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電影金像獎越來越水了?


今年的影帝影后實至名歸,男女配角兒自不必說,說來也巧,都是港人港片,這幾年的港片漸漸有了起色,怎麼能說越來越落寞?越來越水?
惠英紅早年拍了很多武打片,

每一拳都是真功夫,練家子,她是演員,早年看她電影,不了解這人,我還以為是請來的專業師傅;
第一屆的影后是她,迄今為止她已是三屆影后,每一部獲獎影片和這幾年拍的片子,都是演什麼是什麼,我都忘了她早年那麼能打。能文能武。

今年入圍的所有演員演技都沒有你所說的水分,得獎者是誰都實至名歸。
題主你這問題不禁讓我聯想楊穎與李易峰獲得百花獎,如果金像獎越來越水那麼百花獎是不是個宇宙笑話!?


問為什麼之前,先好好想想「是不是」。在知乎提問題怎麼都這麼主觀了。
淺談這屆金像獎。
七月與安生我看了,周冬雨真還沒到火候。馬思純也不夠出彩,可能是人設原因吧。我挺喜歡《左耳》里的她的。惠英紅三度封后實至名歸。林家棟的演技絕對值得當選影帝。余文樂的進步也讓人看到了香港電影的未來。我一直沒有對香港電影失去信心,因為香港沒有吳亦凡那種演技和人品明明不行卻非得硬捧的明星。
在香港,認真做電影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在思考層面和經驗的積累上暫時處於一個斷層。


百花獎頒給AB,李易峰,你們不喜歡,現在金像獎給了林家棟、紅姨、曾志偉、燕玲姐,你們又說水,你讓我怎麼辦。而且林家棟演技不好嗎?TVB視帝級別的存在,熬了這麼多年大銀幕,終於遇到一個爆發的劇本,拿影帝不是理所當然嗎。紅姨呢,加上這屆,3最佳女主,1個最佳女配,這次是影片上映時間問題,不然提名金馬也不意外,尤其是在金像獎這個根植本土的獎項,紅姨拿獎不是很正常嗎。就算周冬雨這次在七月與安生里的表現進步很大,但角色還是略顯單薄,不如幸運是我里的紅姨。
再說回香港電影,現在是衰落了,但是卻也開始走出了以前黃金時代的桎梏,不單純為了商業,金錢來拍攝電影,可以開始為了這個地區,以及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來拍攝電影,前些年的桃姐,歲月神偷,天水圍的日與夜,老笠以及今年的幸運是我,一念無名,這些題材是在以前的香港電影膨脹時期是不可想像的。
以前蔡瀾談到過,還在邵氏做監製的時候,向邵逸夫提議,我們一年拍40部電影,每部都賺錢,那可不可以拍多一部,不賺錢的,有價值的。但邵逸夫反駁他,我們有這個條件,為什麼不拍41部都賺錢的。
現在,蔡瀾的願望達成了,香港電影人已經去拍一些他想要的,不賺錢的但有價值的作品了,哪怕看的人少了,即使原本的40部配額已經變成4部,但是只要有這些作品,香港電影就不會消亡。
如果說當年以邵逸夫為首的香港電影人目光能放長遠一點,可能現在的境況也會有所改變;也可能更加惡劣,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一切,這些,誰說的定呢!


你沒看過百花獎吧。


50歲的林家棟考了兩次才進TVB藝員訓練班,作為班上最矮的一個,訓練班的老師第一次見到他就說:「你外形不行,只有靠自己努力」。在出道後七年的時間裡,他飾演了許多沒有台詞、沒有名字的角色,後來從跑龍套開始做到TVB一線男主的時候毅然投身電影圈繼續從配角做起,前後參演了六十多部才等到影帝的寶座。

而57歲的惠英紅人生更加傳奇,沒落的滿洲旗人家庭,3歲開始當過10年乞丐,13歲在夜總會當舞女,後面被張徹導演賞識參演《射鵰英雄傳》穆念慈一角出道,後成為邵氏最知名的打女,22歲就成為第一屆的金像影后,隨著邵氏電影沒落,她也很快不紅,之後又在TVB當了多年配角,得過抑鬱症想過自殺,直到2010年再度封后演技才得到學術真正的肯定,昨天三獲影后時已經平了金像影后歷史第二多記錄了,她說她的一生是別人的兩輩子,而林家棟的則認為年齡顏值不是演員最重要的。三分人事七分天,這兩個演員都是有豐富生活積累的演員,多年媳婦熬成婆,可謂實至名歸。


朋友,你知道去年百花的德芙雙煞嗎


有可能是因為香港電影人跳出了所謂「迎合全國觀眾」的教條,重新開始拍真正的香港人的故事。面對這些東西,不在香港生活的大陸觀眾會有說不清的疏離感,從而產生「香港電影變差了」的錯覺。生活品質的差異日漸縮小,反倒使得大陸觀眾和香港觀眾之間的隔閡慢慢產生,彼此的認同也慢慢消失。

香港電影之所以特別,不在於電影而在於香港二字。


沒有水啊...
這個影帝影后我是服氣的 內地今年本來就是小年 這個結果我喜歡
難道我們要像奧斯卡一樣 比不過別人就嚷嚷別人歧視內地人么....

不過金像獎的確格局小了點,感覺就是死死在香港這一畝三分地打轉,以前香港電影和演員是傲視全國輻射亞洲的,現在感覺有點……去年那個最佳影片實在有點無語……


這個問題從4月6號提出,到現在4月10號,結果只有50人關注,21個答案,香港電影果然早就沒落了。


是嗎?我卻覺得香港電影在一步步復甦。


《樹大招風》丶《一念無明》丶《幸運是我》(網友提醒《七月與安生》不算香港電影,謝指出)等,這些電影就算放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也絕對能稱得上很不錯的電影。當中更以《一念無明》為代表。這部電影的預算只有少得可憐的港幤二百萬,這點錢在國內根本算不上什麽。但整個作品,無論是劇本丶題材丶攝影到演員的演技等,都稱得上香港電影業界良心之作。


至於樹大招風,則提醒了香港電影人以至所有藝術工作者,作品,不應單單為了票房。趁還有機會,就算踩界,就算不能在內地上映,也應多拍。

香港,今年能稱得上好的電影,實在不少,評論區的朋友已經有所補充。也許香港本地電影業界越來越窮,投資者越來越少,那些有名氣能北上的都北上掘金。卻在有意無意之間,為香港電影業界篩選出一批有志之士,願意繼續在香港這個小地方尋夢。


我不知道王家衛是否變了,也不知道周星馳是否老了, 更不知道徐克是否江郎才盡了,我只覺得,我不再喜歡他們最近的作品。算了,也許我太主觀。


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衡量其成就的唯一標準應該是以藝術角度本身,而非票房丶話題性等。去年的《十年》我就不太喜歡,相比之下我更傾向欣賞《踏血尋梅》。然而機緣巧合之下,與幾位業界前輩討論,卻發現《十年》有另一種特別的欣賞方法,頗為前衛。當然好與不好,見仁見智。唯一不能否認的,是《十年》已成為香港電影史上一部現象級的電影,極有討論價值。(可惜不能公開討論)


無論如何,我衷心希望香港也好,中國大陸也好,能多拍一些「好」的電影。


不是金像獎越來越水,而是近年來香港電影嚴重縮水,新生代演員無法挑起大梁,所以才讓一個常年演配角的老戲骨拿了影帝,我不否認林家棟的演技,但是香港影壇逐漸沒落的事實擺在眼前,不需要資深影迷現身說法,一般觀眾都能看得出來。


不是每一年都是1994.

可能在你眼裡,所謂的影帝都應該是周潤發,梁朝偉,梁家輝這樣的人,而不應該是一個經常演配角的人。


tvb隨便找一個龍套演技都完爆德芙雙煞


越來越老的金像獎,越來越自我封閉的金像獎。

198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設立,許冠文憑藉《摩登保鏢》獲封第一屆影帝,時年40歲;1984年第三屆金像獎影帝梁家輝,時年26歲,是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1987、88年周潤發實現金像獎兩連莊,時年32歲,整個80年代香港金像獎9人次獲獎,平均年齡34歲。獲獎者超過40歲的情況1次。

http://i.guancha.cn/news/2017/04/12/20170411111408677.png

1988年周潤發實現金像獎歷史上唯一一次連莊

1990年周潤發最後一次獲金像獎影帝,35歲;次年張國榮第一次獲獎,35歲;1995年梁朝偉第一次獲獎,33歲;1996年金像獎頒出最年長影帝喬宏,69歲,整個90年代金像獎10人次獲獎,平均年齡39.9歲。獲獎者超過40歲的情況,2次。

2000年劉德華演技終獲金像獎認可,39歲;2002周星馳收穫遲來的認同,40歲;2007年劉青雲第一次獲獎,43歲;2009年張家輝第一次獲獎,42歲,整個00年代金像獎10人次獲獎,平均年齡42.3歲。獲獎者低於40歲的情況只有2次。

2010年任達華第一次獲獎,55歲;2011年謝霆鋒第一次獲獎,成為31歲,金像獎近15年最後一次40歲以下影帝;2016年郭富城第一次獲獎,51歲;今年林家棟,50歲,10年代目前金像獎8人次獲獎,平均年齡48.7歲。

http://i.guancha.cn/news/2017/04/12/20170411111734636.png

從上表可以看出,自82年香港金像獎創辦開始一直到95年,影帝的年齡基本都是30多歲,且35歲以下更是佔據較大比例。此後影帝們的年齡逐漸增長,00年代的影帝大多數都是40歲以後的事情了,到10年代影帝們大多都是50歲開外。

當然並不是說影帝年齡越年輕越好,金像獎初期影帝偏年輕是因為港片剛起步,年輕演員的機會更多一點。縱觀奧斯卡80多年的歷史,影帝平均年齡是44歲。一般業界也都認為40歲是演員的黃金年齡。在新世紀最初幾年,金像獎影帝平均年齡接近這個數字,這一時期的香港電影,《無間道》、《少林足球》、《2046》等各類型佳片迭出,頗可稱道。

金像獎真正出問題,還是在2010年以後。這一年內地電影市場突破100億之後,所有人都意識到,華語電影的中心已經轉移。周星馳、徐克、陳可辛等人把工作重心徹底轉到內地市場,香港電影的衰落已是不可避免。

除了影帝,金像獎的獲獎人年齡都在變老。只不過,近些年金像獎有幾次把影后頒給了內地的章子怡、周迅、趙薇、春夏,因此整體年齡才不像影帝那麼老。但整體趨勢一直在變老,比如今年金像獎影帝林家棟50歲,影后惠英紅57歲,男配曾志偉64歲,女配金燕玲63歲,四大演員獎得主的平均年齡高達58.5歲。

如果說金像獎影帝的年紀是金像獎的象徵,可以說,80年代至1995年前後,是港片的青春歲月;00年以後特別是10年以後,金像獎和港片一樣,越發遲暮。

近年來金像獎屢屢上演「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戲份

為什麼金像獎獲獎演員的年齡越來越老?

很簡單,因為能夠獲獎的人選,翻來覆去,永遠都是那幾個。

以梁家輝為例,他26歲成就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影帝,此後分別在35歲、48歲、55歲三度獲獎,跨越了30年。

http://i.guancha.cn/news/2017/04/12/20170411111434666.png

梁家輝四度獲得金像獎影帝,跨越了30年的時光

金像獎影帝記錄保持者梁朝偉一共5次獲獎,最後一次是2005年,時年43歲。不過或許是金像獎組委會覺得他獲獎次數實在太多了,否則2014年《一代宗師》橫掃金像獎的時候,梁朝偉理應再拿一座,那也是52歲了。當然這些年偉仔只要有新作出現,影帝提名基本是跑不了的。

劉天王,就是從39歲第一次獲獎,50歲憑藉《桃姐》完成帽子戲法。

上面這些,都是從年輕影帝做到年老影帝的優秀代表。

和他們比起來,下面這些影帝的運氣就不太好,屬於典型的「多年媳婦熬成婆」。

比如說劉青雲,從1994年的《新不了情》就開始了影帝提名歷程,一直到07年最終獲獎,跨越了13年,經歷了7次提名不中的慘劇。劉青雲還算是演技派的代表,他之所以屢提不中,實在是個人形象不如梁朝偉、劉德華他們。

與之相比,張家輝、郭富城則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張家輝出道時候號稱「周星馳接班人」,在幾部賭片中出演搞笑角色,後來在杜琪峰《黑社會》系列電影中磨練演技,終於在08年憑藉《證人》獲獎。郭天王出道時就更不用說了,那會和劉天王比著耍帥,向來定位是明星而不是演員,直到05年主演《三岔口》才讓人看到了演員本色,最終51歲時獲得金像獎。

今年獲獎的林家棟,之前更是將配角演盡。事實上,他曾經在金像獎上獲得的4次提名機會,全部都是最佳配角。最終讓他拿獎的《樹大招風》也很難說就是主角,因為這是一部三段式電影,同樣出演三大賊王的任賢齊其實也獲得了提名。

http://i.guancha.cn/news/2017/04/12/20170411111448599.png

林家棟獲獎是典型的多年媳婦熬成婆

不管是多次獲獎的梁家輝,還是多年熬成婆的林家棟,其實都揭示了一個事實:金像獎影帝之所以越來越老,是因為一直在這些60後的老演員中打轉,根本沒有新鮮力量加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金像獎的影帝提名永遠都是那幾個面孔,去年金像獎就有好事者做了個順口溜叫「四大天王三缺一,兩個家輝來補局」。

可以預見,以後的金像獎影帝,那些有點名氣但還沒獲獎過的演員都在排著隊等著呢。古天樂、吳鎮宇、任賢齊…不用急,遲早輪到你們呢。

越來越封閉的金像獎?

金像獎影帝一直在這幾個熟悉的面孔中打轉,這絕非一個正常現象。

世界上任何一個電影節,都需要推陳出新,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越是含金量高的電影節,競爭就越是激烈,絕不能容忍某幾個人多次佔據主要獎項的局面。

香港電影金像獎走到今天,先是青年影帝搞成老年影帝,接著是把多位萬年黃金配角扶上王座,說白了,其實就是後繼無人,還又不肯接受內地背景的影帝。

金像獎規定夠格參選的電影,必須是在香港作首輪公開放映的香港電影。何謂香港電影?需要符合下列條件中的兩項:

1、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須有一間為香港合法註冊公司;

3、影片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為香港居民,以十六個工作項目計算:監製、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新演員、攝影、動作設計、美術指導、服裝造型、剪接、原創電影音樂、原創電影歌曲、音響效果及視覺效果。

其實這已經是金像獎部分妥協之後的結果,曾經港片的認證資格是需要16個工種裡面佔據一半以上。這也是沒有法子的事情。近年來隨著周星馳、徐克等香港電影頂尖人才紛紛「北上」,所謂「純港片」的年產量只有40部左右,幸虧中港合拍片也大都符合香港電影標準,否則金像獎要湊滿提名名單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香港電影人的傲骨還在。2007年-2015年期間一直擔任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主席的陳嘉上曾經說道「金像獎是為香港電影打拚的,如果沒有香港電影,金像獎也就沒有意義了。如果說香港電影在走下坡,那金像獎就是如實反應香港電影現狀,並繼續為香港電影打拚」。香港電影金像獎主要是為鼓勵香港電影人所主辦,並非包括所有華語電影,「它就是一個服務香港電影工業的小獎而已」。

回顧近些年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可以發現,雖然在各種技術獎項上,甚至影后方面,金像獎都可以容忍合拍片,但能獲得影帝的電影,有一條潛規則:即這部電影的背景一定是香港,講述的是香港故事,無論是《激戰》、《寒戰》,還是《竊聽風雲》、《歲月神偷》,莫不如是。

尤其是最近兩年金像獎最大的贏家,《踏血尋梅》和《樹大招風》,根本就不曾在內地公映。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

香港本是一個移民城市,開啟香港電影輝煌之路的邵氏公司,本身就是從上海轉移而來,創造香港電影輝煌的,有太多從內地,從台灣,從海外匯聚於此的電影人,正是由於這種包容性和開拓性,能夠接納所有華語電影最頂尖的人才,這才有了香港電影的黃金年華。誰能想到,有朝一日,香港電影會如此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呢?

這方面,金馬獎值得金像獎學習。因為台灣電影工業早就衰落,所以金馬獎在評選條件中索性不設地域限制,評選對象面向所有華語電影和華語電影人,致力於推介華語藝術電影。自兩岸關係緩和以後,內地電影也成為金馬獎評選的常客,《神探亨特張》、《一個勺子》這樣的內地藝術電影多次獲獎,去年的金馬獎四大獎項甚至為內地電影包攬。

http://i.guancha.cn/news/2017/04/12/20170411111509902.png

2016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女主角全部來自內地

金像獎實在應該學學金馬獎的變通。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留下的這點遺產都已老去,不論是梁家輝也好,林家棟也罷,他們遲早會有拍不動電影的一天,如果一直抱著「香港電影是香港人的電影,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的執念,如果金像獎一直遊離於內地電影市場之外,不能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自娛自樂,那遲早是死路一條。

首發於

梁鵬飛:獲獎者越來越老,香港金像獎越來越封閉?

具體圖表大家有興趣去原文看看,就不想再複製粘貼上來了。


我只能說,作為亞洲電影最高獎項之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大爺依舊是你大爺。
TM再看看去年的百花獎,呵呵。


香港金像獎是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
對不起,你的愛豆沒有得獎。畢竟人家是純粹的為著香港電影業的復興與發展而奮鬥,哪有功夫來考慮粉絲們的感受。


它如果是水,金雞百花獎就是太平洋,滔滔不絕。


連續三年女主角給了大陸的時候不說水,今年沒給就變越來越水了?
朋友你看過內地的獎現在都是誰拿影帝影后么。。很多摳圖啊
還有金馬 一直覺得比金像low太多 成天動不動送雙黃蛋+照顧灣灣自己人 水漫金山

前年鞏俐去了結果最後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香港電影金像獎越來越水了?
水只是作為一個普通影迷的個人感受,4月6號想看些金像獎的新聞和分析什麼的,但是新聞較少,所以這個問題改成為什麼感覺金像獎越來越水了,估計更準確。
比較分為橫向金花-金像-金馬,比好肯定是和金馬比;縱向當然是和自己比,好好壞壞,沒落復興大家評說唄,還能自己拍咋滴。

每一屆都關注。並沒有覺得越來越水。

年新聞少可能是因為,收穫主要獎項的《樹大招風》在內地被禁止上映。但單看電影本身,《樹大招風》、《一念無明》、《幸運是我》幾部收穫大獎的電影,誰敢說不好?《一念無明》用曾志偉的話說,已經是香港的城市話題了。

從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取向看,它更像是對香港電影業的年度總結,意味著它必然以香港電影為優先。現在的要求(好像)是團隊里至少有6名港人職員。

另外要說香港電影為什麼給非香港人的感覺是沒落,我覺得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中生代演員中能獨挑大樑能讓人記住的,比起前兩三個十年,太少了。這個問題早幾年香港人自己指出了,這兩年新生代演員終於有幾個可圈可點的。但縱向與早年相比,橫向與內地台灣業界比,還是太少了(數量上完全是被內地碾壓的)。

另外正如題目所言,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獎類比的應該是每兩年一屆的中國電影金雞獎,這是上一屆(2015年)幾個重要獎項的提名名單,第一項是獲獎者:

最佳導演:徐克《智取威虎山》、巴音《諾日吉瑪》、許鞍華《黃金時代》、梁明《旗》、傅東育《西藏天空》
最佳男主角:張涵予《智取威虎山》、劉德華《失孤》、孫維民《一號目標》、陳建斌《一個勺子》
最佳女主角:巴德瑪《諾日吉瑪》、呂中《闖入者》、湯唯《黃金時代》、趙薇《親愛的》、徐帆《洋妞到我家》
最佳男配角:張譯《親愛的》、王千源《綉春刀》、王志文《黃金時代》、井柏然《失孤》、張輝《衍香》、韓童生《十二公民》
最佳女配角:鄧家佳《全民目擊》、丁嘉麗《黃金時代》、宋曉英《因為谷桂花》、張慧雯《歸來》、陳瑾《天上的菊美》、梅婷《推拿》
最佳故事片:《狼圖騰》、《西藏天空》、《戰狼》、《黃金時代》、《智取威虎山》

不是說獲獎電影和獲獎者裡面沒有水分,只是各位要借這個話題來黑中國電影,儘管拿金雞獎來黑,拿《智取威虎山》、《狼圖騰》、徐克和張涵予來黑。類比百花獎這種沒有專家評審團、純靠資本和粉絲數量的「觀眾獎」,呃……

中國電影業這幾年發展粗野、資本橫行、空有一張小白臉的所謂「演員」當道,這個不假。但比較起來看,就有點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業,後來的影帝劉德華、郭富城,剛出道時也總被罵不會演戲(劉德華可謂教科書式的進步)。有些人一邊痛罵當下的中國電影業,一邊懷念那個「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不知何故。


以前的影帝是真影帝 現在的只能叫這部演的不錯。


推薦閱讀:

成龍為什麼拿不到金像獎?

TAG:電影 | 香港電影金像獎 | 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