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工匠會用什麼方法來延長木結構建築的壽命?

中國古代有很大一部分建築都是木結構,木結構體系的優點很多:如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相分離,抗震性能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時木結構也有很多缺點:易遭受火災,白蟻侵蝕,雨水腐蝕。
那麼中國古代的工匠是如何挑選合適的木材用於房屋建造?
他們又會使用什麼辦法來延長木結構建築的壽命呢?


一棟木建築,希望留存時間長遠,應當滿足以下三個特徵:

1.材料本身防腐

2.結構形式的堅固

3.構造設計的合理。

此外,則還有選址的適宜。

材料的防腐手段,則不僅僅在於桐油、石灰的浸泡或粉刷,也當包含對於材料本身防腐性能的認識。

離題一下,比如我們可以先從東西方棺材的形式來比較。人們對於自己親友的屍身總是會追求完整的,那就對作為容器的棺材的防腐有一定的要求。西方由於受深刻的宗教思想影響,將棺木拼為近似鑽石的可描述幾何形體,以求某種永恆。然而中國南方的棺材為什麼會長成如此無條理的樣子?原因在於國人對於材料的認知。因為木材不是一個勻質的材料,在靠近根部、靠近外部的位置最為緻密,不宜腐爛,所以直接選用作為棺木最為合適。將樹根的幾部分拼合,便成為了棺木現在的形狀。逐漸便成為了一種傳統式樣,也影響了石棺的形式。

(看評論前面這段文化層面爭議有點大,但不影響對材料理解的問題。)

而根部應用在建築中的巧妙例子,可以看湖北一帶土家民居中的挑檐。民居中,不大可能採用過大的木料,這就意味著柱子的直徑不會太粗,也同時意味著同一根柱子上卯口不應太密,否則影響柱子的受力性能。然而,對於一架房屋來說,結構的整體性十分重要,這就意味著正面的檐檁與側面也就是山面的檐檁需要互相咬合相交,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完整的一圈,這時對於轉角部分的挑梁則面臨兩方面矛盾:檁的等高度與卯口的不等高。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十分簡單——通過不同彎度的梁去調整卯口之間的高度差。巧妙之處在於這種彎梁,並非加工成型,而是在挑選材料時的判斷:如圖,樹木一般向上生長,然而在山坡位置,樹木靠近根部位置呈自然彎曲狀。這裡根部的緻密不僅僅保證了挑檐最遠處的結構強度,也保證了在最易受雨淋部位的防腐性能,同時因為其自然形式用構造的方式巧妙地解決了結構上提出的問題,可謂一舉三得。

回過頭,我們先討論最簡單的屋架情況。這是一個懸山的穿斗房。靠的是進深方向的一品一品屋架里的柱直接承擔屋頂的整體質量。進深方向的橫向穿枋起得是連接及部分梁的作用,而面寬方向的斗枋只起連接作用。在一品屋架內部,為了結構的穩定性,穿枋也應當是互相避讓高度的,然而這其實是一種空間不那麼經濟的做法,所以為了提高檐口等原因,很多時候其實檐柱處的穿枋高度是會提高到與室內梁枋高度相近或相同的位置的,這就對在柱身內穿插時的避讓秩序提出了一些要求。一般來講,主材出下榫。

同樣是空間經濟型與結構的平衡:如果僅考慮屋架結構強度,滿柱落地的穿斗屋架顯然是最為首選。然而,在使用上,一個室內全是柱子的小空間並非一個好用的空間。這就要求部分柱不落地,或直接改變為抬梁邏輯。但不是所有的都不落地,堅固仍然應當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所以一般規則是,明間部分減柱,越向邊跨穿斗邏輯越強,屋架整體性與側向抵抗力越好。如這個平面圖。

給大家看一個極端情況的例子。這是開元寺天王殿,也就是現在的山門。今天我們不分析其空間的邏輯,只看它的結構。面闊十一間,除去兩山的懸山披檐,身內主要是九間。左上圖是明間屋架,然後是次間,然後梢間,然後盡間的木屋架,可以觀察其特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實地觀看一下。

那麼屋架之間的連接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不同位置有不同做法,這裡只提幾種方式。平時所說的關鍵之處,其實就是這個地方,找到了就能拆裝了。。。

這些榫卯結構儘管精巧,卻無法徹底保證交接的穩定性。對於整體設計而言,屋架與屋架之間由於呈平行四邊形交接,還存在晃動與脫榫的可能。所以,解決的原理是想辦法讓兩側屋架向中間不斷擠壓。所以我們觀察早期建築的這個特點,一方面,兩邊柱頭不斷升高,謂之生起。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特點,便是側腳。凡立柱,並令柱首微收向內,柱腳微出向外,謂之側腳。每屋正面,謂柱首東西相向者,隨柱之長,每一尺側腳一分;若側面,謂柱首南北相向者,每長一尺,即側腳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如長短不定,隨此加減。 這兩點協同作用的結果是,在保障柱頭枋能交圈的情況下,屋頂質量在邊跨被斗拱向下傳遞時,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分解,一邊分解為順著柱子傳遞到地面的力,另一邊則通過柱頭枋傳遞一個向中間屋架的推力,使結構越來越緊。

此外,由於建築屋頂最上方正脊與其他方向戧脊或垂脊交接處最為薄弱——若僅由榫卯相接則易於因自身形變而產生拔榫或變形,故而需要巨大的木釘連接或置重物將其壓住,以保持建築屋架的穩定性。這時候,其上釘帽及配重便做成了鴟吻的形式,既保證了其功能性,又暗含了避火的心愿。

圖為佛光寺東大殿立面,可以看出側腳與生起,然而,屋頂的檐口曲線卻更為明顯,說明在唐代,已經有很多將翼角抬起的動作,那麼這些又是為什麼呢?

在河南出土漢代陶樓以及北齊石柱上石屋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期檐口還是平直的,後來到底為何翹起呢?觀察當時布椽的方式,可以發現這種平行布椽的方式帶來的問題:翼角處椽易脫落,翼角下垂

而改為輻射式好處在於,接觸面增大,支點變多。但也帶來了一大問題,即椽輻射過程中會與檁相撞。所以,為了避讓,也為了與角樑上皮交接形成完整形式,出現了這樣一個叫做枕頭木或者 襯頭木的構件。使得翼角進一步升高。

看一下屋頂的平面圖,可以看到輻射布椽的特點。然而還有一個特點值得注意,就是翼角不僅在立面上向上翹起,也在平面上向外伸出。這不僅僅是美學需要,也同樣是構造需要。前面提到過側腳這一處理。柱腳在平面上其實是向外逐漸伸出。並且,由於生起與枕頭木等等共同作用,屋檐的實際高度距離柱腳變得大了許多,所以為了遮蔽柱腳,防止其被雨水侵蝕,翼角需要更大地向外伸出,形成了現在這種形式,這種構造逐漸也與審美互相影響,被很多文人墨客形容為如翚斯飛。

說完立面和平面的曲線,下面可以看一下屋頂剖面的曲線。我們稱之為舉架/舉折的這東西。從構造上解析。椽兩側搭在檁上,由於受壓,中間會逐漸凹陷,如果屋頂剖面呈直線,會導致椽與椽在檁上的交接處相互翹起,破壞瓦面,對防水性能是考驗。而提前做成凹面,則一定程度上給出了翹起的容差,不會破壞屋面。另一個好處則在於,上端陡峭保障排水,而下方瓦平緩,靜摩擦較大,屋面瓦更穩定,在施工時從下往上布瓦這一事情也便於操作。

東北有句話叫出頭的椽子先爛,也就是常說的槍打出頭鳥。不討論這句話意義的積極與否,字面的道理上卻是符合實際的。椽要被瓦覆蓋,檁也一樣。所以懸山或歇山需要加搏縫/博風版,以遮擋木材之間的縫隙,在板腐爛時可僅更換板而不用對結構傷筋動骨。

當然椽子也並非不能長。視野拉開,看日本的桔木。利用槓桿原理,桔木尾部深入屋架之中被壓住以穩定並承擔檐口質量。這樣尾部可以適當做長,不影響檐部受力。而在檐處桔木腐爛時,僅將腐爛的部分削去,將桔木整體向前拉出,便可繼續使用。這種做出一點點冗餘構件的方式也不失為一種比較巧妙的構造處理。

同樣的道理可以看一下平座層的外部處理。由於沒有屋檐的遮擋,平座斗拱縫隙暴露。這種水平的縫隙極為容易藏雨水,時間久了對結構會造成極大的損壞,所以這裡設置與搏縫版類似的滴珠板,同樣作防雨之用。

提到樓閣,可以看一對有趣的建築。觀音閣內部:設暗層、斜撐,並將二層改為六角形平面。儘管這一系列操作均是針對其內十一面觀音像頭部的觀法而作,但實際上也大大增加了建築整體的剛度,使之更為穩定堅固。而在慈氏閣中,因著重強調觀音像的整體性,需要將阻礙視線的構件悉數減去,於是在其明間聯繫方大大減少之後,在其外採取了永定柱造,形成具有剛度的結構交圈,同樣解決了結構穩定性的問題。

儘管極力防雨依然無法保證木結構內外不沾水,不遭蟲,故而地仗與彩畫的作用凸顯。早期木構在交接處最為薄弱,所以在重要建築中使用青釭保護,一方面有助於防止脫榫,另一方面也能阻擋雨水滲入。後來日本建築中將這種金屬構件的裝飾性大大增強,大陸建築中青釭卻逐漸退化,變為油彩,但箍頭這種鋸齒狀的形式遺留了下來。

明清以降,磚石作為牆身的建築大量發展,木結構作為骨骼逐漸藏於牆體之內。但眾所周知磚石牆體不怕水淋卻也不利於水分的散出,所以在牆身對應柱腳處開洞,以利於柱腳的通風,防止牆身內存水腐蝕柱腳。其外用磚雕覆蓋,除了作裝飾之用,也可防鼠進入啃噬柱子。

那麼裸露在外的柱子柱腳處如何處理呢?在地仗與油彩工藝普及以前,有些建築將石柱礎做得極為高,也有些建築中在柱腳處會用一個名為櫍的構件,其外形為木質的第二層柱礎,但其與柱身最大的不同,在於這個是垂直於木材雕刻而成的,即櫍的木紋水平於地面。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止毛細現象導致的水汽向上浸潤,極為有效地保護柱身材料。在櫍腐壞以後也可隨時替換。

除開各個局部的防腐設計之外,更為重要的是結構的整體設計。傳統建築中,屋檐的出挑距離成為上出,而台基的寬度稱作下出。一般情況中下出小於上出,這樣可以很好地保證台基中的夯土芯不被雨水侵蝕。台基外則靠石板找坡(地面傾斜),以利於快速將水排出。

建築周圍一圈很小的「散水」找坡,則使雨水徹底遠離台基,同時也可作為施工誤差調整節點,通過調整散水各處寬度,使不完全平行的建築中找出一個方正的院子,從而使院落中的鋪磚美觀大方。「院落」一詞中,落則很好地表述了其與建築地平之間的高度關係。雨水最終彙集於院中,通過排水溝渠或磚縫流出。溝渠十分好理解,這裡著重講一下磚的鋪設。我們經常在各種古建築介紹中得知過去地磚為倒梯形,但實際上,在磚燒制之時,並非燒製成倒梯形的樣子,而是比較規矩的方體。但由於手工藝時代磚本身及砂漿質量等諸多問題,在保證院中鋪磚「嚴絲合縫」「磨磚對縫」之時,便十分困難。這個時候便需要一項名為砍磚的工藝,即將磚向朝下一面斜砍以便有空隙容納磚之間的誤差或砂漿中小石子,從而保證地磚表面對其。這種工藝上對誤差的處理同時帶來的好處便是利於排水了。

以上主要是單體建築中對於木構造的防水與穩定設計的介紹,對於建築群而言,防火則成為了木建築群中的最大問題。徽州地區的馬頭牆也叫封火山牆,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災發生時,火勢順房蔓延,起著消防隔離帶的作用。而在紫禁城這種強調屋頂等級的建築群中,硬山樣式顯然成不了主導形制,故而封火牆難以應用。解決問題是每隔數米置銅缸/鐵缸一座,其內盛水以便隨時救火。其下設灶,以防止冬天缸內儲水結冰。

而所有這些設計與技術,則均建立在合適的場所選址之上。正如計成在寫《園冶》之時,將相地置於首位,建築的興造也是如此,好的場所顯然更利於延長建築壽命。

我們觀察古城古村乃至故宮,可以發現重要的場所均處於河道內彎,這種選址我們稱為攻汭。

攻汭。汭者,水之內也。我們把河流拐彎處的內側以及河流交匯處的內側都稱之汭位。

汭位的最大優點就是安全。因為河流在拐彎處,對外岸的沖刷較為嚴重,而對內岸的沖刷較為舒緩。這樣,作為建設用地,外岸地基便較為空虛,容易塌陷,而且陸架入水較為陡峭的特點,容易發生溺水或滑坡。而內岸,也就是汭位,陸架入水很是平緩,不會有溺水的危險,而且地基也較為堅實,不會塌陷。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慮安全因素,而從經濟因素出發,選擇汭位作為基地,由於a處水流速度較小,故而會有大量淤泥滯留,而後逐漸形成新的土地;而另一側外岸地面積會不斷減小。在中國幾千年的農業社會,耕地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十分珍貴的,故而選擇汭位是最為穩妥的。

其次,汭位也易於防守,因為河流是天然的護城河。中國先民為了利用這一地緣優勢,常將城市或村落安於汭位,以順應大自然這一恩德。

但近水利也要避水患,即選址時要接近水源但地勢要高於洪水位。

基於以上原因,逐漸形成了這種選址規矩,不論選城址亦或蓋民居均遵從此道。後來便也出現了人工汭位,比如上圖所示故宮太和門前的金水河五龍橋。

至於到現在這種選地的意義在於,多少依然可以與心理學發生聯繫,如果將水系轉換為車行道,則所謂「汭位」依然是比較安全的,儘管現代建築已經足夠結實,但若再外岸處則時刻能感受到車朝向自己所處位置開來,時間久會有隱性的壓力吧。


我家是做古建築的。。,比如說石廟 祖屋。。。。木建築,一般有杉木結構 菠蘿格 花梨木 。先風乾幾個月然後上油漆。一般用大漆, 先用膩子粉打底。把裂開的地方補上,然後再上一層紗布。。。。在打上膩子粉 反覆4-5遍。 最後上漆。。。上漆在磨平 磨均勻。。在上漆。。。這樣。。。附上一張家鄉風格的建築。。。。。文筆不好。。湊合著看


我是從事中國古建築文物保護及文物修繕的工作者,常年修繕各類型古建築,主要是明清官式建築及寺廟,民居四合院等,對此問題僅發表一點個人經驗之談,古建一般大木結構出問題的很少,因為木材本身已經提前兩三年風乾,而且柱根,暗柱都有防腐處理,明柱及梁架多做油漆彩畫,古建屋面分為望板,護板灰,泥背,灰背,調脊瓦瓦等工序,每一道都做到防潮防水措施,古建結構通病只要是檐頭椽望,屋脊處,暗柱等部位,古建修繕採用更換,剔補,墩接等,古建修繕講究修舊如舊,保持原貌,材料方面一般木結構採用強度較大的黃花松,裝修材料一般用紅松等,古建的油飾彩畫對大木有保護作用,美化作用


6以下原答……=
木材本身選用陰乾,不是晒乾烘乾的木頭,這樣的木頭使用中開裂的情況更少。
用質地更加細膩的木材
刷桐油
油漆彩繪地仗灰
盡量避免在容易被腐蝕破壞的地方用木頭,比如柱頂石用來隔離地面的潮氣。


以下2017.9.5補充……=
第一高票說的很對,三防問題一直是古建築以及現代木質仿古建築最頭疼的問題。
1.防腐。
主要還是潮濕造成的木質被各種黴菌滋生造成。剛才說了柱子底下做柱頂石隔離,還有就是牆體,古代人多用青磚砌築建築,錢不夠了也要用青磚砌築牆體底部,至少3層起步,一般3.5.7.9這樣往上加,根據建築使用主人的身份地位這樣,也是為了隔離地面的潮氣順牆體上延(更正為毛細作用)影響木架構。
還有在砌築用的輔料,現代建築用砂漿,過去用白灰,也就是石灰,這個材料的吸水性很好,吸水後硬化質地也比較細密能起到很好的隔離作用,所以現代建築的地基,尤其是陝西地區,多用3:7白灰拌黃土製作灌注樁、擠密樁、複合地基改良建築地基承載力(用量這麼少都可以起到很大作用你說它厲害不厲害)。
還有就是在高處上建築,避免地勢低洼積水,仔細研究現存保存比較好的木建築你也會發現,幾乎沒有建立在地勢低洼的地方的,更有甚者,自己磊個高台(石頭,灰土即加了定量石灰的土)然後在上面蓋,我們稱之為高台建築。故宮前面的幾個大殿。
另外院子做好排水設施,這個就比較多了。不說了。
下面有潮氣,上面還有雨水呢,對吧,對應的有錢人家用瓦,這個南方北方不太一樣下面細說。
北方夏天熱冬季冷,屋面一般都有椽子上架望板,望板上做苫背,苫背上再坐瓦,苫背呢也一樣用黃土、白灰加麥秸稈(也有不加的)加水拌成,望板之間的縫隙一般用純白灰填塞的,瓦片能防水(擺放方式,斜屋面重力排水),瓦片滲的水有苫背吸收等天晴了太陽晒乾,比較厚的苫背冬天還能保溫。
ps:苫背裡面加白灰還可以有效防止屋面長草,是真長草,不是那個長草啊。看見長了草的一般都是白灰沒加夠或者沒拌勻,當然對於屋面落灰小鳥銜個種子的那也沒辦法。
南方多用干擺瓦(也有用片石的一般在農村,勞動人民很厲害吧這都能想到),在屋面椽子上直接擺瓦片,因為南方相對溫暖雨多潮濕,沒有了北方的望板苫(shan四聲剛才忘了說)背,保溫性要求不高同時氣流更容易從瓦間隙通過排出室內聚集的潮濕氣體,室內外溫差不大凝結露水也不會多,一出太陽曬一下瓦片溫度上升又快,很快就可以烘乾下面的木頭。
屋面的大挑檐也是為了防止落水直接沖刷牆體,造成雨水蔓延。
2.防蟲
乾燥的木材本身就不易出蟲,因為用的都是陰乾了好幾年的木材內部本身的蟲卵要是有的話要麼早出來蛀食木材然後被發現捏死,要麼被餓死,要麼沒有。
地仗層(幾麻幾灰),一樣有防蟲鑽食防水的效果(對,它也能防水,古人還是很厲害的一種材料多重用途)。
包括滲桐油等手段,木材質地越硬越乾燥,蛀蟲越難以下口。
3.防火
這是最可怕的!一但燒著了真沒法救。
講真。。。現在有好多木材防火處理的辦法,但是要能顯露木材本色還能有防火作用的,還真沒有(哪個有了給我推薦下!),在工地上做過燃燒實驗,初始耐火時間有點差距,防火劑浸泡的被點燃的慢些,但是還是會著,會比沒有浸泡的多燒一會(更耐燒了,捂臉)。
古代人也沒什麼好辦法,不能防那就只能救了,所以大戶人家會在院子修個池子,皇城有護城河,大殿前會有個大缸(比如西安臨潼華清池大殿前面就有,至少答主小時候去的時候還有,有多大呢,兩三歲的時候還在裡面爬過),有的還有好幾個,都是用來就近存水的,萬一發現有剛著的,趕緊潑水救,著大了的,沒辦法了,保住跟它挨的近的就不錯了,眼睜睜看著燒吧。所以看到有古代打更的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其實想想也是在提醒點著油燈蠟燭不小心睡著的記得起來吹了再睡吧(笑)
暫時完結。手機碼字,版權保留可以轉發不得轉載。


漆上紅色的油漆。


木結構主要面臨的三大危害:防腐、防蟲、防火。防腐、防蟲問題主要通過在木構件表面塗抹其他材料以達到隔絕水分與空氣的目的。最早會塗黃泥或者刷油,之後技術不斷發展,開始在木構件表面作地仗層,比如一麻五灰、二麻六灰等等,像北京故宮裡的木結構就是做的地仗層。地仗層對防腐防蟲有很好的效果,但對於防火的作用目前尚無研究,也是答主目前的碩士課題。至於木結構的防火問題,古代的處理方法主要有設置封火牆、打井修池保證水源充足等方法。


所謂木結構,結實大家都知道的,怎麼能長久,就是一個真正的問題了。一切技術的關鍵就是————漆。

左下角這個木盤,就是一個二千多年的木頭,什麼木頭,是楓木和棗木。那為什麼慈禧的海南黃花梨的棺材爛掉了,這個楓木棗木咋二千年沒爛呢?因為上面有漆。是一個正正經經的漆器。不要說幾百年,即便幾千年,也不損分毫。

那為什麼漆器很少呢?為啥康熙乾隆,慈禧太后的棺材不刷漆呢?當然刷漆了,那個漆,不是這個漆,怎麼說,此漆非彼漆也,不是所有的油漆都是漆器。可以這麼說,康熙慈禧,不知道漆器的技術,或者,即便知道也做不起。不信?看看什麼是漆器。

據史料記載,漢代時期一斤黃金值錢逾萬,而一年中僅皇宮使用的高檔金銀飾漆器所耗費的黃金就高達一千斤。

漢代桓寬《鹽鐵論》中的《散不足篇》記載有:「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就是這個木製酒杯,集百人之力。那木頭刻個杯子,一個人工就可以了,其餘99個人,都是這個漆,為這個漆服務。一個屏風,幾個人工就足夠了,那9990人,就是漆。

我們去東陵看看,為啥康熙的金絲檀木棺二百年就腐爛了,而海昏侯的棺材二千多年沒有腐爛 還是這個漆。

龍紋漆盒 戰國中期 湖北江陵縣雨台山楚墓出土 現存湖北荊州博物館。
…………………………………………………………………………

魚紋耳杯 西漢 酒具
……………………………………………………………………………

秦代牛馬紋扁壺
……………………………………………………………………………

彩繪內棺 戰國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活人用,死了還要用)
……………………………………………………………………………

各位,幾千年,絲毫不腐,光澤晶瑩。最長的木製建築也就一千年吧,還有更早的木頭嗎?有這個不朽的漆,才有千年的建築。當然,那些所謂的建築,可能加在一起,也不值戰漢的一個酒杯值錢。畢竟那是後人維修的,而這個是沙蝕蟲咬,萬年如新。

那麼,我也不知道這個漆是什麼漆,為什麼這麼貴,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二千多年以前,中國就有這個塗層技術。有這個技術,建築存留幾百年就是個小兒科而已。什麼風風雨雨,那個實在是小兒科了。

多年之前我去陝西,一個身高一米五摸金校尉給我十個手指蓋那麼大的漆器酒杯,畫的是一個人拿叉子刺龍圖,好看,好啊!然後他神神秘秘的跟我說,秦始皇有火車!我說你是不是覺得你是巨人我就不能削你了!你敢忽悠東北人是不是?你當我是小瀋陽呢?我是長春銀!

直到去年,不小心在天涯看了一個帖子http://m.sogou.com/web/uID=fr3iOP-iZVPRntom/v=5/type=1/sp=1/ct=170907195852/keyword=%E7%A7%A6%E5%A7%8B%E7%9A%87%E9%93%81%E8%BD%A8/id=9c406dfe-068b-43c2-b883-224f99fedc34/sec=NGqwOuMq9WKP9KwTq5tDxQ../dp=1/vr=30000402/tc?userGroupId=16dp=1key=%E7%A7%A6%E5%A7%8B%E7%9A%87%E9%93%81%E8%BD%A8pno=1g_ut=3pid=sogou-clse-2996962656838a97e=1427de=1userGroupId=16is_per=0pg=webzclk=1url=http%3A%2F%2Fm.tiexue.net%2Ftouch%2Fthread_3345140_1.htmlf=0vrid=30000402linkid=0wml=1w=1281


蒸煮 對木材進行蒸煮,這樣穩定性最好。經過蒸煮的木材,一方面做到了很好的一個脫脂處理,解決了木材容易開裂變形的問題,蒸煮的同時,也起到了殺菌、殺蟲卵的作用,就不會再有生蟲、霉變的情況!


往木建築表面刷漆,防止它與空氣直接接觸,進而腐蝕


不單是你這一個問題,我感覺中國建築相關的題目有問題,答案也有很多問題。
你這個問題
看得見的就是防腐材料的運用,刷漆。
木材的選擇,松木相對肯定要比楊木好。
木材單獨處理,炭燒,蟲子吃一口就覺得在吃煤就不吃了。

看不見的是用瓦隔水做挑梁,減少和水的接觸,算是防潮。
地理位置很重要,不同區域有的需要水有的不需要。
木頭這個東西空氣太干會爛太濕會爛,根據地理位置調整。


中國很多技藝早已失傳


1.木料本身的選擇,選用生長周期長、木質緊實、堅硬沉重的木料,柱子和房梁一定要避免空心(一些木頭生長時間過長就可能變成空心)。
2.木料的處理,首先是乾燥,建築用的木料肯定不會用剛伐的木頭,乾燥後會增加木料的硬度,並殺死木料中可能存在的昆蟲;其次,是各種處理,例如打入地里的樁子,外表要先用火烤一下,把表層碳化,使其不易腐朽,這個在很多現存的古代木質橋樑的樁子上都能見到;再次,就是上漆,真正高級的建築物,上漆是多次的,上一次之後待其自然乾燥,再上一層,防止蟲蛀、腐壞,同時若經常淋雨或易受潮的部分還要刷上桐油。
3.對環境的處理,在建築選址的時候本就會考慮到採光、通風等因素,同時,在建築的時候,會在地下埋上鉛、硃砂等防蟲(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會產生弊端,對人體是肯定不好的)
4.真正講究的建築物,大多數情況下建材是多樣的,不僅僅是木料,還會有黃土、石料、磚料、石灰等


之前看過一本書,說是中國用木造建築是因為木和人類一樣會死去腐朽,是中國人崇敬自然的一種表現。只是覺得很浪漫


加固,翻新


推薦閱讀:

為什麼建築 (architecture) 的劃分類別是純藝術 (fine art)?
學建築的女生找什麼樣男朋友比較好?
水城威尼斯的木樁地基,為什麼在千年後不腐爛,反而愈久彌堅呢?
中醫,功夫,風水真的就是忽悠人的嗎?
怎样做好一个屋顶花园?在方案和材料要有哪些深入考虑?

TAG:歷史 | 建築 | 古建築 | 木結構 | 營造法式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