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會懷念張國榮嗎?為什麼?


@王鑫宇 你從頭到尾都犯了一個概括問題、表達觀點時最致命,最不專業的錯誤——以偏概全。從開頭的一句話開始,「是小清新裝逼的圖騰,僅此而已」,「刷屏很煩的」……先不提及其中包含的惡毒,不尊重,對張國榮先生一生造詣的寥寥無知……,單看這句話,它和「河南人素質低下」「少數民族都……」這種大一統的極品論調有什麼區別?
我看到的是這種講話口氣背後的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對他人的極度不尊重。
看你頭像年紀甚輕,希望這貼能給你個成長教育,想想自己說的話為什麼會站在風口浪尖上。
你不會理解在80年代的閉塞環境下追隨張國榮成長起來的人在回想起他時的那種情感體驗,你不會理解多年之後在光影中愛上他卻驚覺其人已逝的那種震撼,你不會理解張國榮現象後包含的是一種怎樣充斥著壓抑與熱望的社會心態……你不能理解,你覺得好煩好矯情,你覺得人類情感里不需要包含一種類似愛與守望的粘膩膩的東西,一切行為都可以用約炮行為做出相應的犀利比喻。
於是這時你選擇了用憲法賦予你的權利捍衛你網路空間的自由——寫出一個果斷的答案,並在其中把從六十歲到十幾歲,從不同角度,在不同年代喜愛張國榮的人與「寂寞饑渴小清新腦殘粉」果斷地畫上等號,原因是這一天對他的大規模紀念擾亂了你們無所記掛的清夢。
呵,其實這話的程度算個什麼呢,你不會知道我們是怎樣捱過03年之後那段不堪回首的輿論環境的。有些論調也已不需反駁,年復一年,張國榮先生的時代地位正在被不斷認可肯定。 我想說的是,當很多年以後,你已經化為塵土後,今天關注這個答案的人都化成塵土後,歷史不會記住我們中的任何一個。 一切一切的輿論,都是20世紀張國榮其人留下的瑰寶傳奇背後的噪音。


就題答題:會。我是九零後,喜歡他快七年了,他的作品我絕大部分看(聽)過,過去的報紙、雜誌報道也翻了不少,我未必真正了解了他,但我覺得我了解的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他,應該不是「模糊地迷戀你一場」了。
然而,我不認為了解得多就是懷念的前提條件,反對設立年齡、喜歡時間、看(聽)過作品數量的門檻,不夠條件就連發條微博都不許了。(我曾經好長時間都用瑪麗蓮夢露的照片做頭像,但我一部她的電影都沒看過,我是不是該拖出去槍斃十五分鐘啊?)懷不懷念純屬個人行為,看不慣可以不看,吐槽一下完全能理解,說得太惡毒難免失格。
如果問我為什麼喜歡他,當然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好人。畢竟做粉這麼長時間,對他的認識不可能還停留在「高大上、偉光正」階段,如果是這樣真不如去看感動中國;在我心裡他是缺點和優點都很明顯的人,但他是一個特別的人,一個難得的人,至少我這樣認為。就像《紅樓夢》里寫的:

「正不容邪,邪復妒正,兩不相下,亦如風水雷電,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讓,必至搏擊掀發後始盡……置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

張國榮是一個人格很複雜的人,他追求的完美不是雷鋒焦裕祿那種,或許有人認為偶像應當是完美的,但在我心中,複雜的人才充滿人性的魅力與張力
很多人認為他是死了才成為傳奇,如果他還在,也和譚詠麟、劉德華沒什麼兩樣。(我不是在黑這兩位,純粹是引用別人觀點)或者反過來說,如果當初跳樓的不是他,而是別人,結果也是一樣的。我則認為,張國榮被記住,恰恰是因為他的悲劇性、顛覆性和異質化。特別是顛覆性和異質化,這是大多數娛樂明星所不具備的。
悲劇本身就有永恆的美感,能衝擊和震顫人的心靈。他的死,確實讓他永恆了,這沒錯,但這不等於說,他被記僅僅是因為他跳樓了。而且在我看來,他的死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他從來都是極其強勢的人,一個牢牢把握主動權的人,結局如何,只能由他決定,所以在那種情況下,他選擇結束,並不是偶然的、被動的。非要說,他就是死了才點嘛點嘛的人,我覺得你有少少無聊誒。
再說顛覆性和異質化。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性取向,也是因為他的作品本身就在顛覆和挑戰社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在電影中,他有程蝶衣這樣雌雄同體的藝術形象,他為角色注入自己獨特的理解,打下自己鮮明的烙印,香港電影這麼多年,真正被稱為「演員作者」的演員(說法出自林沛理先生),似乎也只有他一個;在舞台上,他是一位酷兒表演者,特別是後期,他在有意識地打破性別的界限。(如果他還活著,他會繼續挑戰底線,毀大眾三觀的。)
還想說說我最愛的「熱·情演唱會」,在我看來,熱情是尼采超人哲學的舞台化呈現,它展現了人對於神的戰勝和僭越。正是因為熱情,我才了解一個讓一個歌手不可替代的不僅是他的嗓子,更在於他的才思和膽識,他對舞台的理解,他的美學理念,甚至哲學理念。熱情不算完美,有它的缺憾,但它實實在在展現了華語樂壇當時的水準,也推動了演唱會的發展。就憑熱情,我就認為張國榮是個了不起的藝人!
最後,不得不說一下美貌。知乎不是常說,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嗎,美即是天才,美即是奇蹟,更何況,這個美人還風度翩翩,舉止優雅,欣賞一下怎麼了?美被破壞,絕對有極大的震懾力,藝術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輸出美,非要否認美的力量,未免太古板了,因為長得帥喜歡他這不是錯,請給顏控和唯美派留一條活路吧。
至於 @蘇沉船 答案,為人們不紀念羅文憤憤不平,我想說,我個人蠻喜歡羅文的,他歌唱得好,人也是個聰明有趣的人,他也堅持在藝術上創先河,他也提攜後輩,包括這次李健在《我是歌手》上唱了羅記的《塵緣》,我也會和朋友說,這首歌原唱是羅文,羅文唱得很有味道。但是,回到最開始,紀不紀念是個人行為,有人紀念應該尊重(一定是有的),沒人紀念那真是沒辦法,這個強求不來,反而有點弱者心態,Roman哥哥不會高興的。對所有認為其他誰誰誰更該被紀念的,我的看法都是一樣的。而且我認為羅文已經過時了,在80年代中後期就過時了,懷念他的人少於張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還有看不慣叫「哥哥」的,這個真是太沒必要了吧,一個外號而已,人們都管譚詠麟叫「校長」,他是你小學校長還是你中學校長啊?
至於在你們眼中很矯情的「一歲一枯榮」,個人也認為矯情,但是粉絲總體上都是這個畫風,不信你進任何一家的貼吧,對偶像的吹捧和花痴都驚人地相似,所有的偶像無一例外地勤奮努力、善良真誠,在污濁的娛樂圈這麼久始終像孩子一樣天真。張的粉絲愛說張是藝術家,可是真正懂他藝術的,在粉絲里還真不算多呢(當然絕對有)。不過粉絲圈地自萌,咱也擋不住不是,吐槽一下算了,別說得忒狠了。
-----------------------------------------------
8.28補充
想起李安對他的評價:「他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精神空間。」對於一個藝人來說,最大的價值不就是他所創造的精神空間嗎?我愛他,因為他的美、他的複雜、他所呈現的人性的幽微、他生前所有的求索與掙扎,還有,我不否認,他的死,如果不是他的死太有美學和哲學上的象徵意味,我又能了解他多少?
非常遺憾的是,人們需要的是一個完美的符號化的張國榮,他必須集各種世俗世界所倡導的美徳於一身,唯一不能有的,就是作為一個人的最真實的情感。張國榮身上所體現的人性之幽微,在大眾文化為他封聖途中,努力將其納入主流的努力下,已經消解殆盡了。


長文預警!!!多圖預警!!!


沒有耐心者勿入!!閱讀障礙者勿入!!無腦噴者請自重!!

先上圖:(按照關注者人數從少到多排)

縱觀知乎,關於張國榮的問答,已經很多很多,固然,顯然,易得,不難看出,關於這個人,有很多爭議。我呢,就在此給大家做個小小的總結,一方面,描述一下知乎上討論的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借題發揮,吐露一下我的心聲,表達我的一下我的看法。這也算是作為一個榮迷,說出另一些人想說而因各種原因沒說的話,做一點微小的工作,很慚愧,但還是要先謝謝大家。

我發現啊,這幾年知乎上有這麼個邏輯:

4月1號,發微博、刷微信、寫說說,紀念「哥哥」者,立即推:榮迷

其中,對張國榮不甚了解者,立即推:跟風狗

對張國榮無比崇拜把張國榮捧得神乎神乎者,立即推:榮吹、腦殘粉


對張國榮崇拜同時貶低其他明星者,立即推:裝逼,秀優越

請注意,我只是闡述了一個基本事實,沒有立場評判。(閱讀與理解障礙者,您,請回)

呃,對了,我把話先擱著,如果讀者讀完本文之後,要問我:你站在德道高地上,就不冷么?

那我現在就明確告訴你,不冷。

關於張國榮本人、關於張國榮的成就地位、關於張國榮被廣泛、持久紀念這件事情,關於張國榮與其他藝人的比較、關於張國榮粉絲這個群體,知乎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體也就幾種看法、觀點,這些觀點有些還出自某些「大V」,對於這些觀點我將儘可能一一陳述如下,並儘可能給出我的看法,或點評,或批判。但為表尊敬,為貫徹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不引起爭執和麻煩,我也就不一一@他們了。

關於張國榮本人:

1張國榮跳樓自殺,我鄙視自殺的,無論他是誰。

我的回應:

您鄙視誰,不鄙視誰,鄙視什麼樣的人,不鄙視什麼樣的人,都是您個人自由。

我想啊,這都取決於您的價值觀、個人經歷見識、思想、修養,包容和同情的能力。

對於我,我也沒得過抑鬱症,不是說沒有經歷過的東西就不能做出判斷,我的親人得過一些疾病啊,有的還經歷過生死的搏鬥,我知道他們不容易,因此我也試圖去同情抑鬱症和事業上的問題給張國榮帶來的痛楚。並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某些人的某些特殊狀況,死亡或許是個解脫。

2 張國榮是同性戀,是gay,噁心,我不接受。

我的回應:

還是那句話,我尊重並維護您表達價值取向和說話的權利,但我可能不會同意您的話。

一方面,張國榮是雙性戀,並不是同性戀。有人會說了,這是張國榮為自己是同性戀身份找的借口。我想啊,難道雙性戀不包含同性戀么?說自己是同性戀跟說自己是雙性戀,又有什麼區別呢?我這麼笨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借口,張國榮那麼聰明不至於此吧?況且,張國榮早年跟女孩子「開房」,早年追求毛舜筠並向她求婚,我不太願意相信這是同性戀做出來的事情。

而對於愛情,張國榮有自己的看法:只要兩情相悅,是男是女不要緊。

另一方面,張國榮與唐鶴德幼年就相識,成年之後,張國榮才貌雙全,一時間引領潮流,而唐鶴德作為銀行高管,專業素養和修為,圈內有口皆碑,類似的家庭背景,洋派的生活方式,基本相同的世界觀,讓兩個人後來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繼而走到一起。張國榮與唐鶴德的情誼,並不比俗世異性戀的感情淡薄、緋聞多,甚至比某些出軌、濫交的要好。那麼對於這樣真摯溫馨的感情,被狗仔隊爆料、被無良媒體消費,我們又為什麼不多支持一點呢?

第三方面,同性戀怎麼就噁心了呢? 您胸懷之狹小,恕我不敢佩服。

3 最煩張國榮粉絲叫他「哥哥」「哥哥」,是你親哥么?聽著就肉麻,噁心。

聽有些人發微博說「哥哥,天堂安好」我還以為是他哥哥真死了呢!

我的回應:娛樂圈內,對於一些特別牛逼的人,一般都有個綽號。

劉德華的「華仔」、成龍的「大哥」、譚詠麟的「阿倫」「譚校長」「年年25」、周潤發的「發仔」「小馬哥」、梁朝偉的「偉仔」、王家衛的「王墨鏡」,張藝謀的「老謀子」,黃耀明的「明哥」,陳奕迅的「醫生」「陳胖子」,費玉清的「小哥」,等等,講真,牛逼的不一定有綽號,但不牛逼,人家還不樂意叫呢!

「哥哥」,是張國榮的一個昵稱,香港人幾十年都叫過來了,你才聽幾次就扛不住了?這麼叫,也算是個延續。

如果叫他Leslie呢,額,香港上個世紀很多節目中說「我今天穿的是不是很Leslie啊」「你真的好Leslie喔~」,對,Leslie因為張國榮而成了性感時尚的代名詞,對於一些逼格比較低,裝逼閾值低的人來說,這麼叫也不太好,太裝逼了,有秀英文的嫌疑。

一聽到這個昵稱就覺得肉麻,我覺得可能是肌肉神經哪裡有些問題,最好去醫院看一看---------------我是學醫的,也懂點生物,而且我讀書多,心也善良,我不騙你。

4我不會懷念張國榮,我跟他不熟,我不認識他,我只是知道他唱過幾首歌,演過幾部電影,但並沒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懷念。

我的回應:

句句實情,句句在理。

真的,不必勉強每個人都要喜歡張國榮,也不必讓每個人都去了解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亦不刻意不輕易施於人,這是成年人的基本素養。

再粗暴點,你懷不懷念,關我什麼事?

5我們都只知道xxx,xxxx,張國榮,一個過氣的人,聽都沒聽說過。

我的回應:

您厲害!大家鼓掌!

其實吧,孤陋寡聞本身倒沒什麼,誰又能說自己誰人都知曉,啥事都懂呢?但是明明孤陋寡聞卻以為榮還能做談資的,就有點那啥了吧。當然了,這也不是您的錯,您所在的圈子也有責任哪。

還是多謝讓我長了見識,幫我增了姿勢水平。


關於張國榮的名聲、榮譽、成就、地位:

1張國榮粉絲、榮吹,就喜歡拿著「CNN評選出的偉大25位亞洲男演員」,「全球五大音樂指標人」,說張國榮是被美國評選出來的全球五大指標音樂人,僅次於MJ之下或與MJ、貓王並列,你也不看看,這都是什麼東西?水得很!都是網友一次投票的,沒什麼了不起。

我的看法:

CNN作為一個新聞媒體,時刻想、時刻會搞出大新聞,這個當然毋庸置疑,也是他們職責所在。外國媒體BBC,CNN啊不一定就多麼客觀,我們確實不能太把這些個投票結果當回事,你像CNN 就搞過「是否同意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西藏是否應該獨立「「台灣是否應該獨立」等調查,既然是投票,自然會有一個結果,這些結果我們能當回事么?並不能,頂多、充其量代表網路上的「民意」。

所以這些個媒體給張先生的榮譽頭銜,榮迷們確實得辯證地去看,更注意不要隨便拿出來說,張國榮本人生前也不吹噓自己的功勞啊,謙恭得很啊!不要一不小心,就成別人眼中的「榮吹」,順便把張國榮的形象帶壞了。

但是呢,金像金馬金雞獎、奧斯卡不也是投票么?僅僅因為投票的參與人不同,分量不同,結果參考性就不同么,到底又該如何區分?哪些可信度高,哪些客觀性強呢?

進榜的兩位中國人,鄧麗君和張國榮,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吧------------這個應該是不能否定的。如果真要比,比粉絲的人數,比粉絲的實度,比參與度,為什麼又不是其他歌星呢?

另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認為啊,外國人對中國人如李小龍、鄧麗君、張國榮,成龍、章子怡(此處僅僅舉娛樂圈)的肯定,我們應該儘可能有所保守地感到高興。一方面,他們外國人評的不一定就對就好,不能是他外國人說了算;另一方面,外國人不受束縛,在思想方面確實要開放領先,確實更近客觀,有很大程度的參考價值--------事實上,也少有在國外吃香而在國內受冷的明星。

張國榮被評上了,確實沒有什麼了不起,再說相比於他輝煌的一生,這點東西又算什麼?但是總好過沒有,不是么?難道你希望看見,某某大獎、某某評比,某某top5,都沒有中國人、黃種人的份,咱們臉上有光了?

一個民族,沒有英雄,沒有人才,可憐;

有英雄,有人才,被無端質疑,被無視、被糟蹋,可悲。

2張國榮的葬禮比任何一場頒獎典禮,各明星都出席更齊;

而張國榮死後,眾明星悼念、說了不少張國榮的好話,這些都是死後之譽,摻了水。

我的回應:

死的明星很多,考慮到知乎上各家粉絲的感情,我不一一列舉,況且我喜歡和尊重很多很多明星,但是講一句實話,咱就看事實,不吹、不捧、也不誇張,除了張國榮和梅艷芳,有幾個比他們兩得到的懷念、尊敬、敬佩、感激更多?同樣是死,有的人只是被普普通通悼念,有的人就註定是要「至今難忘」。李小龍當年死時,轟動一時,萬人空巷,但是現在的「存在感」和粉絲數量,影響力,我也不說…….你們心裡有一桿秤。

不是因為張國榮死了,眾明星才說他好話。

說因為死了,就獲得好評、才獲得好評的人,我也不是裝逼,得補《邏輯學》。

我倒認為,如果一個人死了,可能會被罵,並且就有被罵的,這種人多是政治人物;

如果死的人真的為人不好,那別人頂多就是閉嘴不提,活人說死人壞話,顯得自己心胸狹小,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畢竟死人不會說話。

但是如果一個人死了,人們還會經常說他,說的又還都是好話,講真,我真不會揣度這些人、眾明星是在拍死人馬屁,或者,討好死人的家人和粉絲;我不會否定這個死人的人品。
此外,蓋棺定論,一個人死後得到的名譽都摻有水,那麼他在世的名譽豈不更摻有水?
如果死活都摻水,那麼名譽這個東西根本就是虛無的?到底什麼是真什麼假呢?

Ps: 追問一句,就你所知,張國榮在人品上有什麼黑點?有,請告訴我,我來收集一下。

3張國榮有沒有被我們神化?

我的回應:

誰是我們呢?

如果是極端的「榮吹」,那肯定是神化了,什麼都是張國榮最好。

但如果只是對張國榮了解頗多,理性、愛得很深而不是肆意跟風的榮迷,沒有神化張國榮。

20世紀,在中國,只有一個人被神化,那個人叫做毛澤東。其他任何人不配「神化」這個詞。

我們-----具有上述特徵的榮迷-------只是認為------在眾多港星中,張國榮近似地趨近完美。

理由很簡單--------如果您在以下文字中看見我有神化張國榮的一個字,給我支付寶賬號,我給您一字千金。噴之前,請先分析分析。

演得好,不唱,或者唱也不行的,有吧?

唱得好,不演或者是演也不夠精湛的,有吧?

唱得好演得好的,嗯,學友推一個,但長得不算很出眾吧?

能夠同時具有--------好唱好演好容貌,自學聲樂能譜曲,能得金馬音樂獎、家出名門有品位,引領時尚與潮流(服裝和髮型),舞台拉闊表現力,

天資與努力齊飛,成就共人品一色,齊同梁朝偉梁家輝,比肩張叔平周潤發,左嘉玲,右曼玉,上青霞,下紅姑,真摯老友梅艷芳,可謂擁有當時圈中最頂級最豪華的人脈的人,

除了張國榮,還有誰?

各種有分量的硬指標,諸如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金像獎影帝、金針獎得主,別人有的,他基本都有;別人沒有的,他也有,比如容貌,氣質:十大靚人、四大絕色;比如日韓馬來西亞等海外影響力,比如被CCTV中央台報道、被寫進《辭海》和《百科全書》。

但是,這些並不重要--------必須承認----很多榮迷確實是因為張先生諸多的成就和崇高的地位才開始關注到他,了解他,然後喜歡上他,但我想,了解越深入,到最後,我們懷念的不是這些頭銜,不是這些名號,而是張先生為人、做事的人生態度。

對於我個人來說,張先生做的一些事情,他的奮鬥歷程真的分分鐘教我做人;

除此,有一些人懷念的是那一個以張國榮為傑出的綜合性代表的港樂港影的黃金時代,也有可能是那一批人的精神。

都是過去的料,有什麼好的神化的呢?縱然張國榮是神,我們不還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么?

關於張國榮被紀念這件事情:

1為什麼張國榮年年被拉出來紀念,有這個必要麼?

我的回應:

毫無疑問,當然不必要。

您能說什麼是必要什麼是不必要的么?

世上哪有絕對必要或不必要的事情呢?在我看來,您高考(如果您參加過)都不必要參加,有什麼必要呢?不參加又不會死,就算死了也無所謂啊,您活著又有什麼必要呢?(還是留給學院派的哲學生吧)

如果您說,我參加高考,因為我樂意;那紀念張國榮的人也樂意唄。

如果您說,我參加高考,是因為高考有利於我的命運前途;那也就是說,您是為了將來更好更舒服更體面地生活,那麼同樣道理,不過是紀念張國榮的人,選擇現在就更舒服更好的生活,適時適當地吐露心聲,表達一下對張國榮的思念,釋放一下情懷,可行?

另外,這個想法其實默認、預設了「只有必要,才能紀念」,我倒認為這恰恰是違背了紀念真正的高尚含義。

2張國榮有什麼偉大的?有什麼真正值得被紀念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崇拜張國榮?

我的回應:

您還是要學習一個,而且,是要自學啊。

我也很為您感到捉急啊,現在媒體網路這麼發達,搜索引擎軟體好多個,自己不去搜索信息、了解情況,要跑過來問人,而且提問之前基本信息都不去了解,就預設立場,帶有偏見,而且還會犯低級錯誤(沒錯,我就是指那個說張國榮唱了《我就是我》來提問的仁兄),那您來知乎提問是幹啥?這是秀智商和情操下限么?

有些跟風的批評完全是無中生有,一傳二二傳三,提問時再幫它說一遍,這等於你也有責任吧。

3 XXX為國捐軀、為人民謀利,死都沒有被人紀念,張國榮怎麼就這麼….

張萬年死,大家毫無反應,姚貝娜死就這樣那樣轟動,我們這個社會是怎麼了?

我的回應:

這個問題剛提出的時候,很多人把題主噴的狗血淋頭,倒不是因為張國榮,而是這個看法本身有問題。

我想啊,您的本意是好的,您是希望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忘革命精神,要多關注政治正確的一些東西,多弘揚傳播有利於社會建設方面、精神文明方面的正能量,多關注退休的老兵將領和公務員、多關注時政、少談些明星、少八卦娛樂圈。

這個意思我也部分同意,因為一個良性的社會應當做到這樣,就是不讓有才、有功勞的人被埋沒,被遺忘,事實上我們的ZF,文宣部門這方面做得並不是很理想,當然它也有其政治需要和現實考慮。

但是呢,要是真這麼干,那每天都不能快樂了。這麼多英雄好漢這麼多革命先輩,總有個生日忌日,那要天天這麼嚴肅,還能開心么?

那是不是一個也不搞呢?也不是。

所以就讓人民群眾自發的搞唄,願意就搞,想說就說。一個良性的社會不也同樣允許有不同的聲音么?

再說,「倉廩實始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現在人有心思八卦娛樂圈,雖然顯得浮躁,但不正說明社會進步,日子好過了嗎?
毛時代整天blablabla,真的好么?

4一些小清新每年就會在4月1號出來,發微博悼念,問他張國榮,又不了解,這是什麼呀,跟風,裝逼,腦殘粉。

我的看法:

當然,這種人確實是有的,並不了解張國榮,卻也表示緬懷。其中,不乏跟風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只有了解了張國榮才有「紀念權」?如果是了解,了解多少為界限呢?

是不是要排資論輩,區分老榮迷,小榮迷;香港本土榮迷,外地榮迷?專情榮迷,路人轉粉呢?

顯然不是。

對於的確真是「跟風」的人,我想說一句:紀念張國榮並不是一件有多光宗耀祖的事情,這個「風」不是時尚,不是潮流,是真正喜歡欣賞張國榮的真摯表達,不需要刻意追逐。當然,如果你要來,也沒有人能反對。

對於的確有「裝逼」想法的人,我想說一句: 不要認為張國榮是一個具有很高地位的藝人,super super star ,大哥大,你就喜歡,然後因此貶低其他明星及其粉絲,畢竟,你的偶像牛逼,不代表你也牛逼,你又有什麼憑藉看不起貶低別人,況且你的偶像張國榮是那麼謙慎,那麼和善。想借紀念一個死去的人來獲取些許所謂優越感的人,又究竟是多麼不自信?

對於的確有些腦殘、吃相難看的榮迷,我想說一句:真要注意你的素質。你在一個論壇、網站、評論留下來的髒話、謾罵、無理指責、無腦邏輯,實際上都是在給「榮迷」這個群體招黑。

當你遇到令你不舒服看不慣的言論時,你應該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用你的思維去與人交流辯解,用你的智慧來維護你偶像的形象,改善別人對張先生淺薄和粗糙的認識。而熱愛張國榮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讓人們說
「張國榮的粉絲不僅是數量最多的,也是素質質量最好的」。

你是不知道啊,同是天涯國榮迷,相逢何必曾相識,本該惺惺相惜,可是每每看到這些噴子留下的痕迹,我就感嘆萬分,心生悲痛。

而對於那些不分是非就指摘別人的人,也是值得商榷的。紀念張國榮是裝逼,是跟風;反紀念張國榮,嗯,別人紀念我就不紀念,別人把張國榮捧那麼高,我就沒覺得他了不起,這難道就不是裝逼和跟風么?

不過是打倒一個,樹立另一個,總想掌握話語權,顯得自己棋高一著罷了。

誰又能呵一呵?

你不理解的,沒說讓你一定要接受,你旁觀還不行?

5 「想出名,跳樓哇!」

張國榮這麼有影響力,這麼有知名度,在於他是自殺,並且死於愚人節,又是同(雙)性戀。

我的回應:

很多人反對紀念張國榮,試圖抹殺其影響力背後原因而將其歸結為自殺的時候,總會引用這句黃秋生的話。

這話,黃秋生是在什麼場合下,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情,針對什麼事,對什麼人說的,有沒有被斷章取義,我不知道,你知道么?

況且,黃秋生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跟張國榮沒有合作過,也跟他不熟,但是每次見著,他都會很禮貌地過來跟我打招呼,說很希望跟我合作,他的笑給我的感覺很溫暖。】


娛樂圈裡面的人們對張國榮,我想,尊敬、愛戴、並向他學習是有很多的,但「同行如敵國」,再加上張國榮生前紅遍香港、日韓20餘年,與各明星都有榮譽地位和獎項的競爭,死後延續13年,打破「人走茶涼」的悲劇,讓人羨慕嫉妒恨肯定也是有的。我不好揣測黃秋生這話的意思,你呢?

另外,咱都是讀書人,說話引用,都得動點腦子,想出名就跳樓?用這句話來解釋張國榮留存至今的影響力,是不是有些無腦?

不是要比死么?來,我給你八一八一些明星的死。

1973年,李小龍突然死亡,成了謎,年僅33,可謂英年早逝。超級巨星。

1993年,陳百強喝酒昏迷17個月,逐漸性腦衰竭,年僅35。與張國榮幾乎同時出道。

1993年,黃家駒跌落摔死於日本,年僅31。天妒英才。

1995年,鄧麗君死於疾病,享年42。超級巨星。

2002年,陳寶蓮跳樓自殺,年僅29。可惜了。

2002年,羅文死於肝癌 ,享年52。超級巨星。據說是同性戀。

2003年,張國榮跳樓自殺,一時間也成了謎,享年46。超級巨星。

2003年,柯受良死於哮喘,享年50。

2003年,梅艷芳宮頸癌引起肺衰竭,年僅40。超級巨星。

2004年,黃霑死於肺癌,享年63。填詞譜曲領域的超級巨星。

早在初中,物理老師就已經教你分析問題要學會控制變數了吧,東西我給你弄來了,您自個兒分析,看看張國榮的死究竟給他加了多少分。


我要說的是,我們熱愛張國榮,紀念張國榮只是因為他是張國榮,他的所作所為,跟他怎麼死的真的沒有一毛錢關係。有些東西只能錦上添花,不可雪中送炭。

6 有的人拿著張國榮的陳年往事在那意淫,什麼提攜後輩啊,什麼尊敬長輩啊,什麼熱心公益阿,說得好像其他人不幫助後輩不熱心公益一樣,同樣是巨星,同樣是同性戀,同樣提攜後輩,為什麼就只紀念張國榮,為什麼不紀念羅文?是人就有缺點,還一個勁的說「完美」,噁心啊,就算是他身邊人,也不會這麼說的,哪有完美的人呢?

我的回應:

這是某個高票答案的看法之一。

是啊,我們緬懷張國榮的時候,就自然會想起他很多感人的事情,他是個好人,但我們沒說世上就只有張國榮是好人啊,也沒有說娛樂圈中只有張國榮才關照後輩,樂善好施啊,況且,相關又不代表因果,我們更沒有認為,凡是好的,都要去紀念啊。

實際上,我個人就也很喜歡羅文的歌曲,《錦繡前程》《在我生命里》《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塵緣》《戲說人生》《黃昏》《幾許風雨》,我唱的杠杠的!每每聽《塵緣》,未嘗不引起共鳴,聽《黃昏》,則感動。羅文生前也是巨星,都能把演唱會開到俄羅斯去的大牛,也是舞台上的百變歌神,性取向也有點爭議,也照顧了不少後輩,也受我尊敬。

除此我也喜歡黃家駒,梅艷芳、我喜歡王菲、我喜歡梁家輝,但我真的真的就更加偏愛也將繼續寵愛張國榮。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即使擁有相同條件,也難有相同的命運,又有幾個能像張國榮那樣得到命運垂青的呢? 但話又說回來,哪一樣東西是上天白給你的?冥冥之中不都標好了價格么?張國榮生前不努力能這樣?

我們愛張國榮的,愛的是他的一個「難得」二字。

關於張國榮與其他藝人的比較

1張國榮與劉德華誰(更)帥?

我的回應:

您要是誠心來問,您不知道「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道理么?

您要是誠心來挑起兩派粉絲撕逼,真的好么?

2張國榮與劉德華誰的影響力更大?

我的回應:您認為什麼叫影響力?您是指什麼?

請參考高中數學三大思想之「分類討論」。

3 黃家駒曾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張國榮譚詠麟他們也很一般,黃家駒這種精神難得。

我的回應:

這話一般是黃家駒粉絲說的,用來表示黃家駒的孤傲。我很崇敬黃家駒,有才!

香港那時候,是從日韓買來了許多歌曲版權,填詞唱歌,但也不是原創一點沒有,黃霑大叔、顧嘉輝等也不能直接就被忽視了吧。

現在看來,家駒這話說對了一半,譚張爭霸時期,各種唱片公司,音樂台,經紀人等等,很會造星、很會包裝,整個大環境著實缺乏家駒想要的那種內涵氛圍,但你也不能說那時候香港就沒有樂壇,要不然,難道說Beyond一個組合就扛起了香港整個樂壇?

我想啊,那時候,有才卻難以在香港充分施展情懷和抱負的黃家駒憤青,才說了這一句話(或者說表達過這麼個意思),後人不能過於當真,更不應該拿出來肆意攻擊其他藝人。

《真的愛你》
《海闊天空》是良心之作,《為你鍾情》
《沉默是金》也是難得一聽。

黃家駒歌頌大地、長城、農民、訴說個人理想、報答父母、奉獻社會真的很高尚,獨樹一幟,別具風格,曲、詞、唱,親自包辦,很難得。但也並不是說唱情歌的就不好,那張學友清一色的情歌啊,情歌王子怎麼辦?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努力,才讓上個世紀的香港樂壇多樣繁榮。

張國榮和黃家駒,他們都在堅持(張國榮主要表現在後期)搞自己的音樂。張國榮接受採訪時也說,音樂就該做自己喜歡的,沒有必要為了聽眾改變自己。

這點我真的很佩服。這也就是黃家駒的精神。

4同樣是死於2003年,同樣是當時的大紅人,為什麼沒有人紀念緬懷梅艷芳? 為什麼梅艷芳他們的影響力要小於張國榮?

我的回應:

1不是沒有紀念,只是你沒注意,沒留心。事實是有的,而且並不少。

2與兩位主角性別有關,一般情況,男的確實比女的受眾多一點。

3梅艷芳成就主要是歌壇,影壇方面相對薄弱,張國榮通吃,歌迷+影迷。

4梅艷芳忌日12月30日,接近春節,張國榮忌日正好是愚人節,跳樓於香港東方文華酒店,與梅艷芳相比,張國榮死因離奇,忌日特殊,而且又有這麼個共同的地方。紀念張國榮還能在酒店下面擺花,紀念梅艷芳人們該去哪裡?

5張國榮的歌曲相比於梅艷芳,更能引起共鳴。一提都是我,當愛已成往事,倩女幽魂、風再起時、當年情、風繼續吹,就憑monica這一首也能爛大街,而梅艷芳的歌曲雖然質量很高,比如女人花,壞女孩,一生愛你千百回,胭脂扣,但不如張國榮的歌曲口耳相傳。

6紀不紀念怎麼紀念,這個事,與梅艷芳粉絲的想法、做法也有關,或許梅姐的粉絲們更加低調。粉絲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某一個粉絲寫了一本書,又或者拍了個紀錄片之類的,也能加大傳播力度,「張國榮藝術研究會」,我第一次看見,就覺得傻眼了。。

7梅艷芳缺乏陳淑芬那樣的老友,這麼多年的張國榮紀念會,經紀人陳淑芬出了不少力啊,沒有人組織當然會少一點。

8張國榮的粉絲團基礎強大,喜歡張國榮的人,相當一部分也是明星-------沒辦法,張梅是明星中的明星,他們多次在多種場合提到張國榮,自然就「宣傳」了一下。

曾寶儀採訪曾志偉的時候直言不諱,說,很多很多明星,我們看見的時候只覺得不過如此,僅僅覺得是同行,而張國榮與梅艷芳真是明星中的明星。

陳冠希在紀錄片中說「那時候我只知道有張國榮梅艷芳」。

陳奕迅演唱會說的那番話,陳奕迅在娛樂節目說自己偶像就是張國榮。

汪涵崇拜張國榮多次在節目中唱張國榮歌曲。

安徽衛視的主持人阿進多次模仿張國榮。

韓寒網上第一封信寫給了張國榮。

劉翔也是張國榮的粉絲。

黎明是受過張國榮提攜的。

劉嘉玲,梁朝偉多次懷念張國榮。

有林夕的地方自然會提到張國榮。

林青霞,張學友也多次提到哥哥。

林子祥,古巨基,李克勤現場演唱張國榮歌曲。

CCTV音樂頻道,北京檔案衛視和其他節目做了好多期張國榮的節目。

老梁故事匯多次講張國榮。

.......................................

凡是這些明星的粉絲,一般都會跟著尊敬張國榮,這也是為什麼喜歡梁朝偉的好多也喜歡張國榮,喜歡張國榮的好多也喜歡梅艷芳,梅艷芳與張國榮這兩個粉絲團應當是最和睦的。

(至於黑歷史,我不多評論,我覺得,過去的壞不應繼續延續下去,新生代的兩方粉絲應當化解不快,話說這樣做,倘若兩位泉下有知......)

甚至,還有一些主持人或者缺乏職業操守,或者說話不注意,被張國榮粉絲要求道歉,這也都能博取眼球。

9其他

5張國榮與梁家輝、梁朝偉的演技比較如何?

我的回應:

我認為,他們三各有特色,是三足鼎立的最好詮釋。

梁朝偉很有文藝范,得獎高手,眼睛能傳神;

梁家輝可塑性超強,萬能演員,演技絕壁高超一流,只是可惜缺乏好的機遇,沒有遇到像梁朝偉的王家衛。

張國榮可塑性相對於梁家輝稍遜一籌,但也是一流,留下許多許多的經典角色,扮虞姬簡直了,但梁家輝《東成西就》扮女人也給滿分。三位都是英雄好漢,又是朋友,實在比不來。

6張國榮與譚詠麟的地位誰更高?

我的看法:

地位綜合性來看,張國榮更高。

歌壇成就,伯仲之間,用曾志偉的話說,兩位都是super super star,真正的大哥大。若是比獎項,譚詠麟得獎更多、更快(這與其出道早也有關),若論演唱會臨場表現力和舞台魅力,張國榮略勝一籌。如果非要說譚張爭霸,究竟誰贏了,那還是譚詠麟。

但在音樂方面,張國榮突破得要多一點,風格前衛大膽一點,音樂才華方面要多一點,舞台藝術、譜曲和MV等等。(不展開了)

影壇成就,張國榮高。這個不用討論,不過譚詠麟也是拿了金馬獎的。


其實吧,有很多人說張國榮這麼紅就是被粉絲們、腦殘粉們吵起來的,捧起來的,要說起來,還真不是,大部分榮迷在紀念張國榮的時候,還是蠻有素質的,並沒有破壞社會正常秩序。


我看很大一部分反而是被一些反對張國榮的人吵起來的,他們不斷在知乎上提問,哎呀,為什麼張國榮….?為什麼張國榮….?為什麼張國榮…?


即便明明已有人提問過了相同或者相似的問題,他們還是再問一番。知乎是分享知識和經驗看法的地方呀,人又多,魚龍混雜,你問了,自然就會有人給你回答啊。這麼一弄,張國榮的被關注度不是越刷越多麼?


若干年後,你的後代問你,為啥張國榮現在會這麼紅,你說,哎,不都是張國榮粉絲吵的么,您看,您雖然不是張國榮粉絲,這事您不也有份么?沒有功勞,也有打字提問的苦勞啊。(看題主改了好幾次問題描述,態度大變,也是蠻難得的。)


這個問題怎麼出現了這麼多惡意言論,紀念與否本來就是個人的自發行為,指責的立場在哪裡?一邊討厭七大姑八大姨多管閑事,一邊又要學人家的做派。

—————————————————————————

能不能別亂貼標籤,能不能就事論事!

「四月一有大量路人紀念張國榮」就一定要上綱上線到「紀念張國榮的人都在跟風」的地步?他的跟風黑那麼多怎麼就不說了?

我夏天感謝一下空調之父威利斯·開利我還要研究一下他的著作才有發言權是吧。在祭日紀念一個眾人評價非常高,自己印象又不錯的人不是挺正常的事么。許多人都是看著張國榮的《倩女幽魂》長大的,現在不過紀念一下對不起誰了要被這麼批判。

許多路人不過順手發個說說,用的還是自己的網,就要被扣上腦殘跟風的帽子真冤枉呀。你就沒跟風吃過東西,買過東西。動不動就亂扣「跟風、腦殘、裝逼」帽子的人是在自我介紹么?看見人家紀念下張國榮語氣能酸出外太空,不知道在裝什麼大頭蒜。


這麼喜歡貼標籤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你大腦也挺簡單的。

看了贊數很高的王鑫宇和蘇沉船的答案,這種惡意吐槽式的回答就是受歡迎,一口一個腦殘粉跟風的標籤貼過來。

事實是任何一個複雜現象都不能被一種心理簡單概括。貼標籤的話我也會說:

為什麼有人黑張國榮—盲目跟風黑和想博關注
還有的是被一些盲目跟風的人或者是不理智的榮迷打擾了。
有的是接受不了張國榮的藝術理念,
有的是與他的偶像有衝突。
原因非常多,不是一個標籤能形容的。

紀念張國榮的原因,有粉絲自發紀念,路人粉懷念,營銷號煽情,盲目跟風的人發聲,同樣很難被標籤化。

有真誠的粉絲數十年如一日地延續張國榮,red mission每年以張國榮的名義募捐善款,這本來就是他實力的一種證明,想了解的就去了解,不想了解就關注自己喜歡的事物去不就行了。屏蔽方法都幫你匯總好了還想怎樣。

張嘴批判一個人很容易,堅守對一個人的感情卻很難,有些人就喜歡把無知和刻薄當幽默。

某些跟風粉固然煩人,但總歸還是比「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腦殘黑好一些,前者終究是個人自由,後者卻是要把有關無關的人全部噁心一遍才算夠。還有因為覺得「哥哥」的稱呼太過膩歪開黑的,真的是管得寬呀,人家叫什麼還得經過你同意才行,真的是四海之內皆你家了,與網易噴子有何分別。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是要出來刷刷存在感才行,張國榮話題能這麼熱也多虧了你們。


恕我直言,大部分真心紀念張國榮的人並不會有所謂的優越感,反倒是一些不了解狀況的跟風黑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我不知道這種優越感從何而來。突然有不相干的人跳出來把你鄙視一番,而你並未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真的讓人怒極反笑了。

—————————————————————————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我會懷念張國榮。

因為他的電影和音樂陪我度過了很多時光。我不喜歡虛無縹緲的人,但張國榮是我第一個應該也是最後一個放在心底的偶像明星。

想到他我的心情就變得好好,能夠學會欣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不是嫉妒和刻薄相待。

他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成為我前進的動力之一,雖然伴隨著很多不開心的事情,但他帶給我的快樂遠遠多過痛苦。


我不想反駁王鑫宇或者蘇沉船。
因為我真是怕了你們了,你們這樣偏激的批判否定和偽榮迷跟風粉絲是我最怕的兩種人,前者引起所謂共鳴(找存在感),後者引發集體反感(過分刻奇)。二者真是異曲同工…妙啊。
以後我不會再回答這類問題。

我將分成幾個部分來回答:闢謠,關於真實的張國榮先生,他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以及我們該如何紀念?

我這只是個科普貼,只是個科普貼,科普貼。
希望你們能了解,他是個全心熱愛藝術的人,是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是一個明白瀟洒的人,更是一個樂觀幽默的人,他不屬於他任何一個角色,他只是他自己。

闢謠部分:
1、Q:為什麼要稱呼他為哥哥?
A:最先傳出來應該是劇組,因為他很照顧大家,可信度大約八九。但是,請注意到他是粵語地區的人,在粵語地區的哥哥,哪怕是母親都可以這麼叫自己的孩子,可見頻繁使用的程度和含義廣泛。沒大部分人想的那般矯情噁心,這不應該成為你們攻擊榮迷反對張先生的理由。他自己的話講:我更希望你們叫我gorgor(哥哥),因為有親切感。 他這話,是說給愛他的人的,反之,你可以不理會,我想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

2、Q: 他太脆弱了,不尊重生命,否則為什麼會跳樓呢?
A:首先,你需要明白生理抑鬱症,它是生理上的,如同癌症,不是說你健康飲食合理生活就能避免的,同理,這個病不是你們給他貼標籤的理由。再來,通過他的行程安排,你會發現他的自殺是沒有計劃的,他仍舊將自己生活排的滿當,積極去治療。但他有預感,這體現在他後事的安排上。他在應對死亡上已經作出了足夠的穩重和細心,這是他的性格元素之一。

3、Q:他的性取向?他和唐先生的感情到底怎麼樣?
A:他對於這個問題做出過回應,他認為他是雙性戀。或許我們可以用金枝玉葉中的台詞來做最好的詮釋:不管是男是女,我只知道我鐘意的人是你。而關於他和唐先生的愛情,微博上鋪天蓋地的轟炸讓很多人嗤之以鼻,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事實並無太大出入,除了文字過份華麗。他們的感情的確是個奇蹟,在一個包容性不強的時代和地區里,他們做到了讓香港人票選他們為世紀情侶的盛況,為這個群體帶來了人們正視和尊重的目光。

4、A:他是不是特別憂鬱敏感而且不男不女?
Q:這個問題,我特別選用了很尖銳的辭彙,不男不女是某些人的攻擊點,可真實的張國榮先生,誰又清楚呢,對嗎?某些答主也說了粉絲不了解真正的他。我們作為粉絲,抓住的細枝末節,拼湊起來的他,沒有絲毫這點。"你眼光只接觸我側面。"這句歌詞是他的真實寫照。


All about Leslie Cheung:
真實?我想說真實的他?估計在很多人眼裡是個笑談。
所以,我不打算說真實的他,我說說真實的側面的單一的他們。包括缺點。

1、幽默:其實這點是最重要的。他的外號其實是張猴子(多動症啊簡直,在採訪時經常不穿襪子盤腿就坐上去了,數學還不好,二八十八都說的出來)以及粗口小霸王,會說萌萌的國語還會在演唱會上吐槽拍胭脂扣吞鴉片那段吃的是麥芽糖混朱古力。他一直用樂觀的方式(會講小黃段子算嗎…)來跟小夥伴們相處,請愉快的吃下安利吧:拉闊演唱會。

2、顏值高:對於這點,無人否認的同時,居然還會被人拎出來批評。(對於沒有人紀念羅文我很憤怒,因為他沒有張國榮好看嗎?)這大致是某人的觀點之一。好了,讓我們先明白明星藝人這個群體,他們要是長得不好看,實在是沒有說服力讓人們去寵愛去喜歡,出現在鏡頭裡,一張美麗的面孔自然會吸引人,關鍵在於,擁有這個優勢的同時,能否不迷失自己呢?否則為什麼會有偶像派和演技派?這位答主的憤怒來的出乎我意料,人要公平,羅文是實力派,張國榮是實力派加偶像派,何以憤怒?

3、忍功一流,氣度絕佳:
香港基本上有句俗語了,大致是張國榮也要熬八年。基本上除非資深粉絲,那些只知道批判批判批判的人是不會知道看似一帆風順的張先生都經歷過什麼鬼。帽子飛下去慶賀,然後被人扔回來,被人打電話到家裡來讓他多讀書,不要出去丟臉,好不容易拿個獎,主持人笑著說:剎那的光輝不代表永恆。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譚張爭霸被譚粉送冥紙了。好啦,我沒有在打抱不平,以上需要報道視頻資料等驗明真假的可以找我。
他的氣度如何真的可以體現在大家怎麼對他,頭一年的紀念你可以說是噱頭,第十年呢?我指的不是媒體,是那些同樣地位超然的人:張學友,梁朝偉,梁家輝…他們沒有必要去迎合媒體吧?當然,我這些話仍舊會有人嗤之以鼻,我只希望那些有理智的人多多理解。

4、隨心所欲,不逾矩
關於張先生的敢說敢做,我如果又列出來一堆證據,估計有人又要說粉絲通過些細枝末節在那裡意淫,我就大致說說我手頭有證據資料的,不相信的可以私信我:(霸王別姬慶功宴上有家暴傾向的男人,因為他妻子跟哥哥共事,所以張國榮是直接拍了桌子警告對方不要再做這種事。在演唱會上吐槽向華強。關於熱情演唱會後的一系列採訪。為劉嘉玲事件挺身。還有太多)但最出名的莫過於他和唐先生的公開,但他真的極有分寸,他用的詞是摯愛。他就是這樣一直踏在大家的接受底線上,一步歩推進。他的轉變從九七演唱會開始,一直到熱情,他永遠都是看起來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做什麼,但只要深思,我相信你們會明白他有多宏大的構思。他沒有越過那條規矩,而是不斷的讓這個規矩為他改變。讓人們去接受一些嶄新的東西,去看到更多變的藝術形式,一步步潛移默化,而非一口氣。我說不太清楚,但這就是他影響力會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

5、真
我從來不覺得他是世俗意義上的善良真誠,而是一種經歷過不少痛苦艱辛黑暗過後選擇的行為。很可惜的是,現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是個傻白甜,又憂鬱又美麗,還單純善良,跟童話故事似的。可這也不是某些人攻擊的理由吧。
好了,關於真,我講個事,我參加紀念活動時候,我旁邊的女生對朋友說:「你快看他,笑得多可愛啊。」只見熒幕上的張先生笑得露出大門牙,眼睛亮閃,眉目疏朗。對,中國人講究什麼?相由心生啊,我特別想去看看那些除了嘲諷就是抖機靈的人長什麼樣子呢。
他一直都這麼坦蕩蕩的。
可以直接說:「只有我才配的起半島這麼(形容詞我忘了)的建築吧"」
「我覺得有些很有才華的演員不應該去好萊塢接那些爛片」
「我花了兩個小時接受你們的採訪,結果你們寫出的內容跟我講的東西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為什麼要浪費這兩個小時跟你談我的理念!你知道我這兩個小時能賺多少錢嗎?」
「到了世界末日,我想跟王菲,嘉玲打麻將,如果再胡個大三元就好了」
「你們賺錢也不容易,拍吧。」(這是對狗仔啊!!我忘記原話了,這是大概意思。)

當然!還有星空下的傾情,燃爆了的一段話
(1997年)張國榮:我想是這麼多年的經驗啦,就是浸了那麼多年了啦.還有是現在看東西的方法和以前不同,以前就真的是奔波勞碌為了賺錢,現在就是為了自己的名氣,怎樣去保持我自己的名氣,就是要give your heart out,拿你的心出來,去做好一樣東西.所以為什麼我現在可以在那個舞台上面穿高跟鞋或者什麼,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博出位,那你來做啊,你做不做得到?男女不分在舞台上面,兩個半鐘頭罷了,你做啊!你明不明白啊?或者說做電影,你做程蝶衣給我看下!或者你做其他的那些角色,你做爛仔給我看啊!你做三級片不齷齪啊!我覺得,其實你對這個藝術有沒有誠意,人家一看就知道了,你騙不了人家的。

最後,安利一個節目:今夜不設防。大可看看什麼叫瀟洒,什麼叫氣度非凡。

6、上進心
張先生的上進心…我有時候真的覺得可怕,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逝世,我想他導演的電影作品偷心應該會得到萬眾矚目。
作曲,作詞,封面設計(《慶》這本寫真集的封面由他設計,拿過一個銅獎,可以百度),參加過青少年羽毛球大賽(登了報紙被扒出來了…),做過導演,拍過中國第一本男明星寫真集,當過中國第一個柏林電影節評委,在香港中文大學做過演講,還搞收藏(這個是在一個節目上被爆料的,他和中國收藏界很牛逼的一個人關係很好,貌似姓馬,我記不清,請指正。)
他和文人關係都很好,比如倪匡,亦舒,李碧華,黃霑,洛楓教授等,我也聽過他一些英文訪談,很舒服,很自然。

7、我不談他的責任心和才華了,此乃公認。
但他打破自己偶像包袱和身價的勇氣,我需要再提提。九七年後,香港電影低潮,電影從業者弄了一個活動,希望大牌明星能去捧捧新人導演,重振香港市場,他們找了很多人,包括梁朝偉那個級別的,自然也少不了哥哥。但預計拍攝的片子只有一部完成了,就是流星語,哥哥一元片酬接的。我不想惡意揣測其他演員為什麼不接,可能多多少少也受著限制,並非本意。

呃,說好談談缺點,非常抱歉我暫時想不到…我本來想說關於他過分要求完美,可仔細想想也不算缺點吧。多多指教,我作為粉絲可能難看到他的缺點。

我還想說太多他的側面,可這就有追捧的嫌疑了(已經是追捧了好嗎!)暫時就這樣了。

點解偏偏系他嚟嘎?
讓我們進入下一環節:張國榮先生的影響力
1、逆反和跨界的魅力
在遙遠的七十年代末,張先生留著披頭士那樣的中長發「榮歸故里」,作為英國利茲大學的大一新生,因為父親中風的原因返回香港,幾乎在後期代替父親撐起整個家族的開支。他的起點是一個歌唱比賽,以及開始接電視劇電影,演過不羈浪子,混混小子,不良少年,叛逆青年…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納悶,為什麼他就這麼不招人待見呢?連個好角色都不給。
原因太簡單,在西裝革履的年代裡他就敢穿著背心牛仔褲登台,唱著英文歌,揮灑著生怕別人不知道的青春(這應該算缺點了…他早期真的有點狂而且倔強,非要爭口氣,而且屬於享受型消費,雖然吃的起苦,但有點錢就去換好一點的房子住,還要布置的特別好,這和他後期的搬家簡直"交相輝映"了,特別愛折騰房子,雖然也有狗仔的因素,不過看得出他對家的重視程度。)人們對於他的行為看不慣很正常,但這種形象為他贏得了青少年的心,而隨著年代,這些青少年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後話。
他的早期是形象叛逆,我將以九三年霸王別姬為截點,是他後期的精神逆反。
拍攝這部電影他收穫的更多是反對,從拍攝之前就有人來勸阻,上映後一片好評的背後謠言四起,我想大家都能猜出來這個謠言。他是個明白人,這些後果絕對是他想得到的,可他更知道他需要的不只是那些,否則也不會八九年巔峰告別。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他是毛遂自薦的。
這簡直是不走尋常路的節奏了,很快他打破了他的諾言(這算缺點嗎?哈哈,說好了告別…不過他自己也說不唱歌太難受了)出了唱片寵愛,被喻為救市之作。他的逆反形象開始出現一個高峰值,如果說早期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配上一個勁舞勁歌巨星是八九十年代的標配,那麼他如今的霸王別姬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阿飛正傳配上《紅》《陪你倒數》《大熱》等簡直就是未來模式。在如今也能繼續收粉,比如我。
而看看他在最後,重心應該在歌唱事業上。跨越九七演唱會的黑色浴袍《偷情》,踩高跟探戈的《紅》,一身正裝風度翩翩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他在背心牛仔褲風行的時候又穿回了西裝革履。
熱情演唱會的顛覆創作,我無言以對,一旦接受了天使到魔鬼的長髮設定,也覺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後期他所受最大創傷,也來自於這個演唱會,詳情百度,簡直四面受敵,前虎後狼的程度,包括黎小田也表示了不喜歡。
這也就是他理念思想終於越過了時代的代表了,他敢直接與這個時代對抗上了,敢逆流而上了,他幾乎是賭博,賭上他近三十年的名聲。收穫的又是什麼呢,如果不是外國媒體讚揚讚美讓香港媒體見風使舵改了口風,可能他會收到更多誤解。
何以我們國家藝術家的成就還需要外國人的捍衛?當有些人輕蔑的稱他為戲子,不要忘了他是杜莎夫人蠟像館偉人展廳的,也不要忘了他被收錄進辭海和各國百科全書。他的成就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一定是值得尊重的。
關於跨界,他的跨界是那個年代明星的必備,要會唱歌,還要會演戲,可他又是不同的,除了都做到巔峰,他還會唱粵劇…任白(白雪仙和任劍輝)二位先生跟張同學的關係可不是一般的好,任先生的十周年就是哥哥和汪明荃搭檔唱的帝女花(再次安利)。他還會拍電影啊!!!我至今耿耿於懷的就是那部偷心,陣容之豪華,準備之認真我簡直嘔血了居然沒拍成。
他的缺點其實出來了,過於認真和倔強,甚至會因為追求完美而被困住。這部電影大可以自己投錢,可他偏偏要去找其他投資人。
「我希望大家能認可。」
又不喜歡香港投資方
「一點都不談電影只談錢。」
最後計劃破產了,也一直煩悶,自尊心又強,什麼都不給別人講。
我其實有時候會惱他一點都不變通,又偷偷的羨慕他這份莫名的天真,總的來說他很像個孩子,讓人一邊嘆氣,一邊樂意掏出兜里所有的糖果給他。巨星跨界做巨嬰什麼的…也是香港人特殊的寵愛吧,聽起來肉麻,但香港對他真的是不一樣的。
哈,又扯遠了。
他的跨界,還存在於精神上的。可惜我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我只能自己揣測一番,就不說了,感覺跟前面內容會有重複。
通過他後期的講話,可以知道他自己是不太喜歡早期的歌曲的,他喜歡民謠,還會唱搖滾,八十年代跟崔健碰過頭,喜歡David Bowie,喜歡莎翁,能背誦其中名篇。他是個傳統居家的男人,後期性格隨和,大氣,禮貌,而且風度翩翩,可他確實具備著過於細膩和偏女性化的性格特徵,而明明是男人的臉,卻讓人覺得很美也是奇怪的點。這讓我想到了初生的孩童,還分不出特別明顯性別時候的樣子。但仔細想想,男女的性格標籤到底是給我們成長的指明還是束縛我們自己發展的枷鎖?男人味就是不拘小節,女人味就是柔軟細膩嗎?好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定義性別?leslie想必思考的更多,而他自己也有答案,身踐力行的希望打破一個束縛。做自己就好。人這一生,做自己比什麼都難,他教會的不是讓我找個借口隨心所欲,而是真實的正視自己,尊重的正視他人。

「上帝造人是公平的,不分男女,不分種族,不分黑人、白人,有些人喜歡貓,有些人喜歡狗,有些人喜歡一些特別的人,這樣他們才會開心,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成全他們……只要他們開心,其他人無權過問!(台下觀眾馬上大喊:成全你!) 」——2000年香港熱情演唱會

2、不斷的突破和不斷刷新的粉絲群體
跨越九七演唱會的高跟鞋幾乎讓粉絲內部分裂重組了一遍,當然,此時的大佬們還沉浸在儂本多情,沉默是金,當年情,倩女幽魂里不可自拔。
我們可以將他龐大的粉絲團體分為兩個板塊,或者四個部分。
第一板塊是高知分子和名人,代表人物為洛楓,的灰,史航,華少,汪涵,古巨基,莫文蔚,薛凱琪等人(我知道還有…)第二板塊是普通人,比如我。
第一部分為早期金曲籠絡的粉絲,這些人可能無法接受後期形象,多為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士。第二部分為更偏愛電影的粉絲。第三部分為後期歌迷或者從始至終的歌影迷。第四部分是後榮迷。
我為什麼要粗略的說一下粉絲群體?因為這決定著他的影響力。範圍廣,跨度大。這間接的給提供了宣傳他的機會,比如長春萬達的總經理…他連續在四月一這天布置紀念活動,接受採訪時承認自己是榮迷。在比如最近爆火的足記,最初也是榮迷內部在用…因為創始人就是個榮迷。比如古巨基參加我是歌手,不出意料的演唱了他的歌,出乎意料的還有一首左右手出現了。
為何他的粉絲能做到跨度這麼大和範圍這麼廣?和他自己的突破是分不開的,對比他的前期後期,相信有些人會含著淚:這特么是一個人嗎?
我在此就不多說,給你們安利一下槍王和戀戰沖繩兩部電影,見見不一樣的張國榮。歌曲的話見仁見智好了,我這種腦殘粉覺得都好聽。
而後榮迷的出現,我認為是必然的。因為他的成就沒有脫離這個時代太遠,又趕上了網路飛速發展,我們得以重溫音容笑貌。雖然也算是英年早逝,但他已經度過了三個時間點,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兩千年,藝術生命不算短暫,有詳盡的發展過程和真實的轉折點。更重要的是,他是超前的,那些作品是不落伍的,尤其在如今讓人失望的藝術作品裡,顯得彌足珍貴。

3、與眾不同(可忽略的一些八卦)
一個人的組成成分是複雜的,而張國榮的複雜程度讓人嘆為觀止。
首先是他的家世,祖父為廣東的地主,父親為香港著名裁縫張活海,大姐是張綠萍,姐夫為麥法誠(前港英政府運輸司),親戚還有潘宗光(前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等。在七十年代末期明星的地位還不高,成為明星的人也多是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像阿梅啊劉德華啊都是這樣。有這樣家世的人為什麼會進娛樂圈?以及他和唐先生的感情,他的乾媽張玉麟夫人,和葉大鷹的關係,拍紅色戀人時總理的女兒進了劇組,演唱會上調侃向華強。網間流傳的合照,他和澳門當時的特首,澳門賭王等人坐著,其他人站在身後。哎,八卦這玩意雖然總讓人覺得不恥,但又不得不說是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好渠道。
再來,他的一舉一動,巔峰時期做出了告別,又有跨越九七和熱情演唱會構成了突破史,他總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舉動,總會有讓人一探究竟的好奇。他因為不滿拉闊演唱會的效,於是把版權買下來,直到去世十周年才被放出來。他也曾拍過三級片,也不避諱,大大咧咧講清楚"被騙了"。怒罵過無良媒體,還拿出照相機與狗仔隊直面互相拍照,也勇敢的簽過唐先生的手瀟洒轉身離去,第二天澄清的卻是「我手上拿著的不是香煙,是門票」(此時他剛被選上禁煙大使)。他深夜安慰過在路邊哭的陌生人,還留了電話,那人在他去世後打電話給電台,哭著說「求你們別再中傷他了」,我聽過這段音頻,可以搜的到。
我們喜歡上的張國榮,都不是單一的他,而是有血有肉,真實的他。越了解越愛,越愛越了解。

4、與香港與時代密不可分
講真,無論哪個明星去世,以任何一種方式去世,都不會再複製他的盛況,這不單單是影響力實力的問題,而是一種奇蹟。
他的音樂就是港樂發展的歷史,他的電影就是港片的發展的縮影,回顧那三十年你會發現他無處不在。乃至工業,他父親正是生產流水化模式化的受害者,甚至政治,我們或許還可以津津樂道他祖父的文革經歷,他家族裡在香港的政治地位。他的愛情,就是香港一步步開放平等的變遷。他從13歲在英國生活,接觸著兩種文化,如同那時候的香港。他的死亡,在非典時期,人心惶惶,港片一日不如一日,港樂再也沒有那樣的空前盛世。沒人會在意愚人節是個什麼日子,但是有人會覺得那一天是香港時代正式謝幕的標誌。
直到此時,我都毫不了解那些認為他無足輕重,僅僅用明星藝人來定義他的人都是什麼心態,他的確就是這麼牛逼,越了解越震驚,對他而言保持名聲不是特別困難的事,他那張臉甚至就夠了,可他不滿足。
他有著野心,雄心,才華,更重要的是勇氣,他能捨棄八十年代呼風喚雨的地位,換成你,換成我,做得到嗎?就目前我所知,已經有張國榮藝術研究會成立了,並且感謝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洛楓用了五年寫出一本專業性強純學術研究的作品《禁色的蝴蝶》。
我不是神話他,但天時地利人和讓他佔盡了,有時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我們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想念他,我等待著更多後榮迷出現,並且繼續張國榮。
但是有一點現實我必須得說,哥哥仍是佔了明星文化太過深入人心太大眾的便宜,所以比很多做出貢獻但影響力小眾的人更容易得到人們深切懷念。很多人會不滿,認為他只是一個演員歌手,憑什麼被國家選為文化偶像,跟魯迅他們出現在一個榜單上。我認為這個見仁見智,我又不能進你的腦子裡告訴你:電影何以不是藝術?流行音樂為何不能成為文化?張先生的確是藝術家,但他的貢獻比不上那些人,榮迷都承認。但他已經做到他這個領悟的佼佼者,配得上任何榮譽,不存在過譽。(媒體紀念的配詞實在太弱化他個人魅力,無力吐槽,除了霸王別姬這些人還知道什麼?紀念也不走走心。)我說的有點混亂,歡迎指正。


最後,finally
我們該如何紀念張國榮,如何繼續張國榮?很多人覺的十周年是個轉點,他將被人們忘卻,可網路的鋪天蓋地又讓有些人開始了解他,開始愛上他。我們會否迎來第二十年?當榮迷的組成只剩下後榮迷的時候,這樣浩大的紀念場面還會存在嗎?而年復一年的微博效應利弊各半,我們也能看到不太友好過分偏激的話出現,這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他的形象被媒體過分單一化軟弱化,幾乎讓粉絲操碎了心,但從03年的荒謬言論到如今的狀況,我們還是能看到主流媒體長了腦子了,很好。那這些言論是如何變遷的呢?

我不是特別想回憶03年媒體的無恥言論,雖然我沒經歷過,可僅僅靠以前榮迷保留下的報道事實就感覺難受,更何況親身經歷過的人呢?當我們沒法再擁有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令自己別忘記。

1、
張先生雖然對內地市場沒有像後來陳奕迅他們那樣視為重心,但在港樂港片最頂峰的時期,他還是"被"來內地了。這點也比較好理解,當時香港沒有回歸,內地除了那些省會外也是消息閉塞(85年左右),他自己又特別熱愛香港(其實也特別愛中國傳統文化,在演唱會上唱訪英台什麼的,國語也是同期明星裡面說的最好的,我一度懷疑到現在也是最好的…),所以能在最早期接觸他的榮迷,一般經濟條件不是很差,文化程度也不會特別低。而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內地正在飛速發展,香港四大天王進入內地,這也成了很多人不解的原因「張國榮名氣真心不大,我都沒聽說過他。」
哈,這時候張某人已經自己退休去加拿大度假了…四大天王就是這個時候被推上來填補他空缺的。
然後,最不巧的來了,他正式進入內地的影片就是《霸王別姬》,媒體啊…就開始用人戲不分,雌雄難辨balabala的形容他。然後性取向也成了噱頭,包括我媽,提起他那時候的新聞,也多是圍繞這個問題。可惜我沒想到這一說就是二十年陰魂不散。

2、
這個言論為何會愈演愈烈呢,主要是沒有前期新聞的鋪墊(八十年代勁歌熱舞金曲小天王的形象根本在內地毫無存在感),一切太突如其來,加上他自己又"任性",去拍家有喜事92的時候偏要選擇有挑戰難度的常騷,我對這個角色簡直這輩子都忘不了。他雖然沒有公開支持同性愛,但從他的言論和選擇上可以看出他其實在努力扭轉人們對這個群體的偏見
「我認為他演的方式其實在扭曲同性戀這個群體。」(對曾志偉演的一些過份滑稽的同性角色)

春光乍泄我就不吐槽什麼了,梁家輝直接說「我認為這是對leslie的剝削。」好好體會一下剝削這個意思吧。
如果他完成了演員到導演的轉型,可能不會如此受制於媒體,可問題就在於他沒有完成就離世了,而且在他人生還處於巔峰狀態,年齡也是正值勝年,離開的方式是跳樓死亡。於是媒體拚命抓住兩個點:自殺,同性愛。
更有甚者,再次日報紙上強調他的自殺有多不負責任多軟弱無能,並刊登出:因為他的自殺,香港自殺率上升。
恭喜你們,打開了不要臉的新世界大門。
死因只有各位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香港媒體如蘋果,壹媒體我以為已經過分了,沒想到台灣那邊直接說「死因為艾滋。」(李敖你可以去吃屎了)
我在此澄清:屍體如果沒有通過檢查是不允許火葬的,既然哥哥有骨灰,就代表他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齷齪。

03年是多事之年,年末阿梅病逝,只因為死因不同,於是哥哥再次被拎出來對比,很快阿梅評為香港的女兒,兩方歌迷混戰不斷,不知兩位好朋友如果知道這樣的局面會作何感想。

04年,天涯論壇爆發混戰,真是感謝內地媒體了,言論一邊倒的集中在同性戀和自殺疑雲,噴子橫行,我看過那些截圖真心感覺現在微博上的段數太低,那叫一個喪心病狂令人髮指,擔的起道德鞭屍的"威名",有些人會好奇榮迷為何會如此團結如此長情,除了哥哥自己優秀掙氣,也有被逼的份,如果我們不為他澄清,為他辯解,為他站出來,他怎麼說的清?逝去的人怎麼說話?
老子心疼啊!想起來都難受!
我知道非榮迷很難理解這種感情,我的目的也很簡單,我想讓你們知道,他現在被紀念的多瘋狂,在當初他就有被詆毀的多慘烈。我不敢誇大,但中國抑鬱症和同性愛的推力一定有他的功勞在。

3、
後榮迷的出現可能有天涯論壇吵得太慘烈的功勞,網易紅版,榮光無限,以及張國榮藝術研究會等付出太多,那些珍貴的資料也多由他們保存,然後,人們會發現,張國榮還真可以作為藝術去研究啊?其實就從這點,他已經甩了有些人八條街了。不是榮吹,多謝去看看《禁色的蝴蝶》。
作為一個後榮迷,我深刻的明白一個人的魅力有多麼龐大,讓喜愛可以跨越時間,隔著屏幕感受到無盡的魅力所在。非言說可意會,懇請那些無法理解的人多多了解再來怒罵再來不解好嗎?你們這樣是無法刷存在感的,也不能證明你有多別具一格,更不能證明你比他牛逼,不是嗎?
我永遠不會去隨意批判一個比我站得高的人,如果我真的不認可,我會等我有話語權再去說,原因很簡單,你在這bb人家根本看不見,還有一堆粉絲拿證據給你看,別啪啪啪打臉好嗎?
此處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榮迷素質,我素質不高,高中生水平,可惜有些答主是不是還在上小學呢?

4、
今年的紀念活動,大致可以看到以後的發展狀況了。
①正規的音樂廳演奏和Hi Fi黑膠鑒賞,正式的展覽和專門的紀念影展終於辦的起來了。
②全國各地的榮迷會趨向正規化,網站也在不斷維護,俱樂部貼吧等也在擴充完善。主力軍增添的各大高校的榮迷,感謝他們辦了校內影展,真是好兆頭。
③主流媒體的發聲,紀念節目的精心製作,看的出關於張國榮,各位傳媒終於不停留在八卦上了,能認認真真的明白他經久不衰的價值,感謝北京衛視檔案節目,以及 cctv突破性的放了跨越九七《紅》。

5、(非常對不起,下一段是我發脾氣的結果,答案至此已經完結)
不良輿論永遠都不會消失,因為這個社會的戾氣不會消失,不是嗎?
四月一就是他祭日,你們居然跋扈到讓我們放棄紀念的自由權利,只是因為偽粉絲營銷號騷擾你們一天,甚至幾分鐘。你們在這裡任意發泄,不顧他人感受,還認為真粉也同樣垃圾,同樣應該擔負責任,連帶侮辱一個過世的人。真是好國人,好口德,好意思。批判我們什麼都不了解,帶著臆想居然站在了道德高點,為了你們自己就可以想到人權想到騷擾,這個時候的你們真是洋洋得意,出其團結。
互不相欠,記住這句話。
年復一年的紀念,年復一年的指責和不解,很多人樂於逞口舌之快,作為粉絲真的沒辦法,我又不能不讓你說話對吧?所以,你們也將無法阻止我們,要知道,真正惹你們反感的是公共媒體是營銷號,他們的順手一轉(內容又雷同,又招人反感,男生會討厭人戲不分陰柔等辭彙我完全理解,但他本人是絕不這樣的,哎,說多了又累),讓關注大量營銷號的人開始惱怒了。但像我們這些榮迷,微博里互相關注的也是榮迷,難聽點說,我們就算刷屏也干你屁事?你根本看不到。
別開嘴炮亂轟行嗎?
我們也怕了你們了,又不是像某些粉絲一天到晚刷屏,這你都忍無可忍恨不得開嘲諷技能一竿子把一輪船的人打死?那估計你這一年都過得不痛快吧?每年就這兩次居然能引起這麼大的爭議,哭笑不得,感謝你們的消費,他將永遠站在風口浪尖上享受人們的爭議。我會不舍,我會心疼,但這是繼續張國榮的另一途徑,我不希望他被人們遺忘,但我更希望人們了解真實的他。
他是值得被紀念的,拋開情懷的幌子,他也是足夠牛逼的,謝謝。

最後,我再沒素質一次:
我是叫不醒裝睡的人,你不醒,成,您睡著吧,每年氣的跳腳,做夢也在噴。知道蘇軾那故事嗎?心裡頭裝的是什麼,看東西就是什麼德行。我年輕的時候跟你們一樣,現在想想真可憐呢。
你們自己難得被感動,於是以為世界都無比冷漠。批判別人先反省自己ok?當你們怒氣沖沖說榮迷刷屏不顧你們感受,好像你們肆意語氣不屑就是顧著我們感受似的?
相互的,我謝謝你們了。被影響了,專門開個問題罵人去,記得找好罵的對象,別連累我們,再重申一遍,榮迷內部四月一刷頂多為了話題,根本輪不到你們看見,話題不點開你們更看不見。不過就你們這可怕的態度,估計也沒榮迷小夥伴吧?
少關注「跟風」營銷號,少跟「跟風」小夥伴來往,保管你們六根清凈,自己選的朋友自己關注的微博,跪著也得看完啊!是這個道理嗎?難怪被氣的這麼狠,合著個個都是強迫症啊?莫非你的那群小夥伴這一天除了這個就不發別的動態了?就你們倒霉,每年飽受摧殘,我還真是納悶我沒成為粉絲之前怎麼一點都沒發現這些紀念活動?十周年我都不知道呢。你們還真是太倒霉了,每年死盯著死盯著,累不累?
最後,這個問題是什麼?是懷念張國榮啊,你來這裝什麼逼啊!找認同感啊?我們國家最不缺的就是刻奇刻奇刻奇刻奇刻奇刻奇。


首先回答:會
不請自來,開始沒有想過要回答這個問題,但看到知乎一些所謂的「大神」和下面某些稱讚其「理性」的評論,十分氣不過,衝動之下,寫了這篇回答。
我文筆很差,說不出什麼令人折服的高逼格的話來讓大家路人轉粉,讓大家就此信服張國榮先生是值得被懷念這麼多年的。
我看到有很多回答中說00後90後等在張國榮先生逝世之後才開始喜愛和懷念張國榮先生的人們是為了跟風,為了提升逼格,為了裝高深。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言論,是什麼讓你們感覺00後90後是在跟風?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這種信仰也許是一個教派,也許是一個人,甚至可能是一個故事,一個物件。但無一例外的,他們都在某個方面給了你鼓勵,給了你一個精神上的支持。同樣,喜愛一個明星也是如此,有的人喜歡羅文,有的人喜歡四大天王,有的人喜歡EXO,有的人喜歡唐嫣等等,每一個明星都有人喜愛,都有人為之瘋狂。當中的一些人也已經逝去,他們同樣值得被紀念,但是他們卻沒有和張國榮先生所受到的關注度一樣大,所以一些人開始不滿,他們的粉絲開始叫囂,「跳樓死才能博人眼球」「要挑好記的日子死啦」「張國榮如果不是4.1死誰會記得他祭日」甚至我前不久在一個網頁上看到過「一個變態的戲子有什麼好紀念的」這種令人訝異的粗鄙評論。逝者為大,對待已故去的人起碼要留些口德。那些認為張國榮先生已經逝去多年,不應該紀念的人,那些心懷惡意用「哥哥」這個稱呼作梗的人,說到底,不過是認為張國榮先生不值得紀念,沒有價值紀念罷了。有答主提到,「一到4.1日就被刷屏真是煩」,「刷屏」這個詞語我認為有點過了,我很喜愛張國榮先生,在4.1這天刷很多社交平台,關注了很多喜愛張國榮的官方賬戶都沒有達到刷屏的地步,這麼說是不是有點言過其實?說白了,只是因為你不喜愛他,而偏偏這麼多人用「矯情」的話語來紀念一個你不喜愛的人,所以你對張國榮先生及榮迷產生了厭惡,甚至是偏見。平日里,我在一些社交平台幾乎看不到關於張國榮先生的動態,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當紅偶像的粉絲髮表的關於他們的最新作品和寫真集,出於對張國榮先生的喜愛或者說是偏愛,我不覺得他們的演技或是歌聲比張國榮先生的更深入人心,但是我從不會妄加評論,也不會隨意揣測他們喜愛這些明星是否出於跟風的意圖。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懷疑令人委屈,令人心寒,令人憤怒。我們喜愛一個人,自然是覺得他在某方面很出彩,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所以喜愛的人也不同。我不喜歡EXO,也不喜歡TFBOYS等當紅偶像,但我尊重他們以及他們的粉絲,因為他們是通過努力才擁有這些粉絲的,他們的粉絲,同我對張國榮先生的喜愛一樣,也是深深地喜愛著這些明星的。我們紀念張國榮先生,是因為他帶給了我們「正能量」,即精神方面的支持和鼓勵,不是因為他4.1日因生理抑鬱跳樓身亡的噱頭有多麼大,是因為他給了很多人溫暖,在這天,很多明星也發文懷念,我相信並不是為了博人眼球,而是張國榮先生真的給予過他們溫暖和愛。我們紀念張國榮先生,是因為他的作品,是因為他的性格,是因為他的溫暖,但絕不是因為他的4.1日跳樓自殺有多麼神秘和離奇。不想看到關於他的消息,那麼不要點開,略過就好了,我相信這一天並沒有給你的生活造成多大困擾,請你給予張國榮先生和榮迷們尊重。這是我們感情的寄託,是我們彼此鼓勵繼續喜愛他的動力,讓我們知道,有很多共同喜愛張國榮先生的人,和我們一樣,也在支持和永遠紀念張國榮先生這條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最後感謝那些並不喜愛哥哥但卻尊重他的人,謝謝你們。
我是一名初三的學生
我是00後
我喜愛張國榮先生並不是出於跟風
我將永遠懷念他


並不理性,還望海涵。


謝邀 @張白菜

這問題有那麼複雜嗎?

我97年出生,第一次聽說Leslie是在初中,當時閨蜜(只比我大半歲)是榮迷。她和我提Leslie時我並沒太在意,直到過了五年,我高三的那個春天,被Dream school拒絕了。收拒信那天是Ivy day, 愚人節,Leslie的忌日。

那天,我看了同學發的朋友圈,他po了《當愛已成往事》。我下載了,坐在放學的公交車上,單曲循環,配著耳機里的旋律,想起自己與dream school的失約,淚如雨下。(車廂里沒什麼人)

---------------------------答主你討厭,怎麼剛剛入正題啊~------------------------------------------

我想懷念我就懷念唄,不強求其他人咯~紀念行為本身就是完全基於個人喜好的。至於懷念對象是Leslie,並沒有什麼問題,況且之前之後,唔係緊要。還有,說我跟風的人,你們不覺得跟12年風,裝12年小清新,自己都嫌累得慌嗎?有「裝x」的時間還不如多了解下Leslie,懷念就懷念,不懷念也無所謂,不想看就不看唄,誰逼你啦?

BTW,不是鹹的蛋疼的人,誰老圍著微博和朋友圈轉啊

我為《路過蜻蜓》做的蜻蜓

讓你被愛是我光榮
無論誰在引我煽情
不笑納也不必掃興

哭 我為了感動誰
笑 又為了碰著誰
看著你的眼 勾引我的淚
為何流入溝渠

不寄望會感動誰
只怕我會比你累
愛是你的愛 不吻我的嘴
又憑什麼流淚

愛是我的愛 若毫無價值
為何值得流淚

轉一段我今年回答的問題:
如何評價張國榮的一生?

Yes, Leslie, 12 years is long enough for an innocent kid to grow to a young adult, but far too short to dilute our longing for you.

Gorgor, years after, we are still fond of you: not only admire your breathtaking appearance, versatile voices and impeccable performing talent, but also cherish your caring, candor and complete dedication to your career.

I know there were lots of things you didn"t do, and lots of things we hope to make up for you,

and I"m pretty sure that it was your song melted my deepest heart,
echoed my softest memory and soothed my anxiety even in the bitterest days of college application.

我還給老哥的那首《紅蝴蝶》做過紅蝴蝶呢

兩周後final了,只好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啦~


會。
別家粉絲可以通過看自家愛豆電影電視劇,攢錢去看演唱會,接機,微博等等好多方式追星。
榮迷已經沒有機會貢獻演唱會門票,甚至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貢獻電影票。
一年就四月一和九一二兩天,為什麼連這個權利都不可以給我們?
我是榮迷,所以我會懷念。

另外@王鑫宇,你說張國榮是「小清新裝逼的圖騰」。
一看就知道你不了解榮門,真當榮哥很小清新很憂鬱嗎,真當榮迷也是一群小清新嗎。
榮門自古多咸濕聽沒聽說過啊??


我會懷念張國榮。
張國榮是極好的演員,從此再也不會有程蝶衣,不會有何寶榮,不會有寧采臣,不會有十二少。
失去了就只能懷念,但是再也回不來。
張國榮更是一個勇敢的人,了解自己簡單些,敢於面對才更難。
他沒傷過誰,害過誰,但是有太多人傷他害他。
逝者為大。
若真希望他在天堂安好,就不要再把他捲入人間的紛爭。
每年的四月一號,我都會看一部他的電影,今年我看的是《東邪西毒》
默默懷念就好。


居然有人反對別人的懷念,還講的那麼自以為有理,無非想說:你們的懷念是low,我的反懷念才是顯逼格。
雖然我自己不紀念,沒偶像他,但我支持紀念的人,因為他們做著對的事情,表達著真實的心情。
有人說那羅w也值得紀念,那劉dh當年可能更優秀。是的,有些東西是很好,可我偏偏不喜歡。我不喜歡,有錯嗎?

如果,你非要反駁這一點,當有一天,一個人真誠地告訴你「我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媽媽」的時候,你就知道你是多麼無聊。


我不會懷念,但我不會噴那些懷念的人。


看到評論區有些說95後冒出來追捧哥哥的就是意淫?是跟風? 他的作品基本上完整的保留在網路上了,前不久還找到他的電影合集種子。他的角色真的感動過我多次,我緬懷他感謝他。了解一個歌手演員通過作品不夠么?在不在同一個時代又怎樣?是否確有莎士比亞這人還存疑呢這不也不妨礙大家敬仰他嘛。
我承認因為對他多了份感情色彩,看待他的作品難免誇大,覺得他的舉手投足各種造型都是美的,這就是我真實的感性認識啊,就是打動我心。其實能讓你笑的人不少,能碰到你的點讓你哭的人太少。
每個人感動的點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向善的情感都值得尊重。

「敞開靈魂,去擁抱天真。」??


這是香港人最愛香港的理由,一個明星,竟然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幸福感,我想這是對一個明星至高無上的榮譽和讚美。

香港有理想的娛樂明星有四個:李小龍,周星馳,張國榮,黃家駒。

注意:我說的有理想是輸出了自己獨有的文化。跟其他娛樂明星有明顯的區別。

樓上的的人說不要盲目崇拜,對他們的成就輕描淡寫,說腦殘粉失去理智,我不同意。
一開始我喜歡很多香港明星,對他們毫無解析度,很膚淺的把所有香港明星都當成那種翻唱日本原曲,在華麗的舞台上跳跳舞唱唱歌的明星,隨著年齡的增長,才對這一大群明星有了辨識度。

一個明星,他一個內核,說肉麻點就是自我。大家都知道當時的香港歌手是娛樂為主,缺少原創作品,張國榮沉默是金、風再起時、夜半歌聲等31首原創歌曲,其實跟一個舞台王者談原創顯得不足輕重,沒多大意義,主要的是他演繹的歌曲從情感到演繹都推向了極致,並不是那種無病呻吟的矯情,特別是晚期歌曲歌詞:
你是明星/卻學會遠離繁華/享受清凈。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孤獨的沙漠里/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紅/像薔薇任性的結局/紅/像唇上滴血般怨毒/在晦暗裡漆黑中那個美夢/從鏡里看不到的一份陣痛/你像/紅塵掠過一樣沉重。

這些歌詞,都在他從榮華大酒店一躍跳下變成現實,他並不是無病呻吟,他真的想享受清凈,他真的在孤獨的沙漠里盛放的赤裸裸,像紅塵掠過一樣沉重。視頻封面張國榮 跨越97演唱會MV《紅》視頻
張國榮有多偉大不是我們幾個人能爭論出來的,沒有人強迫你去懷念他,但也輪到不你來扭轉他人的審美,別說黑子了,就是腦殘粉也無法完全領略張國榮的藝術造詣,


我總是相信,真正喜歡他的人,是一直把他記著的,無需刻意想起,甚至有時候不那麼願意去想起他,因為,每每想起,都覺得無比惋惜。

之所以很多人選擇在今天悼念他,唯一的答案難道不是因為今天是他的祭日么。
只想問一句,有個指引你方向,給你力量,帶給你感動的人,你在他的祭日懷念他有什麼不對?

寫了很長一段,本想反駁那些帶著侮辱性文字的回答,但想了想,罷了吧。
他不會介意的。

貼一段歌詞:

我像那銀河星星
讓你默默愛過
更讓那柔柔光輝
為你解痛楚
當你見到光明星星
請你想 想起我
當你見到星河燦爛
求你在心中記住我


我會。
我是兩年前看了他的電影,才逐漸了解他的。然後去了貼吧,看了一些他的事情,看到了有多少人在懷念他。隨後,我接近瘋狂地聽了他一首又一首歌,看了他一部又一部電影、訪談。有一段時間我感覺我的生活了充滿了他的身影,什麼事情做好了我也會想到他沒做好也會想到他。後來這種狂熱逐漸淡去,但是我還是會在平日里聽他的歌,閑來無事看看他的電影。平常時不時轉發一些關於他的微博。


但是到4.1和9.12,這一年來的思念可能真的是到達了一個頂點。看到朋友圈裡的榮迷朋友的懷念,看到大V們發的懷念文章,我也會轉發,無意中刷屏了嗎?可能確有不當吧,所以我各種社交軟體的用途我一直分得很清楚,QQ上老師朋友多我基本不發,微博上交的多是榮迷朋友,就算刷屏了我覺得在榮迷圈裡也還好。

我還很想知道跟風粉的定義是什麼?像我這樣的算嗎?
如果有一個人只是看了他一部電影,聽了他一首歌,甚至只是看了他一張照片,覺得他演技真好或是歌真好聽或者哪怕長得真帥,然後在社交軟體發文懷念,這就是跟風粉嗎?


這是我第一次在這裡回答問題,還怪激動呢~
首先,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我會紀念張國榮。昨天先是獨自一人重溫電影,然後參加了紀念活動,不悲傷,很溫馨。我為什麼會紀念呢,因為我喜歡他,而且程度不淺,自然而然的會懷念。
接下來,我還想說一下對紀念張國榮先生這一話題的看法。
1.對於會紀念的人,雖然都是喜歡這個人,但是喜歡的方式不一樣,這裡簡單分為高調和低調兩種。高調的,不論在QQ,微博還是微信,可能都會發表或者轉載一些相關動態。他們應該也不光在這件事情上高調,對於生活中其他的事應該也挺高調,這就是他們習慣了的方式。低調的,可能平常日子裡想著,不會特定的在某一天幹啥,也可能會在一些特殊的日子紀念,但是不會表現在公共網路空間里。但是,不應該因為方式的不同,就對喜歡的等級分個高下吧。
2.對於不會紀念的人,也先分為兩種(純路人不在此列)。一種是不喜歡張國榮的人,一種是不喜歡別人紀念張國榮的人,不過,應該有一部分前者,也屬於後者。不喜歡張國榮的實在不能更正常,有喜歡的,自然有不喜歡的,個人喜好。但是,對於不喜歡別人紀念張國榮的人,究竟是在糾結什麼呢?是不是有以下可能:
a.大家的公共網路空間被刷屏了。假設,最開始只有一個人喜歡他,然後在某個特殊日子,感慨了一下,你看到後,只是略略掃過,甚至都不知道他說的是誰。後來,又有一個人喜歡他,然後在同一天,也發了一下感慨,你又略略掃過,可能依然不知道他說的是誰。再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發了感慨……oh,no,怎麼可以這樣,這可是大家的空間啊!你們能不能收斂點?!但是,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就可以想說就說。情感抒發的自由為什麼會因為情感抒發者的數量增加而被抬高了門檻?有的說,你了解他嗎,就瞎紀念。那你了解他嗎,就反感我去紀念。再有,到底了解到怎樣的程度才可以說有資格紀念。可能單單覺得他長得不錯;也可能只是覺得他唱歌好聽;可能是看了他演的戲;也可能單純的喜歡他的愛情。只要他在某個點上抓住了你的心,你都可以有資格。本來嘛,喜愛偶像這件事就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有的說,本有那麼多的人值得紀念,甚至紀念意義更大,為什麼就他的離開讓你們如此這般?對,值得紀念的人實在太多,比如就拿粵語歌曲來說,那些元老級的人物絕對不容忽視。但我只是敬佩他們。並沒有對他們產生私人的喜愛之情,就這麼簡單。
b.大家對張國榮在榮迷心目中的形象不解:他肯定不會是完美的,你們幹嘛還非得把他說的像個神。額,這個是不論被刷屏與否,都會存在的。他真的不是完美。但是,對於那些在高調的表達情感的人來說,在這樣特殊的日子,應該不會說,我懷念張國榮先生,他是那麼的風華絕代,不過長得不高吧。。。。。吧。。。(我可是在寫句子紀念自己的偶像呢-_-||)但是,愛他的人在享受他的好的同時,也是可以包容他的小缺點的。不愛的人,無論優點還是缺點,都與你無關,不是嗎?
最後,對於「哥哥」這個稱謂,並不想說什麼。無論你聽不聽得慣,它都是客觀存在,與你是黑是粉無關來著。
終於碼完了。


跑個題
知乎是不是以黑作為正確態度。

我想說不管你喜歡與否,懷念誰轉發什麼都是一個人的權利。
我們願意紀念他,是我們的權利;你們討厭他,也是你們的權利;跟風的願意,也是他們的選擇。
我就想問榮迷、跟風的人的行為哪裡不道德,哪裡觸犯法律了。
大家都有自己崇拜的人,願意在特殊的日子紀念一下,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有什麼錯。
如果你覺得很煩不看取關就好了,有必要在大庭廣眾下辱罵或者冷嘲熱諷嗎?
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回到原題
我會紀念他,因為他是一個演員,一個歌手。
更是我心中的理想,努力的方向。


不知哪來那麼多戾氣,有些甚至對逝者本身充滿惡意。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有人喜歡雨,有人熱戀雪,更何況又不是只有2個選擇,做自己的選擇就好,何必做別人的選擇,又不是什麼道德法律層面的是非。4.1這天多少個日子疊一起,真紀念英雄王偉的相信不會極端的與紀念張國榮進行對立,怕的就是一個嘲諷懷念張國榮的借口,過西方愚人節的不是更多人,這天還是林徽因逝世的日子又有多少人記得。一年一共就那麼多天,哪天都有無數名人烈士逝世,真紀念誰就去紀念誰,愛跟風紀念誰就紀念誰,跟風也沒什麼好諷刺的,學雷鋒日又有多少形式主義,這又何嘗不是跟風,生活哪處少的了跟風,流行=跟風,不是跟這個風就是跟那個風,又不是什麼遺世獨立,出塵絕世的人。懷念沒有那麼狹隘,跟風也沒有那麼狹隘。(觀問與答有感)
接下來正式回答「你會懷念張國榮嗎?」 答案是:我會,因為他是我偶像,我不僅在4,1懷念他,我還在9.12懷念他,我其實每天都在懷念他,我的生活里充滿了他的歌,他的影,甚至於坐在寢室的椅子上一抬頭,書架上就有帶有他名字的書《張國榮的時光》,打開電腦,壁紙是他,滑動手機,背景是他。但我會在4,1里說我懷念他,因為這是他逝世的日子,就彷彿是一個約定的日子,特定的時間,需要某種形式的宣洩。我會在9.12祝福他,因為這是他的生日。對我而言,這兩個日子屬於他,就好像我的生日屬於我的生日,我朋友的生日屬於我朋友的生日,它也不會變成你朋友的生日,除非我們有共同朋友;所以中國人過春節,因為你今天過年,他今天過年,我今天也過年。況且中國的過年也不是基督的聖誕,各過各的,各有各的過法,不是正常。更何且4.1又不是什麼中國的法定或者傳統的節日,有一個全民普遍的節日文化傳承。即使是中秋節,我也可以選擇加班,休息,探親,訪友各種方式。跟風頂多愛湊熱鬧;反跟風,不奇怪,有順就有逆;反跟風還嘲諷黑,那簡直是眾人皆醉我獨醒。最最重要,全打成跟風,風從何處來,風從哪時起,跟風行為的判斷只能是根據個體某些行為來判斷跟的是哪趟風,哪有根據群體來貼標籤的。我將4.1留著張國榮,我將清明留給先人和烈士,逢年過節祭祖是傳統文化。一天的時間很長,可以做很多事情,又不是只有懷念張國榮。
(雖然是一年多前的問題,剛來知乎不久,看到了還是發表下自己的觀點)


不會專門在這一天懷念就是害怕出現最高票答案那樣的回答,唉,真心愛他的人只希望他可以平安喜樂不再被俗世紛擾。


比跟風狗更可怕的是跟風黑


推薦閱讀:

你們都有哪些好看的《春光乍泄》劇照?
好想問,有誰見過張國榮真人?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我覺得張國榮和黃家駒在香港的影響力應該不分伯仲,但為什麼內地電視台紀念張國榮的很多,罕有紀念黃家駒的專題呢?
如何評價如今很多一二十歲的年輕人因偶像是張國榮而有優越感?

TAG:張國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