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你最喜歡的藝術家要向大家推薦的?

有哪些你特別喜歡,想向大家推薦,而且又能恰當的向公眾明白的解釋他好在何處的藝術家?(簡單翻譯就是:這麼好的藝術家你們都不知道?讓我來告訴你!)

我僅僅指狹義的藝術家,就是繪畫雕塑裝置觀念之內,不包括文學音樂等其他


白雙全(Pak Sheung Chuen)

1977 生於中國福建; 1984 移居香港; 2002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藝術,副修神學; 2003 至今在香港生活及創作。 從事攝影、繪畫及概念藝術創作,作品關於人與人與城市和自然之間的感通。喜歡豐子愷的漫畫,陳百強的歌,喜歡旅行。
(白雙全 (Pak Sheung Chuen))

在這裡介紹白雙全的原因,是因為他其實是一個作品很好懂的藝術家,完美符合題主的限定:「能恰當的向公眾明白的解釋他好在何處的藝術家」。另外知乎上提到白雙全的答案只有寥寥幾條,所以我想向大家安利一下他,沒準能小小改變大家對當代藝術「看不懂」、「不美」、「噁心」的刻板印象。

白雙全的作品最大的特點是,要結合他的文案看。可以說文案才是他作品的核心,圖片和展覽實物甚至沒那麼重要。所以以下作品配的文字,大部分均為藝術家本人文案。他的文案極其直白,就是在敘述他做了什麼,不給觀眾任何所謂的「意義」,卻又讓人覺得確實有那麼一點「意義」。

$132.30的神蹟
Miracle of $132.30
13.11.2003 12:46
沙田河畔CRC超市
Shatin CRC Supermarket, Hong Kong

我在超市買了八件貨品,若果你從購物單上把每件貨品名稱的第二個字讀下來,你會得到:信祂的人必得永生。(約3:16)

這是白雙全很有名的一件作品,我當初看到這個文案和圖片的時候不禁說了一句,「咁都得?」(粵語:這樣都行?)

以下是白雙全寫的作品創作經過:

2003年某日下午,我坐在地鐵車箱內,旁邊的師奶正在看一張很長的超市購物單,我轉過身來看著她的單,我眼睛的閱讀角度剛好和她相反,她打橫看的字,在我看來是打直的,腦海又自動跳出奇怪的想法:打橫寫的單可不可打直看呢?心想:只要花點心思和時間,應該是可以的。於是,我立即回家在超級市場的網站找出不同貨品的名稱,嘗試組合不同的句子,找了好幾天,一句30字的句子,只能找到十多個字。第二步是去超市做調查,我發現兩家大型超市的購物單都不合用,一來中英對照,美學上不夠完美,二來很多貨品都用簡寫,例如「飲料」代替「維他奶」,最後我終於在一家國營的超市找到合用的單,當時它還是用針機列印,深藍色的墨水一點一點打在簿紙上,用手摸上去還有凸凹的感覺,太美了!於是我就留在超市內,找了好一個上午,在云云的貨品中,我找到八件合用的貨品,我把它們一件一件順次序交給收銀員:德信菊花、維他奶、新的橙汁、黑人牙膏、樂必治頑痰配方咳、能得利黑加侖子糖、森永青蘋果糖、強生防水消毒膠布。購物單打出來時,我指著每件貨品名稱的第二個字給收銀姐姐看,大家都嚇了一跳:信/他/的/人/必/得/永/生。後來這件作品登了在2003-11-16的星期日明報,題為《$132.30的神蹟》

還有後續:
第二版$130.00的神蹟

……今次的外景在超級市場,沒有想到還可以打到這種單,今次花費了$132,比上次省了$0.3。……

你見過文案這麼市井的當代藝術家嗎?(笑)

第三版$136.70的神蹟:

我重做了四件舊作(都是Sally選的),打單的作品由《$132.30的神蹟》,因為通貨膨脹,要用$136.70才可以買到,連神蹟也加了價!單據由舊日的針機列印換作炭粉列印,字句整齊了,但沒有點點織字的味道。

我把八件日用品平放在櫃裡,剛好中間的位置是一支黑人牙膏,Mr. Darlie頭上發出光環,是神靈顯現預兆。

以下是藝術家自己對這三件同一系列作品的敘述:
由《$132.30的神蹟》到《$136.10的神蹟》

白雙全

不經不覺這張單據已經是十年前在《星期日明報》發表的作品,我在FB上細數這十年來的改變,編輯看見,問我有冇興趣再打一張單鼓勵一下菲律賓的災民,我仍是寄語這個信念:信/他/的/人/必/得/永/生。人會改變,人的幫助只是暫時,但是一個神聖完美的終極對象,祂能給我們永恆的安慰。幾年前我發現華潤超市已經再沒有入「森永」牌子的的果汁糖了,我也找不到別的永字來代替,「信他的人」再也得不著「永生」,這是何等殘酷的結局!當我以為不能再打出這句子時,沒想到今日在同一個地方奇蹟又再一次出現。人無法逃避災難和意外,但人仍可以時刻保持希望和信念,光明就會很快再來!

P.S.:

從價格上看不出十年間有多大變化,因為很多貨品已經不在貨架上,無從比較。只見香港的超市變得更多大牌子,更少選擇。若以單一貨品比較(維他奶),十年的漲幅約19%。/單據的形式變得複雜了,多了很多無謂資料,說明權責,卻少了一句「多謝光臨」。少了一些白的空間,少了一點簡潔的排版, 少了雅觀,少了質感,很死板,很不順眼。由針機點點列印,改作鐳射熨印,單據放一星期就會消失,消費不用存在記憶。一張購物單反映出香港人再也沒餘暇和精力去欣賞和品味生活的微細處。/打完單據,我興奮地指給收銀員看這個「神蹟」,她木木地回應了一句:「呵。」我知道她的工作崗位不容她表現得太有個性,但若果人只把自己當作機械的一部份來運作,變成慣性,那就太可憐。我想若果這張單據是一位超市收銀員發現和製作出來,而不是藝術家,這個故事會更完美。/可惜這是我們的香港,一個資本主義的城市,每一個角色都不能做得太過用心,把自己當作是機器的一部份,可能這是最舒服的選擇。

2013-11-17《明報》

與上面這個系列相關的,還有這個:
給LC的情書
Love Letter for LC

03.11.2003 19:53
沙田商務印書館
Shatin Commercial Press Book Store, Hong Kong

我在書店買了四本書,四本書名的頭一個字順序讀下來就是:我在想你。

六合彩的組合:永勝/教堂
Mark Six: Win / Church

01.06.2004/03.06.2004

六合彩是一種賭博遊戲,每注填六個數字,四注合共填廿四字,廿四字在同一張獎券上出現,可以組成不同的圖案和符號。圖為必勝六合彩及六合彩教堂。

幸運的象徵帶來幸運的概率有多少?這種概率是否有神的啟示?這是我個人的解讀。如果你也在粵語文化區,可能對這種瘋狂的六合彩文化感受更深,有一些對六合彩特別沉迷的地區,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信息,要從香港電視台的天線寶寶節目里領悟出六合彩中獎號碼,還有的人要上街找瘋子乞丐來選號,大家有興趣搜搜看,算得上是一種Cult。

白雙全還做過一些跟「收集」有關的作品:

收集空氣
Collecting Air

04.11.2003
香港超級市場
Supermarket, Hong Kong

我在超市收集不同地方包裝的薯片,包裝袋內藏有不同生産地的空氣。

拿個玻璃瓶在旅行的遠方裝個空氣回來收藏這事情相信很多中二的人干過。白雙全更直接,這件作品本身實質其實就是買了幾包薯片,你買過我也買過,但是我們都沒有這個腦洞,即使有,也沒有實施。這或許也是藝術家跟凡人的一個不同:行動力。

載有體溫的座位
A Seat Heated by Human Temperature

01.01.2003-now

由2003-1-28開始,我記錄我在公共地方坐過載有別人體溫的座位。溫暖由別人的身體流進座位,再由座位流進我的身體,這種身體間的密切交流來自兩個互不相識的人。記錄資料包括:日期、地點和(盡可能描述)這些人的身份。這裡是由01.01.2004-31.03.2004的部份。
(註:這張資料表原圖很小,看不清楚)

我相信人人都有這個感受,但是大多數人會對此感到排斥。比如在廣州坐公交車,很多時候前一個人起身下車後,後一個人要在座位旁邊站一會兒,等座位涼了才坐下。白雙全這個傢伙居然反其道而行之,還是那句粵語,咁都得?

與一家陌生人分享同一個西瓜
To Share a Watermelon with an Unknown Person
香港百佳超級市場,鑽石山
PARKnSHOP Supermarket, Diamonhill, Hong Kong
15.5.2005

我在百佳買了半個西瓜回家,另一半在一個陌生人的家中。兩個人不相識的人,卻可以分享同一個西瓜。

兩個陌生人因為一個西瓜建立起某種短暫的關係,我已經從「咁都得」的感嘆變成「咁又得」了。

下面一個可以算是白雙全代表作:
擺放在家中的海平線
The Horizon Placed at Home

08.09.2004
香港維多利亞港
Victoria Harbor, Hong Kong

我在維多利亞港的地圖上畫了一條橫線,橫線一共穿過五個海岸。我在每一個海岸收集一樽海水,每樽海水的高度都是一樣。我把五樽海水平放在家裏,出現了一條連續的海平線。

香港和其它沿海地區一樣,對於「海景豪宅」有一種執念。但是怎麼樣才算海景呢?海水與海的關係是什麼?流動的海水跟靜止的海水對於「海」這個觀念有什麼異同?把宏大的海容納到渺小的家裡,以及宏大的家和渺小的海水瓶子,誰大誰小,誰容納了誰?誰有權利享受海景豪宅,擁有海景豪宅是否意味著擁有一個抽象的海,還是什麼都無法擁有?相比起來,擁有具體海水物質的家是否比海景豪宅更接近「海」的觀念?這些都是我對這個作品的小小思考。

探討海的作品還有這個:
一個收藏在圖書館內的海洋

我沒找到這個作品的文案,大概意思是白雙全在圖書館的書里找出各種不同的海平線照片,並把這些照片中的海平線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概念上的海。

收集星光
Collecting starlight
14.08.2005
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
Golden Bauhinia Square, Wanchai, Hong Kong

我用長時間「捕光」的方法,在金紫荊廣場偷取了遊人的閃光。閃光集起來看,好像星光。(兩張相片的拍攝時間:19:56-20:04, 20:07-20:17)

星星的恆久和閃光的短暫,星星的有序和閃光的隨機,自然景象和人造景觀,不同時空與當下的交集,拍攝者和被拍攝者被第三個拍攝者所拍攝……這件作品真的如詩。

以下兩件作品同樣很有詩意:

等所有人都睡著了
Waiting for all the people sleep

深水埔 (東京街東寧大廈)
27.12.2006 (22:30) - 28.12.2006 (06:00)

我站在深水埔一棟13層高的大廈面前,等待所有人睡著了,我才離去。相片的時間:22:38 / 01:40 / 02:36 / 04:09 / 05:04。

等一個朋友
Waiting for a Friend (without Appointment)
九龍塘地鐵站 (進又一城前的大堂)
29.12.2006 (12:47-16:38)

沒有和任何人約定,我只是隨意在香港挑選一個地方站著,等一個我認識的人出現。這一次我在九龍塘等到一個很久沒有見的大學同學Jacky,他問我:「你怎麼知道我會經過這裡?」我答他:「其實並我不知道,只是我等了你很久。」當我在等我「這個」朋友時,我想起耶穌說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我想我也是在等一個好的撒瑪利亞人。

下面兩個作品探討時間與間隙的空白:

不存在的時間


白雙全, 橫濱三年展2008:時間的裂縫

電影裡的一秒鐘是由24格連續的菲林組成,每一格是一張圖片。但你看到的一秒,並不單看了24格圖片,你還看了格與格之間存在的接駁位,這些黑色的接駁位並不計算在時間內。因為在電影裡,時間只存在於光,而在不存在於黑暗裡。

我把菲林每格的接駁黑位都剪了出來,接駁成另一條黑色的菲林,然後把它放回放映機內播放。這樣,本來不存在的時間,現在被光投射了出來,我們在電影的想像裡經驗一段「不存在的時間」。

白色的圖書館/空白的想像

空白頁是閱讀的停頓時間,若果把空白頁當作內容來閱讀,它會是一個無限的想像空間。空白頁是所有書唯一相同的一頁,它把不同的書串連起來,從一頁可以看到所有。我在亞洲藝術文獻庫(AAA)的駐場計劃是把圖書館內所有藏書的空白頁影印出來,成為圖書館一項另類的文獻記錄。

隨機數字的顯現:

3692

膠片/plastic sheet
13cm x 15cm
11.05.2003

爲了減少沙士(註:即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傳播,管理公司在大廈的密碼鎖上加了一張膠片,並且定時清潔和更換。這是一張用舊了的膠片,上面壓印了居民出入的痕迹,3692是大廈的密碼(有趣的是密碼竟然印了在密碼鎖上!)。盒內盛載著的是屋村其餘五座大廈的膠片。

關於172 cm
About 172 cm

01.2006

172 cm遇到172 cm,我走到自己的身高面前停了下來,不能前進。當一個人變成一把間尺,他的身體只有三個刻度:長過自己,短過自己,和自己一樣。

白雙全的作品在各個媒體上的展示都比較零碎,以下是一個List,大家可以按圖索驥慢慢一點點去發現這位怪咖藝術家的更多作品。
https://www.blogger.com/profile/07565771255419759849

知乎上推薦徐冰、艾未未、謝德慶等藝術家的文章已經有不少了,相比之下大眾對白雙全這位「人民藝術家」的關注卻少得可憐,因此借這個題目向知乎的各位推薦一下。總之,白雙全的作品完全沒有大眾刻板印象中當代藝術那種高高在上無法理解,也沒有那種強行拔高苦大仇深的宏大敘事,更沒有那些天價材料、拍賣價格等經濟效益的光環,美術機構甚至都對收藏他的作品很為難--怎麼收?他的作品完完全全是日常的,敏感的,靈感來源也是那種人人都有的小心思小腦洞,用流行的話說就是當代藝術的「小清新」,卻比小清新的流於表面更加具有難以言說的某種瞬間的深刻思考;看似「無厘頭」,卻比「無厘頭」文化那種消解和自嘲更加理智清晰。

希望大家喜歡!
硬廣告:
我的專欄:知乎專欄-寫給吃瓜群眾的西方繪畫找北指南


錯覺大師埃舍爾吧,好像是大一的時候第一次對他的矛盾空間系列的畫有印象,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到處搜索他的作品,還買過他的作品集,一直就對這種神奇的不可能的世界充滿興趣
我想大師數學一定很好吧,讓我這種數學一直不及格的人好生崇拜,看過他畫的人都知道,他最擅長的是「空間幾何學」以及「空間邏輯學」。

M.C.埃舍爾(M. C. Escher,1898~1972),荷蘭科學思維版畫大師[1] ,20世紀畫壇中獨樹一幟的藝術家。出生於荷蘭呂伐登市。品多以平面鑲嵌、不可能的結構、悖論、循環等為特點,從中可以看到對分形、對稱、雙曲幾何、多面體、拓撲學等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兼具藝術性與科學性。

埃舍爾的藝術特色獨樹一幟,開前人之先。他的作品——主要是帶有數學意味的作品——無法歸屬於任何一家流派。在他之前,從未有藝術家創作出同類的作品,在他之後,迄今為止也沒有藝術家追隨他發現的道路。

主要作品有《晝與夜》(1938)

《畫手》(1948)

《相對性》(1953)

《畫廊》(1956)

《觀景樓》(1958)

《上升與下降》(1960)

《瀑布》(1961)

等。

恩,那款有段時間挺火的遊戲"紀念碑谷"的靈感就來自埃舍爾,上網隨便搜了一張圖(我也有玩通關的說)

然後大師其實長的很有型

有人對埃舍爾的評價是這樣的:他是一名讓人無法歸類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具有數學性的特點,他的三維空間的內容是立體幾何的先驅,而他又是一位版畫家,他的作品又如此豐富。北大哲學家對埃舍爾的評價是這樣的:他是一位思想家,每幅作品是他思想探索的結晶,只不過他是用他的畫作來展現他的思想。他的作品與他的思想都是獨樹一幟的,所以對於他的作品、對於他,人們無法進行歸類。他的作品表達的是數學家的思想,是科學家的思想,亦是思想家的思想,甚至有人稱他為埃舍爾主義流派,他是特色鮮明的藝術家,他的作品為人所銘記。

(圖片跟一些資料來自網上的……)


這些孤獨的流鴉中,我自身已是其中一隻。-深瀨昌久


Toshio Saeki


德國塔利亞劇院的「老盧克」。經常來中國,《在大門外》是極好極好的。

英國老炮彼德布魯克,玩過九個小時的《摩訶婆羅德》,以及登堂入殿的《空的空間》。這兩年也常來國內,老頭91歲,還在探索新的戲劇可能性。多說一句,台灣導演賴聲川也做過八個小時的《如夢之夢》,在國內市場一票難求。

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的漢諾赫列文,國內比較熟知的應該是《安魂曲》,我迅速被他細膩之極卻有些旁門左道的表達方式圈粉了。

當然還有我的終生偶像,中國老頭林兆華。今年80歲,一戲一格,毫不掩飾自己的戾氣和雞賊。我最喜歡《建築大師》和《櫻桃園》。

另外,老盧克、彼德布魯克以及波蘭人陸帕(《伐木》導演)等等這些戲劇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兒們,來中國都是因為林兆華同志自己辦的邀請展。邀請展每年虧的賣褲子,林老頭每年嚷嚷辦不下去,結果每年都跟堂吉柯德似的殺伐上陣,再鎩羽而歸。


杉本博司

想弄清楚時間究竟為何物的人,如果不是天才,大概是一個瘋子。我不知道,杉本博司屬於哪一種。

但他確實就是那個會用一部電影那麼長的時間,去設定曝光時長的人,他還是那個用大型照相機拍下一整片汪洋大海,然後縮小至米粒大小的人,他常常習慣於把焦點設置在無限遙遠的遠方,令眼前所有宏偉的事物都失去焦點,淪為渺小的存在。

最近,他開始徹底丟掉相機,用40萬伏特的電流在膠片上製造閃電,並稱其為風神與雷神的顯影。看起來,他始終都那麼遙遠,作為一個攝影師,他從來不拍人。只拍蠟像、標本、大海、劇場、蠟燭、電流這些「死東西」。

無論是雞毛蒜皮的生活場景還是人潮湧動的時代潮流,無論是情慾還是政治,戰爭還是宗教,任何平常攝影師關心的話題他都不關心。他是一個異類,是似乎並不存在此時此刻的幻想者,是其自稱為「耽誤了千年才出生的人」。

要怎麼樣表達當初第一次看到他作品時候的那種驚訝呢?大概用杉本博司自己回憶小時候第一次去電影院的驚訝感受來描述正好合適。

「看電影和做夢這兩件事有個相似之處,就是都會在觀看中喪失自己,我們的意識被捲入,甚至因此汗流浹背。」

還是小學低年級的小男孩兒很不好意思地在黑暗的劇院里流下了眼淚,痴迷地盯著那塊巨大的發光的屏幕,怔怔出神。而在許多年後的某一個日子裡,另一端遙遠國度的我盯著杉本博司的《劇院》中,黑漆漆一片里兀自發亮的空白大屏幕,也正是如此痴迷出離的態度。

與我們平常所見的攝影作品不同的地方在於,同樣是沒有人跡出現的單純表現空間與場所的畫面,杉本博司的無人劇院卻有強烈的「在場感」,你能感覺到有某種強烈的「東西」正在呼之欲出,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正要伸出,在懾人魂魄。華麗幽暗的歐式劇院建築與裝飾,正在強烈地暗示人類及其所造文明的蹤跡,而最中央的空白大銀幕上,無法躲閃的極度光亮卻「什麼都沒有」。這是杉本博司在電影一開場就按下快門,設置與電影同等時長的曝光時間,快門在電影結束的那剎那閉合,所拍下的魔幻場景。電影院中空空如也,沒有一個觀眾存在,劇院卻富麗堂皇,鄭重其事,而最弔詭的放映屏幕中,是「什麼都沒有」的答案。

是真的「什麼都沒有」嗎?顯然不是,那就是「時間」。是時間本身。杉本博司讓我們震驚的地方在於,他用了一個名為「相機」的簡單機械裝置,拍下了所有人都無法用肉眼相遇的「時間」。

他在《虛之相》一文中,把人類的眼睛比作相機。在文章結束之際寫道:「從落地後第一次睜開雙眼的那刻起,到臨終躺在床頭闔眼的那刻為止,人類眼睛的曝光時間,就只有這麼一次。人類一生,就是依賴映在視網膜上的倒立虛像,不斷測量著自己和世界之間的距離吧。」讀到這裡,不僅令人顫動,一部電影,一次人生,在杉本博司的提醒之下,兩者多麼相似,兩者又何其短暫。在觀看電影之時,也正是我們浸潤在此刻的人生之中,如此投入沉迷。可我們並不如杉本博司那樣,能從痴迷中抽離出來,看一看處於凡塵中那具肉身正專註於某物時的模樣。

而那種亮光,難道不像人們所描述的在一個人即將臨終,所能看到的場景嗎?一道煞亮的白光中,人一生的劇情被極度濃縮,變成一道空無的光。可我們能隨時想像自己即將死亡的場景嗎?不,這是一個讓人厭惡而下意識逃避的話題。可是,當你在面對杉本博司的作品的時候,卻無法再迴避這個提醒:我們的生命有限——如同設置了再長的曝光時間,快門也終將有落下的一刻。而在那一刻,我們在這個世上所貪戀的風景都將被關閉,我們的靈魂終將納入到那束強大的白光之中。

可這並不悲劇,這恰恰是我們生存著,最令人感到幸運、最悲喜交加的一個消息:是的,我們避免了永恆,從乏味的永生中解脫,我們時間有限,所以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事情,短暫而長久地付諸行動。

當然,隨著我們不同的理解,時間以不同的形態在不同的世界中存在著。在杉本博司作品的表現中,時間也有著不同的尺度與形態。日本神話中的漁夫浦島太郎,在龍王的宮殿中玩樂了七天,返回人間時卻發現已過去了七百年。美妙的令人樂不思蜀的龍宮中的七天,與人間滄海桑田的七百年,也許在杉本博司眼裡看起來很是相似,若是抽離於人世間的耽迷,煞有其事地去看待人的一生,難道不都是倏忽一眨眼便過去的事情嗎?僅僅是因為玩樂的心,讓我們覺得「哎,時間還多著呢」這樣沉迷的幻想吧。

所以,杉本博司在他的《蠟像館》中單單挑出了亨利八世國王,寫進了自己的書中,講述了這個「無情國王的一生」的故事,讓我們可以一嘆人世間迅速無常的戲劇化。六位女子的青春與一位國王的一生,愛情與陰謀,說完他們的故事,也許花上三天三夜也道不盡。可是在杉本博司的詮釋之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卻是一個偉大國王荒誕不經的「一剎那」那麼短暫。戀愛、海枯石爛、永久同心、謀殺、陰謀詭計、再次墜入愛河、再次背叛、再言不言不棄、棄之如蔽、衰老……那麼多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看似漫長的一生糾葛,如果被快速濃縮到極短的幾分鐘呢?是不是會突然感覺很荒誕離奇?那種經驗就好像按著快進鍵看電視,那些被加速播放的影像突然之間產生的滑稽感,而當時間被拉慢,或說便是「此時此刻」世界的標準刻度,匆匆生活的我們並不會覺得有何怪異,一切幻空無常,我們卻深深執迷於此,忘卻了真正珍貴的是為何物。而我們也總覺得一生十分漫長,殊不知一剎那電光火石,一個人的故事就此結束,無論他的一生有多麼傳奇。也從不會輕易意識到此生時間有限,也許下一秒便是終結。充滿權力、欺詐、謊言、掠奪、炙熱慾望的歷史中,人在生生死死的輪迴中,顯得如此渺小。

我想,杉本博司是在提醒我們時間本身的宏大。時間難倒不就是「無常」本身?可這卻是眾生力圖渴望迴避的東西,我們寧可用無數的慾望來彌補這種不確定所帶來的威脅感。

他拍攝的了無人煙的《海景》系列同樣令人著迷,儘管畫面構圖極度簡潔,只有大海,天空,黑,白,灰,再無他物,你卻如同置身遠古,置身早期人類文明誕生的源頭。盯著那片靜止著卻又波濤洶湧的大海看,你能感受到有巨大的海風向你襲來。那背後有一種磅礴的雄力,極度寧靜,卻可以征服一切。杉本博司真的做到了,讓我們回到我們的源頭。

「我處理的對象是水和大氣,這兩樣可以說是至今為止對人而言變化最少的東西。」是啊,變化最少,接近永恆,其他的生物、高山、宗教亦或政治都在倏忽之間誕生消失。可是最終,即使永恆如此的海洋,有一天也是會消失的。這畫面背後,只存在一個不可被磨滅之物,時間。可是,時間究竟是一個什麼東西?

「有一次我在鄉下古董店挖寶,發現一隻壺,那是鎌倉時代的造型,壺中殘留著濕土,以及類似骨頭的東西。我試著把壺洗一洗,或許是污跡隨著骨頭流了出去,壺上出現了一層美麗的自然釉。古之熏就是死之熏。我一想到我存在的這個「生」,以歷經數十世代的「死」,和數百年前的鎌倉時代相連,便陷入了遙想,想問自己究竟是從何處而來。」(《古之熏》)。杉本博司就是這樣一個喜歡陷入壓縮時間與穿越時空的幻想之中的人,通過拉伸或縮短,拼接與截取,不斷調整時間的尺度,以期在暗房中令其真正顯影。他是一個真正的影像哲學家。因為我們與動物不同,在蠻荒年代萌發了時間意識,知曉了因果,明白了萬物之聯繫,開始預知未來,與一切想像中的存在發生聯結。這就是杉本博司所認為的我們最值得引以為傲的價值所在,但與此同時,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之事,我們亦付出了焦慮的代價,而這,正是文明的起源。杉本博司就是這樣一個,用時間的影像,歌頌時間偉大之力的人。


Olafur Eliasson
大家都應該挺熟悉的,他每件作品我都超級喜歡。

有一半冰島血統,和Olafur Arnalds一樣,有著冰島的寒冷和溫暖,以及對自然獨特的觸覺。作品太多了,先簡單說一點,以後有空再補。這個是他工作室的官網(Studio Olafur Eliasso),網站做的挺有意思的。

1.天氣計劃(The Weather Project)|Tate Modern 2003
這個是他的標誌性作品,由鏡子、薄霧、兩百盞黃色的燈組成,在泰特美術館的渦輪大廳營造出一輪巨大昏黃的「太陽」。用糖水形成薄霧,觀眾在霧氣中觀望昏黃的太陽,並在頭頂鏡子里尋找自己的倒影,猶如置身夢中。

2.水鐘擺(Water Pendulum)|紅磚美術館 2015

黑暗的環境中,一條打開的水管從屋頂垂下,水流被頻閃閃光燈打亮。水管的強大壓力使水流在空中橫向翻騰扭曲,在頻閃閃光燈的照射下,噴射而出的水珠看上去宛如玻璃般堅硬的固體。《水鐘擺》呈現出的這種不可預見性,就像是身體不適後對疼痛的期待——非常吸引視覺,但眼見之物並不為實。(水鐘擺--紅磚美術館館藏展)

3.無間萬象 (Nothingness is not nothing at all)(個展)|龍美術館 2016

Beauty 1993

4.其他

紐約瀑布 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 2008

路易威登(《注目》,Eye see you,2006)

寶馬(《移動的期待》,Your mobile expectations:BMW H2R project, 2007-2008)作品太多了,以後再好好寫吧。。。


Excusez-moi?你這畫是不是欠我一個水印

因為沉浸於Kinki Kids 20周年的甜蜜懷舊中,所以這篇將以「堂本一問一答」形式呈現,來呈現Claude Lorrain 克勞德?洛蘭,一位我在喜歡上藝術前就一見鍾情的巴洛克時期畫家的故事。撒,我們開始吧。

有關粉絲看完後表示確實很像兩位爺在說話。

Embarkation of Ulysses,1646,Louvre

ODS = Onedaystand 特派穿越迷妹 sprachel

CL = Claude Lorrain

ODS:你是哪裡人?

CL:我原名叫 Claude Gellée,1600年出生於洛林公國。說起洛林,雖然現在屬於法國,我也被稱作是法國畫家。但我出生時洛林是個獨立的公國,三十年戰爭中法國才一度佔領洛林全境,最終1766年併入法國。

別人叫我 Claude Lorrain 其實是洛林的克勞德之意。然而除了奔赴一些委託之外,我20歲之後就一直呆在義大利,很少回老家和法國了。

Capriccio with ruins of the Roman Forum,1634

ODS:據說你是個文盲?

CL:我還是讀過書的,不過成績並不是很好,最怕拼字與算術。

ODS:那不是最基本的嗎......

CL:但後來我和上流社會學識淵博的貴族和贊助者們溝通非常愉快。我認為自己應屬情商高吧,不是說情商也是智商嘛......我在20年代末才開始獨立工作,30年代中期在圈內和上流社會已大有名氣,客似雲來了。

Embarkation of St. Paula Romana at Ostia,1638, Museo del Prado, Madrid, Spain

ODS:你是風景畫的一代宗師,而且影響了後世很多畫家, John Constable, Camille Corot等等......可以分享下你的獨創性嗎?

CL:其實我是義大利畫家安尼巴萊·卡拉奇(Annibale Carracc,1560年11月3日-1609年7月15日)風格的支持者。

我不喜歡畫大白天,而是偏愛日出日落時的用光。我把景色全部浸染上金色光線或者銀色空氣,似乎就使整個場面理想化和夢幻化了。我畫中的一片葉子、遠處的山、水和景物,都在反射夕陽的光。

ODS:確實厲害,現代攝影也是這樣用光的,我們把這叫做魔幻時刻。

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St. Ursula,1641,National Gallery, London

ODS:為什麼你大部分的作品不是畫海港就是遺迹?人呢?

CL:雖然我畫的主要是聖經和遠古神話題材,但在我的畫中,風景是主角,人是次要的。真正主宰畫面的金色光輝映照下的美麗風光,點綴著莊嚴宏偉的古代遺迹。

所以我的客戶找我畫畫,我都先說明,風景為主,人物免費贈送。

ODS:在那個喜歡畫肖像的時代,貴族居然聽你這一套,證明你確實很火呀。

Port Scene with the Villa Medici,Uffizi Gallery, Florence, Italy

ODS: 你和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6月15日-1665年11月19日)是好基友嗎?

CL:呀,那傢伙,我們在義大利的時候確實經常一起去羅馬郊外寫生。不過普桑把風景當做背景,以人為主,而我主要是畫風景,人是次要的。我們兩個都很喜歡用樹木做取景框來取景呢。

Nicolas Poussin:

Blind Orion Searching for the Rising Sun,1658

ODS:這位克勞德·約瑟夫·韋爾內(法語 Claude Joseph Vernet,1714年8月14-1789年12月3日)連名字都這麼像,應該是你迷弟

CL:極有可能,他跟我都是法國人,比我晚一個世紀開始活躍畫壇,也是在義大利學畫畫。不過他比較喜歡畫夜晚的海港。我認為在這一點上來說,他還是很有開創性的。

ODS:姑且就把你們封為黑白雙港克勞德

CL:......

Vernet:

The Shipwreck,1772,National Gallery of Art

Vernet:

Night:Mediterranean Coast Scene with Fishermen and Boats,1753,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CL:聽說其實現在記得我的人已經不多了,畢竟時代和市場在變遷。

英國畫家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就比我出名太多,或許是因為他的風格更現代,接近印象派,大家在他畫中看到更多野心,他個人故事也比我精彩。

ODS:雖然是這麼說,但你知道嗎?如果沒有你Claude Lorrain,可能就沒有William Turner了。Turner第一次看到你的《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時,曾說過:洛蘭的畫是不可複製的。他深感動得淚流滿面。後來一直以你為奮鬥的目標。

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1648,National Gallery, London, UK

Turner畫了一幅《狄多建設迦太基》向你致敬。他對這幅畫重視到什麼程度呢?他甚至想立遺囑將《狄多建設迦太基》隨他下葬

後來改變主意,把《狄多建設迦太基》和配套的《迦太基帝國的衰落》捐給倫敦的National Gallery國家美術館,條件是希望一左一右地掛在你的《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兩邊。

Turner:

Dido Building Carthage ,1815,National Gallery

Turner:

The Decline of the Carthaginian Empire,1817,Tate Britain

不過後來他又再一次修改遺囑,希望把《狄多建設迦太基》和《霧中日出》陳列在你的 《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和《艾薩克和瑞貝卡的婚禮》之間。

而國家美術館也答應了。並且在1897年Tate Britain建成後,大部分的Turner畫作都轉移到那裡,只有《狄多建設迦太基》還一直伴在《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旁邊。這就是Turner對你的憧憬、崇敬還有挑戰流傳到今天的證據。

Marriage of Isaac and Rebecca,1648,National Gallery

CL:混蛋,聽得我眼睛裡進海港了!

ODS:同淚目,然而你可知道,數百年後的某天,有一名叫Rachel的迷妹,還是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對你的《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一見鍾情,久久不願離去,十分驚訝:為什麼以前從沒有聽說過這名畫家?

更沒有想到,在採訪你之前,我才挖出來這樣一個你和Turner之間的故事。

時間真是神奇又讓人討厭,我們的努力真的不只是為了現在以及自己(日式說教停止)。

Landscape with Aeneas at Delos,1672,National Gallery

ODS:我們聊聊《真實之書》?聽上去真是帥氣啊,和「真相只有一個」有什麼關係嗎?

CL:喂喂喂,我可不是死神小學生啊。

這個《真實之書 Liber Veritatis》是因為我後面出名了,也因為我的畫不是都長得挺像的嗎?為了防止我畫重複,以及被別人仿冒,每賣出一幅作品,我就將主要的構圖以淡彩的形式,帶上主題用小本本記起來。一共保存了6本。後來還被出版,成為學習風景畫學生必備的參考資料

Odysseus returns Chryseis to Her Father,1644,Louvre

ODS:真是越來越有趣了,我聽說18世紀的貴族居家旅行必備一個叫克勞德鏡的東西?有點像我們現在的濾鏡啊。是你發明的嗎?

CL:這個還真不是我發明的,這東西流行於18世紀。不過藉助克勞德鏡的幫助,旅行者可以看到與我畫作相似的風景,畫家可以畫出與我畫作相似的作品

A Claude glass from around 1775. ? VICTORIA ALBERT MUSEUM, LONDON

ODS:啊啊啊,好想要一個,可是似乎連萬能的淘寶都沒有啊......

此處必須科普下有趣的克勞德鏡:

克勞德鏡有橢圓、圓形,方形的,具體結構是將一塊凸透鏡鑲嵌在黑色的金屬薄片上,這樣通過克勞德鏡觀看到的是一個類似攝影魚眼鏡頭所觀察和拍攝到超廣角畫面,此畫面相比人眼的觀察具有較廣的視角。

同時,由於透鏡襯底為黑色,整個畫面中的色彩差異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所以觀察到的畫面影調幽暗,從而使觀看者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畫面的平面造型上。

旅行家William Gilpin認為:「人的眼睛無法同時關注總體效果(general effect)與特殊景物(particular object)也不能同時聚焦前景和景深,但這種鏡片就能做到。」

克勞德鏡本身有取景框的作用,他把遠處的風景收入鏡中。而且非常便攜,一般被放在皮夾里攜帶使用。當使用者手握克勞德鏡,用一個很舒適的姿勢(比如坐在火車上,喝著咖啡)把玩鏡子中反射的風景時,就產生了一種佔用的感覺。

(以上參考:楊小軍《西方古典風景畫與克勞德鏡》 )

ODS: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為什麼英國18世紀風景都欠你一個水印呢?

CL:18世紀的英國,宗教改革的成功釋放出深遠的社會影響,清教徒們對於歐洲大陸皇室貴族奢靡風氣的敵視,使得新興階層更加青睞自然質樸的生活方式,逃避都市生活的壓力,渴望懷舊牧歌般的心靈慰藉

而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對奧古斯都時期著名詩人維吉爾與賀拉斯的讚頌,將英國人之於風景的興趣引入古典主義的想像中

Amanecer,1646,MET

ODS:原來這麼久之前的英國就開始了逃離北上廣了啊。

CL:欣賞過義大利風景畫作與阿爾卑斯山脈的英國遊客,希望在本國境內也能重溫他們的體驗,於是英格蘭湖區、懷河河谷等地都相繼成為旅遊熱點。

而風景如畫(picturesque)就是這樣來的。但若想給予某處風景「像畫一樣」的評價,總需要一個標準,最終人們找到了17世紀的我。

我遠古神話般畫面讓人們感到到風景的崇高之美。如果那個地方使他們聯想起洛蘭的畫作,他們就認為那個地方美麗,坐下來野餐。一些富有的英國人甚至進而決定把地產上的園林,仿照洛蘭畫作的美麗夢境加以改造

Ascanius Shooting the Stag of Sylvia,1682,Ashmolean,Oxford

在我身後幾乎有一個世紀之久,英國旅行者習慣於按照我這個旅居義大利的法國畫家的標準去評價現實世界中的景色,把英國鄉村創造成我的圖畫。

所以,你們的美圖美景,是不是該欠我克勞德?洛蘭一個水印呀?

我要改答案,因為原來答題沒有好好解釋妙處:Rousseau|食夢者的完美第二人生 原答案在此


看到上面有人提蒙克,他也是我最喜歡的畫家。正好最近寫了篇他的,拿來給大家看。

我是蒙克,吶喊的蒙克

(本來是因為最近賣出的一幅3.8億的蒙克的畫,想寫藝術市場。後來覺得,應該先給點背景介紹,藝術市場畢竟大部分人並不十分熟悉,也未必感興趣。然後就寫出了這篇。蒙克是我最喜歡的畫家,我在業餘不斷學習關於他的一切的同時,也希望把我的了解分享給更多的人。歡迎討論,不嚴謹處煩請各位指正)

(一)
我叫愛德華?蒙克, 是一名畫家,1863年出生於挪威。
在挪威近現代文藝史上,藝名最盛的兩人,一個是我的朋友易卜生,另一個,大概就是我。
出生那刻起,我就是個病痛纏身的人。
在我一歲的時候,全家搬到奧斯陸,那時的奧斯陸還叫克里斯蒂安尼。
母親在我5歲的時候因病離世。當時年紀小,不記得愛,也不知道痛。
9年後,最愛的姐姐也走了。我才明白,生死交界,天堂有門,地獄有鬼,一切定數,終究無有倖免。
後來我把記憶中的這幀絕望畫到畫里。傷痛已逝,本可任時間抹平。但我願意這樣在撕裂中掙扎,努力地活著。
父親的念頭裡只有上帝和煉獄,幾近病態的宗教虔誠,讓我窒息。我要逃離。
17歲那年,違背父願,我決心做一名畫家,渴望在繪畫中找到尋生命的意義。
我沉迷於波西米亞邊緣式的生活,游散於界外,放浪於形骸。
直到我遇見她,雖然她已為人婦。
那是我最恣意歡暢的兩年。林里郊外,有馬蹄踏過的地方,就有我們相愛的痕迹。
我相信她愛過。但愛沒愛過,又有什麼關係,她還是走了。
從此,我的心裡築起一道高牆,裡面填滿絕望的死水,狂風起處也吹不起半點漪瀾。像一隻遊離的孤鬼,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渾濁,看山看水看各色風景都能看到它們流淌著的魂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再也沒有找到光明。
從此,我潛心藝術。

(二)
藝術界嬗變如浮雲白衣,十多年前獨領風騷的印象派已然式微,後印象派萌芽待起。印象雖美,但畫人畫景終難畫魂。拘囿其中,束手束腳,如何能有所破。我的世界,只有我自己的語言才能說得清。不如脫離。
我決心摧毀,然後一意重建。
1889年,26歲的我到巴黎的時候,是梵高去世前一年。
梵高是一團煙火,以5年之期燃盡繁華,然後絕塵而去。
人人都說他瘋了,但只有我知道,烈日所到之處,都是他的畫布;陽光的熱度,是他生命的溫度;只有他能從中看到流動的生命的河。
畢加索和馬蒂斯相愛相殺一輩子,而這個世界上,能與我對弈的,只有梵高。
有人說,我活得太久,像梵高一樣,終於鼎盛沸騰之時,恰到好處。很多事情,命運使然,不如讓它自然地耗盡氣數。

(三)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此後十年,我如日中天。最想感謝我自己。
廣廈之間四處遊走,與眾名流談笑風生。聲名易得,富貴在手,但我為什麼仍然時時看見地獄的冷灰色惡魔?
在這期間,我畫了一幅畫,我給它起名《吶喊》。有人說,《吶喊》畫出了一代人的焦慮。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在畫什麼,精神的錯位,只想用畫筆來扭回;語言難以表達,只是在瘋狂地揮灑。
我一共畫過四幅《吶喊》。聽說一百多年後,其中一幅色彩最用力的,賣了1.2億美金。難得,我的世界,恰好有人也喜歡。
我畫嫉妒、 焦慮,憂鬱、分離、孤獨、冷血,因為在我的意識里,人是變形的,模糊的,浮動的,飄忽的。只有精神上的聲嘶力竭和幾近崩潰的無力,是時時處處可以感知的。
性與欲,生與死,夢與真,回憶與存在,幻滅與明滅。 情仇愛恨糾纏不清。但又欲罷不能。我的世界,熱情無兩,卻又冷冷清清。
世人以為我瘋癲。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世紀之交,我愛上畫姑娘。窈窕淑女,繾綣彳亍。哥舞影零亂,流響出疏桐。
我喜歡用色,珍珠白,檸檬黃,野橘紅,盡數入畫。風景盡頭,就是我家。人人都是自然的過客,我也是你生命的過客。

(四)
1902年,藝名正盛,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確日益不穩定。咳血,恐慌。只有在酒精中可以尋得片刻安歇,但片刻之後,恐懼絕望,一如往常猙獰,時隱時現。
常常在夢裡或是潛意識裡想起她,有一次情緒失控,不能自拔,酒醉酩酊之際,左輪手槍走了火,從此,左手中指殘。然並不打緊,我執畫筆的手仍在。
1908年秋天,終於支持不住,被勸往奧斯陸郊區的療養院。常常出現幻聽,我本以為,時日已不久遠。
生死邊緣,8個月後, 我再一次活了過來。
耳目一新,確也空空然。我想回到畫架旁,回到我多彩的小世界。
我的身體活過來,但有人說,我的繪畫精神已死,還是那支畫筆,但再也畫不出從前藍色的天空。
生生死死,畫了半輩子。歷經前半生的磅礴,後半生,只想做一個單調正常的人。
我累了,畫不出當時的月光,那不如畫我自己。
有時候,越是榮寵加身,越是孤立無援。不如光風霽月,看看橋上的風景,和傍晚歸家的孩童。
1909年之後,我孤身在奧斯陸郊外的居所直到走完生命最後年頭。

(五)
德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的事業從那裡起步,那裡也見證我藝涯的高峰。很多年裡,我頻繁穿梭在巴黎柏林間,樂此不疲。
後來的後來,到了1937年, 納粹說我的作品墮人心智,腐人心靈。
大概所有比希特勒畫得好的人,他都耿耿於懷,憤憤難平。
3年後,挪威被德軍佔領。舉國傷悲。我歸來日久,已近耄耋,年事已高,深感大限之期將近,只想把我唯一的寄託留給我最愛的人們,留在我最愛的土地。
我決定把我所有的一切,全部送給奧斯陸。這個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地方,有我最美和最痛的回憶。
聽說後來,他們為此建了一座博物館,起名為蒙克博物館。
我無依無靠,無妻無子,我的畫就是我的孩子們。它們被善待,我又有什麼可悲。
維以不永傷。
寂寞的天空,世界的盡頭,那群橋上的少女。

(下一篇就講這幅3.8億的少女 )

References:

Edvard Munch 1863-1944, Skira, 2008

Gerd Woll, Edvard Munch Complete Paintings Catalogue Raisonne, Vol I, Vol II, Thames Hudson

Joan Templeton, Munch』s Ibsen, A Painter』s Vision of a Playwright, University of Wshington Press Seattle / Museum Tusculanum Pres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Sue Prideaux, Edvard Munch: Behind the Scream,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Christoph Asendorf et al, Edvard Munch Theme and Variation, Hatje Cantz Publishers, 2003

Frank H?if?dt, Munch, Tate, 2012

最後,歡迎大家來我的公眾號 紐約太平廣記 找我玩!

http://weixin.qq.com/r/XDl5YSXE3HijrWEC92xO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喜歡徐冰——《何處惹塵埃》,是徐冰先生收集了911事件後的塵埃,均勻地撒在英國威爾士國家博物館的展廳中,顯示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英文——「As there is nothing from the first, 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在我看來,這部作品既融合了美學與禪宗,又反映社會現狀、體現了人文關懷。

以及謝德慶的五個一年,充分展現出了在充滿束縛的外界環境之下,個體如何做到始終保持精神的自由。

1978-1979 (籠子) 謝德慶在其位於Tribeca 工作室裏,建造了一個11.6 × 9× 8 英尺的木籠子,並將自己孤獨監禁於其中一年。這期間,藝術家不交談,閱讀,寫作,聽收音機,也不看電視。

1980–1981 (打卡) 謝德慶在這件作品中每小時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持續一年。

1981–1982 (室外) 謝德慶居於室外一年,其間不進入任何建築物,地鐵,火車,汽車,飛機,輪船,洞穴,或帳篷。

1983–1984 (繩子) 謝德慶和藝術家琳達·莫塔諾在腰間用一條8英尺長的繩子綁在一起,卻相互不接觸一年。

1985–1986 (不做藝術) 謝德慶不談,不看,不讀藝術,也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只是生活一年。

顧德新。某次去798,恰逢他在尤倫斯的裝置作品回顧展——重要的不是肉。裡面有隨著展覽的進行逐漸腐爛的蘋果,不停地唱歌跳舞直到電量耗盡的洋娃娃,雌雄同體的畫作和人偶……他對媒材的調動、對空間的駕馭、對環境的敏銳把握,都是大師級水準。

以上,拋磚引玉。


安利兩位女性藝術家吧
第一位藝術家叫劉北立,美籍華裔,生於東北農村。1995年,她移居美國,藝術專業畢業後,一直都在進行自由藝術創作,現為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 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藝術學院副教授,現工作生活於美國
第一次了解這個藝術家時,是被她的一件作品《補繕工程》所震撼

無數把剪刀從屋頂懸掛,刀尖指向地面,鋒利的刀劍寓意危險,恐懼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般懸掛於頭頂,在這片黑雲之下,充滿壓迫感,在這片黑雲下,每個看展的觀眾都會從門口的白布上撕下一塊拿給藝術家,藝術家從容不迫的對白布進行縫補工作,作品本身的危險性和藝術家沉默,自然的縫補活動形成鮮明的對比,作品的「剛」和藝術家的「柔」的反差,賦予了作品「以柔克剛」的內容
做為觀眾,行走在剪刀形成的黑雲下,鋒利的刀尖使作品形成強性的壓迫感鋪面而來,同時在觀看藝術家的縫補活動同時會形成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將觀眾帶入作品其中,已經是很大的成功了

第二位藝術家,鹽田千春(Chiharu Shiota)1972年出生於大阪,現在工作生活在柏林。1996年從京都精華大學油畫系畢業以後,她搬到德國,師從Marina Abramovic。作品包括裝置、行為、錄像
她擅長用手中的絲線去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用手中的絲線編織出一件件詭異或者驚奇的作品
作為日本行為和裝置藝術家經常用日常物件在她的作品中實施,比如床、窗和鞋子,老舊的器物,然後介入到這些物件找尋逝去的記憶,去探討生存和死亡的關係。通常鹽田的裝置會填滿整個房間,絲線在空間中到處連接,賦予空間極富感受的氛圍
她在2002年瑞士盧塞恩美術館所創作的《在沉睡間》是我最喜歡的一件

在一個空曠的房間中,人們睡在潔白的床上,安寧雋永,但在這個安寧的空間中,雜亂無章的穿插著千絲萬縷的黑線,它們交叉、纏繞並將熟睡的人們聯繫在一起,整個空間被密密麻麻的黑線布滿,賦予了整個房間不可名狀的恐懼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鹽田千春的作品不需要深刻的理解。懂與不懂只停留在知識層面,意識層面我們只要靜靜的感受,它的作品自然能把我們帶帶入其中,它並不影響你思想、感受的延伸。在她的作品中常以豐富的視覺表現,感染力極強的表達方式,帶領觀眾進入作品,即使不需前期理解研究,觀眾也能去認識,理解,走入她的作品,感受她的思想,這就是鹽田千春的作品魅力所在。

對於絲線的運用,鹽田在去德國前就開始運用了,那時候只是作為繪畫方式的元素之一,現在
是則是搭建空間與自我意識的鏈接與搭建。

表現記憶或是憂愁時,鹽田千春大多採用的是紅線。當面對恐懼時,則是黑色的線。

下面是2008年時她的作品《在沉默中》也是她所有作品最出名的一件

燒毀的鋼琴被密密麻麻黑色的線網纏繞著,緘默地立在那裡,令觀者感到不安、焦慮,但又有一種詩意的美在那裡

塩田千春回憶說在她9歲的時候鄰居家著火,她看到被燒毀的鋼琴,第一次感到那沉默的鋼琴是如此的美妙,比會發聲的鋼琴還要美妙。感受到這一點的鹽田千春為此感到驚奇,恐懼。直到20年後,她將幼年感受到的,那種無法用語言描繪出的,藏在心底的感情視覺化成了《在沉默中》

「我被我們每天所經歷的互動多樣性所震驚,在它們與過去和未來的連接當中」,鹽田在樂蓬馬歇的一次採訪中說到

對於鹽田千春來說無論是生活中的物品,記憶,空間都是自己經歷的一部分,鹽田千春都將其相連,那些生活中平凡的,她都能將其賦予自己強烈的感受,都能夠創造出一個個視覺衝擊力極強,極富詩意的場景,她就像一把鑰匙,總是能打開我們生命中沉睡的記憶。


弗里達。
因為看了她的傳記電影而喜歡上她的作品
以及她的人格

我覺得她很美

她的自畫像,連眉怪異的髮型,從來不笑

弗里達一生中有2次悲劇
一次是18歲的車禍,導致了她一生與疼痛相伴
另外一次是丈夫迭戈。弗里達的混亂的私生活。

弗里達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
她的作品總是非常強烈,
有時是寫實的,有時是幻想的,
表明她的藝術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時悲劇性的。

她做過31次手術,
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床上度過,
但依舊成績斐然,
其作品價格居全球女畫家之首;

順便再安利下這部電影

我真的很喜歡


埃貢-席勒知乎上有一些評賞席勒的回答非常不錯,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
最喜歡的大師,沒有之一。


Serge Marshennikov俄羅斯藝術家
他筆下畫出的女性是我見過最細膩而美好的。

終於體會到什麼是羊脂玉一般的皮膚,就像真實見到。安靜又美好~陽光均勻的照射下就像在描繪天使。


朱新建


JR——一個嘗試用照片和膠水改變世界的人。

我之所以覺得他的作品超越這個時代的同類,是因為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勇敢的藝術家,同時保持著對人性最基本的善意。不浮誇,不造作,簡簡單單的,試圖喚起人們對世間苦難的憐憫。

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有著強烈的背景依託——2005年的巴黎暴亂,2006年的夏雨行動......

Women are heros是他的一個系列,這是一個在極度貧困落後地區發起的藝術活動。初衷是女性的自身地位和尊嚴在很多地方都會得到不公正對待,(但在在社會學中,其實女性往往更是一個社會的支柱,而且越貧窮的地方越是如此,但這種理論與實際偏差是巨大的。)希望能夠得到社會的正視。JR從媒體口中聽說那些有對女性不公的地方,然後走到那裡,傾聽她們的故事,或安慰,或無言,或流淚。然後他會組織當地的男性,將這些女性的照片放大數倍,貼在牆壁上,屋頂上......勇敢的展現她們自信的一面。

應該是在2008年,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個叫Providencia的貧民窟,有三個孩子,因為沒有帶相關的證件,被當地的軍隊拘捕了。但是這三個孩子並沒有被帶到警察局,而是被送到了敵方的貧民窟——這些貧民窟都是被龐大的販毒集團,黑幫控制著,軍火交易,毒品交易猖獗不斷,政府形同虛設。之後這三個孩子被敵方的人砍成了數段。這件事當時轟動了整個巴西。三個鮮活的生命,成了幫派爭鬥,宣揚武力的的犧牲品。(這是我聽過的最殘忍的貧民窟事件)

JR去了那裡,去了這個無政府,無NGO,無旅行社的地方。他在那裡召集了和這三個孩子相關的婦女——母親,祖母,朋友,了解她們的故事,之後他召集了很多居民,將和這三個孩子相關的婦女的照片粘貼在了貧民窟的各個角落。

上面這張圖片,是其中一個孩子的祖母,粘貼照片的台階就是當時三個孩子被捕的地方,也是被毒梟控制,軍火,毒品交易的地方。我第一次看到的這位奶奶的表情的時候眼眶都濕潤了,人類的慾望真的可以膨脹到泯滅人性的地步。這種作品完全不需要文字的闡述,所有人都知道它的用意和初衷。

JR還有很多其他的藝術項目,每一個都是基於當地的背景或事件製作的,也就是說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具有社會意義的,可能真實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我總覺得,藝術家或多或少應該承擔起社會的某些責任,在這個以生產和消費為主的環境中,起碼能提醒我們,要保持對人性最基本的善意。

以下是JR其他的作品

視頻鏈接

My wish: Use art to turn the world inside out


比較推崇皇名月,尤其是她的中國帝王圖
下面上圖

這個是書的第一頁序言前的畫,暫且當做是中國古代帝王的象徵形象吧,或者也可以理解成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我對服裝並不特別了解,希望有懂帝王服飾的專業人士能夠指正下

這位便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背後的圖紋里畫有飛鳥游魚,各種小人以及各種原始農業社會的工具,還有船舶武器,黃帝本人則是穿著漢服,按嚴格意義上來說黃帝到底穿的是不是這樣子,其實並沒有具體的關於這方面的記載,衣服的具體樣式是不是這個樣子?暫且就把它當作是黃帝發明的衣服的原型吧。

大禹治水 三過家門而不入

商湯與夏桀
這些半歷史半傳說的人物離我們都太遙遠了,所以盡量帶過

然後是周武王,後邊畫的是他父親牌位
歷史在之後進入周天子統治的時代,也就是之後的春秋戰國時代,不過因為我本人對那段歷史的時間線根本不清楚 所以關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順序可能有點混亂

後面寫著「霸」,不過不是霸王,應該是小白?好像是和管仲有點關係的

晉文公 不知道是不是叫晉文公啊 60歲才登基的那位 歷史老師可以幫忙普及一下

趙武靈王 胡服射騎 歷史上學過這段軍事服裝改革

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與褒姒 (這張是不是應該放前面一些?)

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第一位皇帝,確立了統一的度量衡、文字,推行郡縣制,千古一帝

霸王別姬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漢高祖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漢武帝劉徹
經過文景兩代的休養生息,劉徹決定要徹底打敗匈奴,進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包括經濟、軍事、政治方面,其中推恩令有效地分化了諸侯王的力量,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多年的軍事戰爭,使得漢帝國內部也以無力繼續深入大漠,後來向天下百姓貼了個罪己詔,也算是第一個向百姓認錯低頭的皇帝了,奠定了漢帝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

第一次知道王莽這位書生皇帝便是從皇名月的畫中了解到的,才知道原來兩漢之間還有一個小小的斷代——新朝,對於他的印象多停留在廢除奴隸(?不知道是不是奴隸,類似於這個身份)制度,並推行古法想均田制,不合實際的改革使得民怨四起,最後身敗名裂

後漢光武帝——劉秀
兩千多年歷史里,可以說是評價最好的一位皇帝,統一了分裂的中國,開國之後對於功臣並未下手,好皇帝的同時也是好人(僅從業餘的角度了解)

三國 這段歷史大部分中國人都能津津樂道說上幾句,日本人更是為這段歷史開發了不少遊戲
有人說二十多歲的年紀多會喜歡曹操,四十多歲的年紀會喜歡孫權,而到了六十多歲的年紀則最佩服劉備
二十多歲時,雄心壯志,一心要闖出個大事業,看人家曹操,多有手段,多牛逼,人又是個文學家,又有官渡神話。
到了四十多歲,事業慢慢穩固下來了,發現守業並不容易,內部矛盾和外部壓力壓的人不敢放鬆。
到了六十多歲,回頭看才發現最初那個怎麼打也打不倒的劉備才是真的英雄,年輕時創業失敗了不怕,就怕一直創業一直失敗,就怕失敗了就磨滅了心志就不敢站起來繼續往前跑了,但人家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起起落落,創業初期幾乎就是條流浪狗,先後投了有公孫瓚、袁紹、曹操、劉表,後又求兵於東吳,幾乎就如喪家之犬,人的一生要是經歷那麼多的挫折還堅持不倒下去,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這位是哪個皇帝一時想不起來了,下次查查,貼上來先

還有這位

這個應該是春秋時期的,忘了貼了,大家可以先猜猜看

還有這張也不明

好了,隋朝,隋煬帝楊廣,開發大運河、創立科舉制度、三征高句麗,類似於秦朝,兩代皇帝就立刻崩了,後來唐朝的輝煌很大一部分是在吃隋朝的遺產。

唐太宗——這個服裝我挺想吐槽的,感覺是貞觀長歌的畫風,這個皇帝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

來張彩圖,像不像唐國強?

武周

來張女皇彩圖,後面的字是「皇后(變?)皇帝,小君(變?)大君,絕無僅有事,亘古未曾聞」

唐玄宗和楊貴妃

朱溫,直接滅掉了李唐,之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來也算風水輪流轉吧,朱家大明又被李(自成)家給滅了

南唐後主李煜,因為詞寫得好被趙家老爺殺了,為什麼?「往事知多少?」 你還想當皇帝啊!

這個應該是梁武帝蕭衍,是個篤信佛教的皇帝,在他在位期間,全國風行修寺廟,他也是個有故事的皇帝,當了皇帝要出家,出家後有叛變,又當皇帝平叛,然後又出家,然後又出事,又當皇帝,然後又出家,反反覆復好幾次,最後得以善終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我說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我一個軍閥怎麼就當上皇帝了呢,但是大家已經決定了,說你來當皇帝,當皇帝以後呢,我也沒做什麼別的,就一個,高層一律不得有軍權!這對軍隊的命運是很大關係的,很慚愧,就做了點微小的工作。

宋徽宗,靖康之恥,兄弟兩個被擄去北方虐待致死,真可惜了這麼個文藝皇帝,瘦金體到今天都少有人能寫出來,其對於中國文人畫的貢獻是巨大的,到今天我們的審美都還推崇宋代的文人畫

崖山海戰,宋室朝廷及百姓十萬人投海自盡,當時陸秀夫背著這個九歲的小皇帝一起跳下海,可悲可嘆

西夏李元昊,畫中的西夏文也是經過嚴格的考據的,具體文字不知,日本人還是很敬業的,文字這個細節都注意到了

金——完顏阿骨打

元——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從最低賤的社會身份——乞丐,逆襲成最高貴的社會地位——皇帝,整個中國歷史也就這麼一位,你說他厲害不厲害?

明成祖——朱棣
主要就三件小事,一件是確立了北京的首都地位,第二件是修成了永樂大典,第三件是北伐北元,使明朝有了較為安定的邊塞環境,如果說還有一點就是派鄭和六下西洋,揚我國威,有人說不是七下西洋嗎?
鄭和第七次出征的時候朱棣已經去世了,那時候是他兒子掌權了,而且並不太支持下西洋,後來鄭和在第七次出征的時候在船上去世了。

明武宗——朱厚照
史學家一般對這個皇帝評價不高,貪玩不靠譜,但從這個皇帝的作為來看整個明帝國的運行秩序可以說是比較穩定的,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內閣機構可以處理大的政事,帝國可以有保證維持一個穩定秩序,說明皇帝本身在這個權力系統當中發揮的作用是逐漸縮小的,這樣可以避免一個獨裁專制的皇帝出現,當然皇帝本身仍擁有很大權力,但比較受內閣限制
再說朱厚照吧,無子嗣,死於一次離奇落水之後患上的感冒,關於他的死至今還是個迷
幼小的嘉靖也得以坐上皇帝寶座

崇禎
這個很多人知道的,那棵老歪脖子樹

努爾哈赤

皇太極

康熙

乾隆
十全老人,
呸,真不要臉,老在人家畫上亂蓋亂戳,有沒有點素質啊

道光 打個補丁都夠買件衣服了

太平天國——洪秀全
長毛鬼 皖南這邊被禍害太多

慈禧
這個肯定是美化了的 不過也保不準人年輕時候確實漂亮呢

末代皇帝——溥儀


東山魁夷

石濤筆下的黃山


推薦男神名和晃平,用五個字形容他大概就是——安靜的叛逆。


先上一些作品:

現年41歲的名和晃平,是當代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相比村上隆和草間彌生的張揚,名和晃平從外形到作品都克制內斂。他穿著低調,安靜嚴肅,說起話來聲音不大,總是認真思考之後慢慢地訴說。但是仔細一聽,他胸懷寬廣,思路跳躍,不聲不響之間,就打破了一切規矩,建立了屬於名和晃平的藝術世界。


名和晃平出生於日本京都,在京都的大學學習藝術時,他選擇去倫敦交換學習了一陣。在大學裡,他不僅僅投入地學習雕塑技巧,還深入研究了日本文化中民俗和宗教的特性。在倫敦,他學習和鑽研了中世紀宗教藝術。從倫敦回到日本之後,他還拿到了研究生和博士學位。


得益於他對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作為藝術家的名和晃平有著寬闊的視野,和對當代世界敏銳的把握。他被不止一次的評價為,超越文化身份的藝術家。也就是說,不應該用「日本當代藝術家」這個前綴去定義他,他的作品已經「衝出民族,走向世界」。


名和晃平最負盛名的系列就是「PixCell」系列。這個系列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水晶鹿」系列了。(上面圖片就是)


名和晃平用大小不一的水晶球,將立體的雕塑/動物標本的表面遮蓋。我們只能通過明晃晃的水晶球,觀看被扭曲的事實。

你以為你了解鹿嗎?其實你的意識就是你的水晶球,在不知不覺中,就扭曲了簡單的世界。

在光線下,被水晶球覆蓋的小鹿閃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光芒下真實的小鹿,誰又看得到呢?

這些水晶球不是隨機擺放的,是名和晃平執著地一個一個設計過的。水晶球,有的大有的小。透過有些水晶球,你能看到小路美麗的毛皮,而有些水晶球,就只是反射著燈光而已。

名和晃平的水晶球系列中還有一系列的宗教主題。他在倫敦學習的時候就對宗教藝術很感興趣,因為他喜歡藝術家在面對宗教主題的時候所展現出的忘我精神。

名和晃平還有一個著名的裝置作品就是「泡沫」。他在一個巨大的空間內,填裝了高低起伏的泡沫。在不同的溫度和濕度下,泡沫的形態和大小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人們穿行在巨大的,不停變換形態的泡沫中,彷彿置身於流動的水晶球中。那些小鹿身上的水晶球,變成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包裹著我們。我們彷彿走進了自己的腦海中,看到了自己潛意識中不停扭曲世界的「水晶球」,也看到了意識的流動和變幻。


當然,拋開這一切深度,光想著有這麼多泡泡在自己身邊,就已經覺得很好玩兒了不是嗎?


拋開「水晶鹿」的深意,光是燈光下閃閃發光的小鹿,就已經好美了不是嗎?

名和晃平的藝術,在思想上跳躍,但是在觀看體驗上,又溫和而具有包容性。像他自己的形象一樣,不故意彰顯個性,卻隱隱的具有深厚的力量。


名和晃平並不喜歡過於自我的藝術。他不喜歡張揚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受。他也不喜歡把自己塑造成日本文化的復興者。在所有的訪談中,他都比較迴避將自己的作品同單一的一種文化畫上等號。


在名和晃平的心中,藝術是一種全人類的表達。張揚地訴說情緒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科技將每一個人拉近之後,我們應該關心的是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困惑和體驗。

名和晃平除了喜歡藝術和哲學,還是科幻電影的忠實粉絲。他著迷於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無限可能,也敏感與飛速前進的社會中暗藏的隱憂。


他的人物雕塑作品,則是用極具科技感的材料,塑造了社會和時代中面目模糊的個體。我們欣賞這些雕塑的時候,看的已經不是一個個體,而是時代所平均強加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改變。


宏觀和微觀的衝撞,個體與集體的衝撞,個性和共性的衝撞,這是每一個當代亞洲人,面對西方文化全面衝擊的時候,所共有的體驗吧。


雖然名和晃平極力避免文化符號和個人體驗,但是他對文化的態度,和他個人的體驗,還是悄悄融入進了他的作品中。

名和晃平的作品中,帶著東亞民族特有的內斂和深沉,又帶有全球化時代中對於世界文化的包容。他不擰巴的復興傳統符號,不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隨意解讀西方文化,而是深入的研究之後,找到了文化的特性與共性,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這樣的藝術,才能真正「代表自己的文化」,而不是那些把自己擇得乾乾淨淨,罵罵社會,罵罵「麻木的國人」的無腦藝術。


------------------------------------------------

最後,放一個男神+男神的美好畫面。 兩位男神專註地討論藝術的樣子,簡直讓人心跳加速啊。比臉蛋更帥的,是他們的專註和投入,是永遠學習,永遠超越自我的職業精神。


必須推薦李一帆。超喜歡他畫的各種妖怪~(圖片未授權,侵刪)
畫的辣么好居然這麼少粉絲(?????)っ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塞尚的作品預示了立體主義呢?
為什麼說馬奈是現代藝術的開創者?
李玉剛的女聲難度比梅蘭芳的小旦能小多少?
為什麼更加超脫於本土藝術,以國際藝術家身份出現的藝術家會更加得到認可?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家 | 現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