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的音質和 CD 的音質哪一個更好?為什麼?


這件事我從三件事上來討論:
1)
說起這種爭執
我站在從盤帶機

這種不適合身高超過180cm的人操作的機器
補歌詞全憑手耳協調的時代過來
(好吧我承認我只是不靈巧而已)

你知道當我第一次看到可以靠眼睛對點的介面的時候
簡直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嗎
========================================
2)
我們理工科花了十幾年辛辛苦苦把底噪壓到可以接受的水準
於是才有了唱片這門生意
又花了幾十年死去活來的把雜音壓到不會因爲播放次數改變

你們尼瑪現在來跟我說這樣不夠溫暖
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窗戶

好吧不發脾氣的說
理論上如果用光學讀寫頭
紫外線等級波長的激光
(也許藍光就可以了?)
讀取 5mm 厚度的唱盤(經過無塵處理保存)
音質應該可以遠遠超過 CD
畢竟 Analog 確保了沒有任何細節損失...
(其實也不是不過非要較真就三八了)
不過
這意味著整個音樂工業的生產鏈要狠狠大改一次

這...
以任意一家錄音棚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百萬美金起跳的大件事
考慮到目前音樂產業的景氣度....
well 有 CD 就聽著吧
夠好了
========================================
3)
真正讓人覺得今不如古的

其實是演奏/演唱者的技術

進棚前已經滾瓜爛熟的歌手/樂手
跟走進錄音棚才開始練習的歌手/樂手
能錄到的表現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這件事....
啊不就怪我咯~~~~~


CD和LP(黑膠唱片)是兩種完全不同音頻介質,擁有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學特性,不同的特性導致了截然不同的聲音特點,各有優劣。但是客觀地說,CD的音質更佳。

為了更加直觀的對比這些特點,答主做了一個表格為CD和LP的聲音指標進行評分(A&>B&>C)

從上表可以看出,LP只是在解析度上優於CD,其他四方面都完敗。

根據紅皮書標準,CD使用 16bit/44.1khz
PCM編碼,意味著每秒鐘44100個採樣,每個採樣的精度是16比特(0-15),在回放時,這些採樣可以重建成連續的模擬波形(下圖黑色格子)。而LP作為模擬介質,音槽刻錄了完整的正弦波(下圖紅色線條),在回放時,唱針讀取的也是完整的正弦波。

因此在理想狀態下,LP是無損記錄,可以保留完整的聲音信號,而CD是有損記錄,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無限接近,無法100%還原。

然而事實上,這種理想狀態根本不存在。

LP在回放時會引入噪音和失真,噪音通常是由灰塵,劃傷和靜電引起,而失真是因為唱針調校不佳偏離正切,這在內圈尤為明顯。而且錄音工程師通常會對LP的動態和低音進行壓縮,因為寬闊的動態和強勁的低音必須以加寬槽距為代價,過寬的槽距會導致跳線,亦可能損傷唱針。理論上,16bit/24bit的PCM解碼的動態範圍是96db/144db,而大多數LP的動態範圍只有60-70db。

下圖是美國Telarc公司1978年錄製的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這是一張非常有名又飽受爭議的唱片。在該曲的尾聲,Telarc特別收錄了弗吉尼亞州第十五軍團的三種19世紀巨型加農炮的轟鳴,動態之強,真可謂前無古人。最奇葩的是,在有大炮的斷落,唱紋的寬度竟達400um, 而標準立體聲唱紋的槽寬也才僅僅是30um,即使是肉眼也能明顯發現此處突然變寬,普通的MC唱頭每到此處根本無法承受大起大落的折騰,往往跳線頻頻,難以過關,這對當時的器材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此,如何完美播放這張唱片,是當年世界各國發燒友最富挑戰性的課題。這與其說是一種HIFI的超常體驗,還不如說是一輪對黑膠讀放系統其物理原理的極限挑戰。

發燒友可能會對這種瘋狂的挑戰樂此不疲,並且把自己的系統可以順利過關當成炫耀的資本。然而發燒友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普通的音樂愛好者,有幾個人經得起這樣的折騰?或者說有時間,精力,財力去折騰?在LP系統上要通過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才能達到的效果,在CD系統上輕而易舉就能實現,這難道不是一種進步?

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LP的客觀劣勢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CD理論上的不足所帶來的影響,至少CD不會因為灰塵和靜電產生讓人厭惡的背景噪音,不需要壓縮1/4乃至一半的動態,更不會因為物理原因產生失真。LP唯一的優勢就是解析度,因為CD的PCM解碼受奈奎斯特定理限制,高頻只能達到採樣率的一半,也就是22KHZ,而LP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理論上高頻可以無限延伸。雖然22KHZ已經超過了人耳所能聽到的極限,但是就實際聽感而言,同一個錄音,LP的解析度確實略有優勢。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發燒友偏向於LP聲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黑膠唱機在播放時會引入輕微的諧波失真,這種諧波失真可以取悅人耳,通常被主觀描述成溫暖自然的聲音,這和電子管放大器有點類似。當然,如果缺乏高檔的設備和專業悉心的調校,不但得不到溫暖自然的聲音,還會把噪音和失真放大,這就是聽LP的痛苦之處。有些聽眾甚至對LP的背景噪音情有獨鍾,認為模擬介質的這種特色可以喚起他們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在他們眼中,LP所承載的舊時代精神,構築起了他們通往過去的橋樑。


說CD 有jitter 的人只是把黑膠當dither 而已。


看了很多回答。我都覺得沒說到點兒上。

在此我們比較黑膠和CD的差距,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什麼叫做音質?

我認為,音質沒有一個絕對的概念。你說這東西音質好,我說這東西音質不好,如果我們純粹的擺數據,那麼黑膠和CD的確是各有千秋的,既然數據已經沒法證明音質這個東西,那就不如說說黑膠和CD不一樣的地方。

講這件事兒,最好還是從音樂製作說起。

音樂製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純粹靠模擬來完成的。所謂模擬,就是把聲音對空氣的震動模擬成電流再通過磁頭把磁場偏轉記錄在磁帶上。黑膠唱片,是模擬錄音時代的一種載體。模擬錄音時代從19世紀末開始,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逐漸為數字錄音所取代,並且這種取代是漸進式的取代,準確得說,音樂製作全面進入數字時代,應該是20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的事,在這之前的音樂,很多很多都是在模擬時代錄的音。

而CD是純粹的數字載體。他和黑膠不同,光頭拾取的信號本身就是數字信號,你說聽到的聲音,是通過CD機里的DA轉換模塊,從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而到達你的耳朵的。跑題一句:很多CD機動輒好幾萬,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的DA模塊做的高級。

那麼,我們還是聽到了CD承載了很多模擬時代的錄音,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如果你細心觀察,有很多唱片後面都標註著一個叫做Digital Remaster的標。

其實不用他們標註,你能聽到的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很多作品的CD,都是通過Digital Remaster的。

所謂Digital Remaster,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和現在中唱所做的老唱片,老母帶,數字化,是一樣的道理。

通過對老母帶或者分軌的模擬信號的採錄,由錄音師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重新縮混,Master,所產生的產品,叫做Digital Remaster。

請你們注意我標黑體的部分,所謂由錄音師根據自己的喜好。說到這兒,才是黑膠和CD聲音上最大的區別。

在唱片工業發展的歷程中,模擬介質轉向數字介質,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工程,就是模擬介質的數字化,這個工程在歐美大概起源於80年代末期,持續了十多年,在這個浩大的工程中,從事這個工程的錄音師們,根據他們所擁有的當時的設備,以及他們當時的審美,用一套標準固化了模擬到數字化的效果,這種效果所產出的產品,就是我們所聽到的CD唱片。

我們今天審美的形成,比如說 @yolfilm 說的他的審美的形成,其實是數字化時代,人們對於數字化所能對模擬聲音所帶來的調整,而產生的審美變化。就如他所聽到的鐵妞兒,清晰,震撼,來勁,這完全就是那個時代的錄音師,看到了數字技術可以對音質的提高,對鐵妞兒進行了Remaster,所給人帶來的衝擊。當然,我們同樣也可以同理解釋在這個時代,模擬錄音給這些聽慣了數字錄音的人所帶來的衝擊。

那麼說了這麼多,你們可能很關心我的結論,就是他們哪個音質好?

我還是從側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因為我已經說過音質是一個我們無法確定的東西。

我自己收藏了很多黑膠,我也有很多CD,但是CD我已經不再買,黑膠我還在買,並且我現在只買黑膠。

這是因為,我聽音樂的角度,是聽到當時的聲音。聽到這張唱片在當時應該有的聲音。


和很多的黑膠愛好者發燒友不同,我是一個純粹用監聽設備聽黑膠的人。我覺得我身邊很少有人這麼干,很多人喜歡聽黑膠所謂的暖,所謂的軟,這些其實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黑膠的真實。我覺得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所有知友里,聽音樂比我多的應該不太可能有。

具體有多少,大概是這樣:

聽過 1 萬張以上的唱片是什麼體驗? - 梁源的回答

從事音樂行業十年,又專註於中國的老唱片轉錄很多年,無論是在老唱片數字化上還是對音樂的鑒賞上,我覺得我都應該是非常有發言權的。所以,我在這裡細化一下我的觀點。

音樂的呈現,是由很多環節一起完成的,如果你聽的是一張唱片,那麼在這張唱片里,製作人,錄音師,都是這張唱片呈現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都屬於這張唱片的靈魂。黑膠唱片,因為他所產生的年代原因,很多都更真實的記錄了接近於原作的風貌和聆聽體驗,如果你把一張黑膠唱片和一張CD唱片同樣在錄音棚里播放,又有一定錄音經驗的話,你很快就知道,哪個更接近於真實,哪個更接近於後期的處理。

黑膠由於他的出版年代,和當時的錄音方式,註定了他的音質更接近於當時的母帶。當然我這裡指的黑膠是屬於那個年代生產的東西啊。不是說現在的很多復刻版新黑膠。

所以,我們在此聊黑膠唱片和CD唱片的優劣,討論暖,飽滿,立體,聲場,這些名詞的時候,你們卻忽略了,你們其實在討論的,是一套你們聽習慣的被處理過的變得好聽的音樂,和真實的聲音,本身的對比,所產生的碰撞。

真實和被處理過的美哪個更美,這完全是個人愛好問題,不分高下。

我曾經在公司做過測試,不告訴測試者我放的是黑膠還是CD,並且找了一張乾淨的沒有底噪的黑膠盤,老的。所有人都能聽出兩個錄音的差別,喜歡黑膠的人和喜歡CD的人各佔一半兒。

所以我說,你們在這兒吵來吵去,是吵什麼呢?

那麼再推論一下,現在,純模擬錄音已經消失了。純數字化錄音時代的東西,有沒有必要買黑膠呢?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老子有錢,你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了日報之後發現了下面的好多評論,感嘆現在知乎的人民群眾們已經開始越來越不愛看答案了。我覺得好多話我說的挺清楚的了。但是就是有人不明白。最後說我有錢,願意裝逼,答了什麼都沒答得內容。

看來我還是得補充一下。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做回答問題角度不同,而你們所了解的角度,所爭論的角度,其實根本不是對事情影響最大的角度。對黑膠到底播放有什麼效果最大的影響,根本就不在這個介質是否先進,而在於,他承載的東西用了什麼樣的技術,他承載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我接下來具體說一下,但是必須說的是,以下具體說的,無非就是再把上面說的,再重複強調一遍,如此而已,

首先:

黑膠流行的年代是19世紀末初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我所說的真實,是真實的還原那個時期聲音的風貌,而並非像現在的Digital Remaster去用現在的審美,去衡量那個時期的音樂。去聽那個時代的音樂,用那個時代的音樂製作方法和介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其次:

黑膠唱片的音質是否完美這件事兒,我沒有必要從純技術的角度上來跟你們講。我覺得所有說黑膠唱片不行的人,天天拿算數說事兒,他們可能未必像我一樣做過真的對比,聽過這麼多張唱片。我已經強調了,如果你有錄音棚經驗,你就會知道,黑膠唱片放出來的聲音,一定程度更接近於沒有處理過的錄音的聲音。

再次:

聽真實的聲音是審美取向需求,你們所聽到的CD所謂的好聲音,其實是後期處理做出來的。我用數字化的黑膠唱片,經過後期處理,也可以產生和CD一樣好的聲音,讓你們有同樣的聽感。因為,重點根本不在誰保留了更多的信號,而在於,錄音師的所作所為!你們在這裡討論了這麼多關於信號的東西,殊不知,數字音樂已經發展到一個插件進來,瞬間可以讓你的黑膠聲音變得跟CD聲音讓你在幾十萬的設備下耳朵聽不出來。你們天天在這裡擺道理,卻真的聽過音樂么?

所以,我真拿很多一知半解就在那兒把手一攤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別人什麼都不懂的人沒辦法,對於這種人,我能說什麼呢。

我只能說老子有錢了。

呵呵呵呵呵。


某個答主提出的第一點和第二點很值得思考,我認為答主提出來是非常有價值的,兩種載體母帶工程師Mastering的思路,方式和出發點都是不同的,CD具有精確的0dB峰值和96dB的動態範圍,而模擬載體沒有一個精確的峰值(不過載狀態)且兩種載體在過載的情況下由失真造成的聽感變化也是不同的,模擬介質具有溫暖感的過載音色,而數字介質過載的音色會如玄學所形容偏「硬」,所謂的數字味道,而母帶工程師在做響度最大化(Maximizer)的時候,所用的Limit也是有區別的。


-

一、

第一次在台北中環,那時候還是個賣盜版唱片的鋪子(後來成了大唱片公司),聽到CD這玩意。

iron maiden。

尿都要出來了。

在CD面世前,我們作為樂迷,其實早已經拋棄黑膠了。一般現代的小朋友,把黑膠吹到天上去,他們不知道在CD發明前不短時間,隨著 sony 的 walkman盛行於世 ,錄音帶(尤其是二氧化鉻金屬錄音帶)已經是收藏的主流。

(我到現在,台灣老家還有兩千卷上下的錄音帶收藏,幾十年了,也捨不得全部扔掉。)

我們都知道錄音帶有掉粉,有長霉,有絞帶的種種問題,一卷正版錄音帶,相比正版、盜版唱片,也是八到十倍以上的差價。但是,沒人懷念黑膠。

金屬錄音帶的細節、還原度、音樂的質感,尤其是空間感(廣度),黑膠根本呈現不出來。

二、

我那時打著鼓,整天就要抓譜子,金屬帶能精確到 high hat 每一個響點的細節,那個黑膠唱片,聽到耳朵爛掉,你也分不清是到底是軍鼓的響線,還是 high hat 的觸擊,有的歐陸團還喜歡在 high hat 上加東西,比如響管,比如手鈸,一堆叉叉沙沙的延長音,那就更是完蛋。

用黑膠抓歌,你只能舉雙手投降。

「誰要跟你說,唱片有豐潤的細節,請一定狠狠踢爛他的屁股,別叫那傢伙再胡扯!」

三、

有人贊道黑膠的「質」,質個頭,要我說,那叫混。就跟分軌和 mix down 的差別一樣,因為黑膠是物理性的讀取,所以有各種的不準確,你聽一萬遍,邏輯上來說,是聽到一萬次完全不同的播放。

亂數下的美。

美的跟屎一樣。

且不說,黑膠實在是太麻煩,每次都得小心翼翼地抬唱頭,像玩射飛鏢一樣選歌,唱片軟綿綿,不小心就變形(台灣夏天溫度極高),以及最討厭的,外面紙封套,裡面一層薄塑料袋(所謂的保護套)。那玩意兒每次都會叫你煩死,拿唱片收唱片,跟侍候古董一樣……。

弄破了那保護套,還沒處買新的換,委實可笑到爆。

說到選歌,遇見像 pink floyd 這種概念唱片,從頭到尾不帶中斷的,叫你選給洒家看看?

四、

所以,我現在看到誰玩黑膠,都很不屑。
想當年叫我們當垃圾扔掉的玩意兒,叫你們撿起來當寶。
而且呢,還以為是紳士名流作派。

「嗯嗯,我用膽機,加木箱,加鑽石頭,加重盤,加黃金源線,趨動我溫潤的黑膠。」

跟小白相說黑話一樣,編的一套套外人不懂的名詞,聽個音樂,跟股票名嘴說段子一樣。

操,真它X無聊。

自古以來,玩音樂最頂級者,都是玩的錄音盤座。
CD 勉強能排上號,卡帶不入流,至於黑膠唱片,洗洗睡實在。

把黑膠當寶?

你們的耳朵,都是木耳。

ps:

有人罵我裝逼,娘,音樂有很多種類,ok?

你看那些贊黑膠的,全說是的大陣仗的交響樂。
你用黑膠給我贊贊電子樂?贊贊重金屬試試?
就是搖滾樂,黑膠的表現力之差,也是種對音樂家的性犯罪。

我這麼左,這麼庶民,這麼普羅,這麼死老百姓的人,也說我裝逼?

馬克斯都不同意。

玩黑膠才裝逼,ok?

-


本來,聽黑膠還是CD,是類似於「我喜歡紙質書你喜歡電紙書」,「我喜歡自然吸氣你喜歡渦輪增壓」,「我喜歡碳烤肉串你喜歡電烤」,「我喜歡祖賓梅塔你喜歡開心麻花」這樣的問題,無非是一種個人喜好而已,更何況很多人是二者都喜歡,實在沒什麼可討論的。但是看到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且還有很多不明就裡盲目點贊的簇擁者,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稍微科普一下,以免諸多高票答案誤人子弟。

要謝謝幾個否定黑膠唱片的答案。雖然我玩黑膠唱片有幾年了,但我本來以為黑膠和CD音質是差不多的。這幾乎一面倒的看法讓我特意去對比了幾張黑膠和CD,結果還真發現了不少我之前不知道的區別。不同時期的錄音沒有可比性,所以我是拿同一錄音的黑膠和CD版本來比較。先說結論:

1. 相同的錄音,在製作過關、唱片品相較好的情況下,CD和黑膠唱片並沒有太大差距,各有千秋。
2. 如果遇到差距較大的情況,可能是受復刻技術、壓片質量、唱片品相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的結果。但這裡面,有CD弱的時候,也有黑膠弱的時候,不會一面倒。

總而言之,CD和黑膠唱片都是愛樂人的心頭好。提倡大家理性對比,反對惡意中傷。

下面,結合測試比對結果,澄清幾個其它答主普遍存在的誤區。

誤區1:黑膠上的電子樂、金屬樂,缺乏細節,聲音模糊,遠不如CD。
@yolfilm

你看那些贊黑膠的,全說是的大陣仗的交響樂。
你用黑膠給我贊贊電子樂?贊贊重金屬試試?
就是搖滾樂,黑膠的表現力之差,也是種對音樂家的性犯罪。

最高票答案以一個「業內人士」的姿態說的這個理直氣壯啊,這個蕩氣迴腸啊,看得我熱血沸騰,都信了。恰巧我除了收藏古典黑膠以外,也順帶玩玩爵士、民謠、電子、金屬等等,順手就試驗了一下。對比用的「CD」由無損APE代替了,在電腦上用foobar2000播放,音箱是BW的MM1,唱機是鐵三角AT-LP60。夠入門夠民用吧。我對比了以下這些唱片:

Luca Turilli, 金屬吧。這張還是彩膠,即唱片表面上噴了彩圖。玩黑膠的人都知道這種唱片一般音質都不大好,純幺蛾子。然後我就聽一段黑膠,聽一段CD...恩,聽了前面3曲,沒聽出任何差別。CD里有的細節,急促的bass,玲瓏剔透的電子音,黑膠里都能聽得到,我還特意反覆對比了幾小段細節特別多的部分,還是沒聽出差別。
金屬的話我還有張Nightwish的「Once」,不比了,因為聽過很多次,應該是差不多的結果。

那再來個電子唄?

這張妥妥的電子吧。
這張能聽出區別!低音部分,明顯CD的延展更好一些,而黑膠的低音更有質感;打擊樂器,尤其是金屬質感的打擊樂器,CD的要更加尖銳、更加明亮,而黑膠的相對圓潤、緊緻一些。當然,這是因為有對比所以明顯,如果先後聽兩個版本的話估計一般人根本聽不出來區別。

再來個搖滾吧,其實說是電子也可以,因為是remix過的電子舞曲風。

步姐的一張單曲。唱頭搭上去的一瞬間,我去尼瑪,彷彿來到了迪廳,拳拳入肉的低音怎一個爽字了得,聲場也很好,感覺我住的這棟老房子都在跟著搖擺。換上CD,明顯感覺到低音比較散,其它並沒聽出來太大的區別。

我比較好奇為什麼不提受眾人群最廣的流行、搖滾、民謠、爵士,而非提相對小眾的古典、金屬、電子?就算黑膠播電子、金屬的音質不好又能怎樣?無傷大雅。如果要探討黑膠唱片,必然不能繞過黑膠市場最受青睞的風格之一:爵士!

剛開始,CD的伴奏特別鮮明,也就是我之前說過的一些金屬打擊樂器音色很明亮,因此也顯得層次分明,這點黑膠確實不行。但是,但是!當人聲進來了之後,馬上就發覺CD完敗。黑膠的人聲那叫一個突出,那叫一個圓潤,而CD的聲音偏乾澀,而且感覺很遙遠。作為一張Natalie Cole的專輯,如果人聲不動聽,伴奏再給力也是白扯。這種體驗我在試聽不同品牌的耳機時有經歷過,但沒想到CD和黑膠也有類似區別。

再來一個爵士對比一下。

對比了一小段就高下立分。黑膠的樂器特別突出,而且聲音特別細膩,細節非常豐富。說句矯情的,好像你都能聽到小號里滾動的吐沫星子,以及架子鼓上的塵土飛揚。CD的話,聲音非常清晰,但總覺得聲音有點遙遠,彷彿透過一層薄紗傳過來。我想這就是黑膠玩家常說的「現場感強」吧。

說到這,彷彿CD跟黑膠比毫無優勢啊?非也。我這也有很多黑膠完敗的情況,而且是高票答案們沒討論的古典音樂領域。

這張是TAS榜單的發燒碟,也是古典音樂愛好者喜聞樂見的一張唱片,不論是黑膠玩家還是CD玩家。先聽CD,那叫一個震撼,各個聲部清晰無比,樂隊氣勢滂沱,合奏卻乾淨利落,我都不忍心停下來。唱片的話,確實現場感更強一些,比如你似乎能聽到鋼琴家觸鍵的聲音,以及琴鍵機械結構的輕微聲音,所謂「音樂的呼吸」吧。但無奈底噪太大,Mercury是出名的壓片質量不穩定的廠牌,而且唱片品相也不是很好,所以聽感較CD還是差了不少。

而最坑爹的一張是這個:

其實音樂劇並不算古典音樂。不用跟CD比較,一聽就知道這貨遠不及CD,噪音也好聲音的層次、質感也好,比CD差一截。估計主要也是壓片質量的問題。

此外我還有很多古典黑膠,從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都有,為了避免「炫耀」的嫌疑我就不再繼續貼圖舉例了。這些唱片素質不一,有的白菜價唱片卻效果極佳,和CD難分伯仲;有的名盤頭版盤卻效果較差。說實話能趕超CD的不是沒有,但是少。究其原因,除了唱片品相的影響,還跟數碼化的處理有關。很多唱片復刻為CD時,除了會對噪音等瑕疵做修復,音色和音響效果也被處理得更「Hi-Fi」,從我們非專業人士的角度來聽確實更能取悅耳朵。


結論:只要黑膠唱片的壓片和品相合格,在任何風格上都有不輸CD的表現,而且還有明顯強於CD的場景。這是經過簡單對比就一目了然的事情。注意別拿你老媽墊盤子的黑膠唱片,或者你兒子當飛碟扔的黑膠唱片來跟CD比。

誤區2:絕大多數黑膠唱片製作都不夠好,有大量底噪(也有人說信噪比低),聲音不清晰。喜歡黑膠的人就是喜歡這種噪音、不清晰帶來的朦朧感。

我特別能理解這些答主,因為我本人也經歷過很多音質極差的黑膠唱片。但其實,除了早年錄音技術導致的背景噪音不提(實際上早年的錄音技術是非常棒的,這個後面會提到),黑膠有表面噪音、炒豆聲多等等都是不正常的!黑膠玩家們都避之不及,誰會去欣賞它!還說黑膠玩家喜歡朦朧美,了解過黑膠玩家么?這幫人有很多都是挑剔的發燒友,誰有正八經的美女不看,跑去看十級美顏?大家所說的噪音或者差音質,主要有2方面原因導致:

1. 唱片的錄音和壓制是沒問題的,但唱片品相不好,嚴重影響播放效果。為什麼品相會不好?現在的黑膠愛好者,把唱片當做「文化遺產」「古董」來愛護,而以前的人可不是。他們就把這看成是個廉價日用品。用手直接抓黑膠的表面是常有的事兒;換唱片的時候不把上一張裝回封套里而是擺在外面,這樣就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尤其是家裡又熊孩子的話(我還記得小時候和表弟在爺爺家拿薄膜唱片當飛盤扔來扔去)。就我目前的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規律:
a. 很多美國人收藏的唱片品相都非常差,而相對紳士些的英國人的唱片就會好很多,日本人的唱片最好,可以找到很多品相十分完美的 。
b. 從風格上來說,古典的品相普遍比流行、搖滾、金屬要好,估計跟收藏者的性格也有很大關係。
c. 越是明星、名曲、名盤,被聽的次數就越多,品相就越差;相反相對小眾冷門的唱片由於聽的少反而品相很好,但這裡面不乏精品,也是明眼人重點搜集的領域。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這個比較並不客觀。很多人嘴裡說著「CD」,但腦子裡想的是數字音樂!可能是無損APE,是mp3,甚至是網上的流媒體!想想你們多久沒買過CD了,多久沒聽過CD了?還記得CD的耐久程度么?其實CD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只要不人為破壞就永遠光亮如新。我上初中那會兒CD剛開始普及,我整個學生時代莫名其妙的玩壞過無數遊戲CD,看壞過無數電影DVD,音樂CD也有很多聽了幾次就跳音或讀取困難的時候,尤其是越高級的CD機糾錯能力越差,反而國產的一些機器容錯能力更強。哦對了,我大學時刻錄的50多張DVD(並不是島國動作片,絕大部分是無損APE音樂 :D),工作之後發現很多都讀不出來了,心塞...總而言之,如果你現在天天聽的是CD而不是mp3或流媒體,可能都不是品相好壞的問題了,估計很多都報廢了。

2. 唱片行業進入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後,受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一部分廠牌為節約成本,不論從錄音、壓片、唱片本身的質量來看都大幅下降,這直接導致了唱片音質差。比如我熟悉的古典音樂領域,有這麼幾個有名的後期壓片質量不行的廠牌,最典型的是DGG。愛好者收藏後期(小禾花)的唱片需謹慎,聲音往往層次不清且尖銳刺耳,要收就收早期頭版唱片(大禾花),質量是相對有保證的。各位想,連大廠的質量都下降了,更何況那些小廠牌、尤其是金屬、電子這些相對小眾的唱片?
但也可以看到很多廠牌的質量是一如既往的,比如Decca,晚期壓制的唱片質量不差是有普遍共識的,甚至有些黑膠玩家認為,Decca晚期壓制的再版唱片甚至要好於頭版唱片,可以聽到Decca做了處理使聲音更加自然。EMI旗下唱片眾多,不敢說所有唱片的品質都沒折扣,但起碼我熟悉的古典領域,SAX系列和ASD系列的品質也是沒有顯著變化的。

好品相的唱片其實並不難找,因為隨著黑膠唱片市場的回暖以及歐洲經濟的衰退,大量唱片浮出水面。只要略微了解當下黑膠唱片市場就知道,從天價到白菜價的諸多唱片里,品相良好、錄音優秀的比比皆是。比如下面這張5$左右的勃拉姆斯雙提琴協奏曲一點點噪音都沒有,弦樂剔透樂隊輝煌。另外對於新唱片而言,誠如 @Nicklv 所說,效果是很好的,沒有噪音和爆豆聲。

誤區3:早年的錄音質量不行,現在的錄音技術發達了,所以黑膠音質比不上CD。

首先這個命題就有邏輯錯誤。當然是對比同一錄音的不同版本才有意義,不同時期的錄音放到不同的媒介里是沒法對比的。現在大眾高爾夫1.4T(160HP左右)動力比40年前寶馬3系2.3L(143HP)的動力還好,我能說高爾夫比3系好嗎?3系也在換代的好嗎。
另外,這個命題有一個致命的錯誤是:技術先進完全不等於錄音質量好!
你以為早年的錄音比現在差嗎?錯!就技術而言早年雖沒有現代先進,但在錄音全盛時期的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這段時間,在錄音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現在絕大多數唱片公司無法(不願)做到的,因此誕生了大量傳奇歷史錄音。現代這個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趨利的社會,唱片公司為了節約成本,往往前期錄音草草了事,靠後期處理來改善效果。例如:

當時美國的RCA唱片公司的製作人費弗爾和錄音師萊頓在當時錄音理念超前。用二支至三支話筒用特製的三軌錄音機錄製了大量的現在被稱為LIVING STEREO的唱片!聽了這些被翻製為激光唱片的播放效果,勃總認為簡直不可思議,這些幾乎可以活生生重現當年演奏現場的錄音在那些今天看來並不怎麼樣先進的設備上是怎樣錄出來的?但RCA的好時光到1964年就結束了,這之後RCA放棄了這些錄音方式。改用多話筒錄音,過份依賴混音台上的後期剪輯、混音,過多的電子技術處理手段。這些東西則使錄音喪失了鮮活感。直到今天RCA也沒有拿的出什麼像樣的東西來超越五十年代的錄音。

在流行樂的領域,這種做法更是比比皆是。為什麼Daft Punk一個做電子舞曲的能得格萊美大獎?人家在錄音上精雕細琢,前前後後耗時數年,主流媒體聽過後罕見的一致給出「細節驚艷」的評價,且驚呼製作費用至少百萬刀。

在大家都認為數字技術完勝的時候,很難理解《RAM》會花這麼大一筆錢、花這麼多時間去醞釀。Daft Punk 御用錄音師 Peter Franco 說,要捕捉到樂團的聲音和情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模擬時代。

請問一般樂迷朋友能聽出來Daft Punk錄音的細節嗎?並不能。但好東西行家一聽就知道,且製造好東西的人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回歸模擬。所以,到底誰的耳朵是「木耳」?

其實,許多早年的工程師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且工業產品都是按照「耐用品」而非「快消品」的理念設計、製造的,因此誕生了大量的在今天看來都難以超越的經典產品。唱片領域,剛才已經舉了RCA的例子,非常典型。其它如攝影領域,一些老德國廣角鏡頭對畸變的控制在今天看來依然難以企及,需要消耗較高成本達到相同效果。然後相信很多朋友家裡都有十幾、二十年前的家電依然在崗,如Sony、海爾等品牌的家電,不得不說品質堅如磐石。不是說現代社會的商業模式不好,而是在現在這個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產品更迭極快、利潤至上的年代,我們有必要懷念那個頗具「匠心」的年代,從而在浮躁中找到一些踏實和純粹,才能讓科技以人為本。

誤區4:學了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電路這些課,你們這些人還敢繼續吹噓黑膠?

本人通信工程專業畢業,通原、信號系統、模電都是專業課,數字信號處理我們也學過,所以我知道CD用的PCM編碼是有損失的,因為要把抽樣值量化,而且44.1KHZ的抽樣率只覆蓋到20Khz的聲音頻率,你沒辦法還原完整的模擬信號模型,只能是盡量接近。模擬和44.1KHZ的區別參看 @堂主的答案。所以,我很不理解 @白如冰 說的這麼理直氣壯,點在哪裡?

誤區5:喜歡黑膠的人就是喜歡「音色溫暖」,且「音色溫暖」=音質模糊、雜訊多

首先,「音色溫暖」只是講給不玩黑膠人聽的最容易理解的辭彙,但結果往往被人各種妖魔化。就像別人問我是做啥的,我說是做IT的,他說那我幫我寫個可以盜號的木馬吧。我想說我只是個看項目的好嗎,不是高大上的程序猿...但人不懂IT行業的分工,只能憑經驗主觀臆斷。
所以,每當有人、尤其是黑膠玩家說「音色溫暖」的時候我真想掐死他。能找個別的詞兒嗎?我的音響設備這麼入門,聽出來的也不止是「音色溫暖」,能再宣傳點別的特點不?

不玩黑膠的人也不要把音色溫暖和音質缺陷混為一談。沒人喜歡劣質的聲音!喜歡音色溫暖也不是黑膠玩家的專利,用CD音響系統的人也有很多喜歡音色溫暖的,所以他們會用電子管膽機。但電子管膽機的功效是把數碼相對生硬的波形整得圓潤,並不代表細節會丟失,否則誰還會去聽電子管膽機。黑膠的「溫暖」也類似,是早期用電子管模擬錄音的特點,而且即便是CD時代的復刻錄音,理論上也應該相對「溫暖」,因為母帶都是一套(但CD復刻可能做了降噪等數字化處理,所以CD聲音變得「冰冷」但清晰了)。我們黑膠玩家經常說「黑膠的高音上得去」,以我個人經驗何止是上得去,上去的時候簡直是尖銳刺耳,比如DGG公司80年代的數碼錄音黑膠,加上碟片較為輕薄,聲音尖的要命。所以,說黑膠音色「暖」完全是以偏概全!

@阿怪 您所說的

又花了幾十年死去活來的把雜音壓到不會因爲播放次數改變
你們尼瑪現在來跟我說這樣不夠溫暖
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窗戶

我也效仿一下:

比爾蓋茨說:我們微軟花了十幾年把windows做的這麼穩定兼容性這麼好這麼易用,你們尼瑪跟我說用戶體驗不好不夠像真實世界設計不夠有品位,跑去買什麼mac?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電腦

袁隆平說:我花了這麼多年搞出了高產量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吃飯難的問題,你們北方人跟我說不好吃?你們農民跟我說賣不上價格不賺錢?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鼻涕

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因為我的專業就是研究信號的處理與傳輸的,所以我知道現在的技術絕大多是犧牲了體驗換來了便利,不過是讓生活更「方便」「容易」了,而非更「高質量」,所以我在這方面一點點所謂「理科生」的優越感也沒有。想要達到有「品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誤區6: 黑膠已死,有事燒紙。
@yolfilm:

我們都知道錄音帶有掉粉,有長霉,有絞帶的種種問題,一卷正版錄音帶,相比正版、盜版唱片,也是八到十倍以上的差價。但是,沒人懷念黑膠。

沒人懷念黑膠嗎?
近年不論大牌歌星,還是獨立音樂人、地下樂隊,都開始出黑膠專輯了。炒作也好裝逼也好,不管怎麼說受關注程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小眾音樂領域。聽說國外的黑膠工廠一般是100張起壓,很多小樂隊由於擔負不起高昂的運費,於是選擇50張,50張就地銷毀。

WSJ reports that Nielsen Soundscan, which began tracking vinyl sales in 1991, indicates 9.2 million vinyl albums were sold in 2014, a 53 percent increase on the 6.06 million units sold in 2013. Vinyl sales have increased by over 220 percent since the start of the decade. The 9.2 million in sales exceeded earlier estimates of over 7 million.
The highest selling vinyl album of 2014 was Jack White』s Lazaretto, with sales of 87,000; a 56 percent increase on the 49,000 copies Daft Punk』s Random Access Memories sold in 2013.

簡單翻譯一下:Nielsen Soundscan這個機構從1991年開始跟蹤黑膠廠牌銷量,他們指出2014年美國境內一共賣了920萬張黑膠,超過了預期的700萬張。2014年相比2013年的606萬張而言,增長了53%。跟2011年相比增長了220%。
詳情可移步:http://www.digitaltrends.com/music/vinyl-album-sales-2014-jack-white/

稍微關注下唱片行業就會知道,很多媒體都有報道近年黑膠銷量(指新生產的黑膠哦,還不是龐大的二手黑膠交易市場,真正的黑膠玩家都在二手市場)呈暴增趨勢。不論是裝逼也好,收藏也好,欣賞也好,黑膠的受重視程度日俱增,這是不爭的事實。

CD呢?

根據Music Week的報道,2014年,英國的音樂綜合營收數字為10.3億英鎊,較2013年的10.47億下降了1.6%。
其中,實體專輯的市場份額從51.3%下降到48.8%,CD的銷量持續下滑,從2013年的6060萬張下滑到2014年的5570萬張,同比下滑7.9%,一片頹勢中,只有黑膠唱片的銷量逆勢上揚,共銷出128.9萬張,同比去年的78.1萬張上升了65.1%。然而儘管漲幅驚人,但這一數字在整體銷量中卻僅佔1.1%左右,因而對音樂市場並不構成影響,至於磁帶,則不在統計範疇之內。

磁帶呢?
對不起,沒有媒體在報道磁帶相關的動態。現在提及磁帶最多的是IT行業,用磁帶做歸檔存儲,恩。磁帶大法好。

最後,來個矯情的結尾。想表達的跟音質對比無關,只是想讓大家理解黑膠唱片玩家更多一點。
說到底,喜歡黑膠唱片的人,是不喜歡這種風格的:

跟大家一樣,他們會覺得這種是很不錯的:

可上面這種雖然很美,激動之下一管擼下去之後也覺得沒了新意。看來看去,他們還是覺得這種最值得慢慢欣賞,慢慢品味。


用黑膠真是白瞎了錄製時候的努力。

我們在廳里上設備錄音的時候,指揮都會把一套曲子拆成3~4分鐘的小段來錄,猜猜為什麼?

因為下面是地鐵一號線,地鐵經過的震動會被錄成噪音,這個噪音的頻率落在了bass的音區,用技術消噪會丟失BASS本身的細節,所以只好趁地鐵經過的間隙分塊錄。

當然錄音棚沒這個問題,可是我們又想要自己教堂大堂的音響效果,所以只好這樣解決環境噪音的問題了。


結果你說你用黑膠聽?


題主這個問題里其實隱含了另一個問題,「音質」是什麼?
是其聲音讓你覺得好聽么?我覺得顯然不是。因為再好的回放設備回放噪音都不可能跟「好聽」這兩個字沾上邊。

我想知道,已經到了喜歡黑膠唱片程度的音樂愛好者朋友們,你們燒耳機么?
聲場、解析、音色,把這些東西全拋開,優秀的耳機,優秀的播放器,動輒要價上萬,歸根結底還是在追求一個聲音的「還原」。

所以我認為,我們在談「音質」的時候,說決定「音質」第一位的就是追求聲音在最大限度上還原,大概是沒什麼問題的。

那麼如果你了解一點關於信號和雜訊的基本知識,你應該能夠理解,那些傳統消費級的黑膠唱片在聲音的保存和還原質量上跟現代的數字音樂根本沒有可比性。

你可以隨便拿黑膠時代的任何音樂作品,跟Justin Bieber的歌比一比。不管是聲音的質感(這一點上建議比一下鼓點的質感),還是聲場的開闊度,都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
這就是工業體系發展所導致的差距,拒絕承認這種差距我個人認為是耍流氓。

黑膠和CD有音色上的差別,有人願意去欣賞黑膠的那種「差音質」,覺得它有另一種藝術的美感,或者能從這種「質感」中找到一些個人的情感依附,這是非常正常的。
但藉此強行吹黑膠的「音質」比CD還要好,這是沒有道理的。

就好像卓別林的黑白默片,我們會覺得這種形式下的卓別林是好的。但你要說那種黑白默片在「畫質」上比現代的IMAX 3D還好,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近幾年貌似出了個《貓和老鼠》的新版,所有人物經過重繪,比原版精緻多了,但我覺得看這個新版的《貓和老鼠》找不回原來小時候看《貓和老鼠》的心情了。但你要藉此說那種老的《貓和老鼠》動畫形式比《Fate/Stay Night - UBW》還要好也當然是錯誤的。

最近發現Smartisan T1上有一個非常好笑的功能。

以上。


有一次要錄一張黑膠唱片。我製作的那段聲音裡面無聲的部分很多,人家告訴我,如果那些silence很重要的話,那還是刻CD吧,不要用黑膠碟了,黑膠碟總會有雜訊的。


站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黑膠和 CD 的音質好壞應該純粹是主觀感受了。

1980 年代初 CD 剛剛面世的時候,很多樂迷受不了數碼錄音的聲音,嫌其刺耳冰冷,洋人謂之曰 jitter。後來數字錄音和後製技術也一直在進步,不過至今為止,如果以聲音的溫暖敦厚為準繩,CD 還是及不上黑膠。

問題在於知道黑膠聲音是什麼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我懷疑給新一代樂迷聽黑膠,他們會不會覺得這聲音「不夠 sharp」?

說白了,1980 年代初大家不喜歡 CD 音色,應該跟聽覺習慣有很大關係。如果現在的小朋友不喜歡黑膠,應該也是如此。真正長期聽兩種介質,反覆比較,最終得出自己的偏好的人是少數。

此外,對於黑膠來說,跟聲音同等重要的是那個尺寸帶來的實體感和存在感。歷史無情啊,CD 怎麼說也是在 20 世紀最後二十年叱詫風雲的媒介,但現在回頭看,好像完全是雞肋:論腔調不如黑膠,論方便不如數字文件。


CD
原因:單位數據容量大
(這有啥可問的?)


首先要弄明白這兩種錄製方式的區別。

黑膠是通過聲音-電信號-機械信號-碟片紋路而產生的,這個過程看似沒有任何損失,但其實機械這一步損失特別大,任何機械傳動都會收到環境、溫度、重力等各方面的影響,把黑膠唱片再放出來時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而黑膠的母帶肯定是損失最小的,如果要再進行複製刻錄,只可能是損失越來越大。通常大家也只能拿到複製刻錄盤而不是母帶。

CD是通過數碼採樣-記錄數字信號方式產生,在採樣過程中確實有損失,因為採樣率就決定了音頻範圍,但是CD的採樣率足以高到超過人耳的聽覺範圍,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所謂的「有損」並沒有意義,損失的是聽不見的部分。這一個損失可謂是「明碼標價」的,而整個CD系統除了這一點有損失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損失。(你如果非要說線路設備損失,那黑膠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一點互相持平抵消)一旦進入數字化以後,無論傳播、複製刻錄都是無損的,CD上的數據有足夠的冗餘和糾錯功能能保證複製出來的盤和母帶是一模一樣的。

上面是科學理論上的解釋。

那直觀感受呢,聽起來兩種都沒有現場效果好,而在設備是相同級別的情況下,CD的音質聽起來就是比黑膠的好,不敢說我是絕對權威,但是也是學了幾十年音樂的人,聽過大大小小音樂會,也買了不少CD和黑膠,這點區分度還是能辨認出來的。

情懷不是科學的解釋辦法,有點像算盤和計算機,我是承認每次算盤計算機比賽(電視台播的),最後算盤都會贏,但是他只贏在了加減法上,現在做與計算有關工作的人,不用計算機只用算盤怕是連工作都找不到吧?


從記錄的信息量上來說,肯定是黑膠的音質高,因為黑膠記錄的是模擬信號,而CD是數字信號,而數字信號實際上是為了記錄模擬信號而存在的,最後都得轉變成模擬信號才能被人類接收。
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大家都知道愛迪生髮明的留聲機,但是一開始那個東西錄出來的聲音刺刺拉拉的,只是做到了勉強能識別。
這也就是模擬信號記錄的弱點。可能你今天放的黑膠的聲音,與明天放的黑膠的聲音就不一樣了,更不要說與出廠時候的聲音的差別。從這一點來看,聲音的質量是無法保障的。但是數字信號就可以避免這一點。雖然數字信號也得用模擬信號記錄與介質中,但是鑒於其高度唯一性、識別性和容錯性,這一張CD只要沒有巨大的毀壞,音質是不會變化,即記錄的數據是不會變化的。

類比一下就是,你畫了一張畫,然後把它掃描了下來。很明顯電腦里的那張圖片沒有紙上的這張畫解析度高(實際上我們都沒法用解析度來描述紙上的這張畫)。但是你把紙上的這張畫放在一個地方,可能過了兩天,已經開始發黃甚至於受潮氣影響掉色了,但你電腦里那張圖片還是那樣,你可以把它再列印出來。
這時候還要說一個事就是人類自己的分辨能力,就是在閾值以上的時候人類是無法分辨的。其實大多數人(不敢說所有人,因為有的人自稱可以)分辨不出來黑膠和CD音質的區別,就像現在除了用電腦,大多數人無法分辨贗品和真品畫作的區別一樣。

總得來說,黑膠就如膠捲一樣,是數字時代沒有來臨時候的妥協,當然也不失為現代人的裝逼利器。


CD.


談,音,質,的,都,是,耍,流,氓!!!!


--------------------------------------------------------------------------------------------
黑膠唱片LP 和 CD 完全是兩個概念,黑膠唱片輸出的是模擬信號,應該對比的是:
黑膠 vs CD+解碼器

而CD本身是數字介質,跟U盤沒什麼區別,所以:

黑膠(LP) vs 44.1kHZ音頻抽樣(CD格式)+解碼器

(當然,hifi各種論壇里的民科們發現了 jitter [信號抖動]這個高冷的辭彙,在大部分人都拼不正確的情況下,以此論證CD,硬碟,U盤作為介質播放同一個音頻文件時音質的各種不同。民科們的努力不細說,在知乎應該不用多解釋這個了。)

------------------------------------------------割-----------------------------------------

現在說「音質」 。
在早幾十年前錄音技術很搓的模擬時代,LP都是靠現場錄出來的,所以HIFI (高保真)這個詞發明出來,形容音質,也就是錄音的還原質量。
那個時候,音質也很容易用信噪比這個指標去衡量。

那個時候,好聽,器材高級,音質好,高保真hifi,這幾個概念是正比的。


現在數字時代講這個,情況就不一樣,錄音設備的高精度使得錄音細小缺陷疵瑕必現。比如唱歌時ci si的「齒音」, 模擬時代根本錄不出來, 一到mic+數字錄音,什麼齒音口水音都一清二楚。

而LP,磁帶等模擬設備,含含糊糊地剛好適合某些音樂(比如三十年代的靡靡之音,現在的「發燒女聲」),主觀上可能會覺得更好聽。

所以這個時代,錄音性能上的高保真 未必 等於好聽。

所以「音質好」這個詞有了歧義, 到底是說主,觀,好,聽? 還是錄音性能的高保真,高還原?

---------------------------------------------------割------------------------------------------------------

由於在傳統話語權上, 高保真,音質好, 好聽是牢不可破的三位一體。

很多人覺得LP主觀上好聽,就一定要解釋為LP 音質好,一定要解釋成LP高保真。
然後找一堆自己都搞不懂的辭彙去解釋這個科,學,現,象!

所以,現在談音質的,根本沒區分還原、好聽之間的含義區別,
談,音,質,的,都,是,耍,流,氓。


-----------------------------------------------------割-------------------------------------------------------

那現在黑膠和cd到底哪個好聽呢?

cd不但代表一種錄音技術,還代表製作技術,現在全部流行音樂,都不是錄出來的,而是後期做出來的,包括演唱會和大編製錄音。 所以綜合而言,好音源里CD比黑膠多太多。


但是黑膠也不是一無是處,
1 比較老派的人聲,小編製,黑膠的低錄音質量有一定的美化效果。
2 大部分留存黑膠設備定位比較高端,放大和播放端優化得比較好。
3 黑膠模糊的聲音具有一定的美學傳統。比如聽三四十年代的歌曲,「黑膠味」的表達更為原汁原味。

結論:
CD錄音質量秒殺黑膠。
某些歌曲黑膠有獨到特色,會比較好聽。
具體情況還要看系統搭配


百聞不如一聽。在洛杉磯格萊美博物館裡有個試聽室,一首歌曲以不同時代音樂格式播放,Edison 卷聲筒 , 黑膠(vinyl), 磁帶, 立體聲黑膠(stereo vinyl),CD,高音質5.1環聲 (High definition 5.1 surround sound),mp3. 最好聽的是立體聲黑膠,聲音細膩如身在其中(黑膠特有的雜訊是有的反而有種真實感)。高音質5.1環聲立體感強有氣勢。CD 音質差些。等聽了mp3 很遺憾聲音單一乏味。現在我是相信了音質差別是真的。


有的歐陸團還喜歡在 high hat 上加東西,比如響管,比如手鈸,一堆叉叉沙沙的延長音,那就更是完蛋。


我來歪個樓,我覺得吹黑膠的可以先學學《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模擬電子技術》,學完之後還能心安理得地繼續吹,那我無話可說,逃)


說一事,為了模擬膠片電影的效果,宅男如我們,甚至可以給BD播放器里加上模擬噪點的效果。
乃們所謂黑膠的溫暖,不過和電影膠片里的噪點是一樣的東西而已。
所以你和我扯黑膠與CD哪個更保真?
亦或者是說,你們還打算混淆保真和你們所謂「音質」的概念多久?
不是每個人都是木耳,也不是每個金耳朵都不懂電路與信號呢。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A和B有什麼不同 | 音質 | 黑膠唱片 | 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