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是怎麼長的?不應該越長越小嗎?
貝殼是靠腺體分泌含鈣物質長的,可腺體在貝殼裡面,分泌起來不是應該越長越小嗎?
瀉藥。
鄙人的專業里正好有古生物領域,以前也曾經好奇過這個問題。關鍵是怎麼變大的不好理解,我自己畫了個圖,希望可以幫助理解。
貝殼啊,算是海邊跟小螃蟹齊名的好玩之物了,不僅好玩好看,還可以吃。
漂亮的貝殼(圖自百度百科)
貝殼,泛指軟體動物的外殼。具有一種特殊的腺細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護身體柔軟部分的鈣化物,稱為貝殼。
貝殼其實是一個統稱,包括的生物類型很豐富。
貝殼的結構
貝殼的主要成分為95%的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素。一般可分為3層,最外層為黑褐色的角質層(殼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蝕的作用,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殼質素構成;中層為稜柱層(殼層),較厚,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稜柱狀的方解石構成,外層和中層可擴大貝殼的面積,但不增加厚度;內層為珍珠層(底層),由外套膜整個表面分泌的葉片狀霰石(文石)疊成,具有美麗光澤,可隨身體增長而加厚。
貝殼生長,靠的是外套膜這個結構。
軟體動物套膜通常由3層組成:
靠近體外的細胞為表皮層,含許多腺細胞,能分泌貝殼。
中層最厚,為皮層,由肌肉與結締組織交織而成。
內層亦為表皮層,靠近內臟團的細胞,常生有纖毛,依靠纖毛擺動獲得呼吸、排泄等生理功能需要的水流及食物。
腕足動物的套膜與殼緊密結合,由套膜外層表皮伸出許多含分泌細胞的管狀突起達到殼的角質層。
貝殼最先分泌形成的是外殼層,由外套膜的外部形成。外殼層形成之後,碳酸鈣才在外殼層的內面,形成中殼層和內殼層。
貝殼是來自於外套膜的分泌物,成長中的貝類,肉體逐漸長大,外套就被推著向外移,分泌物就從殼口外唇及殼軸上一直疊上去,於是貝殼類就沿著螺旋方向長大。
未成熟的貝殼與長成的貝殼非常類似,只是大小不同。雙殼綱貝 類沿著兩殼邊緣生長,貝殼長大後生長方向並不改變。腹足綱類則沿著螺管的殼口以自我盤卷的方式生長。
關鍵問題:
整體如何變大?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小貝殼怎麼變大。
貝殼是不會脫殼的,而是沿著殼的邊界分泌新的礦物,使其增大。
具體來說:
螺旋形狀的殼,就是在開口位置,一圈一圈的分泌新的殼體,使殼沿著開口變大。
兩瓣形狀的貝殼,是沿著兩個殼的兩個半圓的周緣,就是非閉合一側的殼的邊分泌新的礦物,使其生長變大。
我隨手畫了個圖,以便於理解:
地學價值:
軟體動物在地質歷史時期中有很多可作為指示沉積環境的指相化石。在世界和中國寒武系的最底部,已有單板綱和其他軟體動物化石出現,中生界的不少菊石成為洲際範圍內劃分、對比地層的帶化石,有些可用以了解古水域溫度和含鹽度等;蝸牛化石能反映第四紀氣候環境。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貝殼的小詩(如果有人看的話)
大海音譜上的
一個音符
我知道
你跳躍了很久
當你的稜角被海水拋光
你不得不撫摸沙灘
淆然地
把自已的故事
寫成詩篇
無奈地交給沙灘發表
最後
收集在每天都會到來的
小姑娘的籃子里
讓她微笑
當然不是從外往裡長了……那就成死殼膛兒的了……
瓣鰓綱(雙殼綱)動物還有部分腕足門動物,也就是俗稱的「貝類」(實際貝類只包括前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前者兩殼對稱,後者不對稱),它們的特點是有兩個上下閉合的「殼」,殼大致為三角形或橢圓形,這對殼可以繞一個絞部開合。而貝類的外殼生長是從絞部,向外周期性的,延邊緣擴展,這種擴展,也就造就了貝類輪狀的紋,稱為輪紋。(正因為這種擴展的周期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數貝類的輪數,推斷它的年齡……)
模式化的「貝」↓
「貝殼雖小,五臟俱全」……
腹足綱動物和部分頭足綱動物,也就是俗稱的「螺類」(實際上螺類也只包括前者,區別見下),它們的特點是有一個螺旋狀的外殼。它們的生長則是從螺旋中心逐漸開始延邊緣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旋轉擴展(前者居多)。
腹足動物,體腔無「隔壁」
頭足動物,體腔有「隔壁」
↓這個是現代頭足類生物代表——鸚鵡螺的模式化的剖面圖……它真的只是住最後一節……
長邊緣不就大了
貝殼的生長可參見冬天房檐口的霖條。
如果是南方的小夥伴,我我就不和你說冰的事情了。腺體在裡面也不代表就在裡面長啊,裡面並沒有生長的空間啊,所以只能向外生長,
你說人是怎麼長的啊?骨頭越長越粗我還好理解,越長越長是什麼鬼?
推薦閱讀:
※人類怎麼發明耳洞和耳環的?
※在酒店吃飯之前用熱水燙餐具真的可以殺菌嗎?
※《白夜行》中有什麼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或者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