將近弔橋,黃忠在橋上搭箭開弓,弦響箭到,正射在雲長盔纓根上。前面軍齊聲喊起。雲長吃了一驚,帶箭回寨,方知黃忠有百步穿楊之能,今日只射盔纓,正是報昨日不殺之恩也。雲長領兵而退。
對於此戰之前在關羽一欄中已經分析過。
2. 黃忠VS泠苞(515頁):
後面泠苞方欲來救,一員大將,從山坡上躍馬而來,厲聲大叫:「老將黃忠在此!」舞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敵不住,望後便走。黃忠乘勢追趕,川兵大亂。
黃忠確實是有名將的秒殺能力的。
3. 黃忠VS韓浩(584頁):
韓浩引兵來戰。黃忠揮刀直取浩,只一合,斬浩於馬下。
秒殺。
4. 黃忠VS夏侯尚(589頁):
淵不從,令夏侯尚引數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歸寨。
秒殺。
5. 黃忠VS夏侯淵(590頁):
午時以後,法正見曹軍倦怠,銳氣已墮,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聲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
偷襲不算。綜合而言,這黃忠什麼都沒分析出來,唯一一場有價值的戰關羽,居然還被……居然還被在關羽部分分析掉了!誰叫關羽的G比黃忠的H要前面呢……
我們所要分析的第四個人,姓呂,名布,字奉先。此人一直被人們覺得是《三國演義》武力第一人,答主也基本贊同這一觀點。當然,呂布在《三國演義》里只出場了十幾回(具體來說是3—19回),所以其戰績自然也不多,但就像黃忠一樣,少數的戰績,能夠帶來極佳的成績。況且呂布後期是在和曹操+劉備集團對戰,而呂布集團則幾乎只有呂布一個武將在單挑(張遼相對於呂布來說好像還是太弱了……),所以呂布的戰績恐怕要比黃忠什麼的多一點了。那麼,「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所述的呂奉先,到底在演義里有怎樣的光輝事迹呢?
1. 呂布VS方悅(45頁):
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
河內名將被呂布秒殺!
2. 呂布VS穆順(45頁):
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
秒殺。
3. 呂布VS武安國(45頁):
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鎚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對比一下前面兩個,這武安國還是不錯的嘛……
4. 呂布VS公孫瓚(45頁):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
公孫瓚居然比河內名將方悅要強。
5.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具體分析在關羽那裡。居然30回合就決出了勝負,而且後來也寫了,呂布「看在玄德面上」,人家還在看劉備的面子呢,怎麼可能對關羽和張飛下死手?所以綜上所述此戰無效。可憐了此戰之後那麼長的一首詩和無數人傳頌的篇章啊……
6. 呂布VS于禁+樂進(95頁):
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
這句話是無懸念的。
7. 呂布VS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許褚(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其實這場戰役中最可怕的無非是呂布20回合就讓曹操覺得許褚快要失敗了!難道不是嗎難道不是嗎!可是誰跟你說呂布能夠20回合敗許褚了?NONONO,人家曹操看到呂布面對關羽+張飛,關張居然都沒死,呂布非一人可勝,這是真的……曹操的目的可是把呂布給殺了,而不是防禦啊,請記住,曹操是進攻不是防禦!
8. 呂布VS紀靈(137頁):
紀靈下馬入寨,卻見玄德在帳上坐,大驚,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呂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
這這這這這這這這這……呂布太牛……
9. 呂布VS張飛(141頁):
兩陣圓處,玄德出馬曰:「兄長何故領兵到此?」布指罵曰:「我轅門射戟,救你大難,你何故奪我馬匹?」玄德曰:「備因缺馬,令人四下收買,安敢奪兄馬匹。」布曰:「你便使張飛奪了我好馬一百五十匹,尚自抵賴!」張飛挺槍出馬曰:「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
小沛之戰大概是發生在196年的,這個時候159年出生的呂布是37歲,而166年出生的張飛是30歲;呂布已經過了巔峰期,武力理論上說是之前的92%,而張飛則在巔峰期。更要命的是,呂布一直都在喝酒(這在19回中得以表現),所以其實力更是遠遠不如巔峰時期,很可能只有巔峰時期的65%左右。當然呂布還有赤兔馬加成,所以其得分約為巔峰時期的72.45%——大概就是72.5%!即使如此,呂布居然還是和張飛大戰100回合不分勝負(答主仍然認為是不分勝負,關於劉備為什麼鳴金收軍,比較贊成
@周國生
的說法,認為劉備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其實也比較符合劉備的性格),可以得出一個方程式,假設呂布巔峰得分為X分,張飛巔峰得分為Y分,則0.725X=Y!最終得出結論:
呂布,字奉先,先為丁原部將,後為董卓部將,又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3內得分為100分。
張飛,字翼德,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內得分為72.5分。
10. 呂布VS李豐(149頁):
術將李豐挺槍來迎;戰不三合,被布刺傷其手,豐棄槍而走。
秒殺。
我們所要分析的第五個人,姓馬,名超,字孟起,書中回目一般叫做「馬超」或者「馬孟起」。馬超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在關張趙馬黃的排名中排在第四名,當然,這確實是有其他因素在裡面的。對於馬超最著名的評語無疑就是曹操那句「馬超不減呂布之勇」了,儘管如此,馬超和呂布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是呂布太強),但是在整個三國階段,他也算是數一數二的武將了。馬超除了不少速勝戰役之外,還曾戰許褚、戰張飛,是演義里戰績最能說明問題的武將之一。下面,我們來看看馬超究竟有什麼戰役。
1. 馬超VS王方+李蒙(81頁):
安騰、韓遂聯轡而出,指李蒙、王方罵曰:「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原來那將即馬騰之子馬超,字孟起,年方十七歲,英勇無敵。王方欺他年幼,躍馬迎戰。戰不到數合,早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馬超勒馬便回。李蒙見王方刺死,一騎馬從馬超背後趕來。超只做不知。馬騰在陣門下大叫:「背後有人追趕!」聲猶未絕,只見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原來馬超明知李蒙追趕,卻故意俄延;等他馬近舉槍刺來,超將身一閃,李蒙搠個空,兩馬相併,被馬超輕舒猿臂,生擒過去。
馬超17歲,秒殺一武將,生擒一武將,堪比少年趙雲戰平河北名將文丑。
2. 馬超VS于禁(475頁):
超咬牙切齒,大罵:「操賊!欺君罔上,罪不容誅!害我父弟,不共戴天之仇!吾當活捉生啖汝肉!」說罷,挺槍直殺過來。曹操背後于禁出迎。兩馬交戰,斗得八九合,于禁敗走。
八九合敗於禁!厲害!
3. 馬超VS張郃(475頁)(接戰例2):
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
馬超對張郃,20合殺敗張郃!說什麼都是蒼白……
4. 馬超VS李通(475頁):
李通出迎,超奮威交戰,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秒殺。
5. 馬超VS曹洪(476頁):
洪與馬超戰到四五十合,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
可以想見,馬超都殺得曹操割須棄袍了,還20合敗了張郃,必然體力不支,四五十合才敗曹洪也是正常的。
6. 馬超VS許褚(481頁):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陣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馬超對許褚!先算一下回合數,基本算一下,大致是鬥了240回合吧,馬超實在是厲害!然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計算了。馬超在192年是17歲,出生於175年;此時是215年,馬超應該是40歲,也過了巔峰時期了,其實力大約是原來的92%;而許褚,按照前文中分析,在與典韋戰鬥(即197年)大約是30歲,算他出生於167年,此時年齡是48歲,實力大約是巔峰時期武力的76%。馬超並沒有使用暗器,這意味著他其實還保留了實力,如果使用暗器的話……大致來說,現在的實力是他使用暗器時實力的75%吧(不要小看暗器、箭之類的東西哦),那麼也就是巔峰時期實力的69%;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超面對的還是個完全不怕死的許褚,仍然在210回合左右就逼得許褚把衣服都脫了,幾乎是讓許褚敗退了,也就是說馬超能夠210回合敗許褚!那麼也就是說,此時許褚的武力,大致是此時馬超武力的98.5%,畢竟也是過了210回合許褚才敗退的!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設馬超得分為X分,許褚得分為Y分,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的公式:0.69X·0.985=0.76Y,0.67965X=0.76Y,大約是0.68X=0.76Y;在評分體制1內,Y=92,所以0.68X=0.76×92(X在評分體制1內)=69.92,X≈102.82≈103,所以X在評分體制1內為103!進而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馬超,字孟起,先自成一方,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1內的得分為103分。
7. 馬超VS五個武將+韓遂(485頁):
超一劍望韓遂面門剁去,遂慌以手迎之,左手早被砍落。五將揮刀齊出。超縱步出帳外,五將圍繞混殺。超獨揮寶劍,力敵五將。劍光明處,鮮血濺飛:砍翻馬玩,剁倒梁興,三將各自逃生。
你牛的,馬超。
8. 馬超VS曹軍(485頁):
操兵前後大至,虎衛軍當先,亂箭夾射馬超。超以槍撥之,矢皆紛紛落地。
防備箭的絕佳本事,演義里明確寫的只有兩個人,馬超跟趙雲。
9. 馬超VS張飛(537頁—538頁):
次日天明,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玄德在關上看時,門旗影里,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來人才出眾。玄德嘆曰:「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張飛軍馬一齊扎住;關上軍馬,陸續下來。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么!」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謂張飛曰:「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氣,那裡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戰矣。」飛曰:「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曰:「張飛!敢夜戰么?」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超曰:「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裡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上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戰。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玄德亦收軍上關。
馬超VS張飛!答主可以再算一遍回合數,先是100+回合,再是100+回合,然後是20+回合,加在一起大約是230回合。具體分析一下。按照前文中所說的,馬超出生於175年,張飛出生於166年;此時是215年,馬超年齡40歲,張飛年齡49歲。很明顯,前面200+回合,馬超沒用暗器,張飛沒用箭(前面許褚可沒說會用箭哦……),後面20+回合都用了,在這方面平手不算。馬超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92%,張飛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76%,很明顯張飛在這方面是處於劣勢的。但是馬超在打之前就「人馬皆倦」,實力已經下降到原來的75%左右,所以此時馬超的實力大致是巔峰時期的69%左右;而張飛也多次想要出戰(被劉備按住了),體力應當也有消耗,所以其實力大致是原來的95%左右,也就是巔峰時期的72%左右!先是戰100+回合,劉備估計比較謹慎所以「恐張飛有失」,馬超自己作為武將就是頭領,所以他也不會恐有失了,這不能說明問題。後面的100+回合,情況相同。所以前面200+回合能夠向我們表達出的意思非常明確:在200回合內,巔峰時期69%的馬超能和巔峰時期72%的張飛打成平手!後來的20+回合其實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雙方已經休息完畢,而且只打了20+回合,和前面天昏地暗的200+回合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壓根兒不能作為依據!不過後20+回合倒是巔峰時期的92%對76%了,反正用了暗器和箭,但也沒太大作用。所以我們就按照前面的說法,設馬超巔峰時期的實力為X分,張飛巔峰時期的實力為Y分,則:0.69X=0.72Y,進而可以得出結論X:Y=72:69,所以馬超和張飛巔峰時期的實力之比為72:69!
這裡我們就碰到了一個評分體制的衝突問題,當然這是個好問題,意味著我們3個評分體制終於可以消滅掉一個了,畢竟3個實在是太多了……張飛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是72.5分,馬超在評分體制1中的得分是103分。在這裡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到底是要選擇評分體制3還是評分體制1呢?答主最後還是選擇了評分體制3,原因很簡單,因為評分體制3中的呂布巔峰時期得分是100分,而呂布可以肯定是演義中最厲害的,最厲害的人100分看起來比較順眼嘛。所以我們必須將評分體制1中的每個人都進行分數的調整,先說張飛和馬超,張飛還是72.5分,馬超就要改一改了,接著改的是許褚和典韋,那麼我們就將會得到下面的結論:
馬超,字孟起,先自成一方,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5.5分。
典韋,字不可考,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3.5分。
許褚,字仲康,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67.5分。
我們要說的第六個人叫做龐德,從馬超部將變成曹操部將,然後在曹操那兒創下了人生中最輝煌的戰績。答主實在是不怎麼想說這個龐德,只是因為他知名度不高;但是答主又很清楚必須要說他,所以綜合來說,——好吧,還是把這個龐德給說了吧,他其實也挺強的……
1. 龐德VS鍾進(474頁):
鍾進急來救時,城邊轉過一人,舉刀縱馬大喝曰:「龐德在此!」鍾進措手不及,被龐德一刀斬於馬下,殺散軍校,斬關斷鎖,放馬超、韓遂軍馬入城。
秒殺能力。
2. 龐德VS曹永(479頁):
韓遂已被困在垓心,龐德步行救之。正遇著曹仁部將曹永,被龐德一刀砍於馬下,奪其馬,殺開一條血路,救出韓遂,投東南而走。
秒殺能力。
3. 龐德VS魏延(601頁):
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
能戰退魏延,實力不錯。
4. 龐德VS關平(612頁):
平大怒,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橫刀來迎。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兩家各歇。
30回合太少,不能說明問題。(話說演義里打仗的回合數真的好逆天……最厲害的動不動就打個200回合,許褚和典韋一戰320回合達到了8個小時,水滸裡面從來就沒超過50回合過)
5. 龐德VS關羽(612頁—613頁):
關公隨即橫刀出馬,大叫曰:「關雲長在此,龐德何不早來送死!」鼓聲響處,龐德出馬曰:「吾奉魏王旨,特來取汝首!恐汝不信,備櫬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馬受降!」關公大罵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為!可惜我青龍刀斬汝鼠賊!」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龐德歸寨,對眾曰:「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正言間,于禁至。相見畢,禁曰:「聞將軍戰關公,百合之上,未得便宜,何不且退軍避之?」德奮然曰:「魏王命將軍為大將,何太弱也?吾來日與關某共決一死,誓不退避!」禁不敢阻而回。卻說關公回寨,謂關平曰:「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平曰:「俗云:『初生牛犢不怕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託也。」關公曰:「吾不殺此人,何以雪恨?吾意已決,再勿多言!」次日,上馬引兵前進。龐德亦引兵來迎。兩陣對圓,二將齊出,更不打話,出馬交鋒。斗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關公隨後追趕。關平恐有疏失,亦隨後趕去。關公口中大罵:「龐賊!欲使拖刀計,吾豈懼汝?」原來龐德虛作拖刀勢,卻把刀就鞍鞽掛住,偷拽雕弓,搭上箭,射將來。關平眼快,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及,正中左臂。關平馬到,救父回營。龐德勒回馬輪刀趕來,忽聽得本營鑼聲大震。德恐後軍有失,急勒馬回。原來於禁見龐德射中關公,恐他成了大功,滅禁威風,故鳴金收軍。龐德回馬,問:「何故鳴金?」于禁曰:「魏王有戒:關公智勇雙全。他雖中箭,只恐有詐,故鳴金收軍。」德曰:「若不收軍,吾已斬了此人也。」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關羽那塊分析過了,龐德在評分體制2中是71分。
很遺憾,後面的這個人依然不是五虎上將或者典韋、許褚,而是小霸王孫策。演義的作者給了孫策很高的稱號,「小霸王」,霸王可是項羽,幾乎公認的中華歷史上武力第一人,答主個人認為,孫策僅憑下面的這些戰績,似乎還是難以擔當起小霸王的稱號的。
1. 孫策VS太史慈(128頁):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那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孫策和太史慈之戰!回合數100回合,數量倒不是很多,但是為很多人所津津樂道。先看一下雙方的年齡,還好這倆人死的時候都不像許褚那樣無聲無息的……孫策是26歲死的,死的那年是200年,那生的那年就是174年咯(百度說175年,不過不管百度答主打算自己算);太史慈是206年死亡,年僅41歲,所以太史慈是……165年出生的。這場戰鬥發生的時候應該是在公元196年,此時孫策是22歲,太史慈是31歲;孫策不是巔峰時期,其實力應該是最巔峰時期的92%,而太史慈的實力正在巔峰時期,是100%的實力。孫策和太史慈打的時候,到最後孫策已經佔了優勢(一個搶了對方的武器,一個只能讓自己不死),但是並沒有打敗太史慈,基本可以判斷孫策此時能150回合打敗太史慈。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太史慈並沒有完全發揮實力,書中明確寫了,他認為孫策有12個從人,就算是抓住了孫策也沒用,所以他估計是只發揮出了90%的實力,所以他的實力是巔峰時期的90%,而此時的孫策估計和此時的太史慈相比較……太史慈是孫策的97%應該是比較合理的推斷。所以我們大致算一下,孫策的巔峰實力為X分,太史慈Y分,那麼0.92X·0.97=0.9Y,則0.8924X=0.9Y,四捨五入一下大致可以得到0.89X=0.9Y,則X:Y=0.9:0.89!因為暫時還沒有別的戰例,所以先用評分體制4來表示: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4中的得分為90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4中的得分為89分。
2. 孫策VS於糜+樊能(129頁—130頁):
劉繇背後一人挺槍出馬,乃部將於糜也。與策戰不三合,被策生擒過去,撥馬回陣。繇講樊能,見捉了於糜,挺槍來趕。那槍剛搠到策後心,策陣上軍士大叫:「背後有人暗算!」策回頭,忽見樊能馬到,乃大喝一聲,聲如巨雷。樊能驚駭,倒翻身撞下馬來,破頭而死。策到門旗下,將於糜丟下,已被挾死。
繼續吹小霸王孫策。
3. 孫策VS周昕(133頁):
一將當先攔住,火光中視之,乃孫策也。周昕舞刀來迎,被策一槍刺死。
一槍刺死。
4. 孫策VS許家三客(243頁—244頁):
一日,孫策引軍會獵于丹徒之西山,趕起一大鹿,策縱馬上山逐之。正趕之間,只見樹林之內有三個人持槍帶弓而立。策勒馬問曰:「汝等何人?」答曰:「乃韓當軍士也。在此射鹿。」策方舉轡欲行,一人拈槍望策左腿便刺。策大驚,急取佩劍從馬上砍去,劍刃忽墜,止存劍把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來,正中孫策面頰。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應弦而倒。那二人舉槍向孫策亂搠,大叫曰:「我等是許貢家客,特來為主人報仇!」策別無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戰不退。策身被數槍,馬亦帶傷。正危急止時,程普引數人至。孫策大叫:「殺賊!」程普引眾齊上,將許貢家客砍為肉泥。看孫策時,血流滿面,被傷至重,乃以刀割袍,裹其傷處,救回吳會養病。
三個人有偷襲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其實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讀出一些味道:孫策面對3個人就會失敗,而關羽、趙雲都是能夠殺入敵軍內部的,這說明作者還是認為:孫策、太史慈這類武將,雖然在一時之內確實被作者本人吹得很厲害,但是綜合來說還是和五虎上將什麼的不是一個檔次的。至於怎樣不是一個檔次,後面再說吧。
後面一個人是太史慈,又是一個東吳的武將,東吳的武將又怎麼比都難以比過劉備和曹操最強的那些武將的,畢竟《三國演義》中孫權一方就是個推動情節的配角……戰績如下:
1. 太史慈VS管亥軍(89頁):
慈倚住槍,拈弓搭箭,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賊眾不敢來追。
射箭的功夫,演義里三絕,呂布,黃忠,太史慈。
2. 太史慈+關羽+張飛VS管亥軍(89頁—90頁):
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那一戰,太史慈的風光甚至壓過了關二張三。然而,和超一流的終究是有差距啊。
3. 太史慈VS孫策(128頁):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方始回馬。正行過嶺,只聽得嶺上叫:「孫策休走!」策回頭視之,見兩匹馬飛下嶺來。策將十三騎一齊擺開。策橫槍立馬於嶺下待之。太史慈高叫曰:「那個是孫策?」策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便是東來太史慈也,特來捉孫策!」策笑曰:「只我便是。你兩個一齊來並我一個,我不懼你!我若怕你,非孫伯符也!」慈曰:「你便眾人都來,我亦不怕!」縱馬橫槍,直取孫策。策挺槍來迎。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程普等暗暗稱奇。慈見孫策槍法無半點兒滲漏,乃佯輸詐敗,引孫策趕來。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策趕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漢!」慈心中自忖:「這廝有十二從人,我只一個,便活捉了他,也吃眾人奪去。再引一程,教那廝沒尋處,方好下手。」於是且戰且走。策那裡肯舍,一直趕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馬再戰,又到五十合。策一槍搠去,慈閃過,挾住槍;慈也一槍搠去,策亦閃過,挾住槍。兩個用力只一拖,都滾下馬來。——馬不知走的那裡去了。——兩個棄了槍,揪住廝打,戰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頭上的兜鍪。策把戟來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前面分析過了。
4. 太史慈VS程普(129頁):
程普出到陣前,太史慈曰:「你非我之敵手,只教孫策出馬來!」程普大怒,挺槍直取太史慈。兩馬相交,戰到三十合,劉繇急鳴金收軍。
沒啥意義。
5. 太史慈VS張遼(435頁):
張遼縱馬當先,專搦孫權決戰。權綽槍欲自戰,陣門中一將挺槍驟馬早出,乃太史慈也。張遼揮刀來迎。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再次說明太史慈和超一流武將的差距,70—80回合戰不下一個二流的張遼。讓我們按照作者的口吻來想一想超一流武將戰張遼會怎樣……
呂布VS張遼——「布大怒,挺方天畫戟出戰。十餘合,遼敗走。」
張飛VS張遼——「飛大怒,挺槍出戰。斗三十餘合,操急鳴金收軍。」
馬超VS張遼——「張遼出戰,二十餘合亦敗走。」
趙雲VS張遼——「遼大叫:『吾奉曹丞相命令,在此等候多時了!』雲大怒,挺槍便刺張遼。斗二十餘合,遼敗走。」
關羽VS張遼——「張遼道:『曹丞相令吾擒汝,吾不敢以私廢公。』雲長大怒,揮刀出戰,戰三十餘合,戰不下張遼,操急鳴金收軍。」
哈哈哈哈哈……在此說一下太史慈、孫策和關羽、張飛等武將的差距。答主在此因為實在是沒有什麼基礎的戰例,所以提出意見,僅供參考:孫策的實力大約是60分左右(依照評分體制2)。為什麼呢?很顯然孫策對於極弱的武將能夠秒殺,這一點還是不錯的;但是在群戰的時候,孫策明顯弱於超一流的武將,給出一個60分的得分其實已經不錯了。所以我們得出: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2內的得分為60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2內的得分為59.5分。
這後面一個武將,總算是答主比較想分析的武將了。此人是袁紹大將,姓文,名丑(這名字起得……),好歹是個比較厲害的傢伙,而且出場得也不多,好讓答主休息休息了。當然,就文學意義上說,文丑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就是,作為一個非常厲害——越厲害越好——的武將,最後被關羽殺了——那意思就是關羽特厲害咯。(從這裡可以看出,武評其實挺無聊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包括答主都喜歡這玩意兒……)好,作為一個出場不多而且26回就死了的武將,答主還是很願意分析的。下面正式開始。
1. 文丑VS趙雲(56頁—57頁):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
不管怎樣,先看年齡。答主首先做一個假設,即顏良和文丑所有戰役,都是在他們巔峰時期所作出的,因為書中沒有對他們年齡的任何描述。就假設文丑是在巔峰時期,此時的文丑是大軍壓境,心理上佔優勢,其實力可能達到了原來的120%,但是由於之前的激戰,文丑的體力已經略有下降,所以還是算為原來的體力;而趙雲則是「少年」,答主估計大致是17歲吧(否則怎麼能稱為少年……),那麼就算作趙雲是17歲,則他的武力是巔峰時期的84%;雙方就算是平手,也不需要說是什麼別的鑽牛角尖的解釋。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設趙雲得分為X分,文丑得分為Y分,則:0.84X=Y,X:Y=1:0.84,那麼——請允許答主使用評分體制5來解釋趙雲和文丑的得分,儘管最終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評分體制:
趙雲,字子龍,先為袁紹部將,後為公孫瓚部將,又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5中的得分為100分。
文丑,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5中的得分為84分。
趙雲果然不一般,和袁紹大將都拉開那麼大的差距……
2. 文丑VS張遼+徐晃(220頁):
張遼、徐晃飛馬齊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頭見二將趕上,遂按住鐵槍,拈弓搭箭,正射張遼。徐晃大叫:「賊將休放箭!」張遼低頭急躲,一箭射中頭盔,將簪纓射去。遼奮力再趕,坐下戰馬,又被文丑一箭射種面頰。那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便回。
顯示出文丑明顯超過張遼、徐晃級別武將的水平。
3. 文丑VS關羽(220頁):
忽見十餘騎馬,旗號翩翻,一將當頭提刀飛馬而來,乃關雲長也,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偷襲不算,只是可以從中肯定一點,關羽&>文丑(如果反之,文丑怎麼會心怯)……
對文丑的分析很快就結束了,答主接下來要開始寫演義里戰績很多的一位武將,即曹操在演義里大部分時間的貼身保鏢許褚,字仲康。此人被戲稱為「平手大王」,答主其實也不怎麼喜歡許褚,不是因為他是曹操部將,具體的原因,答主也不清楚。下面展開分析。
1. 許褚VS典韋(100頁):
卻說典韋追襲何儀到葛陂,壯士引軍迎住。典韋曰:「汝亦為黃巾賊耶?」壯士曰:「黃巾數百騎,盡被我擒在塢內!」韋曰:「何不獻出?」壯士曰:「你若贏得手中寶刀,我便獻出!」韋大怒,挺雙戟向前來戰。兩個從辰至午,不分勝負,各自少歇。不一時,那壯士又出搦戰,典韋亦出。直戰到黃昏,各因馬乏停止。典韋手下軍士,飛報曹操。操大驚,忙引眾將來看。次日,壯士又出搦戰。操見其人威風凜凜,心中暗喜,分付典韋,今日且詐敗。韋領命出戰;戰到三十合,敗走回陣。壯士趕到陣門中,弓弩射回。操急引軍退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次日,再令典韋引百餘騎出。壯士笑曰:「敗將何敢復來!」便縱馬接戰。典韋略戰數合,便回馬走。壯士只顧望前趕來,不提防連人帶馬,都落於陷坑之內,被鉤手縛來見曹操。操下帳叱退軍士,親解其縛,急取衣衣之,命坐,問其鄉貫姓名。壯士曰:「我乃譙國譙縣人也,姓許,名褚,字仲康。……」
如典韋部分所述。
2. 許褚+典韋+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VS呂布(101頁):
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勝負。操曰:「呂布非一人可勝。」便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淳、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員將共攻呂布。布遮攔不住,撥馬回城。
六個人戰不過呂布就真的見鬼了。
3. 許褚VS徐晃(117頁):
徐晃當先,大叫:「曹操欲劫駕何往!」操出馬視之,見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便令許褚出馬與徐晃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一、劇情需要。二、五十回合太短。
4. 許褚VS張先(153頁):
兩陣對圓,張綉出馬,指操罵曰:「汝乃假仁義無廉恥之人,與禽獸何異!」操大怒,令許褚出馬。綉令張先接戰。只三合,許褚斬張先於馬下,綉軍大敗。
秒殺的能力。
5. 許褚+徐晃VS關羽(211頁):
關公不得過,勒兵再回,徐晃、許褚接住交戰。關公奮力殺退二人,引軍欲回下邳,夏侯淳又截住廝殺。
無效戰例。
6. 許褚VS趙雲(265頁):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30回合太短。
7. 許褚VS馬超(481頁):
超挺槍縱馬,立於陣前,高叫:「虎痴快出!」曹操在門旗下回顧眾將曰:「馬超不減呂布之勇!」言未絕,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睏乏,各回陣中,換了馬匹,又出陣前。又斗一百餘合,不分勝負。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了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翻身上馬,來與馬超決戰。兩軍大駭。兩個又斗到三十餘合,褚奮威舉刀便砍馬超。超閃過,一槍望褚心窩刺來。褚棄刀將槍挾住。兩個在馬上奪槍。許褚力大,一聲響,拗斷槍桿,各拿半節在馬上亂打。操恐褚有失,遂令夏侯淵、曹洪兩將齊出夾攻。
如馬超部分分析的。
8. 許褚VS楊昂+楊任(554頁—555頁):
許褚大呼曰:「吾當敵賊!徐公明善保主公!」說罷,提刀縱馬向前,力敵二將。楊昂、楊任不能當許褚之勇,回馬退去,其餘不敢向前。
秒殺能力。
9. 許褚VS張飛(597頁):
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羅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醉酒的許褚被張飛擊敗。
後面一個人是顏良。答主最喜歡分析顏良這樣的人,強大,事情又不多。作者寫顏良強大的目的其實跟文丑差不多,當然,武評本來就是娛樂嘛。
1. 顏良VS宋憲(216頁—217頁):
顏良橫刀立馬於門旗下;見宋憲馬至,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
秒殺。
2. 顏良VS魏續(217頁):
續上馬持矛,徑出陣前,大罵顏良。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秒殺。
3. 顏良VS徐晃(217頁):
操曰:「今誰敢當之?」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諸將慄然。
顏良實在太牛,牛到什麼程度?20回合敗徐晃,諸將栗然!真的是不要太強大!30分鐘直接就把徐晃給擊敗了!顏良唯一的有效戰例啊,怎麼辦啊……
趙雲好像有類似戰例。到趙雲那兒再說。
4. 顏良VS關羽(217頁):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無效戰例,哦,不,可以說明一個問題,顏良應變能力有問題……
後面一個人,張翼德。天哪,這人的事比關公還多吧,答主有得可忙了。
1. 張飛VS鄧茂(6頁):
張飛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處,刺中鄧茂心窩,翻身落馬。
《三國演義》第一場單挑,張飛對鄧茂,秒殺弱將!
2. 張飛VS高升(11頁):
飛縱馬挺矛,與升交戰,不數合,刺升落馬。
秒殺!
3. 三英戰呂布(46頁):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
關羽那兒分析了。
4. 張飛+太史慈+關羽VS管亥軍(89頁—90頁):
太史慈、張飛兩騎齊出,雙槍並舉,殺入賊陣。玄德驅兵掩殺。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便驅兵出城。
牛。
5. 張飛VS曹豹(122頁):
飛見豹,大怒,拍馬來迎。戰了三合,曹豹敗走,飛趕到河邊,一槍正刺中曹豹後心,連人帶馬,死於河中。
厲害。
6. 張飛VS呂布(141頁):
兩陣圓處,玄德出馬曰:「兄長何故領兵到此?」布指罵曰:「我轅門射戟,救你大難,你何故奪我馬匹?」玄德曰:「備因缺馬,令人四下收買,安敢奪兄馬匹。」布曰:「你便使張飛奪了我好馬一百五十匹,尚自抵賴!」張飛挺槍出馬曰:「是我奪了你好馬!你今待怎麼?」布罵曰:「環眼賊!你累次渺視我!」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說了!」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
呂布一部分分析過了。
7. 張飛VS紀靈(184頁):
張飛更不打話,直取紀靈。斗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敗軍奔走。
這便是為許多人所津津樂道的「紀靈事件」,即關羽30回合戰不下紀靈,而張飛則不到10回合就殺死了紀靈!答主認為這一事件確實能夠說明關羽弱於張飛,對此答主有三個理由:
首先,紀靈事件。當然,張飛戰紀靈的時候,袁術大軍正全面處於下風,張飛擁有士氣的優勢,而關羽戰紀靈的時候,是戰鬥中的第一場戰鬥,雙方都精神旺盛。此時大致是196年,關羽年齡是35歲——巔峰時期,而紀靈也默認為巔峰時期;張飛戰紀靈的時候是199年,張飛的年齡是33歲——還是巔峰時期,紀靈同樣。儘管考慮到張飛那時處於優勢,但是畢竟只有10回合,張飛在有優勢的情況下,發飆武力可能上漲為原來的150%,此時的張飛實力是紀靈的3倍不到一丁點(推測),因而紀靈的武力大致是張飛的49.5%;而關羽戰張飛的時候,關羽的實力沒有上漲(赤兔馬還沒拿到),紀靈的實力大約是關羽的一半左右,因而此時紀靈的武力大約是關羽的50%;兩相比較,答主便可以得出結論,關羽和張飛這兩個劉備大將的實力比是49.5:50(關:張)。而關羽在評分體制2中的得分為90分,張飛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2.5分,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實力換算:
關羽,字雲長,劉備部將,少數時間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2分。
進而:
黃忠,字漢升,先為韓玄部將,後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68.5分。
龐德,字令明,先為馬超部將,後為曹操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57分。
孫策,字伯符,先為孫堅部將,後自成一方,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48分。
太史慈,字子義,先自成一方,後為孫策、孫權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47.5分。
順便再給兩個張飛&>關羽的佐證。先是關羽在殺顏良後對曹操說的話:「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羽那麼自大,總不見得是在反諷張飛吧?還有就是諸葛亮在馬超襲擊後說的話:「須是張、趙二將,方可與敵。」沒有說到關羽(後來又說的「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是為了激發張飛鬥志),說明關羽確實比張飛、趙雲要差一些,差多少?作者沒有說。同時也提供了一個佐證,張飛和趙雲較為接近。下文再說。
8. 張飛VS劉岱(195頁):
劉岱引一隊殘軍,奪路而走,正撞見張飛,狹路相逢,急難迴避,交馬只一合,早被張飛生擒過去。
秒殺。
9. 張飛VS關羽(238頁):
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便叫:「賢弟何故如此?豈忘了桃園結義耶?」
關羽的躲閃能力,僅此而已。
10. 張飛VS嚴顏(525頁):
嚴顏見了張飛,舉手無措,交馬戰不十合,張飛賣個破綻,嚴顏一刀砍來,張飛閃過,撞將入去,扯住嚴顏勒甲絛,生擒過來,擲於地下;眾軍向前,用索綁縛住了。
秒殺。
11. 張飛VS馬超(537頁—538頁):
次日天明,關下鼓聲大震,馬超兵到。玄德在關上看時,門旗影里,馬超縱騎持槍而出;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來人才出眾。玄德嘆曰:「人言『錦馬超』,名不虛傳!」張飛便要下關。玄德急止之曰:「且休出戰。先當避其銳氣。」關下馬超單搦張飛出馬,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馬超見張飛軍到,把槍望後一招,約退軍有一箭之地。張飛軍馬一齊扎住;關上軍馬,陸續下來。張飛挺槍出馬,大呼:「認得燕人張翼德么!」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張飛大怒。兩馬齊出,二槍並舉。約戰百餘合,不分勝負。玄德觀之,嘆曰:「真虎將也!」恐張飛有失,急鳴金收軍。兩將各回。張飛回到陣中,略歇馬片時,不用頭盔,只裹包巾上馬,又出陣前搦馬超廝殺。超又出。兩個再戰。玄德恐張飛有失,自披掛下關,直至陣前;看張飛與馬超又斗百餘合,兩個精神倍加。玄德教鳴金收軍。二將分開,各回本陣。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謂張飛曰:「馬超英勇,不可輕敵,且退上關。來日再戰。」張飛殺得性氣,那裡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戰矣。」飛曰:「多點火把,安排夜戰!」馬超亦換了馬,再出陣前,大叫曰:「張飛!敢夜戰么?」張飛性起,問玄德換了坐下馬,搶出陣來,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關!」超曰:「我勝你不得,誓不回寨!」兩軍吶喊,點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兩將又向陣前鏖戰。到二十餘合,馬超撥回馬便走。張飛大叫曰:「走那裡去!」原來馬超見贏不得張飛,心生一計:詐敗佯輸,賺張飛趕來,暗掣銅錘在手,扭回身覷著張飛便打將來。張飛見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銅錘打來時,張飛一閃,從耳朵邊過去。張飛便勒回馬走時,馬超卻又趕來。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超卻閃過。二將各自回陣。玄德自於陣上叫曰:「吾以仁義待人,不施譎戰。馬孟起,你收兵歇息,我不乘勢趕你。」馬超聞言,親自斷後,諸軍漸退。玄德亦收軍上關。
如馬超部分所分析的。
12. 張飛VS張郃(579頁):
一將當先,攔住去路,睜圓環眼,聲如巨雷:乃張飛也。——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
此時張飛是以智取勝,恐怕已不滿足於用武力戰勝對方,因此不作為參考。
13. 張飛VS許褚(597頁):
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羅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喝醉了的許褚要是打得過張飛……那張飛還真是見了鬼了。
恭喜答主進入第13位武將,也是眾多三國迷的崇拜者,常山真定趙子龍!話說答主本來覺得湊個5比較好,結果在目前各位所看到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兩個苦不拉幾的張遼和徐晃,這種人又不是很強,分析起來真的是味同嚼蠟!後來答主覺得13在中華文化里也算個蠻好的數字,所以呢就最後用了13個武將,而且為了湊個數字而浪費答主的時間精力實在是不值得啊……話說趙雲很可能是演義里戰績最多的一位武將呢,他居然在最後一個,哎喲喂呀。
1. 趙雲VS文丑(56頁—57頁):
忽見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
前文中已經說過結論,在評分體制5中,趙雲的得分為120分,文丑的得分為84分。順便講一下年齡問題,趙雲此時17歲,這個時候應該是191年,所以趙雲出生於174年。
2. 趙雲VS裴元紹+周倉(241頁):
問其何故受傷,倉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將單騎而來,與裴元紹交鋒,只一合,刺死裴元紹,盡數招降人伴,佔住山寨。倉到彼招誘人伴時,止有這幾個過來,餘者俱害怕,不敢擅離。倉不忿,與那將交戰,被他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因此來報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樣?姓甚名誰?」倉曰:「極其雄壯,不知姓名。」於是關公縱馬當先,玄德在後,徑投卧牛山來。周倉在山下叫罵,只見那講全副披掛,持槍驟馬,引眾下山。玄德早揮鞭出馬大叫曰:「來者莫非子龍否?」那將見了玄德,滾鞍下馬,拜伏道旁。——原來果然是趙子龍。
超強大啊。
3. 趙雲VS許褚(265頁):
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只有30回合,趙雲總不見得那麼點時間就打得過許褚吧……
4. 趙雲VS高覽(266頁):
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沖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
感謝知友提出,此戰為偷襲,趙雲和高覽根本沒有正面交鋒,與真實實力無關。
5. 趙雲VS張郃(266頁):
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這裡我們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即趙雲和顏良的實力問題!眾所周知,馬超對張郃之時,張郃只有20回合便敗走,而趙雲對張郃則用了30回合!先談談年齡問題,馬超對張郃的時候,年已40歲,其實力為巔峰期的92%;趙雲對張郃的時候,年齡為27歲,其實力為巔峰期。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即趙雲在打張郃的時候,已經戰鬥了許久,身心俱疲,而張郃除了在那兒埋伏了一段時間之外,什麼事都沒幹,可以算作是體力充沛(當然張郃打馬超的時候同樣是體力充沛的),而趙雲的實力恐怕已經降低到原來的75%了吧,畢竟戰鬥了不少時間。所以:75%的趙雲面對張郃……張郃大約是趙雲的一半,所以此時的張郃為趙雲巔峰的37.5%;而馬超對張郃的時候是20回合戰勝,此時的張郃大概是馬超的41%(「二十餘合」),所以張郃是馬超巔峰時期實力的37.72%,因而我們可以得出馬超與趙雲的實力比,設馬超為X分,趙云為Y分(都是巔峰時期),則0.3772X=0.375Y,X:Y=37.5:37.72!同時將評分體制轉化:
趙雲,字子龍,先為袁紹部將,後為公孫瓚部將,再為劉備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6分。
文丑,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64分。
再說顏良,他在幾乎沒有任何體力消耗的情況下20回合殺敗了徐晃,徐晃大約是顏良的40%左右!(哎喲喂呀好像和趙雲沒有關係哎,幹嘛放在這裡說……)而我們前面知道,徐晃是關羽的41.8%,卻是顏良的40%,說明顏良是強於關羽的!具體的計算一下就好了,如下:
顏良,字不可考,袁紹部將,在評分體制3中的得分為75分。
6.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1)(344頁—345頁):
說罷,拍馬望長坂坡而去。忽一人大叫:「趙將軍那裡去?」雲勒馬問曰:「你是何人?」答曰:「我乃劉使君帳下護送車仗的軍士,被箭射倒在此。」趙雲便問二夫人消息。軍士曰:「恰纔見甘夫人披頭跣足,相隨一夥百姓婦女,投南而走。」雲見說,也不顧軍士,急縱馬望南趕去。只見一夥百姓,男女數百人,相攜而走。雲大叫曰:「內中有甘夫人否?」夫人在後面望見趙雲,放聲大哭。雲下馬插槍而泣曰:「使主母失散,雲之罪也!糜夫人與小主人安在?」甘夫人曰:「我與糜夫人被逐,棄了車仗,雜於百姓內步行,又撞見一枝軍馬衝散。糜夫人與阿斗不知何往。我獨自逃生至此。」正言間,百姓發喊,又撞出一枝軍來。趙雲拔槍上馬看時,面前馬上綁著一人,乃糜竺也。背後一將,手提大刀,引著千餘軍,乃曹仁部將淳于導,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獻功。趙雲大喝一聲,挺槍縱馬,直取淳于導。導抵敵不住,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向前救了糜竺,奪得馬二匹。雲請甘夫人上嗎,殺開條大路,直送到長坂坡。只見張飛橫矛立馬於橋上,大叫:「子龍!你如何反我哥哥?」雲曰:「我尋不見主母與小主人,因此落後,何言反耶?」飛曰:「若非簡雍先來報信,我今見你,怎肯干休也!」雲曰:「主公在何處?」飛曰:「只在前面不遠。」雲謂糜竺曰:「糜子仲保甘夫人先行,待我仍往尋糜夫人與小主人去。」言罷,引數騎再回舊路。
雖然輝煌,排名中卻並無大用。
7.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2)(345頁—346頁):
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數騎躍馬而來。趙雲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當時夏侯恩自恃勇力,背著曹操,只顧引人搶奪擄掠。不想撞著趙雲,被他一槍刺死,奪了那口劍,看靶上有金嵌「青釭」二字,方知是寶劍也。雲插劍提槍,復殺入重圍;回顧手下從騎,已沒一人,只剩得孤身。雲並無半點退心,只顧往來尋覓;但逢百姓,便問糜夫人消息。忽一人指曰:「夫人抱著孩兒,左腿上著了槍,行走不得,只在前面牆缺內坐地。」
* 原文左邊為「釒」字,但輸入法內無法找到此字,因而如此改動。
雖然輝煌,卻並無大用。
8.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3)(346頁—347頁):
趙雲見夫人已死,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掩訖,解開勒甲絛,放下掩心鏡,將阿斗抱護在懷,綽槍上馬。早有一將,引一隊步軍至,乃曹洪部將晏明也,持三尖兩刃刀來戰趙雲。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倒,,殺散眾軍,沖開一條路。正走間,前面又一枝軍馬攔路。當先一員大將,旗號分明,大書「河間張郃」。雲更不答話,挺槍便戰。約十餘合,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背後張郃趕來,雲加鞭而行,不想趷躂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張郃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後人有詩曰: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得顯神威。張郃見了,大驚而退。趙雲縱馬正走,背後忽有二將大叫:「趙雲休走!」前面又有二將,使兩般軍器,截住去路:後面趕的是馬延、張*,前面阻的是焦觸、張南,都是袁紹手下降將。趙雲力戰四將,曹軍一齊擁至。雲乃撥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 無法打出此字。
只能說明趙雲牛。
9.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4)(347頁):
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急問左右是誰。曹洪飛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可留姓名!」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洪回報曹操。操曰:「真虎將也!吾當生致之。」遂令飛馬傳報各處:「如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趙雲得脫此難;此亦阿斗之福所致也。這一場殺: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當下殺透重圍,已離大陣,血滿征袍。正行間,山坡下又撞出兩枝軍,乃夏侯淳部將鍾縉、鍾紳兄弟二人,一個使大斧,一個使畫戟,大喝:「趙雲快下馬受縛!」正是:才離虎窟逃生去,又遇龍潭鼓浪來。畢竟子龍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牛啊。
10. 趙雲長坂橋單騎救主(5)(348頁):
卻說鍾縉、鍾紳二人攔住趙雲廝殺。趙雲挺槍便刺,鍾縉當先揮大斧來迎。兩馬相交,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奪路便走。背後鍾紳持戟趕來,馬尾相銜,那枝戟只在趙雲後心內弄影。雲急撥轉馬頭,恰好兩胸相拍。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趙雲得脫,望長坂橋而走。只聞後面喊聲大震,原來文聘引軍趕來。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雲大呼曰:「翼德援我!」飛曰:「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
趙雲的實力體現。
11. 趙雲VS陳應(428頁):
趙雲大怒,挺槍驟馬,直取陳應。應捻叉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陳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趙雲追趕。陳應回顧趙雲馬來相近,用飛叉擲去,被趙雲接住,回擲陳應。應急躲過,雲馬早到,將陳應活捉過馬,擲於地下,喝軍士綁縛回寨。
秒殺。
12. 趙雲VS周善軍隊(503頁):
周善教軍士放箭。趙雲以槍撥之,箭皆紛紛落水。
秒殺。
13. 趙雲VS曹軍(592頁):
雲挺槍驟馬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死。曹兵敗走。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軍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雲喝問曰:「蜀兵何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餘兵,直至北山之下,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作者寫:「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這樣子描寫戰爭,看來對趙雲是真愛啊……
14. 趙雲VS朱然(691頁):
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秒殺。
15. 趙雲力斬四將(759頁):
趙雲大怒,挺槍縱馬,單搦韓德交戰。長子韓瑛,躍馬來迎;戰不三合,被趙雲一槍刺死於馬下。次子韓瑤見之,縱馬揮刀來戰。趙雲施逞舊日虎威,抖擻精神迎戰。瑤抵敵不住。三子韓瓊,急挺方天戟驟馬前來夾攻。雲全然不懼,槍法不亂。四子韓琪,見二兄戰雲不下,也縱馬掄兩口日月刀而來,圍住趙雲。雲在中央獨佔三將。少時,韓琪中槍落馬,韓陣中偏將急出救去。雲拖槍便走。韓瓊按戟,急取弓箭射之,連放三箭,皆被雲用槍撥落。瓊大怒,仍綽方天戟縱馬趕來;卻被雲一箭射中面門,落馬而死。韓瑤縱馬舉寶刀便砍趙雲。雲棄槍於地,閃過寶刀,生擒韓瑤歸陣,復縱馬取槍殺過陣來。韓德見四子皆喪於趙雲之手,肝膽皆裂,先走入陣去。西涼兵素知趙雲之名,今見其英勇如昔,誰敢交鋒?趙雲馬到處,陣陣倒退。趙雲匹馬單槍,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
如入無人之境。
16. 趙雲VS韓德(760頁):
韓德曰:「殺吾四子之仇,如何不報!」縱馬輪開山大斧,直取趙雲。雲奮怒挺槍來迎;戰不三合,槍起處,刺死韓德於馬下,急撥馬直取夏侯楙。楙慌忙閃入本陣。
秒殺。
17. 趙雲VS姜維(766頁):
雲恰待攻城,忽然喊聲大震,四面火光衝天。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而言曰:「汝見天水姜伯約乎!」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
老年趙雲對壯年姜維(大概吧),平手。當然,姜維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總歸要渲染得比較強大咯。
18. 趙雲VS朱贊(778頁):
副先鋒朱贊引兵追趕,忽然一彪軍閃出,為首大將乃趙雲也。朱贊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
秒殺。
19. 趙雲VS蘇顒(791頁—792頁):
蘇顒大驚曰:「如何這裡又有趙雲?」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於馬下。
秒殺。
就此,我們對演義中13位武將的分析全部完畢!就評分體制3,我們也可以得出:
呂布得分——100分
張飛得分——72.5分
馬超得分——75.5分
典韋得分——73.5分
許褚得分——67.5分
關羽得分——72分
黃忠得分——68.5分
龐德得分——57分
孫策得分——48分
太史慈得分——47.5分
趙雲得分——76分
文丑得分——64分
顏良得分——75分
之前的得分,即上面所展示出的,是以0.5分為單位的。但是,以0.5分為單位,終究讓人看了覺得不舒服,所以答主將所有的得分乘以2,這樣單位就會變成1分,終極的分數如下:
呂布得分——200分
張飛得分——145分
馬超得分——151分
典韋得分——147分
許褚得分——135分
關羽得分——144分
黃忠得分——137分
龐德得分——114分
孫策得分——96分
太史慈得分——95分
趙雲得分——152分
文丑得分——128分
顏良得分——150分
下面,答主就最終得出《三國演義》武將的終極排名(估計以後也不會寫類似的排名了,這次寫得累死也挺滿意的,所以就斗膽打了個「終極」):
1. 呂 布(200分)
呂布的一生,是背叛者的一生;呂布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呂布的一生,全都為自己服務。他只顧自己的利益,他兩次殺死自己所認的義父,甚至於即使他誅滅的是人們認為天下最大邪惡勢力的董卓,也沒有得到讚賞。相反,他在殺死董卓後,自成一方;誰叫他幾乎只是一個人在戰鬥?誰叫他智商低?最後還是敵不過天下人的聯盟,死於白門樓下。
讓我們再回想一遍呂布的人生。他第一次出場,便是丁原義子,卻受到金銀財寶和赤兔馬的誘惑,殺死丁原,投靠董卓,以丁原的人頭為見面禮,成為了董卓的義子。其實,就算說董卓有種種暴行,他對待呂布怎麼不好?就連自己後院的赤兔馬都給呂布了,有多少領袖會這樣對待下屬呢(除了曹操愛才之心而將赤兔馬交付關羽)?(當然這是就呂布而言)然而,董卓和呂布,竟然被連環計所離間了。為了一個貂蟬,此二人反目成仇。呂布終是貪戀女色之人,第二次殺死了自己所認的義父,這一次是董卓。他本想贏得天下的聲譽,結果卻被天下所恥笑,最典型的便是張飛給他起的綽號,三姓家奴。推薦一篇覺得比較有道理的文章,三國歷史上的驚人發現:簡論呂布為什麼怕張飛 - 鐵血網,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
如果讓呂布再選擇一遍,他會怎麼做?答主相信,他仍然會重複原來的老路。他知道,這樣會被世人恥笑(畢竟他是第二次經歷人生了),但是,他仍然擋不住赤兔馬的誘惑,仍然擋不住貂蟬的誘惑。歸根結底,呂布只是一個武功絕倫的凡人而已。如果讓我們去選擇的話,又有幾個人能夠所謂大義凜然地不顧那些利益,而保全丁原和董卓的性命呢?
(先說一個,後面的人之後再更)
2. 趙 雲(152分)
3. 馬 超(151分)
4. 顏 良(150分)
5. 典 韋(147分)
6. 張 飛(145分)
7. 關 羽(144分)
8. 黃 忠(137分)
9. 許 褚(135分)
10. 文 丑(128分)
11. 龐 德(114分)
12. 孫 策(96分)
13. 太史慈(95分)
全文完。
無雙上將 潘鳳
名將殺手 馬忠
銀河射手 曹性
青釭劍神 夏侯恩
虎膽龍威 夏侯傑
實名反對樓上所有答案。
全三國演義武力值第一,必須是曲阿小將。
以下全文搬運自度娘百科。
原文出處
出自:《三國演義》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太史慈踴躍曰:「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曰:「有膽氣者,都跟我來!」諸將不動。『惟有一小將曰:「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拍馬同行。』眾將皆笑。】
事迹:助太史慈抵擋程普等十二騎。
劉繇與孫策在神亭嶺對陣。孫策等十三騎探看劉繇營寨柵。太史慈欲擒孫策,不候劉繇將令,披掛出營。惟有一「小將」同行。太史慈與戰五十合,不分勝負。怕眾將群毆,遂誘孫策至無人處,又到五十合。不慎都滾下馬來。後劉繇千餘接應軍到,程普等十二騎亦到。一場混戰。(原文請參見《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這段文字與《三國志》相符:(慈)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斗,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網民推測編輯
被埋沒的猛將--曲阿小將
曲阿小將,無名無姓,生卒年份不詳。
事迹:助太史慈抵擋程普等十二騎。
時間:不詳。
地點:第一戰場,神亭嶺下;第二戰場,神亭嶺下另一平川地。注意:其中行軍路線未確定。
參加人員:太史慈、曲阿小將(即三國志中的一騎卒)、孫策、程普、黃蓋、韓當、周泰、蔣欽、宋謙、姓名不詳的另外六騎。
從孫策追太史慈開始到程普等十二騎趕到,一共是多長時間呢?參考《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馬超張飛午後開戰,百餘合後休息片刻,再戰百餘合天色己晚。二將從午後打到天黑,估計有四到五小時,共戰兩百餘回合,中間休息片刻。以此類推,從孫策追太史慈開始到程普等十二騎趕到,中間包括追擊的時間大戰五十餘合,滾到地上撕打,劉繇接應軍趕到,中間至少有一小時。問題出現了,這一個多小時程普等十二騎幹嘛去了?筆者認為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一、程普等十二騎在第一次大戰的地方,即神亭嶺下,等候孫策回來,傻等了一個多小時。
二、程普等十二騎見死不救,袖手旁觀地在神亭嶺下,傻等了一個多小時。
三、有人畜意謀反,要致孫策於死地,十二個人起內訌,影響了追擊的速度。
四、太史慈、孫策馬快,程普等十二騎追之不及,一個多小時才趕到。
五、追趕過程中迷路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對路。
六、隨太史慈同來的曲阿無名小將是個說書的好手,擺事實講道理,和江東眾將神侃了一個多小時。
七、被隨太史慈同來的曲阿無名小將阻擊一個多小時!
第一種情況不可能,程普、黃蓋、韓當三人追隨孫策之父----江東猛虎孫堅多年,經驗何等豐富,程普後為江東水軍副督都,黃蓋曾向周瑜獻火攻計,後與周瑜施苦肉計,成為赤壁之戰的重要一環。均表現出智勇雙全,不可能判斷不出太史慈的誘敵之計。太史慈雖是臨時想出的計策,但程普等人一定會提防太史慈抓住孫策年輕氣盛的弱點,預先設伏,將之誘入包圍圈,一舉擒之。因此程普等人一定會緊緊跟隨孫策,不可能在原地傻等。
第二種情況不可能,縱觀三國,魏蜀吳三家忠誠度最高的首推東吳眾將,不但一個個忠心耿耿,而且很能識大體顧大局,不會因一己之私而壞大事。雖孫堅戰死未留下任何遺言,但程普、黃蓋、韓當等宿將依然主動承擔起託孤重任,盡心竭力輔佐孫策;周泰、蔣欽二將新近加入,觀其後期表現,忠勇亦不遜於江東老將;宋謙後來是孫權的侍衛,為救孫權奮不顧身,不幸遇難,也是忠勇可嘉。因此,讓主公去浴血奮戰,眾人袖手旁觀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第三種情況不可能,前面己經提到東吳眾將忠心耿耿,識大體顧大局。孫策要去參拜漢光武廟,張昭曾出言阻止,孫策雖年輕氣盛,但並非有勇無謀,不可能不知此行的危險程度,僅帶十二騎必為忠臣悍將,觀其後收服太史慈的表現足以證明孫策有知人之明,不大可能帶一個間諜去執行如此危險的任務。十二騎最後全部趕到也可以排除有人叛變的可能。
第四種情況不可能,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都未提及太史慈、孫策騎的是寶馬(如的盧、赤兔);二將從馬上打到地上時,太史慈的馬跑的不知去向,憑這一點就可以認定太史慈的坐騎只是一般的戰馬,決非寶馬良駒,而太史慈既非寶馬,孫策一定也不是寶馬,不然就會提前上演關羽誅文丑的一幕;二將且戰且走,速度一定不如程普等人全力追趕。因此決不可能追不上。
第五種情況不可能,太史慈並非事先設伏,只是臨時拍腦袋想出的計策,騎的又不是寶馬,既需防備馬失前蹄,又需孫策從背後暗算,只能選擇較寬闊、適合戰馬奔跑的路走,不大可能選擇崎嶇山路。有了這些依據,雖然太史慈對地理比江東眾將要熟,但是要想甩掉程普、黃蓋等老江湖決非易事。
第六種情況不可能,看看後來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江東眾將的表現就知道這些名將多數既拙於言辭,又沒有善聽的耳朵,且個個忠心耿耿,護主心切,恐怕沒有這麼好的耐性聽一個無名小卒說教。
排除了前面六點,第七種可能性就自然浮出了水面,從而得出題目中的那個驚人的發現,曲阿小將是一位被埋沒的蓋世猛將。
論據:
一、太史慈要將孫策誘至無人處生擒,決瞞不過江東諸將的眼睛,待要追趕,曲阿小將挺身而出,為成就太史慈的威名,主動出手阻擊江東諸將。當時程普等人的首要任務是緊緊跟隨孫策,保護主公的安全,見有人阻攔,一場廝殺再所難免。
二、假如曲阿小將真的只是一員傻大膽的白痴末將,那麼他在江東一班虎將面前將是不堪一擊的,根本用不著十二個人一起出手耗費一個多鐘頭;
三、假如曲阿小將的武力達到中等水平,二流左右,江東諸將可以一擁齊上,一頓亂刀,不用一分鐘就可以把他剁成肉醬,或者留下一將與之纏鬥,剩下十一騎去追趕孫策;
四、即使曲阿小將達到超一流上將的標準,如呂布和五虎將的實力水平,那麼也只要留下數人絆住他,剩下眾人也可追趕孫策去也(就象赤壁大戰時曹操兵敗,一笑笑出趙子龍,二笑笑出張益德時曹操派許褚、張遼、徐晃纏住趙雲、張飛,自己好逃跑。
五、那麼,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曲阿小將是一位武功蓋世的超超流猛將,一出手就震住了程普、黃蓋等名臣宿將,知道此人武藝遠勝己方眾將,舉手投足間就可將己方十二人殺得七零八落,惟今之計,只能十二人一起出手,合力料理對手,就象《笑傲江湖》中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上官雲四人聯手對付東方不敗一樣;如果不是對手,己方全軍覆沒,自不必說,如僥倖殺死或擊退對方,才能保住己方眾人性命,另外騰出手來援助孫策。
既然己經認定曲阿小將是位超級猛將,那麼其武藝如何呢?下面作一詳細討論。
一、對手的水平。
陪同孫策的十二人中有六人的姓名己知,參照三國論壇的多數武評,將其武力分述如下:程普(強二流)、黃蓋(中二流)、韓當(弱一流)、周泰(強一流)、蔣欽(弱二流)、宋謙(未知)。
宋謙的武力不太好評價,此人曾與賈華共同擔當孫權的侍衛,地位相當於北魏的曹洪、典韋、許褚、龐德(曹操的保鏢),或者西蜀的趙雲(劉備的保鏢)。《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孫仲謀大戰東吳兵中提到樂進一刀劈斷宋謙、賈華的兩桿畫戟便回,宋謙取過士兵手中槍追趕,被李典一箭射死,似乎演義中宋謙就露過這一回臉。中箭只能說明他避箭水平不高,另外宋謙護主心切難免方寸大亂,李典又是在亂軍中施放冷箭,不能說明宋謙無能。既然能當君主的保鏢,當然絕非等閑之輩,雖未必及得上前述曹典許龐趙五將,相差也不會太遠。宋謙死後孫權放聲大哭,足見宋謙在孫權心中的地位。同級別的賈華後來負責在甘露寺謀殺劉備,而當時孫權己知劉備有趙雲當侍衛,派遣賈華執行這一危險任務,也證明了賈華武藝非凡,排名在賈華之前的宋謙應該更厲害,估且暫定為中二流水平,80分上下,估計大家不會有太大意見吧。
另六人是何許人也,《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均未提及,陪同孫策出行的人選,不排除心腹謀士、親兵、馬僮的可能,但是後來劉繇接應軍趕到時,孫策的十二騎也趕到,在神亭嶺下與以太史慈為首的一千餘人一場大戰,人人以一當百,個個全身而退保住了性命,三流武將似乎也沒這個本事,因此後六人應該也是武將,武力至少弱二流。
這十二人聯手的威力倒底有多大,恐怕很難精確計算,只能進行粗略的類比。三英戰呂布時,呂布對付關羽張飛(均為超一流)聯手,己處下風,加上劉備(二流水平)就萬萬不是對手;呂布對付曹家六將時,對手包括許褚、典韋、夏侯惇(一流)、夏侯淵(一流)、李典(強二流)、樂進(弱一流),前三將的組合實力己超過劉關張,呂布趁六將尚未合圍之前即借赤兔之力逃之夭夭,應該說是相當明智的。孫策十二騎威力應該不比曹家六將差,所以小將實力可見一斑!
二、戰況如何?有以下幾種可能:
1、曲阿小將奮力死戰,但寡不敵眾,或遭人暗算,被江東眾將所殺。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己知曲阿小將是位蓋世神將,身逢絕地必然奮力反撲,相信江東眾將無人能接住這雷霆萬鈞的最後一擊,而事實上十二騎全須全尾兒地追上了孫策,不但沒人陣亡,而且還保護孫策與千餘敵兵大戰,直到周瑜引兵來接應。所以曲阿小將被殺的可能性不大。
2、曲阿小將武力稍遜於東吳十二騎聯手,勉強支持一小時後殺開一條血路,落荒而逃。這種可能性也不大。因為東吳眾將救主心切,個個奮勇爭先,死戰不退,曲阿小將不下殺手恐怕想逃命也難。於是又回到前述第一種情況。所以曲阿小將落敗的可能性也不大。
3、曲阿小將纏住東吳眾將,如老叟戲頑童,纏鬥一小時,為東吳眾將救主的一片忠心所感化,高抬貴手,放眾將追趕孫策。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即曲阿小將的武力大於等於東吳十二將聯手武力,竊以為應該不低於200。
三、網民的疑慮:
1、曲阿小將武藝蓋世無雙,為什麼沒有展露頭腳?
有可能是劉繇不識貨,看太史慈在劉繇帳下的待遇就可見一斑。最大的可能性還是曲阿小將看破紅塵,淡薄名利,深藏不露,正所謂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2、曲阿小將是個什麼樣的人?
曲阿小將有勇有謀,有膽有識。武藝高強自不必說,智謀亦不遜色。當孫太二人離去時,程普等十二將必要跟隨,在不知曲阿小將武藝之前,必然不會把他放在眼裡,追趕主公要緊。曲阿小將的坐騎未必是寶馬良駒,就算是,在一片開闊地上也很難將十二騎盡數攔住 ,顧此失彼,壞了太史慈的好事,只能是搶先據險,並且亮出一手絕技,鎮住東吳十二將,使得十二將只能圍住自己大戰而不敢離去,不然個個有性命之憂。
太史慈聽說孫策探看營寨,便披甲上馬,招呼眾將同往卻無人應聲,只有曲阿小將挺身而出。要知道孫策雖是初出茅廬,但手下的程普、黃蓋、韓當等將可是成名己久,這份膽氣更勝文鴛單騎退魏兵(文鴛當時面臨絕境,必然激發更大鬥志,超水平發揮;而曲阿小將則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份敢於隻身涉險的勇氣,實在可貴)。 曲阿小將不但膽氣豪壯,而且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曲阿小將的地位僅是 一員末將,恐怕沒有機會跟高手過招,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但經過分析,發現曲阿小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論據如下:
(1)隻身陪同太史慈勇斗東吳眾將,如無自信肯定會再招乎幾個同伴前來助拳。
(2)太史慈、孫策二人離去時,曲阿小將面臨獨當大敵的危險境地,卻沒有嚇得兩股戰戰,落荒而逃,而是穩住陣腳,巋然不動。
(3)如果曲阿小將對自己的實力沒有自信,那麼面對江東十二上將,最佳的選擇是出其不意痛下殺手,揀弱的先幹掉幾個再說,以其武力的絕對優勢,做到這一點易如反掌,而事實上東吳眾將個個全身而退毫髮無損。
3、曲阿小將去向如何?
筆者認為神亭嶺一戰後曲阿小將應該是退隱江湖或另投它處繼續做小將了,而不大可能回到劉繇賬下。原因是,一方面經過神亭嶺一戰劉繇己知賬下眾將僅 太史慈是孫策的對手,大敵當前無暇顧及太史慈的違抗軍令私自出戰之罪,而曲阿小將則不然,實力深藏不露,為整肅軍紀,劉繇極可能要重罰曲阿小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逃掉的好;另一方面孫策評價太史慈是「真丈夫也」,最重信義,得曲阿小將相助,必然感激不盡,就算劉繇不識貨,也應 該向後來的孫策推薦曲阿小將,違背了曲阿小將置身世外的處事原則。
4、曲阿小將與太史慈交情如何?
應該不差,而且很可能太史慈知道曲阿小將的本領。如若不然,雖然曲阿小將有可能是受太史慈敢於孤身涉險的勇氣感動而出手,但太史慈可不知道身邊還 有這樣一位萬萬人敵,儘管孫策有可能逞血氣之勇緊追不捨而中誘敵之計,而太 史慈卻不敢肯定曲阿小將有本事阻擊江東眾將,倘被程普等人很快追上,則誘敵之計成為泡影。最大的可能性是,太史慈與曲阿小將交情莫逆,對他的武藝和處 事原則十分敬仰,自覺為其保守秘密;而曲阿小將也欽佩太史慈是個英雄,有心相助。
太史慈不得劉繇重用,得知孫策前來,早生去意,但又不願主動屈就,當這個好機會從天而降時,太史慈與曲阿小將一路商定,分工明確,太史慈用盡渾身解數,搏得孫策的欽敬,而曲阿小將則擋住江東眾將,為了使太史慈順利投靠孫策,曲阿小將手下留情未傷一人,估計時間差不多了,孫策己經有了英雄惜英雄中有意留下的一個伏筆。因為該章節著力描寫太史慈的膽勇,為何不寫太史慈孤身獨戰孫策十三騎?又或數十將校隨太史慈前來,一見孫策勇武眾將威風,嚇得四散奔逃,只留太史慈獨當大敵(如文鴦單騎退魏兵)?《三國志》中僅用廖廖 數十字描寫這一情節,基本不存在這個疑問。本人文學功底甚淺,參不透羅老先生的本意,愚以為最大的可能是他老人家既尊重了史實又有意留給後人無限暇想 的空間。還請高手賜教。
謝邀。
想讓我說呂布,不可能。我認為羅本《三國演義》第一的是張飛。
虎牢關之戰時,呂布是天下聞名的猛將,而張飛和關羽只是無名小卒,偏生這員天下聞名的猛將五十回合拿不下張飛,再三十回合拿不下張飛、關羽,只能說丟人至極。
」張飛挺槍出馬言曰:「是吾奪了好馬一百五十匹,不知是你的。」呂布罵曰:「環眼賊漢!累次渺視吾!」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你便就不說!」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玄德見呂布軍四圍漸漸裹將來,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內,呂布分軍四面圍定。「
其中呂布軍圍上來這一段被毛氏刪除,顯然有意黑張飛。羅貫中很明顯想表達今時今日的張飛已經是身經百戰的戰將,小沛之戰中張飛跟呂布單挑一百回合,呂布的部將顯然是認為呂布逐漸落於下風,因此圍了上來。
很多人拿嘉本寫張飛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矛法散亂說事,可張飛還打得性起呢。後來呂布偷襲徐州,張飛已經喝得爛醉,呂布居然還害怕張飛,不敢圍堵幹掉張飛。要是換上張飛遇到呂布這種情況,早不管三七二十衝上去刺呂布了。
很多人說自呂布死後,天下第一就是關羽。關羽戰績甚多,對顏良、文丑這種名將還是秒殺,實在很厲害。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龐德,因為龐德只是馬超部將,所以很多人覺得龐德充其量不會強於馬超。可事實是龐德詐時拖刀計,實則射關羽一箭,穩勝於關羽。想當初關羽也憑馬快刺顏良,單挑這種戰鬥本就不是只斗刀槍,戰鬥計略也很重要。要不是龐德武藝好,怕也射不中關羽。李廣憑箭法聞名於世,沒人否認李廣是一員勇將,呂布還盜用李廣名號。
」曹操在渭橋時,深知龐德之能,囑付諸將曰:「龐德乃西涼勇將,原屬馬超;今雖依張魯,未稱其心。吾欲得之。汝等皆與緩斗,使其力乏擒之。」諸將得令,張郃先出,戰了數合便退。夏侯淵也戰數合退了。徐晃又戰三五合也退了。臨後許褚出,戰五十餘合方退。龐德力戰四將,並無懼怯。各將皆於操前誇龐德好武藝。「
看到沒有,曹操麾下大將車輪戰龐德均不能取勝,打得曹軍將領無不服氣,皆誇讚龐德武藝。
很多人又說關羽、張飛死後,趙雲肯定是天下無敵了,但明明被姜維打得大敗而歸。----------------------------------------------------------------------------
很多人提到年齡,書中只寫關平等人擔心關羽年齡大了,但均無提及關羽因年齡大了出現氣力不支的情況,故而不能斷定關羽年齡影響戰鬥力。況且關羽與龐德交鋒一百回合不分勝負,足見氣力毫無問題,以往的戰鬥少有打上一百回合的。
單手降服關羽、張飛的劉備。
肯定是呂布。雖然我的答案很沒新意。虎牢戰三英,徐州抵六將,換成別的武將早被草翻了。
提名:諸葛尚。
對,就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
諸葛尚在演義中出場很晚,是綿竹之戰的先鋒官。
後主即撥成都兵將七萬與瞻。瞻辭了後主,整頓軍馬,聚集諸將問曰:「誰敢為先鋒?」言未訖,一少年將出曰:「父親既掌大權,兒願為先鋒。」眾視之,乃瞻長子諸葛尚也。尚時年一十九歲。博覽兵書。多習武藝。瞻大喜,遂命尚為先鋒。——117回
諸葛尚在演義中單挑戰例只有一次,vs師纂+鄧忠聯手
艾聞之,謂師纂、鄧忠曰:「成敗之機,在此一舉。汝二人再不取勝,必當斬首!」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117回
在有鄧艾軍令的大前提下,師鄧二人只能拚命,仍然被諸葛尚1v2完勝,足見差距不小。
師纂的武力缺乏有力證據不能確定,但既然能跟鄧忠聯手,總不會差太多,而鄧忠一出場就能單挑三四十合平壯年姜維,直到姜維用計才惜敗。
只見魏陣中一小將,全裝慣帶,挺槍縱馬而出,約年二十餘歲,面如傅粉,唇似抹朱,厲聲大叫曰:「認得鄧將軍否!」維自思曰:「此必是鄧艾矣。」挺槍縱馬來迎。二人抖擻精神,戰到三四十合,不分勝負。那小將軍槍法無半點放閑。維心中自思:「不用此計,安得勝乎?」便撥馬望左邊山路中而走。那小將驟馬追來,維掛住了鋼槍,暗取雕弓羽箭射之。那小將眼乖,早已見了,弓弦響處,把身望前一倒,放過羽箭。維回頭看時,小將已到,挺槍來刺;維一閃,那槍從肋傍邊過,被維挾住。那小將棄槍,望本陣而走。維嗟嘆曰:「可惜!可惜!」再撥馬趕來。追至陣門前,一將提刀而出曰:「姜維匹夫,勿趕吾兒!鄧艾在此!」維大驚。原來小將乃艾之子鄧忠也。——112回
由此可以推出,諸葛尚至少具備完勝壯年姜維的實力。而姜維剛出場時,vs老趙雲隱然還略佔上風。
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而言曰:「汝見天水姜伯約乎!」雲挺槍直取姜維。戰不數合,維精神倍長,雲大驚,暗忖曰:「誰想此處有這般人物!」……趙雲又誇獎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同。——93回
在默認老趙雲武功沒有明顯退化、壯年姜維至少不低於少年姜維、鄧忠+師纂聯手至少不低於少年鄧忠的前提下,以:老趙雲、少年姜維、壯年姜維、少年鄧忠、鄧忠(考不考慮鄧忠的成長都不影響結論了)+師纂聯手為參照物,少年諸葛尚即便放到小說前期,也有足夠資本競爭天下第一了。
何況諸葛尚到死還只是個少年,如果假以時日,真不知道他能成長到什麼程度。
《三國演義》武力第一,得看羅貫中的意思,由人設決定。
關羽的人設,是義薄雲天,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凜凜處不愧青天;
張飛的人設,是快人快語,嫉惡如仇,誅盡天下負心人。
黃忠的人設,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寫的是其老當益壯。
西涼馬超的人設,是為父報仇的衝冠之怒
典韋、許褚云云,不過大力士,貼身護衛之流
至於呂布的人設,乃是其亂世之中,逐利而為的反覆無常
羅貫中筆下,是有專門為「勇武」而創造的人設,
初露鋒芒,戰退河北名將文丑
磐河之戰,以一人之力扭轉敗局
汝南潰軍之中,高覽這樣的老江湖在他手上走不了十個回個
長坂坡劍聖夏侯恩在他手上呵呵
八十三萬軍中,懷抱少主,七進七出
捻弓長江之上,吳將趔趄不敢逼
舞槍孤舟之前,萬羽千矢盡落水
定軍山救完黃忠救張著,曹孟德為之嗟訝
「當陽長坂英雄尚在」
羅貫中為之心折,
「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夷陵救主,他令東吳兵士「紛紛落澗,滾滾投岩」
鳳鳴山上,他年過七旬,淡定滅燈「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韓氏家族
三國武力第一人,無他,常山趙子龍也…
他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歲月…最後一次出征,雖已經年過七旬,還是斬了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韓氏父子,但隨後卻被夏侯楙用計包圍,從早到晚,衝殺十多個小時,直到滿天星光,硬是沒能突圍,解甲而坐,可能會想起長坂坡吧…後來與姜維交鋒,打了個平手。姜維很厲害嗎?他是那麼年青,年青得那麼陌生,他害怕的不是姜維的槍法,而是姜維臉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稚氣…秋月春風,英雄遲暮,古今同此襟懷!
在下在網上看到一則分析,說的有理有據,但總覺缺少什麼,各位可有何看法?
三國諸將勇,首推趙子龍根據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能爭當時天下第一武藝的,只有數人也,即:呂布、關羽、趙雲、馬超、張飛等人;其餘的如許褚、顏良、黃忠、張遼、張郃、孫策、太史慈、王雙、典韋、龐德等都只能是第一流的武藝高手,均卻無資格爭「天下第一」的武藝最高榮譽。
評選當時的天下第一武藝,只能以《三國演義》書中描寫的事件比對,武藝排名,在彼此沒有交手或決出勝負的前提下,用被以斬殺大將的武藝級別和擊退對手的回合來評判高下,是最客觀的。 如:誰與戰勝過同級高手、誰戰勝誰用了多少時間回合、誰在重要時刻能夠成功等等。
呂布是當時「天下第一」武藝人的當然競爭者,此人在書中歷述的證戰中,確是威武高強,所向無敵。
但是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呂布並非如此,呂布所殺的對手中無一人是一等高手,如:在虎牢關會戰十八路諸侯時,呂布殺得眾諸侯的軍隊將領們談虎變色、但文人諸侯孔融的部將武安國卻敢與交戰,打了十餘合,呂一戟殺斷了武安國的手、並未將武殺死;
武安國受傷殘……等,被呂布所殺的將領里,卻沒有一人是三國里的頂尖一流高手,僅是書中述說是名將而已,但未在書中見此這些人有英雄的壯舉;
十八路諸侯之一的公孫瓚與之呂布交戰,也戰有十餘回合,才抵不住退走,張飛才迎上去了的。
呂布與張飛在小沛城下交戰,一對一、大戰一百餘回合也未能取勝;
呂布在被曹操圍城時帶小女兒突圍去袁術處,其事非常重要,若能成功,就可能與袁術連姻,聯合抗曹,也就可能改寫歷史,但呂布未能突圍成功、是被殺退回城的。
有很多人對此有不少的挽惜,說什麼不是呂布的殺不出去、不是武藝不行,是被包圍後心情不好,身體被酒色所傷等等,然而,失敗就是失敗、不行就是不行的。講任何理由都是無用的。
以《三國演義》書中的情節比對、分析,呂布的武功算是第一流的,曾經威不可擋,也有極重要的表現;
但,張飛卻能與之一對一大戰到一百餘回合,呂布也不能力勝,夏侯敦也與呂單獨大戰過(只不過未戰到張飛的程度)、呂布所殺對手中,沒有一人是書中的頂級高手,而且,呂布還在極重要的拚戰中多次不能成功,所以,不能算不是當時的武藝絕頂的「天下第一」。
問三國武藝誰第一人?有「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之說,小兒皆言呂布,成人皆言關羽。果真如此嗎!--------為何小兒和成人看問題有如此出入?原因是兒童單純,看問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而成人功利,看問題也帶有功利的色彩。
那麼,關羽是不是武藝的天下第一人呢?多看《三國演義》就知道了!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確實很搶眼,武功超群、戰跡卓越,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身在曹營心在漢,忠於劉備漢室,很是了不得。
但是,關將軍卻有太多次的打不過、走不脫的事。
關羽率軍在土山被曹軍包圍,無法回城,使劉備家小被俘,為保劉大哥的家小,關被迫投降曹操;
關羽在與袁術的第一戰將紀靈交手,力戰三十餘回合、卻不能取勝;
後來,紀靈與張飛交戰,僅戰十餘回合,就被張飛殺死,從此點看,關羽的武藝低於張飛。
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黃忠,大戰一百餘回合,關羽不能取勝;黃忠此時50多歲(在三國時期已進入老年),關羽約40餘歲,相差近10多歲。力量上對比上黃忠已處於下風,但關羽不能取勝、側面說明黃忠的武藝約高於關將軍。
後來,關羽不能勝龐德,是因龐德比關年青得多,力遠大於關,所以,關將軍不能取勝;
而關羽與徐晃大戰不能取勝,更是因關將軍的手臂被龐德射傷後,恢復不到以前的狀態、力量不夠,在冷兵器時代要靠力量的條件下,力量少了自然無法取勝。
如此 說來,關羽憑什麼橫跨天下的,殺死兩個一等高手(顏良、文丑)和眾多勇將又是如何成功的呢!
------仔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知道,關將軍有很好的運氣:
如:殺顏良時,顏良見關羽一人飛奔而來,這般模樣,正欲發問,被關一刀宰了;
殺文丑時,關將軍與文大戰,僅戰幾合,因曹軍其它將領夾擊文丑的軍隊,文丑見軍隊已亂,心怯後退,為關羽馬快追上殺死。
此兩大高手被關羽所殺,都不是關與他們的一對一拚戰、關的武藝強於對方而取勝;而是勝於出其不意(殺顏良)、而文丑則是與關交戰時,其部隊它被曹軍攻打產生混亂,文見勢妙而不心怯後退。被追上殺了。
若關將軍真的與顏良、文丑單獨一對一交戰,以書中對關將軍武藝的描述,極有可能是打平。
而關羽在過五關殺六將時,其六將中除了蔡陽武藝高一點外。其餘五將皆是無名小輩、武藝平平。
「三國演義」書中寫清楚:關羽的武藝為曹軍眾多將領折服,唯為蔡陽不服,可見蔡也看清了關的「殺顏良誅文丑」有運氣好的成份,所以不服關羽,才敢與關叫板,要來追殺關羽。
在關羽的江東的單刀赴會中,關羽在危險關頭拉住了魯肅,強拉著魯陪他到江邊,江東諸將是怕傷了魯肅,才不敢動手,並不是江東諸將懼怕關羽的武功。
總覺得應該有個人物是bug,叫做文鴦,被刪除了。
左慈于吉並列吧~
從天罡36神將裡面找,刕神與潘神大概不相上下。
附36將詳表如下:
1 神亭鬼見愁 劉三刀
2 青州無雙將 潘鳳
3 麥城擒王手 馬忠
4 北海天雷錘 武安國
5 河內萬人敵 方悅
6 南陽神風槍 俞涉
7 上黨鐵槍王 穆順
8 洛陽無情幻陰手 張讓
9 涿郡黃巾聖鬥士 程遠志
10 吳郡金刀德王 嚴白虎
11 會稽東海賊王 區星
12 河北血海屠夫 劉安
13 西域血刀魔王 胡赤兒
14 宛城空手神行 胡車兒
15 牛頭大力錘聖 裴元紹
16 漢中斬魄刀 夏侯德
17 長坂劍神將 夏侯恩
18 當陽虎膽將 夏侯傑
19 烏巢醉仙拳 淳于瓊
20 官渡鐵騎王 蔣奇
21 東嶺插翅虎 孔秀
22 京師奪命箭 韓福
23 洛陽日月刀 孟坦
24 汜水流星錘 卞喜
25 黃河千人斬 秦琪
26 古城白眉刀 蔡陽
27 白馬天猛將 宋憲
28 白馬地煞將 魏續
29 下邳盜馬聖手 侯成
30 下邳射目神箭 曹性
31 烏戈國火雲宗主 奚泥
32 桃花潭幽冥邪神 土安
33 西涼戰天斧 韓德
34 西蜀急先鋒 廖化
35 成都鬼哭宦聖 黃皓
36 江南萬劫情魔 岑昏
呂布吧
《三國演義》里的經典段子三英戰呂布很說明問題了
呂布先是和三個「名將」交戰,殺了倆重傷一個,又擊退了公孫瓚,三英才上前合力擊退了呂布,要是呂布養足精神和三英交戰,勝負難料啊。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斗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其難度應該是泰森VS劉易斯+詹姆斯
除了呂布三國演義里就沒有哪個享受這種豪華待遇了...
反正不能說呂布 關羽 張飛 典韋 黃忠 趙雲。在知乎答題,必須要說一個大家都不知道的,比如潘鳳 諸葛尚。
曲阿小將
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武力排行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夏九姜維
馬上呂趙
馬下典許 @鄂西北閃電
如果說單打獨鬥 那麼武力高的角色基本定位在護衛上
也就是 趙雲 典韋 許褚 這三人
將才方面諸如關羽張遼呂布等人的武力是不會比護衛職位上的他們更加能打的
然趙雲典韋許褚三人相比
我個人比較看重典韋,畢竟暗器玩的好的人一般在單挑中都不會吃大虧,當然趙雲許褚也超強就是了。我只有一個問題。。看了這麼多答案,彷彿三國時代沒有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