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安利的?為什麼?
今天我是作為一個面試者的身份,來告訴你們一點關於安利的經驗。
在這裡先亮明立場:存在即合理,安利這些年來能做大做強必然有其原因。但倘若你給我安利的平台去做營銷相關的業務,我是堅決不會碰。
講故事之前先標明兩個前提:
(1)由於我已拿到另外的實習offer,所以通過Amway一面後的這次二面純屬去玩票,一開始就沒打算認真對待,而更多想去暗訪——由於一直對Amway某些據說處在法律邊緣的營銷方式頗有興趣去了解,因此想藉此面試機會去深入了解;
(2)這並不是我的第一次「暗訪」,我最初有暗訪某些群體的衝動是源於高中時看李幺傻的《暗訪十年》,大學後親身暗訪過某些社會群體,也以身邊親朋案例了解過傳銷行業,如有涉及暗訪或社會邊緣群體的問題可邀我,我將儘力回答。
故事要從我去應聘安利暑期實習生的面試開始。在面試之前,先有專人帶我們參觀並講解安利的幾個展館,當中算是長了知識的是終於弄清楚安利和其子品牌紐崔萊的關係,專做保健營養品的紐崔萊有八十年歷史,而涉足日化、營養品、傢具產品等多個領域的安利只有五十年歷史,所以當初72年的時候是一個青少年品牌收購了一個比自己年長三十歲的中年品牌的關係。
在參觀過後,我們根據申請的崗位分開面試,我投遞的職位屬於市場部。面試的前十分鐘,都是正常的HR問我答,問題沒有特別刁鑽的,我也能應付過來,畢竟本來就不認真對待面試,所以毫無壓力。
轉折點出現在她突然問了我一句:「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嗎?」
我當時覺得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先引入了一個關於所申請崗位的問題來過渡一下,待HR解答完,便開門見山地發問:「安利的銷售方式多為直銷,但越來越多人把這種直銷與傳銷掛鉤,請問如何看待二者的區別?」
當時,對面的HR有點覺得話題轉向了,但畢竟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就跟我講:「直銷確實是安利產品的主要銷售方式,具體是安利公司下面經過培訓和考核後取得直銷資格的人員去進行產品銷售,有點類似於加盟安利這個平台來創業。傳銷是空殼公司,拉人進去發展下線,成員被剝奪人身自由,是違法的;而我們安利的直銷,是以實體商品為基礎的,是符合國家法律的。」
我接著問:「那為何直銷人員在社會上對親朋進行推銷安利產品等方式頗受爭議,往往還被冠以傳銷之名呢?我作為一個行外人並不了解,所以想聽聽你們業內人士的解答。」
我明顯地感受到,在我連續兩個問題提及「傳銷」這種觸及安利G點的字眼時,HR的面色已經有點變化了,但出於禮貌儀態,她還是耐心地跟我說:「我們安利公司是明令禁止違法的銷售行為的,至於產品銷售在社會上所受的的爭議,我們不排除是某些直銷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有違法犯罪的行為(我理解應該是區別於皮包公司的、有實體商品為載體的傳銷),但凡發現這種行為,群眾可以進行舉報,我們公司也會弔銷這些違法人員的直銷資格,以維護安利公司的形象。」
我順藤摸瓜,接著問:「那安利的產品一般採取哪種市場投放形式的?為何在超市之類甚少看到出售安利的保健品?」這個專業性的問題算是給了HR台階下,暫時緩和了一下尷尬的氣氛,HR答道:「我們安利公司有自己的一套銷售模式,不同於別的日化公司,安利的產品不走超市售賣這樣的道路,而是以安利的實體店銷售和業務員直銷為主。我們的理念不是讓顧客去被動接受我們推銷的產品,而是讓他們覺得用戶體驗好之後主動來選擇我們的產品。」
我又(那一刻我儼然覺得自己成了面試官)問:「剛參觀的時候了解到安利在全中國有兩百多近三百個的實體銷售點,有經銷商也有銷售代理什麼的,那直銷人員與實體店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HR又(心疼……)答:「直銷人員需要到所在城市的安利實體店提貨,再自行去直銷。實體店和個人直銷是安利的兩大銷售渠道。」
我知道分級制度(非行政上的級別)、分層計酬是傳銷的重要特徵之一,便問HR說:「方才參觀展館的時候看到榮譽榜單上的人都有個全球什麼會員之類的稱號,所以安利直銷是分級別晉陞的東西還是咋樣?」
HR回答:「這是對我們公司的貢獻有一定的程度,能晉陞到一個最高的級別的人(陰謀論點想就是要麼為公司投夠一定的錢,要麼做直銷坑夠人為公司帶來一定的錢,僅屬個人觀點,並不客觀,求輕噴),他們是直接參与到我們安利公司的最高決策層裡面的。」
我繼續發問:「那這個晉陞的分級是怎麼一回事?」由於面試時間太長了,我開始分神了,HR當時的解答我已經不太記得了,大概就是剛開始進去只是個業務員,但隨著你的銷售額上去了,就能晉陞什麼經理再到什麼經理的級別(具體名字忘了,但是都是一級一級上去)。另外前面提到的每個點的經銷商,是負責管理銷售代理的,但是這種上下級關係跟與貢獻掛鉤的一級一級晉陞的什麼經理之類的分級制度是不同的概念。
在等候面試的過程中我翻閱了安利公司發給我們的刊物《新姿》,發現剛才提及的全球政策諮詢委員會成員比較引人關注的一點,是大多都以伉儷的形式出現。這個問題我也在面試時詢問了HR,她說這是因為安利的企業文化氛圍是比較有愛的,是讓整個家庭一起參與進(zhi)來(xiao)。
另外,你看看圖中大標題「如何建立社會關係」以及下面各個發展人脈的小標題,只要智商不低,也能感受出一點什麼吧。
經歷完一番面試後,我清楚了許多,也突然有點迷失了。清楚是因為我從HR口中獲悉了許多關於安利的東西,可以根據她的言行與自身的理解作出判斷;迷失是因為HR問了我十分鐘,然而在那句「你還有什麼想問我的」之後我卻反問了HR二十分鐘的問題,都不知道到底是誰面試誰了……
我把面試過程中的對話用腦袋記錄,然後在這裡寫下來。並不想搞出一個大新聞,只是想從一個面試者的角度去了解並闡述對這個公司的看法,通過「暗訪」讓自己把對安利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你聽說過安利嗎」這句上面,然後把思緒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以上。
本來打算長話短說,簡單寫兩句我放棄安利的原因,沒想到寫著寫著就成了一個長篇,看來關於安利,我有很多話可說。也確實,為之嘔心瀝血奮鬥了一年多,為了賺錢而去,兩手空空出來,買來一個寶貴的人生教訓,確實也有很多話想說。
簡單來講,放棄安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沒在裡面賺到錢。我從不否認做安利是可以賺到錢的,只是我認為我目前不具備那個能力在安利裡面賺到錢。
先擺明一個觀點,那些只是聽別人說安利怎麼樣而沒有親身經歷過安利的人,你們都只是看客,沒有發言權。大部分人對安利的了解不外乎從父母,親戚朋友口中的描述里得來,也有些人是通過網上的新聞報導來了解安利,這些途徑都是通過耳朵「聽」來的(網上看到的文章都是別人寫的,你雖然是通過眼睛「看」,但信息的獲取實際上還是靠耳朵」聽」),也就是說大部分人對安利的了解都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非自己親身經歷,非眼見為實,並不實際出自他本人的思考。因此,我認為這些人對安利都是沒有發言權的。
先說我的經歷,大約在2012年立春左右我辦卡加入了安利,同年9月份去東莞參加了兩天的全國性營銷大會,開始認可安利並利用業餘時間兼職從事安利直到2013年底。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對安利產生動搖,直到現在徹底放棄。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面,我參加過將近一百場大大小小的會議營銷,見識過幾十位形形色色的成功人士,聽說過上百個經營安利事業的成功故事,使用過5大系列裡面幾乎全線產品,清楚地知道營銷人員所有的經營模式,電話邀約過我手機通信錄裡面幾乎所有的朋友……
我來談安利,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吧。先說它的好,擺出幾個基本事實,再講我對安利的看法。
一、安利產品東西不差,品質甚至遠高於同類其它品牌,這是大家有口皆碑的,就是價格有些貴,以我的經驗來看有些產品我覺得是真貴,有些我覺得只是表面價格看起來貴,實際分析一下產品的單位價格,反而不貴。我曾經專門比較過紐崔萊的鐵質葉酸片和湯臣倍健的葉酸亞鐵片(PS:這個玩意是給準備懷孕的女性吃的,在受精卵發育早期防止神經管畸形生出畸形胎兒,李亞鵬和王菲的女兒就屬於這種情況),假定兩個廠家產品包裝上面的數據屬實,結果是單瓶價格湯臣倍健的便宜,但是單位價格(每mg葉酸和亞鐵)則是紐崔萊便宜。
二、安利不是傳銷,它是一家在《直銷管理條例》法律明文規定下合法經營的企業,直銷牌照自己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去查,它是有產品賣的,而傳銷純粹是空殼公司,不銷售實際產品,靠拉人頭賣成功理念賺錢。我認為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是能夠認同這一點的,如果還有成年人認為安利是傳銷,那我只能呵呵了。
三、安利受人詬病的是它的經營模式,跟傳銷非常類似,以至於直銷行業的龍頭老大在江湖上的名聲一直毀譽參半,但在它的老家美國,安利的聲譽可絕對不是這樣的,安利公司的現任董事會主席Steve Van Andel 便是美國商會主席。 安利的經營模式其實是很好的商業模式創新,但漂洋過海來中國後被噴黑了,我對它的模式有一些思考,這篇文章不重點講這些。
四、安利這個氛圍其實是非常積極向上的,剛進去可能會不適應,深入進去之後可以感受到很多溫暖的地方以及可以學到很多實用的生活技能(營養學、美容、烹飪廚藝、銷售技巧等等等等),那個環境讓你有追求,有目標,充滿愛和感恩,比傳統行業的氛圍好很多。我永運忘不了那段日子裡面很多次凌晨1、2點穿過幾乎空無一人的南京路步行街走到外灘坐夜班車回國定新村第二天早上依然6點半爬起來趕地鐵去唐鎮上班的情景,雖然辛苦,但那時的我每天都充滿希望。
當初是抱著賺錢的目的進去的,到後來發現在裡面賺錢其實不容易,不僅沒賺到錢,反倒把我2、3年工作的積蓄給搭了進去,鬧出了一些聲響,但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現在回過頭來總結,就當是一次失敗的投資了。當然,花了錢和精力在裡面,我承認還是學到了不少東西,有些健康的生活觀念和一些實用的生活經驗,是受益終生的。2年前的我是「很傻很天真」的,比較容易輕信別人,走到安利裡面實屬必然,任何人勸我都沒用,如果是現在這個年紀認識我的安利事業介紹人,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我不後悔走到安利裡面的這一段路,因為我相信發生在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必然,要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在安利裡面花掉了我太多錢,花了我太多錢這件事我認為這跟我的介紹人的引導是有很大關係的,估計每個安利人都有類似的經歷。
下面談談為什麼我認為在安利裡面賺不到錢。
一、安利產品的定位是高端消費品,產品的品質很高,產品的價格很貴,這就對安利營銷人員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這一點相信大家不難理解。如果你是一個身邊有很多優質資源或者你是一個開發優質資源能力非常強的人,那麼我相信你在安利裡面是能夠賺到錢的,它的提成比例和獎金制度清清楚楚寫在你的營銷代表合同上,你能力強,又特別勤奮,恰巧周邊也有很多消費得起安利產品的人,月入一兩萬不成問題,在上海的工作室裡面我就見到過這樣的人。這裡我說的優質資源多是指那些認可安利產品並且能夠周期性消費安利產品的人,你可千萬別認為「我認識的人裡面學歷層次高,我的土豪朋友們家裡有錢,叔叔伯伯混得不錯之類」這就是你的優質資源,相信我,你認識這樣的人多,不代表你每個月能夠賣出去那麼多貨。我舉個簡單例子,在安利裡面如果你想兼職每個月賺3000元,這需要你每個月凈營業額做到將近25000元,提成點15%,25000元*15%=3750元,但你知道對剛入行一兩年的人來說凈營業額賣到25000元是什麼概念嗎,別跟我講賣3台空氣凈化器或者4台凈水器就可以了,你去賣賣試試看,我看到很多在裡面做了5、6年甚至上10年的人都完成不了這個業績。
二、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人生閱歷和生活經驗都少得可憐,你的消費者都是那些年齡比你大的人,話語權那麼低,其實是很難開發得動那些潛在消費者的。我當時在上海,得知公司里有一個領導有購買空氣凈化器的需求,並且她的經濟實力也還不錯,我挺想賣一台給她的,但我做不到;還認識一個潛在顧客,她有很明確的凈水器購買需求,但是她人在異地,即便說有「超凡」團隊在全國的關係網,但我也很難把產品賣到她手裡。即使說不是你的領導,也不是在異地的顧客,打比方你在社交場合認識一位潛在顧客認可安利的產品,你如何開發這位潛在顧客把東西賣到她手上呢?你跟她從不認識到認識,先要跟她從弱關係的陌生人發展成強關係的朋友,你需要打電話邀約她、跟她講述產品的賣點和優勢、甚至可能需要邀約她吃飯、參加家庭聚會,你白天得上班,平時下班後或者周末才有時間可能把她約出來見面,開發一個顧客的周期那麼長,最終還不見得能達單。
以我的親身經歷,我強烈反對剛畢業參加工作或者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去做安利。
一、即便是兼職做安利,但陷入進去很容易讓你對本職工作分心。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最瘋狂的時候每天早上人坐在辦公室但腦子裡面想的全是安利的事情,今天要給哪幾個人打電話,有哪幾個潛在的目標客戶可以邀約去參加家庭聚會,這個月要完成多少業績等等等等。心思完全被安利所佔住以至影響到了我的本職工作,後來醒悟了,但是結果依然很慘,那是一家很好的公司,那份工作我幹了一年心懷愧疚地離開了。
二、安利的經營模式以及安利帶給人的價值需要有一定年齡層次和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才能夠看得懂。對年輕人來說,尤其是剛畢業的學生有一技之長的人來講,更適合把精力投入到本職工作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裡面去成功。本職工作沒做好,克服著親朋好友的指責和異樣的目光從事安利,如果賺到錢了還好說,沒有做出成績來給人感覺就像是不務正業。
三、語言的力量是很恐怖的,一個人經常在你耳邊煽風點火說XXX好,即使它不好,時間久了你也會覺得它好,反過來也一樣。安利裡面經常講加入沒有門檻,不論年齡、不論學歷、不論背景、不論性別等等等等,無數的講師都拿這個來講,但他們不會告訴你沒有門檻的背後是安利公司和你沒有契約關係,對你不發放底薪、不承擔責任。無門檻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好的一方面在於可以給各個年齡階段各個社會層次的人一個公開平等的機會,但壞的一面在於安利公司跟你沒有固定薪酬勞務關係,跟你沒有福利保障關係。如果你做出來了還好說,如果沒做出來呢,它是跟你沒有福利保障關係的,青春可是耽誤不起的。
四、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時效性,最好做安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安利的品質還在,但它整個行業趨勢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安利產品都是從營銷人員手中出去,無門檻就意味著進到安利裡面來的人魚龍混雜,素質素養,學識背景參差不齊,一個層次低下的營銷人員就影響一大批人對安利的口碑評價,一個謠言造成的負面影響常常需要你花很多精力和時間成本去抵消它,這些費心費力又不討好,都不利於這門生意的開展。
此外,我認為安利裡面過於宣傳那幾位到了一定級別風光無限的成功老師,但它不會跟你講他們背後死掉的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兵小卒,這其實是典型的」倖存者偏差「定理。
如果你真的想從事安利,先掂量一下自己,想清楚上面的這幾點後再做決定不遲。
在我從事安利的前期,我鬥志昂揚,看著台上那些風光無限的成功人士,我想著可能下個月、明年、過個三五年、甚至不遠的將來,我就能成為他/她那樣的人,能過他/她那樣風光無限的生活,但是到了後期,隨著我對它認識和了解得增多,我就慢慢害怕起來,萬一我投入寶貴的青春到裡面最後沒有成績出來怎麼辦呢?從我的上級領導人來看,我就很擔心這一點,他是名校的研究生,我認為憑他的聰明和勤奮,如果一心一意在自己的本職工作領域,物質條件可能大大比我認識他的那個時候要好。
當然,話說回來,我只是從一個營銷人員退回到了普通產品消費者的位置。安利產品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使用,當時我做過很多對比實驗,清楚地知道安利產品的特性,以我的親身使用體驗來做一些推薦吧。如果你經濟實力有限,我推薦你用它的碟新洗潔精和雅蜜沐浴露,小玩意兒品質好,價格不貴,絕對超值;你收入如果還說得過去,那麼可以嘗試吃吃紐崔萊的蛋白質粉,蛋白粉的效果對體質的改善非常明顯,我老媽的感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如果真到了不差錢的地步,那麼安利的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皇后精鍋21件套全部都上吧,依你不差錢的程度,空氣凈化器可以買一台或者多台,最好一個房間里放一個,我敢打賭你家小貓小狗撒嬌都會撒嬌得更歡。
原文鏈接:
談談我了解的安利 Jackson Shawn"s Blog
我爸做過,失敗告終,最後把產品送給親戚;但家裡依然有安利產品
親戚依然有人在做,還和我、姐姐談關於安利的事情,希望我加入這個大家庭(老爸就中招了)
然後就和我說一堆成功案列,幾個月就可以出國,出國可以邊玩邊賺錢,可以認識牛人%¥#
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有辨別能力,於是並沒有答應只是說回家考慮考慮。
回家查了相關資料發現:
1.安利的銷售方式是直銷(如新,拉芳也是),也就是銷售人員直接向你銷售產品(有錯請指出)
其實這種方式挺好的,可以節約店租成品,同時可以通過口碑的傳播,提高銷售額
可惜,這種方式在中國行不通,因為中國人比較勢利,往錢看,並不真的是因為產品好才去和別人銷售,多數是想瞬間致富,想像牛人過牛人生活。於是就不停的去纏繞自己的親人,讓人覺得厭煩感
2.安利的產品質量沒問題,價格在中國較昂貴,在國外就是日常用品,大部分人都用得起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底層人士做安利不成功的原因,試想一支牙膏50+在中國有多少人能消費得起。
雖然說現在中國已經是小康,可是兩級分化程度嚴重,中間才是主要的消費人群
3.聽說安利是通過某種社交手段在中國取的合法經營也就是說合法的傳銷
總的來說,安利產品沒問題,價格偏昂貴,因為中國特殊國情導致銷售方式變味。吃飯等人中,手機見諒: 去年10月份見一投資人,在大屯路附近的愛舍咖啡廳。剛下地鐵,大屯路地鐵口那就有個小伙27,叫張楊(化名)。跟我宣傳安利。我當時實在找不到那個咖啡廳,北京也特不好打車。於是問他認識么,他說在電影院附近,給我指了好多路怎麼拐。但我是路痴,所以跟他說,這樣吧,你跟我去那,順便給我講講你們這一塊兒怎麼做,我很有興趣。 然後一路狂講,問我做什麼,多大。我見他嘴皮子利索,而且本身比他年紀小。就把他順道反洗了,現在在我團隊做售後管理。洗腦和反洗腦內容晚上更新下,朋友就座了。 (受寵,怕紅,不想搞的跟我家柯西老師一樣的下場,果斷重新編輯,匿名了,發私信的就別亂髮了,洗腦本身包含著肢體語言和文字語氣,單純文字氣場不體現。別抱太大期望)
──────────────────────────────────
華麗的分割線:
本身玩知乎兩年有餘,之前一直噩噩渾渾亂扯淡在這裡。水份極多。而知乎本身,帶給我一些很正的能量。在此說聲謝謝。今天,本想吃飯回來隨便寫下,就好了。但是承蒙各位大神厚愛,惶恐了一把,索性重新認真各種細節重新編輯,文筆不好,但希望能夠達到知乎迄今為止歷史篇數最長帖。
匿名的原因是個人性格原因,之前太招搖,吃過不少虧,現在畢竟22歲了,比大部分同齡人瘋狂的事情都做過。所以現在還是希望踏實做好自己的事業,交自己喜歡的朋友就足矣了,望理解。(哎,總太拿自己當事兒,您看看就好^_^。)扯淡完畢,開始長篇大論,各種水,您們準備好,小的就位了:
————————————————————————————————
事件起因:
2012年十月份的時候,由於要做一個項目,約見了一位投資人。之前認識,他原來在北京上地那邊。我過去的時候,由於是路痴,轉了好久,都沒找到,索性電話。他說在見一位創業者,叫我去大屯路那邊,當時就已經開始罵娘了。因為是他給我打電話,說細談。 但是既然來到首都給北京人民添了一份麻煩,就一不做二不休,立即搭乘地鐵去大屯路。
在大屯路地鐵那出站的時候(忘記哪個口了,只記得當時在地鐵口附近的奧亞酒店住了一晚),看到了現在做售後很優秀的張楊。他那時候穿的衣服我忘記了,好像是一身西裝,但是鞋子是一雙很舊的皮鞋。是穿的白色襪子。我因為從不穿皮鞋,所以對跟我年紀差不多穿皮鞋的人很反感(後來才知道他比我大5歲),尤其是皮鞋配白襪子。所以當時他沖我打招呼的時候,我沒搭理他。他就一直跟我走了十米左右,這十米左右的對話大致是這樣的:
「帥哥,你知道安利么」 我一邊走路一邊說:「沒興趣,不知道」 「帥哥這麼急,去工作啊,女朋友一定很漂亮,沒事件陪你女朋友嘛。做我們的安利比工作強。」 他跟著我一邊走一遍說,說話的時候,給我一種嚴肅又顯謙卑但是一看就是那種不是內心表現出來的感覺。很不舒服。「不是,去見朋友,你看我手機沒電了,我很著急,別說了」我拿出手機說道。 「帥哥,我下星期也打算換和你一樣的手機,打算和他做生意么打算「 」不是!我很忙,我沒意向,別搭理我「我很強硬的說,徹底煩了,就直接去問路了,因為他當時確實給我一種不舒服的感覺,而且講話故意離我特近,走路老他么跟擠我一樣。口裡有時候我覺得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討厭極了。(後來他告訴我,我才明白這是安利培訓導致的)。但是問路我問了很多人都不清楚。可能當時問的路人都不熟悉這一塊,(當時手機沒電,沒法地圖,蘋果關鍵時刻不值得信賴。我還有一個諾基亞,這後來」救了我的命「)這時候我想到了他。因為我覺得他既然做這裡做這行,對這一塊的地形都應該很熟悉。然後回地鐵口那找到他。說:「剛才約我那個人放了我鴿子,真特么討厭,我正想拿錢跟他干。挨,兄弟,你們這安利,是什麼,跟我講講吧,反正也沒事?」 於是他非常熱情的開始跟我講了一路:」.....」 然後把自己講到了我這裡來。
在講這個過程前,我覺得一部分用戶並不知道安利是怎樣回事。張楊來我這裡之後,我作為一個好玩遊戲,愛開玩笑扯淡打諢的年輕人有時候就會問他這裡面的東西,因為首先我覺得很好玩。而且像這種傳銷性質的事情,肯定有它本身的獨到之處。在這裡我覺得可以把自己個人從他嘴裡了解安利的情況以第一人稱說一下:
安利的宗旨與核心是,分享與感召。其實我認為也就是這樣的,分享-----等於不擇手段推銷產品 感召----就是拉人入伙 要盡量感召每個人都是你的下線。那樣你就有錢賺了。
之所以很多人被洗腦,無非是利用人性的弱點。看一下安利最底層的工作人員就知道了。他們基本上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沒歧視意思),心裡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想作有錢人,致富心急切。恨不得明天老子就是千萬富翁。所以安利就用他們的理念反覆灌輸,達到「謊話三遍成真理,女人亂干成婊子」的效果。然後讓沒有加入的人加入,讓加入的人再拉人加入。但安利和傳銷是有一點點區別的,(婊子立牌坊,進安利,窮三代,您隨意)。傳銷是多層,有上線,有下線,最典型的構成就是三層,上線是傳銷組織者,通過吸收人員然後再發展下線。安利則是金字塔多層的模式。安利的利潤來源於安利內部。這就是安利把要求公司所有人員使用安利產品做為首要條件的原因。先參加的人,可以通過發展下線,通過下線來消費產品,賺取差價,然後按照這種方法層層發展。也就是說,發展下線,就是發展一個忠實消費者,而且此消費者也可以發展下線,就是先進的人賺後進人的錢,後進的人賺更後進人的錢,最後一批就是受害者。
如何洗腦:
1 樹立一種信念 (我愛毛爺爺。。。)
安利向下線宣傳的事業就是一向利人利己的偉大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下線就是等於在做意見給別人賺錢機會的好事情,即使手段上可能有欺騙,但是老子的目的是良好的。早晚你會感謝我。
2 宣揚一種精神 (微博自動搜索 各種互聯網大佬,VC大神)
每一個生命來到人世間都註定改變世界,即使你有一天梗著脖子死了(愛您老羅,我攜手隋柯西老師3.27坐等被洗),你也改變了這個世界一點點。 你是想平庸的過一輩子,還是想改變這個世界哪怕一點點。加入安利,改變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當你像路人介紹產品的時候,即使他呲之以鼻又如何,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須苦其心志。創業是艱苦的,當你若干年後回過頭來,一定會笑出來。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職位有大有小,但是不分高低的都投入到了這種艱辛的氛圍。這是我們安利獨有的精神,整個團隊氛圍都幫助你鍛煉你的意志。
3 建立一種精神目標 (自動腦補無關跳躍到:寧可讓社會主義晚點,不讓資本主義正點)
一種完全遞進式的利益誘惑,怎樣更好的讓驢拉磨,在驢子的前面放一個「蘋果」 僅此而已。 堅持!在堅持!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你不能退,你要一直走下去,蘋果就在你的前面,加油北鼻,你一定能吃到。 因為對財富或者快速財富無盡的貪婪,樹立一個強化2.0版級別的榜樣,告訴他們只要努力發展下線,就一定能成功。激發了驢子的博弈心裡,不斷發展下線來拉磨,在吃不到中永遠讓你看到眼前的希望。
4 無規矩不成方圓 (自動無關腦補跳躍到班主任發展班級內奸。)
通過群體的效應,實現彼此之間的制約和監督。 沒弄完,您等會。。。。。。分割線來了
────────────────────────────
四天的長貼,下午在更新,去看郵件了,反洗腦加各種心理學詳細總結三天左右完工。廣告:一個好的遊戲,值得你花錢買各種東西,做各種能做到的宣傳。手游 極品飛車最高通緝 你值得擁有。(有個叫青蛙的傢伙,別我車,有一起玩的嘛!我叫 來看我的後尾燈 。一起啊?
表示在中國這樣的國家,以「人」為本位的銷售風險還是挺大的,1是龐大的底層營銷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制度在中國的約束力)2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顆老鼠屎容易污一大鍋粥。
安利進入中國市場早,可能也是因為早,所以在中國制度不完善的時候,抓住了「野蠻」、相對無序生長的發展機遇,也依託國際背景(延續了國際品牌的合作關係,eg:看到KFC還是MC的清潔工腰間一直掛著安利的瓶子;最近把包拿去elle專櫃護理,發現用的是安利的皮革護理),在中國站穩了腳跟,家底在那兒,所以localization也實在真的不咋地。
這裡面反映了兩個問題:
1是安利的產品雖然貴,但有些確實有效果。個人用過雅姿的護膚品做護理,去痘印的效果不錯。如果是一鎚子買賣,可能堅持不了這麼久。另外產品安全性做得不錯,或者至少這方面的公關做得不錯,在產品形象上,「安全性」還是比較受認同的,關於產品質量的公開醜聞比較少。
2仗著產品的實力,掩蓋了公司制度的問題。PR做得不咋地,老百姓印象最深的都是底層的營銷人員,大部分印象還都是負面的,整個公司沒有啥對外的形象管理,讓人家覺得安利公司的人員結構就是一層層的銷售,安利產品賣這麼貴一大部分利潤就是銷售賺的。「我付的一大部分錢是給你個人的」,按照中國讎富的心理,零售業的顧客在購物的時候,還是覺得銷售提供的服務不值錢,或者對產品成本有個估計,給銷售賺多少我樂意,超過多少我就不樂意。現在安利龐大的層級銷售結構給人的感覺是銷售成本很高,但真正的產品成本有多少很模糊,尤其是在中國同質化低價競爭的環境里。在摸不清成本的時候,就沒法估心理價位,在吃不準的時候我朝人下意識反應是人性本惡(這個後面會說),所以零售顧客普遍覺得安利東西「貴」。我這裡說的貴,不等於價格高,是指利潤高。買暴利的東西,除非是奢侈品,否則都會覺得自己被坑了。
不進商場不開專櫃自然也沒啥渠道維護,廣告只看到過營養品的,不好不壞,符合一直給人的「安全」形象,但沒有新的點。就像上一段說的,我看不到你在研發下的多大成本,看不到你產品的獨特性,我摸不清你的成本。 大部分廣告只是給普羅大眾賣個臉熟,方便一線員工的銷售(對,就是當人家問「你聽說過安利嗎」的時候大部分人心裡的反應是「又來?」而不是「what?」)。而產品的核心內涵、品牌理念最後還是通過底層銷售傳播,這種對於銷售充分的「信任」帶有明顯的美國基因。在美國,對於陌生人是由信任,到不信任。我們這裡大部分人對陌生人的第一反應是警覺提防,慢慢慢慢才建立信任。安利來到中國,公司依舊信任銷售,但潛力客戶不一定信任銷售啊。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普遍現象,之前也有知友提到了,底層銷售第一筆生意不難做,顧客都是親朋好友,一半是信任,一半是賣個面子。如果你客戶關係維護得好,這之中的一些客戶被保留下來,之後的渠道拓展就很難。或者是因為人脈更廣,通過公司渠道,作為福利發放,這其實就和安利的典型「美國夢」成功方式沒有什麼干係了。
總而言之,存在了這麼多年,必然是優點很突出,口碑;被罵了這麼多年,也說明改進得不明顯,底層員工一些確實不錯,另一些「拉低了整條街的智商」。但因為大,轉型也困難。如果放開專櫃渠道,依靠產品實力其實比較容易吸引新客戶,但是損害了銷售員工的利益,所以肯定不會這樣做。再撐幾年吧,撐到中國人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如果它的產品依舊有那麼強的不可替代性的話。
外行話,歡迎指正。
安利獎金模式
一種暗藏玄機的「投籃遊戲」
在一個大籃球場里,放100個籃球架,把籃網下面的口扎住,投進一個球就佔用了一個籃球架,第二天才清零。現在把包括你在內的100個人放進籃球場參與投籃遊戲,買一個球1塊錢,投進後籃球架會吐出1塊2。你的投籃技術屬於平均水準,所以每天你可以投進一個球,賺2毛錢。
但是逐漸的,遊戲組織者會繼續往裡放人而又不讓你意識到,你想投進球越來越難,你把這歸咎於自己的投籃技術不夠好。雖然你偶爾還是可以投進一個賺走2毛,但是參與這場遊戲耗費你大量時間和精力,你覺得不划算想退出。
這時候遊戲組織者告訴你,你不必非得自己投進球,只要你能拉人進來參加遊戲,那麼他們買球的錢可以拿出一部分來給你,而且你拉來的人繼續拉人進來買球的錢,你也可以分一部分。此外,你僅僅是拉人進來,哪怕他們不買球,也可以給你獎勵。所以只要從你這條線上進來足夠多的人參與遊戲,你就能發家致富,你看人家王五靠這個都開上寶馬了。
於是你留了下來。
為什麼這種「投籃遊戲」涉嫌欺詐
遊戲組織者會想法設法瞞住你兩件事:第一,他們不會讓你意識到籃球架只有100個,而參與遊戲的人可能成千上萬。第二,他們不會讓你意識到可供拉進來的人也是有限的。至於你投不進球和拉不來人,很好解釋——你技術不行嘛。
但事實是,在籃球架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必然投不進籃;在可供拉進來的人有限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必然拉不來人。所以這個遊戲大多數人根本賺不到什麼錢,而這個「大多數」,最可能是後進來的人。
所以當遊戲組織者在場內人很多時還說這裡有「賺錢良機」時,毫無疑問,他在欺詐,他的目的只是用「賺錢良機」引誘你把他手上的球買走,而很多場內的人為了從這種購買中提成,甚至比組織者更努力的引誘你。
「安利模式」和這種「投籃遊戲」本質相同
安利在中國的最新模式是這樣的:你和你的直接下線這個月從安利公司買了90000塊錢的產品,那麼你的國內進修指數就是10000,達到這個指數的話你就是營銷之星,有相應的獎勵。而你的直接下線和間接下線共同構成了你的消費市場規模,在你的消費市場規模里,有若干個營銷之星,你就會晉陞為營銷助理,對你的獎勵更高;依此類推,你一直可以晉陞到資深營銷總監,晉陞的依據最後當然都歸結為你的直接和間接下線認購了多少產品。此外,在安利「青英薈」這樣的項目中,你僅僅發展新人就可獲得獎勵。
安利的產品就是「投籃遊戲」里的球,安利的消費者就是籃筐,安利的銷售代表就是參與遊戲的人,安利公司是賣球的遊戲組織者。 …[詳細]
「安利模式」的本質是售賣虛假的「就業機會」
有多少安利的銷售代表是奔著把產品賣出去從事這項工作的?我們看個數據就知道了:根據世界直銷協會2002年的數據推算,直銷員每個月的平均銷售收入只有251元人民幣;而台灣地區2003年直銷員月平均銷售收入只有可憐的54元人民幣。這也就是說,做直銷員實在算不上什麼事業良機。
以安利為例,2010年的銷售額號稱220億元人民幣,但是要知道,這220億未必都是從消費者那裡來的,因為安利的銷售代表經常把貨「爛在手裡」,而這些沒賣出去的貨也組成了那220億。不過我們就不計較這些了,就算220億全是從消費者那裡來的。按照安利的說法,他們2010年有30多萬活躍銷售代表,按35萬算,他們人均每個月可以賣出5238元產品(一個月想賣出這麼多產品容易嗎?真的靠閑暇時間就能做到?),按規定(不滿5400元按9%提成)可以提走471元,這點收入有多大吸引力?而且,安利的這些數據只是它的一家之言,真實情況不得而知。正如美國「警惕金字塔計劃」網站主席羅伯特所言,多層次直銷公司必須披露包括直銷員數量在內的精確數據,讓人們知道一個直銷員的真實純利潤,否則這些公司從本質上說,根本就是一種欺詐。
很明顯,對於大多數人來,真正吸引他們的不是賣產品賺錢,而是晉陞到高層去拿獎金。以一個直銷員並不多的平均銷售額,需要大量的下線直銷員才能支撐一個上線直銷員晉陞,所以晉陞的只能是極少數人。但是諸如《安利事業良機介紹》等宣傳資料,卻不告訴你成就事業的機會微乎其微,而只是突出晉陞之路如何風光無限。如果一小部分人成功也能叫事業良機,那麼買彩票和賭博不也是「事業良機」?
羅伯特先生可謂洞若觀火:想賺錢的人必須大量推薦下層直銷商,新加入者同樣也必須如此。每一層必須比它的上一層要大。這樣的組織其實不可能持續發展下去,所以佔據直銷商人數大部分的底層人員會發現,賺錢的機會其實為零。他們發現賠錢後會馬上退出。計劃組織者會接著用欺騙的手段繼續推薦新的受害者頂替先前受害者的位置。這種騙局的本質不是直接銷售產品,而是銷售虛假的「就業機會」。 …[詳細]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爸爸是做安利的。
我就從一個兒子的角度看看爸爸進了安利以後給我們家庭帶來的變化吧。
先說說我們家:生活在哈爾濱下面的地級市,媽媽月薪3000,有樓住,爸爸安利。
先說爸爸的薪資:太低了!
爸爸從我初中開始做,到現在有6年之久,當初爸爸干開始做的時候,就跟我和我媽媽吹,2年買車,三年買樓,到時候¥%@¥¥。一眨眼六年過去了,現在家裡的吃的用的基本都是靠媽媽3000元月薪頂著,老爸呢,「夢想」不減當年,也會常常和我媽媽吹,又多長時間買這買那的,我倆都不信了。
6年了,沒往家裡拿一分錢,真真的是坑爹啊!雖然現在家裡吃的安利產品,用的安利產品,以及一些空氣凈化器等東西是爸爸出錢買的,但是還是掙得少啊!本來掙的就少,還要跟著安利的團隊部去其他城市比如哈爾濱去學習!學著學著掙得錢就沒了。
說說爸爸的素質:提升很多!
安利人確實不錯,這個我要誇讚一下。
上文提到,爸爸經常去學習聽課,安利是個講究銷售的活,賣洗衣服,賣營養品,更賣自己的氣質和做人。銷售的活學多了,認真地不一樣了。
衣著:基本每天都是衣裝革履,人看著精神。,家人也覺得倍有面子!
性格:做銷售的要有個好脾氣,爸爸聽的課很多涉及這方面,而且安利講究「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希望夫妻一起做,所以會講很多夫妻如何相處的事情。至少,聽了這麼多課,爸媽基本不怎麼吵架了:)
醫術:爸爸要賣營養品,所以順帶著學習「醫術」,拔罐子,扎針取出淤血,按摩,刮痧,反正給家裡人做這些服務,感覺很舒服很健康!
衣食住行:家裡現在有空氣凈化器,有飲用水凈化器,呼吸的,喝的,吃的,都有安利的影子,雖然不敢相信說安利的東西真的那麼好,但是那麼多錢買的怎麼也對身體有好處,感覺不出來。至少心裡覺得自己的生活更健康了~
再說點我自己的感覺吧
安利產品:
我最喜歡的營養品是蛋白質粉,我在高三的時候用過,確實吃過以後有精神了,現在我自己還在喝,也讓妹子喝,其他產品沒有打感覺買所以爸爸給我買了我也沒怎麼吃。。。洗水果的,見到爸爸做過產品試驗,感覺確實能洗出自來水洗不出的污垢,所以相信了,都用安利的東西系水果。
先說說爸媽在工作之餘都幹什麼吧:老媽下班回家呢就沒事情做了,所以就看看非誠勿擾,在電視上聽聽歌,看看電視劇,老爸呢,除了跟鄰居們打麻將打撲克,就是陪我媽看電視。所以雖然目前爸爸工資很低,但是安利讓他繼續學習新東西,這也是他喜歡安利的一個地方吧,而且他有奔頭,不管能不能成功,這樣的心態更健康更積極,對誰都好。
安利之所以被認為是傳銷組織並且引起廣泛爭論,核心的兩個關鍵問題:
其一是,安利的多層次直銷是一種低效率的銷售方式。
其二是,安利這種多層次直銷公司不用負擔銷售效率低而產生費用。多層次直銷公司和銷售人員是經銷關係,而不是僱傭關係。
先說兩個我與安利的小故事
(我還在讀大學,現階段並且未來的職業規劃對安利都沒有任何興趣)
14年年初在廣州的AIESEC峰會上,恰逢安利大中華區副總裁Richard Shaw作為specker,向我闡述了Amway在中國地區的的市場規劃以及關於marketing方面的問題,關於how to make a direct selling job more attractive to college graduates.
那時候我聽了一遍由直銷公司所描述的「高端」版本的直銷模式。
前幾天人在北京,去一個朋友家做客,聊天時他突然話題一轉一本正經對我說「你過來我跟你說個事」
並且他迅速的拉著我走進小黑屋並關上門坐在床上,我以為他要做什麼奇怪的事情所以本能地護住胸口向後躲。他又神秘兮兮的拿出兩張皺巴巴的白紙,扭頭對著我說「你知道安利嗎?」
然後開始拿著一支筆津津有味的開始給我講這兩張白紙上的字,我只能微笑的點頭表示回應,心中卻想著「wtf!!!」
這時候我聽了一遍由直銷人員所說的「終端」或者可以稱為「低端」版本的直銷模式。
引用《打破安利神話》打破安利神話——《直銷的本質》摘錄
安利公司的直銷模式之所以一直被吐槽,被稱為傳銷組織,被很多人嗤之以鼻,主要的原因是安利的多層次直銷是一種低效率、高成本的人員銷售方式。人員銷售這種方式能夠提供人性化銷售服務,但是這種個性化的人員銷售,成本過高,導致銷售效率不高;而對於多層次直銷人員而言,還要完成尋找目標客戶、洽談、簽約、送貨、售後服務整個銷售過程,銷售效率就更低。
所以銷售效率低是多層次直銷的主要問題。從而為了提高銷售效率,多層次直銷公司往往採用提高價格、高差別高累進傭金比例、建立網路、銷售人員自用、在熟人間銷售、大量培訓等方法
而在整個銷售過程中,直銷公司、直銷人員、顧客是三個主要參與的角色,以上提高銷售效率的結果是直銷公司沒有承擔人員銷售的主要成本,卻利用人員銷售的優勢獲得市場,降低了經營成本、取得了效益,是最大的贏家;而直銷人員付出了努力卻獲得很少的收入,顧客也購買了價格相對高的產品,無法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由於多層次直銷公司的產品相對是無限的,可以給無數的銷售人員來進行銷售,如果直銷公司不承擔風險,銷售人員承擔全部風險,直銷公司會無限制發展銷售人員,直到直銷公司無法生產更多的產品為止,這個時候,雙方無法達成利益均衡點。
對於直銷公司轉移成本、轉嫁風險的做法,通過經濟學的「租佃理論」和「信息經濟理論」進行分析,對直銷立法的一條建議是:直銷公司或者直銷公司的經銷商發展銷售人員,必須確定雙方為僱傭關係,必須給銷售人員支付工資。直銷公司也應該為這種銷售方式支付成本,承擔風險。
不可否認,多層次直銷具有人員直銷的優勢,但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適合使用人員直銷的方式。對於何種情況適合人員銷售,布恩和庫爾茨在《當代市場營銷學》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人員銷售適用於以下情況:
1、消費者在地域上相對集中2、訂購的數額較大
3、產品價格昂貴,技術複雜,需要進行特別處理
4、產品分銷渠道短
5、幾乎不面向潛在客戶
多層次直銷具有優勢,這種優勢的原因是銷售人員能夠面對面的與顧客進行深入的溝通並提供周到的服務。但是這種優勢的獲得,需要考慮它的成本,如果是通過較高成本獲得的優勢,那麼這種人員銷售的效率是不高的。
對於多層次直銷人員而言,銷售人員要完成尋找目標客戶、談判、成交、送貨、服務全過程,並進行促銷活動(如產品演示),同時還要建立銷售網路,進行培訓等,可想而知,這個銷售人員的銷售效率如何。 (在《當幸福來敲門》中威爾史密斯就是起初就是一個醫療器械的直銷人員)
對於銷售效率這個概念,在銷售領域討論較少,一個主要原因,是銷售概念的不斷擴大化,不象企業利潤,通過財務報表可以準確計算,銷售效率很難定量的分析。 但是可以清楚的理解,人員銷售是各種銷售中成本較高的方式。
總而言之,這種金字塔的直銷模式,非常相似於傳銷始祖的龐氏騙局模式
此外在騰訊網上有一個話題《安利,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安利: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以及何全勝所寫的《直銷的本質》
先後兩次接觸過安利。不同的團隊不同的運作模式,不同的感受。安利提供產品和獎金制度,原自創始人的自由企業精神。中國特殊國情和安利直銷人人平等的原則必然導致從業素質參差不齊,被某些人急功近利的人利用也在所難免。某些營銷團隊或個人的做法並不能代表安利公司。上過安利教育網,裡面對營銷人員是有很全面的從業要求和基礎培訓的,安利公司歷史上的一些故事也說明追求高品質和誠信的理念。當然對於從事過銷售工作的人,會深有感觸,安利對營銷人員的尊重是很多企業難以企及的。我認識一些安利取得一定成功的領導人覺得人都很好。看團隊運作理念模式。一杆子都打死是不客觀的。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營銷的,適合做營銷的人在裡面做得風生水起,經過培訓馬馬虎虎會營銷的人在裡面勉勉強強度日,培訓也沒培訓好營銷技能的人就是被踩在腳底,或生不如死、或不擇手段、或黯然退場。。。不否認安利的產品確實優秀,但他們在盲目拉人進入他們組織的同時,給了所有人成功的願景,喊著做了很可能成功,不做必定失敗的口號,捆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而這一批有一批的人就猶如我說的那樣分成三種未來。。。我估計比例應該在1:9:90。。。大家也不用盲目地排斥做安利的人,那些讓你們感覺不好的,恰恰都是最多最可憐的那批人;也有做安利做得很好的,他們都已經爬到上層,冷眼看著底層的螻蟻們苦苦掙扎,他們還要時常去給他們打雞血,讓他們更賣力,自己才好多賺錢。。。底層的人都活在上層人們給他們編織的夢裡,無法自拔。。。擦,暴露的太多了。。。主要是今天去聽了講座有感。。。其實能混到安利高層的人都是很牛逼的。。。
產品有實用的,但是銷售手段太讓人討厭!
我相信大多數人喜歡的購物方式是超市式的,我想要什麼的時候,我去你那買,我愛買什麼買什麼,愛花多少錢按自己的預算,最好別有人來煩我。
但是安利這個銷售手段讓人反感,我想不想要自己不知道嗎?你老來給我推銷是怎麼個事?一套產品幾千上萬,關鍵還是熟人,你讓我怎麼告訴你,我吃的起,但是我就是不想買,我就是不願意配合你工作,就是不願意健康,你想怎麼的吧!沒錢的,你讓我怎麼告訴你,我吃不起,你不要來了,我就是窮人得思維,你想怎麼的吧!而且你讓我怎麼告訴你,我不想跟你當親戚了,不想跟你當朋友了,求求你別來煩我,我永遠也不會買的
我的觀點:
1. 從賺錢對象來看。 一個企業,他的賺錢對象通常來說,就是顧客、用戶,所以總是關注顧客、用戶的需求,通過創新產品或服務來滿足用戶需求、實現它的盈利目的,客觀上也就滿足了社會需要、推動社會進步、從而實現了社會價值。
像蘋果,他通過改進手機,創新智能手機,滿足了人們的通訊、娛樂、交流的需求、獲得了企業的高額利潤,在客觀上,推進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就像喬布斯所說,改變了世界,實現了社會價值。
而對安利來說,它的賺錢對象基本就是安利內部人。正如前面網友所說:安利是金字塔模式。安利的利潤來源於安利內部。這就是安利把要求公司所有人員使用安利產品做為首要條件的原因。先參加的人,發展下線,通過下線來消費產品,賺取差價,然後按這種方法層層發展。也就是說,發展下線,就是發展一個忠實消費者,而且此消費者也可以發展下線。就是先進的人賺後進人的錢,後進的人賺更後進人的錢,最後一批就是受害者。
以此來看。這就是一場賭博。
這樣的賺錢模式非常契合在股市期貨市場中體現出來的博傻原理。純粹是一種投機。完全脫離了滿足用戶需求、創新產品或服務等等正常的企業盈利手段,客觀上,既不能推動社會進步、實現社會價值、反而到最後只是留下最後一批位於金字塔最底層的傻逼屌絲受害者,對社會發展產生嚴重損害。
可能有人會問:那麼股市裡博傻投機豈不是也損害社會了?我告訴你, 不是的。股市裡投機產生泡沫肯定是有害的,但另一方面,通過投機者的資金流動,在客觀上,是增加了資本市場的活力,有利於企業的融資,幫助一些企業發展,所以是有害也有利的。而安利這種,除了百害大概僅有的一點利也就是那點蛋白質粉,至於蛋白質粉是否要比吃自己從菜市場買的雞蛋好呢?這還是存疑的。
2.再從賺錢對象看。安利大多底層人員基本上也是社會的底層,在底層奮鬥掙扎,心裡最大的願望是想作有錢人,發大財。所以安利就利用人性的弱點和慾望,洗腦、灌輸急功近利的思維、其實用我們俗話說就是騙傻子錢,而且還是比較窮困的傻子。我認識的同學有作過安利,基本都是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或者小城市退休下崗職工家庭的孩子,家庭壓力大,自身視野有限,但卻心比天高,自認命不比紙薄。這些人很容易上套。最後進入安利再賣昂貴的東西給同樣在底層的親人朋友。層層坑爹。坑的還是底層屁民的錢。可以說真是無良企業。如果中國的新聞不受權力管制的話,安利早就被媒體曝光討伐了,根本不能通過討好權力來坑的如此深廣長久。安利真的是深諳中國國情。
3.從營銷模式來看。安利總是強行推銷、不擇手段。安利的講課總是不停渲染氣氛、營造癲狂場面,有時還安插很多托兒混在裡面,簡直就是一場騙局。有一次我參加過它的講課,從中午開始,不停忽悠,台上有傻逼托現身說法,台下有裝逼托烘托氣氛,中途受不了想走,工作人員還不讓走,把門鎖上,說必須聽完才能走,直到半夜12點才放行。尼瑪,這要在萬惡的米帝、英帝、早就被人起訴限制人身自由了!賠償也賠死它個底朝天。也就是天朝國情如此,安利不知花了多少功夫來做權力公關,看到我朝雖然騙子不少,但是傻子還夠用,吃定了這點,大膽用流氓做派持續撈錢。。
4.從安利的產品來看。有洗潔精什麼的日用品、妞催賴什麼的蛋白質粉,還有什麼亂七八糟的。相比同類可替代的產品,性能也差不多,但價格貴了好幾倍,性價比極低。劉翔那個傢伙我本來覺得不錯,年輕、有衝勁、陽光、至於受傷退賽什麼的,屬於個人抉擇,都可以理解。但尼瑪出來給妞催賴代言什麼蛋白粉。我就不信你一個職業運動員敢吃這個?好歹是社會明星,名利雙收了,不回饋社會無所謂,總該有點社會責任感吧!
------------------
還想噴一噴,,算了,,懶得說了,,對腦子清醒沒有被洗的,也不用說這麼多。對已經洗了腦的,說了他也不信。。
我家是從九十年代中做過幾年的安利後來因為做不下去了,就不做了。雖然時間有點久遠了,不過對安利也算了解比較多。
優點:- 產品質量還行,至少我是說不出質量上哪裡不好,雖然我現在不用。
- 心態上,會讓人別的積極。成功學的書從那時候就開始看,什麼人性的弱點,啥的,大厚書至少當時是看到吐血,不過對一個初中生來說,還是蠻勵志的。
- 辨識能力上,別的不說,至少是對傳銷免疫了。
- 有誠意,最早95還是96年的時候退換貨不用任何理由,沒有時間限制,東西用完拿著盒子都能換新的,至今我還記憶由新。不過這個政策在中國沒堅持幾年。。。。記得98年的時候就變了。
- 歡樂!那段時間的確蠻歡樂的,當時從台灣上海等大城市不時會有一些大哥哥姐姐來我家開Party,96年左右三線城市見到一個台灣人,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一件很歡樂的事。
缺點:
- 不掙錢,真心的,而且直到現在也沒發現我們那邊做安利有做的賺錢的。雖然剛開始的時候發展我爸的人私下給一個月800的工資(我記得是800),不過幾年做下來真不賺錢,畢竟我爸不適合做銷售,口才不好,人也老實,賣貴東西真不擅長,而且自己用安利的東西也的確感覺貴,還要經常跑外地學習(自費啊。。。。)。
- 貴,正常用不起,性價比低,對一個九十年代中期的三線城市。
- 跨地區培訓會居然是自費的。。。現在回想起來。。這種銷售培訓不是應該公司出錢嗎?
- 空,不踏實,最多就是一銷售,還喊著事業事業。雖然成功學一直叫人踏實,不過天天開什麼分享會還是太虛了。
- 有被騙的感覺,名字起的好聽,這個社那個社的。。。讓我去聚會,其實就是一安利團隊,而且開始還不說明,聊了半天還裝做偶然說起安利。。。。。看來他們也發現別人對安利挺抵制的啊。(其實我本來是不抵制安利的。)
- 容易誇大一些東西,把有些東西說的天花亂綴,尤其是前段時間有朋友叫我參加一個什麼創業論壇,居然是拉我做安利的洗腦會,內容那是相當偏頗啊。這點比較讓人不爽,偷偷摸摸騙我來花錢聽安利講座。。。。。
- 瘋狂。。。。團隊氣氛太瘋狂了。。。。
大致就這些吧,總的來說,產品湊合,不過銷售太過熱情。。受不了。
長文慎入。
我媽是做安利的,十多年了。現在拉著我姥姥,姥爺,表姐,姐夫一起做。
我爸曾經婚外情,還是和我媽安利部門的上級。
我國內的七八年,算是折磨透頂不停的籠罩在安利的陰影下,還好我逃出來了,現在在國外。
我媽對安利的偏執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有一段時間歇斯底里,這兩年歲數大了好多了。
曾經因為我用沙宣洗髮水在我洗澡中途拽著裸體的我打我(因為不用安利的洗髮水),我回國了陪她去聽課才給我零花錢。
簡單介紹下我媽做安利的前因。
我爸媽都是大學生,大連化工學院的。畢業我爸去了美國我媽去了俄羅斯,後來我爸生意失敗我媽懷了我兩個人徹底在國內安定下來。家裡有負債,從我6歲開始,我家進入貧困狀態。
我媽專業學的不好,國內找了份保險的工作。我爸會英語,開了個英語補習班,從小學生到托福都交。那時候我媽的信仰是不知道什麼鬼教,我肚子疼我媽就搓手吸天地靈氣幫我給肚子發熱,那時候總有法輪功抵制話劇給小學生看,我小學就覺得我媽有點邪乎,特別害怕她領著我自焚。五六年級的時候,有個阿姨總來我家,誇我皮膚好怎樣的,領我和我媽去安利會場玩,那個時候我媽開始接觸安利,放棄了她那個不知道什麼鬼教。那個阿姨現在都不做安利了,可她真是給我家害的慘死。
我媽是個沒什麼主意的人,沒明辨是非的能力,內心脆弱感性,性格倔強。這也註定了她被徹底的洗腦吃死。我上初中她就開始瘋狂的聽課,保險也辭了,周一到周五我不知道,周六日我在家她從早上7,8點開始放磁帶,說做銷售的要打幾百個電話才能促成一個大客戶,打雞血。我媽就會邊塗著那些雅姿(安利護膚化妝品)吃著那些紐崔萊,喝一杯蛋白粉,喝完再逼著我喝。開開心心的給她的朋友們親戚們打電話,每個電話打一兩個小時,有時候心情好跟我聊會天心情不好就凶我,我幹啥都不對。下午就收拾收拾坐公交去一個寫字樓里聽課,我初中時期的晚飯全是我奶奶來我家給我做的,我媽每天都很晚回家,因為她要聽好多節課,努力當一個可以被提拔的成員,9點回家算早的,通常都是11點多。月末她會給我講她開了多少下線,讓我陪她去網點提貨,在亞馬遜上買了至少200多本成功學,她讀完讓我讀,讀完給她講讀後感能拿二十塊錢。初中這三年,她的人脈被她搞砸的差不多了,我高中時期她就開始認識陌生人,從早市賣油條的賣蓋澆飯的到我所有的老師,她通常都先送點東西給人家吃,然後再拉著他們去聽課,偶爾還叫上我讓別人相信這不是傳銷,不然怎麼會帶女兒呢?我從在家周圍吃個飯到學校里的老師都是我媽打擾過的人,人家都不願意搭理我,你們覺得我過的怎麼樣。哎,記得我出國時候我媽陪我去,連飛機里旁邊坐著的男孩都要問人家幹嘛的,讓我加上微信,我後來還要跟人家說我媽打擾了對不起。我朋友們來我家玩,我媽要給她們做碟新的實驗,搞的我朋友們都說我媽神神叨叨的。高中三年,她瘋狂的囤貨,我家要還房貸,我爸掙得錢都被她拿去買貨,我爸是個很安靜的人,在家看看電影打打撞球跟她吵吵架,也沒什麼事干。她看我在家沒事做就要拉我去聽課,我不去就沒錢花,家裡經濟都在我媽手上,被逼的我差點要去坐台。這期間她把我姥姥姥爺表姐都拉去做下線,表姐夫是另一個部門的,跟我表姐好上以後兩個人做安利更起勁了。我姥爺70多了,天天坐公交六站地甚至10站地去聽課,把我七大姑八大姨的電話都打穿了。我大舅跟我姥姥鬧掰了都,打麻將聊到安利就翻桌子,我小姨在國外。我媽我姥姥那邊根本沒人管的了,我姥姥姥爺身體不好不吃飯也要吃紐崔萊。我小時候價值觀還沒形成,每天被一家子人摧殘著,讓我以後賺大錢找好老公,幸虧我不停的讀書看電影,不停的看心理書來找出為什麼我們家這麼平淡卻恐怖,那時候不知道三觀,但就是知道這不對,我拚命的維護我正常的世界觀,在朋友面前還要適當維護下我媽,畢竟到處說我媽壞話不是什麼好事,很辛苦,心理上很折磨。高三我想盡了一切辦法離開家,不管如何我要離開她的掌控聽不到她的聲音,終於我在這個破落的國家落腳了。我在外這幾年過的很快樂也很內疚,我媽畢竟也是愛我的,也想過以後回國發展畢竟是獨生子,我爸媽也沒什麼工作能力,可是每次回到家,又看到她維護安利興奮的表情和我爸愁容滿面,我覺得還是自保要緊,以後有了經濟能力用金錢償還孝義也未嘗不可。
現在安利出了新課程,刮痧,我媽意識到自己沒有社交能力,開始學手藝,去年回國我媽又拉著我去聽刮痧課,我已經非常淡定了,她高興就好。她把我的卧室當工作室,把我家門口貼上她刮痧的牌子,貼上各種穴位的海報還有人體模型,搞得像模像樣,可我能感覺到她還是學的不太好,畢竟她學什麼都不鑽,只是個表面。一句話,她開心就好。
安利這個東西,就像一個信仰。不對,應該是安利把品牌做成了信仰。
我現在放棄把我媽拉入正軌就是因為,她離開這個信仰不能活。國外有傳教,國內有傳銷。
有一種人,就是沒有辦法強大到清晰認知周邊的一切事物。
微商,面膜,炒股,餘額寶,這不都是嗎,只不過沒有那麼嚴重罷了。
其實到蘋果,小米,鎚子,這些科技品牌,也是有往信仰做偏的趨勢,只不過它們的意圖比較輕微。例如鎚子所說的情懷,我不是黑它,我只是希望有一天,商人們研發好產品就好,不要冠以感情。這一點我非常欣賞三星,腳踏實地做東西。
在這個亂七八糟的世界裡,維護好自己的世界觀真的很重要也很難得。
如果你的家人想做安利,或者任何形式的直銷傳銷。不要講理,先關懷好他們的心理健康。直銷是一個新新行業,而且自從被法律有效保護後就一直在成長,廣義上的直銷就是跳過零售商,批發商,直接從廠家拿貨,省去中間環節所添加的利潤,安利的營銷人員扮演的是服務者,他們就好像是加油站的加油員,負責幫你把油加到你的車子里,沒有任何中間的利益可取,而工資是由公司按照由你這張營銷代表卡以及你的團隊所創造的營業額來計算你的勞動所得,和顧客沒有直接關係,直銷網路就好像現在的人人網,一個人的加入會引起一群人的加入,大家在一起消費平時一樣要用到的生活用品,還可以從中獲得回報,這不是皆大歡喜,你見過高露潔公司什麼時候因為你介紹給大家都用高露潔而發給你獎金,換個牌子洗洗刷刷就有可能換一個掙錢的方式,從而換一種生活方式,為什麼要在意那麼多人的眼光和想法呢,當你去公司海外旅遊坐在夏威夷海灘曬太陽時,那些整天說你反對你的人,他們還會在你的周圍嗎?那時的你和他們就不是一個價值層次了
贊了匿名用戶答案,簡單說兩句吧。
很多人沒答到點子上,認為安利的營銷方式就是傳銷,這種說法無可厚非但是有很多主觀因素,最起碼,自己肯定沒有參與過安利的系統,所以隨口就這樣說,基本上算不上靠譜。
我在4年前接觸過安利,當時一個之前保險公司的同事聯繫上我,說我年輕有為,骨骼精奇,想和我做一番大事業。
當時是他的推薦人給我上了第一堂課,老實說我對他們那個提成比例啥的倒不太感興趣,不過當時接觸到一本書,叫《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對我來說倒挺震憾的。
那是貝瑞德系統。
所以做安利哪怕只是談安利的話起碼要知道什麼叫做「系統」,OK?
安利是一家產品公司,裡面有研發,有生產,有財務,有管理,從這個角度上說,安利沒有任何問題,安利的產品也沒有問題,如果說問題,只能說問題出在安利的銷售策略上。
我不止一次用下面這個例子向他人講述安利的銷售模式到底是什麼。
比如說有個米店(安利公司或者銷售人)。
米店老闆賣米,米很好吃,你是他的忠實顧客(優惠客戶)。
你的朋友失業了,但手頭有一筆錢,想要找一個品牌代理(目標合伙人)。
你就和他說,來賣米吧(推薦)。
然後他覺得起碼米不錯,就向米店老闆提出加盟,米店老闆收費很低,只有100塊。(成為銷售)
因為他賣出去了米,所以他理應獲得利潤。(直接提成)
因為他賣出去了米,所以也幫助米店老闆賣出去了米,所以米店老闆也會獲得相對較少的利潤。(間接提成)
問題就集中在這個地方,在你朋友經營到某個程度時,「你」也會獲得一筆錢。(通道費)
很多人認為這筆錢來自於那個失業的朋友,如果確實如此,那麼這就是傳銷。
但實際上不是的,這筆錢來自於米店老闆,因為你幫他找到了更好的經銷商,作為一筆感謝費,他將這個錢給你,所以,這是一種類似於通道的費用,而且,確定這筆通道費的支付,有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因此,做安利富起來的,有兩種人,一種,有巨大的銷量,自己賣得厲害,提成點拿得高;另一種,有廣袤的人脈,生意轉得動,可以找到更多成功者。
那麼系統是什麼?
模式和安利公司都是固定的,但是人不固定。
如你看到,有的人就在接上拉一個人就談,有的人拚命的發展親友關係,決定這些銷售和分享的區別的,就叫做系統。
安利,提供產品;系統,提供方法。
系統太淺薄,就會強調提成和增員,但就我來說,貝瑞德系統其實還不錯,除了我推薦人的推薦人總逼我買口噴,儘管用起來感覺還挺好。
我覺得貝瑞德的系統有一些可取之處,家庭聚會的模式,鼓勵個人事業的成長而不僅僅是安利,成功者與被推薦人的幫助等等等等,我在團隊里後來和一些很高級的會員見過面,如果不是安利,在當時想和一個身價過億的老闆面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想想如果李開復做安利…那一定挺成功…
後來我因為太內向,被趕出局了。
據我所知有些系統確實拉人很瘋狂,但這種事情不可一概而論,通過安利系統我免費看到不少書,那段經歷挺奇葩的…
另外成為安利會員時會特地提到,學生,教師,不允許接觸到這項生意,原因很複雜,主要還是為社會結構考慮。
最後說兩句,這東西最好還是不要太妖魔化,稍微接觸接觸未必是壞事,如果沒接觸就帶著偏見,有時候也挺可悲的,話說知乎上如果有人是經營安利的,可以私信我,我願意支持你們的生意,我自己的優惠客戶卡兩年前就到期了,因為有些安利的產品確實很好,比如我一直在用的洗潔精,蛋白粉就算了,暫時沒接觸到。
記得乖乖給我打折,是自己人。
我也算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吧。大約十多年以前,我家裡的親戚,很多都紛紛開始從事安利,有我叔叔嬸嬸,姑父,姐夫,表姐夫等等,幾年之後,只有我叔叔嬸嬸堅持下來了,而且還乾的很不錯。本人所在的城市在江浙地區算是前幾的,雖然是縣級,而他們夫妻倆的業績在整個縣裡算是翹楚。
至於生活上的改變,也確實很大,房產就有幾套,不僅僅是買在縣裡。而且貌似從十年前左右做到鑽石的業績以後,每天確實也比較清閑,雖然這些年業績沒怎麼增長,但生活確實優渥。
這個算成功的例子吧。從我的角度看,剛開始起步的時候,確實非常辛苦,而且不是一般的辛苦。關鍵的一年業績上升有偶然的因素,正好我那些其他親戚當年發展下線比較好。而且,業績上升之後收入提高,接觸的群體也逐漸發生變化,周圍的朋友圈自然是有錢人逐漸變多,而這些有錢人對商品價格並不太在意,關鍵是質量要好,如此,在這個群體之中發展業務自然比在底層推銷要容易的多,且消費群體穩定。
到了現在,本人大學剛畢業,他們夫妻倆強烈建議我也干,而我堂妹已經算幹了一段時間了。鑒於本人是歷史學科班出生,並且對其餘文科乃至心理學經濟學多少都有些涉獵,因而這些天參加了幾次活動之後,對於安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一,從事的人員確實普遍學歷不高,因而他們很少對宣講的東西產生懷疑。而我偏偏就有這樣的習慣——查論文腳註,查網文出處,因而就知道,很多東西其實不靠譜。還有就是講的一些東西和初高中理化生的內容掛鉤,但又有牴牾。
第二,把業績做大的例子相比較整個從事此行業的基數,實在不能算多。如前所說,我親友之中僅有一例。而每次宣講要提一大堆事業有成的例子,其實也是很不容易有成就的反證。因而,更多的人選擇拿死工資。
第三,確實是有強烈的慾望要賺大錢的人更容易從事安利。其實要發財本身就合乎人性,而當今社會更加是拜金主義盛行。然而對一個無人脈無學識的普通人而言,走出第一步就是難的,業績額就是一道很大的坎,還要有長期的客戶。而有二十歲不到的少年就能把業務做很大,則是緣於從一開始,起點已經不同了,他們的交友圈子裡,多的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並且他們本身受到的教育,就不是普通人所能比的。
其實,我個人對成功學極其反感,所以貌似一開始熱情度就不高o(╯□╰)o。或許也會兼職乾乾吧,但我使用的安利產品貌似只有洗潔精,所以估計自用這一塊就基本沒有。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利公司真像自我宣傳的那樣一直屹立不倒嗎?萬一哪天沒了,別的不說,那筆世襲獎金問誰拿呢?
銷售模式:殺熟人—— 熟人再殺熟人 ,好像小時候看的香港喪屍,喪屍咬人——變喪屍——喪屍 咬人(無限循環),這是一種洗腦。
安利是怎樣的,我沒用過,聽說不錯。不過,他的營銷手段我不喜歡。我認識一個做的事業類似安利的人,當然他一定不同意我的說法,照他說的,他公司的東西更好更便宜,而且公司有制度的優越性。
他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熱愛金錢,助人為樂。同時,他過多相信機遇,相信機遇到來,飛黃騰達,而加入團隊,就是這樣的機遇。團隊溫暖得像個家庭。大家都愛財,聽到老大描繪明天的豪車泳池,一個個熱血沸騰,而最讓他們春暖花開的,是賺錢手段乾淨。他們普遍相信,中國的有錢人沒幾個乾淨的。而他們要做的,是通過分享他們的產品,幫助所有家庭過上健康的生活。老大說過,你有了下屬,下屬再有下屬,他們所有人的業績的一部分會變成你的工資。開始一月多少,後來一月多少,最後,就變成富翁了。然而他們歸根到底是推銷員,推銷員總要賣得出東西才有錢賺,怎麼從推銷員變成富翁呢,他們都相信會的,過程沒人知道。他們所依賴的是,制度的優越性。
為此,知識各異的他們開始學習營養的課程,同時向各種人分享產品。他們會告訴糖尿病人,他們的什麼什麼能有效緩解癥狀;他們會告訴所有人,如果你不做額外補充,光靠每日三餐,一定會缺什麼什麼,因此他們不需要知道你吃什麼,就知道你缺什麼;他們有時也會憤怒,因為就有頑固分子,不拿健康當回事,他們會私下發狠"等他得了**病,身體垮了,老婆孩子怎麼辦!"
他們像是被上帝選中的人,來拯救眾生,對愚眾,又可憐又氣憤。
我認識那人,已經做了一年多了吧,新年的目標是工資翻六翻。
老媽接觸過這些東西,她說,剛開始賣給親朋好友,都能做的不錯,後面就難了。
我其實挺想和他說的,可是我們因為這個問題爭論過,彼此不說話了。他說,世間最難的事有兩個,把別人的錢放自己包里,把自己的思想放在別人腦子裡。偶然加被迫的情況看過安利產品的實驗示範。
個人感覺,網上絕大多少噴安利的主要是覺得它的營養品這塊誇大其詞或者說性價比超低,完全沒必要購買。但是我想說的是,安利還有日用品,比如牙膏、沐浴露、洗髮水等。
有認識幾個朋友,他們不做安利,但是都喜歡安利的洗潔精用於洗碗這些。舉例一下,前不久洗過剛買的排骨,手上的豬油用白貓的洗潔精是很難去除油漬的,但是用安利的是輕而易舉的去掉。一瓶安利的洗潔精大概是70多左右,看上去好像很貴,但是因為是濃縮的大部分兌水來使用,所以一瓶大概可以用個一年多,我不清楚如果用市面上的那些洗潔精一年多需要消耗多少錢。但是至少安利的日用品貴也貴不了哪去,不像保健品。
今年春節有一張黃曉明和anglebaby包餃子的新聞圖片大部分人應該看過,背景里的一處就是安利的計量瓶(濃縮液兌水後使用)。——所以,很多人不做安利,但是其實比較喜歡安利的日用品。
安利的主營分為日用品、保健品(紐崔萊)、化妝品(雅姿)這三類,當然現在好像還有凈水器等。
保健品就不說了,被大家噴得一無是處、雅姿這類化妝品不了解,倒還是很希望有業內人士來聊聊到底怎麼樣。日用品這塊剛說了洗潔精,包括還有牙膏牙刷等。我在看他們演示牙膏和市面上的牙膏有什麼不一樣,經過親身感受,的確安利的牙膏比市面上的更柔軟,有了對比後會覺得市面上的牙膏更粗糙,按照他們的說法,市面上的牙膏比較粗糙所以會破壞牙釉質。所以我現在也在用安利的牙膏。價格方面是30多元錢。市面上貴的比如斯達舒、雲南白藥等也是30元左右。在使用時長方面,安利的牙膏可以用半年。大家買市面上的牙膏我估計最多最多只能使用三個月吧?所以看起來牙膏的性價比也不低。
安利的沐浴露他們做的演示則是看泡沫。泡沫的多少在一個側面反映出清潔能力。在相同計量的沐浴露的條件下,安利的沐浴露的泡沫更多,其他品牌的沐浴露要多用好幾倍才能達到相同的泡沫。
在泡沫跟去污能力這個問題上前天還得到 @xc9229和 @馬琨在洗髮水在頭髮上打勻後「起的沫少就臟,起的沫多就乾淨」是真的嗎?如果是,為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這個問題上一些指點,目的也就是想了解安利給人演示的這個道理是否真的靠譜。
有了泡沫後你還得比較容易用水沖乾淨才行,畢竟都是化學物質,沒人喜歡擦在身上後卻很難洗掉吧?對比後安利的沐浴露的確更容易被洗掉,市面上品牌的沐浴露的確難沖洗掉。
以上是對安利日用品的感受——性價比不錯,如果以上沒有專業人士出來指出有問題的地方,應該會持續用下去。目前對安利的雅姿產品不了解,歡迎化妝品界的專業人士指教下。
另外說一個側面,上了知乎後知道很多日用品開架貨都不怎麼樣,比如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洗髮水的。這方面的業內人士得出的結論就是超市的洗髮水沒什麼好用的。這也是日用品我不怎麼用超市開架貨的原因吧。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