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神經騙局」?

曾經看到一個「你可以通過掃描人腦來讀取人們的想法和情緒」的說法:

一隊科研人員在紐約時報里發了一篇「你愛你的iPhone」的專欄,他們說他們在給16個被試看iPhone振鈴的視頻的時候掃描了他們大腦,掃描儀顯示大腦的一個區域(腦島)發生活動,他們認為這個區域與愛和同情的感受相關,所以看到了腦島活動就意味著受試者對他們的iPhone有愛意,但事實上腦島不僅與正面情緒有關,它也和憤怒、記憶、語言、注意力、厭惡和痛感……有關,這就是典型的只挑自己想要的結論……

不過這類文章經常能見到,比如說「巧克力能幫助你做出正確決策」、「催產素導致女人約炮更容易動感情」blabla……目前還有那些著名的神經騙局?他們都是通過什麼方式達到魚目混珠的效果的?


謝謝 @劉柯 邀請。

我個人認為題主想要問的是(1)為什麼有這麼多的魚目混珠的『科學文章』 還有(2)我們怎麼區分真偽。

我先引用尼採的一句話『最壞的讀者(在這裡是這類「科學」作者)像是掠人財物的士兵:他們拿去一些他們所能用的(掠奪了基礎神經科學,精神病理學的研究成果),污毀了(玷污了科學心理學多年苦心經營的理論方法),攪亂了那些剩餘的(攪亂了大眾對心理學研究的認識),冒瀆了整體(完全玷污了科學本身)。』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覺得有兩類可能:(1)作者本身搬弄是非,只挑自己想要的結論。(2)新聞工作者在轉述已有科學成果時,因為自身科學功底原因的誤讀。

針對第一點,這是嚴重的問題。比如說題主講的「你愛你的iPhone」研究就是犯了嚴重錯誤,在科學期刊發表編輯會直接斃掉那種。文章內所提到的腦島(甚至每一個腦區不只是一個功能。簡單的把腦島活動——愛情——你愛手機,這樣強行聯繫,先不說是統計學上的錯誤接受(我接下來會解釋),也是對神經科學的不當應用。這一類文章很好區分,它們的主要特點就是在講述某個腦區或者神經區塊作用時避而不談其多樣化,只談和研究相關的,也就是只挑自己想要的結論。

針對第二點,我只能說是媒體的自身缺陷,他們喜好那種轟動內容,但是轉述時很難把握好科學的尺度。最為經典的例子,甚至很多心理學工作者也會犯錯的地方,就是把相關關係(correlation)解讀為因果關係(causalation)。我來舉個經典例子:有科學家發現小學(注意是小學期間)里,孩子的鞋子尺碼和孩子的算數能力有相關,然後他得出結論鞋子尺碼越大孩子越聰明。這個例子就是典型的對統計概念誤讀,首先相關只能說兩個變數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並沒有因果關係。在這個例子裡面,真正起因果關係是孩子的年齡,年齡和鞋子尺碼以及算數能力都有因果關係;很顯然一個因果關係下的兩個變數自然有著線性關係(換句話說就是年齡決定了鞋子尺碼和算數能力,自然而然的鞋子尺碼和算數能力可以隨著年齡變大一起提高)。在這裡也就能看出相關關係和因果關係差別很大,完全不能等效而言。其次,很多人難以注意的是,在例子裡面,該人把算數能力和聰明加以了混淆。我在這不討論聰明和算數的關係,就是想說這類「大新聞」得仔細看看,小心分析,不然有可能會被換來換去的概念麻痹和迷惑。


最後呢,我可以給大家一個網站,是國外一群各個專業的科學家匯聚在一起的網站,專門用科學視角拆穿和解說很多新聞報道科學研究裡面的錯誤和謬誤。我知道這個網站因為我碩士導師也在裡面。我稍微安利一下,格拉斯哥心理學系的Lisa DeBruine博士,她專攻進化心理學,面孔識別,女性研究,尤其是進化心理學背景下女性激素對面孔喜好的研究;BTW其實之前報道的英國科學家繪製各國平均面孔的其實是一個記者借用Lisa的軟體做的,和她沒關係。。。。
網址在這邊on WordPress.com


先上原文鏈接 -- You Love Your iPhone. Literally.
我掃了一下這篇文章,又google了一圈這篇文章的相關內容(有無發表,學科內評論等)。我想就此發表一點意見:

  • 該研究並未正式發表在任何學術期刊上。意味著 a. 無法獲取更多細節進一步討論 b. 沒有經過peer-review,可靠性無法得知(這並不意味這個研究就毫無意義)
  • 「以通過掃描人腦來讀取人們的想法和情緒」,是一個不成熟的夢想,目前已經在實驗條件下部分拙劣的實現,這一類方法一般採用了機器學習等方法,稱為 decoding 。甚至有人『解夢』提取了夢中看到的物體有哪些,見 夢裡的信息在現在或者將來是否有可能被提取出來?
  • 扭腰時報這篇『科普』看起來不是一個 decoding 研究,而是最常見的推斷性研究。由此,我認為該研究連上述拙劣的『讀取人腦』都算不上,沒法說這就是『愛』
  • 科學和生活差很遠,極容易被誤解。心理學/認知科學的很多話題,看起來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科學概念和生活概念有聯繫,但不等同。
  • 多巴胺不是快樂的源泉,催產素也不是愛情分子;腦子裡並沒有任何一塊區域,可以決定了老年痴呆或者抑鬱症;沒有任何一個區域負責『憤怒、記憶、語言、注意力、厭惡和痛感』。在描繪人心靈的時候,簡單還原論性質的結論,一定是錯的。
  • 現代社會有個困境,人們一方面已經坐享科學的果實;另一方面,作為個體難以擺脫『人性』,只會去相信他願意相信的東西。我們認同那些看起來很『科學』的東西,就連各種推銷也毫不猶豫的宣傳他們是『高科技』產物。另一方面,推銷又會利用這個人性弱點,宣傳諸如『絕不含化學物質(你TM逗我?)』,或者利用案例來影響你的決策。所謂披著科學外衣跳大神。
  • 上述矛盾的部分解決方案:1. 多看靠譜書 2. 交一點靠譜朋友,問下專家不會錯太離譜

以為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


我能想到的是lobotomy (腦前葉切除術?)。這一技術一度風靡於40年代,二十年內做了兩萬例左右這個手術。最簡單的花費不到30美金,用一把勺子插進眼角就能做。一開始用語治療seizures and epilepsy ,後來吹的神乎其神,什麼改變性格的功效都加上了。現在lobotomy管制的非常嚴,因為它對cognition影響非常大。


一些女人穿得少且打扮

一些從事不良職業的女人穿得少且打扮

推導出: 那些穿得少且打扮的女人是從事不良職業的女人


這個思維可以運用到很多社會歧視層面


推薦閱讀:

孩子智力主要遺傳媽媽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冷凍過的大腦可以保留記憶嗎?
為什麼在感到焦慮的時候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

TAG:神經科學 | 營銷騙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