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分析(Positive Analysis)在經濟學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有人說是經濟學的靈魂 吉芬商品是否存在?為什麼?
@魏紫豪 同學的答案很好。但很遺憾,雖然在漢語中都寫作「實證」,但Positive Analysis和Empirical Analysis並不是一回事。
Positive Analysis是和Normative Analysis相對應的概念。後者一般翻譯做規範分析。
而兩者之間的區別,用老凱恩斯(那個更有名的凱恩斯的老爸)和弗里德曼(就是那個弗里德曼)的話說,就是前者研究「what is」的問題,而後者研究「what ought to be」的問題。
換句話說,所謂Positive Analysis就是將經濟學當成一門自然科學,完全以旁觀者的身份,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地、完全客觀地描述經濟問題,解釋經濟現象。
而Normative Analysis則不同,要回答「what ought to be」,就必須有事先的標準存在,而這個標準很多時候是由個人或社會偏好這些經濟學以外的因素決定的。
比如「火車票漲價可以緩解買票難問題」,這就是個Positive Analysis的結論。要反駁這個結論,就需要在邏輯上證明火車票漲價無法緩解買票難。
而「應當通過火車票漲價來緩解買票難問題」,這就是Normative Analysis了。 這句話是否成立, 還取決於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心目中的火車票理想分配方案標準。
順便說一句,當前很多人對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反感可能都源於無法區分這兩者。
最後,關於Positive Analysis在經濟學中的地位,這就不用回答了吧?我是來說明positive analysis和empirical analysis這兩個概念的,這是中國學界普遍混淆了的兩個概念。@魏紫豪的答案沒有區分這兩個概念,或者說也存在著這種混淆。 @馮晗的答案指出了這個混淆,解釋了positive analysis和normative analysis的含意,但沒有說清楚這個混淆是怎麼回事。
positive analysis(實證分析)和normative analysis(規範分析)是相對應的一對概念,而empirical analysis(經驗分析)與theoretical analysis(理論分析)是另一對相對應的概念。國內學界常把empirical analysis也譯作「實證分析」,結果導致了positive 和empirical都叫作「實證」。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先說positive/normative analysis這一對概念。 @馮晗解釋的很清楚。positive analysis描述事實,normative analysis進行價值判斷。從思想史上說,positive/normative的區分,來源於大衛·休謨關於事實與價值的區分。
再說theoretical/empirical analysis這一對概念。這一對概念在思想史上的來源是歐陸理性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的區分。笛卡爾開創的理性主義強調從抽象前提出發進行邏輯演繹並推導出結論,培根開創的經驗主義強調從經驗現實出發進行歸納從而獲得知識。這也是theoretical和empirical analysis兩者的區別。到了現在,在經濟學中,這兩種方法實際上就是理論模型(初中高級經濟學所講的那些模型)和經驗驗證(運用統計和計量經濟學對理論進行檢驗)的區別。
用題主提到的吉芬商品作為例子。
(1)價格與需求負相關。這個是一般的常識,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個理論分析(從抽象前提進行邏輯演繹),即根據人的一般心理推論出的結論(價格上升,買得就少了)。
(2)吉芬發現愛爾蘭土豆價格與需求量之間的關係呈正相關,這與人們的常識相違背。這就是一個經驗研究(通過觀察現實對理論進行檢驗)。
(3)有了經驗上的反例,就需要對這種反例進行解釋,因此理論就需要進一步發展。經濟學利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區分解釋了吉芬商品存在的原因。首先吉芬品是一種低檔品,收入與需求負相關;其次吉芬品的出現要求這種商品在人們的消費構成中佔據較大的比重,因此價格變動造成的收入效應大於替代效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吉芬品那種價格與需求正相關的狀態就會出現。這就是一個理論分析。
(4)有了新的理論來解釋吉芬品,需要進一步來對這個新的理論進行經驗檢驗。 @魏紫豪在吉芬商品(Giffen good)是否存在?為什麼?問題下的回答提到一些論文認為中國部分地區大米和小麥疑似吉芬品,這就是一個基於前述理論分析的經驗研究。
無論是theoretical analysis還是empirical analysis,都是在描述事實,都是positive analysis。不同的是,theoretical analysis描述的是各種相互影響的因素之間的關係,而empirical analysis則是要通過觀察現實來檢驗理論上所描述的關係是否存在,以及對這種關係進行定量研究。
仍然拿吉芬品作例子。theoretical analysis強調價格對需求量的影響有兩個途徑,一是直接通過相對價格影響需求,一是通過影響實際收入進而影響需求;因此當兩種影響相反並且後者大於前者時,出現吉芬品。這是一個theoretical analysis。現實中是不是有吉芬品,會不會出現吉芬品都與這個分析無關;只要邏輯上或現實中這兩種影響途徑都是存在的,那麼這個理論分析就是成立的。而這兩種影響在現實中是否都是存在,後一種影響究竟要大到什麼程度才會導致吉芬品的出現,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有沒有可能存在,這些才是經驗研究要做的工作。上面有人提到休謨關於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區分。
有個問題困擾了我五年:研究問題,只需描述客觀事實,像伽利略扔兩個球的實證就夠了,為什麼需要作價值判斷?
或者說,價值判斷在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經濟學)里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五年才想通。原因在於,有個東西叫「未來」。未來不是事實的,它是含有人的價值判斷的。人有什麼心理傾向,理念設定,可以在此價值判斷基礎上影響未來。
拿經濟學來說,有關過去的事實都可以實證分析,但關於未來,一定含有(如果不是基於)價值判斷:我們應該制定什麼政策?我們應該怎麼改革?我們應該往哪走?
推薦閱讀:
※如何走出經濟學研究的怪圈?
※如何區分環比、同比?
※3D《泰坦尼克號》為什麼在中國大陸票房大勝?
※在「失去的二十年」經濟衰退中,日本民眾的生活水平和日本經濟的國際競爭力(資本、技術)真正受到影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