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宣帝時國力究竟如何?

昭宣中興,肇源武帝,興於霍光,功歸宣帝。但觀漢書宣帝紀他的前期政績其實還是霍光的,後期更多也是因逢時會。有學者說宣帝世是西漢最強盛時期,米價奇低。可宣帝晚期詔書稱「而民多貧,盜賊不止」。以嚴厲口吻斥責官吏不作為,詔中所述應大抵屬實,這麼說百姓還是沒有文景時富裕,社會也不很安定。那麼孝宣之治成就究竟如何呢?


題主說【但觀漢書宣帝紀他的前期政績其實還是霍光的,後期更多也是因逢時會。】,請問您是如何劃分宣帝的前期和後期呢?宣帝在位24年,霍光專權時期是6年,大部分時間還是自己親政時期。請問什麼叫後期更多是因逢時會?是說宣帝什麼都沒做,漢朝也會自行中興,所以宣帝徒有虛名么?

首先我想澄清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現代學者定義的西漢中興比較籠統,是指昭帝到宣帝這個西漢國力上升時期,但是在古代,只認可宣帝時期是西漢中興。現代這種籠統的昭宣中興的說法,也給了很多人誤導,覺得宣帝的中興功績是沒那麼重要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宣帝在中興時期扮演的角色並不重要,既然昭帝時期與宣帝時期同樣是漢朝國力上升時期,那為何古人不把昭宣像文景,明章那樣並稱為中興之主,把昭宣時期合稱為中興呢?

實質上,孝宣之治之所以被稱為中興,與宣帝個人的執政方略,尤其是對吏治的整頓,對地方官員的選拔和考察有很大關係。孝宣之治和貞觀之治那樣,是打上強烈統治者自身風格的烙印的。

以下《漢書 循吏傳》的史料可以完整說明這一點。

及至孝宣,由仄陋而登至尊,興於閭閻,知民事之艱難。自霍光薨後始躬萬機,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自丞相已下各奉職而進。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有名實不相應,必知其所以然。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裡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為太守,吏民之本也。數變易則下不安,民知其將久,不可欺罔,乃服從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輒以璽書勉厲,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則選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漢世良吏,於是為盛,稱中興焉。若趙廣漢、韓延壽、尹翁歸、嚴延年、張敞之屬,皆稱其位,然任刑罰,或抵罪誅。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見思,生有榮號,死見奉祀,此廩廩庶幾德讓君子之遺風矣。

這一段,寫明在霍光死後,開始親政的宣帝非常勤勉地親自選拔人才,對地方官員非常注意考察和賞罰,正因為宣帝的政策,所以漢代的良吏在這時最多,所以宣帝時期被稱為中興。

而霍光統治並不像宣帝這樣重視吏治整頓,並且霍禹說宣帝親政後「盡變易大將軍(霍光)時法令」,個人覺得霍光專權時期是休養生息,經濟發展,但是與宣帝時期國家政策還是很不同的。不能認為西漢中興,只是霍光作為,宣帝只是添磚加瓦。

宣帝時期米價過低的問題,正是因為宣帝選拔良吏,讓百姓民安其業,加大水利建設,在郡守召信臣的帶領下, 開通溝續, 灌田多至三萬頃. 全國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還設置勸農使促進農業發展,才產生的連年豐收的情況,也確實帶來農人少利的負面影響。不過要宣帝還設立常平倉對此進行宏觀調控,結果是「民便之」,可見農人少利的情況已經得到有效緩解。

宣帝贊寫宣帝時期的技巧工匠器械優於元成時期,也是宣帝之世天下大治的一個旁證,這一點,最近出土的海昏侯文物可以作為證明,引用王子今教授的話。

《漢書》卷八《宣帝紀》這樣讚美漢宣帝時代的成就:「孝宣之治,信賞必罰,綜核名實,政事文學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於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間鮮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也。」以「技巧工匠器械」即產業工藝全面的質量水準作為說明社會的「治」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們是認同的。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或許可以為「孝宣之治」提供相當充足的具體的實證。

楊靜婉先生的論文《淺談漢宣帝的吏治整頓》也闡述了宣帝時期手工業蓬勃發展的情況。

宣帝即位, 用吏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稚, 谷至石五錢」。, 連邊遠的金城、徨中地這, 每石也不過八錢. 不少地區出現了吏民皆富, 畜積有餘的局面. 手工業不論官府或民營都有較大發展。以紡織為例, 在長安的官營作坊東、西織室每年費用就達500萬。這既說明皇室的奢侈, 亦可見官營作坊規模之大。民間的紡織業, 規模也相當可觀。"大臣張安世家夫人自紡績, 家童七百人, 皆有手技作事. 」 。紡織技術明顯提高, 當時已使用120鑷的織機, 巨鹿陳寶光的妻子就是用這種織機織出非常精美的散花綾, 「 六十日成一匹, 匹值萬錢。宣帝所渴望的庶民安於田裡而亡嘆息愁恨之心, 政平訟理國力強盛的局面初步形成。

關於題主所說宣帝晚年詔書中所稱「而民多貧,盜賊不止」的情況,要注意漢代詔書裡面,皇帝經常使用自貶謙辭的情況,以及宣帝與其他西漢諸帝相比對吏治抱有更高地重視和期盼。

而經歷過宣帝一朝,還被宣帝貶黜過的劉向對宣帝時期給出了「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的高度評價。

《漢書 王褒傳》寫"神爵、五鳳之間,天下殷富"。

並且要注意一點,就是漢朝時期至少目前能找到兩個人(劉向、崔駰)形容宣帝的治績高於文帝,文帝在兩漢基本是看作聖君,是極受推崇的君主,而古人一般有更加尊崇祖先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漢代人卻能評價宣帝高於文帝的評價,可以印證漢代人對宣帝統治的認可。

光武帝時期,也對宣帝的功績進行肯定,東漢初期,宣帝是沒有廟號的,但是他卻以「惟孝宣帝有功德,其上尊號曰中宗」,保留宣帝中宗廟號,而西漢其他明君如漢景帝,霍光專權時期的漢昭帝也有功德,但是沒給他們上廟號。

順便反駁上面趙紅波先生所說,宣帝之所以被喜愛是因為開疆擴土和情感故事,古代人根本沒那麼在意開疆擴土的功績,否則漢武帝不會惡評累累,情感故事也是現代才被大肆宣揚的。

蘇軾,崔駰認為宣帝優於文帝都是因為宣帝重視選拔人才和嚴密的賞罰措施,這屬於內政範疇,並非因為什麼情感故事和開疆拓土才高看一眼。

軾以謂古者賢君用人,無內外輕重之異,故雖杜延年名卿,不免出為邊吏。治效不進,則詰責之,既進,則褒賞之。所以歷試人才、考核事功蓋如此。孝宣之治,優於孝文者以此也。馬周諫唐太宗,亦以為言。治天下者,不可不知也。

順便再吐槽一點,關於說宣帝時期社會治安差,我就舉一個例子,宣帝時期的京兆尹趙廣漢在《漢書 趙廣漢傳》可是評價他"百姓追思,歌之至今"。注意,班固可是經歷過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的人!

試想東漢鼎盛時期的百姓們居然還在懷念宣帝時期的京兆尹,如果宣帝時期治安屬於差的,那兩漢也沒什麼時期是好的。


最後放個鏈接:淺談漢宣帝的吏治整頓 這篇論文很好,可以說從各個方面描寫宣帝時期內政取得的成就。


宣帝時期被稱為「中興」,是由於這段時間的內政清明和外交勝利。至於經濟和百姓的生活方面,倒看不出優於漢初文景時期的跡象,可是中國歷史一貫是王侯將相的歷史,很少關心民間底層生活。「王天下」的觀念又使得開疆拓土成為評價一個君主的重要指標,這一點上宣帝要比文景二帝佔優。再加上宣帝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出身和愛情的八卦,讓他身上具有了普通人的七情六慾,大家對他的喜愛就更勝一籌了。

關於宣帝時期的國力,從三個方面看,內政、外交和經濟。

內政方面,由於宣帝的民間出身,使得他不僅能勤政愛民,更厲害的是他能抓住問題的重點。宣帝認為,要想政治清明,郡太守是治理官吏和百姓的關鍵,頻繁變換太守則容易引起治下百姓的不安。反之,百姓們如果知道他們的郡太守會長期留任,才不欺罔而服從郡太守的教化。所以,凡地方二千石官員治理地方有成效的,漢宣帝總是正式頒布詔書加以勉勵,增加其官階俸祿,賞賜黃金,甚至賜爵為關內侯,遇有公卿職位空缺,則按照他們平時表現,依次補任。因此,漢朝的好官,是以這一時期最多,號稱中興(《資治通鑒》)。

此外宣帝的政治清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歸功與他的出身。因為出身民間,所以娘家人的勢力不大,在宣帝期間就沒出現整個漢朝一直困擾的外戚問題,而這正是導致兩漢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交方面,一直困擾漢朝的匈奴問題,在宣帝時期得到了解決。當然這其中很大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曾爺爺劉徹,匈奴經過漢武帝長時間的蹂躪後,已經沒法好好修生養息,自己內部也開始分裂了。(《漢書·匈奴傳》)

宣帝時期,先是本始三年(前73年),五路大軍兵髮長安助烏孫攻打匈奴。校尉常惠率領烏孫兵入匈怒右地,大獲全勝。當年,冬天匈奴襲擊烏孫,悲催的是冬天天冷,匈奴撤軍時軍隊凍死十分之九,後又遭到烏孫反擊,從此一蹶不振。

元康二年(前64年)宣帝任命鄭吉為衛司馬,護鄯善以西南道。前58年。鄭吉攻破了車師國,招降日逐王,威震西域,兼管車師以西的西域北路,號稱「都護」。漢朝設置都護一職,即從鄭吉開始。漢宣帝封鄭吉為安遠侯。鄭吉於是在西域中部設立幕府,修築烏壘城,離陽關二千七百餘里。匈奴愈發衰弱,不敢與漢朝爭奪西域,從此便取消統治西域的僮僕都尉。漢西域都護負責督察烏孫、康居等三十六國動靜,如發生事變,則奏聞朝廷,能安撫則安撫,不能安撫便進行討伐,從而使漢朝的號令得以頒佈於整個西域。

前61年,宣帝又採納趙充國之策,平定羌人叛亂。更可貴的是,在平定叛亂後趙充國提出的留兵屯田是為國家邊防的長治久安之策,不僅在當時具有戰略意義,而且對後世亦有深遠影響。

宣帝時期的外交高潮在:前56年,冬季,十一月,呼韓邪單于屬下左大將烏厲屈與其父呼累烏厲溫敦見匈奴內亂不止,率領部眾數萬人歸降漢朝。前5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前來朝見,拜見漢宣帝時,自稱藩臣而不稱名字。匈奴降服。

經濟方面,現在大家一直拿來作為宣帝時期經濟發展較好的證據是「谷五錢」,但仔細讀讀史料,就會發現,其實當時的老百姓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漢書?食貨志》就明確記載「宣帝即位,用吏多選賢良,百姓安土,歲數豐穰,谷至石五錢,農人少利。」就是典型的穀賤傷農,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得到好處,這才由此產生後來耿壽昌提出的「常平倉」制度。此外,清人王夫之《讀通鑒論》也對「谷五錢」提出疑問,這可能是史家的溢美之詞,或者是某一郡縣糧食銷售不出去,降價為之。王夫之還考證,一個農夫終其一年,獲五十石足矣,計二百五十錢,如果遇上婚喪之事,稍費百錢,加上如果再遇到災年,就很難過了。

相比較文景期間,《漢書·食貨志》的記載就好看多了,說是從漢初到武帝七十餘年,不遇水旱,人民自給沒有問題,倉庫的糧食都堆滿了;京城中錢、糧食放在庫里都腐爛了;普通老百姓都能吃肉。當然這種記載也許有誇張成分,或者是為了襯托後來武帝窮兵黷武而導致的民不聊生。但是當時的百姓生活確實是比較好的。

此外從宣帝晚年下的一封詔書也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是「民多貧,盜賊不止」。(《漢書·宣帝紀》)

正如文景二帝的功績是建立在高祖劉邦的基礎上一樣,宣帝也是在武帝打下的基礎上發展壯大國力的,達到了漢朝的頂峰。甚至元帝期間仍有「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天下王主的事件發生。可惜,物極必反,宣帝過後,西漢就一路衰敗了。


漢宣帝統治的大部分時間,西漢國力的強盛應該是無疑的。前幾位答主都答得很好。題主所提到的詔書內容,我認為在漢宣帝統治的末期,也許存在一些國力衰退的跡象。下面隨便扯兩句吧

單于來朝,可以說基本解除了北疆邊患,是前所未有之事。但這並非毫無代價,呼韓邪歸附之後,漢朝政府需要提供大量物資給匈奴。

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贊謁稱籓臣而不名。賜以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棨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襲,錦繡、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二月,遣單于歸國。單于自請「願留居幕南光祿塞下;有急,保漢受降城。」漢遣長樂衛尉、高昌侯董忠、車騎都尉韓昌將騎萬六千,又發邊郡士馬以千數,送單于出朔方雞鹿塞。詔忠等留衛單于,助誅不服,又轉邊穀米糒 ,前後三萬四千斛,給贍其食。先是,自烏孫以西至安息諸國近匈奴者,皆畏匈奴而輕漢,及呼韓邪單于朝漢後,咸尊漢矣。

如果聯繫到宣帝死後不久,關東就發生十一郡國大饑饉。為了救災和節約開支,西漢政府不得不放棄海南島。我認為當時對匈奴的援助,恐怕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當然也是很有意義的)

「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飢,或人相食,轉旁郡錢、谷以相救。詔曰:「間者,陰陽不調,黎民饑寒,無以保治,惟德淺薄,不足以充入舊貫之居。其令諸宮、館希御幸者勿繕治,太僕減穀食馬,水衡省肉食獸。」

」……今關東民眾久困,流離道路。人情莫親父母,莫樂夫婦;至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此社稷之憂也。……又非獨珠厓有珠、犀、玳瑁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其民譬猶魚鱉,何足貪也!臣竊以往者羌軍言之,暴師曾未一年,兵出不逾千里,費四十餘萬萬;大司農錢盡,乃以少府禁錢續之。夫一隅為不善,費尚如此,況於勞師遠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則不合,施之當今又不便,臣愚以為非冠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願遂棄珠厓,專用恤關東為憂。」上以問丞相、御史。御史大夫陳萬年以為當擊,丞相於定國以為:「前日興兵擊之連年,護軍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還者二人,卒士及轉輸死者萬人以上,費用三萬萬餘,尚未能盡降。今關東睏乏,民難搖動,捐之議是,」上從之。捐之,賈誼曾孫也。

上述兩段分別複製自資治通鑒漢元帝初元元年和二年,也就是漢宣帝死後的兩年。從中可見無論政府還是百姓窘迫的狀態。幾年前尚且還大量饋贈物資給匈奴,沒幾年就折騰成了這個樣子,實在令人嘆息。這裡面固然有災異的原因,但有沒有可能在宣帝統治的末期,如同題主提到的,民間已經出現貧苦的跡象?

另一點可能在於漢宣帝在位時間較長,身邊能臣變少了一些。我搜了一下,題主所提到的詔書下達之前,丞相黃霸剛剛死了。黃霸被認為:

然自漢興,言治民吏,以霸為首。

隨著在昭宣中興中建功立業的文臣武將逐漸凋零,漢宣帝不得不安排蕭望之和史高來身後輔政。這兩個人的能力肯定是比不上麒麟閣中那些人的。而在中國傳統敘事中,忠臣賢士少了,國家就要走下坡路了。

以上這些,是我看到題主的問題想到的,基本也有點捕風捉影,還缺少更確實的證據。關於宣帝另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到底單于入朝皇帝就要死的flag是怎麼回事?


相比政績,漢宣帝的人格魅力更大


宣帝統治時期是西漢王朝最繁榮昌盛的時代。

然而物極必反,太子劉奭繼位後,西漢逐漸開始了由盛轉衰。


米價極賤,而民多貧。正常啊,題主沒聽過穀賤傷農嗎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漢朝 | 經濟政治 | 軍事史 | 漢宣帝劉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