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中羅睺的英雄論大家怎麼看?

羅睺在談及自己經歷的時候曾談及人民的健忘性,說只有在苦難中人民才會需要英雄,一旦人民安定下來,英雄必然受到唾棄和遺忘。具體的話語記不清了,但是大體意思是這樣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要談羅喉的英雄論,就得從羅喉這個英雄談起。不得不說,這個人跟很多同類角色的定位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首先,羅喉這個英雄,在個人思想和故事背景上,都跟一般的正道人物或反派人物不同。背景上,他背著很沉重的原罪,這個不用多說。而思想上,素還真等大部分苦境正道都或多或少比較尊重民眾,羅喉卻在有心保護民眾的同時真誠地看不起他們,或者直白點說,他就是個天生的「單幹戶」。那句「不用了,這樣,清靜」,大概是真心話。
其次,羅喉有沒有恨?當然有。但和牧神不同,羅喉的恨不僅是明確的,而且是理智的——說誇張點,是被他自己定向設計出來的。他的仇恨原因明確,指向精準,收發自如,屬於高智商高武力者報復社會那個路子。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和表面上看起來不同,羅喉是個智者型的人物,而且是想得很深、一點就透、很清楚自己到底在幹什麼的智者。跟三弦別的智者一樣,在他的身上,可以隱約看出一點魔王子的影子。
因此,對於他的英雄論,在下的看法是:這是一個自以為看透了世事其實是在鑽牛角尖、憋著股邪火的好人鬧彆扭的理論。

羅喉的性格里,有一個很不好的地方:他很好說話,有跟六銖衣一個級別的自我犧牲癖,但是對自己看重的事情十分固執,幾乎到了一動就炸毛的程度。而他最看重的是什麼呢?一是兄弟(或者說兄弟的犧牲),二是光明正大(但武君的光明正大的標準特別低),三是面子(笑)。接下來我們來看羅喉英雄論的具體內容,首先是史實部分:

羅喉:歷史說吾為了霸業,殺害了十萬無辜,他們說吾進行了恐怖又邪惡的統治,歷史又說吾之統治下,生靈塗炭,兵燹橫起,戰火不斷,暴君羅喉,萬世驚懼。

曼睩:為什麼會這樣?

羅喉:吾殺了邪天御武,建立了天都,二十年後,這十萬人的子孫與遺族,開始向吾復仇,將吾趕離天都。

曼睩:你為何不向他們解釋?

羅喉:人民在困境時需要英雄,和平降臨時,誰還記得你過往的功勛,天都的子民早忘了是誰拯救了他們,太多人想將吾推下這個位置,當反抗的聲浪一波接過一波,偽造的史冊成為事實,吾是一名為了成就霸業,而犧牲了十萬無辜的暴君,天都的反抗,是為了聲討暴君與討回先人的冤死,哈哈哈。

曼睩:這。。。

羅喉:吾怎樣對待他們,他們又是怎樣對待吾,到此吾終於明白了,和平帶來的只是腐化、淪喪,英雄的存在註定不在盛世,於是吾重回天都,展開了血腥的鎮壓,屠戮了所有的反抗者,是,只有恐怖,人民才會順從,只有戰亂,人民才需要英雄,鳳卿,你將人民看得太善良了,呵。。。鳳卿,你可知這個歷史,從沒記載過你與兄弟的功勛,暴君羅喉,如果這是吾的評價,那吾就不能枉擔虛名。

從這段話中,羅喉與其說是「天,你竟敢與我做對」的悲涼憤怒,倒不如說是耍性子,是發泄出自己對人性的嚴重失望,是失望之後的發泄性走極端。
當初愛民如子的聖君,好容易實現了兄弟四個建立盛世的願望,卻見到了人性中重仇輕恩的一面。這時的羅喉,恨的大概不是具體哪個人,而是人性的不堪。但就算遇到這種事兒,他也還是摸摸鼻子忍了。可能一來他在內心深處,也覺得對不起那二十萬人,二來只要不丟面子(笑),統治失敗被人趕下台,對他來說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羅喉自己講給君曼睩的版本,說得好像第一天給轟出天都第二天就殺得屍山血海,可天都的書里不是這麼寫的:

曼睩:天都十五年春三月,義軍攻入天都,奪走邪天御武屍體,四月初,羅喉大破義軍,屍體遺失,無法尋回,羅喉心緒漸趨暴躁,左右無敢輕犯,後來,便是左大將鳳翔叛變,武君退出天都,嗯。。。自武君退出天都之後,又隔了五年,武君才重回天都,為何武君會沉寂五年才反攻?這不合他的個性,虛蟜,你知道為什麼嗎?
虛蟜:武君,很傷心,不想回來。
曼睩:嗯,那五年後,他又為何反攻?
虛蟜:書,亂寫,武君,生氣
曼睩:那外面所傳,武君後來連破西文三國,梟首七千,又向南消滅鱷族,音族,也是真的?
虛蟜:反抗,武君,死!
曼睩:從此之後,武君便行差踏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戰火,如果他能更早死,就不會造成這麼多傷亡了。
虛蟜:武君,不能死,武君,偉大!

真正讓羅喉炸了毛的,顯然是當年的犧牲眼看就要被徹底埋沒掉,君鳳卿等人就此消失於歷史,邪天御武甚至連個「要奮起抵抗呀」的故事都沒留下。這個,無論是從感性還是理性上都是羅喉絕對不能忍的。不能忍的結果,是他決定去當一個暴君。這時的羅喉其實是很有理性的,他當暴君不是因為天性邪惡或者暴虐心起,而是因為一來這是他當時在邏輯上的最合理判斷之一(不考慮本心的話)——「那幫百姓就配得找個暴君!」,二來暴君的定位反而能讓他好好出一口惡氣。
換句話說,羅喉其實是嘗試了理想主義政治,對人性徹底絕望後,果斷轉身當激進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順便把人性中陰暗的部分提取出來給自己當理論依據。他的英雄論,於邏輯上固然無懈可擊(畢竟刻意挑著說的話論證人性光明和人性黑暗都不太困難),於實踐上則只是一個充分體現智商的借口罷了——

羅喉:因為有了敵人,才有了征戰,有了征戰,人民才有仰望的目標,英雄在期盼中登場,回應群眾熱烈的目光,素還真,千葉傳奇,刀無極都是做了同樣的事情,一旦失去了戰場,群眾就不再需要他們了。

這句話如果翻譯成人話,在下估計大概是:就那幫孫子,讓他們過兩天好日子就忘了三六五,你就得天天折騰著他們!
二次復活,羅喉繼續走出氣的路線,這次的名單上又增加了天下封刀和月族。但從事實上看,素還真等人的存在,多少對他造成了點影響;從見到君曼睩開始,羅喉的氣或許就消了一部分了:他最重視的兄弟的後代找到了;之後跟黃泉的互動,則讓他逐步找回了一點對人性的希望——黃泉這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羅喉的翻版:本領大、脾氣臭,同時有著明確的道德底線。這種仇人間明刀明槍不涉無辜群眾的對陣,反而會讓羅喉得到慰籍。
這裡要插一句:大概是由於對人性不抱什麼期望,羅喉在大部分事情上對人特別是敵人的容忍程度其實是賊高的。對自己人,除了他還有誰沒事收編幾個軍妓、打完一場仗還讓妖道角們休息三天的?對敵人,君曼睩自不必說,光明正大地埋伏到他身邊的玉秋風、黃泉都被他包容甚至手把手地教導了;名刀神坊伏擊戰,少獨行一刀不中後出於風度直接退場,甩下一句等著羅喉報復,結果鶴老一直耗到撒手慈悲出來也沒見著報復的,可見武君根本就不覺得派間諜、設伏什麼的是不光彩的事兒(當然,反過來說,論不講理耍流氓,能活活欺負死問天敵,武君真不比千葉傳奇差多少)。但如果到了趁人之危(千葉傳奇襲擊曼睩)、臨陣叛主完了還反咬一口(那幾個叛將)的地步,那在羅喉面前妥妥的要完。從後來無夢生三拳打死天留吾不留來看,素還真在這一點上跟他的意見是一致的。而在另一些事情(比如說曼睩和面子)上,羅喉則顯出一種老頭子式的固執,這種固執起碼坑了刀無心。
羅喉的這種特性反映到天都上,就是屬下嚴重的良莠不齊,從冷吹血這種小人到巫讀經這樣見風使舵的再到狂屠、虛蟜這樣鐵骨錚錚的漢子。武君用人真是不怎麼挑。
總之,直到名刀神坊伏擊戰,羅喉給自己的定位都是一個報復社會的思想者,只求生的快意死的夠本,為君曼睩拼出性命、讓黃泉最後補一刀,在他看來大概都是「但這一刻,才是我英雄見證!」的事兒。但第三次復活、見到楓岫主人後,事情發生了變化:

羅喉:原來當初致吾於死地的種種因素,都是來自邪天御武本身。
楓岫:確實是如此,這一切都是天意。
羅喉:吾為民除害,卻遭如此下場,這又算是什麼天意?
楓岫:雖是除害,卻造下殺孽,十萬人命的代價,你必須一人承擔。
羅喉:吾之罪孽,由邪天御武來懲罰,未免諷刺。
楓岫:命運之奧妙,總是難以捉摸,就如同你兩次死亡也是靠邪天御武心血所化的血玉,才能復生,因果與宿命,往往毫無道理可循。
羅喉:就算如此,與你何干?你介入其中,又有何目的?

沒錯,楓岫僅僅是提出了「命運論」這個觀點——君鳳卿他們被埋沒不是你的錯,是天命如此,結果羅喉居然愉快地表示相信了。這麼好說服的BOSS除了後來妖界那幾個邪(正)魔(道)異(先)怪(天)也沒別人了,只能說明羅喉心裡早就明鏡似的了。在之後的對話,則進一步點明了羅喉並不信他自己的理論:

楓岫:吾說,到了你這個年紀,就別再任性了。
羅喉:嗯……
楓岫:曾經被萬民擁戴,曾經寫下天都的富裕與輝煌,卻在生前死後,落得一代暴君的污名,真相被名為歷史的沙塵掩埋,自己成為罪惡的代稱,因為天下人負吾,再便負天下人,這種報復行徑,難道不是任性嗎?
羅喉:一旦失去戰場,英雄就失去意義,和平是英雄的墓場,素還真同樣,刀無極同樣,因為有戰爭才有人仰望與追隨,他們應該感謝吾,因為吾才使他們成為英雄。
楓岫:這不是答案。
羅喉:那你的答案又是什麼?
楓岫:一個人有三段人生,此乃曠古絕今之罕事,上天安排你死而復活,必有深意,如果再走上相同的路,那不過是重蹈覆轍而已,難道多次失敗的經驗,不足以讓你醒悟嗎?
羅喉:任何事情在成功之前,都只能算失敗。
楓岫:那吾再問你,你期望的結果又是什麼?當年為了拯救萬民,冒險誅殺邪天御武的你,是期盼這樣的結果嗎?在我看來,你早已迷失在你的執念當中,因為你所貫徹的並不是真正的信念,而只是一個盲目的報復。
羅喉:既然天下人稱吾暴君,吾便不能枉擔這個虛名,讓他們失望。
楓岫:吾相信你能夠改變現狀。
羅喉:我的信念正確,無需否定。
楓岫:當年你兄弟所追隨的是你這樣的信念嗎?救世武君已經死了,是死在被篡改的歷史之下,滅世羅喉也死了,死在黃泉那一槍,第三段的人生你可以決定你該怎樣做,只要找出新的意義,就毋需否定過去的自己。
羅喉:你的廢話太多了。
楓岫:讓吾告訴你真正的答案吧,真正的英雄他的目標,往往都不是為了成為一個英雄。
羅喉:哼!(羅喉離開)

楓岫主人的口才有多好是不用懷疑的,連愛禍女戎都差點被他拉過來就是例子。但在這段對話里,楓岫雖然話多,但多是反問句,而且基本上只是擺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你就是在賭氣而已,這麼多年下來當初那些人再對不起你也夠本了,該收收心當好人了。

而羅喉呢?在這段對話里,他除了重複了一遍英雄論,其他的話都很短,因為他其實完全沒有否定楓岫主人,他的觀點全部是在楓岫提出的觀點上進一步引伸的。最後楓岫拿出兄弟這頂大帽子,羅喉一下就順毛了。這隻能說明一件事:羅喉根本不信他自己那堆理論,只是一直少個他信服的前輩來告訴他「你都老大不小的了該干點正事兒了」。

劇中的英雄論大概就是這樣子了。至於現實……現實中人總有一死,死去元知萬事空,英不英雄的也就沒關係了吧……


他做英雄是因為邪天御武屠戮百姓。但是為此犧牲的百姓後代全部都反對他,我覺得要不是劇情安排,壓根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別人反對,就屠戮百姓,顯然是一個不合格的君王所能做出來的事情,當然,武俠背景嘛,要的就是這種快意恩仇。

所以分兩段來看,他做英雄,付出和犧牲值得敬佩。但是因為別人反對他,就做一個暴君,而且用這種操蛋等我理由,說明他只是一個簡單的武夫。


羅睺說的對啊,端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就是事實啊!不過羅睺有些孩子氣就是了,哄哄就好了!


了解一個人的觀點,還是應該先了解他的主要觀點的概括
當大家需要強大的人時,就會百般奉承諂媚,讚揚,讚歎,無所不用其極。因為需要他打敗危害自己的人。
當大家不需要強大的人時,就會畏懼,譏諷,企圖打倒他。因為他變成了威脅自己的人。

這樣為群眾獻身的人是英雄。


英雄不應該跪地而亡,哪怕這個英雄是敵人,這是對英雄的屈辱。

英雄追求強大,和強大的對手。

智者的互角,不亞於武者的競逐。

了解他觀點,還是應該知道羅喉的經歷
羅喉原先集結群眾消滅了會吃人血的邪天御武,之後被擁立為王,然後強大的時候被人民成為"暴君",被推翻然後殺死,跟隨他的將領也為了保護他而死。
所以他恨。
他知道自己是英雄,所以他感嘆,他覺得英雄應該是為戰爭出生,戰爭結束了,英雄就會滅亡。
詳情見 羅喉稱素還真,千葉傳奇是英雄,並說自己會挑起戰爭,見證英雄的誕生。(下方附羅喉全部出場鏈接)

我覺得他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歷史上也有很多與他相似的人,比如岳飛:原先是抗金的大將軍,但是宋皇帝忌憚他太強大,所以誣陷他造反,處死岳飛後沒了威脅才追封岳飛為抗金英雄。羅喉也是,為人民戎馬一生,鏟奸除惡,簇擁為王,之後被忌憚太強大,被殺死,之後被描述成強大的惡人,在劇中帶著仇恨復活,但被楓岫主人提點,素還真了解,又結識了黃泉那樣的知己,遇到了自己將士的女兒君曼睩,死後君曼睩為他抱不平,寫下他的一生,讓後人評判他是否夠格成為英雄。這點又和武則天的「無字碑」很像,是功是過,就由後人來評說。

歷代戰功赫赫的君王,就像大家熟知的劉邦,劉備,項羽,秦始皇,武則天……誰又是十全十美呢?要做大事,就必須用獻血鋪成,要無數的人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如果畏畏縮縮,瞻前顧後,又怎麼能驚天動地?如果不畏畏縮縮,又難免做錯事,更何況很多事很難用對錯來分。如果連犧牲流血痛苦都沒有,那平安幸福快樂就毫無意義。

這個角色是三弦寫的,三弦寫的角色一般都有象徵意義,之後飽受爭議,比如魔王子寂寞侯,月神,狂龍一聲笑,嘯日飆,咒世主,一頁書,佛見分說……等等他在編劇漫談(編劇漫談鏈接附下方)里寫過,羅喉是個具有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不是正派更不是反派。

我認為他的英雄論也是如此,消極,但是說的是正確的,但是因為是正確的,這個角色又慘死,所以這些觀點染上了一種痛苦,和需要有知己品位心心相惜的渴求。

還有,他是英雄,真正的英雄,他對「敵人」千葉傳奇,素還真,天刀笑劍鈍等人的欣賞,對前來為他皇兄報仇的黃泉英雄惜英雄,更升華了其中的各位角色。

以上就是我的薄見。

下面附鏈接:

羅喉出場全集剪輯:【霹靂布袋戲】武君羅喉全劇情剪輯_電視劇相關_電視劇_bilibili_嗶哩嗶哩

羅喉的編劇漫談鏈接:【編劇漫談】武君·羅喉BY三弦_羅喉吧_百度貼吧


羅喉的英雄論其實是與寂寞侯的思想是有很接近的風格的。當然了如果沒有判斷錯了的話這兩個角色也應該是同一個編劇寫的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偶動漫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所帶來的半Cg半偶技術?布袋戲也會用這項技術嗎?
為什麼總說金光蹭車?
如何評價《霹靂天命之戰禍邪神》第1,2集?

TAG:歷史 | 人民 | 英雄 | 霹靂布袋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