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中文版是否有刪節?

如果有,請問是刪去了什麼?


有刪節。

wiki解釋:

《蘇菲的世界》的中文版(蕭寶森譯)中,部分內容被中國政府(文化產業部)要求刪除,如馬克思部分結尾處的32個段落。

我找了下,果然

這是英文版:從標記處後面的部分都被刪掉了:

隨手翻譯了下,英文不好,有錯請指正:
(下面的翻譯是圖片中橙色下劃線中間的部分)

說不好。今天,經濟學家們已經確信馬克思在許多關鍵的問題上犯了錯誤,尤其是他對資本主義危機的分析。而且,他沒有足夠重視掠奪自然壞境帶來的影響,今天的我們正在經歷這種惡果。然而。。。

然而屁啊?

馬克思主義導致了很多社會大動蕩。毫無疑問,社會主義在跟這個殘酷的社會鬥爭中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在歐洲,跟馬克思那時候比起來,我們至少生活在一個更公平,也更團結的社會。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馬克思以及所有的社會主義運動。

那是怎麼回事?

在馬克思死後,社會主義分裂成兩個極端,社會民主主義和列寧主義。西方歐洲走的是一條社會民主主義道路,它是以一種漸進的,和平的方式實現社會主義。也許我們可以稱之為溫和革命。而列寧主義堅信馬克思所說「只有革命才能戰勝舊的階級社會」,它影響了東歐,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同苦難和壓迫做鬥爭。

但是這樣不是會產生另一種形式的壓迫,就像在俄羅斯和東歐。

這點毫無疑問。這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人們染指的一切都變的是非不分。另一方面,雖然我們不能在馬克思已經死去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後,還因為他對那些所謂的社會主義國家造成的惡劣影響而責怪他,這是不合理的。但是,他還是對那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人所能造成的影響欠缺考慮。也許從來就沒有一個「理想國家」,人類總會找個借口鬥來鬥去。

我肯定他們會的。

到這裡我們就要拉下關於馬克思的帷幕了,蘇菲。

喂,等等,你是不是說過「公平的前提是平等」。

沒有,那是《守財奴》說的。

你怎麼知道他說了什麼。

好吧,我們的創作者是同一個人。對於那些偶然的觀察者,事實上我們的聯繫比我們看起來的聯繫更加緊密。

瞧,你那討厭的嘲諷腔調又來了。

不全是,蘇菲,這不全是諷刺,是真的。

還是回到公平上來吧。你說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不是一個公平的社會。你覺得什麼樣的社會才是公平的社會。

一個道德哲學家叫jhon wrals的,曾經嘗試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解釋:假設你是一個特別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委員會的任務就是為將來世界制定法律。

我一點也不介意當這樣的委員。

他們必須考慮到這個法律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一旦他們取得一致意見,而且所有人都簽了字,他們就要被弄死。

啊。。我不幹了

別擔心,他們會立即復活並生活在這個他們制定了法律的社會裡。但是重點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復活後會處在社會的什麼位置。

呃,我懂了。

那樣的社會將是一個公平的社會。它是從平等中產生的。

男女也平等嗎?

廢話。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活過來以後是男人還是女人。因為幾率是一半一半的,所以那樣的社會對女人和對男人是一樣好的。

太贊了。

那麼現在告訴我,卡爾?馬克思的描述的理想歐洲社會是那樣的嗎?

一萬個不是!

但是,萬一你現在就碰到這樣一個社會呢?

呃,真實個好問題?

好好想想吧。不過馬克思就到此為止了。

你說啥?

下一章。


除了當前獲贊最多的答主的答案外,關於馬克思這章還有一個小刪節較為蹊蹺:
在最開始介紹馬克思時Alberto老師曾經提過一句:「...但是我們要小心,不要把每一種自稱是『馬克思主義』的學說都當成馬克思自己的思想,據說馬克思本人是到1840年代中期才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者。」
之後又出現了兩句話,但是這兩句話在中文譯版里神秘地不見了(至少我的kindle電子版里是沒有的)。如圖

「那耶穌是基督徒嗎?」
「這個...有待商榷。」

這兩句話實際上可以解讀出兩層意思:
1.質疑所謂的Marxist是否存在歪曲Marxism本意的思想和行為;
2.實際上,這句話也無形中把Marxism上升至信仰高度,而世界範圍內以之為信仰的群體,似乎可以很容易確定下來。

而兩條合一,似乎作者確有所指(或者容易被解讀成這樣)。那麼它為什麼被刪也就容易理解了。

另,本條答案只是代表個人對作品本身解讀,不含有其他偏見;
以及這只是參照kindle版的對比分析,如果其他版本與此有所出入,請及時批評指正。

謝謝!

------6月15日重新編輯-----

為了增強答案的嚴謹性和清晰度,在此特意重新增添內容。
首先是電子版書籍的準確性問題。鑒於kindle版可能出現不準確的情況,答主特地進了所在大學的圖書館找紙質書籍進行對照:
這是圖書館的《蘇菲》,1995版,作家出版社:

翻到馬克思這章:可以發現,上面提到的兩句話依然沒有出現,而且可以看出中文版這段到此就已經草草結束了:

這應該可以說明這兩句話被刪並不是個別版本問題。
那麼為什麼要刪呢?有評論說之前的解釋比較模糊,那麼在這裡再次解讀一下。
1.Sophie這句「耶穌是基督徒嗎?」是什麼意思?
其隱含的意思是,基督教所傳頌的耶穌並不一定是真正的耶穌。宗教組織在發展的過程中出於各種目的很可能早就背叛了耶穌的原本觀念。試想如果耶穌在世看到了教廷兜售贖罪券進行橫徵暴斂,還不痛罵基督教一頓?
2.同樣,一些人所了解的馬克思,也不是真正的馬克思。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政治目的的需要,馬克思的思想已經被改造成為政治支撐和思想統治的工具。這就是蘇菲的老師說「不是所有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都代表著馬克思自己的觀念」的意義所在--一些勢力打著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卻做著違背馬克思主義的事情。
但是這裡要說明的是,違背其原本思想不一定就是錯誤的,甚至很有可能是正確的選擇,畢竟時代在變。然而馬克思原本的思想卻逐漸淪為一個空殼倒是一個事實。
以及,在一個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國家裡,將馬克思主義與宗教式狂熱相提並論實在不是一件容易被接受的事情。
總之,此兩句話,細思極恐。

可能這種觀點會被指責為過度解讀,但是這兩句話被刪的確是不爭的事實。至於原因各位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

-9月4日重新修改-
原答案的原著配圖文段位置有問題,現在已經做出修復並且重新上傳,不過沒有影響答案。在此十分感謝 @陸九 的提醒。


剛複習完一遍,過來補充下@wen Joy 的答案。刪節部分主要講的是一個思想試驗——無知之幕,這是美國倫理學家羅爾斯在他的著作《正義論》中所提到的。

意思就是在人們商量給予一個社會或一個組織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員的正當對待時,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個幕布下,約定好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會在走出這個幕布後將在社會/組織里處於什麼樣的角色,然後大家討論針對某一個角色大家應該如何對待他,無論是市長還是清潔工。這樣的好處是大家不會因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給出不公正的意見,即可以避免「屁股決定腦袋」的情況。因為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將來的位置,因此這一過程下的決策一般能保證將來最弱勢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護,當然,它也不會得到過多的利益,因為在定規則的時候幕布下的人們會認同那是不必要的。
——百度百科詞條《無知之幕》

其實我還發現了很有意思的一點。雖然中文版(作家出版社)刪除了無知之幕的相關內容,但是下一章的開頭卻有這樣一段內容。

席德在床上坐起來時,突然想到那些將會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社會中醒來的立法委員,她很高興自己醒來時還在柏客來山莊。
——《蘇菲的世界》(作家出版社,達爾文章第五段)

這明顯就是在寫無知之幕,不過竟然沒刪掉。不知道有何用意?


來自Phoenix 出版社

開頭就被刪掉了


推薦閱讀:

TAG:書籍 | 版本 | 蘇菲的世界書籍 | 翻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