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大舍的龍美術館?
這篇文章本來打算髮布到我的專欄中的,但是不知是不是專欄最近改版,無法上傳圖片,試了IE 360 谷歌瀏覽器都無解 @竹君 要跟技術部分反映這個問題啊!
(關於龍美術館的皂片是我親自拍攝,期間有轉換各種攝影app軟體,其他皂片來源於大舍官網,侵刪)
——————————多圖預警,這不是演習,這不是演習———————————
大舍龍美術館這個作品是近些年大舍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先回顧一下大舍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嘉定幼兒園
青浦青少年中心
螺旋藝廊
在看龍美術館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大舍設計邏輯的演進是怎樣的,因為對於任何一個設計事務所或者設計大師來說,自己設計的理念和邏輯是隨著不同的項目操作以及時間的推進在不斷的深化和修正的過程,當然通過我的理解,我猜想大舍的設計思路不斷演進的過程是——如何通過盡量少的手法和形式來表達更多元的空間形態。
帶著這個問題我來到了龍美術館西岸館(關於現在龍美術館的展覽無相萬象我會另開一個答案來集中講講最近上海的幾個展覽)
其實這個室外空間感很日式,也很靜謐,很符合美術館和博物館類型的建築特點。周圍一大片櫻花林(這應該是櫻花吧,植物不太懂),能看到有人經常會駐足遛狗。
走近看說實話,有些小小是失望,整體的感覺就是漁網版的金屬板與混凝土的區分稍微有些曖昧,遠遠就能看到金屬板的施工工藝並不好,變形和畸變比較大。
但混凝土的施工還是很驚艷的,能照人那種的界面效果,不過也有可能是塗了仿混凝土的塗層。
正入口
這是上文提到的金屬板施工,本來這種不是平面的局部節點固定就很難,如果能專門設計個固定構架或許更好,但用傳統的固定節點就導致了固定不牢固。
局部的構圖,還是很震撼的。實景要比皂片還要好看。粗獷的工業遺產,與光滑的現代材質的對比,肥腸震撼。
接下來,我花了150塊錢,看了「無相萬象」的展,展覽很不錯,值不值回票價不好說,不過好在我看了室內空間。
一層幾個連續的通高空間
這裡要說一句,大舍在龍美術館以T型的結構統治整個室內空間和灰空間,這個原型很容易理解,T型結構近似於大樹,人類一開始遮風避雨的場所就是樹,這個原型提取出來之後通過旋轉,穿插,拼接構成了整個龍美術館的空間與體量
通高空間滿足了大型裝置藝術與雕塑展的空間需要,也隱喻藝術的聖堂,一入口通過大空間的塑造,先給使用者第一個shock,旁邊好幾個小姑涼一進來就wow的一下(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埃利亞松)
一二樓連接的樓梯,流暢的溝通垂直空間。
二樓看一樓的空間,說實話,這種簡潔有利的建築構圖實景真的很純粹,清水混凝土讓你很容易集中到展品上,但如果只看混凝土,又會感受到其「絲般順滑」的質感。
注意屋頂的遮陽垂直百葉,其實實際感受,及時沒有泛光照明整體採光也是很柔和的,這應該和漁網金屬板,清水混凝土的反射,以及屋頂垂直百葉綜合採光的應用有關。
一層出入口處的通高空間
局部電梯的處理,手法上也是這種樹狀遮蓋的形式,空間邏輯是一致的。
百葉的細部。也能看到T型單元互相拼接的邏輯。
離開前回望一眼。
入口附近的超大型裝置。
然後來到室外
從黃浦江一側看龍美術館。上面哪個小房子我猜想應該是個私人藝術中心或者辦公樓,通過天橋與周邊的室外空間和龍美術館連接。
幾個技術問題的猜測
屋頂排水應該是內排水,通過組織高差來排到屋頂靠內側的排水溝內通過牆體排走
保溫如果是外保溫就應該有外塗層,夾心保溫的話可以做塗層也可以不做,就看澆築的成品如何了。
管道層應該是通過T型結構的連接點來走。
最終感受
龍美術館一定會成為大舍設計的最突出的代表作之一,其設計手法,空間的營造,相比較大舍之前的作品都更加純粹,這或許也是大舍設計理念思辯的結果,通過單純的手法控制了多種層次空間的遞進與銜接。過多的設計手法冗餘且不合實際,表面複雜的問題或許答案就很簡單。
這也是目前建築設計界的一個整體的思考。從古典主義建築到現代主義做的「減法」,再到新現代以及目前解構主義等等的「加法」,再到近些年的「性冷風」的減法等等等等,我想起了大學建築史老師說到的「否定之否定」以及「螺旋上升的理論」,建築思潮從表象上彷彿是在重走老路,但本質更是其實是思維層面質的提升。
雖然龍美術館也有不足,但這種不足我相信大舍會在以後的作品中彌補,期待大舍的下一個作品。
胡亂回答,不知題主滿意不還是多評論評論國外的建築吧。都在國內混呢。說太多容易出事。
我就說一點,作為一個美術館來說,其作為藝術展覽的場館是有欠缺的。如果看過國外同樣藝術家的展覽。在龍的展覽每次效果都要差一些。原因很多,除了布展本身的問題之外。建築過於強勢的空間感是最大的禍害。去美術館是看建築空間還是去看藝術品。究竟在美術館中,藝術是主角,還是建築是主角。建築的作用是作為一個消失的容器還是一個強勢的存在。這是一個超越建築設計的問題,但確實最核心的問題。謝不邀。
為了不博士延畢,要多多回答建築問題鍛煉理論思維了 &>_&<
鄙人曾經在龍美術館開館前聽了柳亦春的某個講座,當時柳自述第一次將龍美術館的設計施工過程呈現出來。因此在這裡把我了解的情況做一個梳理,以讓大家更全面了解這一項目,而不限於一次參觀得到的個人經驗。
如沒記錯的話,大致是這樣的:設計概念是完全的西方語境-「從羅馬浴場廢墟啟發得到的靈感」,羅馬浴場充斥其中的巨型拱成為了支配建築室內室外空間的主體,也一定程度上成為解決建築功能需求的重要媒介。(可能這就是某答主說的參加西方評比第一輪就被淘汰的原因吧)拱的形態也同基地上舊有的卸貨設施呼應。同時值得大眾了解的是,當時大舍團隊接手項目之時,項目已經幾個知名設計團隊之手,曾經有前後大相徑庭的幾個方案,甚至當時地下室已經有了一部分施工,因此留下了一個柱網體系,柳團隊是在這一體系上構結合拱的意象產生的概念構思。
由此可知,龍美術館的設計起點本就特殊,概念來源也偏西方,得到的建築成果自然有些不同。
龍美術館是在較為簡陋惡劣的建造環境下,一個有追求的建築師團隊做出的作品,雖有因施工技術,以及所謂的「概念單一」造成的某些人的負面評價,但我想引用4月份去上海參觀,某幾位師兄一致的評論-「這建築就是TM上相」。從這個角度來講,龍美術館、大舍團隊確實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也證明了國內非大院建築師團隊的萌發成熟(當然柳是擁有上海圈相當話語權的建築師)。
最近在公交車電視上看到《一條》節目推出的馬岩松的 哈爾濱大劇院 的建築視頻,馬岩松那句話一直記著:
往後的建築圈,國有大院的角色可能越來越多地被獨立事務所所取代吧。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個人很喜歡柳亦春,覺得他是當代中國難得的極具結構理性主義的建築師。龍美術館的建造是在工期和資金都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的。清水混凝土的製作標準也遠不及日本。所以在這樣一個基本條件下去評價龍美術館就會發現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真的已經做的非常好了。
附上一張自己去時拍的照片,大概只調了黑白,結構與光的關係清晰可見,空間的豐富度也有。
其實看龍美術館,不難想到柳亦春最喜歡的大師是路易斯.康。因為不管從結構理性的角度,還是建築中對光的把控都有一點金貝爾美術館的味道。甚至連傘狀結構也讓我想到康的拱,不過寓意和來源當然是不一樣的。
說到這,關於龍美術館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問題。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認為的,但我感覺從室內看傘狀結構的頂部弧度,有點奇怪,沒有達到一個特別優雅的弧度。當然是不是夠優雅也只是個人看法,但是反觀金貝爾美術館的拱,拱頂的弧度確實是有來源的,是基於擺線的幾何原理形成的,而非隨意的弧度,也不是傳統的半圓。而這樣的弧度也很完美地形成了更具張力和生命力的建築形式。 那龍美術館的弧度是如何確定的呢?有沒有幾何生成的邏輯?另外有沒有可能做出更連貫的弧度?去看過之後一直很好奇這個問題,如果有人可以解答,將不勝感激~最後附上柳亦春的文章一篇,以便於大家更深入地了解
《介入場所的結構——龍美術館西岸館的設計思考》
http://m.treemode.com/theory/research/156.html
大舍的設計風格,一旦施工精度不夠,完成度不高,現場效果就是個災難。
看建築媒體上的圖片和現場照片基本上就是美圖秀秀後和美圖秀秀前的區別。
雜誌圖片
現場圖片
我嚴重懷疑施工時候大舍是不是沒做現場控制,沒做現場模板的預設計。
抱歉,對於這樣體量的建築物來說,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個車禍現場。一旦主要語彙的弧線張力出不來,這個建築還剩下什麼。
直到我看到這個地方
(盜用一下 @阿爾瓦 知友的圖,我去現場也拍了這個轉角,但是沒在手頭上,借用一下,如有問題,望告知一下,我即行刪除)
這個很明顯就是前期設計深度沒達到,做完之後發現這個轉角有潛在危險,加了一個有機玻璃的保護角。但這種補救措施,又是最近人尺度的地方,你直接兩片有機玻璃拼一起,連個熱彎都不做,直接拿幾個螺絲擰上去,連構造都不打算推敲一下是什麼態度。
所以我也絲毫不驚訝整個建築幾乎沒有一處優美的弧線。
圈子太小匿名噴。
就像以前大舍所有發表的方案要麼像siza,要麼像holl,要麼像日本建築師一樣,什麼時候大舍可以超越這個平面像卒姆托,剖面像holl,建構邏輯是康,立面是ito,表皮是妹島的龍博物館,大概才算是進步了。
另外柳公子在講座里說自己看到結構立起來的時候感動了,我當時在下面就笑了。大概多看些現代主義早期還有巴西這些地方的混凝土建築就不會這麼容易被感動了。去上海趕上了博物館日,當天免費,我就和diudiu一起跑了幾個美術館和博物館,龍美術館是最後一個去的,不在市中心,下了地鐵要走一段才到。作為一名熱愛藝術但是藝術修養實在很低的人來說,這個美術館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周邊應該是黃浦江吧,與周圍的環境結合的很好,尤其是受完藝術熏陶走出美術館後,去江邊吹吹風,感覺自己好像在另一個時空一樣,很不一樣的感覺。館裡面布置也感覺蠻好的,當天有個關於畫展的訪談,電視台也去了。多去這種地方真的覺得可以陶冶心靈,這也是我愛大城市的原因,喜歡上海,因為欣賞藝術的機會比較多,這點蠻重要的,真希望有了寶寶可以帶他多去這種地方看看。
在看建築師關於龍美術館的設計演進和思考時,倒更覺得這個設計的魅力所在好像更多的來自於它的演進過程,在於舊的結構和新的結構和將要創造的新的流動的建築空間這三者的融合。
龍美術館是在已經有了地下兩層的車庫的基礎上開始構想的,基地現存8.4米柱網的框架結構,並且要延續原遊客中心規劃的平面輪廓以及建築面積等,大舍採用了密斯式的流動牆體,在閱讀這個建築之前,我一直覺得密斯那樣用片牆為了空間流動而流動,是犧牲了建築理性的結構邏輯的,這種方式是局限的,是規避了很多建築本身的複雜性的,但在龍美術館中,我覺得他們的方式是對這樣的片牆進行的高度的優化,給這種手法和方式在這樣一個比較特殊的基地內找到的更好的表達形式:首先是用了剪力牆來連接原有的地下兩層的框架柱,當然這是剪力牆的特性,但是恰恰是這種方式有效的解決了新舊結構的銜接問題,用上層自由的線來聯繫下層規律的點,也達到了平面流動的目的,而不是單純的升起來我再去對空間分割或者是我再用牆把有些柱子隱藏了。
再有一點,就是新的結構和建築空間的融合,也就是「傘拱」形式構件,整個建築就像從地上生長出來一樣的粗獷的工業建築,通過這種立體的劃分空間的T形構件的 多樣的組合又在原有的平面流動上轉換至三維的空間流動,創造了更多的空間的可能性,我想這是這個建築給我的最大的啟示,每個建築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想在對這個場地最迫切的問題的解決上龍美術館很成功。
旁邊的攀岩區還是挺有意思的…
跟學建築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次.票價辣么貴..然而只讓看了地下一層..上面說裝修不讓進.冊那(忍不住爆粗口)!那之前買票的時候為啥不告訴我說上面不開放.總之很受傷!
建築朋友也很不好意思的說讓我失望了.
我記得柳屹春有個視頻演講,大概就是講了龍美術館為何做成這樣。柳說在他接手這個項目的時候,地下室基本已經完工,原來的規劃是這個遊客服務中心。也就是說如何在柱網已經確定的基礎上,去設計這個美術館。個人覺得,他最牛逼的在於平面演化,柱子轉變成片牆的設計,而且還很有設計感的。從建築空間來說,拱券式的牆體是很適合美術館光線要求的,這個有點類似金貝爾,其次再說到立面,也就水到渠成了。沒有過多的設計,基本是遵從內部空間。其實我個人感覺,這個設計多少還是借鑒伊東多摩圖書館的做法。
去過一次,票價略貴。有個咖啡圖書館還不錯。
拍了一些畫和內景,放在豆瓣相冊里了。供參考。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photo_album/1635246164/
剛去,每月第一個周二的開放日突然取消,官網上卻沒有任何公告,再無好感。
龍美術館的特色在於結構和空間的整合,放兩張美術館剛拆掉模版時的初始照片,真的非常震撼。柳老師說他在現場看到時都要流淚了。
圖片和文字來源見水印。
像雕塑一般笨重的結構!
推薦閱讀:
※本人建築生想入手Macbook pro 2016有些問題想搞清楚?
※1949年以後的中國本土設計的建築中,哪些能稱得上是有思想的好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