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對待自己的士兵和打仗的方式真的像《兵臨城下》描述的一樣嗎?
很遺憾,樓上幾位的說法大部分都是錯的。
《兵臨城下》是一個法國娘娘腔拍的,裡面【很多】用來黑蘇軍的橋段實質上都是【法軍】自己的黑歷史。
比如【缺少槍支】這個橋段,二戰法軍就因為德軍的快速推進,導致大量布置在一線後方的戰備倉庫落入德軍手中而短暫出現過新徵召的部隊【極度】缺乏輕武器的狀況;事實上,雖然確實缺乏重武器,但是蘇軍在輕武器上是【很少】出現匱乏的狀況的;(反例也有,例如莫斯科戰役中的維亞濟瑪地區,蘇軍部隊主要由莫斯科剛剛應徵的大學生、職員、藝術工作者等組成,就出現了五個人才能分到一支步槍的窘境);
比如【逼迫士兵向著敵軍防禦嚴密的陣地發動死亡衝鋒】,在一戰時,法國娘娘腔們在維尼爾攻勢攻勢後為了防止情緒普遍不穩的前線士氣崩潰導致兵變,就經常這麼干(純粹是為了消耗士兵數量),導演拍出這種橋段,大概拍著拍著就想起英勇的的法國軍隊了讓他情不自禁吧。
至於【督戰隊架著重機槍掃射潰兵】這個橋段,在【一戰法軍】真實出現過的情況(當然那個時候是用來防止兵變),蘇聯的督戰隊是布置在戰線後方收攏潰散部隊用的,掃射士兵這種事情,無非是法國娘娘腔們的意淫而已,畢竟世界上最早發明督戰隊這種東西的就是法國人自己。(有興趣可看看庫布里克的《光榮之路》)
看看蘇軍將領,例如巴格拉米揚等人寫的回憶錄裡面,其實一點都不避諱地談到過,【很多經驗少的蘇聯部隊作戰時,士兵一鬨而散,要靠軍官再次把他們集合起來,打打氣,才能頑強作戰。】
即使是臭名昭著的227號令(必須特別指出的是,這條命令是1942年7月28日,也即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之後一個月簽署生效的,由此命令而出現的懲戒部隊第一次組建是1942年8月,最後一次則是1945年1月),其主要針對的也是【指揮員】一級的軍官,士兵只是一個附帶條款,懲罰手段也是編入懲戒營,而非就地槍決。(蘇聯已經人力匱乏到大量徵召女性進入工廠和軍隊了,哪來這麼多的青壯年男性給你隨隨便便就殺了?)
當然,我並非要否認督戰隊(或者更精確地說,「阻攔部隊」(barrier troops))的存在,如果影片中出現的是【懲戒營】,那麼他們背後有阻攔部隊那是很正常的(畢竟未經審判的處決只對懲戒營士兵有效);但是歸根結底,斯大林格勒戰役發生時,由於極大的影響了前線士氣,蘇軍基本上已經停止了阻攔部隊的設置。
根據我手中的數據來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15,649人受到處分,其中:
- 244人被逮捕;
- 278人被槍決;
- 218人被送往監獄;
- 42人被送往勞改營;
- 14,833人被送回自己的部隊。
14年10月補充:
如果說導演在片子裡面渲染蘇軍訓練不足,我是不會反對的,由於41年可以說駭人聽聞的巨大損失,蘇軍在42、43年已經將新徵召部隊的訓練時間壓縮到了極限,有差不多一半(42%)的新徵召士兵只接受了不到10天的訓練就被派上了戰場,直到43年後期才逐步把訓練時間延長到了5個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蘇聯在戰前以共青團等名義開展組織了各種軍事領域訓練俱樂部、夏令營,但是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接受過這種前期訓練的士兵存活率會比其他未受過訓練的士兵更高)
一個標準的蘇軍1941年型步兵師,擁有包括10420支步槍、1204支衝鋒槍、558挺機槍、210門火炮與迫擊炮(特指大口徑迫擊炮,50毫米口徑不計在內)、16輛輕型坦克、13輛裝甲車、55輛汽車和3000匹馬,而這種規模的陸軍師,蘇軍可以在42、43、44年每年以數十甚至上百個師的規模組建,為什麼到了電影裡面連步槍都只能兩個人一把了?如果說蘇軍真的已經連步槍都配不齊了,那麼德國人在幹嘛呢?他們也配不齊步槍了?還是德國總參謀部的容克將軍們騎士精神發作,也要求前線部隊兩個人帶一把步槍跟蘇聯人「公平較量」?
進一步的說,對於蘇聯、德國這樣的工業國家,【生產能力不足】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大部分問題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運輸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和人員培訓能力不足所導致的;以德國為例,直到1944年十月,盟軍戰略大轟炸幾乎把德國工業基地炸成白地的時候,德國仍然能湊出近兩千的裝甲車輛月產量,而柏林戰役開始時,德軍仍有數以千計的戰鬥機、坦克車輛由於缺乏燃料、備件與駕駛員等原因,要麼停在機場無法出動,要麼拆掉炮塔或者停在築壘地域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京特.K.科朔雷克所著的《Blood Red Snow》(中譯名:《雪白血紅》)中就描述過一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情:當作者在撤退時,遇到了一個後勤倉庫,飢腸轆轆的士兵們打死了拒絕士兵進入倉庫進行補給,堅持要把所有物資都炸毀的管理員;進入倉庫後的作者如此描述道:
【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口袋塞得滿滿的。「挑最好的拿,」奧托建議道,「等俄國人從後門追上來時,你就會把一半的東西都扔掉。」他說得沒錯,可什麼是「最好的」呢?眼前的一切,對我們這些飢腸轆轆的人來說都有價值。這麼多好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我在前線從未見過這些高級貨。這些美味的硬香腸和熏火腿是為什麼人準備的?我們在前線得到的最好的東西不過是軟乾酪或肉罐頭。在一個角落處,我發現了幾箱美味的罐裝巧克力,在我整個服役生涯中,這種巧克力只得到過兩次。】
【他又急切地拆開了一些極受歡迎的「前線將士慰問包」,這種包裹我們很少能得到。奧托從包裹中只拿了幾包煙,其他的好東西被他隨手扔掉。我們在前線一連數天忍飢挨餓,而戰地廚房根本無法提供任何食物,可誰能想到,這裡的倉庫居然存放著這麼多寶貝。】
事實上,就好像指責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時期使用所謂的「人海戰術」的說法一樣,這種扭曲事實的東西對當事雙方都算得上是相當噁心的髒水,連德國人都打敗了的美軍,同時期全球範圍內技術裝備、火力配置無出其右者的一等一最強軍隊(沒有之一!),會至於在機槍發明幾十年之後,還對付不了一戰時就徹底過時隨便吊打的人海戰術?軍工產業發達、訓練有素的德軍,會至於在正面硬碰硬的對決中連一支步槍都配不齊的軍隊都對付不了?這種說法到底是在黑誰還真的很難講啊。
歸根結底的說,在斯大林格勒那種【兵力補充極度困難】的地方,冒著德國空軍和火炮好不容易才渡過河的新兵,就這麼隨隨便便的用重機槍打死,下這種命令的人就不怕赫魯曉夫同志從掩體里衝出來親自把他給掐死嗎?
修改一下, 必須再多黑一下法國娘娘腔。
【讓·雅克·阿諾】《——此導演就是個私貨販子,被俄羅斯老兵扔雞蛋抗議《兵臨城下》拍得失實的時候還大言不慚的說:「我拍的是我心目中的斯大林格勒。」(順帶一提,西藏七年就是他拍的)
蘇軍的確大量干過機槍督戰,不過是國內戰爭當中的蘇俄軍隊(蘇聯彼時尚未成立)
建立可靠的督戰隊,配合正規軍革命核心……以包括處決逃兵在內的任何手段施加鐵的紀律
——1918年8月6日,托洛茨基致信列寧
很快,圖哈切夫斯基便在其第1集團軍建立一線督戰隊,1918年底,托洛茨基即要求將督戰隊建成網路,並給出了進一步使用方法:
證據表明,督戰隊在許多狀況下僅僅是抓捕單個逃兵。事實上,督戰隊在進攻中的角色應當更為活躍,他們必須緊緊部署在我軍戰線後方,在必要情況下將掉隊者和遲疑者往前推。只要有可能,督戰隊手中就該有一輛裝備機槍的卡車,或是裝備機槍的客車,或是攜帶機槍的幾名騎兵。
列寧更直白
解決尤登尼奇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進攻已經開始,可否再動員兩萬彼得格勒工人加上一萬資產階級分子,在他們身後架設機槍,處決幾百人,對尤登尼奇造成真正的聲勢浩大的攻勢?
——1919年10月22日,列寧致托洛茨基
В.И.Ленин. Неизвест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1891-1922 гг. М., 2000. с. 304(粗體部分在列寧全集中刪去)
列寧的話太粗略,那麼具體戰鬥如何呢?請看步兵第9師(原庫爾斯克步兵師)第1旅(下轄步兵第73、74、75團)政委盧卡舍維奇於1920年1月25日8時30分發出的命令
旅長已命令採取如下準則——必須始終留有預備營,以防戰線出現退卻,採用廣泛應用於此類狀況下的一切手段恢復陣地:先發出(口頭)警告和鳴槍示警,而後使用機槍射擊。
Овечкин В.В. Дезертирство из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в годы гражданской войны.// Вопросы истории. 2003. № 3. С.110
和蘇軍一樣組織、訓練較差的波蘭軍隊也廣泛使用
為維持華沙橋頭堡前線部隊秩序,茲命令第1集團軍在後方足夠距離處設立一條警戒線。該警戒線目的在於使用包括機槍火力在內的一切手段,在這場決定存亡的鬥爭中消除怯懦行為……第11步兵師可恥地逃離拉濟明,它必須解除武裝,改編為適用鞭刑的懲戒連。
——1920年8月15日,波蘭北方面軍司令哈勒爾第4005/III號命令
一戰主要參戰國里,英法德三家自然不是草台班子,倒是義大利出過此等低劣事件
1916年7月1日(多麼悲劇的日子),薩萊諾旅的一整個連在被困無人區兩天,沒有食物和飲水,也沒有機會返回己方戰線或得以解救後,打算投降。他們被己方火炮和機槍幹掉了。軍長後來下令處決八名倖存者,其中四人理由為疑似試圖逃亡,另外四人則被隨機處決。
至於意軍某部衝鋒中被敵軍打死打傷80人,己方機槍打死打傷25人,這恐怕都未必「不合算」了。
內戰結束後,隨著蘇軍逐步正規化,督戰隊依然存在,不過機槍督戰現象基本消亡,但在二戰初期災難後,蘇軍的確在小範圍內重演機槍督戰一幕。
上尉(一譯高級中尉)米哈伊洛夫跳出戰壕,怯懦地向後逃跑,當「自動」線人看到指揮員逃跑,全排陷入混亂後,他用機槍朝米哈伊洛夫射擊,迫使他返回排里,繼續指揮。秩序得以恢復,米哈伊洛夫指揮該排直至戰鬥結束,擊退了敵軍進攻。
——1943年8月13日,中央方面軍除奸部(Смерш)報告
據俄國八卷本《軍事百科全書》(Военн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и)第六卷197-198頁:
督戰隊:軍事單位,在作戰中置於不穩定、不可靠的部隊後方,以此增強其抵抗能力,在出現驚慌的緊急狀況下,阻止其做出逃離戰場、放棄作戰職責等行為。
這是一次小小的、成功的機槍督戰。
資料來源:
В.И.Ленин. Неизвестные документы. 1891-1922
Военн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и
Штрафбаты и заградотряды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
Blocking Units in the Red Army
Morale and the Italian Arm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Military Histories)
Operacja Warszawska sierpień 1920
Stalingrad Cauldron
Stalingrad How the Red Army Triumphed
Why Stalin"s Soldiers Fought: The Red Army"s Military Effectiveness in World War II
————————
補充彩蛋一枚,發生於1942年12月,西南方面軍戰線(之所以稱之為彩蛋,乃是因為來自督戰隊本身的聲音十分稀少,圖赫克魯卻是個少見的例外)
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災難全景圖……我們團失控了,目睹它被屠戮令人恐懼:我們倍覺羞恥,但什麼都做不了。突然,我們聽到柴油機接近的轟鳴聲,然後看到我方的坦克——大約二十到三十輛——而在它們後方,出現了我方的雪橇部隊,他們身著白色冬季偽裝斗篷,裝備衝鋒槍,用繩子系在裝甲上。這是何等的景象!一名大尉(一譯上尉)指揮的我軍士兵似乎從平地里鑽出一樣。他們出奇地整潔——一塵不染——大尉身穿浮華的白色皮衣,士兵甚至有著嶄新的衝鋒槍。隨後,我明白了:這是一支督戰隊!我準備好和這個世界說再見,這時,大尉熱情地握住我的手,用愛沙尼亞口音冷靜地說:『沒有人會朝你們射擊!你們不是懦夫。』
……他的名字是伊萬·伊萬諾維奇·圖赫克魯(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Тухкру,愛沙尼亞文名為揚·圖赫克魯Jaan Tuhkru),正如我所猜測的那樣,他是個愛沙尼亞人,現在是退役少將。他讀了我的書,在裡面發現了自己的名字,邀請我前往塔林會面……我問了一個這些年來一直困擾我的問題:『請告訴我,為什麼你從不射殺撤退的士兵——包括我自己和我的戰友們——這和其他督戰隊不一樣?』
「曼蘇爾,你注意到指揮那些督戰隊的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我沒有。』
『我回答你的問題:因為我是愛沙尼亞人。『我想到了所有積極執行227號命令的人,其中的確沒有一個愛沙尼亞人。』那時候,我的上級猜疑我執行命令時猶豫不決,認為我太任性了。』
——曼蘇爾·阿卜杜林《從斯大林格勒到第聶伯河》(От
Сталинграда до Днепра. М., 2010. с. 86-87)
小時候看這部片子只看到瓦西里和德國狙擊手對決的一部分,覺得這片子真不賴,初中看了全部,頓時覺得心裡只有四個大字——
玩笑歸玩笑,藉此機會詳細說說西方喜歡拿來黑蘇的幾大話題。
一,蘇軍督戰隊射殺後退士兵
這個梗的來源通常是1942年蘇軍227號命令。最近玩英雄連2,從頭到尾都用這個命令在黑蘇,媽蛋1945年都打到柏林了你還給我來不準後退一步?
先上原文,開頭那些氣勢恢宏的話省略掉。
紅軍最高總指揮部命令:
1. 前線軍事委員會、前線指揮官應該:
a)果斷地根除部隊中的撤退情緒,嚴禁諸如我們還能繼續東撤和撤退無害等言論。這些措施的實施要使用鐵腕。
b)凡是那些在沒有得到方面軍上級命令的情況下,允許部隊擅自撤離陣地的指揮官,要堅決革職並送上級軍法處置。
c)在每個方面軍組織1至3個(視具體情況而定)懲戒營,將那些因表現怯懦而觸犯紀律的指揮官、高級指揮官和各級政治委員派駐這些懲戒營,並把他們投入到前線的較危險地段以給他們機會用血來洗刷對祖國犯下的罪行。
2.集團軍軍事委員會、集團軍指揮官應該:
a)對那些在沒有集團軍領導命令的情況下,擅自允許部隊撤離手中陣地的集團軍指揮官和政治委員,要堅決革職並送交前線軍事委員會軍法處置。
b)在每個集團軍的範圍內,成立3到5個裝備精良的護衛隊,把分隊投入到懲戒部隊的後面,命令他們處決恐慌製造者和懦夫,以防部隊出現恐慌性撤退,只有這樣,才能幫助部隊里忠誠的戰士為祖國盡忠。
c)在每個集團軍的範圍內,成立5至10個戴罪立功連,將那些因表現怯懦而觸犯紀律的士兵和軍士派到這些戴罪立功連,並把他們投入到各軍的危險前線以給他們機會用血來洗刷對祖國犯下的罪行。
3. 軍、師的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應該:
a)對那些在沒有軍、師指揮官命令的情況下擅自允許其部隊撤退的團、營指揮官和政治委員,要堅決革職並收繳他們的勳章,接管他們的指揮權,並且將他們送軍事委員會軍法處置。
b)全力幫助和支持護衛部隊,從而整肅軍紀。
此命令要在所有的連隊、騎兵隊、炮兵連隊、空軍中隊、小組、參謀部範圍內大聲朗讀。
國防人民委員
約瑟夫·斯大林
227號命令原文及紀念郵票,郵票俄文意為「決不後退一步!」
仔細看第一和第二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督戰隊(也就是命令里所說的「護衛隊」,也有翻譯為「阻攔隊」的)只是單獨為了由臨陣脫逃的軍官和政委而組成的「懲戒營」而設立的,並不像電影里那樣可以隨便向普通士兵開火。而且指令中只是說明「處決」製造恐慌者和懦夫,並沒有提到可以就地拿機關槍突突。
而對於臨陣脫逃的普通士兵及軍士,並沒有和軍官及政委一起被抓到懲戒營,而是被分配到了「戴罪立功連」——注意,護衛隊(或者阻攔隊)只負責監督懲戒營,並沒有權利處決戴罪立功連的士兵。
而且,就連這個護衛隊的編製,也都在227號指令頒發三個月後(也就是1942年10月)被偷偷地廢除了。原因很簡單,這個措施除了可以擊垮自己軍隊的鬥志以外任何正面影響都沒有。蘇聯軍官也不是傻子,誰會向著自己的士兵開槍?
俄羅斯紀錄片《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專門提到了227號命令。(吐血推薦,良心紀錄片)
護衛隊攔截逃兵的畫面截圖
人家只是把那些被嚇破膽的兵趕回前線而已咯~
蘇軍官兵對於227號命令反響如何呢?美國大兵們估計就罷工造反了,然而很多蘇軍老兵回憶,他們的反應是,如果早有這道命令,我們也許能守住陣地。想想人家老家都快被德國人佔了,這種心情也不難理解。
戰場逃兵就算是現在,不就地槍斃,也得上軍事法庭。同樣的,高級軍官如果擅離職守,原則上也是可以就地槍決(臨陣斬將兵家大忌,一般都是戰後上軍事法庭)的。從蘇聯角度來說,槍決會引起士氣退散的逃兵,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軍事手段,更何況是當時那樣一個國破家亡的背景下,帶頭跑的肯定槍斃的越快。從227號命令這個命令來看,更多的應該是激起士兵士氣。
可以這麼說,227號命令改變了之前紅軍的無組織無命令擅自撤退的一些現象,極大的激發了紅軍的戰鬥勇氣,也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被逼迫到伏爾加河河岸只有十多公里的狹長陣地上仍然頑強抵抗的原因之一,可以說每個紅軍戰士和德國鬼子都有公債和私仇要算,227命令給了他們報仇雪恨的勇氣和決心。
另外還要說一下那個可笑的督戰隊的機槍—蘇聯的機槍按要求必須全部被部署到前線的連級機槍班手中,內務部隊或者反撤退小組根本不可能被配屬到機槍。而且更何況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反撤退小組根本沒有部署在前線的記錄,他們被配屬到各個二線陣地來履行職責,真不知道在前線部署這種部隊的意義。
二,蘇軍人海戰術,不重視士兵生命
兵臨城下的剛開始就是瓦西里同志和一群菜鳥玩集體烏拉衝鋒,呵呵,打成廢墟的斯大林格勒,你倒是找個地方給我展開個連衝鋒隊形。斯大林格勒巷戰當中,蘇軍一般以數十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巷戰。影片中數百人大規模衝鋒比較扯,沒有炮火掩護就罷了,居然連機槍掩護都沒有,完全不知道是在幹什麼。
那麼離開了巷戰呢?查查蘇軍二戰大口徑火炮和T34坦克的產量,還有喀秋莎這種大殺器,你告訴我指揮官是腦子瓦特了么拿人命去填。到最後柏林戰役B4榴彈炮、Su76、Su85、Su100、Su152這些大炸逼都是直接抵近目標射擊,連人帶工事炸上天,簡單明了,誰還想陪你玩衝鋒,還當你毛熊爺爺是1941年的狀態?
三,蘇軍裝備缺乏,士兵缺少武器彈藥
兵臨城下開頭,我們親愛的瓦叔叔只拿到了五發子彈就上了現場。呵呵,導演你當這是1916年的俄軍么?或者是八年抗戰里的八路軍?
不知道看回答的同志們有沒有看過去年俄羅斯拍的《塞瓦斯托波爾》(國內翻譯是女狙擊手),講的是蘇聯英雄、女狙擊手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的故事,這位傳奇人物大學時代就因為在射擊比賽中表現出的天賦被專門送去學習射擊技術,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戰前蘇聯民間射擊運動的發達,那時候可沒有什麼運動步槍,基本上就是軍用的莫辛納甘,就算蘇軍裝備損失再嚴重,這種輕武器徵用民間的估計就能裝備很大一批部隊。另外蘇聯戰前可是歐洲第一大工業國,重工業體系基本建設完備,造造槍還是沒壓力的,就算是工廠損失嚴重,遠東的部隊和庫存被吃了?衛國戰爭初期,蘇軍損失近200個師,但很快又動員出200多個師,如果蘇聯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還做不到一人一支槍,1941年這些剛動員出的部隊靠什麼保衛莫斯科。
說個題外話,現在毛子的民間槍支保有量還是相當大,2004年9月1日別斯蘭人質事件,僅有35000人的別斯蘭市有5000市民全副武裝地趕到了現場。果然是名副其實的戰鬥種族。
三,蘇軍政委和內務部隊除了督戰殺自己人啥都不會
這個就是兵臨城下里那個臭名昭著的督戰政委,注意袖口上的紅星,這是政委的標誌。
相對於軍事指揮員,政委更擅長的是思想工作,鼓動士兵如何勇敢衝鋒,直面死亡(殺人無形,這才是政委)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除了在戰鬥時給士兵鼓勁,蘇軍政委的另一項常用技巧是一對一談話。「到了晚上,戰士們更願意敞開心扉,政委就可以抓住機會走進他們的靈魂深處。」蘇軍第64集團軍步兵第38師政治委員伊澤爾·雅岑伯格回憶說。他總是帶著「鼓動皮箱」在戰壕間穿梭,箱子里除了宣傳用的小冊子和書籍,還有跳棋、多米諾骨牌等娛樂用品,目的是「讓戰士們不再受到恐懼驅動,而是要讓他們懂得,要憑藉自己的政治覺悟戰勝痛苦。」投入巨大的政治鼓動,成功地讓蘇軍士兵相信,比起德國人,自己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更加堅定;而只有相信自己是在為更崇高的目的奉獻的人,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二戰蘇軍最苦逼的估計就是基層的政委們了。希特勒命令德軍槍斃紅軍中的政委,共產黨人,以至於後來一旦作戰不利政委就會撕去自己的標誌(後來這種做法被最高統帥部禁止,因為被視為叛國),不過紅軍很快就下令取消袖章上的識別標誌。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委成為了紅軍中傷亡率最高的職務了,做戰士的思想工作,要帶頭衝鋒,要負責戰時監督,投降也是死。總而言之,基層的政委們很難做啊。
來看看正面的政委形象
團級政委葉菲姆·莫伊塞耶維奇·福明,1941年布列斯特要塞之戰中帶領所屬部隊堅守要塞,最後受傷被俘遭德軍槍殺。具體事迹可觀看電影《布列斯特要塞》。《布列斯特要塞》中的福明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內斂,冷靜,果敢,典型的正面政委形象。
蘇聯紅軍第18集團軍第4步兵師第220團中尉政治指導員阿列克謝·戈爾傑維奇·葉廖緬科。他在當日的戰鬥中接替一名受傷的連長指揮戰鬥,高舉TT-33手槍鼓舞戰士反擊。幾小時後葉廖緬科在衝鋒時陣亡,年僅36歲。這張照片才是蘇軍政委的名片。
題外話
猜猜這是誰?
未來的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同志在1935年,那是的他還沒參軍,是個工程師(歲月是把殺豬刀啊)
衛國戰爭爆發後,勃列日涅夫應徵入伍,成為一名政工幹部。圖為在南方面軍的勃列日涅夫給戰士們鼓勁。(書記:勞資本來就是靠政治起家的)
下面說內務部隊
內務部隊,就是傳說中的NKVD,內衛軍。大多數人聽說這個名詞是因為其在大清洗中的作為。呵呵。
衛國戰爭期間,內衛軍不僅執行一些特種保衛任務,還必須參加前線的戰鬥。例如,為了抵抗德國的進攻,蘇聯內衛軍參加了保衛里加、塔林、摩加樂夫(歐洲西部第聶伯河沿岸城市)、基輔(烏克蘭首都)、敖德薩(港口城市)和圖拉(蘇聯西部城市)的戰鬥。另外,內衛軍還參加了一些大規模戰役,比如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高加索戰役和庫爾斯克戰役。整個衛國戰爭期間,內衛軍直接投入到一線作戰的兵力總共有53個師加20個旅。
1941年,內衛軍組建了15個步兵師,並將其移交給蘇聯國防委員會指揮。這些內衛軍部隊作戰非常勇敢,戰功卓著,被蘇聯政府授予了很多的榮譽和頭銜。其中的兩個師還被編入了近衛軍的行列,這對任何一支作戰部隊來說,都是最高的榮耀。僅1942年,蘇聯內衛軍就向蘇聯紅軍輸送了7.5萬人的作戰部隊。1943年,內務委員會組建了獨立指揮的作戰部隊,負責保衛蘇聯的邊境安全,並維護國內穩定。後來,這支部隊被編為第70集團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第70集團軍在這次關鍵戰役中表現英勇,取得了多次交戰的勝利。尤其是下轄的第140步兵師,憑藉頑強的精神、出色的戰績,贏得了蘇聯政府頒發的5枚集體榮譽勳章。除此之外,蘇聯內衛軍還擔負著其它重任,包括:保衛後方安全、打擊盜匪維護解放區秩序、保衛鐵路運輸安全、保衛軍械工廠和其它重要企業、押送看守戰俘等。
除了正面作戰,蘇聯內衛軍還必須組織敵後游擊戰。例如,在1941年的8月到9月間,總共有1000名內衛軍士兵組成的多個小分隊,在列寧格勒周邊地區打游擊。到了1942年初,又增加了300多名士兵投入該地區的游擊戰。除了內衛軍戰士自己,他們還在敵軍的包圍圈之外發動蘇聯群眾,激起他們的復仇熱情,擴大群眾性對抗運動。對於每一支游擊隊,蘇聯國防委員會都會專門委派一個政治代表負責領導事宜。另外,內衛軍還向德軍後方派遣了訓練有素的偵察小組,在偵察軍情的同時,給德軍搞點小破壞,製造騷亂。
蘇聯內衛軍在戰爭時期的一項特殊任務,是對抗德軍的無線電通信。為了能夠完成此項任務,1942年,蘇聯工農紅軍總參謀部情報局把下轄的野戰情報部隊和一些無線電基站移交給了內衛軍。1942年12月,內衛軍組建了幾個無線電干擾對抗營,專門破壞德軍的戰場無線電通信。
1943年,內衛軍從蘇聯紅軍通信局接收了135個高頻線纜通信連的指揮權。內衛軍司令部把他們重新整編為12個獨立團和4個獨立營,總計人數為3萬1千人。為了便於指揮,內衛軍司令部成立了政府通信管理局。蘇聯內務部成立之後,接替了政府通信管理局的指揮。
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內衛軍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300多名內衛軍戰士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10萬名內衛軍將士為了最終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看看,人家是實打實地在和德國鬼子拚命呢。至於經常被黑的什麼戰地鋤奸行動,不管採用了什麼手段,至少他們保證了蘇聯軍隊戰鬥的堅決性和一致性。
在上文提到的布列斯特要塞之戰中,也有內務部隊參戰。作為所謂的國家秘密警察機構,內務部隊的官兵還是警惕性很高的,德軍進攻時,人員基本沒有跑散,保持了建制的完整,在正規紅軍部隊到處亂跑、衣服都還沒穿好的時候,內務部隊已經連重機槍都拖出來了。不過雖然內務人民委員部所屬部隊的戰備意識較正規紅軍高,但是在這種正規作戰卻並非他們所長。
電影《布列斯特要塞》劇照
嗯,簡單的說點一己之見,謝謝大家。
我是貼心的多圖殺喵預警~~~~~~~~~~~~~~~~~~~~~~~~~~~~~~~~~~~~~~~~~~~~~~~~~~~~~
先回答問題:不一樣,差很多。蘇聯不是奴隸兵役制國家。健康且心智正常的士兵不能說殺就殺。
實際上,把影視作品中的情節當做史實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尤其這個電影是好萊塢在冷戰之後拍的,導演是個愛影射的法國人,描寫的是當年差點核平歐洲的蘇聯,他能拍得客觀才有鬼呢。
對蘇聯和東方政權的抹黑從電影和遊戲在西方誕生之後就一刻也沒消停過。如今好萊塢電影中成群結隊的俄國冷血軍官、瘋狂的情報人員以及黑手黨也一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便舉點最近的例子。
比如《美帝隊長2 凜冬將至》里給隊長年少時好基友洗腦讓他變成壞人的是誰?俄國人。
瞧這萌萌的紅五星
再比如,《末日孤艦》里誰不顧全人類的死活,一開始就往法國扔了一顆核彈還追著王師搶疫苗?俄國人。
伏特加,雪茄,臉譜化,裝逼俠。這大概就是俄國軍官在美劇或是電影中的普遍形象。。。
扯得有點遠了,拉回來。
二戰時關於督戰隊和烏拉衝鋒的描寫,在《使命召喚1》中也有,蘇軍線的第一關基本是按照《兵臨城下》拍的,主角下了火車沒有槍擠在人堆里跟一幫動員兵一起往山上沖。
當然遊戲不能跟電影完全一樣,所以《使命召喚1》里蘇軍線的第二關,有個情節就是主角幫助一名狙擊手老兵幹掉德軍機槍陣地後,老兵幫你解決身後拿著波波沙的蘇軍政委方便主角繞路。
這個情節難道不是叛國么。。。有點添油加醋是不是?
然後你就看到每個後來的電影或者遊戲都原創了一些情節,油和醋添得越來多,最後製作人的智商和良知都燒著了。。。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具體反映在《英雄連2》這款2013年剛推出的遊戲中,蘇軍就被扭曲成了這個樣子。
遊戲中主角是一位軍官。有次被瓦礫埋了,這位士兵決定去救他的指揮官。(注意字幕里提到「擅自行動」)
救出自己的指戰員後這位士兵就被政委同志槍決了。因為沒通知他。
一個還不夠,政委同志決定殺掉所有參與營救隊友的士兵。
這個遊戲槽點甚多。
比如有一關任務是堅壁清野,所以玩家要操控工程師使用火焰噴射器燒毀民房。當你燒的時候,裡面住的居民會渾身是火慘叫著的跑出來。(預先通知一下會死?)
注意左上角的任務目標。在二戰遊戲中,你見過點燃民房這種任務么
有一關任務是協同友軍防禦,但是指揮官認為守不住,所以把讓玩家把友軍陣地引爆了。(認為這樣能擋住德國人)。
注意圖片左側的友軍
大家有機會一定玩一玩。非常醒腦。
給個鏈接
【炮灰連】(《英雄連2》劇情戰役)
俄國人吐槽這款遊戲的視頻。(英語無字幕)
俄羅斯人為什麼抵制《英雄連2》
說了這麼多我就是想提醒提醒大家,看電影看劇玩遊戲的時候不要隨著劇情就被代入感牽著鼻子走了。。。要是全盤接受了別人拍給你看或者編給你玩的故事,那實在有點中二。。。
上個世紀,不同國家和民族在近代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從離散逐漸聚集。而這之中,成功完成價值觀與意識形態輸出,並以超級大國的身份棲身世界一級的,只有上帝的私生子美帝和在二戰中損失2700萬人口的蘇聯。驍勇的德國容克倒下了,優雅的英國紳士衰老了,浪漫的法國憲兵遭到無情碾壓。古老和榮耀的歐亞國家淪為美蘇的靶場和棋子,時刻籠罩在他們的核武威懾之下。
如今美國人在冷戰結束後終於騰出手來,因為曾經的種種恐懼或仇恨而大肆戲謔蘇聯時,我們作為旁觀者應該保持冷靜和清醒,我們是否有資格一起嘲笑?我們是否會成為下一個被黑的對象?
比如這種(PS3《超凡雙生》)
或者這種(《末日孤艦》)
===========================================================================
最後再重申一遍:
這種情節
你們是蘇軍將士,不許撤退
被機槍壓住了,撤退!
斯大林的命令!誰撤退誰是祖國的叛徒!
開火
突突突突突
是100%的扯淡、杜撰、瞎編!
能想出這種情節還做成遊戲演給小朋友們看,這種人才真是犯有反人類的罪行。
你覺得一支隊伍後面放上幾個只會打嘴炮打黑槍的慫貨用重機槍督戰,逼著一幫懵懂無知萌臉正太組成的兩個人一支槍的傻缺隊伍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正面衝擊MG42和4號反步兵坦克組成的陣地,這樣的隊伍這樣的打法,有任何可能性幾年之後反推逆襲把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么?有任何可能打勝仗么?
我覺得正常人都不會覺得有這種可能性。
所以法國,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仨月就亡國了。
作為一個法國導演,看來既不認為這種做法導致了亡國,又覺得這種做法比較黑,拿來黑蘇聯都合適。
所以法國人不亡國可真是沒天理。
很搞笑,那玩意本就是西方黑蘇聯的產物。試想部隊連水連珠和彈藥都不夠,卻拿著寶貴的自動火器督戰,除非主官腦子秀逗了或者領袖名字叫常某申。而且一支軍隊服裝齊整(可自行對比戰爭初期蘇軍制服與42,43年蘇軍制服的差異),有能力進行人員的大規模機動,卻拿不出槍?
在巴巴羅薩行動開始初期,蘇軍是沒回過味,並不代表蘇聯大規模使用督戰隊。大量裝備被摧毀在一線武術人員被德軍分割包圍,鋼鐵同志焦頭爛額,哪有心思管這個?
當然,後方會有相應的組織進行管制。內務人民委員會負責廣泛,逃兵,敵特,都會處理,因此其並不是督戰機構。
西方人表現的蘇聯,基本不大靠譜。敢於靠譜表現的,不是被蘇聯和諧,就是被西方和諧。
就好比至今還有人認為蘇聯使用人海戰術一樣,一隻在二戰前就實現摩托化軍隊,會沿用冷兵器時代就被拋棄的戰術?
畢竟,蘇軍中的政工軍官們不是吃素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和國破家亡的憤慨是最好的督戰隊。
1942年7月30日是令人難忘的一天。營長當天在全營面前宣讀了斯大林簽署的命令,即1942年7月28日發布的第227號命令,這就是那道著名的「不許後退一步!」的命令。聆聽著措辭嚴厲的命令,所有人都呆住了,我幾乎能想像隊伍里戰士們那一張張蒼白的臉。
當時的戰局可以說是令人絕望的「繼續撤退就是斷送自己,同時也是在斷送我們的祖國。」我們能平靜的接受這些措辭么?在我看來,這道命令是斯大林在整個戰爭期間最真實且誠懇的一道命令。營長宣讀的命令中最後一句話是「祖國的命運將取決於南線的戰鬥」。
這道命令除了激發戰士的愛國主義情感,也提出了懲罰措施。在俄國內戰結束之後,針對士兵的懲戒連和針對軍官的懲戒營再次出現在軍隊序列中。
戰爭結束後,朱可夫元帥聲稱第227號命令是「可恥的」,他認為這是斯大林試圖把自己失誤造成的責任推給軍隊。但我倒是認為這道命令的發布即及時也很有必要。第227號命令並不是要針對某一個軍官和士兵;它警告的只是那些自行其是,未得到命令就擅自撤退的軍人—不管他是個高級指揮員還是普通士兵。斯大林的手段在當時是必要的,紅軍官兵們就此理解了他們個人對國家命運所擔負的責任。
這天晚上,大家在帳篷里紛紛討論斯大林的命令。戰士們對這道命令毀譽參半。有些人在得知了南方戰線的真實戰局之後甚至哭喊了起來:他們的母親、妻子和孩子都生活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大草原,德軍步兵已經衝到了那裡,德軍坦克已經接近了斯大林格勒。那裡會發生什麼事,他們的命運究竟如何?
「我們的日子到頭了」一個老兵說「德國人會一路衝到伏爾加河去。」
另一個士兵則不屑一顧的反駁:「日子到頭了……!可別胡說了—你會因為散布失敗言論被直接扔到懲戒連去!」
「那正好就遂了你的心愿了?我們就像一群向後奔逃的蝦兵蟹將!接下來是哪,烏拉爾么?我們把一切都搞得一團糟,徹底砸鍋了!」
「你想什麼呢,老頭,那我們應該躺到坦克前頭嘍」一個年輕的聲音說。
「嘿,謝拉菲姆(Serafim)」旁邊一個人說「躺在娘們下邊當然更快活啦,可那樣還有誰去對付德國坦克呢?」
「俄國軍隊從未有過如此的奇恥大辱—要用機槍驅趕懲戒營去戰鬥。」
恰在此時,連長蘇霍米羅夫(Sukhomirov)走進了帳篷,他很可能聽到了最後那句話,因此馬上加入了我們的討論:「別胡思亂想,小夥子們。沒人會把你們投進懲戒連的。但是你們不知道么,在和瑞典軍隊進行的著名的波爾塔瓦(Poltava)戰役中,彼得一世的擲彈兵是靠一支吉爾吉斯人組成的督戰隊才撐下去的。」
大家立即沉默不語,連長說的話讓大家都有些吃驚。但是有個人說:「但我們並不是靠著督戰隊打敗的瑞典人,並不是這樣的吧?」
「確實如此!擲彈兵們是在保衛俄羅斯免遭外族入侵—這才是他們取勝的原因。他們就是我們的榜樣。但你們應該理解這樣的做法:極端情況需要用特殊手段。」
以上全文節選自本人譯作《勒熱夫絞肉機》
就法國人拍的戰爭片還有人敢相信的,你是不是也要相信英國人拍的《舌尖上的不列顛》和德國人拍的《相聲小品大全》?
黑蘇聯的太多,要是蘇聯用這種戰術能贏德國,也太看不起德國人了
說句題外話,
&<使命召喚&>里的情節:蘇軍發裝備,你只能從槍和子彈中二選一(因為裝備不夠)
然後一群有槍沒子彈的蘇軍和一群有子彈沒槍的蘇軍向德軍陣地上發起了衝鋒
說起來以前看過一個調查說二戰剛結束的那幾年問西方人說誰對二戰勝利貢獻最大,答曰蘇聯;又過了多少年再問,答案就變成了美國,所以說這些電影和遊戲是故意醜化蘇聯,是有目地的。
有部電影是毛子自己拍的,叫《斯大林格勒》;
推薦你看一看。
即使渾身燃燒著烈焰也要向前發起衝鋒,這才是那個年代的蘇聯士兵…
死也要死在勝利衝鋒的路上,倒下也要面向前,因為他們的背後,是流血的祖國母親。
法國人總以為打敗自己的納粹德國是魔鬼,而打敗魔鬼的軍隊一定更加的殘酷和嗜血,一定來自煉獄深處;
然而並不是這樣,僅僅是因為這支軍隊的背後是他們深愛的國家,僅此而已;
愛,永遠比恐懼更偉大。
「怯戰者可就地槍決」?!米帝你不要太過分…
此文特為被好萊塢抓住不放黑了半個多世紀的蘇聯最高統帥部227號指令昭雪。
原作者:51師
從好萊塢的《兵臨城下》到韓國的《登陸之日》,甚至是即時戰略類遊戲《英雄連2》,人們都會無一例外地發現十分狗血的鏡頭——蘇聯紅軍的督戰隊端著馬克沁機關槍沖著敗退中的紅軍士兵們瘋狂掃射,嘴裡還大喊著「蘇聯母親不會收留叛徒」的口號。只見那些可憐的紅軍士兵們在德軍和自己人的機槍掃射中被殘酷地撕成碎片,一片混亂之後,硝煙瀰漫的無人區上只剩下了足足有數尺厚的死屍……
對此,我只想說:什麼狗屁玩意兒!
美國人抓住這個梗死也不放至少也有半個多世紀了,這期間不知有多少無辜的青年就這樣被好萊塢給洗了腦。每每人們懷疑起這個情節的真實性時,就會有「50美分」黨站出來說:「斯大林的227號指令說"怯戰者當場擊斃",不信上網查去!以後別出來秀下限。」普通的小白們大多都會被著強大的氣場鎮住,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今天,我倒是要讓這些人看看,227號指令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227號指令與當時絕大多數的蘇聯指令一樣,措辭十分華麗,語句感人肺腑,開頭先是一大串讓你熱血沸騰的口號。乍一看霸氣十足,細琢磨屁話一堆,頗有當今新聞聯播的意思。
鑒於227號指令開頭過於冗長,本人暫且略過。如果吧友們特別想看完整版,我會在最後貼出。
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227號指令
約瑟夫?斯大林
1942年7月28日
-
敵人全然不顧損失,向前線增派越來越多的兵力,已經深入到了蘇聯境內,佔領了新的地區,摧毀、掠奪我們的城市和村莊,他們強姦、謀殺、劫掠蘇聯人民……(此處略去300字)
-
蘇聯紅軍最高總指揮部命令:
1.
前線軍事委員會、前線指揮官應該:
a)果斷地根除部隊中的撤退情緒,嚴禁諸如我們還能繼續東撤和撤退無害等言論。這些措施的實施要使用鐵腕。
b)凡是那些在沒有得到方面軍上級命令的情況下,允許部隊擅自撤離陣地的指揮官,要堅決革職並送上級軍法處置。
c)在每個方面軍組織1至3個(視具體情況而定)懲戒營,將那些因表現怯懦而觸犯紀律的指揮官、高級指揮官和各級政治委員派駐這些懲戒營,並把他們投入到前線的較危險地段以給他們機會用血來洗刷對祖國犯下的罪行。
-
2.集團軍軍事委員會、集團軍指揮官應該:
a)對那些在沒有集團軍領導命令的情況下,擅自允許部隊撤離手中陣地的集團軍指揮官和政治委員,要堅決革職並送交前線軍事委員會軍法處置。
b)在每個集團軍的範圍內,成立3到5個裝備精良的護衛隊,把分隊投入到懲戒部隊的後面,命令他們處決恐慌製造者和懦夫,以防部隊出現恐慌性撤退,只有這樣,才能幫助部隊里忠誠的戰士為祖國盡忠。
c)在每個集團軍的範圍內,成立5至10個戴罪立功連,將那些因表現怯懦而觸犯紀律的士兵和軍士派到這些戴罪立功連,並把他們投入到各軍的危險前線以給他們機會用血來洗刷對祖國犯下的罪行。
-
3.
軍、師的指揮官和政治委員應該:
a)對那些在沒有軍、師指揮官命令的情況下擅自允許其部隊撤退的團、營指揮官和政治委員,要堅決革職並收繳他們的勳章,接管他們的指揮權,並且將他們送軍事委員會軍法處置。
b)全力幫助和支持護衛部隊,從而整肅軍紀。
此命令要在所有的連隊、騎兵隊、炮兵連隊、空軍中隊、小組、參謀部範圍內大聲朗讀。
-
國防人民委員
約瑟夫·斯大林
———————————————分割線 —————————————————
仔細看第一和第二部分,我們不難發現:所謂的督戰隊(也就是命令里所說的「護衛隊」,也有翻譯為「阻攔隊」的)只是單獨為了由臨陣脫逃的軍官和政委而組成的「懲戒營」而設立的,並不像電影里那樣可以隨便向普通士兵開火。而且指令中只是說明「處決」製造恐慌者和懦夫,並沒有提到可以就地拿機關槍突突。
而對於臨陣脫逃的普通士兵及軍士,並沒有和軍官及政委一起被抓到懲戒營,而是被分配到了「戴罪立功連」——注意,護衛隊(或者阻攔隊)只負責監督懲戒營,並沒有權利處決戴罪立功連的士兵。
而且,就連這個護衛隊的編製,也都在227號指令頒發三個月後(也就是1942年10月)被偷偷地廢除了。原因很簡單,這個措施除了可以擊垮自己軍隊的鬥志以外任何正面影響都沒有。蘇聯軍官也不是傻子,誰會向著自己的士兵開槍?
所以說,電影里的那些狗血場景只不過是米帝胡扯的罷了,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相比227號指令,更能符合好萊塢胃口的其實還應該是1941年頒布的270號指令,因為在這條指令中,斯大林倒還真提到了「就地槍決」這四個字……
命令開頭還是一些廢話,舉了部隊抗擊圍困的例子,及軍隊指揮投降的案例。
第一條條款命令任何指揮官或政委「撕下勳章,擅離職守,或投降」者應當被視為惡意的逃兵。此命令要求上級就地槍斃這些逃兵。其家人將被逮捕。
第二條條款要求被圍戰士用任何可能的方式進行抵抗,要求其指揮員堅持組織抵抗;根據此命令,任何試圖投降不抵抗者必須處決,他們的家人將被剝奪任何國家福利(和財政補貼)與救濟。
此命令亦要求師級指揮員對戰場上作戰不利的指揮員予以降職,如有必要,甚至可就地槍決。
斯大林在命令的批示里宣稱:「沒有俄國戰俘,只有叛徒。」
於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蘇聯官方從來就沒有批准過可以隨意槍決士兵的命令。
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件事:官方沒有批准並不代表就沒有發生過。
在二戰期間,尤其是1941~1943年這段時期,蘇聯強征了大批的罪犯、政治犯甚至遠東地區的日軍俘虜來作戰。這些人往往都被視為毫無價值的「肉盾」而被牌到最慘烈的地方作為第一梯隊進行自殺式的攻擊,旨在打亂德軍部署並儘可能地消耗對方。在這種情況下,指揮官槍斃逃兵時有發生。但是,由於相關資料十分稀少,我們並不能確定準確的數量和程度。
說了這麼多,擺出了這麼些乾貨,其實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政府通過媒體來控制群眾思想的事情,並不是只有XX才有,其實這種手法本來就是一戰時期由歐洲各列強們發明出來的。電影畢竟是電影,它不是紀錄片。如今甚至有些紀錄片都信不過呢!以後各位也都長個心眼,別動不動就拿電影或者遊戲什麼的來評價歷史,省得遭人笑話。
227號指令在1942年7月28日正式生效,但在僅僅三個月後就被各軍指揮官偷偷地廢除了。儘管在一些部隊中懲戒營、戴罪立功連和阻攔部隊這些組織仍然存在,但是其管理硬度已經大大下降。在1944年11月29日227號指令正式失效,所有懲戒部隊中的剩餘成員均被遣返回原來部隊。
227號指令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大放光彩(227號指令:1942年7月28日~10月;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8月23日~次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大量的士兵于軍官被逮捕並被編入了懲戒部隊,這些部隊主要負責在一些戰鬥最為激烈的地方發動半自殺式的攻擊,或者進行「人肉掃雷」(玩「戰爭之人」時我經常這麼干)。
一個懲戒營大概為800人左右,而護衛隊(阻攔隊)的編製則比較混亂,最大上限應該在200人左右,但是很多部隊中的護衛隊人數遠遠低於這個數字(沒有哪個指揮官會願意分出寶貴的人馬去干這事)。
截止到1942年末整個蘇聯紅軍部隊中有24993人在懲戒營中服役,而這個數字在1943年升到了177694;1944年隨著管理強度的逐漸減弱,這個數字降至了143457;1945年則只有81776人。
而有關由士兵及軍士組成的戴罪立功連(或者懲戒連)的數據則少得可憐,一直沒能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根據俄羅斯方面近年來非官方的統計,有大約158000人在整場蘇德戰爭中被以「懦夫」的名義處決,其中由大約15000人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也就是蘇軍管理最為嚴厲的時候——被處決的
而對於227號及270號指令到底在蘇軍官兵中激起了怎樣的反響,莫衷一是。有很多人——包括不少蘇軍老兵——認為這些關於處理和處決逃兵的命令是正確的、有效的,對在關鍵時刻激勵士氣有著很大的幫助;另一部分人——以西方為主——認為這是斯大林鐵腕政治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命令之一。(西方就不殺逃兵啦?開玩笑,電影《軍馬》里英軍還不是有督戰隊,軍官下令槍斃逃兵)
大部分西方社會(這個西方社會主要指美英法主導的北約西方社會)又比較注重人權,士兵是有投降的權利的(事實上投降的蘇聯士兵更慘...),所以認為蘇聯的做法極其不人道。
但實際上,戰場逃兵,算是現在,不就地槍斃,也得上軍事法庭。同樣的,高級軍官如果擅離職守,原則上也是可以就地槍決(臨陣斬將兵家大忌,一般都是戰後上軍事法庭)的。從蘇聯角度來說,槍決會引起士氣退散的逃兵,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軍事手段,更何況是當時那樣一個國破家亡的背景下,帶頭跑的肯定槍斃的越快。從227號命令這個命令來看,更多的應該是激起士兵士氣,而不是為了純粹殺逃兵。
下集更新:天啦嚕!某大國竟然強迫士兵用人海戰術衝擊機槍陣地,指揮官竟然說出天大......電影確實扯淡,看這個不如老老實實的看蘇聯人自己拍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如果覺得主旋律不爽,看《生活與命運》,那是禁書,相當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情況。
法國人拍蘇聯人,確實是挺扯淡的,自己一槍沒放,還往兄弟身上潑髒水。
是也不是。
督戰隊這種東西有,但多半是用在由囚犯組成的懲戒營後面,當然前期大崩潰之後斯大林那條再也不後退的命令下來以後也短時間的用了一下,不過後來發現明顯沒有for mother russia好用。。。至於斯大林格勒之後反攻的時候的時候成群烏拉的情況下則是不太可能了。。蘇聯步兵常常是搭乘坦克衝鋒的。。督戰隊的重機槍跟都跟不上。
肯定不是,仗這麼打,會輸。
解放戰爭時國軍也在搞督戰隊,TG這邊反倒是把抗戰時期就有的督戰隊撤下來了。
結果大家後來也看到了,對面解放軍越打越多。
用寶貴的機槍殺逃兵而不是打德國鬼子,你當紅軍腦殘么。。。。
大白天在一個狹長的廢墟中使用密集隊形,在彈藥不充足的情況下組織衝鋒,這種戰術,不管任何意識形態的國家,都是不可能執行的,因為沒有意義。但是蘇軍對逃跑士兵確有執行槍決的案例。不過絕不是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這麼干是要發生兵變的。電影要的就是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情境,另外黑共產黨成了習慣,你得適應。
俄國人到今天還被稱為戰鬥民族。
是因為他們真的還比較擅長戰鬥和總結戰鬥經驗。
而法國佬則正好相反
推薦閱讀:
※像海德里希和白起這樣殺人過百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二戰德國若是贏了,世界會被統一嗎?格局會怎樣!?
※為什麼蘇軍在二戰中蘇德戰場上的幾乎所有戰役里,傷亡都大於德國,卻能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