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是什麼?有哪些知名的作品?


(7月28日更新版)

首先新媒體藝術是一個非常大的範疇,按照題主把它歸位於當代藝術的一種,我就按字面意義把它理解為現在西方學術界定義的 New media art。
按照這個概念,新媒體藝術是指:那些側重利用了現代科技和新媒體形式表現作品主題的藝術作品,這個概念包括了許多分支,主要的有:數碼藝術( digital art), 電腦圖繪藝術(computer graphics), 電腦動畫藝術( computer animation), 虛擬藝術(virtual art), 網路藝術(Internet art), 互動型藝術(interactive art), 電子遊戲藝術(video games), 電腦機械藝術(computerrobotics), 3D列印藝術品(3D printing), 還有利用了應用生物科技的藝術作品( art as biotechnology)。

這裡列出的每一類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課題討論,具體的含義和作品我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以點擊我附上的鏈接去看專業的解釋。
但是這些分支中,很多作品都是可以跨界或者涵蓋了幾個類型,而我們比較廣義的理解新媒體藝術,也可以把它都歸類於數碼藝術,即Digital Art;或者按照另一個時髦的定義,他們大多都是Time Based Media Art,即時間成為了作品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美國的幾個主要藝術博物館都已經將Time Based Media列為了他們的常規藝術媒體類別,和繪畫,雕塑,攝影等種類一樣進行展品的收藏編輯和策展布置。我這裡找到了古根漢美術館自己對於Time Based Media的定義:

「Contemporary artworks that include video, film, slide, audio, or computer-based technologies are referred to as time-based media works because they have duration as a dimension and unfold to the viewer over time.」

我在佛羅里達大學教課的時候,正好教過一個學期的Time Based Media Art,所以在這裡領域可以談一談我的想法。

在我們傳統的藝術品分類中,我們可以把藝術作品簡單地歸為二維作品跟三維作品,二維作品例如,繪畫,攝影,印刷品;三維作品例如,雕塑,裝置。而 Time Based Media這個概念則將藝術品擴展到了四維空間,即包括了時間的參與,還有觀者的感知

上圖是一個著名的Time Based Media的作品,來自於Bill Viola 1996年的視頻裝置作品,「The Crossing」,收於古根漢美術館。
作品鏈接:Collection Online
這個作品的描述是「Two-channel color video installation, with four channels of sound; 10 min., 57 sec.」 可以看出,視頻,音效,動畫播放的長度,屏幕/投影的大小,都是這個作品的創作元素。
我個人其實不是很喜歡Bill Viola的作品,因為他太專註於同一個主題和表現形式。
很多年來,Bill Viola都在使用高清攝影機捕捉人和水的動作,有時是人穿越水簾,有時是人墜入水中,還有時是人遭到水的侵襲。他把他捕捉到的人與水的畫面再用慢鏡頭的形式,在高清屏幕上把這一動作/過程,放大給觀者看。
無論是作品的製作過程,還是展示過程,Viola的作品都是基於數碼科技而形成的,所以算是早期的新媒體藝術的代表。
而「時間」,也是Viola作品的主題,也是觀者理解他作品的關鍵。

我來舉一個例子:

Visitation, 2008,Color High-Definition video on plasma display mounted on wall
Performers: Pam Blackwell and Weba Garretson
Photo: Kira Perov

我正好在2014年夏天在798的佩斯北京的「新媒體藝術展」上看到這個作品。和Viola的一貫作品風格一致,在黑暗的展廳里,伸手不見五指,巨大的數碼屏幕是唯一的光源。屏幕中的人物大小跟真人相仿,兩個老女人從遠處走向近處,一個先穿過水簾,全身濕透,表情複雜,然後鼓勵第二個老女人也穿過了水簾,全程一直在用眼神跟觀者交流,沒有台詞,聲效都是水聲和呼吸聲。環繞聲效也十分逼真。

我要說的是,那次的展覽陪我一起去的還有我76歲的外婆。
外婆是個完全不懂藝術的人,更別說西方當代藝術了,更別說新媒體藝術了。
但是,就是Viola的這個作品把我一句外語不會,沒出過國的外婆打動了。

視頻的最開始,整個屏幕都是一塊黑白雪花板在閃爍,就跟小時候家裡電視機沒信號的樣子一樣。然後看了一會兒後,雪花點的中間出現了兩個黑白人形的影子,隨著時間,她們慢慢走近,然後漸漸看得出是兩個年老的女人。水簾在沒有人觸碰的情況下是看不見的,第一個老女人在懷疑和害怕中慢慢穿過了水簾,然後整個形象變成了高清的彩色;在鼓勵第二個女人穿越水簾後,第二個女人也變成了彩色。她們一邊哭泣,一邊相互擁抱。水簾的那邊還是黑白,水簾的這邊(面對觀眾的這邊)即為彩色,彷彿意味著兩個世界。最後,兩個老女人後慢慢穿過水簾,退回到了黑白的世界裡,又消失在黑白雪花點裡。
因為所有的影像都是慢動作呈現,整個視頻看完至少需要20分鐘。
而我76歲的外婆就在黑暗裡站立看完了20多分鐘。中間沒有說話,也沒有問我是什麼。
看完後,我問她,你看懂了嗎?
她說,開始是看稀奇,從沒見過這麼大、這麼亮的電子屏,後來就想看到底是什麼,然後看到兩個老人的臉,她們好像很痛苦。看完了很感動,覺得她們穿過水之後像是得到了新的生命。但是結尾她們又走回去了,我就有一點難過,覺得女人總有不得已要去做的事情。
聽完後,我驚呆了。
外婆的理解力居然這麼高。我感覺我外婆都看懂了,還看出了點情懷。

-----------------------------------
所以說,時間,時間的流逝,觀者投入在一件作品裡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光線、聲音、空間、活動對於觀者的影響,都是一件Time Based Media作品所需要把握和展現的。這是一種四維的,全身心的體驗。
因此,有很多新媒體藝術,或者說數碼藝術、裝置藝術都在利用時間和感官這一重要元素。其中,作品和觀者的「互動(interactivity)」是重要的表現形式。雖然這一點並不能夠區分新媒體藝術與其他social practice art的區別,但是「互動性」往往是新媒體藝術吸引人,或者說是傳達主題的一種方式。

這個互動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做出一隻機器人手臂跟每個觀者握手,這是一種互動;也可以是營造一個視覺幻像,迷惑觀者的神經。

我顯然是更喜歡第二種較為「隱形」和「詩意」的表達方式,所以我也來舉幾個例子,都是利用人類的身體和感知能力來實現互動的。

Lucas Samaras,Room No.2 or Mirror Room, 1966

很明顯,用鏡子製造一個空間的錯覺,讓觀者的視覺和空間感立馬化為烏有。

這個關於鏡子的玩法貌似後來被許多藝術家玩爛了,例如Dan Graham的Present Continuous Past, 1974;Susanna Hesselberg的「書井」裝置。就連我在武漢的韓國3D照相藝術館裡也感受了一個這個。

還有大名鼎鼎的James Turrell色彩系列。

本人對這一類型的不是很感冒,圖片很唯美,真的進入作品之中後會非常頭暈,完全不知道方向和深淺,確實「迷倒」的觀者,但是除了知道「我在看我在感知」之外,也沒有多的思想。

再來一個同類型,但是我喜歡的藝術家作品。

Olafur Eliasson的「the Mediated Motion, 2001」

也是在展區內製造一種天氣環境和空間,讓觀者去體會和自然天氣的關係。

另一個著名作品「the Weather Project」也類似,我在另一篇答案里有講過。

感興趣的也可以看看:為什麼當代藝術作品中常會出現噁心的,讓人不舒服的意象?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類似的裝置作品還有瘋婆子草間彌生的密集恐懼症系列。

Yayoi Kusama "Dots Obsession" Installation


更多關於這類的裝置作品,如果有興趣的話,我非常推薦Claire Bishop寫的:Installation Art:A Critical History這本書。裡面有幾章專門講了「夢境」,「感知的黑洞」等概念,在理解這一類新媒體藝術,主要是裝置藝術,非常好。


-------------------------------

再來說一些其他新媒體藝術分支里的重要作品。

Nam June Paik是個韓裔美國藝術家,絕對是新媒體藝術的鼻祖。

他的很多作品都開創了美國6、70年代的video art,video installation,video performance的先河。

上圖是他著名的「TV Buddha,1974」,傳統的佛像,現代的攝像播放數碼技術的面對面,無言的、長久的對話,令人乏味的沉思。這都是顯而易見的主題。他的其他作品,如「Electronic Highway」,「TV Cello」,「TV Bra」,「TV Garden」都值得一看。

除了錄像、放映、顯示屏,還有一項技術常常被運用到新媒體藝術里,那就是投影。

上圖為著名美國女權主義、概念藝術家,Jenny Holzer的作品。

她的作品大多利用投影技術,在公共場所或者美術館裡,在大面積的建築上投影運動播放的標語。她的作品主要討論了女性身份、藝術價值、政府對於信息的監管、公平正義等社會問題。由於她的作品多是活動的,需要觀者看完投影上的字,所以也是對於時間的利用,也是一種與觀者的互動。

再來一個愛投影的怪咖,Tony Oursler會用造型和投影製造一些令人不安的新生物和奇怪的場景。

利用人體器官或者身體部位的影像,再重新組合,投射到新創造的雕塑造型上,是他的長項。他製造的新生物或者噩夢幻境都是活動的、有聲的,還有其他作品也是把人臉什麼的投影在樹上,或者製造其他的「怪象」。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他的更多作品:http://www.tonyoursler.com/

提到公共環境,那也是很多新媒體藝術的展區。

我比較喜歡的一個作品有Jaume Plensa在芝加哥的千禧公園的著名噴泉「 crown fountain」,芝加哥真的是一個藝術氣息很濃的城市,千禧公園除了有出名的Anish Kapoor的小巨蛋,還有這個電子噴泉。Jaume Plensa採集了大量芝加哥市民的面部影像,然後用兩塊巨大的電子屏展現在廣場上,這些人臉有時候微笑,有時候就會朝外面「吐水」,然後真的水就從電子屏里流出來了。你也知道美國人,尤其是小孩子有多愛在公共噴泉玩水,這個作品簡直是芝加哥人民的夏日福利。我之前還看了一個Jaume Plensa的TED Talk,講了關於這個作品視頻的製作過程,他都會讓被拍者很認真地去吹滅一根蠟燭,為的是要一個完美的嘟嘴的形象,很有意思,大家可以找來看。

還有一種現在美術館很喜歡的多屏幕放映的新媒體藝術,代表的有英國藝術家

Isaac
Julien在2014年在MoMa搞的「千層浪」:https://www.moma.org/visit/calendar/exhibitions/1417Isaac Julien: Ten Thousand Waves

他一個外國人,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做了一個關於中國的作品,搞了好些個中國的刻板形象,包括女神張曼玉,還有老上海,山水,等,搞了這個視頻裝置作品。幾塊巨大的屏幕把MoMa中間的大廳佔滿,分別播放著每一主題下的各個片段。額,具體講的什麼,我也說不清楚,但老美都很喜歡,中國風嘛。

最後講到Time based media art就不能不提到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作品。

Christian Marclay 2010年製作的電影 "the Clock"。這個博覽群書,閱片無數的藝術家居然在浩瀚的人類電影歷史裡剪輯出了這麼一個神作,這部作品裡出現了無數個電影片段,分別由時間構成,各種手錶、鍾、電子鐘、鐘樓,等等,而且全部連貫地描述了時間的走向,整個電影的時長為24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你看完這部電影,你的一天就過了去,而且這部電影就跟你的手錶一樣,時時刻刻準確地在為你計時。這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作品,一萬個贊。

我這裡有一些片段,翻牆的話可以感受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4EUryS6ac


----以上為7月26日初稿-----------------


新媒體藝術真的是個很大的範疇,以上我主要談的還是偏重於Time Based Media這一塊,對於Digital Art尤其是Computer Art,還有Sound Art我來慢慢說。

Ghosts in the Machine at the New Museum: Movie-Drome by Stan VanDerBeek,2012

美國宅男藝術家Stan VanDerBeek (1927–1984) 絕對是新媒體藝術早期的代表人物,他活躍於20世紀的後半期,從最早的超現實主義的、達達主義的拼貼畫開始,他就建立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主題和個人風格,主要是激進的、政治的、批評性的美學表現。上圖是2012年在紐約的New Museum舉辦的新媒體藝術展「Ghosts in the Machine」,所有展品都是在談論科技和靈魂的關係,很多作品都值得拿到新媒體藝術的課題下研究。

相較於其他的新媒體藝術家VanDerBeek絕對是技術性宅男,他在職業生涯的後半期多研究video art 媒介本身的創造性,很多試驗性的作品在今天的數碼科技看起來就是不值得一提,但那是美國的6、70年代,大家都還在聽黑膠和卡帶呢。他的數碼成像和電腦動畫技術,尤其是對於Video feedback技術的運用是有歷史意義的。

(這是一個VanDerBeek的電腦動畫的截圖)

Stan VanDerBeek本人也很有意思,他在迷上了早期的電腦技術以後從紐約搬了出來,1963年在郊區的山上自己搭建了一個實驗室,外形靈感來自於建築大師Buckminster Fuller,是個類似於愛斯基摩人雪屋那樣的圓頂建築,如下圖。然後他本人,有時還有一位工科男好基友,每日每夜、吃喝拉撒在那裡,成為了獨居的山頂洞人。

愛藝術的技術型宅男一宅就宅了一輩子,期間藝術大作層出不窮,電腦成像技術也是突飛猛進,然後就成就了他的畢生大作——「Movie-Drome」
VanDerBeek 一直都想建造一個環境,或者說一個劇院,讓人們躺下來,感受流動的畫面在他們的身體旁邊環繞,類似於今天的360度3D影院。所以他畢生都在研究「Floating multi-images」的製作,他覺得立體的、環繞的影像有一天必會取代單線的、one-dimensional film projection,神預測啊!
所以從1957年開始,VanDerBeek 就開始籌劃製作他的流動的環繞圖像大作 Movie-Drome,而在圓形實驗室建立成型後,他更是用盡了下半生投入到自己的藝術/技術理想里。最後他的這部大作的圖像數量之龐大,內容之豐富,包含的關於宇宙、人類、科技、藝術等方面的表達簡直像一部私人的百科全書。下圖為老年的VanDerBeek在自己的實驗室里,內壁上的投影就是他的作品,也是他永不止步的實驗,也是他每天睜眼和睡覺的原因。

好感人有木有,被這種工科男一根筋的投入打動了啊。

附送一段藝術家本人的話:

The technological explosion of this last half-century, and the implied future are overwhelming, man is running the machines of his own invention... while the machine that is man... runs the risk of running wil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volvement of the world community has almost completely out-distanced the emotional-sociological (socio-"logical") comprehension of this technology. The "technique-power" and "culture-over-reach" that is just beginning to explode in many parts of the earth, is happening so quickly that it has put the logical fulcrum of man"s intelligence so far outside himself that he cannot judge or estimate the results of his acts before he commits them…
Stan VanDerBeek

所以在2012年New Museum 的展覽里,為了紀念宅男藝術家的畢生大作,藝術館專門在展區內搭建了一個類似於當年藝術家實驗室形狀的圓頂放映廳,盡量的還原大師當年自己獨處在實驗室里的感覺,也更好的呈現了他所理想的「環繞的,流動的」影像效果。

我覺得「Movie-Drome」這個大作還是蠻感人的,尤其是藝術家畢生投入的背景故事,彷彿真的可以體會到藝術家的精神永生於這個作品中。而且我覺得這個類似於「山頂洞」的環境很浪漫,試想一下人類文明的最初期,原始人們在山洞的內壁上畫上圖案,記下符號,那是最早的人類文明的語言,在夜裡,在山洞的篝火下,那些璧上的文字和圖像也是一閃一閃的,好似在動。而VanDerBeek在他的山洞裡,也看到了數碼是人類文明的新語言,是新圖景製造的方式,他也在他的洞穴內壁上書寫下了他的思考,製造了他自己的壁畫,一種流動的、科技的壁畫。

躺在自己的洞穴里,看著這些圖案和動畫在自己世界的天空上流動,這是多浪漫的事啊!


哇,沒想到花了這麼多篇幅談論宅男藝術家一個人,不過他確實在新媒體藝術這個領域算是重要的元老級人物,他後來被歸為是重要的 Image Technician的大師,(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篇博客Seeings: Image Technician)。後來的視頻藝術、電腦成像、電腦動畫藝術都是從他的基礎那裡來的。最後那就附上他的網站,有興趣的可以多看看他的其他作品。http://www.stanvanderbeek.com


--------------------------

再來談談Sound Art,因為采音、錄音、編輯、轉換、播放聲音也是很需要技術的,所以在新媒體藝術里還有一批藝術家專註於聲音的藝術。

聲音既是他們的藝術主題,也是他們的技術手段。

上圖為2010年英國Turner Prize得主Susan Philipsz 的裝置作品。

在Tate Modern里,對你沒看錯,展廳里除了兩個黑色的音響之外,也就是聲音之外,啥也沒有。

這個作品就是她2010年Turner Prize的獲獎作品 Lowlands (2010).

這個作品其實分為兩個部分,真正獲獎的是它的另一個部分,就是藝術家自己吟唱的蘇格蘭民謠「Lowlands」,包括三個部分,然後這段吟唱的聲音被藝術家裝在了格拉斯哥的George V 大橋下的三個不同地點。要知道格拉斯哥的George V大橋是當地的自殺聖地,每年都會有無數人來這裡結束他們的生命,而被裝上了喇叭的大橋立馬環境和氛圍變得不一樣了。「Lowland」的這個作品的音樂曲調來自於蘇格蘭民謠,是蘇格蘭作曲家Pavel Haas 於1943 年在納粹集中營里創作的,曲調惆悵,節奏緩慢,但聽上去也十分悠揚、平靜。女藝術家Susan Philipsz 把這段曲子重新填詞,自己唱了出來。意在鼓勵站在George V大橋旁邊的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歷程和意義。

(藝術家Susan Philipsz於George V大橋下)

所以,正真得獎的Lowland這個作品應該是專指在大橋下的這個音響裝置,整個裝置作品包括了音響和音樂聲,更重要的是這個地點的存在,包括橋下的水流聲、來往的人群、橋上車輛的聲音。算是一個典型的Site-specific art 。

而在Tate裡面展示只是一個音效文件,失去了地點的存在和附加含義,由此也失去了一大部分作品的意義。不過這樣的展示也算是展現了藝術作品不適應美術館環境的一個例子,也在藝術批評屆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好多人都認為Susan Philipsz是2010年Turner Prize的黑馬,覺得她不值得這個大獎。我想也許他們是只基於Tate Gallery展廳里的那部分作品而言的吧,如果去橋下感受完整的Lowlands也許會有不同的體驗。

最後還是附上視頻一枚,隔空感受下實地的Lowlands,不知道你們能否打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eKzTDi-OA

-------------------------------


寫得好累啊,先寫這麼多吧。如果你們還有啥想知道的關於新媒體藝術的,就留言吧,還有多幫我點贊,要求多的話我再來繼續更新。

誠心誠意,努力製造乾貨中。

希望你們覺得有用。

如果要轉載本文去別的媒體,或作商業用途,一定要事前徵求我的同意哦。


先聲明,這次不會再翻譯任何英文。水平有限,也沒有時間,若造成不適,非常抱歉。

-----------------------------------------------------------------------------------------------------------------------------

Final在即,就當是複習media art這門課程了。知名不知名不敢說,介紹一些有趣的項目吧。。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理論和排版部分稍後更新。。

-----------------------------------------------------------------------------------------------------------------------------

  • What Is Missing? Project What is Missing?
  • InsideOut Project Welcome to Inside Out Project
  • Eric Whitacre"s Vitual Choir The Virtual Choir
  • Gov零時政府項目 http://g0v.tw/en-US/projects.html
  • Ni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VBCdkRTX0
  • AWall Project A Wall
  • Unnessarary Signage Unnecessary Signage by Don Ritter

一. What Is Missing? Project


這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個環保類公益項目。(大概是由於顏值的關係吧。。捂臉。。。

先給大家看圖。

view in place

view in time


打開這個project的那一瞬間會聽到非常悅耳的鳥鳴,動物的啼叫,而無數彩色的小圓點像小星星一樣,在黑色的背景下飛舞組成不同動物的圖案(我最開始還以為是星座囧。。。),非常美妙自然感覺,除了屏幕左下方用灰色字體閃現的一段話:


One in five mammals

One in three amphibians

One in eight birds

One in three fresh water fish

So far assessed

Are known to b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With human alteration of their habitat the single biggest cause.

這些悅耳的聲音,都是聲音資料,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再也聽不到。譬如第一幅圖我點到那個位於長江中下游的小綠點時,會有白暨豚的叫聲(The Baiji)。這些小圓點,也不是星星,是一段段回憶,有些是被資料確實證實已然滅絕的(historical or factual),而有些是非常personal的回憶,可能曾經看到過,然後在漫長的歲月里,就只在記憶中出現了。不知道大家會怎麼看,我覺得非常悲傷。


每個人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回憶, 譬如下面是我添加的有關我兒時看到的一隻白鷺的回憶。。

這當然是非常personal的回憶,但不必擔心會混淆historical documents的嚴肅性,因為分類做得非常細緻:

What Is Missing? Project這個online website只是一座大的database, 但其實它還包含了很多其他的項目。大家可以去到這個project的頁面看about the project.


二. InsideOut Project


法國攝影師JR(不是JK Rolling。。。)的全球性公眾參與藝術項目,Jr在2011年拿了TED Prize,開始了他「change the world"的新征程。


既然是攝影師,按照慣例,先放圖。(圖片均來自官網,侵刪。)

導致突尼西亞衝突升溫,本阿里下台。(突尼西亞)

LGBT權利爭取集會。(莫斯科駐柏林大使館,德國)

世界之眼,拯救北極。(北極)

這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紐約反警察暴力和種族歧視的。(紐約)

還有很多的case都非常的震撼,其實不用說也知道了,發起人是攝影師啊,太曉得怎麼造成視覺衝擊力了。


不過更有衝擊力的還是每個case的內容,譬如1983年里昂平權及反歧視集會30周年紀念,譬如哥倫比亞貧民窟富人區的boundaries,譬如法國萬神殿中的普世價值(乍看好像巴別塔。。。),譬如紐約女性權益的爭取等等等等...常說常新的話題也有,前衛怪異的話題也有,insideout已經在歐洲,北美,拉美,韓國,台北各地開花,連北極都去啦,可以說遍布全球。


InsideOut對全球開放,5名參與者或以上圍繞同一個主題寄出portrays給project,就會有人把它製成海報寄回給參與者,參與者就可以在自己的社區(community)中進行自己的活動。對portray的要求也很簡單,一張portray一個人,只能有facial expression, 不能有其他(譬如其他的身體部位,手勢或者是寵物orz。。。


三. Eric Whitacre"s Vitual Choir. ( @圭多達萊佐 嗯我就是來求贊求擴散的。謝謝大V。。)


其實我最開始看這個project的時候想說,這不就是youtube用戶版的初音么=。=


Vitual Choir簡單來說就是全世界的singers錄製他們的演唱視頻上傳到網路,然後合併成一個performance,組成一個虛擬合唱團。這個project最開始是Eric Whitacre(美國作曲家指揮。。再 @圭多達萊佐 一次。。嚇。。一般同行王不見王大V會不會不贊我嚶嚶嚶。。。)的一個粉絲在youtube上發布她自己唱的eric的一首歌,eric覺得很有意思就號召大家一起玩~~~


貼一個視頻,Eric Whitacre"s Virtual Choir 3, "Water Night"


Eric Whitacre - Water Night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Xw34PUiXQk/ 非常唯美,後面的銀幕就是參與的singers。。-----------------------------------------------------------------------------------------------------------------------------福利。。。Eric做指揮真是可惜了啊,無法看到那麼俊俏的一張臉。。。當然。。。背影也很美好(捂臉。。。)四. G0v零時政府當然,也不能專門看帥哥美人,我們偶爾要做點嚴肅的話題(捂臉。。譬如G0v零時政府,台灣人民做的啦~雖然說花花運動灣灣人民被批得一沓糊塗,但是G0v零時政府真的做得非常棒。網路草根推動行政透明其實大陸也有很多人在做了,但是G0v勝在它的客觀性。可以看一下g0v.tw: 中央政府總預算,非常冷靜客觀的open data做成的sort chart。只有數據,沒有意見。我曾經看過一些明恩傳媒做的視頻短片,也有做稅收,公益財政透明等問題的,我覺得和G0v最大的不同就是,明恩傳媒做的東西帶有非常多的主觀化意見——我這裡並不是說主觀化不好,但是當「意見」多了之後會導致兩個不好的結果:一是容易被禁。二是如果documents不夠有力的話邏輯論證容易出問題。但如果一些碎片化的東西我們可以暫時地把它搜集起來,做成一個archive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有力一點。明恩傳媒的優酷視頻集 優酷網-中國第一視頻網,提供視頻播放,視頻發布,視頻搜索五. Nian by AWW 我正式確定AWW是知乎敏感詞,因為我早上給別人留言現在已經被刪掉了。。 為了避免我這種懶人難得的長答案一下子被吞,我先不要寫他了。。 但是我一定要把Nian放在這裡。。六. AWall (待更)男神老師自己的項目,就是一個achive。我把鏈接放里,若可以的話請大家去留個言,因為他非常希望有人去留言=。=信息量很大,沒有menu,必須從前到後地瀏覽,總體而言我覺得這個project很任性,很ambitious。。。到底得有多少自信才能支撐起不加menu強迫受眾從前到後一字不拉地閱讀啊=。=我個人很喜歡流動彩虹,很陽光明媚的項目。七. Unnecessary Signage (待更)


第一次的半吊子正式答題送給新媒體藝術標籤吧。
有關NEW MEDIA,說一件早期比較著名的,澳大利亞藝術家斯特拉瑞克(Stelarc)的作品《分割身體》split body,他用改變電壓的形式,裝備了一隻人造的機械手臂,這隻手被腹部的電極控制著,可以自由運動,因此把自己變成了活體的機器人,以此探討人體和機器的主客體關係。Stelarc是位行為表演藝術家,還有很多瘋狂的作品,可以谷歌之,Stelarc作品主題一直是在挖掘人體的進化。隨便找幾個作品感受下

。。。
太多了,移步他的官網 stelarc // checking for flash plugin...

之所以我會認為他的作品屬於新媒體藝術範疇,是因為他的作品能用新的技術和思維提供一種新的視野。在文藝復興的透視法出現到現在,從來沒有一個時代能像今天這樣加速變異。尤其是網路這種形式改變了印象中的時間和空間的概念,瞬時性和普適性也改變了人和世界的關係。肯定能被稱之為「新」。
??
以下部分來自本人的論文

比較早的網路互動藝術作品

美國交互藝術家馬克·內皮爾(Mark
Napier)於2002年創作的交互網路作品《網路·旗幟》就是詮釋有關交互藝術設計形式的開放性的一次實驗。這個作品的構思部分來自於設計師與他妻子的對話,其內容涉及到後民族、雙語和多種族世界中愛國主義的含義,以及在這一虛擬領土內象徵這一聯繫的多元化的國旗該是什麼樣的。其交互網頁容許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為互聯網設計一面旗幟。這面旗幟的設計權一直由用戶控制,用戶可從熟悉的旗幟圖案中挑選元素:星形、純色底、條紋等等。由於觀眾的參與,使得原本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性標誌臨時疊加在另一個國家的象徵性標誌之上,旗幟逐漸累積形成的特性在發生著變化,這件作品的象徵意義也在不斷的發生演變。儘管作品的最終完成要依靠觀眾的參與,但是任何人「並無其設計擁有權,因為幾分鐘後它就會消失也可以因其他人的修改而發生變化」,這是一場虛擬空間里圍繞著擁有權與控制權問題的遊戲。

 這件作品基於大規模網路系統的用戶互動,並且可以無限發展。不斷變化的拼貼畫來源於網路中的圖像碎片,作品視覺的生動性也取決於用戶的互動的次數與人數來實現,人眼不斷受到刺激,這是傳統的靜態畫面所無法傳遞的。

但新媒體藝術並不能等同於網路藝術,因為「新」是富於變化的。在我看來,只要能通過不同的途徑和形式去改變看待世界的角度,都能稱為「新」。

在國內比較知名的新媒體藝術家叫AAAJIAO( 徐文愷),

系列:記憶販賣機 2009 (13)
記憶販賣機(系列:記憶販賣機), 2009

裝置, 3*屏幕
藝術家: 徐文愷

此外他還是新媒體藝術網站WE MAKE MONEY NOT ART中文版WE NEED MONEY NOT ART的blogger。we make money not artFrom The Archive


新媒體藝術是現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新媒體藝術成為一個藝術類別,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利用科技媒介進行創作。聲光電成為優勢的同時,極具現場感和視覺感也成為了新媒體藝術的主要特點。

提起新媒體,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微博、微信、電子雜誌、H5和網路媒體。確實,網路的傳播徹底的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藝術界也一樣,新媒體催生了一批跨界藝術家。他們利用電腦(計算及信息處理)及網路(傳播及交換)等新科技,對傳統媒體的形式、內容及類型進行改造,形成了獨特視覺體驗的藝術形式。

影像藝術:加入時間維度的攝影藝術

視頻封面MV:Travis《Moving》 - 搜狐視頻視頻

這部實驗短片由Tracy Stokes、Richard Flintham、Casper Delaney在零下1度的戶外表演拍攝,利用呼出的白氣和投影的光源,拍攝了一組組動態的氣體夢幻人物。

這個作品將投影的幕布去掉,取而代之的是呼出的哈氣,哈氣出現和散開的過程也成為視頻作品的一部分,配合簡單剪影式的動畫形成了超現實的場景。

GIF也是一種很直接的影像藝術形式。GIF的原義是圖像互換格式,我們熟悉的微信、QQ中的動態表情一般就是這個格式,通過有限幀的連接,形成可以永遠重複播放的動畫。屏幕媒介的流行讓GIF迅猛發展,藝術家也敏銳地抓住了這種簡單的影像方式,利用重複這一手法形成作品。

藝術家田曉磊的GIF作品

16世紀,法國名畫《加布里埃爾·蒂斯特斯和她的一個姐妹》

田曉磊的GIF作品總給小藝一種欣賞科幻電影的錯覺。他的藝術世界似乎規避了人們所熟知的人體、物品和邏輯,營造了一個光怪陸離、時空交錯般的世界。金屬感十足的現代都市,人體麻木而生硬,符號性的器官以各種形式寄生在畫面各處。

藝術家極具現代感的呈現讓整個作品處在一種光滑、平整、漠然的氛圍內。也許,這就是極度物質化世界背後的空洞麻木

作為首屆「王式廓獎」的獲獎藝術家,田曉磊充分發揮了3D技術、多媒體技術與個人想像,聚焦與身體相關的社會文化議題,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解讀了何謂身體、身體屬性及解構身體,他是一位很具潛力的年輕藝術家。——黃篤

另一個在GIF領域值得提及的藝術家是來自倫敦的羅賓·戴維。以下是2014年,羅賓·戴維被委託進行創作一系列與肥胖話題有關的GIF,這些GIF涉及對待肥胖的態度、藥物導致肥胖的問題和對待肥胖的治療等等。

眾籌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

眾籌藝術的典型就是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和丹麥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聯合作品——月球(Moon)在線繪畫計劃。

Moon計劃基於互聯網,你可以用郵件註冊或者用Facebook和Twitter直接登錄,之後可選擇在虛擬「Moon」的任何角落進行塗畫。每一幅繪畫都會被保存在項目中,可被隨時觀看,也可以被用戶分享到其社交網路中去。

在項目介紹中,藝術家艾未未和埃里亞松一起寫到,「創造力可以突破任何邊界,沒人能阻擋想法、風和空氣」。

《塗手·十萬喵星人計劃》是一次由LIFE-FUN靈泛工作室發起的趣味公共藝術實驗。號召大家以手機屏幕為畫板,發揮想像一起創作十萬隻喵星人!共同沖向首個移動互聯網塗鴉活動的巔峰!

十萬喵星人計劃,旨在觀察移動互聯網下,不同個體在同一主題下製造的多樣性,以及探索人與人溝通交流的另一種語言環境。這是一個建立設計與公眾之間全新關係的最好時代。

3000喵縮影

2014年12月5日,「十萬喵星人計劃」完美完成,火爆程度遠超預料。截至到12月9日,喵星人的繁衍數量還在如野牛般狂奔達到了18萬隻。廣大喵粉的支持締造了這個史上最大規模互聯網塗鴉活動的奇蹟!18萬隻喵是是什麼概念呢?先給大家看3000隻喵……

可觸媒體:會感應人的聲光電裝置

微電子的發展大大促進了人機交互領域。藝術家開始嘗試通過感應器和微處理器的處理讓物體流露人的情感,並且與人類的某些行為形成呼應關係。

拉斐爾·洛扎諾-亨默(Rafael Lozano)的作品有很強的交互性,觀者的參與極其重要。不同於眾酬作品的特性在於,人們參與作品的行為是隱秘的,人們無意識參與到作品,且參與作品的行為存在必然性。比如上面的這件作品,說話聲音的大小與燈泡的閃爍有關聯

另一個例子是世界上最深的垃圾桶。最深垃圾桶就是一個環保衛士——用趣味體驗,讓平常因想偷懶而亂扔垃圾的人,願意主動把垃圾送入桶內並樂此不疲。

視頻封面世界上最深的垃圾桶惡作劇視頻

設計師先是在垃圾桶上裝載了一個感測器,當有東西扔進去的時候,垃圾桶隱藏的喇叭便會播放一段聲音——模擬電影中我們經常聽到的,東西從高處掉下去時的聲音,讓人感覺自己將垃圾扔進了一個無底洞。

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改裝後的垃圾桶成功收集到了72kg的垃圾,比同一地方的未改裝垃圾桶多了41kg。

舞台藝術:絢麗視覺模糊邊界

視頻封面超棒的MV_IRMA-Save me視頻

計算機技術的高度發展使得藝術家可以在作品未被製作之前就可以高度模擬作品的樣貌。新媒體藝術本身就是交叉學科的結果,使得藝術與設計的邊界更加模糊,新媒體藝術家同時也要同時擔任多個角色。舞台藝術的樣貌在藝術家的手中有了極大的發展。

以上是法國非裔創作型女歌手Irma Pany於2014年推出主打單曲《Save Me》的音樂MV,採用了3D投影映射技術,使用一鏡到底的手法拍攝而成,創意十足。

由法國設計公司SuperBien出品的這支MV,從打板開始到謝幕採取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對演員的走位、動作與鏡頭的配合都是極大的挑戰。音樂導演在短片中融入一系列創意元素,站在繁星中歌唱的Irma手持非洲的傳統樂器,並帶領可愛的小舞者們在叢林中探索,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上仰望的場景十分惹人眼球,營造出了一種臨場感。

短片很好的利用了僅有的四面布景,使用7台投影儀,利用鏡頭的移動,製造出了3D的視覺效果。舞蹈編排很好地配合了視覺元素,而Irma也在MV中大展非洲傳統舞蹈,回歸最淳樸的音樂。

新媒體藝術家最大程度的克服技術難度,達到視聽、交互的最大化效果,表達自己的觀念,給予觀者全新的視覺感受,已實屬不易。他們是探索藝術邊界的人,也正是如此,他們更需要關注和鼓勵。當下新媒體藝術收藏市場並不完善,面臨收藏難度大,展示空間有限等諸多問題。但這一切,都讓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讓時間給予我們答案。


閱讀更多原創內容請訂閱微信公眾號「芭莎藝術」(ID:bazaarartchina)


本來單純想分享在中環季豐軒看到的「爆炸」新媒體作品。然而今早在倫敦發生了那件事。


計劃國慶重遊倫敦的我看到這條新聞,想到了London Bridge與倫敦數個藝術聖地的距離。

National Gallery:給我「藝術初啟蒙」的National Gallery;

VA:裝飾設計可以震撼人心,一個博物館可以有讓人想哭的穿越力量;

Tate Modern:第一次讓我終於覺得「當代藝術」終究不是亂來的「什麼鬼」,而是讓人放飛想像的氧氣;

當然還有當年還未懂珍惜,現在趨之若鶩的West End舞台。


如果這些地方受到傷害,多少人的夢想會破滅?

世界中のみんなで…。-KinKi Kids

對我來說,藝術就是我的信仰。藝術有時候也會很極端,為了達成個人對人生和美的追求,這種追求至少是不會傷害別人的,而如果收發雙方都足夠幸運,就可以引起共鳴。


戰爭已經讓我們過早地失去了 Jean Frédéric Bazille,Umberto Boccioni,Franz Marc。


今天給大家看的是真真正正心花怒放的5分鐘(的照片),然而這腦洞清奇、嬉笑幽默、優雅精緻的畫面,更讓人感受到暴力的殘酷和恐怖。

蒙羅麗莎的重生, 2013

55" LED 電視

129 x 77.5 x 11cm

錄像長度: 5分40秒


作品就是以一個LED動畫視頻的形式呈現,內容如圖,每一個被飛機導彈炸中的「蒙娜麗莎」部位都先起火,火熄滅後就長出美麗的鮮花,直到蒙娜麗莎完全被覆蓋。


以下藝術家簡介來自季鳳軒畫廊官網。

LEE LEE NAM,李二男

1969年生於南韓全羅南道潭陽郡,1995年畢業於韓國朝鮮大學藝術系,主修雕塑。 2008年於韓國延世大學研究生院視覺藝術系完成美術博士課程。他曾獲得1997年韓國藝術大展特別獎、2002年第八屆光州新世界藝術大賽首獎及2005年青年藝術家特別獎。李二男是韓國當代藝術界近年備受關注的藝術家,以錄像及裝置藝術為人著稱。李二男目前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創意城市顧問,作品內容更被編入韓國中學教科書。


李二男用數碼技術重新詮釋東西方藝術名作的經典圖像,經過重塑、融合及變化,他將經典之作重新編製成帶強烈個人風格的錄像作品,並賦予其現代背景和意義。在藝術家手裡,時間空間的界限完全消失。除錄像作品,李二男結合現成物和數碼科技,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將裝置藝術應用到錄像當中,不斷探索數碼藝術的界限,並尋找新的創作可能。同時,李二男的方式跨越傳統展覽,為數碼媒體年代的展覽文化創造了一個新的樣式。


他其他的作品形式類似,同樣有趣:

早春.文明之戰,2010


想起了當年很火的Windows桌面大戰

哭泣女孩新傳, 2009

遊走於韓國美女和維拉斯奎茲宮娥的螞蟻, 2011


在知乎上看到陳幼堅有收藏他的作品。去年北京白盒子畫廊也有做過他的個展。

如圖,作品僅有6件,2件已售出。問了下季豐軒,一幅售價是29.6萬港元,LED是五年保修,哪位如果真通過此文去買了,可以請我去家裡坐坐,看看效果嗎?


設計師們都知道,可以用六位數字或字母來表示顏色的RGB值。而其實每個時刻:時、分、秒,剛好也可以用六位數字來表示。
於是就有這樣一個網站,可以把生活中的每一秒轉換成顏色。受限於時間只有24小時,呈現的顏色並不可能覆蓋所有的顏色,只有16,777, 216種顏色可以顯示,但這種創意卻讓人眼前一亮。
鏈接:http://whatcolourisit.scn9a.org/


這麼偏的問題能夠看到如此豐富內容的回答很難得,了不起的蘇小姐 的答案很棒,我就稍微再說點吧
新媒體藝術,何為新媒體藝術,就和現代主義一樣,這裡是一個相對概念,有新就有舊,通常意義上的新媒體藝術大抵是指使用非傳統媒體為載體呈現的藝術作品,而所謂傳統媒體也就是畫布,雕塑等媒介,新媒體的話主要是面向帶有新科技因素在內的數碼媒介,當然並不僅僅是Digital方面,Olafur Eliasson的作品《感覺即真實》通過迷霧從空間和感官上來影響觀眾以此達到一種感受,進而引發思考,這也是一種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不過通常大眾對於新媒體藝術的認知還主要在Digital這一塊
新媒體藝術的重要人物當然不能不提Nam June Paik(白南准),他開創了很多全新的藝術表現領域,尤其是在媒介的選擇上,頂票答案已有描述,具體可以參看維基,這裡我想說一下另一個藝術家John Milton Cage Jr,可以說這個人影響了白南准對於藝術創作中元素把握的標準,他的名字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他的一件作品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4.33》
作為一位實驗音樂的藝術家,4.33在當年打破了人們對於音樂的既有印象,不僅如此,對於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也做了非常大膽的探索。整個作品形式非常簡單,John Milton Cage Jr上台,準備演奏《4.33》,觀眾鼓掌,然後John Milton Cage Jr沉默了4.33分鐘,在觀眾的疑惑,議論,憤怒,無精打采中完成這件音樂作品,表面上看,4.33什麼都沒有演奏,但它實質上帶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為什麼不演奏?不發音也算音樂嘛?他為什麼一直坐著?等等,這些思考最終變成一種對於聆聽的探索,至於是否有音樂,這裡已經不再重要
說道這裡,其實可以看出對於新媒體藝術來說,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不過頂票回答裡面提到一點就是Time Based Media Art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是它包含了對感官的一種探索,我覺得這裡算是顛倒了,這麼說,應該是Time Based Media Art的藝術作品裡面會有對感官的關注,但並不是說這就是與傳統藝術的一個區別,當我在看Malevich的布上油畫作品黑色方塊的時候,其實我的感官也在被影響著,不僅僅是視覺,而是一種內心的觸感,包括考爾德的作品也是,以上


新媒體藝術是一種以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為基本語言的新藝術學科門類,它建立在數字技術的核心基礎上,亦稱數碼藝術。其表現手段主要為電腦圖CG(computer graph)。新媒體藝術的範疇具有與時俱進的確定性,眼下它主要是指那些利用錄象、計算機、網路、數字技術等最新科技成果作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新媒體藝術已經在不經意中,深入到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中去了。最新作品有(行走的頭)等


在http://Artand.cn上找到一位很有個性的藝術家-李元素。
將其定義為新媒體藝術家是一位其作品不同於以往的創作藝術。
比如下面這幅作品:昆蟲的變態-隔絕

風反覆吹拂這地面只是為了寫下那個公式

四周升起的樓閣的頂燈照亮了記憶的中心


癲狂的人

自有他癲狂的道理

只是他不為自己寫說明書

讓別人了解自己

只可意會


他反覆擦拭那黑板只是為了寫下那個公式

心中有片雨水從未顧臨過的工程

熄燈後的教學樓像死了一般

在黑暗中他看不到自己寫出的白色


月光照進教室來,他說

是很大很圓的月亮


我們相聚在一個挑戰和變革同在的時刻

來不及沉浸於過於細微的感想

-----------------------------------------------------------------------------------

北天玄霾大帝——我的心如此狂奔

失樂園——旋轉木馬

小紅——正負離子對撞機

更多的作品還要去Artand觀賞。


藝術就是爆炸
瞬間美學


的-。過,)fdf- 3


「藝術史是藝術家在規定情景中不斷設置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變化的。」 ——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

為什麼要提藝術發展史呢?因為如果把新媒體藝術歸到媒體發展史上來講,在傳播學發展尚不十分成熟的中國,所謂的媒體史歷來只不過是新聞史。而新聞史較之真正意義上的媒體發展史又顯然狹隘得多,絕對無法姑且代之。所以不如把閃閃發亮的新媒體藝術,從藝術家的角度來看看,怎麼聊。前面大家講了那麼多國外的藝術家,來給大家分享一個新生代的中國藝術家!

他在央美搞實驗藝術,成了數字時代的鍊金術士!

本文原創出自LIDO藝術中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藝術人物誌

- 錢泓霖

錢泓霖1988年生於湖南長沙,自幼隨父母移居深圳。可能是在深圳這個互聯網和高新科技橫飛的城市成長,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城市,他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媒體是時下最新鮮的,最刺激的和最有趣的。我們知道千禧年後深圳快速發展,這種獨特的城市景象與體驗是中國式城市發展的典型樣本。對於考學階段的錢泓霖來說,他受到的是中國式發展最前沿的衝擊。

但和每個藝術生一樣,他也在擁擠破敗的大畫棚里畫過畫。

第一階段:從藝術生到藝術家

在200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後,錢泓霖接受了一年科班的基礎部訓練,然後進入了實驗藝術系。在這個階段,得益於韓寧老師的通識教育的啟蒙和當代藝術的學習,他主要探討的「我是誰」和「我如何去表達」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創客文化和當代藝術發展的雙重衝擊下,除了要解決一些作品上的技術問題,他也在思考自己的藝術作品所處在的語境和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核心理念。

- 錢泓霖在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實驗藝術系合影

- 錢泓霖作品創作手稿


這些是錢泓霖本科創作作品的手稿,在這個時期他不斷地學習當代藝術,學習如何去表達自我,也在學習不同的媒介手段和藝術形式。因為不再滿足於傳統繪畫形式,在結束基礎部的學習後,他變開始轉向做以行為藝術和裝置為主的作品。與此同時,他的洞察力也落在了日常生活之中。從他早期的作品《煙的軌跡》、《白與黑》等中,可以看出他在對藝術創作的嘗試是非常開放集合的。

《白與黑》White and Black | 影像 ? 錢泓霖

《煙的軌跡》Locus of Smoke | 行為藝術 影像 ? 錢泓霖


和每個人對於北京的印象沒啥區別,北京不單單有霧霾,風沙,柳絮和楊樹毛兒,還有無窮無盡的北漂一族擠入高樓林立的北京城兒(雖然被雄安新區搶了點兒風頭,但還是無法阻擋大家做北漂。錢泓霖的畢業創作以北京城市景象的白天黑夜為題材,像是在映射每個北漂的「中國夢」。

他們夢想著無數的成功人生的可能性,不願承認自己生活在被霧霾籠罩黑壓壓的北京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很多人難以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而真正的英雄敢於直面這個世界的殘酷。對於這個殘酷世界的觀察可不可以看作是英雄主義的?如果可以,錢泓霖肯定是一個英雄,一個探索者。錢泓霖用他對現實世界的敏銳觀察力創造了一個異想天開色彩繽紛的藝術裝置。他說,「在日光下,伴隨著交通擁堵與重度污染,北京城裡車水馬龍。而夜幕降臨時,北京這座城市則變成了一個浪漫的世界,霓虹閃爍讓人覺得並不真實。事實上,這個世界並非不同,而是人們更願意沉浸在自己想像的夢境里卻不願面對這個殘酷卻真實的世界。」基於這樣的背景,錢泓霖創作了《景觀》這個作品。」(liuzihui《China Artist 2011-2012》)

《景觀》Landscape | 裝置 綜合材料及感應器 ? 錢泓霖


2013年的機緣巧遇讓錢泓霖到德國卡爾斯魯厄造型藝術學院里交換一年,他在這個地方不單單受到了來自德國或者說歐洲的強烈文化衝擊,也在德國接觸到了真正的聲音藝術和媒體藝術。在德國交換的期間,他常在不同的國家遊走,作為一個中國人學習了許多「歐洲文化」。然而到了課本上的大教堂,他卻高興不起來。蘇典娜在2015年給錢泓霖策展時如是說:

「在德國做交流訪問學習的錢泓霖,他所面臨的困惑表面上是異時異地的環境所產生的「沒落地」的心理狀態,以及在中西方文化差異下,自我身份問題的缺失,藝術家的作品《尺度》用數字虛擬的聲音和影像進行中西之間的信仰、人種、外貌等比較,運用荒誕的手法來闡釋文明的衝突,也體現了他對於中西方比較的常規觀點的叛逆。」

我很難適應在德國的生活,和中國太不一樣了,周末商店都關了,你也不會出去了,德國人也很難交往。

接下來就是錢泓霖創作的新媒體藝術作品

《尺度》The Measurement | 影像 ? 錢泓霖

作品簡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受到科技和網路社交媒體的發展和擴張影響,趨於的一種相似性。在全世界每一天不同的城市中,人們通過社交網路分享著相同的資訊,通過移動通信技術與世界各地進行著即時交流,穿梭在城市規整化的工作機構中。雖然我們的皮膚、建築、歷史等因素不盡相同,但是在全球一體化的影響下我們的文化差異一天天的縮小乃至「模糊」。

從德國交換回來後,當錢回顧在德國的交流經歷,他看到了更多的聲音藝術和媒體藝術的可能性,在他的作品展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未來」。

過去的人們在美術館裡觀看藝術,是看畫,看一張照片,一件雕塑,往往是靜止的藝術作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美術館裡的展品也在變得生動,多變。越來越多的人在嘗試「閃閃發亮」的新媒體藝術,這也像極了全球化浪潮里的大軍。

視頻封面PIXEL MATRIX@2016深圳新媒體藝術節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像素矩陣》Pixel Matrix | 聲動視覺裝置 感應器及投影 ? 錢泓霖


視頻封面PIXEL WAVEFORM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像素波形》Pixel Waveform | 聲動視覺裝置 ? 錢泓霖

《體內冥想》Body Meditation | 機械裝置 丙烯繪畫及3D列印 ? 錢泓霖


在他的近期作品《體內冥想》中,錢泓霖用新的角度展現了我們如何理解這個世界。他從義大利文藝複習時期的解剖學書中抽取出關於身體部位的圖畫,將它們與自己對世界的想像、未來派的幻想對象的列印(3D)模型結合在一起,多維度的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衝擊。

經歷了不同的國家、城市的學習,經歷了對當代藝術媒體藝術的思考與實踐,在他的作品裡面,我們看到了未來的藝術,以及關於他自我身份認知與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新媒體藝術史。

「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有責任做更多媒體理論研究的工作。當你去另一個國家時,你會意識到「我是中國人,我是不同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感覺,推動你進行研究,並更多地了解你所居住的地方。對我來說,媒體藝術可以在創造有價值的知識方面發揮作用。或者我們可以更進一步,開始開發新的東西,也許通過與科學領域的合作。不僅為藝術創造藝術,而且為下一代創造知識。這是我當前的主要興趣,一起看科學和藝術。這已經在世界各地發生,許多機構中心正在開放結合技術,藝術和媒體。」

更多作品回顧:

《世界檔案的三種文明圖景 2.0》| 機械燈光裝置 3D列印及激光切割 ? 錢泓霖

《π 1/16 2.0》 | 聲動視覺裝置 3D投影及摺紙 ? 錢泓霖 + 張霄霞


如需看更多該藝術家的作品可以移步到藝術家個人網站 http://www.qianhonglin.com

本文由LIDO藝術中心原創,未經允許請不要轉載。

閱讀更多消息請到微信公眾號:LIDO藝術中心 (ID:Lidoart )


筆者內容非常驚喜!謝謝分享


這是我們工作室我與新媒體藝術大師Roy Ascott的一次對話。
德稻大師Roy Ascott:與心靈和知覺相關|101次對話 - 101次對話 - 知乎專欄

羅伊·阿斯科特教授

於2012年加入德稻,成為德稻新媒體藝術大師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60年代以來就是互動多媒體藝術領域最具靈魂性的人物,兼具藝術家、教育者、理論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曾有人評價他是攜未來而生的歷史締造者。人們總是對他超乎異常、富有成效地推測出的思想而感到驚嘆不已。


年的他學習繪畫,受教於英國的兩位藝術大師維克多·帕斯莫爾(Victor Pasmore)和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他在60年代舉辦的展覽「繪畫的革命與模擬結構(Change-Paintings and Analogue
Structures)」,也曾引起了英國倫敦乃至整個歐洲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後來,他投身藝術教育事業,先後在英國、加拿大、美國等藝術學院任教。創造
性地將控制論、電信學引用到多媒體藝術創作中,對多媒體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自80年代以來,他開拓了國際互聯網在藝術領域的應用,並成為藝術應用
信息通訊技術的領導人物。

長期以來,羅伊·阿斯科特一直將Technoetics的發展作為其研究中心(Technoetics是
阿斯科特自創的詞,是對藝術、科技以及意識的綜合性研究三者合而為一的探索與實踐。)至今已出版了多部多媒體藝術專著,並在全球各地的雜誌上發表論文百餘
篇,很多專著或文章被翻譯成法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等多種文字。


首先感謝邀請,我談談我的一些個人淺見

新媒體藝術的理論說法等一系列我也就不在這啰嗦, 百度即可~

在我看來,新媒體藝術應用的領域、創作出的表現形式也非常非常多。但是其實質以及共通點應該是需要被大眾所接受的途徑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動,通過參與者的接觸、空間的變換、聲、光、電等修飾效果。

現在一直都在倡導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在我看來。新媒體藝術就是藝術生活化最好的一個切入點,因為新媒體藝術能給大眾帶來娛樂體驗、教育體驗、情緒體驗、審美體驗以及情感體驗,在文化創意產業實現了「體驗」經濟。

如最近今年幾個重要的藝術展:梵高、莫奈等都爭相改變了傳統的展覽模式,大量採用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大獲成功。

藝術即是美學經濟,美學經濟的題中之意就是強調藝術生活化,通過將美附著在能夠更多接觸到人們生活中的實用物品或商業服務,來推廣美的體驗,實現審美教育和審美享受的普及,從而達到文化藝術的「平民主義」,即平民美學。新媒體藝術使藝術生活化,藝術生活化是文化成為產業的基礎。

我覺得新媒體藝術的創作目前主要分兩個方向走,藝術化or商業化,兩個方向在創作的時候側重點會有所差異,藝術化方向的更注重通過數字技術、內容、形式等來表達一些思維和想法;商業化的方向則更注重通過結合商業需求,融入不錯的創意設計+新穎的一些數字技術實現手段+藝術涵養在裡面。

本人目前主要從事商業化的方向,籌備上線數藝網,對於新媒體的應用形式的理解和涉獵也許會比較狹隘和實在一些。關於一些比較知名的新媒體藝術作品,我近期分享了一份PPT,羅列和整理了一些。主要是將新媒體藝術的應用(表現)形式做了一個個人理解的劃分以及應用領域的一個劃分,具體的話請查看我分享的文章:168頁PPT,142個精彩案例視頻,46類應用形式,10大應用領域,帶你全方位領略新媒體藝術的魅力

希望更多的從事或者熱愛這個領域的朋友可以共同分享、交流探討。可以聯繫私信我~

再次感謝~!


新媒體其實是一個存在很久的概念,但新媒體本身的定義其實很狹隘,目前國內所指的新媒體僅僅指技術及觀念上區別於傳統繪畫、雕塑,應用數字及自動化裝置的藝術作品。而new-media,new的概念就很籠統,到底是以時間劃分還是以技術劃分。這個可以關注一下中國美院的跨媒體專業,國內唯一授予PH.D學位的藝術家博士專業,央美目前是實驗藝術,但從學科前沿和跨度而言,中國美院在此領域是NO1.


新媒體藝術:具有與時俱進的特性,交互性是它的主要特點.


想複製


我們新媒體藝術課需要用到的材料~~~


好棒,我想請教一下樓主認不認為新媒體藝術在中國的出現帶出來了中國當代藝術中的獨立聲音,介於新媒體藝術在中國大概是1980s,與國外起步相對於其他的藝術形式差距比較小,中國當代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影響,而中國新媒體藝術獨立性更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白髮一雄和具體派?
什麼樣的藝術可以被稱為當代藝術?
有哪些當代藝術家的文章值得一看?

TAG:當代藝術 | 新媒體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