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極有文採的值得反覆品味、背誦的古文?

能不要說《古文觀止》《文選》之類的文學選集,而是說幾個實實在在的篇目嗎?


個人很喜歡李華的《弔古戰場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嘗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

  吾聞夫徭戍,召募。萬里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寄身鋒刃,腷臆誰訴?而還,多事四夷;中州耗斁,無世無之。古稱,不抗王師。文教失宣,武臣用奇。奇兵有異於仁義,王道迂闊而莫為。嗚呼!噫嘻!

  吾想夫北風振漠,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野豎旄旗,川回組練。法重心駭,威尊命賤。利鏃穿骨,驚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聲析江河,勢崩雷電。至若窮陰凝閉,凜冽海隅;積雪沒脛,堅冰在須。鷙鳥休巢,征馬踟躕,繒纊無溫,墮指裂膚。當此苦寒,天假強,憑陵殺氣,以相剪屠。徑截輜重,橫攻士卒;都尉新降,將軍覆沒。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無貴無賤,同為枯骨,可勝言哉!鼓衰兮力竭,矢盡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骨暴沙礫!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魂魄結兮天沈沈,鬼神聚兮雲冪冪。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

  吾聞之:趙卒,大破林胡,開地千里,遁逃匈奴傾天下,財殫力痡。任人而已,其在多乎?,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師而還。飲至策勛,和樂且閑。穆穆棣棣,君臣之間。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靈,萬里朱殷。匈奴,雖得陰山,枕骸遍野,功不補患。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足如手。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其存其歿,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悁悁心目,寢寐見之。布奠傾觴,哭望天涯。天地為愁,草木凄悲。弔祭不至,精魂何依?必有凶年,人其流離。鳴呼噫嘻!時耶命耶?從古如斯。為之奈何?守在四夷。


請讀《古文觀止》


如果是想要學習、品位為重的話,古書裡面推薦《春秋左氏傳》,古文自然以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為首選。明清雖然不乏寫的好的,但是個人認為畢竟還是有點走了樣了。比如韓愈的文章比較著名的有《論佛骨傳》,《進學解》,簡單的《師說》。

如果是朗誦,想要讀起來順口的那種。那自然以《滕王閣序》為上。

樓主說不要說《古文觀止》這樣一本的,不知道樓主是不太了解這本書還是不喜歡裡面的文章呢?如果是學古文的話,古文觀止可以說是最好的教材了呀。古文觀止是清朝的私塾課本,裡面收錄的文章90%都是很好的、很適合學習的古文,從左傳到國語、禮記、國以及漢唐宋明公認文學泰斗的文章都有收錄。「觀止」,就是說這本書裡面收錄的是最高水平的文章(略有誇張)。人家都給你選好了,直接拿來用不是挺好么。

或者,你去選看裡面的文章也可以。難度和長度都很適中的,而且類型很全。

幫貼個目錄來。挑著看看。另外,「泛讀百篇,不如精讀十篇。」

《古文觀止》
卷一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鄭伯克段於鄢 左傳

二 周鄭交質左傳

三 石碏諫寵州吁 左傳

四 臧僖伯諫觀魚 左傳

五 鄭莊公戒飭守臣 左傳

六 臧哀伯諫納郜鼎 左傳

七 季梁諫追楚師 左傳

八 曹劌論戰 左傳

九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傳

十 宮之奇諫假道 左傳

十一 齊桓下拜受胙 左傳

十二 陰飴甥對秦伯 左傳

十三 子魚論戰 左傳

十四 寺人披見文公 左傳

十五 介之推不言祿 左傳

十六展喜犒師 左傳

十七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十八 蹇叔哭師 左傳

卷二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鄭子家告趙宣子 左傳

二 王孫滿對楚子 左傳

三 齊國佐不辱命 左傳

四 楚歸晉知罃 左傳

五 呂相絕秦 左傳

六 駒支不屈於晉 左傳

七 祁奚請免叔向 左傳

八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左傳

九 晏子不死君難 左傳

十 季札觀周樂 左傳

十一 子產壞晉館垣 左傳

十二 子產論尹何為邑 左傳

十三 子產卻楚逆女以兵左傳

十四 子革對靈王 左傳

十五 子產論政寬猛 左傳

十六 吳許越成 左傳

卷三

周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祭公諫征犬戎 國語

二 召公諫厲王止謗 國語

三 襄王不許請隧 國語

四 單子知陳必亡 國語

五 展禽論祀爰居 國語

六 里革斷罟匡君 國語

七 敬姜論勞逸 國語

八 叔向賀貧 國語

九 王孫圉論楚寶 國語

十 諸稽郢行成於吳 國語

十一 申胥諫許越成 國語

十二 春王正月 公羊傳

十三 宋人及楚人平 公羊傳

十四 吳子使札來聘 公羊傳

十五 鄭伯克段於鄢 穀梁傳

十六 虞師晉師滅夏陽 穀梁傳

十七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禮記 檀弓

十八 曾子易簀 禮記 檀弓

十九 有子之言似夫子 禮記 檀弓

二十 公子重耳對秦客 禮記 檀弓

二十一 杜蕢揚觶 禮記 檀弓

二十二 晉獻文子成室 禮記 檀弓

卷四

戰國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蘇秦以連橫說秦 戰國策
二 司馬錯論伐蜀 戰國策

三 范雎說秦王 戰國策

四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五 顏斶說齊王 戰國策

六 馮諼客孟嘗君 戰國策

七 趙威后問齊使 戰國策

八 庄辛論幸臣 戰國策

九 觸龍說趙太后 戰國策

十 魯仲連義不帝秦 戰國策

十一 魯共公擇言 戰國策

十二 唐雎說信陵君 戰國策

十三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十四 樂毅報燕王書 戰國策

十五 諫逐客書 李斯

十六 卜居 屈原

十七 宋玉對楚王問 宋玉
卷五

漢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五帝本紀贊 史記

二 項羽本紀贊 史記

三 秦楚之際月表 史記

四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記

五 孔子世家贊 史記

六 外戚世家序 史記

七 伯夷列傳 史記

八 管晏列傳 史記

九 屈原列傳 史記

十 酷吏列傳序 史記

十一 遊俠列傳序 史記

十二 滑稽列傳 史記

十三 貨殖列傳序 史記

十四 太史公自序 史記

十五 報任少卿書 司馬遷

卷六

漢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高帝求賢詔 漢高祖

二 文帝議佐百姓詔 漢文帝

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 漢景帝

四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 漢武帝

五 過秦論 上 賈誼

六 治安策 一 賈誼

七 論貴粟疏 晁錯

八 獄中上樑王書 鄒陽

九 上書諫獵 司馬相如

十 答蘇武書 李陵

十一 尚德緩刑書 路溫舒

十二 報孫會宗書 楊惲

十三 光武帝臨淄勞耿弇漢光武帝

十四 誡兄子嚴敦書 馬援

十五 前出師表 諸葛亮

十六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卷七

六朝唐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陳情表 李密

二 蘭亭集序 王羲之

三 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
四 桃花源記 陶淵明

五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六 北山移文 孔稚珪

七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八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駱賓王

九 滕王閣序 王勃

十 與韓荊州書 李白

十一 春夜宴桃李園序 李白

十二 弔古戰場文 李華

十三 陋室銘 劉禹錫

十四 阿房宮賦 杜牧

十五 原道 韓愈

十六 原毀 韓愈

十七 獲麟解 韓愈

十八 雜說一(龍說) 韓愈

十九 雜說四(馬說) 韓愈

卷八

唐文篇次 篇目 出處

一 師說 韓愈

二 進學解 韓愈

三 圬者王承福傳 韓愈

四 諱辯 韓愈

五 爭臣論 韓愈

六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

七 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韓愈

八 與於襄陽書 韓愈

九 與陳給事書 韓愈

十 應科目時與人書 韓愈

十一 送孟東野序 韓愈

十二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愈

十三 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韓愈

十四 送楊少尹序 韓愈

十五 送石處士序 韓愈

十六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韓愈

十七 祭十二郎文 韓愈

十八 祭鱷魚文 韓愈

十九 柳子厚墓志銘 韓愈
卷九

唐宋文

一 駁復仇議 柳宗元

二 桐葉封弟辨 柳宗元

三 箕子碑 柳宗元

四 捕蛇者說 柳宗元

五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六 梓人傳 柳宗元

七 愚溪詩序 柳宗元

八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柳宗元

九 鈷鉧潭西小丘記 柳宗元

十 小石城山記 柳宗元

十一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柳宗元

十二 待漏院記 王禹偁

十三黃岡竹樓記 王禹偁

十四書洛陽名園記後 李格非

十五 嚴先生祠堂記 范仲淹

十六岳陽樓記 范仲淹

十七 諫院題名記 司馬光

十八 義田記 錢公輔

十九 袁州州學記 李覯

二十 朋黨論 歐陽修

二十一 縱囚論 歐陽修

二十二 釋秘演詩集序 歐陽修

卷十

宋文

一 梅聖俞詩集序 歐陽修

二 送楊寘序 歐陽修

三 五代史伶官傳序 歐陽修

四 五代史宦官傳序 歐陽修

五 相州晝錦堂記 歐陽修
六 豐樂亭記 歐陽修

七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八 秋聲賦 歐陽修

九 祭石曼卿文 歐陽修

十 瀧岡阡表 歐陽修

十一 管仲論 蘇洵

十二 辨奸論 蘇洵

十三 心術 蘇洵

十四 張益州畫像記 蘇洵

十五 刑賞忠厚之至論 蘇軾

十六 范增論 蘇軾

十七 留侯論 蘇軾

十八 賈誼論 蘇軾

十九 晁錯論 蘇軾

卷十一

宋文

一 上梅直講書 蘇軾

二 喜雨亭記 蘇軾

三 凌虛台記 蘇軾

四 超然台記 蘇軾

五 放鶴亭記 蘇軾

六 石鐘山記 蘇軾

七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

八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蘇軾

九 前赤壁賦 蘇軾

十 後赤壁賦 蘇軾

十一 三槐堂銘 蘇軾

十二 方山子傳 蘇軾

十三六國論 蘇轍

十四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十五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十六 寄歐陽舍人書 曾鞏

十七 贈黎安二生序 曾鞏

十八 讀孟嘗君傳 王安石

十九 同學一首別子固 王安石

二十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二十一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王安石

卷十二

明文

一 送天台陳庭學序 宋濂

二 閱江樓記 宋濂

三 司馬季主論卜 劉基

四 賣柑者言 劉基

五 深慮論 方孝孺

六 豫讓論 方孝孺

七 親政篇 王鏊

八 尊經閣記 王守仁

九 象祠記 王守仁

十 瘞旅文 王守仁

十一 信陵君救趙論 唐順之

十二 報劉一丈書 宗臣

十三 吳山圖記 歸有光

十四 滄浪亭記 歸有光

十五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十六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王世貞

十七 徐文長傳 袁宏道

十八 五人墓碑記 張溥


滕王閣序,楚辭,陳王思,嘛嘛,古文觀止大把好嗎。


莊子《秋水》
太史公自序
項羽本紀
屈原列傳
弔古戰場文
歸來去辭
春夜宴桃李園序
韓愈的論說文 師說 明末小品張宗子的西湖荷花 黑面說書人柳敬亭


此之謂吾之自敘所願也,皆為我所欲讀之文也。留此回復,以便自覽耳!

《易經》乾坤二卦及文言,繫辭上下
《禮記》曲禮,檀弓,禮運,大學,中庸,學記,樂記
《尚書》堯典,舜典,禹貢,無逸,秦誓
《左傳》其文極精到,可自選
《道德經》通篇
《四書》通背
《莊子》內七篇,駢拇,馬蹄,胠篋,在宥,天地,天道,秋水,天下
《國語》召公諫彌謗,勾踐滅吳,其餘可自選
《戰國策》文頗縱橫,可自選
《荀子》勸學,性惡,解蔽,正名,天論,禮論,樂論,正論,非十二子
《墨子》兼愛,非攻,公輸,非命,尚同,明鬼
《公孫龍子》白馬論 間白論 指物論
黃帝四經
《管子》心術上下 內業 白心
《韓非子》五蠹,顯學,定法,難勢,問辯,孤憤,說難,解老,喻老,內儲說上,外儲說上,說林
《呂氏春秋》察今
《楚辭》全篇
李斯《諫逐客書》
賈誼《鵩鳥賦》《過秦論》三篇《論積貯疏》《陳政事疏》《吊屈原鵩》
晁錯《論貴栗疏》
枚乘《七發賦》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喻巴蜀檄》《難蜀父老》
《史記》多宏文,可通讀,精選而誦之
《淮南子》原道,精神
董仲舒《天人三策》
班彪《王命論》《北征賦》
《漢書》可自選讀
《潛夫論》實邊
《昌言》理亂篇
《論衡》自然等
王粲《登樓賦》
孔融《論盛孝章書》
諸葛亮 前後《出師表》
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曹植《洛神賦》《骷髏賦》
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 自祭文 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管蔡論 聲樂無哀論 養生論 釋私論 難自然好學書
阮籍 大人先生傳 通老論 達庄論 通易論
蕪城賦 別賦 小園賦 哀江南賦 《後漢書》《三國志》北山移文 《水經注》《洛陽伽藍記》《老子指略》《周易略例》崇有論 《莊子注》沙門不敬王者論 物不遷論 般若無知論 不真空論 坐忘論 《壇經》天論
王勃 滕王閣序
駱賓王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唐宋八大家集 不夠還有專集
杜牧 阿旁宮賦
李白 與韓荊州書 春夜宴遊桃園序
岳陽樓記 《資治通鑒》多好文 金石錄後序 指南錄後序 正氣歌序 正蒙 太極圖說 通書
二程 識仁篇 定性書 易傳序 答楊時論西銘書
朱熹 仁說 觀心說 四書諸序 讀大紀 答黃道夫 答陳器之 答陸子靜 答陳同甫
陸九淵 與曾宅之 與李宰 與朱元晦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論 與應仲實 甲辰答朱元晦書 與朱元晦秘書
羅欽順 困知記 與王陽明書
王守仁 傳習錄 大學問
宋濂 送東陽馬生序
劉基 賣柑者言 郁離子
項脊軒志 焚書 藏書 徐霞客遊記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五人墓碑記 明夷待訪錄 日知錄 與友人論學書 左忠毅公逸事 獄中雜記 全祖望寫的神道銘(有名的)仁學 少年中國說 譚嗣同傳
明儒學案 周易外傳 讀四書大全說 讀通鑒論 思問錄 張子正蒙注 天演論 孫文學說 大同書 體用論 明心篇 乾坤衍 新唯識論文言版 十力語要


庾信的《小園賦》……太喜歡 已背誦

全文如下:

若夫一枝之上,巢夫得安巢之所;一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座;嵇康鍛灶,既煙而堪眠。豈必連闥洞房,南陽樊重之第;赤墀青鎖,西漢王根之宅。余有數畝弊廬,寂寞人外,聊以擬伏臘,聊以避風雨。雖復晏嬰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適閑居之樂。況乃黃鶴戒露,非有意於輪軒;爰居避風,本無情於鐘鼓。陸機則兄弟同居,韓康則舅甥不別,蝸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爾乃窟室徘徊,聊同鑿坯。桐間露落,柳下風來。琴號珠柱,書名玉杯。有棠梨而無館,足酸棗而無台。猶得敧側八九丈,縱橫數十步,榆柳三兩行,梨桃百餘樹。拔蒙密兮見窗,行敧斜兮得路。蟬有翳兮不驚,雉無羅兮何懼!草樹混淆,枝格相交。山為簣覆,地有堂坳。藏狸並窟,乳鵲重巢。連珠細茵,長柄寒匏。可以療飢,可以棲遲,崎嶇兮狹室,穿漏兮茅茨。檐直倚而妨帽,戶平行而礙眉。坐帳無鶴,支床有龜。鳥多閑暇,花隨四時。心則歷陵枯木,發則睢陽亂絲。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
一寸二寸之魚,三桿兩桿之竹。雲氣蔭於叢著,金精養於秋菊。棗酸梨酢,桃榹李薁。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谷。試偃息於茂林,乃久羨於抽簪。雖無門而長閉,實無水而恆沉。三春負鋤相識,五月披裘見尋。問葛洪之藥性,訪京房之卜林。草無忘憂之意,花無長樂之心。鳥何事而逐酒?魚何情而聽琴?
加以寒暑異令,乖違德性。崔駰以不樂損年,吳質以長愁養病。鎮宅神以霾石,厭山精而照鏡。屢動庄舄之吟,幾行魏顆之命。薄晚閑閨,老幼相攜;蓬頭王霸之子,椎髻梁鴻之妻。燋麥兩瓮,寒菜一畦。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雲低。聚空倉而崔嗓,驚懶婦而蟬嘶。
昔草濫於吹噓,籍文言之慶余。門有通德,家承賜書。或陪玄武之觀,時參鳳凰之墟。觀受厘於宣室,賦長楊於直廬。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於三危,碎平途於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寸斷。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百靈兮倏忽,光華兮已晚。不雪雁門之踦,先念鴻陸之遠。非淮海兮可變,非金丹兮能轉。不暴骨於龍門,終低頭於馬坂。諒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渾渾。

我的知乎專欄:南北往事 - 知乎專欄


秋聲賦——「是為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一句道出天地之肅涼,通篇遍哀鴻。

三都賦——「水陸所湊,兼六合而交會焉;豐蔚所盛,茂八區而庵藹焉。」後世之效漢大賦之宏偉者,無出其右。


阿旁宮賦——「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卧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一宮一殿之奢華,一草一木之豐茂,令人流連。


洛神賦——「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女子之美盡顯。


閑情賦——「若在竹而為扇,含凄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柔弱之姿,我見猶憐。


太多太多就不贅述了。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蘇幕遮 [ 宋]周邦彥

這是讀書生涯中對我最有觸動的一首詞。

一半的觸動是因為這文字——
在反覆的課業中,突然出現這麼一首散淡的詞,不禁腦洞大開:
一定要有這麼一段閑的時間,什麼都不動,就看沉香煙,就聽鳥雀鳴;
荷葉子順著自己的鼻子走過,露珠沾濕襟子。
離家遠,很思念,但是很享受這思念的感覺;
同船共度的小夥伴不知在何處,且閉了眼,讓我將這撐船的想像成他吧。

還有一半的觸動,是由於那幅配圖,那銷魂的姿勢——


逍遙遊


反正出師陳情二表我是自打上學時候學了就背下來了,到現在還能指哪背哪。
對了,還有蘭亭集序,自己一人在家的時候,偶爾放聲背誦,根本停不下來。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私以為,這些爽朗,豪邁,傷懷,優美的古文真是我受教育生涯得到的最有意義的東西。
還有魯迅莫泊桑契科夫。能在少年時期的課本里讀到他們真好。
後來讀的:1984 百年孤獨 基督山伯爵 還有印象很深的1Q84。
最慶幸的是少年時自己沒有被郭敬明安妮寶貝洗了腦。


張岱《陶庵夢憶序》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粱,車旋蟻穴,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問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謂痴人前不得說夢矣。

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酒,失足破其瓮。念無以償,痴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一寒士鄉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未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痴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又是一番夢囈。因嘆慧業文人,名心難化,政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盧生遺表,猶思摹榻二王,以流傳後世。則其名根一點,堅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庾信《哀江南賦》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銷,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

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凱之平生,並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橋羈旅;楚歌非取樂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苦之辭,惟以悲哀為主。

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台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孫策以天下為三分,眾才一旅;項籍用江東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伐,如草木焉!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籓籬之固。頭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鋤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將非江錶王氣,終於三百年乎?

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嗚呼!山嶽崩頹,既履危亡之運;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愴傷心者矣。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其宜矣。

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稟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居負洛而重世,邑臨河而宴安。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主。民枕倚於牆壁,路交橫於豺虎。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彼凌江而建國,始播遷於吾祖。分南陽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府。水木交運,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節。訓子見於純深,事君彰於義烈。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書之碣。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階庭空谷,門巷蒲輪。移談講樹,就簡書筠。降生世德,載誕貞臣。文詞高於甲觀,楷模盛於漳濱。嗟有道而無鳳,嘆非時而有麟。既奸回之奰逆,終不悅於仁人。

王子濱洛之歲,蘭成射策之年。始含香於建禮,仍矯翼於崇賢;游洊雷之講肆,齒明離之胄筵。既傾蠡而酌海,遂測管而窺天。方塘水白,釣渚池圓。侍戎韜於武帳,聽雅曲於文弦。乃解懸而通籍,遂崇文而會武。居笠轂而掌兵,出蘭池而典午。論兵於江漢之君,拭玉於西河之主。

於時朝野歡娛,池台鐘鼓。里為冠蓋,門成鄒魯。連茂苑于海陵,跨橫塘於江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銅為柱。橘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西贐浮玉,南琛沒羽。吳歈越吟,荊艷楚舞。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五十年中,江表無事。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為定遠之使。馬武無預於甲兵,馮唐不論於將帥。豈知山嶽闇然,江湖潛沸,漁陽有閭左戍卒,離石有將兵都尉。

天子方刪詩書,定禮樂;設重雲之講,開士林之學;談劫燼之灰飛,辨常星之夜落。地平魚齒,城危獸角;卧刁斗於滎陽,絆龍媒於平樂。宰衡以干戈為兒戲,縉紳以清談為廟略。乘漬水以膠船,馭奔駒以朽索。小人則將及水火,君子則方成猿鶴。敝箄不能救鹽池之咸,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既而魴魚赬尾,四郊多壘。殿狎江鷗,宮鳴野雉。湛廬去國,艅艎失水。見被發於伊川,知百年而為戎矣。

彼奸逆之熾盛,久遊魂而放命。大則有鯨有鯢,小則為梟為獍。負其牛羊之力,肆其水草之性;非玉燭之能調,豈璇璣之可正。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於羈縻。飲其琉璃之酒,賞其虎豹之皮;見胡柯於大夏,識鳥卵於條枝。豺牙密厲,虺毒潛吹。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川而遂窺。

始則王子召戎,奸臣介胄。既官政而離逷,遂師言而泄漏。望廷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出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困獸。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精動宿。北闕龍吟,東陵麟斗。

爾乃桀黠構扇,馮陵畿甸。擁狼望於黃圖,填盧山於赤縣。青袍如草,白馬如練。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兩觀當戟,千門受箭;白虹貫日,蒼鷹擊殿;竟遭夏台之禍,終視堯城之變。官守無奔問之人,干戚非平戎之戰。陶侃空爭米船,顧榮虛搖羽扇。

將軍死綏,路絕重圍。烽隨星落,書逐鳶飛。乃韓分趙裂,鼓卧旗折。失群班馬,迷輪亂轍。猛士嬰城,謀臣捲舌。昆陽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五郡則兄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別。

護軍慷慨,忠能死節,三世為將,終於此滅。濟陽忠壯,身參末將,兄弟三人,義聲俱唱。主辱臣死,名存身喪。敵人歸元,三軍凄愴。尚書多算,守備是長。雲梯可拒,地道能防。有齊將之閉壁,無燕師之卧牆。大事去矣,人之雲亡!

申子奮發,勇氣咆勃。實總元戎,身先士卒。胄落魚門,兵填馬窟。屢犯通中,頻遭刮骨。功業夭枉,身名埋沒。或以隼翼鷃披,虎威狐假。沾漬鋒鏑,脂膏原野。兵弱虜強,城孤氣寡。聞鶴唳而心驚,聽胡笳而淚下。拒神亭而亡戟,臨橫江而棄馬。崩於鉅鹿之沙,碎於長平之瓦。

於是桂林顛覆,長洲麋鹿。潰潰沸騰,茫茫墋黷。天地離阻,神人慘酷。晉鄭靡依,魯衛不睦[100]。競動天關,爭回地軸[101]。探雀鷇而未飽,待熊蹯而詎熟[102]?乃有車側郭門,筋懸廟屋[103]。鬼同曹社之謀[104],人有秦庭之哭[105]。

爾乃假刻璽於關塞,稱使者之酬對[106]。逢鄂坂之譏嫌,值耏門之徵稅[107]。乘白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108]。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風於上游[109]。彼鋸牙而鉤爪,又循江而習流[110]。排青龍之戰艦,斗飛燕之船樓[111]。張遼臨於赤壁,王濬下於巴丘[112]。乍風驚而射火,或箭重而沉舟。未辨聲於黃蓋,已先沉於杜侯[113]。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鸚鵡之洲[114]。路已分於湘漢,星猶看於鬥牛[115]。

若乃陰陵失路,釣台斜趣。望赤壁而沾衣,艤烏江而不渡[116]。雷池柵浦,鵲陵焚戍。旅舍無煙,巢禽無樹[117]。謂荊、衡之杞梓,庶江、漢之可恃[118]。淮海維揚,三千餘里。過漂渚而寄食,托蘆中而渡水。屆於七澤,濱於十死[119]。嗟天保之未定,見殷憂之方始[120]。本不達於危行,又無情於祿仕。謬掌衛於中軍,濫屍丞於御史[121]。

信生世等於龍門,辭親同於河洛[122]。奉立身之遺訓,受成書之顧托[123]。昔三世而無慚,今七葉而始落[124]。泣風雨於《梁山》,惟枯魚之銜索[125]。入欹斜之小徑,掩蓬藋之荒扉。就汀洲之杜若,待蘆葦之單衣[126]。

於是西楚霸王,劍及繁陽[127]。鏖兵金匱,校戰玉堂[128]。蒼鷹赤雀,鐵舳牙檣[129]。沉白馬而誓眾[130],負黃龍而渡江[131],海潮迎艦,江萍送王[132]。戎軍屯於石城,戈船掩於淮泗[133]。諸侯則鄭伯前驅,盟主則荀罃暮至[134]。剖巢熏穴,奔魑走魅[135]。埋長狄於駒門,斬蚩尤於中冀[136]。燃腹為燈,飲頭為器[137]。直虹貫壘,長星屬地[138]。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穴,與風塵而殄瘁[139]。

西瞻博望[140],北臨玄圃[141],月榭風台,池平樹古。倚弓於玉女窗扉[142],系馬於鳳皇樓柱[143]。仁壽之鏡徒懸[144],茂陵之書空聚[145]。若夫立德立言,謨明寅亮;聲超於系表,道高於河上[146]。更不遇於浮丘,遂無言於師曠[147]。以愛子而託人,知西陵而誰望[148]?非無北闕之兵,猶有雲台之仗[149]。

司徒之表裡經綸[150],狐偃之惟王實勤[151]。橫琱戈而對霸主[152],執金鼓而問賊臣[153]。平吳之功,壯於杜元凱[154];王室是賴,深於溫太真[155]。始則地名全節[156],終則山稱枉人[157]。南陽校書,去之已遠[158];上蔡逐獵,知之何晚[159]?鎮北之負譽矜前,風飆凜然[160]。水神遭箭,山靈見鞭[161]。是以蟄熊傷馬,浮蛟沒船。才子並命,俱非百年[162]。

中宗之夷凶靖亂[163],大雪冤恥,去代邸而承基,遷唐郊而纂祀[164]。反舊章於司隸,歸餘風於正始[165]。沉猜則方逞其欲,藏疾則自矜於己。天下之事沒焉,諸侯之心搖矣[166]。既而齊交北絕,秦患西起[167]。況背關而懷楚,異端委而開吳[168]。驅綠林之散卒,拒驪山之叛徒[169]。營軍梁溠,蒐乘巴渝[170]。問諸淫昏之鬼,求諸厭劾之符[171]。荊門遭廩延之戮[172],夏口濫逵泉之誅[173]。蔑因親以致愛,忍和樂於彎弧[174]。既無謀於肉食,非所望於《論都》[175]。未深思於五難[176],先自擅於三端[177]。登陽城而避險,卧砥柱而求安[178]。既言多於忌刻,實志勇而形殘。但坐觀於時變,本無情於急難[179]。地惟黑子,城猶彈丸[180]。其怨則黷,其盟則寒[181]。豈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182]。況以沴氣朝浮,妖精夜隕。赤鳥則三朝夾日,蒼雲則七重圍軫[183]。亡吳之歲既窮,入郢之年斯盡[184]。

周含鄭怒,楚結秦冤[185]。有南風之不競[186],值西鄰之責言[187]。俄而梯衝亂舞,冀馬雲屯[188]。俴秦車於暢轂[189],沓漢鼓於雷門[190]。下陳倉而連弩[191],渡臨晉而橫船[192]。雖復楚有七澤,人稱三戶;箭不麗於六麋,雷無驚於九虎[193]。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194]。熾火兮焚旗,貞風兮害蠱[195]。乃使玉軸揚灰,龍文折柱[196]。下江余城,長林故營。徒思拑馬之秣,未見燒牛之兵[197]。章曼支以轂走,宮之奇以族行[198]。河無冰而馬渡[199],關未曉而雞鳴[200]。忠臣解骨[201],君子吞聲。章華望祭之所[202],雲夢偽游之地[203]。荒谷縊於莫敖,冶父囚於群帥。硎穽折拉,鷹鸇批[204]


王勃。滕王閣序。
賈誼。過秦論。
這是語文課本里。我最喜歡的兩篇。
還有項脊軒志。但是節奏感不強,很感人,背誦的話沒有前兩篇上口。
向秀的思舊賦也很好。
司馬遷的項羽本紀。李廣傳。相當感人,字字珠璣。
————————————
除了樓下提到的報任安書漏了。還有一個。陳情表。
朗朗上口的典範有一個。與朱元思書。


枯樹賦


殷仲文風流儒雅,海內知名;世異時移,出為東陽太守;常忽忽不樂,顧庭槐而嘆曰:此樹婆娑,生意盡矣。


至如白鹿貞松,青牛文梓;根抵盤魄,山崖表裡。桂何事而銷亡,桐何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開花建始之殿,落實睢陽之園。聲含嶰谷,曲抱《雲門》;將雛集鳳,比翼巢鴛。臨風亭而唳鶴,對月峽而吟猿。


乃有拳曲擁腫,盤坳反覆;熊彪顧盼,魚龍起伏;節豎山連,文橫水蹙。匠石驚視,公輸眩目。雕鐫始就,剞劂仍加;平鱗鏟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錦,片片真花;紛披草樹,散亂煙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遷,森梢百頃,搓枿千年。秦則大夫受職,漢則將軍坐焉。莫不苔埋菌壓,鳥剝蟲穿;或低垂於霜露,或撼頓於風煙。東海有白木之廟,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陸以楊葉為關,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則叢桂留人,扶風則長松系馬。豈獨城臨細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拔本垂淚,傷根瀝血。火入空心,膏流斷節。橫洞口而敧卧,頓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圍冰碎,理正者千尋瓦裂。載癭銜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況復風雲不感,羈旅無歸;未能采葛,還成食薇;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淮南子》雲「木葉落,長年悲」,斯之謂矣。


乃為歌曰: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桓大司馬聞而嘆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最 簡 單 的, 老 子 道 德 經


高考前做課外練習的時候看過古文觀止里的送李願歸盤谷,確實感受到作者的文筆之高,尤其最後一段,余聞之而深感此文之美。


琵琶行


《小窗幽記》,有許多做人行事的大智慧。每一篇都很短小,每天背一篇完全無壓力~


《歷代從政文選》一書全篇都值得背誦。當然了,有閑情雅興,可以把詩經、離騷、洛神賦、長恨歌也都背下來,最牛的是把紅樓夢全篇背下來


推薦閱讀:

綠子一樣的女孩是什麼樣的女孩?
《酉陽雜俎》里說秦瓊的馬叫忽雷駁,常飲以酒,每於月明中試,能豎越三領黑氈,這個三領黑氈是什麼概念?

TAG:藝術 | 文學 | 人文 | 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