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北京人是什麼感受?
如題,大多數人還是很羨慕"北京土著"身份的,想聽聽你們的切實感受。當然不是所有北京人都家境優越才華過人,不同角度不同的想法都洗耳恭聽。
北京人,80後,父親是南方農村考上大學畢業分配進部委工作的,當時一個處長的侄女後來就變成了我媽。我媽也是外地出生,只是在北京長大。成長過程中作為北京人的感受有:
幼兒園在父親工作的部委幼兒園上的,接觸最多的人除了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就是父親單位的人(因為幼兒園就在旁邊),印象里「有本事」的叔叔阿姨基本都是講話一口口音的外地人(1980年代還有很多老幹部口音很重,當時的年輕人也大多一口鄉音),接觸多的北京成年人就是幼兒園老師,平時挺好的,但是訓人的時候真是話好多,現在還記得幼兒園老師在小朋友爸媽來接之前滔滔不絕訓他們的畫面。除此之外,我印象里的北京人就是售票員、售貨員、食堂大師傅、清潔工這些人——今天這些工作基本都是外地人做了除了公交售票員。因為家住在三環邊新修的居民小區里,只有周末上畫畫班的時候才會被媽媽帶著坐公交進東城區的衚衕,我對老北京居住的區域的印象就是臟,真臟,衚衕里九個方格組成的地磚縫隙里往往污水橫流,比我還高的綠色鐵皮垃圾桶三個一組並排放在路邊散發惡臭,廁所更是不堪入目。北京電視台那些年特別喜歡拍一些講老北京、北京城的節目,特自豪,小小的我就覺得很無聊,因為自己很小就去了不少外地風光很好的地方,就覺得北京人頂底之蛙。
同期媽媽在一個東城區的高中上班,她所在的史地組老師里她最年輕,我也是老師孩子們最小的,大家關係特別好,不時一起聚餐。這些人基本都是特別彬彬有禮的算得上老北京,絕不會說外地人印象里的那種"京腔」——那是社會階層比較低的市民家庭的語言,而這些中學老師基本不是國軍後代就是資本家的孩子,記得一個阿姨的爸爸是解放瀋陽時候國軍守將,還有一個阿姨的兄弟在汶萊,另一個奶奶是天津資本家的女兒,她先生的哥哥就是國民政府的國資委主任孫越崎。我媽媽的父親家也是九一八逃入北京的東北有文化的大地主,我媽講話就是特別標準的普通話,和大多數北京婦女說話那種潑辣松垮的感覺截然不同。
上小學了,為了讓我進個離家不太遠的好學校,媽媽調到了朝陽區一個創辦不久的初中,我進了附近的一個區重點小學朝師附小(原和平街二小)。去學校報到的第一天我就被某些同學一口粗魯的北京話震驚了!那個時候朝陽區大部分地方都是工廠,我的大多數同學父母都是北京長大的工人,這些工人家庭的孩子不但一口典型的「京腔」,而且有的髒字一串一串的。那時候的普通北京人比今天的粗俗許多。剛上學的時候我覺得別的男生的北京口音挺奇怪的,比如「冬瓜」,我一直清晰地讀成「冬-瓜」,兩個字一樣重,可是班裡別的男同學會讀成「冬估呃(短促的輕聲)」。不過長大了我經常說話也像他們那樣了,也不知道怎麼變過來的。反正我今天說話北京味兒比我媽重不少。
雖然在北京覺得北京土著挺土挺粗俗的,可是到了暑假寒假去外地玩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北京的好。那個時候,1990現代初,國內二線城市的居民樓比北京的明顯普遍簡陋粗糙(上海深圳可能不一樣,小時候沒去過),而且很多東西都是在二線城市找不到的。小小的我其實內心有點虛榮,到了外地走在路上有時候會刻意放大說話的音量,想讓路人都知道我是來自北京的小孩。長大了當然明白了,其實誰會在乎一個小孩兒是哪兒的人啊,只要乾淨可愛都是萌萌的。
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我一直升學運氣很好,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和中國最好的大學。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這個過程中同學個子越來越矮(或曰和北京市一般同齡人比):因為小學初中同學基本是北京人,且他們的家長大多數是北京人;高中的同學大多數都和我一樣,父母有外地人;而進了大學當然絕大多數同學是外地人了。從解放後一直到2000年之前,北京孩子對中國一般地方無論城鄉的營養優勢還是很明顯的,體現在了我的同學的身高情況上。初中的老北京同學有的特別熱愛國安,有的痴迷相聲(當年最痴迷相聲的今天已經是評書表演藝術家了);高中同學裡好像這種人就很少了。上高中的三年住在西城衚衕里的小姨家,算是體驗了一把衚衕北京人的生活,說實話大多數衚衕北京人和中國農村的居住條件真差不多。但是住了三年,考完試就去西單和中南海外牆的府右街遛彎,時不時迷路在白塔寺到西單之間綿延不斷迷宮一般的衚衕里,我喜歡上了老北京,對衚衕產生了感情。可惜高中畢業後不久,這些衚衕的大多數就被拆沒了,曾經走不到頭的衚衕,被閹割到往往只剩兩條相鄰的馬路中間的一小段。
到了大學,作為北京人的意義,好像就是周末別的同學在宿舍我回家,到了假期別的同學回家了我倒有時候回宿舍獃獃。那時候很多同學還是覺得我一個北京孩子自然家境優越,未來發展不愁,雖然那個年代拼爹還不是很要緊的一件事。
過去的二十年多年裡,北京的體力勞動和低端服務業慢慢不見了北京人的身影,北京人越來越多聚集在銀行電信這些窗口行業。大約08-12年那些年,突然北京城裡冒出來許多外地土豪,外出也看到其他大小城市建設得越來越洋氣,如今再也不像二十年前,一個偏僻地區鄉村的人就一定比北京普通市民窮、過的差,中國人不再以生活成長的地域定貧富,是發展的結果。不過北京戶口這些年突然又在買房買車的事情上有了種種特權,也是讓人唏噓。當然,更讓我唏噓的,是僅存的一點點衚衕街區里只剩下了老人、外地人和老外,飯館都是外地人開了糊弄外地人,老北京基本都被拆遷去了四環五環外,北京人文化世代相傳的土壤消失了。這座城市裡,除了攀登是永恆的,什麼人都是過客。
北京人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高突,鼻子寬扁,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
已經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會使用天然火,製造工具,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但還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
所以,生為北京人,應該跟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元謀人,藍田人,半坡人沒什麼區別吧。
感受……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會經常莫名其妙的挨噴呵呵
我去西安、南京、杭州這些城市旅遊打的的時候,都愛跟司機沒事聊兩句,人一聽是北京的,都覺得挺新鮮的,最常見的問題是覺得我們城市怎麼樣啊,在北京是不是能見到習大大啊,北京物價貴不貴啊之類的。
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覺得全國怎麼著也得四五億人來過北京吧,但是去這些地方旅遊後一打聽才知道,到過北京的人畢竟還是冰山一角,就說這些司機,雖然有些人很嚮往北京的生活,但是他們活著真挺幸福的。
每當給他們講北京的時候,我才能想起來原來咱的南鑼,咱的798,咱的CBD,咱的工體,甚至咱的京罵,咱的一切到了外邊原來都是內化在血液里的,甩都甩不掉。
我一直沒離開過北京。
我有朋友初中出國,她宣武的,正好趕上合併大東城大西城。她是那種很戀家的人,其實出國非常不適應,我上高中開學典禮會全程跟她視頻她倒13個小時的時差一直把校長講話全程聽完。然後宣武區沒有了,她哭著跟我說沒家了。之後再也沒要求過我幫她寄月餅元宵牛舌餅。
我以為她是個案,今年不是說要扯掉東城西城么,有個男生跟我聊這個事情。他說北京變得太快了,不能離開,離開了馬上就沒有家了。快的跟地震一樣,記憶中的大部分都可能沒了。我現在大學了,同學聚會從來不說約在以前學校附近的小吃店啊或者以前一起經常去的店,我都建議去新開的,我不忍心告訴那些興緻勃勃回到北京的同學由於城市改造那些都沒了。
北京改革多,規劃多。
我很幸運,我的母校還在,我的區還在,我以前常去的公園還在。
我的同學的小學沒了,改稱清華附小了。
寫的亂亂的,北京人沒故鄉,這兒不是北京,這兒是首都。
生在北京,父母都是北京人,小學初中大學同學也是北京人居多,但那時北京外地人也還不多。所以沒覺得北京人有什麼特別,但是工作了以後周圍外地同事很多,反而覺得自己是北京人了,因為在聊天中他們會不斷提醒你北京人的不是,給你貼一些標籤,好吃懶做呀,歧視外地人呀等等,我覺得我的北京人的身份感是被外地人抱怨出來的。其實北京人標籤是外地人刻意給你貼上去的,本身也暴露了外地人的一些自卑心理或者說再刷存在感。這是一場爭奪話語權的鬥爭,他們的目的是打擊你,讓你們這些土著離開舞台的核心,讓他們慢慢變得主流。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這句話可以讓他們在北京活的理直氣壯,肆無忌憚,看看大街上,公共場合,當外地人毫不隱藏的操著南腔北調,大言不慚的在北京地界大聲喧嘩的時候。我知道,我確實在慢慢離開這座城市,慢慢的走向邊緣。
我想說說自己的經歷,祖輩都不是北京人,我的父母都是在北京出生的。所以說,我這代可以算是北京人了。
很多外省的朋友們說,北京人能享受到的福利很多,你們北京人怎麼樣怎麼樣。
我真的可以理解,我現在在國外留學,感受到的歧視,不公平等等很多。
但我在這裡想說說我的祖輩,尤其是我的姥姥,姥爺。
他們不是北京人,在60年前,因為老家沒飯吃,向最好的朋友借錢買了火車票,來到北京,記得姥姥和我說,她第一次在火車上,看到了香蕉,但是不知道是什麼,聽別人說香蕉二字之後才明白,哦,這個東西叫做香蕉。
來到北京之後,找不到工作,普通話不標準,甚至找不到住處,在建國之際,官府也會有差人把外地人遣返回家(就像國外遣返黑戶一樣,但是在我們國家是自己人遣返自己人,想想好可笑。。。)。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生存問題,沒有技術,沒有錢,只好流落街頭,乞討為生。他們的這段經歷我也是從長輩的隻言片語中猜出,具體的我不能問,也不敢問。直到有一天,姥爺入伍參軍,被派往了朝鮮戰場,姥姥才由組織分配了工作,在北京安下了家。朝鮮戰爭大概打了五年吧,我姥姥就一個人擔驚受怕的過了五年,每天夜裡,她都會做噩夢,擔心前方會傳來噩耗。
最終,姥爺命大,活了下來。回到了北京,之後的故事,就很平常,他們生下了三個孩子,而且兒子很爭氣,屬於混到土豪級別的。
這麼多年過去,他們沒有改變初心,姥姥姥爺總和我說,在國外不要過的太辛苦,我們這裡能吃飽就知足了,你如果手頭緊和我們說,別怕。對我比對親孫子都好(我家條件不好,我舅舅土豪,而且我在家中排行老大,姥姥一家對我都很好)。姥姥姥爺是我見過最正直善良的人。
我現在家庭條件真的很一般,沒錢,沒房,但是我有北京戶口,我的所有親人都在北京,和北漂一族比,算是有人脈。但是每當想到自己回國後,將來要帶著老婆在自己出生的城市租房,被趕得顛沛流離的時候就會有點沮喪;同時想到我擁有北京戶口,而這北京戶口是祖輩人在大辛酸裡面淘出來的時候,心中就充滿了感激。
所以,我對外省人沒有任何歧視,同時也不覺得本地人混的不好,外地人搶了飯碗,要負責什麼的。北京是個好地方,值得為之奮鬥!
匿了。
說幾件小事吧:
1.前兩天《北京有兩千萬人在假裝生活》(標題大概是這樣吧)那個文章特別火。
然後我朋友圈分成兩派,一派是朋友啊客戶啊銷售啊轉那個「北京2000萬假裝生活」,另一派是我哥哥姐姐發小、初高中同學什麼的轉「作者欠北京孩子每個人五套房」這種懟回去的文章。
看的我異常緊張感覺又到了站隊的時候了。
上次讓我這麼緊張還是將太無二不給北京人優惠事件那次,我身邊所有小夥伴都轉了北京孩子聯合抵制將太無二。搞得那些天我想去那兒吃個飯都約不到人。
2.如果是非北京人的聚會,或者客戶向別人介紹我,會被特意強調「這是個北京孩子」。
3.會在微博關注「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這樣的博主。常常在評論里看到北京孩子噴外地人「wdb」「王德彪」,地域歧視時會覺得不太舒服。
但是看到評論里,外地網友罵北京人都不是好人的時候會感覺生氣。
比較微妙吧。
4.大學畢業後接觸的非北京朋友比較多,所以熟練使用兩套語言系統。
比如說和非北京朋友打招呼就是正常打招呼。
回家見親戚會自動切換成用下巴磕打招呼,完全是本能。
5.因為熟練使用兩套語言系統,而且京腔並不嚴重。所以常常在北京被問是哪裡人,有時我會說自己是北京人,有時乾脆胡扯。
這是去年春節前夕發生的事情:
6.很介意「崇文」「宣武」沒了這件事。
7.很介意小時候住的地方如今面目全非,雖然好像是變得更好、更高大上了。
8.那天去醫院看病,路邊有個老大爺在賣扇子,聽到大爺用北京話在吆喝,於是買了一把(希望不會被噴)。
9.並不算排外,但是真心喜歡過年那幾天的北京,因為最像小時候的北京。算是一點私心吧。
10.認為2008是最好最夢幻的一年(雖然有地震)。
唯一能和2008年抗衡的是申奧成功那一年,那年我還住在院子里,聽到申奧成功的消息一激動就竄上了房頂,嗯當然有梯子啊,然後坐在房頂上看遠處的煙花,電視里都在播申奧成功的消息,大人們在歡呼喝酒慶祝。
那天我在房頂上呆了很久很久。
上了四年回北京,還他媽的是我小學一年級的那個學校,又被罵「滾回天津去」!
anyway,罵我的全被我打了。
被外地舍友噴「北京人都自以為很牛逼」「北京髒亂差哪有我家鄉好 畢業打死不留北京」 我就呵呵沒人求著您來 誰讓你自己報的北京的大學 不想呆混蛋 別說我家鄉不好
生而為北京人
我是不是下一句要說我很抱歉?
本文作者:Jimmy
一個在北京工作,快要活明白的北京人
首發於SODO學堂(sodo_art)
我是一個北京人,雖然不及最純正的老北京地道。但祖輩隨毛主席打天下,建國後,便住在了北京的部隊大院,我的父輩在部隊大院生長,我也在部隊大院生長,我上的小學是我父親上過的小學,我父親小時候吃的食堂我現在偶爾還會去吃。
自己在北京生長了34年,不能說了解北京,因為北京太大,熟悉的都是自己常去的地方。
自己在北京奮鬥了12年,不能說已出人頭地,因為在北京人太多,181cm,照樣會消失在人海之中。
5年中層管理經驗,年薪40w,相較大多數,算混的還可以,在公司中也是一個部門的中流砥柱。
在1年前,雖然我意識到自己距離成功還有很遠,但我在北京有車有房有妻子,我清晰的看見了自己的職業天花板,不在公司,而在自己。
00.我的感受還得從頭說起
自己從小學習沒讓父母操過心,也沒令他們十分驕傲過,高中在東城區重點,年級前100,高考504分,自己和家裡都挺滿意。說實話,上大學之前,高中班裡37人,沒有一個外省市的同學,自己也從來沒有競爭意識,就是自己學自己的,考試出題我就做,從沒擔心過什麼。
上了大學以後,瞬間,班級中的北京人從「絕對數」變成了「相對數」,打聽了一下四周:
- 我們宿舍後來的老大,河南人,高考596分
- 老二,山東人,高考619
- 老四,南京人,高考603
- 老五,北京人,高考492
- 我行老三,504,比老五強點有限
「差不多就得了」,是我這一代北京人經常會給自己的心理暗示,因為從小到大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只要過得舒服,也不必太過擔心什麼未來,學校課照上,電腦照玩,朋友照談,社團什麼的樣樣不落,但都淺嘗輒止,因為當時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反正看看周圍,看看大多數,心裡就非常踏實,雖然宿舍里老大他們依舊努力,但我們除了學習成績,似乎沒有什麼差別,他的好成績除了老師多表揚幾句,也沒多為他帶來什麼。
大學一晃四年,我本想著家裡會給找工作,因為大院里一起長大的孩子家裡都給安排了一份穩定的事做,這對於我家來說也不是難事,但我父親選擇一腳把我踹出門去,不給找工作,不再給錢花,但給我留了一套部隊的房子讓我自己住。雖然這房子不是我們家的,需要交一年2000元的房租,加上供暖水電網,一年6000解決問題,但對於當時的我還是稍微有些困難,我需要自己從月薪2000的工作開始做起。
01.開始拼搏
回想當時,多虧了這套房子,給了我工作的動力,我開始知道努力,第一份工作是銷售,旅遊產品,從門市做起。說白一點,就是現在街邊的鏈家、我愛我家裡的銷售,最底層。不過還好,當時洗腦術還沒時興,沒被門店店長叫到店面前跳舞喊口號,一門心思全都交到了工作上面。
我做的是出境游,因為是第一份工作,所以沒有什麼章法,全靠賣力。出境游需要收集客戶簽證材料,一般是周三培訓的時候,從門店把收集好的材料統一帶到總部去。
可能是「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吧」!這真是一個魔咒,我雖然剛剛入行,但業績已經做到了門店第一,比掌握了很多老客戶資源的銷售業績還突出。全憑著一股子傻勁頭,只要收集齊了一波材料,我就把東西送到總部,當時的路程是地鐵11站地。
我的第一份工作僅持續了一年,從門店銷售做到了門店店長,工資從2000升到了平均7000/月(包含提成在內),最高的一個月拿了20000。離開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我不滿足,旅遊行業的銷售,門檻低,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雖然我繼續待在這裡,錢上面不會吃虧,但我想站上更大的平台。
02.不知滿足
實話說,第二份工作,我靠了家裡的關係,我父親給我介紹到了一個公關公司,我的項目組為某小眾領域的世界第一提供在華的一系列公關策劃與落地執行服務。雖然工資沒有第一份工作高,一個月6000,但我領著這份薪水,一干就是6年。
長本事,是我在那段時期的唯一念想。我從新聞稿撰寫到項目活動策劃、執行、物料籌備,我全都干過,一般人幹活動就是活動,寫稿子就是寫稿子,但領導格外照顧了我,把公關需要的技能我全乾了個遍。作為一個北京人,在這個時期我拼的像個非洲人。道理也很簡單,我雖然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但我的薪水仍然是6000/月,我在心裡一直暗暗比較,如果你還在干銷售,你現在已經年薪20。我要掙錢,成為了那個時期我內心最強烈的呼聲。
6年過後,我以年薪15w,項目經理的身份離開了我父親朋友的公司,憑藉實力跳到了現在這家公司,一個有合作關係的甲方,小眾垂直行業Top 3,市場部經理,一直干到現在。
03.事業全面爆發,不過曇花一現
由於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與項目組織能力,我的領導一直以來對我比較尊重,薪水開的也足,進門就是25w/年。
剛進公司時,體內還殘留著當年非洲烈日般的激情,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老闆的選擇無比正確,我帶領著市場部的業績3年提升了800%以上,領導賞識我的才幹,同事尊敬我的人品,2015年我成為了公司的市場總監,年薪已提升至40w+,我認為自己達到了巔峰,事實上,我也確實達到了自己的巔峰。
曲線是一道神奇的弧線,因為只要經過峰值,必然是一段下坡,而且向下出溜的飛快。
2015年,我雙喜臨門,事業有成,和自己長跑5年的女友喜結良緣,住的地方還是父親留給我的那間房子,區區6000元/年的費用對於現在的我已經九牛一毛。
是的,我主動放棄了再一次成長、再一次騰飛的機會,因為我是北京人,我不用買房,我少吃了很多苦,我也不想再吃苦了,現在的我已經比很多同齡人強。
房子修繕一新,車子女方家配好,我倆的工資已經能令我倆安枕無憂,婚後生活可以說太幸福,幸福的像沾滿了蜂蜜的毒藥,讓我忘記了自己是經歷了如何的不易才走到今天這步,也令我麻痹,對未來的方向喪失原本靈敏的嗅覺。
04.上天永遠公平
「有房兒」是北京人的天然優勢,真的幫到我們少奮鬥10年,提前進入舒適區,免受撲面而來的經濟重壓。現在北京北三環,一個100平米的住宅,叫價1000w。外地來北京工作的有志青年,不僅需要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還要想方設法解決戶口問題,除了奮鬥以外他們別無選擇。
這時需要說回我們宿舍的老大,那個河南人,他在北京比我發展的更為迅猛,不僅是因為房子、戶口的問題令他別無選擇,他更是被逼上絕路。他的父親在他30歲的時候罹患癌症,他的工資當時不僅需要交房租,還要給父親治病,對於他來說,當親戚朋友的錢借無可借的時候,工作就是他唯一的希望。
他的勤奮只為他的父親賺取到了三年生命,每一次他把父親從鬼門關搶回來的時候,都會長舒一口氣,雖然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他選擇把最難走的路跟他父親一同走完。
三年時間,迅速將他歷練成為了一個男人,大開大合,有勇有謀。當他傾盡全力送走父親的時候,已經是一家規模在300人左右的私企COO。
如果讓我對我倆的經歷做一個階段性總結,可能會是這樣:總監一級,對於北京人來說,多數會將其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職場終點。但對於北漂來說,它更像一個能夠在北京立足的起點。。。
05.人需要過的永遠是自己這關
「皇城根兒,天子腳下,差不多得了,你還想登天?」
「有房有車,活那麼累幹嘛!」
直到一年前,我都過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安逸日子,公司雖然平穩發展,但我再無長進,開始張羅著大學同學聚餐。那天晚上我有喝大,口出狂言,肆無忌憚,第二天酒醒,收到班長發給我的一條微信,很長,刺痛我的內心:「你知道嗎,現在同學們都很煩感跟你在一起!」
借著還沒清醒的酒勁兒,我哭了,我在職場混的這些年獲得了什麼?除了有限的金錢與短暫的榮譽,似乎沒有留下任何可以為人稱道的足跡。
我找到我們老大,我敬佩的大哥,虛心請教:
「器小則盈。原來說你愛小心眼,你還總不信,以為我們是說你小氣,你什麼時候少給我們兄弟花過錢?現在知道了吧,小心眼不是說你摳門,是說你心胸窄,容易滿足!你連眼界都還沒打開!你是市場總監,沒錯,但你除了頭銜,除了對公司做過的貢獻,你為社會留下了什麼?你之前做的是一份工作,你有想過什麼是事業嗎?我父親曾對我說,在你無法控制財富之前,給你過多的錢,只會害了你。你想想你當年打拚的時候,什麼時候腰包鼓過,再看看你現在,呵呵,明白了吧。」
他繼續說:「廉價的房子,白來的車子,令人羨慕的薪資,你看看你現在,像個廢人一樣,你生活的動力呢,你的理想呢?你當年的雄心壯志呢?還是難道說當年就是想掙點錢?你如果現在不過你自己這關,你馬上就會下馬,還總監,跟個孩子一樣,有點才華就自視甚高,你自己這關就這麼好過?!」
轉眼2017,如果說自那之後,我發生了什麼變化,或許一句非常通俗的話便能概括吧——「找到自己的理想,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市場在我眼中不再是宣傳,不再完成KPI,而是與客戶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溝通。
我開始重新努力,不為財富,為實現我與公司共同的理想。
北京的老爺們兒們,心大一點,別太仰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別埋汰北漂,機會面前人人平等,你不爭取,還等著別人送啊!
幸虧有房
生而為四川人,我能吃辣,我驕傲!
生而為東北人,我仗義豪放,我驕傲!
生而為北京人,我皇城根兒長大的,我……
你驕傲?你不就北京人嘛驕傲個屁啊,皇城長大的了不起啊?住皇宮裡的都是太監,往上數三輩你是北京的嗎?巴拉巴拉……
土生土長北京人。小學到研究生都在北京。
我的感覺就是到了大學才發現北京人是弱勢群體,所有人都在拿有色眼鏡看你。我自己從未有優越感,優越感只是外界賦予的傳說。自己仍需努力。
首先說我沒有歧視外地人,跟我關係不錯的朋友,除了我閨蜜,都不是本地人。
說優越感確實沒有,說有特殊待遇也就一般吧,應該說北京的基礎設施建設確實比其他地方要好些。總說北京人有特殊待遇,其實有些待遇外地人在自己老家同樣可以享受。既然選擇了背井離鄉就要做好心理準備。
北京土著不一定比外地人過的要好,我只是剛好投胎在北京了。外地人在老家可以買套房,我卻在自己老家買不起。為了成為國際大都市,我都快不記得我老家長什麼樣了。都以為北京人賣套房就發了,如果是在十幾二十年前,其實你就是換了套房子而已,那時候的房價不是天價,賣了自己住的房子就要喝西北風。曾經有個不太熟悉的外地同事問我「你在北京有房吧?」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蠢么。。。我反問他「你在你老家沒房么?」他說有啊,那為什麼我在我老家沒有房?我們一家三口睡大街么?為什麼允許你老家有房,我在我老家沒有。
北京被冠以了很多標籤,而在我眼裡,北京=老家。而我在自己的老家,卻總要接收各種有色眼光看待。
身邊工作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北京人,而且不好找工作。說下我工作的兩次經歷吧,比較坑。
第一份工作,因為我閨蜜在,當時我大四結課但還沒畢業,直接就去跟她一起了,也沒多想。當時一心就像擺脫校園,去了才知道有多坑。只有我和閨蜜是北京的,受到各種歧視,我倆說話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言,不然會被圍攻炮轟。幹了4個月我離職了
現在的工作是第四家公司,剛來不到半年。面試的時候,因為自己沒長心眼兒所以也是坑。當時薪資要的1W,面試的不是人事而是部門老大,所以當時只是提了,並沒有定下來。收到offter的時候並沒有提到薪資,所以我想當然的就認為1w搞定了,等到了簽合同的時候變成了8K,我滿臉的疑惑,老大說人事沒通知你么,我說沒有。因為這家公司離家較近不加班所以暫時留下了。我最近才知道的,老闆是河南人,聽說我是北京人,認為我不能吃苦,嬌生慣養等冠以的壞名聲,因此壓了我2K工資。當然我不是歧視河南人,我也認識幾個關係不錯的河南人,都很nice。
做設計三年多,加班無數,通宵過,領導客戶對我評價一直都很好。也是第一次遇到上來就壓工資的,還不是談薪資的時候壓價,而是這種手段。
我有個東北的朋友關係不錯,有段時間天天嚷嚷北京這不好那不好要回老家,一問才知道他被人騙了幾百塊錢。一開始我沒搭理他,後來實在嚷嚷的我受不了了,我就問他騙你的是北京人?他說不是,那你嚷嚷幹嘛。我就是來洗地的,都說北京不好,說北京好多騙子,小偷多,到處坑你錢,租房被騙等。但是我也很好奇,坑你的有多少是北京土著。
再說下我老媽,我也是醉了。。。
我媽算是北京土著了,我爸是江蘇人後轉的戶口。今年春節坐公交去我姨家串門。都知道春節的北京就是座空城。車上加上司機售票員不到十個人,我媽小聲說「你看,這車上除了司機售票員,你跟我基本都不是北京人,連你爸都算上」。。。我當時滿臉的黑線,不知道我爹聽見怎麼想= =
阿,剛好補張圖
小時候覺得北京話就是普通話,現在呢,一下兒就能分辨出京片子來,明明在家門口兒卻覺得特別親切。
沒啥,就是挺羨慕外地人的房價的
北京出生的90後,往上數三代都定居在北京。家族明朝就在北京,明清年間舉家遷徙到南方,建國前跟著D一起回來的,祖輩都是離休,地道的北京土著。
回答題主的問題,不同出身的北京人,感受是非常不一樣的。
處境最好的,是家裡官身,不需要多高,只要老一輩熬到了80年代,就能給子一輩極大的便利。這一類家族,有成了大富貴的,也有跌了大跟頭人進去了現在還起不來的;更多的是類似於我們家這一類:沒有多富貴,卻也算不上窮,老人是從龍上來的,子代自然培養出一些眼力。在下崗潮前夫妻倆就有一個下了海,前幾批商品房出來就出了手,家裡最晚的03年前也都買了不止一套房,三環內的現在什麼價格那自然是不用說了。
我出生於這樣的家庭,衣食確實無憂,但也算不上多麼稱心如意。童年在九十年代,物資還是比較匱乏的,家裡為以後計,過得也節省。家教嚴格,想要的想買的也一樣不敢跟家裡說。小升初不再有考試,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奧數學英語,天天轉著圈去各個初中應試,出生在哪裡都是一樣。
中學之前,我這個家庭水平的北京孩子,和其他城市的也差不了太多。上了初中之後,城市差距開始拉的非常快,我是從這時候開始喜歡北京的。說句不中聽的話,那些懷念老北京的人,要麼是沒見過瞎湊熱鬧,要麼是家族沒本事才懷念以前人人都窮的日子。九幾年路都沒修明白,多數都是混行道;稍微遠離市中心路邊下水溝都是敞著的,下了雨水就連成一片,不熟悉路的經常騎著騎著車就掉溝里了;即使修了下水道的也是下雨就堵,滿城的臭水躲都沒地方躲;老城區四合院是沒有獨立衛生間的,寒冬臘月要麼忍著放尿盆在卧室里,要麼摸黑去公共廁所;供暖不全,年年被爐子熏死的就不知道多少;一到冬天沒有一百斤大白菜那一家人日子都沒法子過;只要住進樓房都惹人羨慕,但樓房也不盡如人意,三米五的房頂冬暖夏涼是真的,但是很多一個單元房住兩家人,後來房產證下來掰扯不清的大有人在;洗澡都是公共浴室,衛生巾建的小根本沒打算讓你放熱水器;公交車慢,地鐵也慢,夏天都沒空調天天有中暑的,現在的二號線以前叫環線,那個環給修通了就花了有十年,我住在二環邊上,去趟天安門來回要一整天……你要說懷念那時候的北京,不要這個發達的現代化國際都市,那可真是夠拎不清的。
兩千年左右,北京平民的水平確實和其他地方拉開了。各種新鮮東西都佔了頭幾份,PC機啊,寬頻網,復讀機什麼的,在我的教育,尤其是語言教育中給予了極大幫助,眼界也就慢慢打開了。中學畢業的高考,是差距的頂峰。400分北大清華那是做夢。北大清華在北京錄取率最高的年份,也就只0.8%左右而已;換句話說,你要是再自己省份考不到前1%,你出生在北京也一樣進不去北清。真正照顧北京孩子的,是下面那一水兒的985和211,北師農業人民理工交大這一圈。如果目標只是這些學校,聰明點會用功高考是真不怎麼費事。北京一本率30%,但這個數是算了延慶望京門頭溝這些區的。你要是生在東西城,或者海淀朝陽的核心區域,繞著城中心那一圈一本率能到80%。只要胎投對了,中上的資質,肯用功,985即使不好說,211是完全可以的。
畢業之後,想在北京里找個混飯吃的國企,戶口本助力不少。但是稍微追求高點,那跟哪裡的人關係就不大了。只不過有房傍身,父母養老無憂,路走得大膽許多。
生而為北京人什麼感受?很慶幸。就我這代人而言,少時的苦和其他地方孩子一樣沒少吃,但是自己的長大也伴隨著城市的崛起。北京走到了這個國家的前列,我也就跟著她走到了國家內部競爭的前列。也慶幸我自己小時候還算懂事,沒有浪費了祖輩和這個城市給予的先機,拿到了不錯的學業結果,就著浪潮走,沒有浪費它。
幾年前我看過這樣一張圖:
感覺整個人都不好
人生中我也有很多再難以達到的夢想。比如是個富二代,比如身高1米9等等等等。
然後這些富二代,大高個會跟我說「我這樣有什麼好」,曆數自己這項特點給他帶來的不便。
講真,這種說法就像「尺寸不是性生活美滿的關鍵,硬度和技巧等等等才是」,就算讓個公認的長槍兵或身經百戰的女性出來作證也一樣,即便千真萬確,也難以令人心服。
現在我告訴你,「投胎成為北京人」跟這些東西一樣,我說「我這樣沒什麼好處,很普通。甚至有時候會找來麻煩。」。聽者到底有多少真信,我心裡實在沒底。
在我看來,中國被地圖炮最嚴重的五個地區,大概河南東北並列第一,北京上海並列第二,安徽第三(含南京)#手動滑稽
你跟其他人一樣從娘胎里出來,正常的成長,父母老師都教育你要誠信,寬厚。突然有一天一個口音迥異的異鄉人在你家的地界上恨不得生啖你肉,說出了那句21世紀東亞最強音:#大霧
「沒我們xxx養著,你早餓死了」
你什麼感覺?除了調侃一句「我是回民,不吃豬肉」(並不),實際上更多是三觀碎掉的聲音吧。
如何對一個與你素不相識但似有奪妻之仇的人寬厚相處?你們知乎大神這麼多,回頭可以搞個live解答下我的疑惑。實際上生而為北京人最多的感受就是這種莫名其妙,無冤無仇,因為政策上兩地人民都不能決定的某些東西,兩地人民成為了矛盾體。
至於那些別人所羨慕的「戶口優勢」,「教育醫療資源優勢」等等等等,我感覺起來相當的有限。這種東西說真的,就像衛生巾一樣,最好的一定是讓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的吧。同時我們也必須感謝當年因為各種理由拒收北京八大院校的省市地區,感謝醫生無法使用當地方案被患者怒斥最終轉投不用說方言的北京。北京目前足以傲世全國的社會資源,有您們的一份力。
至於優越感,我必須要說,跪著看人,自然要低人一等,不管你嘴是笑是罵。我不認為我天生優越。我的「優越」絕大多數情況下源自他人內心的自卑。那些別人眼中的「優越」,在我眼裡非常的莫名其妙。僅此而已。而如果你覺得一個北京人有優越感,特別是對你時會顯示出這種感覺,大概可能是兩種情況,我面前提到的這種,以及你辦了什麼不地道的事情。事情可能不大,但不地道,說出來你嫌事兒媽,他嫌嘴碎。
我的人生沒有什麼大富大貴,雖然生在北京無數的大院里,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的生活非常坎坷。身邊的同學從大院里的軍二代,富二代,官二代變成了現在全國各地的土豪大腿。我的境況依舊沒什麼改變。生為北京人,還是市區人,還是市區里相當有錢的那個區的人。並沒有遇上傳說中的拆遷分房拿幾個億然後過上吃喝無憂的生活。
若要說出生在北京,與出生在別地最大的區別。想必就是對待北京的態度。
對他人,這是首都,然後才是六朝胡地北京。對我,這是家鄉,然後才是北京,最後的最後,他是我們國家的首都。
這兩方都希望這座城市更好,我先假定這一論調是成立的。但是由於角度的不同,這個「好」在雙方眼裡是有矛盾的。
就像奶奶姥姥帶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是胖墩而且任性,在他們眼裡吃飽穿暖要啥有啥,當個大胖小子就是對孫子的好。但在父母來看,或許不盡然。
外鄉人如何希望北京好,和北京人如何希望家鄉好,從根本上就是不一樣的。前者的訴求是繁榮,機遇,富足。本地人更多則是關心安全,安穩,安定。這容易被人理解成不思進取,但這不是,你在老家炕上躺著想的也是這仨:人身安全,工作安穩,生活安定。
兩方對北京的好,終點也不一樣,前者希望北京成為繁榮燦爛可以帶動身邊一眾兄弟富足的城市,創造更多利潤,價值。北京人呢?或許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夢回北平吧。那個真正的故鄉。
我不想評判這兩方哪個對,但北京人對北京更多是對家鄉天然的情感。至於首都,哎呀全國人民選的,不能辜負全國人民的期待……總體來講,是一種負擔。
很多知乎奇行種問生為北京人是不是很恥辱?我想說雖然作為北京人,我和我的同學也因這個身份吃過不少虧,但在此我必須說,我對我家鄉的現狀不滿,我對我家鄉的安全擔憂,我對我家鄉的未來失去希望,更別提空氣質量,某人的人頭了。但我永遠以我是北京人為榮,也以這座偉大的城市為榮。
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無端被黑,無端被羨慕。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百姓,經歷著人生中無數的不幸和萬幸。只不過是,我家北京。
ps.我為了避免「我知道你是首都來的,知道你家有天安門,你卻不知道我家」這種尷尬,也在課餘時間補了補課。不然一上來一句「你家這是哪裡啊?沒聽說過」就給人「優越感」。實在無法深入交流。當然,副作用就是,很輕鬆學會了地圖炮。
現在:
我是山東的
齊魯大地,聖人之鄉(我其實想說挖掘機哪家強)
我是河北的
燕趙自古多悲歌,你我本是一家人(我其實是想說元首你還好么)
我是河南的
中華起源,華夏始祖(然後捂好錢包)
我是東北的
林海雪原,豪氣衝天(我來了不信你砍我,就瞅你,我爺爺當年就是這麼瞅張學良的)
我是安徽的
十朝都會,六朝金粉(好像哪裡不太對)
阿拉桑海寧
9:1!弄斯癟三!(這是假的)
這裡再跑題說一下地魔多年的相愛相殺。總體來講,北京人很討厭外強中乾。外表華麗,沒有內容是北京人民對上海從人到辦事的刻板印象,一個世博會開幕式可以說明問題,錢沒少花,場面的確華麗,但給人感覺實在炫富。
上海人怎麼看北京人這不太清楚,但估計評價在鄉窩寧那一類吧。
但是作為兩個超大城市,北京人和上海人作為將自己的城市當家鄉看待這方面是有共同話題和共同語言的。所以兩方雖然從行事思路上有極大的差別,但實際上還是有相同的需求的。
同時我也認為,這個國家既需要關心包裝格調,計較成本的人,也需要追求乾貨,樸實無華的人。幸二者為我朝帝魔。
然後是海外小番外:
老外「你來自哪裡?」
我「北京」
老外「所以你是韓國人?」
我「不,中國」
老外「你們的首都是上海還是香港?」
說點壞的。
你玩,外地人:四百分上清華北大就是輕鬆。
你學,外地人:四百分上清華北大你還用學?
所有因為制度導致的不平等所產生的怨念都會添油加醋的落在你這個個體上。
所以北京人只跟北上廣玩,外地人:北京人裝逼。
推薦閱讀:
※總是對北京人有成見的人,是因為什麼?
※北京人的素質體現在哪?
TAG:北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