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字為何沒撇?
《說文解字》中解釋 武 為 止戈為武 小篆上的戈也是有撇的 為何後來沒了
日常接觸中,好些「戈」部的字,「戈」都位於右上方,如「戒、或、戎、戊、成」等。也許,說到「止」與「戈」組成一個字,有些朋友直覺上就覺得應該寫成這樣:
的確,上方這個也是「武」字,但它不是我們最常見的寫法,多數學生字典都不收錄,即使大型字書,通常都只是說它是「武」的異體字。爲甚麼呢?我們先看看「武」字的早期形態。在古文字中,「武」字是這個樣子的:
(上圖來自小學堂字形演變,請忽略【利簋】那個金文左旁的「王」部件)
圖中,除了【作冊大方鼎】的金文是最上方的寫法外,其他「武」字的「戈」部件都位於「止」部件的正上方。用明體字(或稱宋體字)直接呈現出來,就會是這樣:
當然,這樣就不太美觀,也不太好寫。書法家看到這形體,眉頭都皺起來。於是,我們稍爲調整一下筆畫,使它美觀一些。
像《曹全碑》、《尹宙碑》的隸書「武」字都這樣寫。
那麼,這寫法看起來好些吧?還不太好,「戈」字那撇還是太奇怪。在《隸辨》裏,我們還看到好些書家把那撇拉平,如下:
這樣就比較好寫了。好些隸楷書法名作都這樣寫,包括唐朝的顏、歐、柳三大家。
(上圖來自書法字典)
不過,每次都要把首橫向右伸出,好像會頂著右上角那一點。漸漸,大家又把首橫縮短,寫成今天的樣子:
所以,「武」字右上方的部件,其實就是「戈」字的變形或異體。
要是我們在這個「戈的變形」部件上再增加一撇,寫成五筆,反而是寫錯字了。
順帶一說,雖然「武」字由「止」、「戈」兩字組成,但在甲骨文中,「止」是人足的象形,代表行走、前往。「止」的前方有「戈」這武器,代表要前去征伐。這是「武」字的本來構意。然而,後來大家的想法變了,《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爲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這裡的「止戈爲武」,就把「武」字的含意解作「停止干戈」了。
(上文中的明體字出自GlyphWiki)
小篆中的武字,去掉「止」就是一個「戈」字。樓主所說的撇,實際是那一長橫。
查一查工具書或網站就能知道答案了。
這是我從 漢字叔叔的網站 和 小學堂 複製過來的字形:
一般我們在簡帛中看到的武是這個樣子的。但有時戈的一撇會寫的很像個長長的直線:
這個直線在一些印章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這時如果把下面那一橫(其實是撇)錯認為是原來上面的長橫,那麼上面的那一個長橫就能很自然的變成武字現在的樣子。
小學堂: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
漢字叔叔的網站:http://wap.chineseetymology.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submitButton1=EtymologycharacterInput=武
ps.多查工具書或網站還會有意外的收穫,這時小學堂上引《漢語大字典》的解釋:
《說文》:「武,楚莊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於省吾《釋武》:「武從戈、從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
於的這個比說文更靠譜哦~
然而「武字加一撇」這個字還真存在……出自《康熙字典·卯集備考·戈部》,讀音為yuè(「《搜真玉鏡》音越」),意思無從得知(備考里的字都只有讀音)。具體可見中華書局1958年1月第一版、2005年6月北京第13次印刷的《康熙字典》第1598頁。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這是我高中時候無聊翻到的……
小時候語文老師講,習武之人的腿怎麼能被刀砍斷呢?然後就記住沒撇了 ~_~
小學的時候老師說把腿打折怎麼練武?
小時候一直寫錯而不自知,後來有一次作文題是我的同桌,同桌名字有武字,從此才記住:止戈共八筆,武字也共八筆,就再也沒寫錯了。
樓上各位都答得很到位了。
補充個不同畫風的:
上學時有同學寫錯過,加了那一撇。
老師特意在黑板上寫了個大「武」,然後加了一撇,和顏悅色「同學們啊,你們看,一個人手持兵器威武的很,這裡插了一刀,還武得起來么?」
這要是看話劇,我都得起立鼓掌。。。
推薦閱讀:
※為什麼「胖」寫成「?月半」,不寫成「?月圓」或者「?月全」?
※「右」字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才反過來寫的?
※「?氵芝」 是什麼字【從(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