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古典音樂的領域我們記住的都是作曲家,而在流行音樂里卻只記得演唱者?

當然有很著名的詞曲作者比如林夕啊,但是樂壇這麼大,歌星這麼容易出名,卻沒多少人關心這些歌都誰寫的。我們常常說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發人深省什麼或者旋律很精彩,但是旋律是作曲者的功勞,深度是詞作者的功勞,照理來說沒演繹者什麼事啊。。。


這個問題非常棒,也是我疑惑了好久的。目前先說兩點,如果想到別的我再補充:

1. 古典音樂作曲家當時其實是演奏家
如果在19世紀歐洲說起李斯特,人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魔鬼般的鋼琴技藝,然後才會想起他寫了不少鋼琴作品。
帕格尼尼也是這樣,相比於他寫的小提琴協奏曲,24首隨想曲,當時的人更好奇的是他的琴技。順便說一句,帕格尼尼練琴時高度保密,嚴禁外人偷窺,保密工作堪比喬幫主。
即便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這樣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的,最偉大的作曲大師(恕我狂用讚美之詞),當時也是以超凡的管風琴演奏技藝為名於世。我們所知道的「作曲大師巴赫」,是直到菲利克斯·門德爾松發掘出他的作品後才真正為人所知。之前儘管有莫扎特,貝多芬這樣的頂級大作曲家的高度讚揚,巴赫的作曲家身份依舊默默無聞。
流行音樂界會唱又會寫的音樂人也有不少。周杰倫也常作曲作詞,但大家都先想到他是歌手。
好像連S.H.E.都試過作曲(如果我早年的記憶沒錯的話),但大概沒人記得他們的作品是哪一首歌。
鮑勃·迪倫都拿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但我們總是先想到他的嗓音,再想到他是個偉大的詞作家。

因此,可以說自古以來,作品演繹者這個「身份」更容易在當世出名。現在歌星紅於作曲家作詞者也不是特別奇怪。

2. 錄音技術消滅了曲譜的神秘感
如今的歌迷,可以完全不用認識五線譜就能欣賞到音樂,高品質錄音俯首皆是。但在古代,記錄音樂只能靠曲譜。
一個經過訓練的音樂家拿著譜子讀一遍便知道這是否是傑作,這相對於現在聽一下錄音來判斷門檻要高很多。門檻高,意味著價值高,那麼作曲家的地位也就高。
作曲家的作品流傳後世百年,後人只見其譜,不見其人,神秘感倍增,自然心懷敬意,讀譜演奏時如詮釋《聖經》一般虔誠。那麼,把自己演奏的作品的作者地位抬高,就等於抬高自己的工作價值。
當世流行音樂,曲譜既不神秘,也不重要。歌迷演繹(哼唱)時無需看譜,只需聽歌手的聲音。同樣的道理,歌迷追捧歌手,就是為自己唱他歌的行為加分。

曲譜的神秘感被現代錄音技術給摧毀,被歌手的演唱所取代,必然導致原本作曲家的地位轉移到歌手身上。


我給出我個人的看法。胡先生、李先生的看法中關於流行的部分都是很棒的見解,但上述回答,Doriscafe女士的看法,我比較贊成一些,接近音樂本質一些。

我想講講我的看法。主要多講些古典。

1,古典音樂是高度個人化的。作曲家作為創作者,在時間縱軸上具備高度且貫穿的體系化。在流行音樂中,更多社會化因素,更多市場影響,更多團隊創作,因此,作曲家角度體系化不明顯,演唱者反而是 更好的身份標識。

古典音樂高度個人化,屬於純粹的藝術創造。音樂跟作曲家本人的心境歷程思想非常密切。且這樣的思想感情,不是浮於水面,而是深處的本性的東西。莫扎特不會寫出貝多芬的音樂,而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語言也一定是和肖邦迥異的。這屬於靈魂氣質的東西,非智械機巧可以人為改變。因此,以作曲家為單位,更有區分度。

同時,古典音樂作曲家在時間軸上可以看出體系化。作曲家有稚嫩期、成熟期、巔峰期。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期的作品和晚期的作品,反映了作曲家一生不同的變化。我舉例交響曲:第二交響曲的低潮,到第三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的高峰,到第七交響曲境界大開,第九交響曲的宇宙精神般的境界。這些交響曲,隨意置換位置都是不可能,因為本身就是作曲家的心路發展。不僅貝多芬,這個情況僅就交響曲,在馬勒、布魯克納、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中也很明顯。

2,古典音樂是龐大系統。作曲家作為特定時代、文化下的產物,在地理上的文化區域橫軸上亦具備高度指向。流行音樂中,地域性因素明顯,但亦不如古典音樂如此此明顯。

古典音樂中,作曲家在地理上的文化定位,也深深成為作曲家個性化的某種標識。當我們提到「捷克民族音樂家德沃夏克」時,和現在提到捷克某某歌手,意義更為迥異。當聽到捷克的斯梅塔那、德沃夏克的音樂,很容易與德奧音樂、俄羅斯音樂區分開來。因為民間的因素、民族的審美、音樂發展的階段,都成為作曲家深深的烙印。

因此,引用約翰多恩的一句話:「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當提到巴赫的時候,巴赫的語言、巴赫的家族、巴赫的生活、巴赫的國籍,都深深的成為作曲家的某種定位。這種定位,審美取向的追求,探索的面和路徑,都深深成為某個定點中的個性化發揮,所謂「時代精神」下的自我。相比流行音樂,這種情況少多了。因為古典音樂面向心靈和自身,流行音樂很多面向一時的情緒。(無貶義)

3,古典音樂演繹具備更小的詮釋自由。流行音樂具備更多的個性化詮釋。因此,古典音樂中作曲家地位更高,流行音樂中演唱者更重要。

古典音樂的版本之間差異也是巨大的。但多數演奏者,傾向於挖掘音樂自身,挖掘作品自身的魅力。雖然有些演繹者標新立異(比如搖滾巴赫),顛覆作品,但在古典音樂演繹中,這種價值取向是極少數。在流行音樂中,更多的是把演繹者個人魅力和作品融合。但在古典中,則是如何通過演繹挖掘出作品的內涵或本身味道。


真是個好問題,不過問題中的陳述不完全正確。

如果留意一下如今的古典音樂演出海報和唱片封面,會發現通常演奏家的名字印得比作曲家大。有些演出海報甚至連演出曲目都不印,只有演奏者和樂團的名字。

又比如我們會說:今年九月小澤征爾要來上海哦。至於他來演些什麼,很多人並不關心。

為什麼?因為人們需要偶像呀。作曲家那麼不潮的物種,要樹成偶像難度實在有點大。Anne-Sophie Mutter 的香肩、李雲迪的正太腔調、王羽佳的御姐氣質,這些才最方便人們去膜拜。欣賞作曲家需要學習,欣賞演奏家的門檻低多了。

以上說的是近十多年的現象。再往前,古典音樂聽眾一向有「比較版本」的愛好。甚至在很多所謂資深樂迷看來,版本比較是古典音樂欣賞最「正確」、「專業」和「高級」的方式。考慮到古典音樂的曲庫是有限的,這好像也無可厚非。但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實在是被樂迷誇大了。

流行音樂拜偶像自然更明顯,我這裡是想說明,其實在這一點上,古典音樂並不例外。如今大部分的古典音樂欣賞實踐跟流行音樂欣賞實踐一樣,跟音樂本身關係不大。


高票答案有一定道理,但是我總感覺乃們強行把這個問題複雜化了。
前面還有人說「因為古典的沒人聲,流行的都帶歌詞」,簡直略井蛙了……古典里明明有帶人聲的體裁(大到歌劇、小到藝術歌曲);流行倒是大部分帶歌詞不假,可是世上還有一大堆不帶歌詞沒有人聲的後搖、電音、Jazz-rap等等,為何這些體裁大部分人也是主要記其表演者?應該不是一個帶不帶歌詞就能解釋的。

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可以這樣回答:
古典音樂方面,如果你在硬碟上收藏保存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你的文件夾很有可能是這樣:

註:圖中形式為:[廠牌] 演奏者

看明白了嗎?僅僅這同一部作品,就有好多演奏者重複演奏。這些唱片的共同點:都是同一作曲家的作品(甚至是同一首作品)。換句話說,大部分古典唱片就是以某作曲家的一首或幾首作品為主要線索來集結髮行的。

但是,你可見過下面這樣的?

雖然這畫面很美,但是流行樂界鮮有這種……(有,但極少)
大部分流行(甚至外擴到很多其它風格的音樂)唱片都是以某演出者來集結髮行的。

如何非要總結原因,我覺得主要可能是:
-1- 古典樂大多是作曲家為自己而作;流行樂大多是作曲家為演出者而作。(也有自作自唱的所謂「唱作人」,最後也仍可歸於「為演出者自己創作」)
-2- 現今大多數情況下,古典樂都是由後世不同演奏者重複演奏相對穩定的經典曲目庫;流行樂則在日新月異不斷地增大體量,不同演出者各自的曲目庫極少交疊

綜上兩點被重複演奏的古典作曲者成為較好的歸類線索,而以演出者為標誌核心的流行樂界更多選擇演出者作為歸類線索。
(以上分析亦可擴展對其他非古典風格的類似情況進行解釋)

================兩翼對稱的分割線================

補充說下,其實即使是流行樂壇,如果一個詞曲作者極其有名,其實也是有以詞曲作者為歸類線索的例子的,比如題主你所說的林夕,就有《林夕字傳》這類專輯發行。

當然以我個人觀點來講,我是覺得作曲者、編曲者在一首好歌中的重要性超過詞作者和歌者。因為慣常所說的「這首歌太好了」,主要緣於創造性的好曲,而詞和歌者演繹大多數情況僅作錦上添花之用。(個人之見,展開來討論又是一大篇幅了,不說了,有不同意見請輕吐……)


你記住了誰,取決於你的關注點在哪裡。
古典音樂我完全不聽,流行音樂我比較常聽的幾個歌手身後主要的創作人,我幾乎都能記得住。有時候會根據這些創作人來找歌。比如陳光榮、陳輝陽、林振強、林夕、黃偉文、李思菘、李偉菘、包小松、包小柏、顧嘉輝、鄭國江、C.Y.Kong。


從製作難度來說,古典作曲技法比流行音樂技法更加複雜和需要強大的樂理基礎,在古典音樂時代,也有不少寫喜歌劇或者輕歌劇的,他們的名字很少留傳下來,他們類似於今天的流行音樂作曲家。
那人類總是有保存精美複雜藝術品的衝動和需要。你說,那些配器不會超過十多種,音域不會跨出三個八度,開頭結尾一個調性,加起來時間不會超過三分鐘的流行歌曲,能算什麼呢?這樣的曲子,擱在貝多芬時代,也就是不小心掉了一便士,但那一便士的迴旋曲,複雜度也夠可以的了。(Rondo a capriccio, Op.129)。
而當時的名歌手如今也一個不剩的沒有姓名留下了,一個重要原因是錄音技術太后面才發明。這樣,才有了卡拉斯。

上述內容,好像有歧視流行音樂的傾向,請各位帶批判眼光看,於我來說,不說說那些嗯嗯啊啊流行歌曲的壞話,實難消心頭之恨。


Hail to 董舒婷、Lawrence。
看到兩年之前的問題,當成一次腦筋急轉彎來做,想了十分鐘之後看評論,和董小姐觀點很一致。
1.
從作品本身的特點看。古典音樂高度風格化,作曲家以創造為主要目的而並非以市場接受程度作為首要考量。作曲家能夠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豐富和深刻的個人色彩,作品的辨識度高。流行音樂作為現代娛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就高度市場化,歌手通過經紀人和策劃規定的歌路從不同作曲人手中選擇合適的歌曲演唱編製成專輯,作詞人作曲人的風格趨向統一,辨識度小。
2.
從產業來看,古典音樂通過作曲人創造到樂團演奏,流程短小簡單,1對1。流行音樂或者說音樂工業有著龐大的從業者,幾百名作詞作曲人,幾百名歌手,幾千錄音棚和調音等工作人員,互相交叉,互相影響。有經驗的觀眾可能從著名樂團演奏曲目的節奏、格式、風格、民族特徵和時代特徵等大致判斷出作曲家的風格流派甚至就是作曲家本人。而對於流行音樂除了本身歌手的聲線這一直觀要素,其他個性化的特徵都已經被標準化的工業生產變的模糊。
難以識別的產品標示自然不會被受眾當成標籤來記憶。
3.
從時代性來看,古典音樂盛行的時代MTV和網路視頻還未脫胎。從樂器的奏鳴中得到審美享受是中產階級及以上受眾才會去享受的高雅審美。類比於一部小說的成功主要評價標準在於作者的水平而不是出版社,古典音樂受眾在感嘆樂手技藝精湛之餘對未曾謀面但是起到關鍵作用的作曲家會更含有敬意。作曲家是靈魂這是一種出於智識和審美上的膜拜和自我陶醉。
流行音樂和MTV脫離不了聯繫,流行音樂是混合了秀容貌、舞蹈和聲音的娛樂。歌手們的外貌、舞姿甚至各種緋聞都怎麼樣更能吸引低齡化的消費者。流行音樂的商業價值集中在歌手身上,以商業目的為出發點的造星運動和刻意的風格捆綁讓消費者將歌和歌手綁在一起,聽一首歌獲得的是審美歌手和審美歌聲的雙重體驗,歌曲是配角。作曲者更是。


咦,居然沒人提樂譜。
西方古典音樂獨有的記譜法,很大程度提升了作曲家的地位,相較而言,中國乃至很多別的地方,音樂創作即興成分較大,對樂譜也沒有嚴格統一的要求,都是口耳相傳,所以說其他國家的音樂地位始終來得不如西方,更像是民間活動。同理現代音樂,一樣的即興成分較大,對樂譜沒那麼大依賴(你應該很少見到搖滾樂團的各位拿著譜演奏吧,好傻的),從而也減少了作曲者的影響力。
啊,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輕拍。


古典音樂:很多鋼琴家演奏一個曲子
流行音樂:一個歌手唱很多作曲編曲人的曲子。
多對一和一對多,對應方向不同側重點也就不同。


因為古典音樂在今天是以唱片為媒介的作品文獻的形式存在, 其休閑娛樂意義不大, 就和書籍一樣, 我們看到某本書, 自然地會去想想它們的作者. 而流行音樂, 作為休閑娛樂, 需要互動, 包裝, 炒作, 更為直接和直觀, 而這種直觀, 就是通過歌手來實現的, 不僅有聽的享受, 也有視覺享受, 不能找長的丑的


古典音樂領域我們記住的有作曲家,這只是基本知識,選擇自己喜歡的演奏還要根據指揮、演奏的樂團,如果是錄音,還要區分具體的版本。古典音樂演奏的內容集中在過去的作品,聽眾對作曲家很熟悉了,更看重的是演奏本身的特點,所以指揮和樂團是非常重要的。沒人會因為「有場貝九的演出」就去欣賞,而某某名樂團演出會吸引很多愛好者,即使不是自己最愛的曲子,也會因為樂團的出色前去欣賞。

流行音樂追逐的是潮流,作曲家太不潮了,不少流行音樂的亮點往往只在歌手本身,作曲家本身不為流行音樂的受眾所關注,深度這個東西,大部分流行樂迷並不關心。


斗膽回答一下,有什麼錯誤還請海涵。我覺得這個問題有幾方面原因吧。

首先,作曲家和演奏家本身並不矛盾。古典作曲家寫得出天外來音彈幾首自然也是拿得出手的。但是在那些個沒有錄音技術的年代,他們身後留下的也只能是曲譜,也就更以作曲家的身份為大家所熟知了。我們現在也時常耳聞莫扎特的神童之賦,貝多芬月光曲的傳世佳話,但是語言顯然是不能表達出演奏本身的魅力。

其次,古典音樂主要以交響曲,多聲部的宗教音樂為主。很顯然,演奏者如果想在一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會難很多。

並且,古典音樂主要以樂器演奏,差異總有,但人們對流行歌手的嗓音差別更為敏感,也就放大了演唱者在曲子中的價值。

最後,我覺得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立場。我們有了微博,娛樂新聞,歌迷見面會,歌手不僅僅是以音樂人出現,更以娛樂明星的身份示人。多媒體技術的成熟使表演者有了更多與聽者接觸的機會,而也許大家最初是因為音樂認識到他們,漸漸難免演化成對個人的喜愛。聽眾只是選擇了他們所接受到的最直接的東西,對演唱者的喜愛也就合情合理了。

再說兩句,樓主說人們常說「某人的歌很有深度很發人深省什麼或者旋律很精彩」,但其實我覺得人們可能只是用某人來更直觀地指到那些歌,本質上還是在說那些歌曲本身吧。雖然流行歌曲和古典音樂在藝術價值上差距很大,但是作為音樂,聽眾只是潛意識地選擇了用那些他們更直觀的可以代表那些旋律的人來指代那些曲子。

不喜勿噴。


我的理解,流行音樂中人聲是最大的樂器,包含音樂的主要信息,所以大多數流行歌曲清唱也可以聽,單純聽伴奏卻感覺沒啥內容。歌手的演繹對流行音樂至關重要。而古典音樂更注重器樂,自然作曲家更重要


大家大都從音樂本身的層面來解釋,基本上就是大家說的這樣。
然而,如果從音樂以外的層面來看,簡言之,錄音技術是很重要的原因,更廣泛來講,和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化和商業化(分工協作)相關,導致了音樂生產的分工,以及聽眾對簡單、具有明顯娛樂特徵、「扁平」藝術作品的大量需求。人們變得更容易記住台前的、表面的東西。


我感覺,這個區別要從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創作動機、價值體現和受眾群體綜合來說。

1.創作動機、付出程度導致作品質量的不同
不失普適性的說,古典音樂作曲家創作更多是為了追去藝術、自發地創作,而且沒有很多商業事務的打擾;流行音樂作曲家則是一種職業、為了完成工作而創作。這兩者的不同導致的結果就是作品層次、深刻程度的巨大差異。
多數情況,古典音樂經常是作曲家幾年時間嘔心瀝血之作,而且作曲家一般不會整天考慮工作的回報率。大多數作曲家都是得到某些貴族、商人的贊助得以生存,所以他們就不需要為了討好觀眾、也不會整天考慮如何去讓自己的作品大賣,從中求取回報等等。而創作動機是否單純的直接結果就是作品質量的高低。
相反,當代流行音樂作曲家或許並不如此,他們在音樂上的投入以及動機完全不能與古典作曲家相提並論。
大多數古典作曲家是窮死的,而且他們往往直到臨死也還在持續創作。可見這種動機和投入不是我們當代作曲家可以比擬的。當然,這些人是經過幾百年的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金子,再過幾百年也許我們之中也有作曲家的名字可以流傳下去(但絕不會是歌手的名字)。

2.作品的質量是古典音樂價值的唯一體現;流行音樂的價值則體現在多方面。
為什麼古典作曲家名垂青古,而流行音樂則是歌手名字口口相傳?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提問:兩種音樂各自因什麼而出名?
古典音樂的唯一評價標準是作品的質量。在當時,即便是頂級作曲家也常會有新作品殺青時惹來一片罵聲的情況。而這種打擊往往可以讓一個偉大作曲家心理動搖以致沉淪。人們不會因為你是莫扎特、你是柴可夫斯基就對你瘋狂追捧。好就是好,不好我就罵,當然很多罵聲在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但這至少說明,對於古典音樂,大家認可的是作品本身,非常單純。所以如果一個樂曲出名,那被銘記的肯定是樂曲的作曲家,不會是演奏家、演出群體。
流行音樂大家也很清楚。音樂本身好壞只是音樂成功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曲子不太難聽,有一兩句可以被人記住,那麼如果它很可能在被某個明星演唱之後、或者作為一個電影、一個惡搞視頻的插曲後迅速火起來,那這個曲子很可能就成為神曲了。而這種流行的方式顯然並不很依賴曲子本身,所以被記住的肯定也不是作曲家,而是那些傳播這些歌曲的媒介,最重量級、最有影響力的媒介必須是:歌手!所以,大家記住歌手忘記作曲家。
你或許聽過,很多流行作曲家為這個歌手、那個歌手寫歌,人家不願意唱之類之類的。但是某一次在一個舞台(好聲音啦、我是歌手啦)上一炮走紅,成為神曲。這種流行方式就非常說明問題。曲子本身成千上萬,一個曲子再好沒有人聽也是垃圾。相反,稍微有亮點的曲子,通過歌手傳播給大眾,就瞬間點擊過億。這就反映了在流行音樂的時代,作曲家沒有影響力,需要通過歌手把曲子唱紅。
唱片公司從來都是包裝歌手,沒聽說過包裝作曲家的。為什麼?因為一個歌手出名了,她唱的歌多半也能出名。但是一個作曲家出名了,萬一他作品不被待見了咋辦?所以,聰明的唱片公司選擇搞紅歌手,讓歌迷認歌手,而不是認作曲家。這樣的話,就可以把很多質量不高的曲子作為私貨塞進一個個專輯,這樣做遠比指望一個作曲家能持續創作高質量曲目來的容易得多。
總之,就是流行音樂的大多受眾欣賞的其實並不是純音樂,而是在追星。他們對作品的質量要求不高,聽聽流行音樂只不過是生活中眾多休閑方式之一而已。

3.受眾群體不同
相比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是風花雪夜。在當時,它的受眾並不是平民百姓,而是皇宮貴族。他們有非常好的藝術、文化修養以及鑒賞水平。這些人懂的真正欣賞藝術。他們深厚的音樂素養讓他們對作曲家異常挑剔,當然也更能明白作曲家的偉大。
或許在他們眼裡,一個作品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作者而不是演奏他們的群體,也至少不全歸功於演唱者的歌喉。他們更懂得,對於一個成功的作品,較之優秀的演奏家、優秀的的作曲家更加功不可沒。
而追捧流行音樂更多的是腎上腺素以及荷爾蒙的分泌。當然流行音樂不乏上佳之作,但是我相信,一個真正懂得欣賞音樂的人,不會坐在家中客廳環繞立體聲中,什麼都不做、只是安靜地欣賞流行音樂。流行音樂更多的是充當跑步時的消遣、工作時的背景音樂,很難把聽流行音樂提升到欣賞的高度。

總之,兩種音樂,它們的產生原因、傳播機制、受眾群體都有顯著的不同。
或許,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本來就不能拿來相互比較。因為他們除了都有音樂兩字之外,沒有任何相同之處。。


原因各種各樣。
1、記者大多隻採訪歌手,大多隻關心歌手的私生活。不知道古典時代有沒有娛記?得請楊冪穿越過去看看情況才知道。
2、影視公司只請歌手拍影視,電視台大多隻請歌手上節目。古典時代沒有影視公司沒有電視台,所以古典時代歌手只是歌手。
3、在當代,「表演」是一個廣義的詞,延伸到舞台以外的傳媒。因此歌手的影響力更大。古典時代,歌唱家離開了舞台,他/她的表演技能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4、當代作曲家、作詞家不參與表演,缺乏與受眾交互的機會,因此即使有名也不如歌手的影響力廣泛。古典時代的作曲家、作詞家由於可以通過紙質文檔傳播其作品,因此影響範圍反而比歌唱家要遠。
5、當代觀眾崇拜舞台上的光鮮形象,嚮往聚光燈下的明星效應,崇尚名利,所以主觀上接受歌手而不是幕後英雄。我猜想古典時代的歌唱家的社會地位沒有作曲家作詞家高,所以古典時代的群眾更崇拜創作者。
6、現代技術,使得逼真的影像記錄資料得以保存,為當代歌手的影響力提供了一個時間上的延續。古典時代,創作者的作品可以留於紙上,而歌唱家的作品隨生命而逝。世界各地的粉絲通過看譜讀書就能體驗作曲家作詞家的作品,而歌唱家的歌聲你只能去現場聽。
6、以及等等。

總之,歌手的各種形象被放大。

當代的很多幕後英雄其實論技術水平並不比歌手差,比如很多製作人、音樂教練,他們自己就是非常優秀的創作者和表演者,水平超過歌手一大截,但是因為工作角色的關係,觀眾不認識他們而已。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古典音樂就是從前的流行音樂,經過數百年的沉澱能夠流傳至今,就變成了古典(古代的經典),古典音樂之所以能夠流芳千古是因為曲子本身,不是演奏它的人。況且演奏過的人已經數不勝數,能記住的只有作曲家了。

如果上面的論述靠譜的話,可以推論現如今的流行音樂,有很小的部分也會成為將來的古典音樂,幾百年後譚詠麟王菲唱的歌也可能已經有無數的人唱過,留下來的就只有旋律和歌詞了,可能沒人會在意當年有紅得發紫的譚詠麟和王菲(就這麼一說,譚詠麟和王菲的歌現在只能說是經典,是否能成為古典,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考驗)

再舉個兩個例子,舒伯特生前不出名,窮得響叮噹,靠微薄的稿費為生,是當時出版商殘酷剝削的對象,但他創作的「流行歌曲」現在大都成為了經典,永遠為世人傳唱。從這個意義上說,林夕現在已經比舒伯特好多了 :-)拉赫瑪尼諾夫生前就是一個傑出的演奏家和指揮家,經常指揮演奏自己創作的曲子(現在還有他的錄音),但我驚奇的發現很多人只知道他的作品。

古典音樂追求的是永恆,只有創作它的人才享有這個榮耀。

另外,我個人不太贊同音樂的好壞和音樂的複雜性有某種聯繫,很多經典的音樂都是很簡單的。


偶像,任何時代都有。之所以古典音樂主要是作曲家,流行音樂主要是歌手,我覺得原因沒那麼複雜,其實就是偶像人數不能太多而已。

人們喜歡一樣東西,就會從中選擇可以記憶的偶像,不光是音樂如此,體育也是,任何帶有娛樂性質的活動都是如此。正常情況下,拋頭露面的肯定容易被奉為偶像,但前提是不能太多。黃河大合唱誰唱的,你肯定記不住,你只能選擇記住作者冼星海,英雄交響曲誰演奏的,足足一個樂隊,你能記住誰?最後也就是貝多芬代表了,古典音樂中雖也有獨奏,但往往作曲家本身就是第一個獨奏的人,當然也被記住,像帕格尼尼這樣的。相反,流行音樂的歌手往往就1個或者幾個人,很容易被記住,作為表演者,就優先被認定為偶像,被記住,一旦他被記住,就不再有其他作曲等偶像存在的空間了。
其實不光古典音樂,百老匯的音樂劇,歌劇魅影、貓、萬世巨星耶穌基督、悲慘世界等等,雖然能記住幾個突出的歌手,大部分還不是被遺忘(你能說出每一個唱過冉阿讓的人嗎?),但只要看過,大部分都會記住韋伯,一樣的道理。


古典音樂以曲動人,且都是經過時間淘洗之後的珍品,演繹家的錄音流傳時間和廣度都及不上音樂本身的傳播。古典音樂中也有作品靠著演繹家出名的例子,比如埃爾加的大小提琴協奏曲。

我覺得現在的流行音樂如果能夠流傳幾百年,他們的作曲作詞也會很有名的。

其實古典音樂界的演繹家出名的也很多,比如卡拉揚、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之流也都是世界巨星的級別,對於未接觸古典音樂的人來說也許不知道,一旦入門,如雷貫耳。有些東西,在不在圈內,會大不一樣。


首先說明我對音樂造詣不深,但是也不煩礙我自己的理解,呵呵,我自己的理解是:

1. 發現一個問題沒有,古典音樂是沒有lyrics的,而且是由很多的人一起演奏,我們在聽古典音樂的需要保持絕對的安靜,因為我們需要等待這些偉大的works重見天日。所以我的感覺是如果古典音樂你要去記住他的演奏者很難,因為人太多了嘛,呵呵;而且,古典音樂是精確的重現前人的偉大巨作,不是說演奏者不重要,而是說,音樂有多偉大很大程度上取決作曲家;換個演奏隊伍,他依然偉大;

2. 但是流行音樂就不一樣了,太多的需要演唱者去發揮的地方,包括包裝情感包括唱功;舉個例子,周杰倫的歌如果不是他唱的,我真覺得....

自己瞎說的,重在參與


推薦閱讀:

周杰倫會不會像邁克爾傑克遜那樣火?
鋼琴學到什麼程度可以即興伴奏或演奏?
如何評價周杰倫代言 OPPO 手機?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比較 | 流行音樂 | A和B的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