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國內推廣音樂劇?
口碑很不錯的音樂劇,豆瓣微博什麼的宣傳了不少,看過的都很滿意,但就是票房不理想,請問在國內推廣音樂劇有何訣竅呢?想請業內人士講解一下國內的音樂劇潛在觀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群,有些什麼特徵,謝謝。另外在高校搞地推是否靠譜?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劇場內外,歡迎關注討論。
又過了兩年,更多新的收穫,在「在行」上開了約見課,打個廣告歡迎來約^_^
————
不是應邀回答,是硬要回答……
很久之前同事轉過這個問題給我看,因為工作太忙就擱在了一遍,今天剛好投資人那邊的PR姐姐布置作業,要我寫一寫七幕人生的營銷案例,正好來答答看。
從加入七幕到現在,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在試圖破解這些問題,也做了一些實踐的努力,雖然沒有能夠上升到理論層面高屋建瓴的東西,但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談。
在開展音樂劇的推廣工作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確一個大前提
【所有人都可能是音樂劇的觀眾】
上面好幾個回答中都提到了,在很多普通人心中,音樂劇是個「陽春白雪」的東西,「太高雅」「聽/看不懂」——然後這個普遍認知在熟悉音樂劇的人看來是絕對不成立的,無論是從起源還是發展,亦或是題材和表現形式來看,音樂劇都是一個面向普通人的通俗化的娛樂產品,並不存在太高的欣賞門檻(相比歌劇、芭蕾舞甚至是嚴肅戲劇而言)。
在國內「陽春白雪」的認知來自於包括普及度不高、媒體定調上的誤導、市場不成熟等等因素的影響,這其實是所有從事音樂劇營銷推廣的人應該試圖去打破的,但其實從我看到的實例中,很多劇目的推廣手段和內容,都或有意或無奈地順應著這樣的認知。
鋪天蓋地的硬廣,媒體報道,名人站台背書……
這些手段當然是有效的(七幕也在做),因為它們能夠激發本身就有觀劇習慣的那些觀眾,在北上這樣的城市,這些觀眾基數其實也不小,但是,對於整個品類的普及,沒有什麼明顯的幫助,不感興趣的人,依然不感興趣,那麼吭哧吭哧地做上N年,蛋糕依然這麼小,別說和對手競爭,自己多做幾個產品出來,市場都不夠分了。
而在明確了上面這個大前提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無論推廣的劇目是什麼,先要保證推廣的手段和內容能夠明確地傳遞出「你能看懂音樂劇,音樂劇很有意思」這樣的信息,並且要把這個信息送到那些平時不看戲的「普通人」眼前去。
普通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動線是怎樣的?
普通人周末喜歡去哪兒玩兒?
普通人手機里最常用的10個APP是啥?
普通人對什麼樣的語言風格感興趣?
普通人關注哪些名人明星?
普通人看什麼書?看什麼電影?看什麼電視劇?聽什麼歌?
……
上面這樣的問題,你能列出多少來,就列出多少,然後再自己去找答案。
早期可以在身邊的同事親友間做些小調查,後期可以針對已有的觀眾去設計一些問卷,再有實力一些,可以做大範圍的調研,從專業的調研機構那裡獲取分析數據。
而有些隨手可做卻又大有助益的動作更是不要偷懶:沒事兒就刷刷朋友圈、微博、知乎、各種新聞客戶端……(特別是做版權引進的,一定要學會翻牆獲取第一手資訊)老闆看見了你就說為了工作(當然是真的為了工作啦),要對所有熱點保持饑渴、保持敏感,甚至一些看上去和戲劇、和藝術完全無關的信息。
看完了,要總結和梳理:用什麼樣的內容?選什麼樣的渠道?找哪些合作方?用什麼形式?
當時在上海做第一輪《Q大道》的時候,我們也沒什麼市場預算,除了一些常規手段,每天都在想點子。那時漫威電影正在中國火起來,歐美圈粉絲指數級壯大,我們就把劇中「如果你是GAY」和「網上都是毛片」這樣的神曲,和各種歐美男神搭配在一起,做了幾個病毒視頻(其實這幾首歌本身就非常有意思,之前就在音樂劇迷的圈子裡很火了,可是一直缺乏走到圈子外的渠道),一下子就傳播開了,第二輪演出的時候,我們還把歌曲共享給劇迷,讓大家自己去惡搞,群眾的創意更是厲害,記得當時趕上某古裝電視劇爆紅,就有人用「如果你是GAY」剪了視頻,也是一下子就火了。
再比如,我們當時和收聽率很高的網路電台節目「新聞酸菜館」合作,因為看中了他們的受眾都很年輕、時尚、關注熱點且樂於嘗試新鮮事物,然而這樣的渠道之前完全沒有做過劇目推廣(一般劇目推廣的首選還是主流電台的文藝類節目),當時團隊內部也有同事表達擔心效果,但是我們相信,只要人群符合、內容對路,一定可以產生效果。後來我們根據《Q大道》的內容和節目的調性,設計了幾個很好玩兒的話題,還邀請了一批忠實聽眾來觀劇,結果是不僅節目很受歡迎,酸菜館的聽眾看完劇也非常喜歡,他們愛分享的個性讓小圈子的口碑迅速產生了更大範圍的影響力,直到現在酸菜館的聽眾都是七幕出品劇目的一個重要觀眾來源。
到了《Q大道》演第二輪的時候,我們可以花的錢多了起來(招了新人進來多賣了幾個腎,哈哈),也嘗試著做一些大規模的硬廣,但是,我們的廣告長這樣:
創意脫胎於《Q大道》中一個著名「彩蛋」,我後面會說到。在地鐵里貼一張海報,匆匆的行人可能看過就忘了(而且別忘了,很多人一看你是個音樂劇,本能的就不感興趣走掉了),這套「捲紙體」創意,因為實在太奇怪了,不僅招致了大量圍觀,且文案留下的懸念,也讓更多人有興趣讀完前面不遠處放有完整劇目信息的平面廣告。
然後今年《Q大道》地推的傳單長這樣:
http://dwz.cn/OQlO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能說發傳單的時候好多人本能的拒絕之後餘光掃到又轉回來要一張么……
而做《一步登天》時,我們「玩兒」得更嗨了:
和便利店「7-11」一起賣粽子;
在屈臣氏里搞起了博彩——「刮刮卡彩票」;
和Uber一起免費送觀眾回家;
和周伯通一起搞「劇場招聘會」(這個要順便做個小廣告,就在本周日6月14日,特別好玩兒,想湊熱鬧的點這裡)
阿里京東滴滴百家名企HR組團招聘,七幕帶你一步登天!
……
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們做了好多嘗試,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不多贅述,其實搜一搜也都能看見,效果如何,可以分享一個數據:《Q大道》在上海首演之後我們做了調查,結果是,有超過60%的觀眾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音樂劇,且其中幾乎100%的觀眾都表示之後也會看其他劇目。而這個比例在《Q大道》後面幾輪演出和《一步登天》的演出過程中,還在不斷的提高。
當然,對於目標觀眾的定位,一定會根據不同劇目而有所區別(比如年齡、性別、職業、收入、婚姻狀況、性取向……)在每個劇目立項之初,我們都會去做目標觀眾的畫像,這是因戲而異的。
但是,無論如何,大原則都不會變。
每一個劇的目標受眾里,都有一小部分本來就是喜歡看戲的,對於他們來說,做好告知(常規廣告、媒體報道、票務網站上的露出等等)是最重要的;而剩下那一大部分的不看劇的「普通人」,就要用上「非常規」的手段,讓他們看見,讓他們好奇,比什麼都重要。
【渠道為王,內容為後】
這句話不是我的原創,而是剛入行的時候在一次文化產業論壇上,貝塔斯曼的龍宇女士說的,但是聽到真的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曾經一度在營銷界很多人追捧「內容為王」的說法,聽上去看上去也是很有道理,但真的實操起來你就會知道,內容再好,沒有渠道、或者渠道選擇的不對,那也是「並無卵用」……
特別是在音樂劇這樣在國內還相當冷門的產業里,我強烈建議從事營銷推廣的朋友,千萬不要迷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啊,一定得主動出擊,尋找渠道,不然你劇再好,營銷方案再牛逼,創意再酷炫,也只能自娛自樂啊。
首先咱們得明確,「渠道」這個概念的外沿,它是很大很大很大的。
最初級的渠道,就是打打廣告、發發通稿,高級一點兒的,猛做BD,各種跨界,再高級一點兒的,做社群、粉絲經濟,發動群眾的力量,而做到一定境界了,那就是無處不渠道……
聽著挺玄,落實下去都是臟活兒累活兒。
做渠道,我個人覺得有三個一定要堅持的標準:
1.該花的錢,得花;
2.到達用戶要直接;
3.跨界出奇蹟;
先說花錢。暫且不考慮行業內一些揮金如土的壕級人物,我相信大部分小夥伴和七幕一樣,也是走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分分鐘準備賣腎的路線。但是,哪怕只有有限的錢,我們也得用,並且努力用它創造出無限的價值來。
相信我,所有優質的渠道,都不是免費的,大到一個地鐵站台,小到一個意見領袖,除非有非常硬的人脈關係,要想免費拿下都是痴人說夢。如果通過合理的判斷,這個渠道砸下去能帶來可觀的轉化(轉化的唯一標準就是票房,很多劇目連知名度都還沒建立起來,不要急著去追求曝光度,哪怕百度指數飆升1億個點,票房是0,這個投放也是無效的),那就勇敢地掏出支票薄吧!
如果剛起步無法判斷渠道實際有效性,可以花錢,小幅度地做一些試錯,但是後續檢測一定要跟上,調查問卷,觀眾回訪,不同的渠道設置不同的landing page,或者在單位時間內只做一個渠道,排除干擾,看看對票房的影響,這個數據肯定不是精確的,但是一定能在趨勢上反映出問題來。
題外話,開票之後,每天都要看票房,票房數字每一次的升高和降低,就是你明天工作的行動指令。
再說說到達用戶要直接,這個就更容易解釋了,好的渠道一定是能幫助你迅速將信息傳遞給受眾的,這裡面拐的彎兒越少越好。
比如這次北京《一步登天》的演出我們和Uber合作,Uber會在每一場演出結束之前,給所有北京的Uber司機群發簡訊,鼓勵他們去海淀劇院接單,這條簡訊里,有我們劇目內容的簡單介紹,有我們的演出時間和地點……
相比之下,微博上轉發互推或者@3個好友抽獎什麼的,就是錦上添花啦。
最後,跨界出奇蹟。前幾天和一個也是做市場營銷的前輩喝茶,對方提出一個質疑,就是問我們為什麼要和7-11這樣的便利店去合作,他的看法是,7-11的消費環境,和文藝的戲劇不怎麼搭調,可能還有降低格調的風險,不如選擇一些高端小資的餐廳。當時其他人岔開了話題,我沒有解釋,正好在這裡說說。
常規的推廣,我們總覺得應該是大家調性相符,才能在一起玩兒,我覺得這樣不是不對,而是忽略了一個關鍵點:調性相符,受眾未必相符。
《一步登天》是一個職場喜劇,且諷刺的是所謂「大公司病」,目標受眾就是職場中人,而且最好是那些大公司、大寫字樓、各種SOHO里的人們,而7-11的主力消費人群正好是同樣的人群,門店分布位置也是以寫字樓商圈為主(其他的便利店品牌,比如好鄰居、快客就不行,主要在小區里),且一到午餐時間就排長隊,我們的物料就在門口水台那裡大喇喇地擺著,你排隊閑著也是閑著,看幾遍就記住了。高級餐廳好歸好,物料不能做太大,擺放得也是各種隱蔽,不能破壞人家餐廳調性嘛,而且受眾很可能早就財務自由奔向中產了,哪兒還會對職場喜劇感興趣呢?(當然了,這個是我的判斷,也不一定對)
所以說,跨界不是問題,關鍵是大家的用戶是不是同一撥人,每個劇受眾不同,也許下一個就適合去找高級餐廳了呢?
【給你的觀眾一個發朋友圈的理由】
剛才說了渠道的重要性,然而在所有渠道里,最強大的是,人。
這個人,不是明星,大V,而是每一個普通的觀眾。
(講真,請明星名人站台是常規動作,這個一拼人脈二拼財力三拼劇目知名度,請到了再好好開腦洞想想怎麼結合……也沒必要太詳細的說)
這其實是個數學問題:現在差不多人人都有微博和朋友圈吧?更不用提還有豆瓣、陌陌、啪啪、美拍、NICE、ZANK……各種各樣的社交網站和APP。
一場假設有1000個普通觀眾,如果每個人看完劇之後,都在任意一個社交平台上發了一條信息,然後他在這個平台上有100個好友,這樣這天晚上,就有10萬個人看到了我的演出信息,而這個信息又來自於他們更願意信賴的友鄰而非廣告或媒體……
還有什麼廣告比這個性價比高呢?
所以在七幕市場團隊的心中,觀眾是最重要的渠道,為了讓每個觀眾為我們發聲,我們可是腦洞開到腦子都要掉出來了。
一般我說到這兒,肯定會有人跟我說「為啥要想那麼多,劇好,傳播當然是靠口碑啊」——話是沒錯啦,但是2年多下來,我們發現,能觸發觀眾分享欲的點,真的是千奇百怪,劇目的質量是一個主要的因素沒錯,但是觀劇過程中每一個細節的體驗對觀眾都很重要。
我還是用七幕自己的作品舉幾個例子:
對於《Q大道》的觀眾來說,幕間休息的「髮捲紙時間」都是一次或美好或奇葩的經驗。
這個互動的創意,是來自於這部劇中非常受歡迎的角色的人生格言「互聯網+紙巾=完美人生」,從頭到腳都散發著《Q大道》劇情里強烈的「脫線神經節操喪盡」的調性。
場燈一亮,一個萌妹子走進來手裡舉著有《Q大道》經典台詞的定製款捲紙,對現場觀眾展開慘無人道的調戲……(具體就不描述了,想感受自己來看吧,9.25上海人民大舞台,10.30北京海淀劇院嘿嘿嘿)於是,一般來說大家上廁所打電話閑逛發獃的幕間休息,成了另一場狂歡,第二幕開始前,氣氛不僅不會冷卻,反而更嗨,有人在這時求婚,有人在這時出櫃(真的),有人在這時耍流氓(假的)……散場之後,拿到了「戰利品」的觀眾更是都趕緊拍照發微博發朋友圈——「太好玩兒了你們感受下!」
這個互動成功到什麼地步呢,因為捲紙這個梗太受歡迎,我們後來的地鐵廣告(看上面)、主視覺海報、各種衍生品上,都加上了一坨捲紙……這個環節後來甚至還成了一個商業植入點,我們親愛的合作夥伴杜蕾斯,後來就做起了「捲紙伴侶」。
而到了《一步登天》,因為首演是在1-2月,如果有人在這個時間段去世紀劇院看過戲,一定會知道,劇場開場半小時前都不讓進大廳,只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感受。於是我們就採購了一大批暖寶寶,在等待的觀眾中間發放——其實一個暖寶寶也沒多大用,但是對於觀眾來說,這就是雪中送炭,這時主辦方的一片心意,於是,一條感動於主辦方貼心的微博就發出來了。
另一件事是我們受到了美國那個「逗比空姐說貫口」的視頻的啟發,把常規的開演前、幕間、散場的劇場口播,改成了單口相聲,上面微博截圖的最後一個,就是一個被我們劇場廣播「插了一刀」的觀眾發的。(這個真不是我們原創,但是只要做的夠好玩兒,就有用)
這幾年我收集了好多這樣的微博微信。
最終決定一個劇目生命力的,當然一定肯定絕對是劇目本身的質量。然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相信誰也不敢說自己的劇是人人都喜歡的,而更令劇目推廣人員崩潰的是,觀眾對於一個劇目的評價,永遠是吐槽的動力大於讚美的動力。
所以我們至今依然在不斷地想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豐富、優化每一個細微的觀劇體驗:
我們的劇目好,我們的服務也要好
我們要關心觀眾冷不冷,熱不熱,打不打得到車,手機要不要充電?
我們的工作人員要面帶微笑,有問必答
我們的周邊要精美有趣,值得收藏
我們的互動要腦洞大開,創意無窮
……
這些工作我們還有好多沒有做到完美,但是一直在朝著做到完美去努力。開句玩笑說,就算你真的看完我們的劇覺得不喜歡,我也要讓你有得可誇(笑)
——————————————————————
以上,零零碎碎地寫了這麼多,真的沒想到這些淺薄之見可以獲得大家的認同,很開心也很慚愧。
今天還和我們CEO楊嘉敏說起,其實七幕在市場營銷上做的這些事兒,擱在其他行業,真的都不算什麼,都是常規動作、基本手段,值得誇一誇的,也就是執行力強點兒,創意豐富點兒而已。可是在戲劇、音樂劇這個行業里,卻成了所謂「創新」「突破」了,這說明我們這個行業還是太傳統太保守了,所有從業者都該多往小圈子外邊走一走看一看學一學,不要重新發明輪子,很多成熟的經驗就擺在那兒,等著我們去照搬呢。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強調一點,無論營銷玩得多花哨,作品好,才是真的好,在此之外一切都只是錦上添花,甚至,「好營銷讓壞產品死得更快」。
(這回寫完啦)
謝邀!
這個題目可以寫一本書出來。為了給知乎節省版面,我就簡單粗暴地說一下:
- 如果真的「口碑不錯」,那麼實際上推廣已經有了效果。「口碑」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推廣渠道。2004年底《劇院魅影》來上海演出,臨到開演前一周,票房也只售出了全部場次的20%~30%(具體數字不記得了),而且還是在當地電視台大力支持,最後兩周每晚新聞節目里必給三分鐘新聞報道的情況下的結果。開演一周後,票房銷量直線躥升,到演出第二個月剛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已售罄,而且最後兩場的票子在黃牛手裡炒到面值5倍以上還依然搶手,劇院不得不賣起了加座票。《劇院魅影》去年底第二次來上海,提前半年左右開票第一天,就排了4000多人。因此口碑好的戲,推廣起來很省力的。
- 所以竊以為題主說的「口碑不錯」,指的是在別的國家地區演出的口碑不錯。但是在這裡呢?這就牽涉到了音樂劇的一個特性——「目標觀眾群」的定位。絕大部分音樂劇,並不是任何觀眾都會喜歡接受的,而是有一個相對集中的目標觀眾群。在創作/製作過程中,創作和製作團隊是會根據對這個觀眾群的喜好的評估,對人物及劇情設定、舞美設計、音樂風格乃至推廣策略等都進行「定製」,盡量「投其所好」。因為音樂劇畢竟是商業運作,國外大部分音樂劇是靠票房養活的,如果不投其所好,沒人買票,演不了幾場就得關門了。這個問題說清楚了,那麼就得看這部戲是否符合中國地區有消費力的觀眾群了。畢竟地域不同,同樣年齡和收入層次的觀眾的喜好就會差別很大,所以在某國某地的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他國他地的觀眾就不見得一定待見。比如說在米國很受歡迎的Once(曾經),拿到中國來巡演,(目前)基本上是賠錢的節奏。
- 國內的音樂劇的潛在觀眾群,是一個很複雜的群體,年齡層從十幾歲到幾十歲不等,粗略估計在校生佔到40%左右,已經就職的有消費能力估計在30%~35%(不要問我數據,就是一個感覺而已)。看起來似乎不錯啊?可是要知道這個群體的基數很小,像中國音樂劇愛音客論壇發展了十年之久的論壇註冊用戶數,也就3萬多一些,如果還要考慮到有重複的、為了其他目的註冊的ID,以及尚不知道這個論壇的未註冊的人群,這個總數應該是比較客觀的,但是這也說明這是一個很小眾的群體—假設一座劇院座位數是1200座,上座率即使只有七成,這三萬多人也就只夠填滿30幾場演出的,算上可能會重複購票觀看的,也就撐死50場了,再樂觀點,把他們親友算上,最多也就只能有70場演出而已。但是這個人群還有一個分布「太廣泛」的問題:除了京津滬比較集中以外,其他省市的觀眾群都很分散,一般二三線城市最多每地三四個,所以除了開頭說的《劇院魅影》以外,還沒有什麼劇目能夠讓這麼些個潛在觀眾彙集一起來看戲。
- 所以說,在高校搞地推靠譜不?case by case了。如果是學生喜歡的戲,票價在學生可承受範圍內,同時演出場地也能讓同學們方便到達的話,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方案,前提是得是成本相對較低的劇目。如果是國外引進的就不那麼方便了。對於大部分國外劇目,校園推廣的效用,主要是培養未來的觀眾群,實際意義不那麼顯著了。
大致來說就是如此,如果能明確劇目,有可能可以分析地更透徹一些。
不過這個行業就是一個永遠不要放棄夢想奇蹟的行業,所以即使暫時宣傳推廣受阻,不要灰心,看對人,找對路子,還是有機會的。作為一個詩詞、音樂的愛好者,仗著點文字般若和對旋律的崇拜,半路出家的我也配了幾部音樂劇歌曲的中文版,比如《歌劇魅影》的《音樂天使》、《巴黎聖母院》的《大教堂時代》、《Belle》…
論寫詞呢,我自謂是比較嚴格的,甚至有點變態。以前寫詩的時候是對仗狗,自從寫了歌詞,矯枉過正成了押韻喵了?_?
因為天生玻璃心,臉皮薄,配歌的原則也是簡單又矜持:
不給原作丟臉
不給我國人丟臉
不給我大漢語丟臉
簡稱三個不丟臉╮(╯_╰)╭
假如音樂圈也有江湖的話,音樂人各有各的功夫。俺唯一可以得瑟的,不是指揮棒、小提琴那些瞎子看不見的十八般兵器,而是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這一類的邪功。
一首憂唱「信仰時代成雲煙」的《大教堂時代》,被俺夾帶私貨,變成了高歌虔誠的《信仰時代》…
一首緣自巴黎街頭的法國香頌,《香榭麗舍大道》,在俺的好心安排下,一路依照毛爺爺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的偉大指示,最後給整成修成了正果的東方情歌…
一首怒唱蘇聯衛國戰爭的《炮兵連長》,基於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這一在我國歷史悠久的歷史觀------何況是文藝作品中的歷史呢,那是在打扮之後還要各種PS的------誰知道就連小姑娘,也被喪心病狂的作者直接踹走,「換一個」,改成盡情釋放我志願軍爺爺怒火的《抗美援朝長恨歌》…
致敬我志願軍爺爺的同時,藉此歌也紀念北棒 不作死就不會死 的始祖---金胖子:「
朝鮮國,金胖子
你捅的多大
一簍子啊
害得我們
要擦你屁股
狗屁偉大
一個蠢叉」
在配了將近10部作品的時候,俺已經被高歌猛進的樂壇進軍沖昏了頭腦,於是風風火火地,向一家知名的唱片公司投遞了3部作品,得到郵箱那頭的答覆是,讓俺等待約稿的好消息。
於是平日在深山老林只知埋頭練功,不諳人情世故,更不懂啥叫市場規律的我,便天真地等了好幾天,突然有天發現不對勁,等到回過味來去諮詢,才知道現在的公司都是在比稿,在比稿?_?
尼瑪俺是來推銷產品,不是來競爭上崗的啊?_?萬一搶了人家的飯碗,天性善良的答主又於心何忍ㄟ(▔,▔)ㄏ
現實的冷水澆得俺一陣尷尬。假如現在的樂壇,名人的作品是親媽生的,素人的作品就是後媽養的。而俺們這種素人的譯配,就是辦不了證的野孩子〒_〒。
------
原本答主對現狀和前景是比較悲觀的,讀了幾位知友的答案,差點掩面而去,暗地除去了悲觀的部分…雖然現在的答主,對現狀依然悲觀,至少可以不影響別人吧…
比較了最高票的答案,發現答主也該學點市場和行業的常識了,否則會連這種問題都答不好Orz…不過答主也有自己的路線,就是以本土詞家譯配的中文作品,推廣歌曲出處的知名音樂劇。
這一偉大光榮正確的路線,是為華人觀眾的素養和口味制定的,也是由答主自身的天賦和工作類型決定的…不同領域的人從不同方向出發,希望都能殊途同歸,希望我們的美好願望,指向的不是一條死路。
------第一次為知乎寫的長文,手機碼字,有些墨跡,惟有儘力寫的不那麼枯燥。不如意者,就當答主是一玩票的…
最後藏點私貨,先不放上自己的音樂作品了,以免萬一沒什麼人看,還要擔負被抄襲狗偷竊的風險…
En,為了答主的前途?_?也為了音樂劇的推廣?_?歡迎有誠意的唱片公司和歌者與我聯繫…
音樂劇,這種演著演著就唱起來的表演形式,感覺挺彆扭的,其實很多人都看過的,最經典的莫過於年少時假期必備《新白娘子傳奇》。還有經典的電影《紅磨坊》《芝加哥》等等…
為什麼電視劇,電影會看的人看起來更多,而去劇場看音樂劇的人少,可能要牽扯到運營定價了,非這個領域的人,不太清楚。但後面會說到一點小想法。
只是從一個音樂劇絕緣體到愛好者的經歷,想點可讓大眾更接受這種表演形式的途徑吧。
一、改變收入結構,降低門檻
國內定價真的是,每次有新劇,低價刷刷就沒了,高價位子讓人看著錢包心寒。題主說很多人看了之後覺得好,可是為什麼一開始大家不來看,因為不知道值不值啊。
國內的表演收入可能八成都來自票房。那說到鄰國霓虹的舞台劇劇團收入哈,票房和周邊商品五五分,票價定低點,門口賣點劇目DVD找補點回來,讓更多人先入門,這是一種消費習慣培養吧(前面說了不是領域內的人,也不清楚為什麼國內表演定價是這樣哈)
二、明星效應
如果是引進經典劇目國內團隊演出,或者自創的,在選角的時候,有資源能力的,其實可以找些偶像明星的。音樂劇說起來逼格是要高點的,有些偶像粉絲多,但還是想提升逼格,除了演電影,其實演音樂劇是一個出路,當然要會演會唱,業務能力還是得達標。
這樣明星的粉絲也會自動成為劇的受眾,可能開始是因為偶像,後來就真的喜歡劇了。
本人就是因為追星看來第一部音樂劇,那感覺還是覺得逼格挺高的,也看到了偶像不同的面,覺得自己追了個腕兒,當然也確實是一部好劇。然後就這麼入門了。
然後開始找各種劇來看。不得不說很多經典劇,那是跟演員互惠互利的,劇好看,演員也提升,比如《伊麗莎白》看了原版,日版,日本寶塚版,韓版,各個版其實都出彩。然後了解到近幾年韓國的音樂劇推廣越來越好,也是因為有很多偶像,JYJ啊,少女時代啊,bigbang都有人去演音樂劇,電視上的音樂劇新聞推廣也越來越多。
說到請明星這個事,國內的經紀團隊有沒有這種覺悟也不知道了,畢竟大家都想賺快錢,上電視才有曝光率嘛~難度很大
三,樹立品牌這個就說到舞台表演形式了,確實小眾,一個劇場能塞多少人啊,一部電視劇多少人看啊,覆蓋率不同。
但線下同樣能造品牌啊,只要能持續出好作品,口碑傳出去了,有電視台來報道你了,線下轉線上了,就熬出頭了。說到音樂劇運營,霓虹國有個傳奇劇團,寶塚歌舞劇團,可以了解了解(最後還是忍不住安利了…)
國內也有成功案例嘛,不是音樂劇,但也是live表演啊,請看郭老師的德雲社~
先從基本概念上讓大家去了解認識音樂劇,而不是單純的以推廣為目的做鋪天蓋地的廣告。不要讓音樂劇成為少數裝逼犯跟附庸風雅之徒的專屬。具體下來音樂劇在國內發展一般的原因我覺得有兩點:
一是對高雅的恐懼。主要源自於一直以來我們對「高雅」藝術的發展脫離了生活。很多老百姓覺得高雅的必然就是無趣的,聽高雅的要麼是腦袋有問題,要麼是自己在裝逼,再要麼就是這個人本身也無趣的很。所以一旦貼上了高雅的標籤,就意味著這個不會被大眾所接收了。大家都敬而遠之。
二是對音樂劇的錯誤定位。很多人都沒分清楚音樂劇跟歌劇的差別,就把兩個東西當成一樣了。交響樂,歌劇屬於高雅的我沒有意見,確實只有一部分人能夠欣賞。但是音樂劇本身就是近通俗的好不?流行的音樂唱法配上舞台劇背景。劇情有言情(《歌劇魅影》),有革命(《悲慘世界》),有童話(《獅子王》),也有無厘頭(《摩門之書》)。。。。。Susan大媽在英國達人上唱"I dreamed a dream" 一出來就鋪天蓋地的說唱的好之類的,要是告訴你這是《悲慘世界》音樂劇裡面的一首歌是不是都要爭相扇自己的耳光了?美國百老匯目前最火的神劇之一《摩門之書》更是跟高雅完全扯不上關係,各種無節操無下限笑話,以爆菊為笑料的情節就出現了好多次。我看《摩門之書》的時候全場的笑聲就幾乎沒聽過。所以我相信如果有人聽郭德綱的相聲能笑的出來,那他就不會覺得《摩門之書》是不好笑的;如果有人看韓劇能哭的稀里嘩啦的,那他看《歌劇魅影》好歹也會落幾滴眼淚吧;如果有人喜歡看動畫片《獅子王》,好吧......它跟音樂劇獅子王根本就差不多是一個東西好不!情節幾乎一模一樣,除了多了幾首好聽些歌而已。很多音樂劇作品裡面的歌曲,拿出來就是一首或抒情或動感的流行歌曲。想當年阿根廷輸了球,央視做了個集錦背景音樂就是《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搞得國內一堆哭天搶地的阿根廷球迷頓時成了這首歌的粉絲。但是這首歌就是音樂劇《Evita》的歌曲,且電影版本裡面唱它的就是流行天后——麥當娜。。。。
再說一些我自己的體會。我自詡是一個對高雅藝術不感冒的人,大學之前也是根本沒接觸過音樂劇。第一次接觸是大學英語課上,老師放了《歌劇魅影》裡面的幾首經典歌曲,無非也就是&個人認為國內的觀眾對於音樂劇這樣形式的演出並沒有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更遑論了解與欣賞了。再加上主辦方在宣傳上不夠給力,大部分人已經在心裡把音樂劇定位成了「高雅藝術」從此避而遠之。短時間內改變這個印象真的很難。
作為一個高中時期沉迷於音樂劇的不大入流的觀眾,偶爾會向周圍人提到比較喜歡的音樂劇,但至今為止大部分能在我的推薦下看劇看動漫的人(我覺得這算是對我個人口味的認同)對於音樂劇卻是一笑了之。我最喜歡的《貓》、《伊麗莎白》、《巴黎聖母院》、《歌劇魅影》這四部算是有口皆碑了,其中也就只有《貓》被接受了,被推薦對象還是一個學現代舞的朋友和一個喜歡《Memory》這首歌的同學。聽到我的推薦後,好一點的會說「你欣賞水平挺高,但是那種高大上的東西我看不懂」,不好聽的就說「又不是什麼藝術家快別附庸風雅」了。更加可笑的是,在一些人表達出對音樂劇的興趣時,他們的父母反而出來阻攔,說什麼:「天天就知道玩那些虛的,你又看不懂,別浪費了!」對此我一直不懂,明明經濟條件不差,為什麼卻對畫展、話劇、音樂會這種能提高文藝修養和審美情趣的事物唯恐避之不及?
實現中國人均年收入30000美元以上,大學及以上文憑比例達到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三四億人,社會出生率基本和死亡率持平。失業率低於百分之五。基尼係數百分之三左右等等等等。大概等到2050年差不多。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就只能普及發展中國家的東西。
基友的艾特讓我看到這個問題,感觸很深。
非專業人士,並且挺小白的。所以也就是談一談自己
和答案中的這位匿名用戶一樣,我也是在大學裡選修了一門音樂劇入門。我選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音樂劇是什麼。國內好像大家對於音樂劇的了解非常少,大家的普遍認識就是音樂劇=歌劇。這是非常要命的,把一個非常接地氣的煎餅果子整成了五星級自助餐。其實真實的musical真的是類型多樣,雅俗共賞,絕沒有歌劇那麼高雅。
我上這門課的時候班上30個人,大約只有5-8個人在正兒八經上這門課。在這裡要感謝一下開設這門課的老師,一位非常年輕的英語老師,音樂劇是他自己的愛好,他用自己搜索的資源給我們放映,介紹為主,並沒有拿大部頭的系統教材來教授。我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知道接觸一些「知名」的音樂劇(就是在國內坐著暫時夠不著百老匯或者倫敦西區的邊角居然也能看到一些視頻資料的音樂劇,含偷拍,也含改編電影)
客觀事實是音樂劇在國內沒有氣候,如果你想要要求對音樂劇一點兒了解都沒有的人花錢買票進劇院看是非常難的。以樓上目前挺熱門的答案提到的劇院魅影為例子,自85年首演以來,視頻資料多還有翻拍電影,代表歌曲被廣泛使用,原版CAST演唱者中國觀眾很熟悉。但是就算是這樣04年還是靠上演後的口碑。去年上海的劇院魅影我去看了,周末上座率還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音樂劇這個陌生的西紅柿,本身價格不菲。即使外表看起來再好誘人,國內的觀眾們還是更容易受口碑的推動。這年頭連看的懂的話劇都沒人看了何況以外語演繹的音樂劇。
我以我自己為例子想說的就是,高校學生,在語言和藝術表現形式上的接受程度還是要高一些。把握好方式,也許是除了本土語言化推廣以外的一條新思路。
謝邀,我自己就是一位音樂劇演員,但是我現在已經沒有繼續從事音樂劇演員這個行業了(打個小廣告我現在在做貸款 ),其實不是因為這個行業不好發展,而是這個行業所需求的門檻是很高的,而我這種為了考大學而臨時起意學藝術的藝考生,在專業素質、專業底子上是很欠缺的,再加上自己的天賦也不是特別好,4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並不能改變太多。這是事實,你可以說我不努力(逃課,遲到,不出早晚功),但你不能說比你更早努力的人不如你努力。好了,不扯遠了,我在學習音樂劇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告訴我(她本人也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劇演員),我們正好迎上了一個音樂劇的好時代,一定可以有很好的發展。沒錯,相比在老師的那個時代,現在的人們更願意,也更能夠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滿足了,但是,這裡必須得正視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我國在藝術教育上的努力還是嚴重不的不足。一個連音樂劇都不知道是什麼的人,有什麼理由去讓他觀看一場中國原創的音樂劇,有什麼理由在沒有人給他講述的情況下,讓他能夠充分的理解這部音樂劇的精髓和思想,又有什麼理由讓他能在這種懵懵懂懂的狀況下,讓他下次去繼續觀看另一部音樂劇,我有同專業的同學在學習了四年的音樂劇之後還是更喜歡唱美聲。教育,始終是一個行業蓬勃發展的基礎。參考國外的音樂劇,就如同前面的前輩所說的,為什麼音樂劇不能和電影一樣獲得觀眾的認同和領域的蓬勃發展(電影剛開始發展的時候中國人很多還是更喜歡看戲劇,可參考所有剛開始普及的行業和科技),我認為,對觀眾來說,我不知道音樂劇是什麼,但是我知道電影,所以我願意去看電影。一個認知,會改變很多事情,只有改變了人們對音樂劇的認知,人們才會變成觀眾,觀眾才會越來越多,音樂劇才能發現。最後說一句,我愛音樂劇
周杰倫作品音樂劇/天台/如果.愛/一步之遙
- 如何樹立通俗易懂的形象?
無疑,周杰倫作品音樂劇是一個重要突破口,不僅在於明星效應,要記住鐵杆粉只會買小部分的票,只有路人粉才會真正為一部優秀作品歌功頌德。
當傳唱度廣泛的流行歌曲遇上音樂劇,這是一種新奇到引人注目的表現形式,再加上合理的TV播放與宣傳,可以覆蓋全年齡段,尤其是進入大學具有消費力的年輕人,迅速擺脫高大上的形象完全可以。
- 什麼才是更好的宣傳?
精準,精準,再精準!內容,渠道,合作方,形式。
對於整個華語音樂劇來說,孿生兄弟歌舞片,無疑是最好的宣傳,例如已經舉出的幾部作品。
對於個體來說,一場異常火爆的音樂劇,捧出一個真正的音樂劇明星才是王道,而且無論劇或人都要是一種teenpop的形式。
這是我大膽的一次提議,因為音樂劇的主消費群體是在校學生,在校學生匹配的的內容、渠道,合作、形式,製作一部完全的teenpop劇,以劇捧星,以星帶動整個劇。
我覺得配樂要選廣場舞的那些才帶勁
任何文化的推廣都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急功近利。個人認為目前除了北京市,上海市的音樂劇文化發展的不錯以外,還沒有其他哪個城市有良好的音樂劇市場,所以自然要圍繞這兩個文化中心城市開始中國的漫漫音樂劇文化之路。打造中國的標誌性坐標品牌需要各個音樂劇文化發展公司的共同努力,多創造好作品來提升口碑影響力,即使其他城市的很多沒有條件來欣賞這種娛樂產業,至少把知名度打開,讓更多人了解到這種文化的存在。本人在遼寧正在做一個針對年輕人的音樂劇推廣方面的調查,目前回收問卷475份,有效問卷461份,其中二分一的不了解音樂劇這個文化產業,不知道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別,四分之一的人不知道音樂劇是什麼。這些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是大學生,按道理應該「無卻不知」,但是了解音樂劇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中國音樂劇的悲哀,所以各個音樂劇文化公司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到底是傳播音樂劇文化,還是只傳播音樂劇產品。
待到音樂劇的知名度提高,作品的質量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娛樂觀念也在日益提升,音樂劇的發展就不用再擔憂了……
首先要更正一個大眾誤區,音樂劇真的不是歌劇,不是晦澀難懂的高雅藝術【手動再見
大家的回答太長了。。。
工作了一天的我身心疲累,只簡單說幾句。
音樂劇是很有前景的,不止音樂劇,藝術,娛樂,消遣類的行業將會越來越發達的,除了經濟進步等客觀原因,商品交易將越來越依賴互聯網,人們越來越可以足不出戶進行各種交易,所以體驗和消遣活動需求將會越來越受歡迎。
還有,每個人都有欣賞能力,也許雅俗偏好不一,但是音樂劇本來雅俗共賞,做好營銷推廣就行了,當然爛劇怎麼也不會受歡迎。
暫時想到這,以後再說
當今中國人普遍沒有這種觀念。普遍的青年群體都認為把看歌劇的錢去看電影,不僅划算,更時尚一些。
票價便宜一點 看的人就多了。很多次想看,但是200以下的票一下就沒了,剩的都是400、600的,學生黨一個月生活費才1000+ 所以只能去小酒吧聽一點幾十塊的小型演唱會了…講真,便宜點吧!不是音樂劇陽春白雪,也不是大家都俗氣都偏好王木犢劇場的相聲,只是相聲30一場又帶給你1、2小時的歡樂,音樂劇600一場…所以咯~如果音樂劇不分票價等級所有飄都是200以內,肯定沒有空座位了
看來今天是要加班了。所以答個題。
我是喜歡看話劇,音樂劇,音樂會,演出。
但是我不是忠實粉絲,也不挑劇目。
大家的答案太深奧了,導致我都沒看完就滑鼠滑到最後了。
大概我覺得,這畢竟是個小眾的東西,所以必須是小眾發起,然後再帶動裝逼勢頭。但最終的長久的維持源頭,還是小眾。
那麼這就是一個人帶人的結果,做再多的廣告,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去嘗試的。
最早,是孟京輝的劇我沒有趕上,後悔莫及。
然後話劇《跟我的前妻談戀愛》我就看了,第一次看,震撼當然是有的。當天我數了一下,整個劇院400個座位,坐了50個人。看完就對演員佩服的不能自拔。願意為了50個觀眾去演出的人,我覺得值得尊敬。
再後來,小劇場經常會有本土的小劇團演一下愛情劇,我經常去看。有次燈光效果特別好的時候,我發了朋友圈,結果第二天,我朋友圈去了5個人,帶著自己的朋友又去看了這個劇。而恰恰好這個劇做活動,票價只有60.
當你看過之後,願意為你買單的,依然為你買單,不會因為60還是260的票價而糾結。
所以,機緣巧合,請給沒看過的人,一個買票的機會。
亂答一下
潛在觀眾應該是音樂愛好者,因為作為音樂劇,音樂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台上演員演出最重要的一部分。國內缺乏對音樂劇一個系統的認知。
大家趨之若鶩的一般都是國際頂尖的,有機會可以邀請國外好的音樂劇來到國內巡演或者演出。有的音樂劇是根據著名的電影改編,如果熟知劇情的觀眾不太需要什麼語言基礎。這樣國內的一些優秀的作品也會被漸漸熟知。
在音樂劇盛行的地方,去欣賞一部音樂劇只是一個日常或者一种放松方式。但在不那麼普及的地方,這種藝術形式可能不被接受(這個錢我都可以看一場xxx演唱會了),甚至被認為是裝得行為。再加上門票價格,當價格不親民的音樂劇和演唱會在一起的時候,如果非要選擇,很多人會選擇演唱會吧。
其實音樂劇並不是大家想像中那樣高(無)深(聊),現在有的音樂劇也結合了很多高科技的成分,其炫技程度已經讓音樂劇舞台表現力極度提升。只有真正讓大眾走進劇院了,音樂劇的魅力才會被感受到。對於絕大多數感興趣卻又不是很願意掏錢去看的觀眾,主辦方是不是該推波助瀾一下?對於那些不感興趣的觀眾,你請他看也不一定對音樂劇的推廣有用。
可能配上字幕就好了。。不然根本聽不懂在唱什麼。。
我很好奇。其實我挺喜歡音樂劇的,不過我喜歡那種歡快的。《開心麻花》裡面有些段落有,也挺有意思的。
至於如何在中國佔領市場的話。我覺得需要有足夠多的觀眾支持。
因為同類商品的壓力太大的。比如:秧歌和京劇。
尤其是京劇跟音樂劇在我看來從表現形式來看沒什麼區別嘛。所以競爭壓力才大。
我無知了,請多包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