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若平時不加註意,積累後將產生嚴重後果的小習慣?
1、總以為衰老是四五十歲才開始的事,自己年輕身體好扛得住,所以長期揮霍自己的健康,熬夜、缺乏睡眠、飲食不規律、生物鐘混亂。後來才發現,頭腦和身體機能在過了某個巔峰時期後就開始斷崖式衰退,能明顯感覺到頭腦開始變遲鈍,且難以像以前一樣長時間集中精神,學新東西的效率比以前差了一大截;
2、總以為朋友是一種義務,有什麼事都可以麻煩朋友幫忙,生活中有什麼負能量都可以選擇向朋友宣洩。後來才發現,友誼和人情是一種易消耗品,一旦你索取過度又不及時做出回饋,友誼的小船在不經意也能說沉就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大家活得都很累,沒人喜歡無端被打擾,更沒人喜歡和一個渾身散發負能量的人過多接觸;
3、總以為事情拖到明天做也不遲,反正日子還長,大學就該好好玩,等到將來工作的時候再努力也不遲。就這樣大一拖到大四,拖到畢業工作,有天終於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四處向身邊同事請教一些工作經驗和知識技巧,但收穫的卻常常是敷衍式的回答。後來才發現,除了學校的老師,沒人有義務將自己所知的知識和技巧傳授給你。別人通過長時間的自主學習和工作經驗所總結出來的知識,你一句「謝謝」就想拿走未免太過天真。放棄了學校豐富的教學資源,出了校門你只能靠自己努力;
4、總以為玩知乎是在學習,通過碎片化的閱讀能快速獲得大量資訊,通過大V們分享的人生經驗能幫自己少走很多彎路。然而玩了這麼久知乎,生活卻依然不見起色。後來才發現,別人是在生活中通過自己努力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才上知乎分享經驗,而你卻是浪費大把時間在知乎瀏覽別人的故事,以為這樣自己就能和他們成為同一類人。但事實上,牛逼是別人的,你什麼都沒有;知道了這麼多大道理有什麼用,你又做不到~身邊稍有動靜就馬上轉頭,生活中的微小事情只要發生了,永遠要立即做出反應,或是行動上要馬上反饋,或者是情緒上馬上被調動。
漸漸覺得,一個人的生活方向感很重要,如果總沉浸在生活里一件又一件的,沒有優先次序降臨的事情當中,這些瑣屑會慢慢吃掉你的宏偉願景,讓生命不知何處消磨。要有能屏蔽掉雜音的粗神經,學會把心力用在刀刃上。
回複評論區,我說第一句話其實只是想說我觀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人只要一點小事情,比如吃飯的時候旁邊有人走過就看一眼,一有簡訊不管是誰習慣性地馬上拿起來看,朋友圈有紅點一定要刷,等等。這有時候是種內心很空虛的表現。不要抬杠啊啊啊。
注意力失控。
任由別人拉扯你的注意力,如同任由他人攪拌你的生活。
早上到公司,打開電腦,這時有個同事來問個事。結果被同事東拉西扯地佔用了15分鐘。登錄郵箱,跳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內幕,點開查看一下。關閉彈窗,看到最新的郵件,領導吩咐查個資料,趕緊查。電話響了接一個,微信閃了點進去屏蔽一下群消息。到了午飯時間才發現,有個重要的彙報材料忘了準備。
我想說的不是拖延症,而是注意力失控。一堂課45分鐘,學生能保持注意力的最多只有前20分鐘,可見注意力遠比時間稀缺得多。然而,想佔有我們這有限的注意力的人和事太多了,如果自身不主動控制,很容易就把這寶貴的資源流失在雞毛蒜皮之間了。
要知道,你注意什麼,就吸引什麼。注意挺直腰背的人更挺拔,注意控制情緒的人更泰然,注意談吐的人更會表達。女生會吸引她注目的那個男孩,分數會眷顧你注重的那門科目,閑雜人和事會拉扯那些易於被八卦吸引的人。
你是否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呢?
蟹腰~
————————————————————————————————————
探頸、脖子粗、脖子短
都讓氣質減分項
▼
大冪冪的「猥瑣頸」
胸前再偉大也沒她這探頸搶眼哇
大家對於這個坐姿是不是很熟悉?含胸、駝背、探脖,好像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
造成這幅模樣的原因,其實就是日常中的壞習慣,例如:低頭玩手機、坐姿不對、走路姿勢、翹二郎腿都會影響脊柱的生長。
這種不良體態的直接影響,就是人看起來氣質down down down!
腿短、胳膊粗和體態不好這種硬傷比起來,都能算善良的天使了,起碼靠著技巧能遮掩起來。
一個駝背、探頸的人如果調整了體態會怎樣呢?咱們還是從圖片來看區別。
是不是脖子挺拔,氣場一下子變強大了?而且,胸前的視覺還會更偉大哦~
挺拔了的吳昕是不是更美了幾分?
之前沒有留意到娜扎居然也是有點探頸和駝背的,畢竟新疆姑娘顏值高的太多了,會忘記其他部分。探頭影響顏值,你們認同吧?
其實女星們穿著華服、畫著完美的妝容,往往會讓我們這些圍觀群眾忽視掉很多小細節,而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日常的探頭駝背就很容易被身邊的人看清楚。
示意圖
▼
這些情況都是因為平時的壞習慣才慢慢形成的。坐下就習慣性的往後靠,自然就形成了彎腰駝背探頸的不良體態。
1.別人一強硬,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退讓,而不是堅持己見。
2.別人一問起,你立馬就向他人敞開心扉。
3.白天不努力,睡前盡發毒誓。
4.消耗他人的熱情,將別人的好意,視為理所應當。
5.以為時間還長,歲月靜好,為自己的平庸找盡借口。
6.凡事拖延,說到吃就義無反顧。
7.將壞脾氣,留給最熟悉的人。
8.對壞人畢恭畢敬,對善良之人,卻肆意妄為。
9.功利心過強,以至於很多時候,吃相難看。
10.什麼都要湊夠十條,導致我編不下去。
http://weixin.qq.com/r/1zrYwDfEVGorrXOj92-F (二維碼自動識別)
1 肢體獨立性差,不會用力
其實很簡單就能判斷,你可以試試打字的時候後背有沒有在用力,如果是的話,那就是獨立性差了。按理說打字只需要手指移動,只需要手指用力就夠了。如果獨立性差,打個字都會全身用力。彈鋼琴並不是「我控制著我的手指去按照xx的力度彈下yy音符」,而是更接近「放棄思考和邏輯,任憑音符流出手指」,一般來說合格的鋼琴老師都會教你怎麼用力的。
會造成的惡果有站不直、表情難看、玩遊戲手殘、吧唧嘴、動作不協調。通常來說都是軀體過度控制導致的——軀體過度控制其實是因為控制力低下,只能all in。經過練習會好很多,如果不會,可以考慮學一下鋼琴,等能流暢演奏曲子的時候手指的獨立性就足夠了。用此種方法來應用到全身即可。估計瑜伽、武術等也有類似效果。
本質上還是「無關肌肉不能放鬆」。
2 大腦停不下來,不會用腦
李松蔚寫過一個專欄文章,大意是「忍受簡單的能力」。通常有時候我們會思考停不下來,這一般會導致睡不著等情況。還有一種典型的就是「看到一個妹子,腦子中就已經和她過完了一生」。這種能力如果不受控制會造成非常多不良後果,比如妹子本來只和你是朋友,你腦補太多。還有就是比如妹子沒回復你消息,你腦補各種情形——實際上這也是不會用腦的一種表現。
我是不太贊同「忍受簡單」的,因為不需要「忍受」。忍受是要消耗意志力的,但是改變這種情況並不需要消耗意志力。簡單來說就是放鬆——你可以把你的大腦付諸於感受,這樣就可以停止思考了。我自己的話會去感受光,各種燈,或者星星月亮,陽光。當你純粹的去感受的時候,理性的推理就會停下來。喝杯水不需要思考「這是溫的還是涼的」,溫度就是外界感受之一。等到能夠運用自如的時候,就會平和許多,比較容易做到不亂腦補。
本質上還是「無關的大腦部位不能放鬆」。
3 主動忽略情緒,壓制情緒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去面試,會有緊張的情緒,但是「你認為緊張是不好的」,所以抵抗這種情緒——或者你是個意志堅強的人,你可以壓制這種情緒——結果當然是在別的時候崩潰。體現通常是吵架、縱慾、撕逼等情形。其實有情緒才屬於正常,問題不在於情緒,在於無法接納情緒的存在。
如果不能處理好情緒,常見的問題就是無法和自己的情緒良好相處——比如在不恰當的時候夫妻吵架,和上司吵架等——顯然會讓自己陷入極大的被動。並且有時候容易接受別人的不良情緒——本來很開心,然後路上被人罵了,就罵回去——這通常意味著你接受了對方扔給你的情緒。負面情緒不處理就如同家裡垃圾不倒掉,最終會沒有地方下腳要大掃除——情緒的大掃除就是爆發。
本質上還是「無法和感性自己的部分友好相處」。
4 重複無效過程,不會學習
本來「學習」這個辭彙是相當明確的,後來大概因為家長的緣故,「學習」=「寫作業」。但實際上學習意味著掌握新的東西,而不是重複舊的東西——後者其實只能叫背誦。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認識一個專科畢業的朋友要考mba,需要做排列組合的題目。第一次問我的時候我解釋了要怎麼怎麼做,他第一反應是「窮舉」,我說這樣做太慢;第二次他再來問,第一反應仍然是「窮舉」——這樣再做一百套卷子也不頂用,因為他並沒有去嘗試掌握新的工具,而是反覆使用舊有的工具。
通常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多次複課,成績不變」,還有各種原地踏步走。危害不言自明。
本質上就是「不知道啥是學習」。
5 不重視歸併,學過就忘
人腦容量很小又很大,如果採用強行記錄的方式,那自然不夠用,但是弄明白關係就會快很多。歸併的結果是形成一套框架體系,這種框架體系既能讓你高效學習,又能有良好的遷移能力——比如cpp程序員轉java的時候,因為有成體系的cpp經驗,很容易找到一些對應——這樣極大的減小了記憶的負擔,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是也。
但是有些人並不會把新的東西整合到自己的體系中,這就導致「黑狗瞎子掰棒子」,學一個忘一個。而主動尋找聯繫的話不僅不會學一個忘一個,還會因為和舊有知識進行連接,讓舊有知識得到再次強化。同時有效的歸併可以減少過擬合的情況,提高適用性。
本質上就是「不知道啥是整合」。
- 鑒於很多人問解決方案,那下面是閱讀時間:
1、請從原文中標出這五個問題的解決方案。(5分)
2、請從原文中找到這五個問題的例子。(5分)
3、請根據自己情況總結對策,闡述自己的解決思路,回復在評論中。(10分)
希望我的回答能拯救萬千無知的人類。「比心」
2016.12.01 三改。
收到很多評論和私信諮詢我關於TMJD的治療方法。首先。
我不是醫生。
我不是醫生。
我不是醫生。
評論很多,我可能無法一一回應,或者會漏回。請包涵。
另外勸誡大家不要把TMJD妖魔化。沒那麼可怕。或者說,你沒那麼嚴重。
沒有惡化到不可復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自愈。
非常感謝也很欣慰這篇自己的血淚史?科普文「不專業胡謅」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共鳴。回答這篇知乎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知道並了解這個病症,防患於未然,而不是嚇唬大家!可能基於女生纖細的神經和對身體變化的敏感,對病狀的描述會有些誇張。但並不是危言聳聽,只希望能給大家敲響警鐘,各位完全不需要因為這篇回答而陷入惶恐。如果有人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我只想說。。我冤啊!!看了大家的評論打算寫得更詳細更考究一些。僅供參考,歡迎相互探討,歡迎專業人士指正。噴子出門左拐,我手機打那麼多字科普不是來找罵的。
……………………………………分割……………………………………
前方高能
「TMJD發展到極端!注意!極端的例子!」
照片不是本人,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首先介紹一下這個疾病,哦不對,這個絕症「假認真臉」┄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英語簡稱TMJD「原為TMD他媽的,經口腔科同學提醒現已更名為TMJD」
而我就是悲劇的患者之一「並非專業醫師,闡述如有差錯請指教」
簡單介紹下此病病症。顳下頜關節紊亂,通俗地講「我也只能通俗地講」,就是牙關處的關節錯位。
就是這個位置
在我們張口閉口時,顳下頜關節會在它的關節窩裡轉動,而關節的磨損等原因,會導致其運動受阻。也就產生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患病幾率很高,只是有程度差別。大致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可複位
初期癥狀張口酸脹,張口到極限時會出現彈響聲。關節一邊會出現「喀!」的一聲。專業術語叫彈響聲。基本不太會引起重視,因為生活不受影響。這是第一階段。是可複位的,也就是關節會乖乖復原到它的窩窩裡待著,只是回去的過程中有些小困難。Anyway. Who cares?
第二階段:不可複位
當關節磨損到一定階段,關節便再也無法回到關節窩中去。表徵病狀便是:你突然!再也張不大自己的嘴了!
說自己合不上嘴的怎麼辦?出門左轉。你那是脫臼了!這裡是張不開嘴!
現在按我說的做,使勁張嘴,將手指對著自己,併攏手指塞入你的血盆大口,你能塞幾指?!正常人張口度為3.7cm-5cm。「牙齒間距離」
而當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進展到不可複位狀態時,你撐死只能卡進兩根手指,甚至更少。也就是所謂的張口受限。你可能也無法左右移動下巴,這是活動受限。這意味著什麼?
你再也不能打哈欠了。因為你無法自然張開嘴,張到兩指時你的哈欠就會因為你略帶疼痛的牙關和確確實實卡死的嘴而堵回去。
你可能難以進食。堅果類的絕對是永別了,口撕甘蔗這種技能在我心裡就等於胸口碎大石一樣牛x。稍微硬一點的東西也無力咀嚼,當然了,最重要的是,你塞的進去嗎?總之我當時覺得樂事薯片好大一塊哦(????????)「智慧的凝視」
你可能無力刷牙。無力咳嗽。無力大聲說話。無力唱歌。同理,你張不開嘴。很多原來覺得自然而然的事,變得做不到了。
OK.你覺得這並不可怕是嘛?
還記得高能圖嗎?對,還會歪嘴哦。
因為發病一般是單側關節,久而久之因為受力的不均便會導致歪嘴。這已經不是影響美觀的事了吧。和毀容也相差無幾了。「不過不用害怕,這真的是很嚴重很嚴重很嚴重的圖例,大部分人就算不可復,只要改掉不良習慣並加以治療也不會進展到圖上的狀態」
如圖,不可復狀態時可能,注意只是可能!會導致上下牙縫不齊。「但並不是上下牙縫不齊就是不可復啊!也許你只是牙齒沒長好嘞?嘻嘻」因為一側關節已經移位了。並且。不!可!復!
知道不可復的含義嗎?就是不會好了,無法自愈。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絕症。損傷已經到了不可逆的狀態。
通過手術可以將關節塞回窩窩去嗎?可以。手術分兩種。
1.微創手術。就是關節鏡手術。在臉上,也就是牙關外側的皮膚上「耳朵下方位置」開三個洞,將機械手伸進去,把關節放回關節窩並打個結固定。不會在臉上留下大傷疤。但是有很大的複發可能。繫上的結斷裂的那一刻,你就可以數好錢去準備再做一次微創,複發,再做,複發,再做。不停地,這樣,永遠地循環下去。三年里做個10次也不是沒可能。這個精神壓力就太大了,天天起床得張張嘴看看自己複發了沒「手動再見」
2.開放性手術
應該需要全麻吧?臉上會留下一條從耳根到下巴的蜈蚣手術疤,需要從肋骨取骨,冒著損壞三叉神經從此失聰流口水的危險接受這個價格不菲的手術。國內能做這個手術的醫生為數不多。
並且!!!
這兩個手術,在國外都已被廢止了。因為副作用太大,複發率太高。反而會對關節造成比病症更大的損壞。我上半年在日本留學時,因為蛀牙去看了牙醫,因為對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以下簡稱TMJD」不死心,所以順便問了日本牙醫是否可以通過手術或者別的方式完全治癒。他表示我沒有選擇手術是很明智的,現在日本也是不建議手術,理由和我在國內聽到的差不多,因為手術損傷更大,TMJD本身的致病原理並沒有嚴重到需要接受手術。
可是為什麼曾經,甚至現在都還有這種手術存在呢?有需要才有市場。
患者願意付出高昂的手術費,冒著巨大的風險和疼痛接受手術,說明TMJD在進展到不可復狀態時,對患者正常生活的影響是很大的。在我尋醫問診和接受治療時接觸到的病友中,為此病深感絕望的人不少。甚至有人認真考慮過自殺「沒有誇張」,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患者對疾病的無力和焦慮。因為除了上述我略帶玩笑提到的一些生活質量的降低之外,還會伴有耳鳴,肌肉酸疼等難以擺脫的長時間的不適。
好的。接下來要切入主題。這樣可怕的疾病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抓緊時間切題」
據說還沒有確定致病機制。但可以確定以下幾個不良習慣「不注意的小細節」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大聲說話,唱歌。
*習慣性大張嘴。
*單側咀嚼。
*側身睡「壓迫一側關節」
*趴在桌上睡「側臉,壓迫一側關節」
*磨牙和咬緊牙。很多病患都有,而且不自知。通常早上起床會覺得肌肉酸疼。那是以為你已經磨牙一個晚上,導致肌肉緊張僵硬。
*經病友提醒?一條:長期張口呼吸史
嗯,大致是這樣。最重要的是,根本從來沒有聽說過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對關節細微的變化沒有引起重視。我全佔了。全佔了。佔了。了。。。。
易發人群:教師,歌手(或以唱歌為業的人)現如今精神壓力大的年輕人中也很多發。
跟大家講講我的血淚史。
我發病時是高二。學業壓力很大的時候。在可復階段時因為不知道這個疾病,經常刻意玩弄關節的彈響聲向同學展示特異功能「no 作 no die why I try,I try I die tell you why」。嘴巴閉合時,關節不在其該在的位置,而當張開時才勉強滑落進關節窩,這個彈響聲便是關節複位的聲音。而當我不停向朋友炫耀我的關節樂器時,其實是不停在對關節造成損傷。
愛好唱歌
一開始覺得只是影響到自己飈高音,後來發現講話,咀嚼有影響。這時去了醫院,拍了核磁共振,因為還是可復,所以醫生也沒有引起重視,只讓我保暖就行。於是我再次掉以輕心,錯失了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因為在一個禮拜後,我就突然演變成了不可復。這時再去就醫,他也很驚訝於我的惡化速度,並丟下一句:手術吧。由於這個醫生的大意,導致的後果還是很嚴重的。我雖然很怨念,但是我竟然沒有去醫鬧哎!「和諧社會人人有責」
自認為發病的最主要原因是單側咀嚼十幾年。
重點!!!!拍黑板!!!
小時候蛀牙蛀穿了神經,經歷了欲仙欲死的補牙疼痛之後,庸醫告訴我,盡量不要用蛀牙那邊咬。聽話十幾年後發病了。又因為沒有被普及過TMJD,導致在短短的幾個月里進展到了不可復。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張不大嘴了!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現在大四。已經六年了。還沒有歪嘴。相信以後也不會。所以大家不要方!
這個病雖然無法治癒,但也沒那麼可怕。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得以假性康復。
原理就是通過拉伸關節處的韌帶,使患者恢復一定的張口度,減輕活動受限。和坐位體前屈一樣,使勁拉韌帶,你就能把手伸得更遠一點對不對,同理,你也可以把嘴張更大一點。聽起來是不是有點「你他媽在逗我」的意思?
看下去。
拉關節韌帶差不多是這個手法。
簡單粗暴,拉住你的下巴就往外扯「不要輕易模仿,看似簡單粗暴其實都有手法!」拉膝關節韌帶有多疼,拉顳下頜韌帶就有多疼。醫生為了使出更大的勁,一般都是患者躺在床上,醫生一手按住患者額頭,一手拉下巴,我認為此場面真的很像屠宰場。在康復室里哭天搶地的不在少數,我半個月的療程里硬是沒流過一滴眼淚。感謝這段經歷,現在的我耐受能力超群。
另一方面就是按摩肌肉。關節和肌肉是相輔相成的,酸痛並不是骨頭在痛,而是肌肉。當關節發生病變,覆蓋在關節外的肌肉會長期保持緊張狀態,甚至僵硬。治療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按摩「有手法地,使勁摁肌肉」。其實這部分是最痛苦的,會不自覺地疼出眼淚,醫生經常說我的肌肉因為過度緊張,已經糾結成塊。醫生姐姐戴上塑膠手套叫我放鬆的光景,是我覺得最可怕的,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鑽心。「而且本來戴塑膠手套的樣子也很像變態殺人魔啊何況你還躺在床上看著他戴!!」
為避免廣告嫌疑不具體介紹醫院信息,如有需要可以私我。願意為病友提供信息。
另外給大家一點光明!進展到不可復了,想要複位?也不是不可以。醫生曾經嘗試過靠手法幫我複位,當時突然就瞬間張開了!但我關節不爭氣,而且不可復已經有段時間,保持不了多久就又逃出關節窩。所以我不得不放棄複位治療,轉為手法治療恢復活動度。
重點!!!如果剛發展為不可復的一兩個禮拜之內還是有希望通過醫生的手法複位和咬合板固定治癒的!!!時間久了就有點危險,但也因人而異,也許你就是那個幸運兒呢!
六年過去了,我的顳下頜並沒有惡化,關節反而是越來越舒適。這也是一個和病症相互磨合相互接納的過程,久而久之會重新建立起假性關節盤。人體自身會重新適應新的關節肌肉結構,病症對生活的影響也會越來越低。雖然越來越無力培養自己的音樂愛好了,還是有點可惜的。醫生曾經告訴我說有病患在得病幾十年以後突然不藥而癒,張開了!我想說,以我現在的狀態,我大部分時間是不記得自己有TMJD的,除了打哈欠的時候還是不夠爽。
最後,給大家一點tips。
身邊很多朋友在聽到我的經歷後,都會懷疑自己是否也有初期癥狀。其實有很多人多多少少都出現過張口酸脹,甚至是彈響的癥狀。但是,大多數人都止步於此。惡化到不可復的畢竟是少數。
重點就在於,改掉上述不良習慣,比如
不要再單側咀嚼,換兩邊一起。有人說我以後換另一邊好呢還是兩邊一起。答:兩邊一起。為什麼?醫生跟我說的!
注意關節保暖,冬天盡量不要冷水洗臉,刺激關節。有必要時用熱毛巾敷。
時常保持休息位「百度一下休息位吧」。不要咬緊牙關。下顎完全放鬆不使勁,就會自然下垂,上下牙間隔2毫米左右的空間,這就是休息位。
注意自己晚上是否會咬牙,磨牙。TMJD的患者幾乎都有咬牙,磨牙的習慣,自己可能都不會知道,但這對牙齒,關節都是很大的負擔和損害。必要時佩戴牙套,咬合板。遵循醫囑!
少吃硬的食物。
保持標準站姿,坐姿。不要脖頸前傾。其實肌肉之間也有很多互相影響。
科普完畢,想到會再補充。
希望大家多多轉發分享。科普給身邊的朋友。保護顳下頜!人人有責!
另外如果你看到這裡了,可能會想聯繫我向我諮詢。我在這裡給大家總結一下。首先我不是醫生。我不會也無法給大家確診或判斷嚴重與否。就算是醫生診斷,也需要結合親自上手摸關節和核磁共振來確認。所以大家的這類問題我只有一個回答。建議就醫。
現在給大家的情況分類
1 我沒有不良習慣我卻有輕微癥狀怎麼辦?
熱敷,按摩顳下頜關節處,不影響生活可以無視,就當沒看過我的回答。有影響建議就醫。
2我有不良習慣也有輕微癥狀怎麼辦?
改正不良習慣,熱敷按摩等,做好一切保護保養措施。一般會自己慢慢好起來,若有惡化,請就醫。
3我已張不開嘴,張口、活動受限,怎麼辦?
儘快就醫。掛口腔科或康復科。有需要診室信息的可以私我。
4我曾經張不開嘴過,但後來自己好了。我要去看醫生嗎?
這可能說明你自身已經調節並適應了新的關節肌肉結構,只要對你生活沒有影響,也可以不去在意。如果不放心,也最好就診一下。有需要就診信息的可以私我。
5牙縫不齊
這我真的不知道了,可能和別的很多因素都有關。可以口腔科問問。
最後推薦大家百度搜索
「顳下頜關節紊亂」
多看看文章,有更多詳細的介紹。
我大學畢業很多年了,這些年來,一些以前不注意的小毛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就變得很嚴重,甚至一度影響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這裡,我決定把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得以重視,不要像我一樣踩到這些坑了。
一,做事沒原則,愛隨大流,人云亦云
我剛工作的時候,想和所有人都搞好關係,所以故意把姿態放得特別低,任何人的求助,我都不會拒絕,即使不是我的工作範圍,即使當時我快下班了,我也會應承下來,加班幫別的同事把屬於他的活幹完。
那時候我有一個跟我同期進來的同事,叫小張,不是應屆生,是跳槽過來的,已經有兩年工作經驗了,我跟小張關係還算不錯,畢竟都還算新人,小張也比我的社會經驗多,所以我經常有職場困惑的時候,就會求助於小張指點迷津。
某一天下班早,沒什麼事情,我和小張相約一起去喝點酒。
席間小張就跟我說:「你現在這個處境很危險,你一直當老好人是不行的」。
他的這句話真的扎了我的心,「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老有同事拜託我幫忙,我也不好拒絕呀」。
小張就跟我說,你有沒有發現,最開始找你幫忙的人其實並不多,但是慢慢的,就多起來了呢?
我最開始在上家公司工作的時候,也像你這樣,想搞好關係,不懂得拒絕人,但實際上你這個老好人的形象,給外界的信號就是:
你這人做事沒原則,只要有人求你,你就不會拒絕。
你這給大家的感覺都是免費的勞力,任何人都可以要求你做事,不用白不用,而且你一旦建立起不會拒絕人的老好人形象,一旦某一次你拒絕了別人,就會受到對方的孤立,因為你給外界散發出的信號就是「任何人找我幫忙都是應該的」,我在上家公司就是做了2年的老好人,後來當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就開始拒絕大家的求助,之後就被孤立了,所以我才不得不跳槽換個新環境,你現在剎車還來得及,記住呀,做人一定要有立場,否則你在職場,是會被欺負的,這個是人的天性,在學校中也是。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從第二天開始,別人再向我求助,我就開始知道拒絕了,但是拒絕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透露出我現在本職工作很忙,實在沒有時間,這樣對方也說不出什麼,久而久之,大家知道我的原則之後,就沒人再來找我幫忙了。
原來職場的「老好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二,以為瀏覽碎片化信息就是學習
碎片化閱讀,也叫淺閱讀,這種信息的獲取方式非常的方便,隨著這幾年各種分享知識的新媒體的產生,諸如:知乎,得到,朋友圈和各種公眾號,現在已經成了年輕人的主要資訊的獲取方式。
碎片化閱讀的優點在於可以最大化的利用零碎時間獲取社會的實時熱點,但是缺點也是一樣很明顯:
(1)從攝取知識的方面來看,還是太淺了,並且與深閱讀相比,碎片化閱讀的休閑性,娛樂性更大一點,實際上會大量的吞噬掉你本來就不多的深閱讀時間和興趣;
(2)沉迷於碎片化閱讀的人們會普遍產生一種閱讀惰性,其實表現就是習慣於被動地接受作者所提供的碎片內容,問題是,這樣的碎片知識,是無法形成獨立的知識體系,思維方式,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的,最終只能讓讀者產生一種「我在學習」的假象和幻覺;
(3)習慣於碎片化閱讀,會產生對深閱讀的抗拒,進而形成閱讀障礙;
(4)碎片化閱讀的讀者,更像是信息的被動接收器,而每天你看到的什麼內容,都是基於各種的互聯網自媒體內容創造者的意志而推送的。
記得之前經濟學家吳曉波曾經說過:移動互聯時代會使人們更加的淺薄,因為當人們普遍通過手機來接受諮詢的時候,就會捨棄其他的信息渠道,你所看到的信息是有人希望你看到的,人們的思維就會更加的容易被操控。
美國的著名科技暢銷書作者卡爾曾說過:
「我們犧牲了深入閱讀的功能,變成只是信息的解碼者,形成豐富的精神連接的能力被擱置」。
那麼,淺閱讀真的一無是處嗎?
並不是,但關鍵要用好它。淺閱讀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不在乎時間和空間,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碎片時間來閱讀,所以淺閱讀適合瀏覽時事,散文,各方的論點,書籍的推薦等的目錄型知識,之後根據在淺閱讀中搜集到的信息,尋找專業的書籍或老師進行大塊集中時間的深閱讀,這種把淺閱讀和深閱讀最大化的利用,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三,不懂得保護牙齒
我們身為發展中國家,父輩那個年代沒有條件來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導致了那代人普遍在50歲以後牙齒脫落,雖說現在生活水平普遍好了,鑲烤瓷牙對於大多數家庭也能接受,但是從我身邊的親戚來看,烤瓷牙終究不能像原生牙那樣好用,表現在吃稍微硬一點的東西會特別的吃力,很多美食,只能遠觀。
所以說,牙齒的健康,確實很影響生活品質,尤其是對於咱們這個吃貨大國來說。
你可以想像一下,因為年輕時不懂得保護牙齒,結果老了鑲了一口的假牙,看到美食不敢吃的那種心情。
在西方發達國家,評判一個人生活品質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牙齒是否健康,西方人在牙齒上的消費主要是美白(美白確實是很燒錢的),實際上除去掉美白(美白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剛需,每個人的剛需是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只要牙齒健康的話,並不會花多少錢,只要做好這幾件事就行:
(1)使用牙線
中國人大部分人都沒有意識到使用牙線的重要性。
刷牙是無法清除兩顆牙齒之間縫隙中的雜物的,只能藉助於牙線幫忙,雜物清理掉了,就會防止齲齒,口氣也會清新很多。
(2)使用電動牙刷
牙刷的話,我推薦電動牙刷。我用普通牙刷的時候,感覺沒有電動牙刷清理的乾淨,並且我用普通牙刷經常控制不好力道,牙刷頭經常的會撞到牙床,使牙床發炎,這個是我用電動牙刷的主要原因,容易控制,至於價格,講究經濟的我買的是不到100元的,這個其實沒必要買太貴。
(3)洗牙
洗牙主要是洗掉牙結石,防止得牙周炎,問題嚴重的牙齒1年最好洗兩次。但洗牙頻率其實主要看牙齒的狀況,我個人是一年洗一次,由於我一直很注意清理牙齒,有些時候去牙科診所要求洗牙,好心的牙醫還會建議我兩年洗一次,因為我的牙上確實沒啥牙結石,沒啥可洗的。
保護牙齒在經濟上其實是很划算的,你現在如果每天不這麼精心的呵護牙齒,等你老了,烤瓷牙的錢和不能吃到美食會讓你後悔的。
四,飲食中碳水化合物過多,過度嗜糖
中國人的肥胖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嚴重,大家普遍覺得肥胖主要是因為吃的太多,所以想瘦的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節食。但實際上節食的效果非常的糟,因為長期讓胃保持飢餓狀態,不但會引發胃病,人們也很難堅持下來,最後堅持不住則會引發報復性飲食,導致體重反彈。
其實美國很多年前就已經找到了導致肥胖的元兇:過度的嗜糖。
現代人的飲食中,碳水佔比太高,尤其是:飲料(尤其以碳酸飲料含糖最多),甜品(餅乾,蛋糕),這些都是含糖大戶。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倡議,每人每天攝入的糖分最好不要超過50克。
而一罐330ml的可樂,含糖是35克:
6片奧利奧餅乾(100克)含糖是43克:
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都喝飲料吃甜品,你的碳水攝入一定是超標的(因為你還要吃米飯和水果,它們的碳水也很高),當你某天想和你肥胖的身體宣戰的話,第一步做的不是節食,也不是馬上去運動,而是:儘可能的戒掉碳水高的食物,飲食中儘可能的吃低碳水的食物,之後配合一些簡單的運動,你的體重就會持續的掉下去,這個減肥方法已經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
以上這些就是我在生活中總結的很多人或多或少會有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些習慣可怕在很多人其實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當一件不好的事情你知道是不好的時候,才會下決心去改正,希望大家能儘快的改正掉自身的缺點,做一個更好的自己。1.總以為自己還年輕,不需要鍛煉,不需要注意身體健康,將來的有一天你就會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後悔你現在的想法。
2.總以為今天晚上累了不想刷牙,或者偶爾不刷牙沒有問題,特別是吃了甜的東西不刷牙,將來有一天會有一個牙醫拿著電鑽鑽開你的牙齒,殺死你的牙神經,那種劇烈的疼痛會讓你銘記一生的。
3.總是覺得你周圍有很多傻逼,或者覺得周圍有很多讓你不待見的人,這個時候其實你應該從上帝的角度審視一下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不是周圍的人都很待見你自己?
4.總是想著明天開始努力,明天開始奮鬥,其實你真的就會一直堅持「明天再努力」一輩子的,直到有一天你老無所依,你才發現自己的明天不多了。
5.總是覺得自己的老爸老媽很煩,愛管自己的閑事,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他們變老了,他們管也管不住你了,也沒有精力和能力去管你了,子欲養而親不待,後悔莫及。
6.你要天天堅持不吃早餐的話你早晚會得膽結石或者糖尿病的(或者其他的疾病),我告訴你,別得瑟,覺得不吃早餐好像是一種時尚一樣(真的不要糾結會得什麼病,或者說到底會不會得病,我只是想說明不吃早餐對身體不好而已)。
7.總是對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深信不疑,覺得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最正確的,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固執己見,長此以往你會發現自己朋友越來越少,心胸越來越窄。
8.看到知乎優秀的答案不點贊的,長此以往,你就會發現知乎上面的優秀答案會越來越少的,知乎給你推送的答案會越來越讓你不滿意。
9.總以為別人幫助了你不說謝謝或者不回報也沒有關係,覺得朋友對你的幫助和關心是理所當然的,總是覺得朋友的幫助不需要回饋,長此以往你會發現願意幫助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你的朋友也會越來越少。
10.總是為自己得不到的一些東西悶悶不樂或者心煩不開心,長此以往,你會因此而丟失生活中更加重要的東西,而對得到那些你原本得不到的東西毫無幫助,所以請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不要不停的抱怨生活了。
我這裡列舉了十個,不算太多,看完了不要一笑了之,希望看到的每一個人都能因為看了這個答案而有所改變,不要等到將來後悔莫及,我是認真在寫的,請您也認真閱讀,並真實的去改掉那些你贊同的不好的習慣,做更好的自己。不然,長此以往,你閱讀的再多也然並卵。
======================================================================
詹姆斯艾倫:有哪些看似很傻,實則聰明的行為?
你有每天都在堅持做的東西嗎?為什麼而堅持呢? - 詹姆斯艾倫的回答 - 知乎
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小知識? - 詹姆斯艾倫的回答 - 知乎
你所知道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 詹姆斯艾倫的回答 - 知乎
看了評論 謝謝大家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
===========
我小的時候,吃東西之前總是先要聞一下。但是因為家教很嚴,和長輩或者不太熟悉的人一起吃飯的話,就會克制自己。
但是還是好想聞啊。
家裡人可能也覺得吃東西聞一聞也不是什麼非常不好的行為,所以在家裡的話,也沒有人管我。
後來慢慢演變成了一種像強迫症一樣的狀況,就是我不管手裡拿什麼東西,都想要碰一下鼻子。好像只有這樣才覺得舒服。(除了去年開的鯡魚罐頭)
聽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但是真的有一些糟糕的情況。
比如
有一次上課鋼筆沒水兒了,我就擰開墨水瓶,然後自然的碰了下鼻子......
吃果醬煉乳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是鼻子先吃......
買冰激凌之前先要準備好紙巾......
甚至拉著朋友手的時候也想......
......
我現在正在極力剋制自己下樓倒垃圾拿著垃圾袋的時候不要有這種想法。
1,上課不聽,下課彌補,本末倒置,結果花了更多的時間,效率低。
2,拖延症。凡事不到最後一秒不去做,導致效果差。
3,走路駝背,無論男女,只要走路駝背一定給別人的印象不好,毫無氣質。
4,走路看手機,吃飯看手機,睡覺看手機,上課看手機。不僅僅是對眼睛的傷害,還忽視了周圍的人和風景,久而久之,不僅沒人願意和你打招呼,更沒人願意接近你。一個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人,要麼天才,要麼瘋子,你會是哪一個呢?
5,不吃早餐。整個早上血糖低,頭昏昏沉沉,導致做事效率低,而且極其容易得膽結石。
6,走路低頭。這個不僅僅是不自信的問題,而且會影響終身。做什麼事情都沒有開始的勇氣以及行動的決心,平庸一生。所以,男孩女生們,抬起頭,挺起胸膛,大步向前。
7,懶惰性思維。遇到問題,第一不是先思考。
8,眯眼睛看東西。有近視早點配眼鏡,長期眯眼睛容易得散光。
1、躺床上看手機,時間長了會近視,還會頸部肌肉勞損甚至頸椎病
2、邊走路邊看手機,時間長了可能會掉進沙井
3、一上公交地鐵就掏出手機,時間長了可能錢包容易不見
4、一聚會就掏出手機,時間長了就沒幾個真正能聊天的朋友了
5、一開會就玩手機,時間長了就不會口頭表達了
1.跑步。
我從小堅持跑步,
早上跑,晚上跑,
現在的我跑的飛快,
誰都追不上,
也來不及在誰的身邊停留,
導致我至今單身。
2.刷牙。
從小爸媽就監督我刷牙,
早晨刷中午刷晚上刷,
刷的牙潔白如玉,
一張嘴能把別人的眼睛亮瞎,
我從來不敢照鏡子,
老師從來不准我發言,
至今我都沒有朋友。
後來我發現一種叫做口罩的東西,
人們才願意和我接近。
3.不長時間玩手機。
這是個壞習慣,
可惜我一直堅持下去。
以至於,
當我的同學眼睛近視,帶上厚厚的眼鏡時,
我的視力還徘徊在1.5左右。
我們之間又少了一項共同語言,
真羨慕他們,
讀的書別人看的出,
別人總以為我是個壞孩子。
4.不熬夜。
不熬夜真的不好,
既要早睡又要早起,
精力充沛,
每天和舍友有六個小時沒有同時醒著,
打掃衛生倒垃圾買飯,都是我去,
在宿舍供了一幫大爺,
我有一句話想說:去你的媽賣批。
5.吃早飯。
每天都吃早飯,
身體健康從來很少生病,
常常看著舍友吃藥,
心疼勸他們養成作息規律,
被無視。
偶然間我生一次病,
他們開心的像老婆懷了別人的孩子。
委屈。委屈。
6.多讀書。
多讀書沒一點好處,
現在都有手機,
隨時百度都可以。
曾記得,
有那麼一個女孩兒,
長的像宋詞里的女子。
同班男生過去搭訕,
都被拒絕,
我輕吟了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女孩兒就過來和我聊天。
引得那幫男生嫉妒,
孤立了我好長時間。
當然,
後來我並沒有和那個女孩兒在一起,
因為我跑的太快了,
因為我總是帶著口罩。
我沒有女朋友。
更新補充:有部分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有高能預警。
不好好刷牙,而且從不洗牙。
健康的牙齦看起來應該是這樣的:
你如果還年輕,偶爾啃蘋果或刷牙會出一點點血,那麼牙齦可能已經變成了這樣:
就是醬紫。牙齦邊緣充血,水腫。這個看起來似乎也沒什麼太不好呀!沒關係,炎症進一步發展就會變成醬:
下面的你們注意了,高能預警
↓
↓
↓
牙齦進一步的紅腫,出血。如果你正值青春期,或妊娠期,或服用了某些藥物的話,牙齦可能會變成這樣呦
牙,齦,瘤!這個口味不太重,乃們感受下。當然,牙齦瘤並不多見,多數人還是堅持不洗牙的話,牙齦進一步發炎,就會變成這樣了:
牙周炎,甚至這樣:
重度牙周炎。很多中老年朋友來看牙,開場白經常是這樣的,「大夫,我牙原來好著呢!從不鬧毛病,怎麼就Duang的一下成這樣了?」
您變成這樣真的是Duang的一下嗎?真的是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來,感受下:
看到沒有,發展到了牙周炎的程度,牙根周圍的牙槽骨就會被不斷侵蝕,越來越少,於是牙根越來越長,牙縫越來越大,牙齒越來越松~辣么?為什麼有人洗了牙之後酸軟不適,冷熱敏感呢?不是大夫把牙給洗壞了吧?其實您洗牙前是醬紫:
洗牙後,把結石和牙垢清除了,原本就暴露的牙根直接顯露於口腔了,是這樣的:
究其原因,還是你看牙看晚了,牙齦退縮,牙根外露引起的啊!但是,這些外露的牙根,表面開放的牙本質小管在礦物離子的作用下是可以被封閉上的。
所以,一次牙周系統治療後,如果牙齒敏感,可以通過脫敏和塗氟等辦法緩解。牙周炎到最後就是牙齒鬆動,搖搖欲墜了,這時候,牙醫能做的就是拔牙了。
有牙可洗勤洗牙,莫待無牙空遺憾吶,諸君!
洗牙、使用牙線會把牙縫弄大嗎?牙縫為何會越來越大? - 知乎
為什麼口腔醫生都喜歡拔智齒? - 知乎
拔智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
作為一名牙科醫生,你有哪些「一般人我都告訴他,可人家就是不聽啊」的忠告? - 知乎
更新:很多看完回答的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說,自己已經理解了這種表達/溝通方式好像確實給自己帶來過麻煩,也有意識改進,可是具體要怎麼做呢?我們在另外一個回答中具體講到了關於如何「溝通」的問題,附上鏈接給大家:什麼是「不會聊天」?不會聊天怎麼辦? - 知乎
------
謝邀。我們來提供這樣一個回答:生活中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習慣,ta們經常不簡單直接的作出表達,而是傾向於以「委婉」「含蓄」甚至需要對方「揣測」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日積月累之後,這就直接影響了工作效率、關係滿意度。比如,在親密關係中,往往是在矛盾疊加起來,和伴侶引發爭吵的時候,當我們追根溯源時才會說,「我以為你都懂了」。
要了解如何避免這樣的表達習慣對我們造成不良影響,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人與人之間的誤解、無法彼此理解,往往都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發出信息時存在一種「透明度錯覺」
Halvorson認為,當我們作為發出信息的一方在製造誤解時,原因在於透明度錯覺(the transparency illusion)。透明度錯覺的意思是說,大多數人都存在一種假設,即認為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透明的。在溝通過程中,給予信息的一方會以為自己的感覺和需求能夠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儘管他們並沒有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到位。甚至有時,這種表達不是言語性的,而是用行動、姿態甚至表情來發出。
而正因為他們以為自己表達得很清楚,也就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闡釋或者確認對方是否理解。但實際上,作為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被迫在非常有限的信息量中做出判斷,因而往往會判斷失誤。
透明度錯覺產生的誤解往往是雙向的:「當你抱怨其他人並沒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時,你可能同樣沒有明白對方在想什麼。」Halvorson說。這樣的情形每天都在發生著。舉個例子——
工作中,你看到同事天天加班,便詢問對方是否需要幫助承擔一部分工作。對方卻拒絕了,還覺得你這樣問是不信任Ta的能力。這讓你很委屈,覺得熱臉貼了冷屁股。但實際上,你也誤解了對方。
你想要幫助Ta的初衷,是因為看到Ta總是最早來辦公室、最晚才離開,你理所當然地認為Ta是工作量太大,所以經常加班。但其實,Ta只是喜歡安靜的工作環境,希望在辦公室人最少的時候工作,才會選擇在早晨和晚上待在辦公室里。—— Ta並不需要你的幫助。
親密關係中的嫌隙往往也是這樣產生的。晚餐時,丈夫吃著妻子做的菜,妻子在說一件事的時候,丈夫的眼睛卻盯著盤子一動不動,妻子覺得丈夫是不重視她說的話,但丈夫其實是覺得妻子做的飯非常好吃。
因為這段小插曲,妻子很不高興,於是早早上床,沒有和丈夫一起看他們平日里最喜歡的連續劇。這時,丈夫沒有注意到妻子已經生氣,反倒認為是妻子做了一天的家務事太累,不想和他一起度過晚間的休閑時光。
雙方沒有進行直接的溝通,而是在各自心裡對對方進行了揣測,而這些揣測都是完全錯誤的。
Halvorson說,人們往往意識不到,他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存在著誤差。有時候,你的不同的表情——沮喪、擔心、困惑、失望之間的區別,可能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你以為你的表情足夠讓對方知道「你說的話讓我有點受傷」,但對方可能把你的意思解讀成了「我完全不在意你所說的」。
你覺得你已經把你的態度表達清楚了,Ta也明白了,但實際上,你既沒有說清楚,Ta也沒有明白。正是種種這樣的誤解,造成了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的不滿、衝突甚至是彼此怨恨。
而接收信息時,我們都是「認知吝嗇者」
對於接收信息的一方來說,讓我們容易產生誤解的原因,來自於我們都是「認知的吝嗇者」(cognitive misers),即懶惰的思考者:在對他人進行認知的過程中,我們會傾向於節省時間精力,只挑出我們認為對形成印象必要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根據Daniel Kahneman的研究,我們的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快速、憑直覺、不假思索地處理信息。這是一種「不費力」的認知方式。當我們得出「3+3=6」這個結論,在一條熟悉的路上開車,看到別人微笑就覺得Ta很開心時,使用的就是這種認知方式。
當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感知對方的時候,使用這種方式,就會用走捷徑的方式來快速得出結論,這就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在人際中用這種方式處理信息,會讓我們容易根據對人的第一印象,做出過多、過絕對的結論。
第二種方式則是理性、慎重、有意識地處理信息,這是一種「需要付出努力」的認知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處理更高級別的問題時才會調動這種方式,比如要解出一道複雜的代數題,在陌生的道路上開車,或者當上級在自己的桌上留下了一張意味深長的紙條,上面寫著「馬上給我打電話」時,你試圖弄明白背後有什麼深意。
在運用方法二的時候,我們便能夠更正一些在方法一中形成的偏見和誤解。比如,雖然某個學生在最近一次考試中的表現不好,但老師發現Ta在其他考試中的成績不錯,只是最近的狀態不好,就會改變對其能力的評估。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是認知的吝嗇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面對這兩種認知模式——一種是快速的、但是容易出錯的,另一種是審慎的、需要花費時間精力的,我們對他人的認知卻只會運用方法一,因為要調動第二種認知模式,往往需要比較強的動機。我們容易在關係中,因為一次的矛盾,在那一刻強烈地覺得「對方是不愛自己」(此時第一種方式被自動調動),而只有我們想要控制自己、冷靜下來才會調動第二種方式,去思考和意識到這一次矛盾的實際原因。
當我們僅僅運用快速、直覺的方式去認識他人時,很有可能就會出錯。但Halvorson說,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對方一直使用方法二來對待你發出的信號是不現實的,使勁揣摩對方的意圖會耗費太多的精力,使人精疲力盡。因此,作為信號發出方,與其發出模糊信號,期待對方去調動複雜模式來解讀,是一種不現實的期待。不如自我檢查,給出更加明確的信息。
此外,我們的認知還會受到自身的經驗、情緒等等種種因素的影響。Halvorson說,當我們開始與一個人交往時,我們會「自動觸發」一些思考,目的是要得出以下3個方面的結論,來形成對對方的印象:
? Ta是可以信賴的嗎?
? Ta對我來說是「有用」的嗎?
? Ta是否威脅到了我的自我評價?
對這三個問題的回答,會直接影響到我們評價Ta的方式,特別是第三點,我們保持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的需要,會影響到對他人的印象形成。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如果感到自我評價受到了威脅,我們的認知就會產生偏見,比如,在同一份工作上,對方比自己做得出色,我們就會傾向於用苛刻的方式去評判對方。
因此,如果你習慣發出模糊信號,習慣不在意的模稜兩可的表達,就會有太多的因素使對方難以準確分析出你的想法。「如果你想要減少誤解,更實際的辦法是,做一個好的信號發出者,而不是指望對方能讀懂你。」Halvorson表示,「你無法控制對方的思考過程,但你可以控制的是自己如何表達。」研究也證明,無論是在親密關係還是職場、生活中,更清晰地表達自己,生活的滿意度和快樂程度都會更高。
這對一些人來說並不容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經常會被教育說話要「婉轉」,表達意見要「含蓄」,工作中要注意領導是否「話裡有話」。這使得我們會擔心,用最直接的方式去表達時,是否會由於太過直白而遭到拒絕,是否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是否冒犯對方。
但實際上,含糊不清的表達會造成更深遠的負面影響:那些細小的誤解會不斷積累起來,它們不會消失,總有一天會成為你們關係中的一枚炸藥。
感到自己被理解是人的基本需求。而為了使自己被理解,不要總是「以為」對方能夠懂你,不如用最清晰的、最能夠還原自身想法的方式去表達。我們始終相信,「直接」、「真實」、和「誠懇」這三件事情的組合是有魔力的:當你做錯了的時候就說「對不起」,當你不知道的時候就說「不知道」,當你有需要的時候就說「我想要」:)
試著從養成「直接真實誠懇」的表達好習慣開始吧。以上。
原文發表於 研究:人和人之間的誤解是怎麼產生的?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見人不打招呼,時間長了沒人跟你打招呼。
有感而發
本人近視500加散光 又不愛戴眼鏡
走路上只能看清狗 人我是分不清的
最開始我是不愛打招呼的 怕認錯 尷尬
結果我發現別人給自己打招呼的次數多
咱不能讓別人熱臉貼了冷屁股
再說打招呼也不費咱一毛錢
那就打吧
我還是看不清 但根據著裝和體型也能分辨
就當鍛煉了 本人也比較害羞
最起碼一路上有人給你打招呼 也不冷清
說明還是看得起你
哈哈
謝謝大家的點贊 再次感謝
不要擔心招呼打錯
萬一
你我一主動,就有故事。
我的媽 這是要破千啊!!!
最近又火了。。。
有本事你上兩千!!!
感謝各位厚愛…上2k了
要不我給各位笑一個?
你們知道嗎,臉大臉小雖然是天生的,但和後天的生活習慣也有很大關係,很多人說「一胖就胖臉」是一種,其實還有很多「隱藏很深」的小習慣,也會讓臉不知不覺就變大。
還真不是我聳人聽聞,它們都屬於不說不知道,一了解就嚇一跳的~
一起來看看吧,我就不信你們沒中招:
蹺二郎腿
正在拿著手機看推送的你們,是正翹著二郎腿呢?聽我一句勸,快放下!
最近看了一個日本的《林先生的初耳學》的科普節目,讓我再也不敢翹二郎腿了,那就是:翹二郎腿會讓臉變大。鮮明的對比。
節目里分析了具體的原因:
原來翹二郎腿會導致骨盤扭曲,這種影響還會延伸到臉部。當一條腿翹到另一條腿上時,左右腿受到的力度會不一致,用力較大的腿部肌肉會更發達,從而拉扯骨盤向一側下垂。
而骨盤又連接了下半身的股骨和上半身的脊柱,骨盆的扭曲也會影響到脊椎,並往上導致肩頸部位的不平衡,進而頭骨也會偏離原來的位置,有些人的高低肩就是這麼來的。
最終頭頸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環都會受到阻礙,這樣就會堆積老化物,造成面部浮腫,不知不覺中就成了大臉,有的人還會長斑點和皺紋。
怎麼判斷自己的盆骨是否傾斜?節目中有一個方法,我們整個工作室由於受到了嚴重驚嚇,都照著做了一下,還蠻簡單的,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首先平坐在地上,把腳跟併攏,足部會呈現一個V字形,這時骨盤就是在正常的位置上的。然後讓雙腿自然放鬆,不要用力,這時腳如果向右傾斜,就說明你的骨盆向右歪了。我測完以後鬆了一口氣,幸好,腳沒有歪,但也不敢翹二郎腿了嗚嗚嗚~
為了幫大家更好的判斷,我們的美少女插畫師兒力力專門畫了很可愛的插畫。
如果發現骨盆歪了,也別緊張,還有救。節目里還教了幾個簡單的小動作,模特親測:每天30秒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臉變小,還能順便減掉小肚腩呢。我從今天開始練起來了,一周後跟大家彙報結果,哈哈~
我也專門請助理小妞Jennie示範了一下。
首先,以內八的姿勢站立。
然後雙手掌心向上碰在一起,手肘向頭上拉伸,注意不要彎曲哦,堅持30秒!別看動作很簡單,但最開始練的時候我的手臂都在抖……來看看Jennie的示範。她和不湊合小姐都立下毒誓,不減重十斤絕不露臉(大家記得監督她們)~
除了一些小動作,也可以藉助一些矯正體型的小物來改善,助理飯飯一直在用這種坐姿矯正坐墊,如果坐姿不正確,彎腰駝背或者翹二郎腿,它就會讓你感覺很不舒服,只好乖乖聽話坐好來。
低頭玩手機
這一點是老生常談了。
一直低頭看手機,會導致駝背、頸紋嚴重……這些壞處,我們都知道,還是阻止不了我們天天抱著手機。
但我不怕你們嫌煩,還是要再啰嗦一下:
長時間高頻率地低頭看手機,真的會變醜!
這不是沒有科學依據。早在2012年英國的《每日郵報》中就曾報道過,如果你連坐數小時,頭總是稍微前傾,盯著手機或電腦的屏幕,會縮短脖子的肌肉,增強雙頰的拉動力,結果下巴下垂,變成手機臉。
紐約脊柱外科醫生肯尼斯·漢斯拉伊博士在2014年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們的頭大概重約十幾斤,但隨著頸部向前彎曲的角度越大,脊柱受到的重量也顯著增加。
比如說我們的身體垂直的時候,頸椎受到的壓力大概是10斤,當頭部向前傾斜15度時,這個重量就增加了25斤,以此類推,到60度的時候已經達到54斤……
脖子上已經承受了那麼大的壓力,再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頸部肌肉就會萎縮並且變得鬆弛,然後就很容易變成雙下巴。
我自己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其實我的臉天生不大,在普通人中可以算是偏小了,但因為有個很明顯的雙下巴,稍微一低頭就露出來,就顯得臉大了一圈!
手機臉也不只是針對手機,經常玩平板電腦或者電腦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尤其是經常像我一樣經常要在出差期間找地方寫稿,加上下面這種錯誤的坐姿,久而久之,臉就會越來越大,額,心情有點複雜。
工作性質沒辦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習慣。比如可以下意識地改變自己玩手機、用電腦的姿勢,盡量把背挺直,讓手機和自己的眼睛保持在統一水平線上,不僅可以防止臉變大,還可以形成一個好的儀態,提升氣質。
答應我,以後都像左邊三位這樣看手機好嗎~我自己這幾天都是這麼過來的。
還可以給自己定時,每隔一小時就離開電腦屏幕休息一下,伸展頸部肌肉。
過度咀嚼
過度嚼口香糖會導致臉變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咬肌會變得越來越發達。
把手放在自己下巴上,然後牙齒用力咬一下,會感覺到兩塊肌肉在變大變鼓,一旦不用力,它們又縮回去了,這兩塊就是咬肌。
我們吃口香糖的時候,這兩塊肌肉就會開始工作,工作時間太長,它們就會被鍛煉得越來越發達,臉型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方」,看上去自然要比原本的臉更大。
除了口香糖,像牛肉乾、魷魚絲等過硬的食物,太常吃或者咀嚼太用力,都可能讓臉變大哦~人生真的好難啊!
吃得太咸
除了嚼口香糖,很多不好的飲食習慣也會悄悄改變我們的臉。有時候晚上喝了太多水,第二天早晨醒來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臉腫腫的,好像變胖了,其實就是因為體內積了太多的水分,沒來得及排出去。
很多愛吃重口味食物的人也容易出現水腫,尤其是吃得太鹹的。
因為我們會從食物中吸取很多鹽分,血液中的鈉離子就會增多,為了保持一個平衡,反饋到我們身上就是會感覺口渴,想多喝水。而這個時候身體為了留住更多的水分,很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
《黃帝內經》里也說「咸入腎」,適當吃鹹味的東西,可以保護我們的腎臟。但過多的鈉離子,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影響毒素的排出,臉部也會出現浮腫(嚴肅臉)。
所以,平時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對身體好,對皮膚也好~如果覺得很難的話,那就從多吃蔬菜水果做起吧。像番茄、橙子、奇異果這些本身還含有抗氧化成分。
也可以適當吃一些含鉀豐富的食物,比如說蘋果、香蕉、花生、菠菜等等,促進體內排出多餘的鈉離子,還能預防高血壓。
輪廓線模糊
這一點很殘酷,隨著年齡的增長,臉也會變得越來越大。你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無論男女,年輕時和老了以後,臉型明顯完全不同了,大部分都會變成方臉。
我的女神林青霞也逃不過這一命運。
原因有很多。
首先,即使飲食習慣良好的人,總的咀嚼次數要比年輕的時候更多,咬肌自然而然也變大,顴骨也會變高。
另外,年紀越大,人體的細胞逐漸衰老,皮膚的含水量降低,肌膚里的膠原蛋白也會隨著人體衰老而減少,細胞間的纖維也會跟著退化,皮膚就失去了彈性。
再加上地心引力的作用,臉部的皮膚就會鬆弛下垂,一旦整張臉的輪廓開始變得模糊,臉看上去就顯得大很多。
但平時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保養習慣,還是可以稍稍對抗一下自然力量的。
比如重視緊緻和保濕工作,而不要光顧著美白;比如說多做做臉部按摩,而不是一味往臉上塗上一層又一層護膚品……這些我之前寫過很多就不展開說啦~
另外,敲黑板:防晒工作也要做好,不然用再貴的護膚品也沒有回天之力。
最後,睡太少臉也會變大
是的,這麼晚了,大家還在看推送了,看完就趕緊睡吧。
因為,我們睡眠不足的時候會分泌一種叫皮質醇的調控激素,它會促進皮膚中膠原蛋白的分解,皮膚會慢慢變得起皺鬆弛。皮膚一旦鬆弛,我們離大臉的距離就不遠了,哭~
國外就有一個關於睡眠的研究,研究對象是一個46歲的英國女性。看看一周平均每天睡6小時,和每天至少睡八小時的對比。左邊眼睛明顯凹進去了,皮膚光澤感也很差,臉看起來腫腫的。右邊則容光煥發了許多。
另外,我還在我的公眾號黎貝卡的異想世界寫了
《技術貼|| 為什麼明明一樣重,她看起來卻比我瘦十斤?》
《修容術|| 化妝化得好,臉型沒煩惱》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哦~
最後,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到你的話,請點個贊讓我知道吧~
有志青年總是久坐讀書/工作的話,成為有痔青年的可能是100%。
1
小時候身體很差,又瘦又小,個頭在班裡排前三,基本都是坐教室第一排吃粉筆灰的貨
爸媽回憶,我那時隔三差五要感冒,每年暑假必有一次發燒住院打吊針
總是感冒,遲遲不好,就拖成了鼻炎
再到後面,已經分不清究竟是鼻炎引發感冒還是感冒引發鼻炎了
反正每天呲溜著鼻涕泡泡,時間一久也就習慣了
一直到大概初中時候吧,爸爸帶我上醫院,醫生下了個診斷
鼻竇炎
我猜爸當時應該是懵的
而我當時連中間那個字怎麼念都不知道
然後醫生說得治,得穿刺,把鼻涕沖乾淨
只見那虎背熊腰的醫生掏出一柄筷子粗的鋼管,把我腦袋抵住牆,然後把鋼管插進我鼻子
我也忘了當時有沒哭鬧,只是覺得好痛好恐怖,然後印象特別深的就是聽到悶悶的「咔擦」一聲,那鋼管好像進去了,我當時以為戳進我腦子裡了…
然後醫生說好了,從鋼管里抽出一根鐵芯子,開始打藥水進去
我捧著一個鐵盤子,像個白痴一樣接著那從鼻子里嘴裡嘩嘩流出來的藥水,覺得臉裡面脹脹的
之後爸爸又是心痛又是欣喜地問醫生,「好啦?!」
「嗯,好了」爸爸眉飛色舞,但是這醫生說話不喜歡一口氣說完
「記得每隔一個禮拜要過來再沖洗一次,長期沖就好了」
我差點暈過去
回到家,爸爸想了半天,遲疑地問我,要不要再去了?
我死命搖頭
爸爸回想那個豬肉注水般的場景也是心有餘悸
於是再也沒去做過第二次穿刺沖洗
現在做醫生了,回過頭想想還挺可惜的,其實那次已經穿刺完了,之後再沖洗就沒有那麼可怕了,主要是我的恐懼心理作祟,放棄了後面的治療
2
從小拍照就不太上鏡
對著照片研究過,應該是我從來都不笑的原因
就算笑也是抿著嘴,放別人那兒是笑不露齒淑女狀,放我身上就是皮笑肉不笑的殭屍狀
大學十年的專業都是口腔醫學,總算是給自己找到了原因
上頜前牙輕度唇傾
誒 不搞這麼學術了,就直說了吧
我有點齙牙,所以有點自卑,對著相機笑得不自然
不過,母校畢竟是國內口腔醫學的殿堂之一,我很容易就找到了解決辦法
矯正牙齒排列的正畸治療
「但是…究竟要不要矯呢…」
我並不是那種很明顯的齙牙,恐怕只有天天對著鏡子的我、具備專業知識的我,才能看出那麼一點點輕度的唇傾…換句話說,矯正的收益可能只是美觀上的輕微改善
然而矯正的代價我倒是了解得比較清楚——拔掉2顆牙齒,佩戴兩三年的牙箍,從此三餐後必須刷牙以防蛀牙,每個月都要複診調整牙箍,還有其他的風險或併發症,等等…
「到底值不值呢…」
身邊倒是不少同學毅然行動了,可能是他們有其他問題,矯正牙齒收益明顯大於付出,就不用這麼糾結了,近水樓台先得月
他們趁著讀研讀博的幾年時間完成了矯正,現在都成了一口自信笑容的帥哥美女
而我現在倒是也不糾結了,坦然接受了…「反正也不是功能性的問題,奔三的人了也無所謂牙齒好不好看啦」
我覺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大問題」反而會比「小問題」更容易處理,至少前者會給人決意糾正的理由,而後者往往給人留出兩難的困境
3
看到這裡,你覺得1和2這兩件事情,有聯繫嗎?
大多數人都應該覺得不相關
但其實是有的
這個不為人知的相關性,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當我們呼吸時,空氣可以經過鼻腔,也可以經過口腔
大多數人是習慣用鼻子呼吸的,醫學也提倡大家用鼻子而不是用嘴巴呼吸,因為用鼻子呼吸可以有加濕、加溫、過濾空氣等好處
但是,如果鼻子能通過的空氣量不能滿足呼吸需要,我們就會改用嘴巴呼吸,比如激烈運動時,比如逆風時,比如,鼻塞時
鼻炎、腺樣體扁桃體肥大、肥胖等,是兒童出現張口呼吸的最主要原因
家長如果不知道「張口呼吸」這個概念的話,可能根本不會發現孩子的變化——也許只是孩子睡覺張著嘴,變得特別容易流口水,習慣打呼嚕了
大半夜的,誰會注意那些,沒準看到了還以為是孩子睡得香
而張口呼吸的危害,並不會快速地表現出來,只會在家長眼皮子底下逐漸積累,潛移默化地傷害這個孩子
對照上文,你猜到張口呼吸的危害了嗎?
誘發呼吸道感染 影響鼻唇發育和牙列發育
沒有了鼻子的過濾,空氣直接進入肺部,出現感冒等呼吸道問題的幾率就會上升
氣流反覆通過口腔的生物力學刺激,讓牙弓發育不足,前牙逐漸外突,嘴唇慢慢外翹、難以自然閉合,或多或少地向一種被稱作「腺樣體面容」的特殊外觀上靠攏。
我應該慶幸,其實我的情況並不算特別嚴重
至少,我小時候應該單純只是鼻竇炎引起的張口呼吸,而不是兒童睡眠呼吸暫停症,不然我的身高、體重、智力的發育應該達不到現在的程度…
4
我導師是口腔癌的專家
在我看來,那些高超複雜的技術造就了他如今的地位,那麼拯救一位癌症患者也理應是他行醫成就感的來源
但有一次飯桌上閑聊,他告訴我不是這樣的
他最喜歡治的病,其實是口腔白斑,一種癌前病變
手術簡單,創傷小,效果還特別好——輕易就能把一場蓄勢待發的癌症腫瘤連根端掉
我說老師你這不是挑軟柿子捏嗎,他就笑笑沒說話
比起一場無可奈何的動輒七八個小時的大型口腔癌手術後病人家屬的感激涕零,也許他更喜歡病人自己輕鬆平常地對他說句謝謝吧
「是沒什麼意思,但很有意義的」
醫學是個信息高度不對稱的學科
「早知道…」「要是我…」這種話我們在臨床上已聽到太多太多
醫生只能像個救火隊員似的處理一個個迫在眉睫的急病、重病
有些事情,錯過了就挺可惜
畢竟醫學上很少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有哪些若平時不加註意,積累後將產生嚴重後果的小習慣?
太多了...
這些「小問題」如此常見,又如此讓人視而不見,不免讓人倍感惋惜
無論如何想寫出來,廣而告之
雖然可能是沒什麼意思,但挺有意義的
————————————
作者介紹:朱王勇,中山大學口腔臨床醫學博士,知乎、丁香醫生專欄作者。
公眾號:原味老朱
不做手術後,我反而覺得自己更像個醫生了,而且還可以寫些以前不便寫不敢寫的東西。
關注「原味老朱」,在公眾號後台回復下列關鍵詞,進一步了解
《口中生白斑,警惕癌症風險!常吸煙人必看》回復:口腔白斑
《請注意:張口呼吸,危害不僅僅是口乾舌燥》回復:張口呼吸
另外,關於張口呼吸的問題好多,專設了一個微信群。可惜不能放二維碼,所以入群會麻煩一些:
關注我的公眾號後,右下方菜單中點選「其他」——「微信群交流」,掃描二維碼入群。
一、抖腿
我小時候就愛抖腿,處對象之後花了很久才板過來,總是不自覺的抖腿,不抖腿就特別難受,不要認為這個行為很酷,在多數社會人眼裡這是很不雅的行為。
二、和人對話時眼睛盯著別的地方,捏鼻子,撓頭,撮手指,各種嘴部動作
日常接觸的人中,多數人都有這些小毛病,都是不自信、沒底氣的行為,克服自卑,就要戒掉這些不注意的小動作。
三、打哈氣
打哈氣的時候要用手把嘴捂上
四、吃東西的時候把嘴閉上吃,別吧唧嘴。
五、吃的東西,喝的東西如果燙,別用嘴吹。為了形象,嘟囔嘴吹的時候不見得多好看。東西的味道也可能被坐對面的人討厭,尤其是口有異味的同學注意。(熟人和單獨的情況下忍不了就吹,但喝咖啡不能吹)
六、說話語氣要平穩,盡量過腦子,別和打了雞血一樣,禍從口出就是這麼來的。
七、坐著的時候腰要直,別大叉開腿。行走的時候腰也要直,而且頭要略微上揚,步子要邁的不緩不急。除了特殊動作要求,再累也不能蹲著,實在不行就拿紙巾墊地上坐著。
八、要會笑。自己對著鏡子笑一笑,找到一個正確的面部姿勢,有的人笑起來很難看,甚至皮笑肉不笑,讓人產生其他誤會。
九、蹺腿。在官場面對領導和上層社會中可以蹺腿,但蹺腿的過程和姿勢要看起來優雅,有范,有的人蹺腿和流氓一樣。
十、端碗、夾菜。是端著碗(拿食堂盤子、麻辣燙大碗來質問的,是搞笑的嗎?)!大拇指扣住碗口,四指扣碗底,手心空著,有的人乾脆吃飯(是飯不是菜)不端碗。夾菜,用筷子不是太走樣不用強調,關鍵是別人在夾菜的時候,你別去跟著夾,別人夾完你再夾,別夾太多,也不用太少。吃的慢點,夾菜的頻率就少些,不會給人一種手舞足蹈的感覺。吐出的東西,要拿餐桌上的紙巾墊上。
十一、握手。握手的時候你那腦袋和上半身別往前傾斜,更別上雙手,即使是面對領導,即使是和馬雲握手。面帶微笑從容些,不是齜牙咧嘴的笑,從握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個什麼出身。(現在不興朝鮮式握手,除了特殊場合,私下千萬別上去就雙手握住對方)
十二、控制住自己的臉。除了是和親密的人,表情別太豐富和誇張,擠出各種花樣,並不是所有人認為你天真可愛。
十三、抽煙。自己怎麼點,給別人怎麼點,給女士怎麼點,男人和女人抽煙的姿勢還不一樣,抽雪茄也要會擺姿勢,會抽。具體姿勢根據個人性別和年齡來定。千萬別像個廢青,也別學電視電影里的人,張人家那范了嗎?
十四、喝水。水杯單手捏住即可,別雙手捧杯喝(這是給長輩前輩敬酒喝酒的姿勢),尤其是女孩特別有這個習慣。別張著大嘴,更別出動靜。再口渴也不能咕咚咕咚地喝,一口水最好分二三次下咽。喝完馬上把水杯放下,不要拿著杯子一邊叨叨一邊瞎晃悠。
十五、鞋。乾淨,皮鞋要亮。男士盡量別穿花花綠綠的襪子,有的看著很想打人。
十六、辦公桌椅。桌面盡量讓人看起來簡潔,你那筆用完就規矩放著,圖章要放抽屜里。起身離開的時候,把椅子往前推入桌底,回來坐著的時候,要慢要輕。時常看看腳底下,有沒有亂七八糟的。身邊的垃圾桶里的垃圾要經常處理,垃圾桶也要定期清潔。
十七、上車上電梯,別急別擠,盡量讓他人先,主動給女士開車門。出去公辦的時候,沒有領導的話要盡量坐後面,不要搶副駕駛的座位,並不是為了安全。
十八、看東西。不管是看書還是看文件,翻頁的時候要輕翻,如果這時候下屬和你講話彙報內容,不想回話就要點頭。例如手往嘴裡抿一口吐沫再翻頁這個習慣,明明眼睛可以上下掃視,頭上下搖晃這類動作不要有。
十九、講段子、背後議論人事。可以聽,但自己別講一句,輕浮,沒有不透風的牆。打消自己的好奇心,少打聽別人的事。
二十、在單位用餐叫外賣的時候,千萬別點那些味大的,他人真的受不了。 以前有一位仁兄當領導秘書,什麼毛病都沒有,要學歷有學歷,要樣貌有樣貌,就因為天天中午吃飯回來身上一股子味,領導實在受不了,最後換成我了。
小習慣看著不起眼,板正可需要下功夫。有些解釋不一定正確,規矩這東西也沒法解釋,我也是被人強行板過來的。做到這些沒人相信你是屌絲出身,而且增強自律精神。這些都是基本禮儀,尤其是想往上走,接觸高層次人的話。還有,看完別只顧著收藏,要給點贊。
這些小毛病後果也不大,就是讓你可能錯過很多人和機會而已。有些習慣不同地區有差異,別大意,有的人為什麼讓人感覺出身好,就是這些細節體現。有時候並不是命運不公,而是自己被這些不起眼的細節擊敗,不少人相親見家長被這些小動作給毀了,即使家條件不好,如果你舉止到位,玉樹臨風,成功吸引對方家長眼球,他們也不會變得那麼苛刻。
好習慣代表的是教養是規矩,有句話叫穿上龍袍不像太子,就是你這一言一行配不上這身行頭。自己任勞任怨,有學歷有能力,人人都說你好,結果死活干不上去。考高分的有的是,業務能力強的多了,大道理人人都一套一套的,為什麼這最簡單易學的好習慣就沒幾個人在意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