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與科學家,誰的想像力更強?


本問題下 @Yuhang Liu 的回答雖然招致很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其實是最貼近科幻作家們自己的看法的答案。以下摘錄數段劉慈欣早期博文與近年來的訪談以說明這一點。雖然不排除他這樣說有出於自謙和尊重科學的立場,但是無論如何,他對科學與科幻所表現出的看法與上述回答是高度一致的:

科幻的靈魂是幻想,科幻小說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幻想的奇麗與震撼的程度,這可能也是科幻小說的讀者們主要尋找的東西。問題是,這種幻想從什麼地方才能找到?世界各個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膽最絢麗的幻想來構築自己的創世神話,但沒有一個民族的創世神話如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理論那樣壯麗,那樣震撼人心;生命進化漫長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媧造人的故事所無法相比的。還有廣義相對論詩一樣的時空觀,量子物理中精靈一樣的微觀世界,這些科學所創造的世界不但超出了我們的想像,而且超出了我們可能的想像。如果沒有科學,我們把自己的腦髓蒸干也無力創造出這樣的幻想世界來。所以,科學是科幻小說力量的源泉。

科學是一座美的礦藏,但科學之美同傳統的文學之美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科學的美感被禁錮在冷酷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經過巨大的努力,才能窺她的一線光芒。但科學之美一旦展現在人們面前,其對靈魂的震撼和凈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某些方面是傳統文學之美難以達到的。而科幻小說,正是通向科學之美的一座橋樑,它把這種美從方程式中釋放出來,展現在大眾面前。

……

我認為科幻小說裡面所描寫的超級技術的出現都是源於理論的進步,如果說基礎理論停滯不前的話,我們技術就一定會受到限制。基礎理論的研究可能是我們人類是否有光明未來的關鍵因素。對於科幻作家而言,我們的故事資源就是從科學和技術裡面挖掘出來的。科學和基礎理論的不斷進步給我們提供越來越多的故事資源,它使得科幻小說與主流文學變得越來越不一樣,我始終認為基礎理論的進步是給科幻作家增添(創作靈感)的福音。

——劉慈欣


想像力是很難度量的東西,如果能有一個評價模型,然後換算成數值就好,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認為科幻作家與科學家這兩類工作都需要想像力,但它們的想像力的方向是不一樣的,因此通常不具備可比性。

在歷史上,有一小部分科學家或資深技術人員也同時是科幻作家,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中國水利水電專家、兩院院士潘家錚等,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也同時是衛星通信理論方面的專家。薩根和潘家錚的科幻作品有一部分內容涉及自己研究的領域,但也同時加入了對自己領域未來,乃至全社會科學精神的思考。克拉克的作品則不局限於衛星通信,而是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命運等深刻問題進行思考,《2001:太空奧德賽》和《與拉瑪相會》等作品,至今仍然是在思想高度上難以超越的佳作。

大部分科幻作家沒有長期從事專業科研的經歷,但他們通常會掌握大量科技知識素材,甚至與知名科學家有很好的聯繫,或者至少有很高的科學素質,具有不斷獲取科技新知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他們的想像力被「激活」,發展成關於科技發展前景和科技進步帶給人類命運改變等話題的科幻故事。

另一方面,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也需要充分施展想像力,方才有可能突破既有認識的窠臼來實現科技創新。比如說,蘇聯曾需要研製一種3倍音速的戰鬥機,在如此高溫之下,傳統的鋁合金會因為摩擦生熱而被「烤軟」,但蘇聯當時的鈦合金技術又不過關。最後,蘇聯選擇使用不鏽鋼製作這種飛機。敢於選擇這樣的「非主流」材料,飛機設計師顯然需要極強的想像力。

由此可見,科幻作家和科學家都是很強調想像力的群體,但兩者的思考方向不同,前者通常思考科技發展對人的影響,後者則通常思考科學理論和技術實踐可能的突破方向。這正如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所言:「科學家會預言汽車的誕生,但科幻作家會預言大城市裡的堵車;科學家會預言飛機的發明,但科幻作家會預言劫機案和航班常旅客獎勵的出現。」

以上解答來源於我熱愛科幻的同事馬之恆。


科幻作家與科學家這兩類工作都需要極強的想像力,但它們的想像力的方向是不一樣的,因此通常不具備可比性。


在歷史上,有一小部分科學家或資深技術人員也同時是科幻作家,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中國水利水電專家、兩院院士潘家錚等,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也同時是衛星通信理論方面的專家。薩根和潘家錚的科幻作品有一部分內容涉及自己研究的領域,但也同時加入了對自己領域未來,乃至全社會科學精神的思考。克拉克的作品則不局限於衛星通信,而是對人類在宇宙中的命運等深刻問題進行思考,《2001:太空奧德賽》和《與拉瑪相會》等作品,至今仍然是在思想高度上難以超越的佳作。


大部分科幻作家沒有長期從事專業科研的經歷,但他們通常會掌握大量科技知識素材,甚至與知名科學家有很好的聯繫,或者至少有很高的科學素質,具有不斷獲取科技新知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他們的想像力被「激活」,發展成關於科技發展前景和科技進步帶給人類命運改變等話題的科幻故事。


另一方面,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也需要充分施展想像力,方才有可能突破既有認識的窠臼來實現科技創新。比如說,蘇聯曾需要研製一種3倍音速的戰鬥機,在如此高溫之下,傳統的鋁合金會因為摩擦生熱而被「烤軟」,但蘇聯當時的鈦合金技術又不過關。最後,蘇聯選擇使用不鏽鋼製作這種飛機。敢於選擇這樣的「非主流」材料,飛機設計師顯然需要極強的想像力。

由此可見,科幻作家和科學家都是很強調想像力的群體,但兩者的思考方向不同,前者通常思考科技發展對人的影響,後者則通常思考科學理論和技術實踐可能的突破方向。這正如加拿大著名科幻作家羅伯特·索耶所言:「科學家會預言汽車的誕生,但科幻作家會預言大城市裡的堵車;科學家會預言飛機的發明,但科幻作家會預言劫機案和航班常旅客獎勵的出現。」

PS:《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美國大眾科學中文版)曾經刊登過科幻特輯(請關注我們的官微「大眾科學」),我會儘快找到補充進來,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科幻作家與科學家的不同之處。


就拿大劉的三體做個例子吧。裡面提到的弦論、曲率引擎等等,哪個不是物理學家先提出來,後來被科幻作家運用的?世界上有哪個物理理論,是先由科幻作家提出想法,然後啟發物理學家系統化形成理論的?幾乎沒有吧,基本都是反過來吧。

在我看來,科幻作品的精彩之處並不在於科學理論方面的腦洞開得有多大,他開得再大也不是他原創的,而是借用了同時代的物理理論思想。當然,我們也沒必要對科幻作品在科學上的嚴格性、準確性過分苛求。對我個人來說,三體這部小說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突破了科幻作品只寫科學幻想的藩籬,而融入了大型歷史敘事,同時又有對大場面的細緻描寫(典型的比如水滴滅艦隊那一節)。但是他場面鋪的太大,以致於最後一部有種收不住了的感覺。。其實最後一本我最喜歡看的還是他對拜占庭帝國那段歷史的虛構描寫(我不記得是不是最後一本了。。),在科幻作品中融入歷史,反而有一種新奇的感覺。至於裡面涉及到的那些科學理論啊,包括他自己的所謂「黑暗森林」理論啊,在我看來主要都是點綴;因為你仔細推敲一下的話,會覺得邏輯上其實不太站得住腳。。


國外的科幻作家不少本身就是科學家。


算了吧,要說想像力,還是得說民科最厲害,相比之下,科學家和科幻作家全都弱爆了,


想像力跟這沒關係,這種問題沒有意義。
不論是科學家還是科幻作家(或者乾脆就說作家),知識量和思維能力都比想像力更重要,事實上,想像力正是基於知識和思維的結果。
《進化論》就是一個十分具有想像力的理論,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個理論甚至可以算是「瘋狂」,按現在的話說,就是達爾文腦洞太大。但《進化論》並不是達爾文坐在家裡腦補出來的,而是大量的觀察和思考的結果,想像力只是銜接它們的橋樑。
和達爾文差不多同時代的另一個人,儒勒凡爾納,我覺得這才是腦洞大的出奇,從今天看,這貨完全就是個先知。可是腦洞這麼大的凡爾納,他的作品其實更多的也是基於對當時已有的科學成果的延伸。作為「科幻之父「的凡爾納,他的作品更像是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想像力只是為那個技術爆炸的維多利亞時代塗上了更加瑰麗的油彩。

不管是達爾文還是凡爾納,知識和思考,都是比想像力更重要的東西。

呃.......可能科幻作家比科學家還多了那麼點」情懷「吧......

那麼一個更有趣的問題來了
——喬治威爾斯、儒勒凡爾納、弗蘭克赫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尼爾蓋曼、星新一、劉慈欣.....

誰的腦洞比較大?


首先,科學家的想像力和科幻作家是不同的。科學家的想像力是提出新的概念,而科幻作家的想像力是從一個科學概念輻射出去。例如:

科學家提出「猴子悖論」,科幻作家劉慈欣寫出《詩云》;

科學家提出「千年蟲」理論,科幻作家楊平寫出《千年蟲》、何夕寫出《禍害千年在》;

科學家提出「蓋亞理論」,科幻作家長鋏寫出《扶桑之傷》;

科學家提出接近光速時間會變慢,科幻作家寫出……(此處省略好多字);

科學家提出平行宇宙理論,科幻作家寫出……(此處省略好多好多字);

……

其次,科幻作家有時會在作品中提出對一個科學問題的解釋,這個解釋當然經不起推敲,但卻可以創造出一個非常優秀的故事。最典型的莫過於劉慈欣的《三體》系列中的「黑暗森林」理論。

當然這麼做的人不止劉慈欣。王晉康的《天火》、何夕的《傷心者》等作品也都有對科學未解問題的設定,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幻作家在想像力方面優於科學家。

另外,科幻作家還會基於目前的科學理論去設定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有非常特別的性質。比如科幻世界上的一篇文章《垂直世界》,還有柳文揚的《一日囚》以及長鋏的《674號公路》,當然也包括拉里尼文的《環形世界》。有趣的是,這些世界的設定大部分符合科學規律,《環形世界》初稿由於空間站的運動方式不符合物理規律,作者還專門重新寫作了。這些世界的構想不是科學家的工作需要,但卻依然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科幻作家想像力優於科學家。

最後,科幻作家的想像力,其實並非是無用的,它可以表達人們對科學發展方向的期望,也可以引發人們對科學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的思考。《小靈通漫遊未來》這部科幻,現在還是科幻嗎?裡邊的很多設想都已經實現了。雖然實現這些設想是科學家的事,但是能說科幻作家沒有用嗎?

所以我認為,綜合考慮,科幻作家的想像力要強與科學家。

當然了,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因為科學研究要求嚴謹,科學家的想像必須建立在嚴謹的邏輯上,並且還需要解釋實驗現象。而科幻作家則沒有這個要求,他們是為了把故事寫精彩。如果科學家的想像力超過了科幻作家,我覺得反而不合理。一種情況是這個科學家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比如專利局的小職員;另一種情況就是民科吧_百度貼吧里的大神了。


科幻小說作家要考慮讀者……
科學家不用……


毫無疑問,在「科學幻想」的領域來說,科學家(此處特指理論物理學家)的腦洞一定開的比科幻者大。

最近正在學習廣義相對論,幾乎每個學過這門課程的人都會直覺的想到能不能把時間和空間的「糾葛」為我所用,也就大概是電影《星際穿越》和小說《三體》中星際旅行的方法。

很多在科幻小說中看起來瘋狂的想法,只是某個微分方程的某個解而已,或者是某篇無人問津的論文中的想法。

物理學家的腦洞開的還是很大的,最近看網易公開課上Leonard Susskind對於大撕裂理論的評價,「這個理論會一直發展,直到它登上紐約時報,最後進入收集爛物理想法的垃圾桶中」,且不論Leonard Susskind教授對於這些理論不屑一顧的態度,但是事實上很多非常開腦洞的idea都被扔進廢紙簍了,大眾看不到而已。

單就廣義相對論中的奇怪想法,也超過很多大眾能想像的程度了。至少如果沒有人告訴我我從二十層樓掉下去會摔死的原因是我和地球之間的時空不是平直的而不是因為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吸引著我我是絕對想像不來的。

在廣義相對論這種史詩級別的腦洞面前,二十世紀初的科幻作家寫的那些星際旅行的無聊小說,又算什麼呢。

當然啦,一直有個願望,就是書讀的足夠多了去寫寫科幻小說。


當然是科學家了,為了拿經費,proposal 寫的一個比一個天馬行空……

然後我又想到了當年中微子超光速時,一夜之間 arXiv 上想像力全開的盛況……

……
……
……
……
不過說真的,和現代物理里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腦洞比起來,科幻也就是幼兒園水平……


有這麼一個關於科幻小說家的典故,這個典故有兩個版本。
版本1是說當年曼哈頓計劃在進行的過程中,有位小說家出版了一本小說,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原理上接近原子彈的武器,結果被抓起來調查,但最後發現曼哈頓計劃並沒有泄露,他完全是靠自己的腦洞,憑空想像出來的。

版本2是說,這個小說家早於原子彈的發明前,就在自己空想的小說里描述了一種會連鎖爆炸的炸彈,有人,看見了他描寫的這個武器後,才開始設想創造這個武器的可能性。

無論哪個版本是真的,據說這個小說家在有生之年看見自己描寫的一種擁有巨大殺傷力的武器,在地球上的一個島國爆炸,傷及無數。


且看他們的名稱:
科幻作家:科學——幻想——作家
科學家 :科學家
二者的想像力相比,前者更加複雜,後者更加深刻
科幻作家:「孩子,歡迎來到我創造的這個神奇世界。」
科學家:「你絕對不會相信,這是上帝昨晚告訴我的!」
想像力是人類精神的核心,我們將永遠不會停止:我們若不更加深邃,定將更加複雜。我們將永遠處於膨脹著的可能性視界之中心。
以上,謝邀。


誰給你灌輸的觀念,認為科學家是靠想像力吃飯的?


謝謝邀請

中餐大廚和西餐大廚比拼廚藝是沒問題,但如果比的是誰燒菜放得鹽多,就沒意思了。

以前討論過科幻和魔幻哪個更有想像力,作為幻想小說的兩大分支,確實有話題。當然,之所以願意進來扯兩句,是希望把問題改一改:最具想像力的科學家與最具想像力的科幻作家相比,誰的想像力更有逼格!

這麼改,不僅因為群體與群體不好比較想像力,更出於科學家這個群體本身的差異性,就是說,科學家和科學家的逼格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妨來看看《生活大爆炸》的人物設定:

謝耳朵——在理論物理學家的心中,真正的科學家只需要大腦。這個大腦唯一的作用就是提出驚人的想法,無論這些想法多麼遠離普遍人的經驗,他們只需要告訴大家,未來的實驗會證明的,如果未來的實驗也不能證明,對不起,我還是對的。

Leonard——實驗物理學家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物理學家,雖然他們也叫Doctor,他們的頭銜里也有一個physics。他們證明自己想像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找錢巨多的錢來設計各種匪夷所思的實驗把所有能揪出來的原子質子什麼子統統轟一遍去證實前一類物理學家提出的不需要負責的理論。他們最大的幸運是比前一類物理學家更有機會拿諾貝爾獎這種娛樂外行人的東西,他們最大的悲催,就用盡一生的才華,去證明一個看上去很美實際上是錯誤的但又無法證實其是錯誤的理論。

Howard——MIT出身的工程師是科學家嗎?Leonard好歹還有個Doctor可以安慰一下自己,Howard引起為驕傲的第一件事MIT的工程學學到頂也就是個Master。在普遍人眼裡,工程師是科學家,在科學家眼裡,工程師就算上了太空,也只是個太空狗。是的,最幸運的工程師和最悲催的科學都可以上太空,前者去是因為宇宙飛船不需要船長和水手,只需要一個身體結實不胡思亂想的修機器的;後者上去是做科學實驗的,只不過自身是實驗對象,看看離開地球的科學家們是不是會變得更聰明一點。


來給個科學家想像力的逼格排序:

理論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天文等基礎科學家,實驗物理學家》醫學、計算機、化工應用科學家》工程師科學家

扯遠了,回到正題

一、什麼是想像力?科學家的想像力與科幻作家的想像力有什麼不同?

海德格爾說過:「所有的爭論都是名詞解釋的爭論。」因此,不把想像力的定義搞清楚,都是張飛戰秦瓊。

我對科學家的想像力有兩個維度:

1、反直覺

直覺是普遍人感受世界的方式,也是科學家的最大敵人,而戰勝直覺的,就是科學家的想像力。

蘋果落向地球,這是直覺,蘋果與地球彼此吸引,這就是想像力,所以牛頓是有想像力的。認為萬有引力是超距的引力,是牛頓之後的直覺,但愛因斯坦說,根本沒有什麼超距的引力,而是時空彎曲的結果,所以愛因斯坦也是有想像力的。

歐幾里德幾何源於的五大公設:任兩點必可用直線連接;直線可以任意延長;可以任一點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圓;所有的直角皆相同;過線外一點,恰有一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這些都是直覺,所以歐氏幾何是一套嚴謹的數學系統,但談不上多大的想像力。而羅巴切夫斯基另闢蹊徑,假設第五公設不對的話,從而推導到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非歐幾何,數學從此走上喪失確定性的不歸路。羅氏幾何就是建立在非直覺基礎上的想像力。

2、誕生在推理證實前

邏輯推理是基礎的科學方法,但光靠推理是推不出極具想像力的東西的,也就是胡適說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貧下中農出身的法拉第因為不懂數學,幾乎所有的發現都是在永無止境的實驗中,對那些常常被人忽視的現象,作出大膽的假設,再不斷地設計新的實驗中產生的。所以法拉第是有想像力的。

而數學根基深厚的麥克斯韋以電磁基本定律的四元方程組而聞名於世,兩人同樣偉大,但我們說麥克斯韋並不以想像力見長,因為之前幾乎所有的物理學家都認為光電磁三者一定有不同尋常的聯繫,而大鬍子硬生生地把這些混亂紛紜的現象歸納成為一種統一完整的學說。

所以同樣,我認為科幻作家的想像力也有兩個維度

1.故事的建構能力

在比較之前,不能因為兩者都帶個「科學」二字,就混為一談。科幻小說首先是一種藝術形式,其次是一種類型小說。前者決定了科幻作家的想像力是藝術的想像力,而不是科學的想像力;後者決定了科幻小說的想像力受到的無形限制並不比需要實證的科學家小。

故事是科幻小說最根本的東西,拋開這個,科幻就和科普沒兩樣了。

我們常說《三體》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看,因為第二部故事想像力建立在更現實的土壤上。如果僅僅談想像力,兩部相同精彩。第二部有黑暗森林,第一部有三體輪迴,第二部有面壁計劃,第一部有質子封鎖。但無論是三體世界的生滅輪迴,還是質子對科學研究的封鎖,都與一般讀者的生活經驗有巨大的隔膜,不易引發共鳴;而黑暗森林是現實世界關係的魔幻化體現,而面壁計劃更象是宮斗戲的科幻扭曲放大,歷來為中國讀者喜聞樂見。

所以,科幻作家的想像力在於對現實世界的放大、魔幻、扭曲,而不是遠離,而科學家的想像力是可以與現實無關的,特別是搞理論研究。

2.科學的演繹能力

硬科幻的魅力所在,我們常常用「點子密度」這個指標去衡量。大劉和中國另一位科幻作家王晉康,如果從小說的可讀性、藝術水準上看,基本同一檔次,但單就「點子密度」這個指標,大劉遠遠走在前面,可以稱得上是令人咋舌的世界級高手。
這一點後面會詳細講到。

二、科學家的想像力是如何爆發的

表面上看作家比科學家更需要想像力,藝術創作嘛!但如果討論逼格就不一樣了,科幻作家的想像力膨脹,頂多留下一部驚人的作品,而個別科學家的想像力小宇宙一旦爆發,那改變的就是整個世界。

讓我們來看看理論物理學家的想像力逼格爆發的場景,以下內容選自曹天元的《量子物理學史話》,講述了海森堡在發表「測不準理論」之前的糾結與自省,說實話,對於一個非理科專業的人而言,這本書寫得真好——

   窗外夜闌人靜,海森堡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領。他愁腸百結,輾轉難寐,決定起身到離玻爾研究所不遠的Faelled公園去散散步。深夜的公園空無一人,晚風吹在臉上還是凜冽寒冷,不過卻讓人清醒。海森堡滿腦子都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矩陣,他又想起矩陣那奇特的乘法規則:

   p×q≠q×p

   理論決定了我們觀察到的東西?理論說,p×q≠q×p,它決定了我們觀察到的什麼東西呢?

   I×II什麼意思?先搭乘I號線再轉乘II號線。那麼,p×q什麼意思?p是動量,q是位置,這不是說……

   似乎一道閃電划過夜空,海森堡的神志突然一片清澈空明。

   p×q≠q×p,這不是說,先觀測動量p,再觀測位置q,這和先觀測q再觀測p,其結果是不一樣的嗎?

   等等,這說明了什麼?假設我們有一個小球向前運動,那麼在每一個時刻,它的動量和位置不都是兩個確定的變數嗎?為什麼僅僅是觀測次序的不同,其結果就會產生不同呢?海森堡的手心捏了一把汗,他知道這裡藏著一個極為重大的秘密。這怎麼可能呢?假如我們要測量一個矩形的長和寬,那麼先測量長還是先測量寬,這不是一回事嗎?

   除非……

   除非測量動量p這個動作本身,影響到了q的數值。反過來,測量q的動作也影響p的值。可是,笑話,假如我同時測量p和q呢?

   海森堡突然間像看見了神啟,他豁然開朗。

   p×q≠q×p,難道說,我們的方程想告訴我們,同時觀測p和q是不可能的嗎?理論不但決定我們能夠觀察到的東西,它還決定哪些是我們觀察不到的東西!

   但是,我給搞糊塗了,不能同時觀測p和q是什麼意思?觀測p影響q?觀測q影響p?我們到底在說些什麼?如果我說,一個小球在時刻t,它的位置坐標是10米,速度是5米/秒,這有什麼問題嗎?

   「有問題,大大地有問題。」海森堡拍手說。「你怎麼能夠知道在時刻t,某個小球的位置是10米,速度是5米/秒呢?你靠什麼知道呢?」

   「靠什麼?這還用說嗎?觀察呀,測量呀。」

   「關鍵就在這裡!測量!」海森堡敲著自己的腦殼說,「我現在全明白了,問題就出在測量行為上面。一個矩形的長和寬都是定死的,你測量它的長的同時,其寬絕不會因此而改變,反之亦然。再來說經典的小球,你怎麼測量它的位置呢?你必須得看到它,或者用某種儀器來探測它,不管怎樣,你得用某種方法去接觸它,不然你怎麼知道它的位置呢?就拿『看到"來說吧,你怎麼能『看到"一個小球的位置呢?總得有某個光子從光源出發,撞到這個球身上,然後反彈到你的眼睛裡吧?關鍵是,一個經典小球是個龐然大物,光子撞到它就像螞蟻撞到大象,對它的影響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絕不會影響它的速度。正因為如此,我們大可以測量了它的位置之後,再從容地測量它的速度,其誤差微不足道。

   「但是,我們現在在談論電子!它是如此地小而輕,以致於光子對它的撞擊決不能忽略不計了。測量一個電子的位置?好,我們派遣一個光子去執行這個任務,它回來怎麼報告呢?是的,我接觸到了這個電子,但是它給我狠狠撞了一下後,飛到不知什麼地方去了,它現在的速度我可什麼都說不上來。看,為了測量它的位置,我們劇烈地改變了它的速度,也就是動量。我們沒法同時既準確地知道一個電子的位置,同時又準確地了解它的動量。」


……


   海森堡的這一原理於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學雜誌》上發表,被稱作Uncertainty Principle。當它最初被翻譯成中文的時候,被十分可愛地譯成了「測不準原理」,不過現在大多數都改為更加具有普遍意義的「不確定性原理」。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種理論像量子理論的哥本哈根解釋一樣遠離我們的生活常識。「閉上眼,你無處不在,睜開眼,你就在身邊」——這不是情書,而是科學。


三、科幻作家的想像力是如何被毀掉的?

大劉曾經把科幻小說分為四類:1.偽科幻:那些把科幻做為外衣的武俠和言情(大劉實際指的是倪匡);2.技術型科幻:把現有的技術進行超前一步的應用所產生的故事(大部分科幻小說都是這個層次的);3.理念型科幻:想像未來可能出現的技術,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很多有影響力的科幻都是這個層次的,《三體》的前2.5部,)。以上三類是目前最常見的科幻,它們的共同點在於,其中所描寫的世界都是運行在已知宇宙規律之下的,而第四類科幻是指導所幻想的是宇宙規律,並在其上建立一個新世界。

明顯可以看出,其想像力是依次增長的,大劉舉了幾個第四類科幻的例子:

這是最高級的科幻,因為沒有比幻想宇宙規律本身更純粹的科學幻想了;同時也是最難寫的科幻,比如把萬有引力與距離的關係改一下,成線性或3次方,那宇宙會變成什麼樣?這絞盡腦汁也難想出來。縱觀世界科幻史,這類作品很少,成為經典的更少,目前科幻界評價較高的有《重冰》和《博彩世界》兩篇,都是美國人所作,前者描述冰的比重突然變得比水大對世界產生的後果(同志們可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呵呵。),後者則描寫一個以打賭為基礎的社會,但以上作品所改變的自然和社會規律都不太基本。《巴比倫塔》也有這方面的影子,克萊門特寫了一些類似的小說,且此公科學功底深厚,很少出錯,但那些小說並不好讀,看它們比看《第一推動》都費神。這類科幻與神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它要在自己創造的宇宙規律下使世界自洽,這是寫科幻時最難的思想體操,是造物主的活兒。

我的看法比大劉更進一步,之所以第四類科幻是最高級別的,不僅因為它對對作家的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它對於讀者的閱讀挑戰太高了,簡單地說,想像力太豐富的結果就是——看不懂!不!好!看!

舉個例子:《三體》第三部的最後一部分(程心逃離太陽系之後的內容)顯得非常突兀,很多人覺得小說應該到此結束。事實是,這部分是大劉力圖將《三體》引入科幻小說的第四重境界——創造新世界。然而結果很悲催,很多人都覺得最後一部分不好看。

如果剝離《三體》的前2.5部的科幻部分,這仍然是一部講述奮起反抗異族入侵的精彩故事,前面大劉的想像雖密集,但仍然在普遍人的經驗範圍內,但到了最後一部分脫離了故事母題,成為一部獨立的純粹的科幻小說後,讀者便無所適從了。絕大部分讀者的大腦在閱讀太空的小說時,只是把地球上的經驗簡單的搬了家而已,連突破萬有引力都很難,別說是想像擁有不同物理常數的小宇宙了。

水滴很好想像嘛

小宇宙只能想像成這樣了

頂多是這樣

當科幻小說的想像力不夠豐富時,讀者覺得沒勁,當科幻小說的想像力超越了讀者能理解的範圍時,讀者還是會覺得沒勁。科幻作家必須在幻想與現實之間把握微妙的平衡。


所以我會給題主一個明確的回答:因為科學家的想像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在他們的世界裡,不需要上帝的存在,也不需要別人的肯定,甚至部分理論物理學家連科學實驗的實證都不需要,而科幻小說作一種需要讀者的藝術形式,他們的想像力受到讀者無形的限制,所以,如果把想像力的比賽比喻成百米跑,科幻作家的贏面要大一些,如果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的話,那結果必然是科學家跑在前面。


個人文章專輯見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
以及個人微博號「人神共奮的李剛」


說科幻作家想像力更好的,估計是沒領教過理論物理學家的腦洞————大到無從理解。

最著名的說濫了的比較早的:虐貓狂魔薛定諤,其背後是海森堡/薛定諤/波恩等一大波腦洞,令人崩潰(包括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例如「世界是不確定的/概率的」、從而引發一個調侃「月亮在我們看它之前是不存在的」。

中古的資訊理論的腦洞:世界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大堆信息在運算而已。整個宇宙等同於宇宙邊界的球面所儲存的信息。Matrix之流的想像力根本不夠看好么。

近一點的,例如弦論的腦洞,空間是11維的,你們夠了好嗎?廣大觀眾還在為《Interstellar》而覺得燒腦無比呢。
還有,比如「時間可能是個錯覺,可能根本不存在」......
還有,物理法則可能是演化來的......
......

作為凡人,我覺得什麼祖父悖論、黑洞拉、多重宇宙之類的已經很好理解了,可是上述腦洞所需要的數學功底實在超越了普通人的能力範圍。科幻作家至少要寫給讀者看吧,和這些完全已經跑到不知哪裡去的物理學家比起來,實在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啦。
我一直覺著,世界上最好奇、最可怕、也最勇敢的,就是這些物(ke)理(xue)學(guai)家(ren)了。


先說想像力究竟是什麼。

想像力是指人在已有的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比如你開車堵車了,然後你看到鳥在天上飛,馬上想像出汽車在天上飛的形象,這就是想像。而科幻作家的創作過程就是把頭腦中的想像通過文字描繪出來。

這其實跟科學家尤其是理論物理學家在研究時運用的能力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

科學家運用的是「抽象」能力。也即:從具體事物中抽出、概括出它們的共同方面、本質屬性與關係等,而將個別的、非本質的方面、屬性與關係捨棄(比如具體的形象)。

————————————————

所以僅用想像力來評判的話,顯然科幻作家完爆科學家。


問題本身並不成立。因為無法比較。即使可以比較,也沒有任何意義。
科學家和科幻作家都是人,都沒法超出人類的體力腦力等的限制。
落實到具體某一個科學家,具體某一個科幻作家。每個人之間的,開腦洞的能力和方向也有不同。
不能用籠統的一類人(如,科學家,科幻作家)來具體指代其中任意一個人(如,張華,李明)。硬要這樣指代,這個偏差就大了。
你的想像力是否強,和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有用,以及你的作品或研究結果是否受歡迎,本身並沒有任何關聯。而且,面向普通公眾的一般科普文章,和大眾化科幻小說,往往不需要過強的想像力,否則普通受眾會看不懂。
腦洞多大並不重要,影響力多大也不重要,關鍵的是,你想出來的東西和世界的運行機制是否合拍,是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古代亞里士多德可謂能力強,影響力大。他提出的重物比輕物下落快,當年無數人迷信。這個腦洞不可謂不大。然而被實踐證實,他的這個腦洞卵用也沒有。(當然,亞里士多德的其他一些腦洞,至今有用的仍然有不少。)
古代地心說流行的時期,各種本輪均輪疊加,腦洞不可謂不大。然而實踐證明它是錯誤的,腦洞再大,不過和虛構的魔幻科幻小說是差不多的東西。
腦洞大沒有用,經得起實踐證明的腦洞,才是好腦洞。
畢竟腦洞沒卵用,實踐出真知。


想像力是個人的能力,不是一個群體的能力。假如將題煮的問題換一換,改成:「中國人跟美國人誰更有錢?」——無論定論是哪一邊,都可以舉出反例來。所以這個問題其實無棱兩可,沒有答案。

撇開這種個體現象,從更大範圍的角度去看把。首先就把「作家」跟「家」去掉,只保留科幻和科學。傳統而言,科幻給普羅大眾的印象是充滿想像力的,超越科技的。但實際上,科學本身也有許多充滿想像力的內容,只是因為科學在背後必須有嚴謹的理論和邏輯依據,一般人若沒有從事和研究這個領域者難以掌握箇中的語言工具,因此無從了解。例子我就不班門弄斧,從事這方面的高手一定會舉出一大堆來。

對我來說,科幻跟科學是相輔相成的一對雙胞胎。或曰「硬幣的一體兩面」。有時候科幻提出一個充滿想像力的願景,而科學將之實現;反之,科學展現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未來,而科幻將其發揚光大。兩者同時在奔跑,到底誰先衝到終點?我想,除非人類滅亡或者成為了永恆,否則這個問題都將沒有答案。


科幻小說里,科學只是一種調味料
主要食材是:
1.經過精心腌制掩蓋了腥臊味、盡量不引起政府反感的政治理念

2.切成各種形狀,五顏六色,裝飾擺盤用的道德、倫理和人性

3.難以理解,難以分辨具體組成,醬汁狀地哲學

而科學家呢,更像挖礦的礦工,沒挖到前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體現想像力的地方是——到底是往左挖還是往右挖……

這兩者對比想像力,明顯是後者更厲害。科幻作家是有現實參考,對它們進行文學上的處理。而科學家,更多的是空想……

很多人可能會反駁我說——科學家不是空想,科學是用公式算出來的……
我不這麼認為,很多科學大發現大變革都是科學家自己腦袋裡有了答案,再用公式去推倒證明的。


推薦閱讀:

TAG:科幻 | 科研 | 科幻電影 | 科學家 | 科幻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