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何在看到特別漂亮的自然景觀時會有想哭的衝動?

今天回老家,看到傍晚的夕陽照到一望無際的麥田上時,我熱淚盈眶了。也就是我被美哭了。


大概是題主的靈性和自然的神性產生了共鳴。


文藝的說法:

當你的靈魂不能承受景色的壯麗時,就會流下眼淚。

Geek的說法:

當無法處理過載的背景信息時,受短路機制影響生理性喚醒水平升高,眼淚充當恢復穩態的調節機制。


可以引誘恐高的朋友爬一次山,在身邊觀察他們的表現。山林間行走的時候,他們可能步履稍顯沉重,稍顯踟躕,但是大體上和我們別無二致;當走到視野開闊的懸崖邊時,就完全不同了,他們會感覺頭皮發麻,腳底發軟,說話都帶著哭腔,稍稍轉頭看向遠方就會刷刷的流下眼淚。或者不需要加害恐高的朋友,自己爬一次華山,抑或哪怕任何一處顯得陡峭的山崖,我們會都有類似的感受。

和通常的認識有所差異,流淚並不是痛苦、悲傷的反應,而是一種壓力調節的機制。眼淚相對於表情和身體反應來說,非常不明顯,達不到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需要。然而,相對於其他哺乳動物用於清潔眼球的眼淚,情緒性眼淚的組成有比較大的組成差異,激素的含量明顯增加。這說明,在情緒出現波動,或者承受巨大的壓力時,我們的眼淚是身體自發的調節機制,以防過度偏離穩態的損傷。不管是委屈哭了、嚇哭了,還是激動哭了,事實上都是如此。


美景險中求。我們對於景色的壯麗和美輪美奐,通常都依賴著邊緣系統的活動,新奇的、神秘的、更具有冒險性的景色更具有吸引力。說膩了的西藏,走爛了的318,無非是由於她的未知、險峻和偏遠,才讓我們感到美不勝收。如果是318是家門口、每天通勤的平坦大道,看有多少人還會覺得非去不可呢,就隨著隧道一條條建成,都有人在感慨美景不再。想來住在景區旁邊的朋友對此深有體會。


說到這裡,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當我們在空曠、高聳的地方平視或者俯視的時候,我們的邊緣系統活動增強,會不由自主的興奮和激動。這種興奮對於有些人是恐懼,對於另一些人是刺激、鼓舞,或者敬畏。對於這種喚醒水平的提升,我們會出現很多自發的調節,比如不自覺的眼淚,比如深沉的呼吸,比如伸展四肢,比如大聲呼喊的衝動。這樣來看,也許我們不只會美哭了,美尿了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不止如此,「觸景生情」會增加我們流淚的可能。與其說是觸景生情,不如說是「觸情生情」。對於景色,我們已經產生了情感,我們的認知系統會嘗試著對這種情感做出解釋。我們可能會想到爬上山來的痛苦和艱難,會想到事業的艱辛和不順,會想到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會想到看不清的未來。我們也可能想到登到頂峰的成功,會想到俯瞰眾生的高冷,會想到曾經成功的喜悅,會想到未來走上巔峰的時刻。無論是哪一種,都會讓情緒愈發確定和強烈,讓眼淚無法抑制。


很多時候,我們凝視壯麗的山河,隨著關注的時間越來越長,大腦會自動的開啟抑制的機制。慢慢的,我們越來越不能理解眼前的景色,和景色與我們的意義。我們會越發茫然無措,陷入到一種神秘主義的狀態中,情緒會進一步的佔據我們的認知資源,也就更加需要眼淚的調節。長時間凝視還會帶來另一個結果,就是眼睛乾澀,需要眼淚進行清洗——有可能這才是主要原因。


謝邀 @劉柯 。最近頸椎不適,恢復答題節奏還是遙遙無期。


可能是「死本能」在作祟。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每個人在潛意識裡都有死亡衝動。
日本武士完成了最終使命,會期盼著像櫻花一樣凋零(死去)。倒是有意境美。
類似的文學作品很多。對這種行為,皆是讚美感嘆。

在看到美好壯麗景色的時候,內心不自覺地想和它融為一體。(死亡)
在俯瞰壯觀景色的大橋(或高樓)上,人最容易產生自殺衝動。
實際統計,這些地方自殺者也最多。聽聞日本有些大橋上就掛個牌子:「珍愛生命 遠離自殺」(開玩笑。*^_^*)

在完成一項殊難的任務的時候,人會不自覺地流淚。哀傷。
前面說日本武士的例子。看看中國的例子,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運動員站在頒獎台上,聽國歌奏起時,大都會流淚。
WHY? 不容易啊。太不容易了。
就像佛洛伊德所說,人生就是一個痛苦的旅程。只有永恆的死亡才能脫離痛苦
就像叔本華所說,人,不斷被欲求所折磨,不斷滿足,卻又永遠不滿足。
深陷其中而又無法自拔。所以會哭罷。

向參透人生的先哲們致敬。


分泌體液是將生理結構浸泡在天然生理鹽水中,平衡內外電離濃度,保護過度興奮下的神經末端的健康安全,唾液、鼻涕、眼淚、愛液等都會如此,不論是物理刺激還是化學刺激亦或是其它形式導致的刺激
所以,高潮會流淚


特此謝邀!由於不是心理學專業,以下回答都只代表了個人淺顯的看法。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巧,我今天才想過這個問題。以下我來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美景其實並不缺乏,只是缺少我們常說的:觸景生情。也非所有時候,在見到美景後我們都會被觸動甚至哭泣。這與生活經歷以及當下的心境很有關係。
比如今天看到的夕陽在前意識或者潛意識裡與你曾經遇見或者想像中的場景有驚人的吻合之處,它可能讓你想起一個人,一個片段,一場美好的光陰。這會促使人們忽然產生恍如隔世的親切感,但同時又是一種抽離於外的親和感,這種介於投入與隔離邊緣的感受給了人們奇妙又放鬆安全感。這種完全放鬆的心理,會輕易卸下平時的防備,所以這時候我們會流淚,但不是傷心絕望的眼淚。相反,人們會有一種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更多是給予我們對圓滿的期盼。

再來,首先人類的誕生就是從大自然中來,所以人類都不外乎喜歡美麗風景,因為大自然是我們最原始的起源,在自然里,人們能感受到最原始最純粹的歸屬,也就是落葉歸根的感受。

我們都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在擁有自我意識後,我們也註定被困在這個孤立的意識里。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困頓於自我的感知,而生活中,人們對自我感知的認知要大於對整個世界的感知認知。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樣有這樣的感覺,只有在混雜在大量群眾以及面對廣袤風景的時候,才能更確切地感知認知到同生與歸屬。比如,看十一天安門升國旗的時候對整體的認知感知則大於對個人感受的認知。

所以在看到美景的時候流淚哭泣,除了我上面闡述的關於對往事回憶的驚人再現之外,大概還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原生態回歸的召喚,這個時候的「我」則感受到了生命的整體形態,「我」從原來的感知缺失升華到了對生命之美的感知完整。


並不是所有人看到美的東西都會喜極而泣。

比如《怦然心動》里的茱莉。

看到這番奇觀的她就是被震撼,領悟到「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道理。同樣是信奉萬物皆有靈,她卻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大概因為她是個人格完美心理極其健全的姑娘。

而那些對於美會莫名升起悲意的人,心思都多少有些敏感細膩,對造物常懷謙卑之心。

《夏目友人帳》里的風景就往往令人唏噓。因為夏目有故事,看故事的人也有故事。見到美景之前心裡已經過百轉千回,沉結的孤寂與苦澀只差被喚醒。

美的東西給人愉悅和撫慰。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在美面前,人甘心卸掉所有防備,袒露最本來的自己。所有辛酸與不甘,沮喪與潰敗,都隨眼淚湧出來,一下子就變成小孩。在幽深的黑暗中待得久了,看到一點點光都激動不已,從此知道了此前所忍耐的一切都不是沒有意義。

而太美的東西則讓人敬畏。

有生之年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

因為太美的東西不真實,不真實讓人恐懼,從一開始就知道了無法擁有且註定別離。怎能不悲從中來呢。而且在至美的震懾面前,人自身都已渺小到塵埃里,手足無措的時候便只剩眼淚做出回應。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古往今來傷春悲秋的閑人皆是如此罷。

並不排除題主當時只是眼裡進了沙子睫毛或飛蟲。

以上。??.????


原文戳這裡: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0797.ht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積極情緒之敬畏

董蕊 彭凱平 喻豐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 北京 1000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藝術、音樂、自然奇觀和很多美好事物可以激發起我們的很多情緒, 但其中最普遍的情緒是「敬畏」 (Keltner Haidt, 2003)

敬畏情緒是一種混合了困惑、欽佩、驚奇、服從等很多感覺的複雜情緒。

Keltner 和Haidt (2003)指出,原型敬畏(prototypical awe)有兩個核心特徵:(1)知覺到的浩大(perceived vastness); (2)順應的需要(a need for accommodation)。浩大指一切比我強大的事物, 它包含物理空間的、社會地位的(如名望、權力或威信)、或其它比個體強大的事物。如面對浩瀚的大海, 我們可以體驗到浩大。Keltner 和Haidt 進一步指出, 浩大和力量(power)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繫, 對那些有力量的事物的體驗通常是浩大的; 順應是敬畏體驗的另一個重要成分。它取自皮亞傑的術語, 表示新經驗與現有的心理結構不相適應時的心理重建過程。換句話說, 當個體遇到的情境是他們不熟悉的或具有挑戰性的,並且需要他們進行有意義的心理圖式調整時, 順應就會發生。敬畏的順應需要可能獲得滿足, 也可能未得到滿足。這意味著不管順應是否成功,都會發生敬畏。知覺到了浩大可以使個體體驗到渺小感、無力感和服從感, 而順應的需要則可以使個體感到困惑、費解和驚奇。敬畏的這兩個核心特徵缺一不可, 僅含有一個特徵的情緒不是敬畏, 如驚奇(surprise)只包含順應而不包含浩大;敬意(deference)只包含浩大而不包含順應(Keltner Haidt, 2003)。


我覺得人,是有一個【感知球】的
感知的半徑跟人的聽覺、視覺、觸覺、嗅覺以及第6感都有關係
人生活在狹窄的世界裡時,一切感覺都被阻攔了,就好像我們身上伸出的觸手,總被這樣那樣的東西擋住,有時候是樓房,有時候是樹木,有時候是車流,有時候是牆和窗戶。但我們的觸手也習慣了伸展出去,抓住一些熟悉的物體,來給我們內心一些安穩的感覺:我們的感知有所依靠,我們並不孤獨。

因此在這些地方我們感受不到所謂的世界的深、遠、壯麗。
當然,偶爾,我們會得以舒展我們的觸手,它到達了感知球的邊緣,隔著無形的空氣牆,想要觸摸到那藍藍的天空,低矮的雲朵,或者是朦朧的星空,但是這都像是隔著一層砂紙在感知著世界。

唯有我們在蘇格蘭的高地上,在受太平洋海浪拍打的岸邊,在郊外沒有光污染的地方,我們能最大限度的感知到這個世界的高遠和深邃,我們的觸手四處伸展著,但是卻抓不住一點點的物體,有的是壯麗的星空、一望無際的海、起伏不平的山地,都是在極遠處的風景,目力可至,聲音卻傳不過來,我們第一次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大。習慣呆在這個感知球里的我們突然發現連我們的感覺都無法描述這個世界是多大的,多美的。就像是一隻習慣呆在殼裡的蟲子,突然被放在了一個無邊無際的無可觸及的大宇宙中,他的神經瞬間就被擊穿了。

於是人感覺到了孤獨、渺小,感覺球破碎,淚流滿面。


愉悅的情緒達到峰值後回落時對應的痛苦讓你流淚。同樣,痛苦的情緒到達最低谷回升時對應著愉悅,偶爾伴隨著發笑。

漂亮的自然景觀被人類認為是適宜的生存環境,被記錄在基因里並傳遞下來,同時後天習得也有一定的原因,就是說類似的景觀與你曾經歷過的愉悅體驗曾正相關聯繫過。


在潛意識裡 在根源深處 我們是屬於自然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 會有人看到絕美的藝術品而暈倒 真正美好的藝術也是自然的再創造


大自然的瑰麗真的是常常使我們觸動。不論是高山壯美、天空遼闊,亦或是流水潺潺、麥田寬廣。或者是是一片單純的葉子的紋理或是花瓣的柔軟,我們都有一個剎那感到那樣的感動。
單純地被這個世界的美好而打動。
我們想要理性地利用我們的心理學說或者各樣的分析來理解這種(和很多其他的)感情的產生。不一定是徒勞,但是最終的結果總是讓人不足夠滿意。

為什麼呢?

"祂使萬物各按其時變得美好,又把永恆的意識放在人心裡,人卻不能猜透上帝從始至終的作為"
《聖經》 傳道書3:11

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言語。
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刮,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迴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聖經》 傳道書 1:1-11

抱歉我所寫的真的非常沒有知乎理性的作風(其實知乎應該算是理性和人文關懷的結合?)。
但是,理性又能解決所有一切的問題嗎?


高峰體驗,這是一種氣勢磅礴、漫無邊際、視野無垠的神秘體驗。伴隨著主觀體驗的是巨大的狂喜、驚奇、敬畏,以及失去時空的感覺(個人感覺此時此刻是你的視、聽、嗅、觸覺、犁鼻器自行在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有可能是被動的),體驗到更加有力但是同時又是孤獨無助的感覺,感覺到某種極其重要、極有價值的事情發生了。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主體被改了,增強了。因此,同時兼有自我的喪失與自我的超越體驗


康德說,有一種美的東西,當人們接觸到它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惆悵。


美容易消逝,自身太過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歪個題
看到題目突然想起來
我上高一的時候
冬天有人來學校參觀
有老師後來回去後說
"看到學生們跑操 我激動得淚流滿面。 "


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吧,無法長久的擁有,哀吾生之須臾。


對這震撼你讓你產生敬畏情的美的無法挽留。


視覺上的衝擊,震撼。


會產生「這一切都屬於自己」錯覺,撲面而來的幸福感,受寵若驚。


知道這一切的美好光影不可能永遠展現在自己眼前,想擁有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為自己的渺小,無力感到感傷。


我見猶憐。會不自覺地產生距離感,再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物以稀為貴,生活中不可能常常展現這樣的畫面。

例如看到少有的驚為天人的美女。
看到香格里拉的神秘冰冷,神秘莫測。等等。


人的天性中包含對「崇高」的審美。

這種意向在人面對宏大的自然景觀時最容易察覺,諸如「落日下的原野」,「西風怒吼的大海」。


回老家的人都帶有思鄉的情緒,看到熟悉的、美好的風景並感嘆歲月,情緒得以滿足時的流露,就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誰知道這是什麼鳥??
中國最美的春天在哪裡?
有陰陽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雁南飛飛到哪裡了? ?
你見過最震撼的自然景觀是什麼?

TAG:心理學 | 自然 | 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