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把興趣當職業會毀掉你的興趣?
看到很多人說過這句話,我很想知道這種觀點從何得來。我一直以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在此,才能最大程度的激發潛能和動力。我自己是學理工科的,專業俗稱打鐵,學的很痛苦,很羨慕那些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人,也經常規勸別人選自己喜歡的專業,做自己愛乾的工作。
因為職業不能隨心所欲。
攝影師為了生計不能只拍自己喜歡的。
畫師為了生計不能只畫自己喜歡的。
作家為了生計不能只寫自己喜歡的。
音樂人為了生計不能只作自己喜歡的。
導演為了生計不能只拍自己喜歡的。
所以興趣還是當副業吧。
當然,你不能只做自己喜歡的可能是因為你還不夠牛逼……但通往牛逼的路上肯定要經歷這些不喜歡……
或許這些只是膚淺的喜歡吧,可人的喜歡大多不都是膚淺的嗎?
沒有導演喜歡拍商業片吧……
最後想說一句話,是我的老師告訴我的:人如果只能靠興趣才做好一件事,那人類歷史上90%的重大成就都不會發生了。
共勉。
另外,你喜歡輸入不一定喜歡輸出。
輸出的過程是純理性的,你喜歡鋼琴曲,要學會彈鋼琴卻要掰開揉碎,反覆基礎練習,研究音和音之間的關係,理性的作曲家才可能做出感性的曲子。
世界之事大多如此,學習,本身就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
因為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喜歡」這個詞最濫情卻又最空洞
而什麼是興趣,他們往往用「喜歡」就概括了其內涵。
【如果這種問題還一本正經的從哈貝馬斯的「興趣」去做解釋的話會不會被打死=。=
但是這也是興趣的一種表現嘛。】
「為什麼說把興趣當職業會毀掉你的興趣?」
因為這裡的興趣壓根就不是所謂的興趣,
現在的人所謂的興趣特點基本如下:
做什麼事都無聊,然而只有做這件事就算被強迫也不會覺得反感,
——噢,這大概就是我感興趣的事吧。
一旦這件事變成每天不得不面對,而且無法逃避的時候,
——艹,怎麼這件事這麼無聊
——唉,把興趣當職業會毀掉興趣啊
這樣的回答在前面的回答中也有出現過,
2, 如果這行錢景不錯,那就果斷轉去,即使最後失去興趣,那也不會敗得徹底。如果不行,作為副業也沒有什麼不好。
3,人生很長,如果到時候發現失去興趣了再換一個就是了,趁年輕,多折騰。
4,太多職業都很無聊,如果有一件事能夠讓你在幾年之內都能感受到快樂,即使後來形同陌路,那也足夠了。匿了。心理諮詢曾經是我朝思暮想的職業,後來考上研,就成朝夕相對,徹底破除理想化,確實毀掉了興趣。
and so on.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會面對更多這樣類似的回答。還沒明白?再來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玩,廣而泛之的玩算不算是一種變相的「興趣」,是不是會感到快樂,是不是很多人朝思暮想以後的日子就是玩就好了?
是不是很多人把獲得快樂以及有所期盼就直接等同於「興趣」本身?
應該都看過那個猶太老人與每天在家門口踢足球玩耍吵著他休息的一群小屁孩的故事吧,
為什麼當「玩」這件事被金錢衡量過之後,人們對「玩」的思考就相當功利化了?
因為本質上這種「玩」依舊是可有可無的一件事,而當金錢能夠購買到「玩」之後,那麼錢多錢少就是這件事堅持的價值。
對於說著「把興趣當職業會毀掉興趣」的人來說,「興趣」也就是這樣一種可有可無的事情,只不過比起其他可有可無的事來說,稍微「有趣」了那麼點,稍微有「毅力」了點。
再順便說下,我自己的興趣領域方面的事兒吧。圍棋和乒乓球方面。曾經這兩個領域的專業雜誌曾經有一個專欄,採訪這兩個領域的專業選手。裡面有一個問題:你曾經厭煩過圍棋/乒乓球嗎?
中堅選手、普通選手許多人回答 「經常」「無數次」 ,但對於頂尖選手,回答基本是「從來沒有」....
很多人都把興趣當做自己的遮羞布,卻忘了興趣本身並不是用來決定一個人能力的標準
甚至很多乾脆就承認「興趣」是膚淺的,是無所謂在乎不在乎的
不是每一個TOP的人都有著相應的興趣,
但是有著真正興趣的人,在那個領域都會做到TOP,
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發著光」的人就明白了。
興趣是一件就算被不停強迫著做也會感到快樂的事
興趣是一件本就不求他人回應(回報)、也不會理會他人眼色的事
興趣不是一件需要通過與其他東西進行比較才能體會到價值的事
興趣不是一件自己用來跟不會做(or不做)這件事的人進行比較的事,而是跟做這件事裡面佼佼者暗中較勁的事
最重要的事,興趣不是一件當你無所事事或者處於無事可玩的時候才會想起的事,而是聽到有關的話,想到有關的內容,心裏面就會不自覺地愉悅的事
還有記住這點,錢永遠只能用來衡量勞動,而不能衡量興趣。
不要再把職業毀了興趣當做借口,壓根就沒有真正愛過。
弱者的自怨自艾,估計做自己曾經喜歡的事情,曾經承諾要努力做好的事情。後來真正面對的時候退縮了,放棄誓言,背棄承諾,也許當初一開始只是葉公好龍,也許是後來沒能力或沒毅力堅持自己的愛被別人影響或者經歷挫折放棄,總之,興趣這麼沒了。別聽他們說的。愛因斯坦、費曼等等了不起的人物都是興趣剛好是職業,發揮著自己所有的力量改變著世界。
當年喬布斯親自招收員工,把電腦放在招聘現場,只要面試者眼神流出出激動、驚喜迫不及待的想去碰碰,基本上那個人就必定被他招收了。
寧可相信世上有鬼,別相信失敗者的哀嘆。
這句話適合低維,幼稚的人。
1比如我學鋼琴的,學鋼琴苦不苦?
苦
2不受苦給我鋼琴技術我要不要?
不要,沒意思,任何得到都是需要付出,這是最簡單也是最靠譜對定理,興趣能否生存取決於你興趣實力多強...
3學藝術能不能任性?是不是沒有自由?
有個基友上海某院攝影畢業,最高的客戶是劉德華,平時接單子很任性,一般客戶都請他設計和策劃。他自己也不喜歡旅行,拍一些日常剪影也有人買。
很多彈琴的,你沒實力只能當孫子,有實力了,你挑生活方式,你可以選擇
演奏
創作
教學
啟蒙
商演
研究
但是你要有技術啊...要有能力啊,才能選擇啊。
是這句話的人大致認為 興趣=玩玩 。
人這東西一優百優,很多玩lol也不練補兵,不算數據,操作,甚至單獨練手速......人家研究的數據不亞於我們高中必修課的厚度...
要有什麼收成必須是要有什麼付出的、興趣也是,不打磨和雕琢,那大概就是娛樂。
在追求這個興趣的路上,會有很多阻礙,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有興趣而且以此為志是什麼樣的體驗,因為你會在路上失去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但是如果這條路沒有這麼艱辛也許還是能保有初見夢想時那種純真的衝動吧,不過如果在艱辛之後達成了目標那種因為複雜的體驗帶來的厚重感應該也是橫衝直撞所不能匹配的。
如果是已經作為自己的職業了,你會發現你喜歡的這個東西包含的意義遠比你沒有真正進入這個職業之前想像的多得多,你以為只會有奮鬥的甜蜜,但是殊不知每一種事都是五味雜陳,酸苦咸辣都會在其中,而這所有的東西再加上你必須以次謀生的迫切感,那種體會的確會讓人慢慢變得不再那麼有衝勁。但是回頭看看其實從中,不止得到了興趣的實現,還是得到了其他很多東西,雖然不一定是情願接受的,但是我想這就是人生吧,干每一行就算不是興趣也會面對痛苦,但是為興趣而工作可以有更深刻的幸福。 因為大部分人所謂的「感興趣」並不是真的感興趣,而只是膚淺的喜歡。有的人只是喜歡它好的一面,有的人是喜歡它能帶給自己成就感、榮譽之類的外在的東西。
但要把一個東西當作職業的時候,你要面對的是每天如一的重複工作,是瓶頸時期的挫敗感,還有別人對你的種種評價,遇到這些負面因素的時候,許多人就退卻了。因為他們對這些所謂的「興趣」都不是真愛唄,喜歡得不夠深唄。
所以每次我聽到一些學弟學妹去面試時說「我好喜歡做audit啊」,「我對審計好友興趣啊」之類的話,心裡都有種默默地覺得不以為然的感覺....過了忙季還不是那麼多人辭職....
中堅選手、普通選手許多人回答 「經常」「無數次」 ,但對於頂尖選手,回答基本是「從來沒有」....我覺得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一點問題吧
j兩年前的我也曾糾結過要不要放棄已有的學業經歷去追求自己喜歡的職業方向,有段時間真是為此輾轉難眠。後來14年初考研失敗後下定決心轉換方向,用了一整年時間終於爭取到了攻讀自己所愛專業的機會。
現在也算是把興趣當職業了,說說當初我是怎麼想的:1,首先分清楚消費性興趣和生產性興趣,比如喜歡玩遊戲不是進入遊戲行業的理由,喜歡遊戲製作的過程才是。如果只是因為喜歡消費,而進入了生產領域,喪失興趣是正常的。
2, 如果這行錢景不錯,那就果斷轉去,即使最後失去興趣,那也不會敗得徹底。如果不行,作為副業也沒有什麼不好。
3,人生很長,如果到時候發現失去興趣了再換一個就是了,趁年輕,多折騰。
4,太多職業都很無聊,如果有一件事能夠讓你在幾年之內都能感受到快樂,即使後來形同陌路,那也足夠了。
用雞湯點的話來說:
興趣成為職業或夢想之後,意味著你要麼為了生計而做很多原本不願意做的事,要麼必須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斷磨練自己的水平。這個過程是要吃很多苦的。大多數人在這個吃苦的過程中就放棄了。
用科學點的話來說:
做任何事,要保持興趣,都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和做事方法,要了解自己,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使自己能夠堅持下去而不感到煩躁。這是一種能力,是需要學習和培養的。大多數人在學會這種能力之前就放棄了。
痛苦的人學什麼都痛苦,快樂也源於暫時的逃避。你就是痛苦本身,到了哪裡 做了什麼,什麼就沾染上了痛苦。
這都是源於自身的,不要去傾訴 哀求什麼了,做好自己的主人,沒有內修,別指望外在的人和事能幫你。求人不如求己。
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但工作也確實會毀了興趣,二者並不矛盾。
我是遊戲策劃,我真的很愛玩遊戲。
但同一個系統讓你跑一百遍,換你你也吐……
題主說的比較片面了,這個根據個人情況來說的,有的人把興趣當成職業,結果比同齡人做的更加出色,但是有的人真的會毀掉自己的興趣。
如果從工作技能來看,興趣有擅長和不擅長之分。
先說說喜歡並且擅長,剛入職一到兩年真的只是處於學習階段,工作技能的歷練需要時間,我們現在所說的擅長可能是比同學或者同齡同事在這方面更優秀,學習能力更強,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無疑興趣是給自己加分。
題主說的貌似是第二種,喜歡但不太擅長,比其他人更喜歡這份工作,無疑是給自己加分的,但是喜歡不一定代表能做的比別人更加擅長,有時候我們喜歡一件事情,只是喜歡它的某一個方面,比如很多人喜歡旅行,我們喜歡的是與大自然擁抱的那一刻,或者喜歡在路上的感覺等等,但是我們需要面對旅行前的準備,路線規劃,行李,出行工具等等具體事物,相信不是所有準備過程都是我們喜歡的,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興趣只是事業的助推器,可以讓我們比同齡人成長更快,但是要認清楚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還不具備將興趣變為事業的能力,那最好就讓興趣單純的成為興趣吧。
事業是結果導向,你要為結果負責,每個環節無論你喜歡或者不喜歡,你都要做到最好,事物都有兩面性,每件事情都有你喜歡的一面,也有你不喜歡的一面,就和談戀愛一樣,只有接受你不喜歡的一面,並且把他做好,興趣也許會變成事業。
就像把喜歡的歌做鈴聲會毀了一首歌一樣...
簡明扼要的回答,不灌雞湯:你喜歡做的,不代表你能做得好。天賦不夠是硬傷啊!
本來嘛,讓人喜歡做,還能賺錢,這種工作就不多。比如寫作、攝影、踢球什麼的。但是預期從業者眾多。
你如果只是一個普通愛好者的水平,而不能比一般人好很多,如何能得到一份滿意的收入。
愛打籃球的男生那麼多,有多少有天賦成為專業的籃球運動員的?
那是因為不是真愛
你喜歡吃麥噹噹,一天到晚只給你吃麥噹噹。
比較怕自己眼高手低,以此為借口,手頭的事也做不好,總想著成為別人。
因為喜歡一件事情,可以由著自己興趣使然,對於晦澀、無趣的方面,可以繞著走。可以只知大意,不求甚解。
而當成職業,就必須全知全解。無趣的一面就會更多顯露出來,無法繞開。
不排除有人可以把愛好當成職業,但是太難得了。可遇不可求。
因為你們並不是真的愛 作為一個設計師。 我很愛我的職業和所學的東西
興趣是「當」,職業是「做」;毀掉的人是妄想家。
把喜歡的人的聲音錄下來,設成鬧鐘,這樣就像男神每天叫自己起床一樣呢,妹紙興奮地想。一周後,妹紙果斷地再也不喜歡他惹。
匿了。心理諮詢曾經是我朝思暮想的職業,後來考上研,就成朝夕相對,徹底破除理想化,確實毀掉了興趣。
保留下來的興趣是沒成職業的吉他和攝影。推薦閱讀:
※如果不做朝九晚五的工作,有什麼職業或者愛好可以來打發時間並有收益?
※有沒有以製作短片,圖片,視頻來盈利的自由職業?
※喜歡所從事的工作的感覺是怎樣的?
※做一個自由職業者是怎樣一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