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巴黎聖母院發現一個有趣的物理歷史問題?

重讀巴黎聖母院發現一個有趣的bug 鑽一下牛角尖:
這裡雨果想說的是動能公式Ek=mv2/2 吧?但是要算這個得先算速度 但是問題來了 巴黎聖母院故事發生在1482年 當時的歐洲人應該還在亞里士多德的理論體系下呢 自由落體的速度是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很懷疑有沒有公式可以算出具體的速度來)。而雨果是1803年出生的 自由落體定理是伽利略在1590年左右提出的(不管他有沒有做那個著名的比薩斜塔實驗)而動能差不多是雨果的同齡人兼老鄉科里奧利(1792~1843)正式提出的 小說里的人應該完全不知道自由落體公式和動能公式(牛頓還要過100多年才出生呢) 這個算不算bug呢?


謝邀。
動能最早由萊布尼茨定義,他給出的公式是mv平方,科里奧利最終正確地給出了二分之一的係數。

萊布尼茨的生卒年份是1646~1716
科里奧利是1792~1843
巴黎聖母院成書於1831

時間上還是能吻合的。


推薦閱讀:

我認為《巴黎聖母院》中的弗羅洛只是一個為情所困的中年人,為什麼教材上說弗羅洛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
為什麼雨果要以「人們要把他從他所摟抱的那具骨骼分開來時,他頓時化作了塵土」作為《巴黎聖母院》的結尾?

TAG:巴黎聖母院 | 雨果 | 經典物理學 | 物理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