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因素導致了《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屢遭失敗卻再沒有小時候的鬥志?

昨天看了摔跤吧爸爸,也看到很多人談到了父母教育,談到了性別歧視。這裡我想問另外一個細節:成年以後,是什麼導致了她連續挫敗?為什麼她沒有了小吉塔絕不言敗的那股衝勁?


圖來自網路,侵刪。

看到吉塔和隊友一起出去嗨的時候,

腦子裡就一直閃現這張圖。

她的隊友也好,

教練也好。

並不能說他們就不努力,

但是目標真的不同啊。

隊友努力了,奮鬥了,

拿不到金牌,

退役了說不定還有家庭里安排的其它工作。

而教練,

只要有人能拿獎牌就行了,

你拿她拿都一樣,

而且他並不追求金牌。

這麼平穩地指導著,

付出了,努力了,

喝著咖啡,拿著俸祿,

歲月靜好。

和放羊的聊了一上午,

某個時刻也以為自己是放羊的了。

大家都是這麼過的啊,

很自由。。。

的確很自由。。。

但吉塔呢?

她真的就是砍柴的啊,即便目標是冠軍。

這是她唯一展示自己的機會。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並不是說不要社交,只是不要忘了把柴砍了)


因為受到了享樂主義的腐化。

塗指甲油,留長發都是對自己性魅力的看重,這種分心,對女性來說就是金絲籠誘惑的標誌,是意志動搖的陷阱,如果不控制好分心程度,會導致對專業性職業性的妥協,對自己要求的降低。

這是女性軟弱性和滑坡陷阱的真實描寫。(波伏娃的《第二性》里有描述)

再來就是教練水平和態度的問題,吉塔善於攻而教練讓她以防守為主,策略錯誤導致水平沒發揮出來。


這個我要來說說,因為吉塔上了體育學院後和我上了高中一毛一樣啊!

事情是這樣的,鄙人初中成績開始不怎麼樣,那是因為我不想學,後來覺得初中知識挺簡單的,就學學,然後就考了個好成績,那感覺賊爽,所以中後期一直不錯【小地方同學太菜】,中考算是正常發揮,考到了本市一所首批市重點,卧槽那感覺就和吉塔拿了全國冠軍一樣【我眼界比較低,加之地方小,本區只有一所市重點,沒辦法,所以考到市區比較興奮,雖然校址就在我家隔壁。。。。。】
然後我很開心得開始了高中寄宿生活。。。。。【強制的,嗶了旺財了!】

四人一寢【我們寢三人】,獨立衛浴,國際部簡直賓館模式【雖然和我沒什麼關係】。有兩層食堂,分中式西式,兩家公司競爭經營,水平絕對本市前三,晚上還有各種夜宵,如關東煮,烤串,麻辣燙,各種西點,炸蟲子這玩意居然也上來了。還有一個小超市,類似於全家和屈臣氏的微縮結合版,它只是一個高中啊!!!!那感覺和吉塔初入體育學院差不多。
第一個學程,由於同學來自各個區,而我來自鄉下,也就是郊區。有那麼一咪咪方臟,所以第一個學程格外努力和認真,手機用來拍書,晚上在被子里繼續背。然後一不小心考得太好,發現馬德不過如此么。。。。。
第二學程個到現在我就沉迷在酒池肉林,後來成績一蹶不振,我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啊,就努力一把,居然考得比第一個學程還好,然後就又和之前一樣了。。。。。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還有兩個多禮拜高考我卻還在安心刷知乎,其實我看得比較開,我這樣的能考好也是個奇蹟。
還有一個巨大的花園,好看的不要不要的,吃完飯散散步鬥鬥鵝,開心死了!
在學校也沒人管,完全靠自覺,難得回一次家,就和吉塔一樣。還要補課,禮拜天下午又要去學校,所以父母也沒法管。
我就一直這樣頹廢頹廢,很多時候看視頻寫東西到凌晨才睡,和同學的話題也是女生談裝扮,男生談遊戲那種,心思不在學習上,感覺和吉塔也沒啥兩樣,後來發現洞太大,補不回來了。。。。。電影畢竟是藝術,現實稍微殘酷一點。。。。。。


再補一句,我爹給我定的初步目標是考上一個好高中,結果發現超出預期目標一大截,感覺人生任務已經完成,上了高中就很難有動力了。


因為進入體育學院前她的人生只有摔跤,進入學院後有了更多選擇,也有了更多退路。


我覺得我還是能理解她這種心態的 就是現狀已經足夠讓自己感到滿足(畢竟全國冠軍 受人尊敬愛戴 經濟條件也改善了) 而前途渺茫很可能伴隨著失敗和痛苦 畢竟印度不是摔跤強國 全國冠軍到世界賽場上還是給人虐的 這時候會轉向享樂以逃避 這種不確定的狀態是很折磨人的
而輸了n多場以後是把不確定的對失敗的恐懼變成了現實 那麼此時的問題只是面對失敗而已 教練教她接受失敗 而親爹告訴她 你本可以成功的


因為目標不再純粹,忘記了初心。


不是很認同目前看到的答案。
假設:如果電影中的吉塔一次次無緣冠軍是結果,那導致這樣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教練沒有對症下藥?吉塔開始注重個人性魅力?吉塔在體育院校訓覺強度弱,而鬆懈了?

那麼一層層地解鎖:1,教練沒有對症下藥。
是,我們看到影片最後吉塔贏了半決賽那一場,沒有用到教練的技術。而是聽了爸爸的指點,認為應該「發揮優勢——主打攻勢」。
還有後來:吉塔贏了半決賽的發布會,她當著記者,教練的面承認,自己比賽狀態表達全都是父親的功勞。
那麼,為什麼吉塔在第一次從體育學院回家之後,和父親對決,告訴父親她覺得父親曾經教到的技術不對了。並且最終打贏了父親。我們暫且不說父親身體越來越弱這個事實,我覺得這一場【女兒一點點成長,get到無數新技能,打敗囿於自己固執一角的老父親,哪怕曾經他無比正確榮光】,有無數的點可以談,也是最打動我的一場戲。
影片想探討的是什麼呢?是佐證父親老去,老一套觀點不行,還是教練以及體育學院帶給吉塔新技能新經驗讓她不斷升級成長,可以挑戰父親權威?我覺得都不只是這麼簡單。
所以:不可以簡單把吉他後來一次次無緣世界比賽,歸因於教練全部。
誠然,教練有自己愚昧,自私,膽小的一面。但是教練這個角色,背後還有一層意義:在吉塔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和父親對峙的,不同的聲音。吉塔最初相信,她也一直說「我們教練認為……」,這個聲音的出現,在整個影片的意義,不是簡單地拿【教練】和【父親】去pk,論證到底誰指導吉塔比賽更對。最後得出一個「【父親的老技巧,老方法】很可以,很行。」這樣一個論點。
而是想放在女主角吉塔一個成長路線上,討論:當你從小到底一直篤定堅信的那一套方法,那一套訓練技巧,受到新的力量質疑,嶄新的,權威的,前所未見的一個訓練體系挑戰的時候,你會怎麼辦?甚至,我認為【教練所教導的方法】,背後是一個隱喻。是吉塔和父親代表的那一套訓練技巧的對抗,也是吉塔成年之後,遇到繽紛多彩世界之後遇到新興事物和久有的那個保守的,留著寸頭的,一昧聽從父親話的自己對抗。
那一套被父親灌輸,也為自己內化,長久以來篤信不已,甚至用之不爽,百戰不殆的「個人認知體系」,在成長之後,在國家體育學院這樣一個新環境,在遇到國家級教練這樣一個新權威之後,你,和過去的你,該怎麼相處?很明顯,我們看到這才是吉塔的成長。她被新的認知體系打碎,然後放進體內,重建。不管後來,吉塔一次次輸掉首輪世錦賽,也不管後來吉塔在體育學院之後發揮如何不好,甚至,也不管後來吉塔個人到底有沒有變得忘記初心了,忘記輸掉比賽的鬥志了。我都認為,教練的存在,國家教育學院訓練的意義。這不在於最後吉塔輸贏與否。而在於,當一個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自我的「認知體系」打架,經歷的過去那個篤信不已的方法一點點動搖,或許崩塌,或許……重建。
這才是電影的好看之處呀!這才是一部印度主題電影為什麼可以喚起別的國家人民共鳴的點呀。因為無論是誰,都不得不承認,成長過程面臨的:更新,迭代,重建。

那麼再談第二層:吉塔忘記初心了?吉塔注重個人性魅力,開始留頭髮塗指甲油然後忽略比賽了?
我不覺得。如果有,那麼可以看到一點點影子,比如最初的時候,吉塔說「體育學院訓練也可以看電影,休閑,這並不影響我的發揮。」
這一點吉塔的控訴,由她自己說出口。可能是吉塔在自我欺騙,她的成績的確不好了她偷懶。但是我認為,吉塔的好強,她的拚命都不會讓她自己對自己鬆懈,當明晃晃的訓練下滑,最著急的應該是吉塔自己。所以我覺得,國家體育學院的訓練,保留選手自己休閑空間,這一點是合理的。
那麼,為什麼電影要安排這樣的橋段嗎?——是真的就是想談吉塔本人朝著冠軍過程中,遇到了外界誘惑,初心喪失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設定才讓吉塔的成長,她後來的「痛定思痛」,她一次次無緣世錦賽的羞愧難當顯得水到渠成。甚至,相比較女主角一路上披荊斬棘,斬妖除魔,越挫越勇的正能量片子,我們更樂於看到女主角吉塔,一個一直成長的女性,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有在新環境下汲取新鮮能量的渴望,也不斷和過去的自己抗爭,在舊有認知和新認知中遊走的故事。當吉塔頭髮越來越長,當她在商場里逛,和朋友們開懷大笑,笑著看著路過的男孩子,她面對鏡子,吹著自己飄逸的頭髮,我才覺得她豐滿了,她飽滿了,她再怎麼愛拼過男摔跤手,再拿多少個國家級摔跤冠軍,她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有自己私慾,也有自己個性魅力的女孩。就這麼簡單。也正是前面這些鋪墊,這些她在體育學院的精彩生活的描寫,最後她一次次痛失獎牌,一次次無緣比賽,一次次被對手打牌,站在贏者旁邊,眼眶裡淚水打轉,寫著不甘心,痛悔,難過才那麼讓人動容。喚起了所有人心中,對吉塔的疑惑:她還行不行?(電影后面吉塔的成功才那麼好看呀!!!)

最後回到問題:為什麼吉塔會無緣一次次世錦賽呢?解答這個問題其實意義不那麼重要了,探尋吉塔的失敗原因也不那麼重要了。如果硬要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安排」,我也覺得,這些的出現是必然。是吉塔成長中應當承受的。並且,吉塔真的沒有鬥志了嗎?塗指甲油就是沒有鬥志了?留頭髮就是失去鬥志了?開始關注自己的形象,留意個人魅力是成長中相當正常,也水到渠成的事情,這就是意味著失去鬥志?難道成為一個世界冠軍,就必須要耳根清凈,諸事不管,一心向佛嗎?
說回【吉塔和老父親摔跤】這場戲。這場戲最打動我,如果站在吉塔角度,她贏了父親,她證明了一次,父親的過去的訓練方法不對。但是我彷彿看到的不只是一個比賽結果。看到的是電影更多元,更值得探討,更戳心窩的點——吉塔父親怎麼做。女兒在一點點長大,也接受著最新鮮的,蓬勃的訓練,也得到了和過去不一樣的體驗,這新鮮的,曾經自己一把手灌輸的方法,曾經被女兒信仰的方法,和自己的舊體系衝突時候,父親怎麼辦?我看到吉塔父親喘著氣被按倒在地上,我看到50多歲的父親跌跌撞撞勉強站立。吉塔父親心裡是什麼滋味呢?女兒打敗了父親,心裡真的覺得痛快嗎?(說的直白點,就是你長大後,開始覺得父親曾經那套不管用了,甚至質疑那一套正確與否,但是這個質疑是很痛的,挑戰父親,就是挑戰過去自己體內被灌輸的,自己堅信的認知。表面上,是吉塔成人之後和父親的對抗,實質上,也是吉塔和自己的對抗。)
越想這一場戲,越覺得這部電影好看。能夠安排這樣一個橋段——才讓一個人的成長顯得那麼有血有肉,有聲有色。其實最後,吉塔的父親的確輔佐吉塔成功有力,父親對女兒的信任,相信,也給予了吉塔贏了世界比賽相當大的力量。但是,在每一個人成長中,應該都會遇到這樣的時刻。父親的老技巧被新方法質疑,父親傳輸的方法受到了挑戰,甚至也看著當初雄姿英發的父親垂垂老矣,這個時候,吉塔該怎麼辦?
影片中安排了這一場戲,用吉塔打贏父親,父親滿頭土灰作結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斷在質疑過去的體系,我們也和成長中不斷支持自己,不斷灌注體系的人對抗,我們也在懷疑過去堅信的體系到底對,還是錯?我們也或被動或主動地接受著新的認知,我們被打碎,被推翻,被灌注奇異能量,我們去挑戰,去對抗,去聲討曾經信仰。最後呢?也會有一場比賽和自己摔跤嗎?該怎麼和舊有的自己和解?
——可能,這也是電影留給每個人知名不具的餘韻尾音。
(最後盜圖2張,我最動容的場景)


這不就是我嗎!總以為自己能學習玩耍兩不誤,但事與願違,想著走一步算一步。反正夢想這麼遙遠,好像拼盡全力也登不上青天。一句話: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比如說足球的話也有很多從貧民窟走出來的球星在成名之後各自泡吧放縱自己然後早衰的。貪圖享樂本就是人類的本性,而像片子里爸爸這麼嚴苛的教練在現實中也不多。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阿米爾·汗主演電影《摔跤吧,爸爸!》(Dangal)?
電影《摔跤吧,爸爸》裡面媽媽為什麼堅持不在廚房裡做雞肉?
《摔跤吧!爸爸》中最打動你的場景是哪個?

TAG:成長 | 摔跤吧!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