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發行的電影,票房盈虧是怎麼計算的?
有沒有什麼統計的方式?看到很多好萊塢片子的整體本土+海外票房都是大於預算的,為什麼最終還是算虧損的?
其實算盈虧的關鍵在於成本和收入的拆分。
成本=製作成本+宣傳發行成本+財務費用(拍片一般都有一部分銀行貸款需要支付利息,或者包括了給投資人的固定收益)+利潤分成(導演、明星等)
而收入=北美票房分賬+全球票房分賬+音像版權收入+電視版權收入(北美/海外,付費/有線/免費)+其他收入(網上視頻、周邊授權、廣告植入等)
手上有份數字雖然有點老,但也足夠參考了。2013年的鋼鐵俠3:
所以你看其實他的收入回報的演算法還是比較複雜的。如果你單純加減北美和全球票房分成,是很難預估他的實際盈虧的。只有把整個項目的收入成本支出整體計算,才能夠計算出合理的回報率。
有些電影雖然北美+全球電影票房並沒有比製作成本高多少,但由於他所花費的發行費用合理,同時在音像或者其他市場上收益頗佳,仍然是盈利的項目。
有些電影雖然看起來北美+全球票房超過製作成本許多,但也可能因為其他方面經營不善,或者是花費的宣發營銷費用巨大,結果導致虧損的。
其實就包括現在中國的電影,盈利方式也逐步多樣化了。
比如《十萬個冷笑話》的電影項目,製作成本控制良好,宣發也主要以資源互換為主,雖然僅僅取得1.1億人民幣的票房(票房分成大概3500萬左右),但是他在網路版權售賣、遊戲版權售賣、還有植入廣告等地方經營的非常出色,實際收益甚至會大過一些看似賣了3億票房,但製作成本和宣發費用都很高昂的電影項目。
以上,感謝閱讀。
謝 @王博涵 邀。這算是邀了這麼多個問題後第一次回答T_T,問心有愧。
以中國電影市場為例,習副主席(時任)2012年訪美後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進口分賬大片分賬比例從之前的13.5%到17.5%之間提高到了25%。
就以25%來算,票房蓋過成本(預算)離盈利還是有很遠的距離。
瀉藥(小透明居然有人邀請簡直感動哭了!!!),但是我真的不太懂這個領域。
之前看 @張小北 還有 @yolfilm 等大牛的一些答案,印象似乎是這樣的:
票房是終端賣票的收入,但是這個收入院線和製作發行方是要分的,比如一個億票房,製作發行方能拿到5000萬(比例是我瞎編的,就這麼個意思,要分成)。
然後你說的預算,實際成本經常超預算,比如坑爹的未來水世界之類的……所以實際上,預算很可能低於實際成本,而成本必須低於票房很多才能回本。
但是電影回本不僅靠院線,傳統的賣碟子就是一塊。比如天國王朝票房慘敗,但是最後靠賣dvd和bd也賺回來了。腦子靈活點的還搞搞周邊產品,模型玩具遊戲原聲碟等等,也是一個收入渠道。
但是缺點就是來錢慢啊!!!!有時候片場舉債拍片,票房慘敗然後就負債纍纍被收購了。結果收購以後賣dvd賣周邊賺的錢就是新老闆的了sigh————————印象里米高梅似乎是排大片票房慘敗把自己虧破產搞到被人收購了?
———————————————————————————————————————————
以上歡迎指正,也請真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士前來作答,謝謝。
瀉藥,不過這個真的答不出來,抱歉
第一次瀉藥。。。也是第一次在這裡說我不知道。。。嚶嚶嚶我對不起人民對不起。。。
我覺得大部分電影貌似是包銷的吧?類似於證券和股票,一家類似於經紀人的公司整體承包某一部電影的銷售,達成一份整體合同,不論票房如何,製片公司應該是已經收到錢了,虧的都是承包公司!
1,成本;這個只有發行公司才知道,主要分為影片拍攝製作成本和宣傳成本,這個知乎上有人詳細介紹過了
2,利潤;票房利潤和電影周邊產品利潤,票房利潤設計到發行方與影院的分成,國內外都有差別,國外的我不知道,國內基本是五五左右的分成,當然電影上映前期和後期分成有時會變,到電影上映後期放行方為了讓影院多排些場次,會多給影院一些提成。我們經常提到的某某電影多多億票房是分成前的,這個數據網上都有能找到,百度電影票房數據。電影周邊產品運行好的價值非常高,比如小黃人,但國內電影幾乎沒有,而且國內山寨太多,不好做
3,你說大於預算還虧損的,是因為你沒有除去他的票房分成
推薦閱讀:
※如果看待電影戰狼2(7.6分)7月29日熱門短評排前三一邊倒的負面評論?是否存在作假行為?
※如何看待2016年電影票房只比2015年增加了3%,而前幾年都是30以上的增長?
※被身邊DC粉安利去看《蝙蝠俠大戰超人》的你,以後還會聽身邊DC粉的建議去看華納的DC宇宙其他電影嗎?
TAG:電影 | 好萊塢Hollywood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