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陵這個人物?
李陵在被俘的時刻選擇活下來投降。後人大多認為李陵是叛徒,蘇武是英雄。但很多文獻中記載,李陵是複雜的。那麼如何評價這樣一個人物?
非黑即白善惡二元論的世界僅存在於小學課本里。
怎麼說呢?老李家生不逢時,該著點背,主是明主,可惜不在一個波段,全家三代,籠罩在漢武帝各種小舅子的光芒之下,偏偏高帥富們還努力……總之,就是一屋子的不合時宜,還擰巴。
他爺爺:李廣,MT體質,專門吸引匈奴主力;還身負「功勞愛消除」的設定,因大劉的小舅子自殺身亡。
他叔叔:李敢,大好前途,因老爹的死遷怒衛青,被大劉小舅子的外甥KO。
爺叔都是單兵作戰之王,也都因暴脾氣而殞命,到了李陵這一輩,臭脾氣有所收斂,但個人英雄主義是家族遺傳,骨子裡的東西是改不掉的,要不也不會自帶五千步兵就出去找單于死磕。
拉仇恨體質遺傳,結果就碰上了單于主力,八萬!步兵對騎兵!還是1:16!能把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步兵剋星打得縮頭要跑的將領,歷史上也劃拉不出幾個吧?
可惜就在單于滿地掉牙要把這硬骨頭吐出來的時候,叛徒出現了,於是整個李陵兵團就斯巴達了…
功名,是李家三代畢生未了的夙願,而他家錯生在好大喜功的領導任人唯親,仰仗外戚的偏心時代(更何況外戚里的衛青,霍去病還特別有能耐)。活在這個怨念下,對建功立業的執著,就會比其他家族來得更強烈。李陵招募訓練了5000荊楚勇士,人人以一當十,設計量產了連弩,專克敵騎靈活機動的特點,這樣的高精尖部隊卻被委派去押糧草,跑後勤…不賭一把這一輩子興許都熬不出頭來。在補給不給,援兵不援的條件下,以五千步卒,卻能殺傷匈奴一萬多騎兵,開創了以少量步兵擊敗大量騎兵的先例,證明他是世間少有的將才。
但是,迷信親兵,自負於個人能力,不重視後勤補給,看不清兵再精也架不住人海消耗戰的事實,致使他必然步「平生無一敗,唯敗垓下」的項羽後塵。
我想,當他戰至最後幾人,不自刎以捍名節而請降,並不全像好友司馬遷為他辯白的那樣「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以報效朝廷」,更多的是個人抱負未實現,就這麼死了也太憋屈的遺憾吧?
最近忙,哪天閑了心血來潮再續~李陵投降雖說情有可原,放在其他時代當然值得歌頌,原諒,但偏偏他生在武帝時,又偏偏和另一人同時代,那個人叫蘇武。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得回溯李陵怎麼到的匈奴。
伐匈奴,李陵是自請出征。一開始,漢武帝並沒有答應,原因是沒有馬。這並不是借口,茫茫蒙古大草原,靠兩條腿行軍是很不現實的,且不說行軍速度緩慢,更重要的是,匈奴人可都是騎馬的。沒有馬,就算碰到匈奴人也追不上。
但李陵說,我帶著步兵也能出征!李家人全都有這種一根筋的毛病,武帝早已領教。所以李陵這麼強烈的要求,武帝也就沒有再阻攔,同意讓他出征了。
同時,對於沒有馬的現實,武帝也並沒有不管不顧。在李陵出兵的同時,武帝讓一個叫路博德的邊將先出塞,在半路上等著李陵,目的就是看要不要提供點給養什麼的。
但這個路將軍卻不願意,原因是路將軍自覺資歷老,給李陵做後勤補給太丟人。當然,這個話他沒法跟武帝明說,於是就跟武帝扯了個小謊,說現在秋高馬肥,不利於和匈奴作戰,要不先別讓李陵出征,等到明年開春再說。
進取型的領導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拖拖拉拉的人,武帝先回信給路博德,把他給臭罵了一通。更嚴重的是,武帝懷疑路博德的話是出自於李陵的授意,為的就是找借口不出征。因此,武帝給李陵下了死命令:他的這五千人必須到浚稽山(位於今阿爾泰山中段,但具體何在,已不可考)紮營。
最高領袖下了這麼直接而具體的命令,李陵只能執行。在這裡,李陵碰到了匈奴人的大部隊。
以五千對三萬,李陵且戰且退。匈奴人損失慘重,準備退兵。但就在這關鍵的當口,一個叛降的兵士將李陵軍的虛實透露給了匈奴人。得知李陵部沒有援軍後,匈奴人重新加緊圍攻,最終吃掉了這隻部隊。最後,副將戰死,李陵投降,逃回漢地的軍士只剩下四百多人。
李陵在初遇敵軍的時候,可能是把情形向國內做了報告的,因此,武帝認為李陵可能會死戰殉國。誰料,這些逃回來的軍士帶來的卻是李陵降胡的消息。自然,武帝震怒。
老大的脾氣大家都是知道的,於是滿朝文武都順著武帝的意思,紛紛聲討李陵,這時候,只有司馬遷一個人站了出來,替李陵說話。
司馬遷本就人微言輕,這番在不恰當時間發表的不恰當言論,又得罪了當時武帝的親信兼大舅哥李廣利:按照出征前的戰略規劃,李陵部應該和李廣利的主力會師。李陵當然沒有辦法去實現這個規劃,而李廣利在和匈奴的正面交鋒中,也並沒有討到什麼便宜。由於害怕武帝怪罪,李廣利便一股腦兒的把責任全部推給了李陵。
武帝氣上加氣,但又找不到出氣筒李陵,便順手把司馬遷拿來做了替罪羔羊。
平心而論,武帝對司馬遷家族很不怎麼樣,但對李廣家族還是相當不錯的。司馬遷受宮刑後不久,武帝就有點後悔了,不是後悔對司馬遷太殘忍,而是後悔當時沒有派人去接應李陵。作為補救,他令公孫敖帶著部隊出塞,去看看能不能把李陵接回來。
可公孫敖帶著一大幫人馬,到蒙古草原公費旅遊了一番,空手回來了。
大約,公孫敖根本沒找到李陵,但和路博德、李廣利一樣,公孫敖當然不會,也不敢說實話。於是,他繼續欺騙武帝:我抓到一個匈奴人,聽說李陵在給匈奴人練兵,所以我沒能把他帶回來。
公孫敖不是一般人,他曾經救過衛青的命,算起來和武帝還沾著點親。因此,武帝一點也沒有懷疑公孫敖的話,生氣生到躁狂,就此族滅了李陵一家。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過了很多年,終於有漢朝使者到訪匈奴,向李陵問起了此事。李陵說,給匈奴練兵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一個叫李緒的人。
但這時候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一切已成定局,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家人被殺,李陵只能待在匈奴,娶妻生子。
武帝死後,霍光和上官桀執政,這兩人都是李陵年少時的好朋友。他們專門派了李陵的另一個好友去匈奴,名為出使,實則為是為勸返李陵。
好話說盡,李陵默然,半晌,方才緩緩的說:
「丈夫不能再辱。」
老母妻子,一家全族,都被殺了,再回到長安,這又算什麼事呢?
有了以上的背景,我們再來看李陵和蘇武這對年少好友在匈奴的重逢。
李陵和蘇武第一次見面是在北海(今貝加爾湖,不是廣西北海市),目的是為了替匈奴勸降蘇武。儘管李陵曆數武帝的殘暴不仁,賞罰不明,以及武帝對蘇武父兄的種種不公待遇,但蘇武卻不為所動。當時,李陵的心態是什麼樣的呢?
陵見其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律(此人經歷與李陵類似)之罪上通於天。」——《漢書 · 李廣蘇建列傳》
而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則是在送別蘇武歸漢的宴席上。
李陵在最後敬酒的時候,發了這樣一番感慨:
「 子卿(蘇武字),你從此名顯於天下了!
只可惜,我是再也回不去了。我曾經想過,即使身負恥辱,也要報答君恩。但老母家人卻被我的國君所殺,我的恩還怎麼報?我的恩還怎麼報!我是真的再也回不去了!
永別了,子卿!祝福你,子卿!」
言罷,李陵痛哭流涕。
元平元年(西元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死,終年61歲。這一年,上距他降匈奴已經25年。此時,漢武帝已駕崩10年,蘇武歸漢也已7年。
李廣一族,給世人留下的全都是這種悲情的印象。明明是才氣無雙,卻總是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李廣的生平,我們已經不用再贅述。在這裡,我們來分析一下李陵的悲劇,究竟是一種偶然,還是在無數偶然的背後,藏著深深的必然性。
李陵的這條不歸路,其實是李陵自己和漢武帝聯手,把他逼上去的。
// 首先是路博德的奏疏,讓漢武帝開始懷疑李陵。儘管李陵曾對此作出補救,在到達浚稽山後,他派一個人畫了沿途的地形送回長安。其時,武帝頗為高興。
// 但李陵的投降,卻又加深了武帝本已消釋的懷疑。回溯當時戰敗的情形,我們並不責備李陵的選擇,但他的問題在於,既然是假投降,那就一定要在事後把這個消息傳回國內啊!畢竟老母妻子尚在家中,你說你是假投降,但別人怎麼知道呢?
// 當然,也有了解他,願意為他說話的人,司馬遷。可司馬遷因為在漢武帝盛怒之時替李陵求情,被施了腐刑,這其實是又把李陵往絕路上逼了一點。因為一旦確定了李陵是假投降,武帝就有點不好下台了。
在李陵這件事上,武帝晚年易怒的秉性畢露無疑。早年武帝雄才大略,任人唯賢,但到了晚年以後,武帝性情大變,逐漸變得易怒多疑,殘酷冷血,讓人難以捉摸。
這種性格缺陷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一而再再而三地體現在此事中。路博德、李廣利、公孫敖三人,因害怕說真話而喪命,不約而同地在此事中選擇了把黑鍋扔給李陵。最終,李陵的家人在武帝的憤怒中化為灰燼。
(在後來的巫蠱之禍中,武帝因輕信謠言而盛怒,最終造成了他最喜歡的兒子——太子劉據自殺。晚年的武帝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責之中。)
最後,李陵再無歸路。雖然他曾一再的接觸漢使,一再地在蘇武面前表露心跡,但他內心那個日思夜想的故國,卻越離他越來越遠,終於,再也回不去。
如今,我們站在一種超然的立場往回看,李陵的悲劇完全可以被避免:
如果武帝沒有懷疑路博德的動機,
如果李陵及時將假投降的消息傳回國內,
如果武帝的性格不是那麼激動易怒,
如果公孫敖沒有得到那個假消息
……
只要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掉鏈子,李陵就不至於老死於匈奴。但現實卻是,這麼多的如果,都發生了。
但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李陵的一根筋對上了漢武帝的眼裡容不得沙子,可能才是這個悲劇的根本原因。如果李陵不是那麼固執地要出塞,又或者如果武帝對待下臣能像文帝一樣寬容,悲劇也不至於發生。
一步錯,步步錯。這個悲劇並不是偶發的,而是兩個都不給自己留後路的人,一步步的逼出來的。他們從各自邁出自己的第一步開始,就已經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伴隨著那些不可預估的意外因素陸續出現,他們只能昂著自己驕傲的頭顱,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即使,後來曾有過轉機,但兩個決不妥協絕不認輸的人,也不願意留給對方可迴旋的餘地,終於將原本可以避免的結果,釀成了令人唏噓的悲劇。
深夜夢回的時候,李陵大概會後悔吧:當年那次出征,如果自己沒有那麼堅持,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這些事了。當年,自己為什麼要堅持呢?
總是年少輕狂時,鮮衣怒馬負韶華。
很多很多年後,大漠的風沙霜雪,終於滄桑了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他把自己微駝的背影,徹底藏進大漠的深處,不再對人說起在大漢的長安是何等繁華,說起他也曾有過那麼多的好朋友,霍光、上官桀、蘇武,他們曾一起在城外的昆明池畔,聽他們共同的兄長司馬遷講歷史悲歡,講世事無常。
註:以上,節選自個人原創文章:跟著司馬光混職場 | 路走了那麼多年,方向卻不止一邊,歡迎戳,並謝絕轉載。
比起蘇武的盡忠,自然是不如的,但蘇武畢竟是歷史中的少數人,對於大多數處於那種環境下的人,李陵的做法不能算是叛徒,近期讀了中島敦的李陵,感觸很深,漢武帝幾乎把他全家殺光了。當他知道時就是想逃回去怕是也不能有好的下場,最終可能被殺了,我想那時的李陵是無奈的,想盡忠報國卻得到了那樣的結果,內心一定是無比憤懣的。綜合起來,我認為不能說是大叛徒,只一個想盡忠的臣子無奈的選擇和留胡的蘇武對比顯出來的罷了。
分享一個天涯的帖子。精彩,顛覆最初的想法
中國歷史上口碑最好的漢奸----李陵_煮酒論史_天涯論壇
《孫子兵法》「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李陵輕敵冒進是最大敗筆。有勇無謀。
推薦閱讀:
※楊貴妃到底有多漂亮?她和唐玄宗到底是真愛?還是只是唐玄宗喜歡她的容貌?
※史學家們在描述歷史事件時,為什麼跟自己曾親身經歷過一樣?
※元和四個汗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的「士為知己者死」,是英勇俠義,還是愚蠢?
※秦朝為什麼會二世而亡,背後有哪些值得深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