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成功,更多的是因為運氣還是勇氣?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經濟學思維,更多經濟學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事情是這樣的:
企業家的成功是積蓄資源在一個可以贏的時間點全力出擊,然後贏了。
那麼,在外人眼裡,這裡面有勇氣:真敢拼啊!
也有運氣:怎麼回事,這個機會偏偏被他逮住了!
實際上,在企業家心裡:我是該勇的時候才勇的。而運氣,是我等了很久才等來的。


在一個沒人願意釣魚的池塘里釣魚,這叫勇氣。

在一個沒人願意釣魚的池塘里釣到了魚,這叫運氣。

在一個沒人願意釣魚的池塘里撒網捕到了許多魚,這叫成功。

如果你沒勇氣去釣,就沒有機會有運氣釣到魚,也就沒有後面的撒網捕魚。


(一)管理理論和經濟分析的價值幾何?

企業界朋友問我,企業管理者應該讀什麼書?我回答說讀經典。他再問,企業管理理論和經濟分析文章不重要嗎?我說,是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企業家是先形成一套管理理論再開始創業,也沒有一個企業家是根據某個管理理論獲得成功的,更沒有一個經濟學家能夠預測經濟危機或未來的經濟情形。

無論是洛克菲勒、安德魯·卡內基(不是戴爾·卡內基)、比爾·蓋茨,還是李嘉誠、王永慶等等,他們當初並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只是有一種衝動,創業的衝動或賺錢的衝動,後來變成全球大企業是他們始料不及的,和他們同時代的企業99%都消失了。

所謂的企業管理理論只是專家的事後總結,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隨著時空流轉,這些理論的價值是非常有限的。三十年的改革開放過去了,人們開始評頭論足,得與失、對與錯、動輒洋洋萬言,這些似乎滿腹經綸的學者專家口若懸河,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以一種無可辯駁的姿態闡述著自己毫無價值且於事無補的觀點。

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對未來是茫然不知的。一戰和二戰造成了巨大的人類災難,事前無人察覺,事後如雪片般的總結反思,痛定思痛又有何用?是的,總結和反思讓每個人都知道戰爭的可怕和愚蠢,可是,為什麼戰爭還在世界各地上演!人類的知識和經驗究竟有多少價值?

再看一下前幾年由次貸危機引發了金融危機再發展成全球的經濟危機,有誰預先知道?事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學家們紛紛發表文章總結經驗教訓,凱恩斯主義、哈耶克理論被人們從廢紙簍里找出來,重新賦於了新的價值(當初否定的也是這些人)。

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證明西方經濟學理論都是事後諸葛亮,經濟危機從未得到有效的預測和預防。目前西方主流經濟學思想還是凱恩斯主義,亞當斯密的理論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受到了挑戰,凱恩斯主義就佔主導了。但現在出現的債務危機使凱恩斯主義受到了挑戰,我看有一天哈耶克的理論會佔上風。從經濟學角度看,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和哈耶克的經濟自由主義是死對頭,兩個人也爭論了多年。這樣來回折騰有什麼意義?我雖然感覺哈耶克的觀點更接近真理,但我同時認為有人刻意誇大哈耶克的影響力是荒唐的。哈耶克充其量是個有其獨立見解的經濟學家而已,其地位與弗里德曼差不多。就其整體學說而言,我看他更像個思想家。如果從哈耶克的哲學思想來看,他更接近中國的道家和法家。凱恩斯則有點儒家和墨家的味道。哈耶克藝術,凱恩斯技術。

西方經濟學理論的艱澀難懂絕不亞於西方哲學,讀起來頭大。但站在哲學的高度看經濟學的理性和數學模型會發覺它們是幼稚的。就其對社會發展的指導意義類似於西方哲學對人生的指導意義一樣,都是差強人意的。所以我是敬而遠之的。經濟學、市場學、企業管理理論等等都是遠離真相的,屬於術的範疇,屬於小技。研究它們玩玩可以,但當真就偏離方向本末倒置了。所以它不能作為一個企業家關注的重點,真正的學問在宗教和哲學裡,在經典里,在自己的心裡。

國家用納稅人的錢高薪養著的眾多的經濟學家,他們忙忙碌碌的表面似乎懂得比一般人多得多,而事實上卻是他們並沒有表現得比別人更出色。凡此種種,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對未來幾乎一無所知,那麼可憐的人類到底能確定什麼呢?

我們回顧一下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出現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代企業家,他們往往是靠賺政策錢和機會錢發財的,他們文化水平有限,基本上不了解現代經營管理思想和方法。但是我記得當時《企業家》、《經營管理》、《經營管理者》等等雜誌上每期必然有介紹他們管理套路的文章,什麼「經營十八法」「管理八大鐵律」「孫子兵法在某某企業的成功運用」,還有什麼戰略、戰術、理念、權術、謀略等等,令人眼花繚亂,大家紛紛效仿卻從不得要領。後來,我們看到的兩個事實是:1、這些文章全部是由專家或記者拼湊出來的,企業家本人看到後也大吃一驚,但接下來因為虛榮心作怪,他們就漸漸地接受了自己的偉大,從此,他們進入了自掘墳墓的擴大再生產和多元化經營的苦旅,其行為是典型的無知者無畏。2、這些似乎擁有一套套管理理論的企業家都失敗了。除了史玉柱等個別企業家東山再起外,其他的企業家從此銷聲匿跡了。

我們生活在未知中,這是人類的無奈和脆弱。人的行為是思想指導的,而這個思想的形成只是一個人學識和經驗的映射,局限性非常大,它符不符合現實或對不對只有天知道。說起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本質卻是,「謀」的本身也是一種安排。

現實社會的醜陋在於,人們總是以成王敗寇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以北京中關村為例,進入創業的人不是學有所成的海歸就是國內高學歷的人才,他們象徵著勇氣、活力、知識、信心和追求。每個企業都是在躊躇滿志中誕生,然後在捉襟見肘中艱難度日,最後無情的事實是,98、7%的精英葬身商海。這些失敗的英雄人們是不屑一顧的,他們被貼上狂妄和無能的標籤成為人們的笑談。而只有那1、3%僥倖上岸的人才是人們追逐的楷模和羨慕的對象。

由於整個社會的浮躁、貪婪和缺乏信仰,一些獲得暫時成功的所謂「成功人士」也逐漸變得虛榮和膚淺,他們一旦失敗,馬上會歸罪於新技術革命或互聯網思維等外部原因。一旦事成,他們就會大言不慚地宣稱,他當初是如何如何預見到現在的成功,他依靠什麼什麼理念經營管理等等。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接下來是「欺人」,他會一本正經地向別人吹噓他的「先知先覺」和忽悠人的「成功之道」。

大家想一想,我們是不是經常在被世俗忽悠的同時還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我經常有這種莫名其妙的自信而忘了蘇格拉底說的「我是無知的」。其實,誰認為自己有知的本身就是無知!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真正的企業家說過他預知未來或他是按照某個理論獲得成功的,而更多是觀點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成功了,當初都是為了生存而創業,根本沒想到會擁有巨大的財富和成了大企業家。那些擁有信仰的人會把財富和成功歸結為前世今生的因果,如李嘉誠、劉長樂、曹德旺、順豐的王衛等人。據說篤信佛教的王衛是馬雲最崇拜的人。智慧者則把這一切歸結為命運使然,如松下、洛克菲勒、稻盛和夫等。

楊絳先生風趣地用「自欺欺人」來描述暮年的生活,那是指個人境界,老了自己騙騙自己玩玩,很貼切和很智慧。

人們對未來的感知往往來源於第六感或神諭,另外,歷史的規律也會告訴我們一些模糊的答案。比如,根據經驗和概率,我們知道在中國創業的成功率是1.3-3%,但我們卻無法預先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更無法預先知道我們因為什麼原因成功或失敗,幾年前我們還在總結柯達、索尼之所以長壽的成功經驗,而今天它們已經和它們的成功經驗一起灰飛煙滅了。今天還活著企業誰能告訴我們它還能撐多久嗎?海爾一面裁員一面阿米巴,華為在收攏散了的人心,新希望一會兒扁平化一會兒合併同類項。哪個是對的?只有上帝知道!企業家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做決定碰運氣。萬一哪個企業碰對了就會成為媒體追捧的對象,總結出一套連企業家本人都難以置信的天才秘訣。真不知道這些時過境遷的東西對別人有什麼用?

很多介紹企業或企業家的書籍和文章也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作者往往是一些從來沒有在企業呆過的專家或記者,出於職業和吃飯的需要,他們會看一些管理理論方面的書籍,熟悉和了解最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對最新經濟方面的名詞如數家珍,頭頭是道,什麼B2B、B2C、C2C、O2O、G11、互聯網+,還有什麼總部經濟、拇指經濟、F1經濟、搜索力經濟、直接經濟等等。他們為了迎合企業宣傳的需要和自身謀取金錢,往往把普通的經營管理方法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甚至哲學和宗教的高度進行總結、提煉、歸納,並冠以秘訣、寶典等神秘字眼,吸引人們的眼球。有人把幼稚的中國企業經營活動上升到哲學高度,並煞有其事地總結了幾個層面加幾個方面,真是讓人啼笑皆非。書店裡充斥著打著比爾蓋茨、巴菲特、李嘉誠旗號的經營之道、發財秘訣、管理名言等等書籍,大家趨之若鶩,可是人們不知道,不要說這些忽悠的書,就真的是李嘉誠自己寫的書,那也是他思考的記錄,是他實踐的總結。他的天資、家庭、背景、資源、所處的時代、地點、市場、個人境遇和經歷與你不一樣,這就決定了他的經驗對你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是人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而不自知。

試圖在中外成功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挖掘經驗是徒勞的,因為這裡面有國情的不同,行業的不同,地域的不同,企業規模的不同,企業和市場的環境不同,時代的不同,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市場競爭態勢的不同,企業文化的不同,投資者的發展戰略不同,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的素質不同,企業的性質和背景不同等等,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照搬或東施效顰那是十分可笑的。

經營管理思想與經營管理模式是不同的概念,如果問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營管理模式?答案是沒有!但如果問現在有沒有值得推崇和學習的企業管理思想?答案是有!如目前中國大企業都在紛紛效仿的稻盛和夫的純凈靈魂、愛、善、利他、自律,這樣的人生哲學和經營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不僅做人要學,辦企業也要學。但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模式是否適合中國的企業就值得商榷了,阿米巴經營模式是稻盛和夫哲學和宗教思想的產物,離開了這一點,阿米巴經營模式就是無根之花,只有凋謝一條路。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的確是有效的,也是很人性化的,我們要模仿稻盛和夫可以,但首先要考慮前面所說的諸多「不同」,我們要問問自己:它與我們的企業文化契合嗎?投資者和管理者的精神境界達得到嗎?員工有這種「哲學共識」嗎?搞「內部市場化」,部門之間能配合嗎?還有成本核算、內部定價、經營會計、分權與集權、預算、利益分配等等問題如何落地?

(二)經典著作是企業管理者的必讀之書

由於人、時、空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那些「事後諸葛亮」式的管理理論書籍對於企業管理者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還有就是,那些根據事物的表面現象進行數據分析的經濟學理論和預測也是沒有價值的,它們往往是作者的想當然或「馬後炮」式的廢話。

我們注意到,美國100強的CEO的書櫃有超過90%的書籍都和經濟基本無關。著名的金融投資家索羅斯就是學哲學的,索羅斯在商務藝術館出了好幾本書都是哲學書,他關注的是事物的本質。與此相反,中國的分析師卻在股災到來之際還在憑小聰明搞數據分析,他們關注的是事物的表面現象。

有個學者的調查發現,「傑出的企業家,他們不是讀了商學院才成為老闆,是因為做了老闆才去商學院。」顯然,商學院是教不出企業家的。他同時指出:「現在中國企業家越來越不喜歡看企業管理的書,反倒喜歡看宗教類、心靈類、哲學類的書,我自己有一個經驗,跟企業家剛開始接觸時,就會談一些關於經營管理、品牌戰略、系統流程的問題,接觸深了以後,跟我談得最多的是關於身心靈的問題,心智的健康和靈魂的健康,這是他們很關注的。」。我認為,關注心靈或靈魂的企業家才能稱得上是有境界有思想的人,而流連於物質世界和大腦分析的企業人是淺薄而不知根本的人。顯然,中國企業家在進步。

經營企業並不缺乏數據、信息、知識,最缺乏的是智慧。知識和聰明作用是有限的,智慧的功用是無限的,也是最重要的。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是企業管理者為什麼要輕視經營管理理論呢?既然生活在經濟活動中為什麼要忽視經濟學家的分析呢?答案是:這是由企業經營和經濟活動的性質決定的。為了說明此點,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問題:搞企業與炒股票有區別嗎?

在「漫談讀書」十二~十四里我談到,股票、期貨、彩票等等和拋硬幣一樣,是隨機的,它們只是人類社會的一個賭博遊戲而已。沒有人能夠準確地知道漲落,因為大家都不是神。關於股票期貨有很多專家寫的書籍,而這些書籍對炒股的人來說是毫無幫助的,股災來了沒有人預知,結果就是血本無歸,一切都是運氣而已。那麼,創業、企業經營是不是和股票期貨一樣呢?答案是一樣的。

人們都知道,炒股票是九死一生。而中國企業的成功率按馬雲的說法是1%,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是2%左右,也就是說是九十九死一生,比炒股票更加兇險。它本身也是一個人世間的遊戲。股票因為被太多的因素影響和左右,所以我們無法控制也無法知道結果。同樣,辦企業其實也是如此,企業的經營受制於老闆、合伙人、管理者及每一個員工的身體、心靈和思想、受制於他們的家庭狀況、受制於消費者、受制於政府的政策、受制於城市規劃、受制於企業的周邊環境、受制於行業競爭狀況、受制於科技的發展、受制於國際國內整體經濟的狀況、甚至受制於戰爭、動亂、自然災難、氣候等等。而這些東西都是超出企業的控制能力的,結論就是,股票、企業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命運軌跡,而這個軌跡是我們把控不了的。

正如我們不知道自己明天是否活著一樣,我們同樣不知道自己的企業明天會遭遇什麼樣的滅頂之災。如果哪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把控企業的命運,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這個人是個無知的愚昧之人,他和那些傻乎乎高呼「我的命運我做主」的人一樣愚蠢。

前面談到,經濟學家不能預測經濟危機的到來,軍事學家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戰爭,我們同樣也無法知道企業的未來。索尼、柯達、《新聞周刊》、諾基亞、sun、摩托羅拉,還有中國的三株、三鹿、巨人、馬勝利、步鑫生、瑞星等等,對於他們的衰敗,人們有可能總結出一大堆原因,如不與時俱進、急於求成、保守、冷水煮青蛙等等,還有戰略、策略、模式、架構錯誤等等。這樣的事後總結有意義嗎?這是真正的原因嗎?為什麼當初我們對他們崇拜有加,學習模仿,趨之若鶩,今天卻棄之如敝履?同樣一個專家,今天在大談索尼的成功之道,明天卻在總結索尼的失敗教訓。人們顛顛倒倒,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今天的人們又在老調重彈,總結學習微軟、阿里、蘋果、小米、阿米巴、360等等,等他們沒了,再同情或嘲笑他們?誰能告訴我,他們將來輸在哪裡?因為什麼而失敗?取代他們的又是誰?如果沒有人能夠回答,那麼談什麼經營管理的理論和經驗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從這裡我們發現,經濟學、市場學、管理學、股票、期貨等等知識以及這方面的書籍的作用實在是太有限的。如果說比爾蓋茨、巴菲特、稻盛和夫、李嘉誠等人的經營智慧對於我們有啟發作用,那麼他們的經歷和經驗對我們的經營管理活動有幫助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時間、地點、環境、人都不一樣,那些特定時空發生的事情對我們是沒有什麼參考價值的。大哲人黑格爾敏銳地察覺了這一點,他說:「人類惟一可以從歷史中真正學到並記住的事情是,人類從歷史中學不到任何經驗或者教訓。」。所以,那些經濟學、管理學等等著作只是總結過往,紙上談兵而已,除非靠這個吃飯,否則研究它們就是浪費時間。

這樣一個結論可能會讓那些熱衷於管理理論和經濟分析的人感到沮喪,遺憾的是,這就是事實。大家要問,既然如此,那麼企業家和管理者們到底應該如何讀書呢?作為一個企業家或管理者應該學習和研究什麼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呢?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學習和工作呢?

我在談王陽明在格物致知問題上的觀點時提到,王陽明認為聖人不關注各行各業的細節卻能解決各種問題。王陽明打仗不考慮兵法理論呢?答案就是致良知。

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學問是哪來的呢?就是修習儒釋道等千古不倒的經典。這樣,我們就找到答案了——學習、研究經典就是企業家的讀書之道,按照經典提出的原理管理企業就是企業家的經營管理之道!經典之所以千古不倒就是因為它不是針對某一個時代或某一個行業而言的,它是所有時代和所有行業的指南針,定盤星。它是超越時空的智慧。


沒有數據,沒有相關性分析,沒有回歸,說明不了問題。


什麼是企業?企業就是社會的一個器官,企業的目的就是解決一個社會問題。你把這個社會問題解決得越好,社會就越需要你。如果有人比你解決得好,你就淘汰了,或者,你就只能撿他解決不過來的問題去解決,或者解決他不想解決的問題了,你就是一個跟隨者。一般情況下,跟隨者獲得的利潤都比較低。

什麼是企業家?這個問題,是企業家安身立命的本質問題。搞清楚了企業家到底是什麼,才知道你每天的日常工作是什麼。為什麼一個人一輩子當農民?難到他願意到農民?為什麼一個人一輩子當一個員工,難到他願意當員工?大部分人都有夢想,但為什麼夢想一直沒有實現?就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搞清楚他的夢想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實際上乾的工作不能幫助他實現夢想。

1912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熊彼特出版了他的經濟學巨著《經濟發展理論》,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了「創新」和「企業家」兩個詞。所以我們要談創新,或者要談企業家,首先要回到熊彼特。簡單的說:企業家=創新,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創新,而且你的創新對社會有益,你就是一個有價值的企業家,你就必將獲得利潤。

如果你沒有創新,你只是一個跟隨者,那麼,你就是一個苦力工。苦力工賺的就是苦力工人應該獲得的金錢。沒有創新,就沒有經濟發展,就不可能獲得高額利潤。比如農業社會,幾千年經濟也不發展,經濟就是「循環流轉」,剛好能循環生存就是了,形成一種不斷重複的「經濟均衡」。到了工業革命,創新了,就帶來了經濟飛速發展,一輪創新紅利結束了,經濟就停滯了,達到均衡,循環流轉,等待下一輪創新。

這和我們企業經營的感受是一致的,所謂「年年難過年年過」,也沒餓死,就是剛好能吃飽,繼續過。很多企業主,活得很艱辛,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老闆多麼有錢,如果說企業還有一點可以投入再生產的資金,老闆還能得到一點「利潤」賺錢養家,那錢不是「利潤」,是「管理工資」而已。意思就是說,你的企業賺不到錢,很簡單,你沒有創新。你落伍了,你跟大多數人一樣,你是普通企業,所以你就賺不到錢。

想想看還真是,一個年年難過年年過的企業,老闆的收入,比大公司高管的年薪少多了,就是個管理小企業的管理工資。大公司的高管為什麼工資高?為什麼利潤多?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創新的紅利。滴滴打車是創新,是創新,餓了么是創新。微信是創新。只有創新能獲得暴利。我們經營任何一個項目,都想盡辦法做到創新,做不到全面的創新,就要做微創新,小改進。小改進多了,自然集腋成裘積土成山,變才了大的改進,就賺大錢了。


舉個例子,科比為什麼在籃球界受萬人敬仰,取得了這麼多榮譽?天賦是一方面,主要是他專註,勤奮,是個訓練狂魔,十年如一日的訓練,才有了現在的他。做生意做企業在我看來也一樣,這個人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自己的方向不留退路,我就算倒閉了我也不給別人打工。馬雲連坐馬桶上的時候都在思考企業該怎麼發展,下一步該怎麼做,這樣得人不成功才怪


實力加運氣加做大事的心,有實力沒運氣的人,會成為社會精英,有運氣沒實力的人,會成為小康之家或者,有一顆做大事的心,才能成為大家,沒有一顆做大事的心,要麼拘泥於中小企業老闆,開始享受生活,要麼走上錯誤的路身敗名裂,你別以為你比馬雲厲害,人家的英語水平你有嗎人家沒創業之前也是杭州知名的英語老師,不創業也有實力成為特級教師,他去美國不用翻譯所以看到的更多思考的更多,他10年西湖與老外說英語,打太極,這種淡如水的精神你能保持嗎?再者,阿里成功後馬雲如果膨脹了放肆了享受生活了,會成為這麼強的企業嗎?不管那個企業家,總有實力在支撐,一定記住!!實力一定是基礎!不要說別人無非有個好點子,有點子的人多了去了,哪個不是敗在行動?你以為你創越回幾十年就能像馬化騰一樣創辦qq?不可能,你有點子給你幾年也會失敗,馬化騰畢竟高材生,畢竟會編程,我還是那句話,人家不去創業去別的企業也是白領或者精英級別,實力是基礎,怎麼增加實力?多讀書多看書多學習技能,厚積薄發,點子永遠有,有了實力才能萌發做大事的心,懂了嗎,別在看那種跳過實力以為普通人有點子就能成功的書,有些時間不如多去學學知識技能,懂了嗎?


運氣是謙虛,人們看到的多是成功後的光鮮,光鮮背後的披荊斬棘幾人能知?


十拿九穩的事從來就不需要像女孩子表白一樣說什麼勇氣,勇氣這詞根本用不上。
需要勇氣的事本身意義上是有挑戰性、隨機的。就像我知道,我只要開口就一定會多一個女朋友,而不是揣摩難安到底她會不會應成。

而我也時常念想眾神恩惠,就是希望好運滿分。帶勇氣上路,一路好運!即使前路仍舊曲折,目標終會實現。
順祝大家:新春快樂!勇氣與好運常在


為什麼不承認企業家的成功最大原因是因為運氣?
勇氣可能連成功要素前五都排不上。
世界上根本沒超人,只是天時地利人和剛好選中他而已。


低級商人叫騙子,高級商人叫企業家,馬雲是企業家

2011年5月11日,阿里巴巴核心股東雅虎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季度財報披露,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將支付寶的所有權轉讓給馬雲控股的另一家中國內資公司。

雅虎的文件中披露:「為儘快取得一個非常重要的牌照,阿里巴巴集團對在線支付業務支付寶的所有權進行了調整,將由馬雲主要控制的一家中國公司來取得『支付寶』的全部股權。」

對雅虎的這一聲明,支付寶給予了證實。阿里巴巴集團新聞發言人表示:支付寶的重組工作早在2010年年底就已經完成,所有權已轉至浙江阿里巴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其目的是為了遵守中國央行2010年9月1日頒布實施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辦法》要求非金融機構的絕對控股權必須由中資公司來掌握。

不過,雅虎似乎對就此失去支付寶心有不甘,隨後向外發布聲明,稱支付寶重組時並未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和股東批准,直到2011年3月31日雅虎才獲悉有關事宜。

聲明稱:2011年3月31日,雅虎和軟銀獲悉阿里巴巴集團進行了兩筆交易,它們既未得到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和股東們的批准,也未履行通知義務。這兩筆交易分別是2010年8月支付寶所有權的轉移和2011年第一季度末對支付寶業務的實際分拆。

曾有人稱呼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合作為「中美聯姻」,並親切地將合作後的二者叫雅巴。可惜,這一走過6年的「聯姻」被撕出了裂痕,而雅巴之間的恩怨情仇也終於搬到了檯面之上。

一石驚起千層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阿里巴巴又一次站在了輿論的風口,公眾似乎還未回過神來。

隨著事件的發酵,馬雲——這個有著「創業教父」之稱的風雲人物,也再次墜入了輿論的旋渦:「違背契約精神」「愛國流氓」「毫無誠信」「是個大騙子」……

馬雲當年偷偷地把支付寶轉移到自己私人控制的公司名下,理由是金融支付工具必須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阿里巴巴為雅虎與軟銀等外資大股東控制),不得不承認這一招騙得天衣無縫。

商場上的利益競爭總是充滿了爾虞我詐,那麼,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向騙子學習

第一印象,第一句話

無論你是老闆或是業務員,在你們要開發新客戶的時候,第一次會面,第一句話是不是告訴他:「某某先生你好,我是A公司的代表,我的姓名是B,我們的產品可以幫助你節省金錢,還可以讓你賺錢……」接下來馬上堆砌起親切的笑容,卑躬屈膝,彎腰駝背伸出雙手緊緊握住對方的手,盡量表現出艷陽般的熱情,博取對方的好感?

這樣做無非是讓人覺得你是位好好先生,是一位有禮貌又熱情豪邁的商人。

沒有用的方法,依然有人在用

市場上幾乎所有關於銷售的書,都是這樣,教你博取好感,爭取第一印象。但是你的競爭對手是否會用同樣的方法來說第一句話呢?你的競爭對手不可能對你的客戶說:「我們的產品讓你虧錢,然後,又是浪費你的金錢……」恐怕沒有人會這樣說吧?!

如果每個人都是「機械性」的,用這種銷售手法會有效嗎?有沒有發現:有些方法用了1000次沒有效果,依然有人在用;但是騙人的方法騙過1000個人,依然有人受騙。為什麼騙子用同樣的方法來騙人,還是欺騙到許多人呢?

這種沒有效果,依然有在用的方法叫做「機器人與機器人的對話」,銷售的方法是默認的程序,所得到的反應也是默認的程序,連結果也是可以預見,對比騙子的靈活手法,完全高下立分。

騙子如何尋找獵物?

騙子尋找獵物之時,開口的第一句話,一定先引起對方的情緒反應。接下來,把對方的情緒推上天堂,拉下地獄,讓對方感覺到既痛苦又快樂,先是希望,然後就失望,對方在心情上下起伏的過程中,已經完全受制於騙子的魔掌之中。第三部,他們會製造緊急狀況,容不得對方思考,在沒有充足時間情況下,倉促作出決定。

在騙子的眼裡,市場上有95%的人是機器人,這些人除非發生很大的禍事,才會變成懂得思考的人,這些人為什麼會變成機器人呢?那是因為我們每一天都過著機械式的生活:上班下班,做同樣的事,見同樣的人,彷彿行屍走肉,生活在沒有特別的衝擊下,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機器人了。騙子對於這些機器人的操作非常熟悉,只需要打亂他們步伐的規律、對他們的情緒製造機刺激與波動,就可以加以控制,像駕駛汽車一樣,隨意操縱他們的方向。

也許你每一天都曾經遇到很多陌生人前來向你推銷,也許你以前真的是無意識、機械式反應地拒絕了他們,今後,或許你可以統計一下,你每天拒絕了多少位向你兜售的推銷員;然後再想想:你們是不是很像「機器人與機器人的對話」。

很多所謂的大師說推銷產品不如推銷自己,怎樣才算是推銷自己呢?如果他們是鼓勵你,以良好的服務爭取業績,那麼你很可能會自挖陷阱給自己。我在課上會講這一種銷售手法的弊病,同樣我也會教,怎樣用「一個思想三招手段」來推銷自己。

騙子的優點

但是騙子出手就不同,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他們想要的獵物,取得他們想要的成果,對比之下,你如果沒有騙子的手段,豈非連騙子都不如?

其實,你也不必感到灰心,既然你有很好的產品,超好的服務,又或者你是一流的人才,具有上好的品格,像你這種人想要把生意做好,第一大條件就是不要做機器人,向騙子學習怎樣製造客戶情緒上的反應,將很好的產品、超好的服務,一流的人才,甚至包括上好的品格,推銷出去。

我們不但是要學習騙子的手段,還要學習騙子的「性格」,更要學會騙子的「見地」。

以道德的角度,騙子的所作所為,社會上自有公論,法律上亦不能相容,但無論如何,騙子的強處和優點絕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聖人孔夫子都說「盜亦有道」,我們需要學習的正是騙子的「道」。

騙子的道,是所有做生意的人一定要學的技巧,是談判者必須要用的手段。

普通人起碼有三點不如騙子,我們就是需要向騙子學習這三點:

1.見地不如騙子

業務員會天真的幻想每個人都是他的客戶,分不清誰是他的客戶,誰不是他的客戶,根本沒有一套方法來辨別或篩選他的客戶,每次去見客戶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在乎他們,他們很重要,很想得到他們的訂單,不可以放過這個機會。

騙子絕不會有患得患失的心情,他們不會去騙每一個人,他們是選定目標來行騙,用一套方法來篩選他的對象,所以誰會受騙誰不會受騙,騙子會第一時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絕對不浪費時間,找錯對象。

2.性格不如騙子

業務員去開發新客戶,一位又一位的客戶拒絕他,開始覺得生意難做,沒有競爭條件,心情低落,只得自欺欺人:當越來越多人拒絕你的時候,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下一位客戶一定跟你說:YES!業務員無計可施,還會去上激勵課程,把它當成精神鴉片來麻醉自己。

騙子他們會信仰一套哲學,叫做賊不空手,這招騙人的方法不行,立刻改變,換成另外一套騙人的手法,絕對不會無計可施,直到騙到人為止。所以騙子絕不灰心,這一套方法不行,下一套方法又來,千變萬化的手法,亂刀齊飛,直到你中刀流血。更加不會相信這一類的鬼話:當越來越多人拒絕你的時候,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下一位客戶一定跟你說:YES!

3.手段不如騙子

業務員去見客戶的時候,總是把身段放得很低,沒有辦法令客戶覺得需要他們,反而是業務員,覺得很需要客戶;客戶覺得可以有很多的選擇,業務員必須降低價格、提升服務、爭取客戶,客戶的價值遠遠比業務員高。

騙子出手,第一招就可以令獵物覺得騙子的價值很高,受騙者的價值很低,沒有主控權。受騙者很需要騙子,騙子不是很在乎他,受騙者沒有選擇的權利,反而是騙子有選擇權。

騙子看透「人性本賤」的原理。做生意的人,只是想把產品賣出,無法看透人性,無法利用人性的弱點,更加無法掌控他人的情緒,所以再好的理念、再好的產品,一流的人品也沒有辦法銷售,顯露出其價值。

如果你做了許多年的機器人,預見市場競爭的激烈,馬上學習騙子的優點,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可以對任何人說:「無論給我什麼,只要他還是人,有人的情緒,我都有方法利用人性的弱點,掌控他人的情緒,把產品賣出去,完成任務!」

小范蠡創業微信:ruoyu216 QQ:3176939997


天上不會掉下林妹妹;即便掉下來,也要自我先修鍊成賈寶玉


人的成就是幾十年奮鬥來的。永遠沒有一步登天,永遠沒有不勞而獲。丁磊做了十六次綠皮火車、劉強東十五年前在中關村一個人在大馬路上發傳單、俞敏洪大冬天的在北京郊區貼電線杆、羅永浩凌晨三點還在背英語單詞、王永慶當了兩三年的米店學徒、松下幸之助也是在火盆店當學徒在自行車店當學徒、史玉柱買泡麵在出租房裡研究程序兩三個月沒出過什麼門。他說五件的襯衫,穿髒了一件就換白點的那一件穿,人的成就,就是這樣死磕,一路苦逼地走過來的。捷徑呢?抱歉,沒有。


星際穿越里有句話,太空旅行這種事情需要人去做,因為人在絕境的時候會做出出乎意料的結果。(類似醬子)
同理,創業,首先有要開始的勇氣。有過程中的努力。有遇到挫折去解決的思維能力。以及運氣。(我目前的理解運氣這個層面是為了說服自己不要太自大,因為自大和過分的驕傲會使人癲狂,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其癲狂)
創業成功離不開國家的內部環境,洋務運動時期李大人搞了輪船招商局,在搞的風聲水起的時候一腳把民間資本一腳踹出局。我母親青少年時期在公路邊擺個筐子賣雞蛋還被收走。所以,要感謝 目前國家的內部環境。


我覺得運氣和勇氣都需要 一個人背後付出多少外人怎麼能看得到


盡人事 後聽天命~~~


1、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運氣』的。有『果』必然有『因』。不要把別人巨大的成功說成運氣,很幼稚,小孩子一樣幼稚!
2、勇氣都是非主動的,本質是被動的,是真實存在的,慾望、責任、使命感、情感都會生出勇氣。
3、企業家的成功是天生的,個別陰差陽錯成為企業家的除外,小生意人小商人也除外。


在運氣的條件下能夠有勇氣去做出抉擇!方能成大事


企業家成功應該是等於勇氣+運氣+.......,話題給了二選一,框定範圍了,無法準確論證,結果都是似是而非。


勇氣促使他去做
運氣卻是讓他成功


推薦閱讀:

一個電影會對同時放映的電影票房產生怎樣的影響?
想了解行為經濟學,有哪些推薦的書籍?
想了解行為經濟學,有哪些入門的書籍或文章?
為什麼說女性裙子長短和經濟好壞有關係?

TAG:企業家 | 行為經濟學 | 企業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