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內地沒有歐洲那樣的藝術影院,讓那些追求專業性的影迷多接觸一些影史上經典影片?

補充:忽然想到,這個問題提得太過理想化了。因為經典的藝術影片在院線上映之前,首先面臨著版權引進的問題,,面對國內相對封閉禁錮的文化和言論環境,估計這第一步的可能性就已經被扼殺了。


六年前,去過巴黎MK2的電影圖書館拜訪,中午跟Marin Karmitz先生在圖書館餐廳吃了頓午飯,他兒子也在,他談到在自己過去三十多年經營這家公司的經驗。

當時老人很希望能來中國開幾家MK2藝術影院,但到現在六年過去了,也沒下文吧。

說到底,中國過去六十年,從來就對電影的態度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方向:

最早是意識形態第一,一直貫穿到現在,電影就是宣傳品,完全用於政治宣傳服務。
我黨一切向蘇聯學習,雖然列寧同志也說過「電影是最重要的藝術」,從人家一系列作品,無論《雁南飛》《夏伯陽》還是《士兵之歌》,都是藝術精品,當然裡面包含明確政治立場,但其藝術性之高,讓人嘆服,都是影史經典吧。但到了國內,只剩下政治宣傳功能了,偶有佳作而已。

過去十年,電影商品屬性才被徹底拿到桌面上來,之前一直的說法是所謂「三性統一」。

但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後果,就是從一個極端,轉向另外一個極端,比如《孤島驚魂》9000萬,《財神客棧》1個億以上的票房,這都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外在表現。

過去六十年,我們曾真正尊重過電影這一藝術表現手段嗎?(沒說電影是「藝術」,而是藝術表現手段)

我們不尊重作品,更不尊重個人,具體到電影,所謂「藝術影院」只能是幻想,或者是空中樓閣的公益事業,因為公益事業也是要有人買單的。

目前類似這樣的機構,只有資料館和中國電影博物館,但都在北京,而且電影文化傳播作用,幾乎忽略不計,更多是行政擺設作用。

至於什麼引進片版權問題,都是細節技術問題,從根本上來說,看不到藝術影院在國內生長的土壤。

換句話說,「藝術影院」真有市場嗎?
文藝青年這一代,都是盜版碟養大,有多少人痴迷文藝片,能讓一個影院存活下去?
資料館800個座,很少坐滿過,這基本是全北京的藝術觀眾市場了,但重要的是,其中大部分都是贈票或者年卡,真正自我消費的觀眾又有多少?
而且,資料館最近幾年放映影片,幾乎越來越商業化,已經不能成為藝術影院的代表了。

另外,十幾年前,在北京,新影聯高軍就曾經嘗試過「藝術院線」這個概念,結果很凄涼,不提也罷。
表面上看是片源問題,但在我看來是更深層次的市場定位問題?真的有這個市場存在嗎?我指當下。

從操作角度,我個人認為,在8廳以上影院成為主流之後,比如像《海洋》這樣的電影,如果有什麼影院經理在影院營收壓力不大的情況下,或許可以拿出一個廳做定點、定場次的長期放映,或許這樣逐步一步步重新培養一個新市場。

每次去巴黎的時候,都會跑到南邊的那個電影城,有20個廳,放映的電影都是不重樣的,專門有幾個廳放所謂「藝術電影」或經典老片。
當然,讓人羨慕,回頭看我們的影院,8個廳,六個放《變3》,兩個放《哈7》,沒了。。。

建議專業性的影迷,還是網上下載點老電影,暫時過渡下吧,如果覺得心有愧疚,讀個電影學院啥的,所有老片都可以去拉片室去看。。。
藝術影院這事,短期內,國內不靠譜。

唯一看著比較像的就是「百老匯電影中心」,香港有,北京也有,相對接近一點。
版權問題同樣棘手,但老闆江志強是家族三代做電影發行,所以在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片源不是問題,但在國內,還有一道審查的問題,所以很多片子,還是上映不了。


沒有分級制,不解決海外電影引進的名額限制,國產電影創作水平不提高,藝術院線就沒什麼大意思。


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是一家藝術影院,有非常多的影展。09年12月,江志強先生將其引入中國大陸,開在北京,全稱是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迄今已有一年多時間,是目前大陸唯一一家藝術影院。注意,是電影中心,而不是影城。所有百老匯影城都是純粹的商業影院,即便會偶有一些影展。

百老匯電影中心從開業到現在,分為長期較為固定的欄目、各國影展、主辦活動、協辦活動,以及常規商業放映這幾塊體現藝術影院的定位。

目前有三個欄目:
國產文藝片單元【青年導演新影像】,每月一部新片,每周放映一場,基本上以目前國產文藝片的數量而言相互滿足。且目前運營到只要當月新片有觀眾需求,就繼續滿場加映,比如《碧羅雪山》、《歸途列車》等。

回顧國產電影單元【重探中國新電影】,每月一部比較有重新拿來觀影探討的電影,比如《血色清晨》等。這個單元的前身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數場加映+姜文導演在某一場親臨與觀眾QA,那時《讓子彈飛》即將上映。

【一畝三分地】是紀錄片單元,免費在會員部圖書館做數字投影放映。每周放映兩部紀錄片,其中一部新片,一部回顧上周已放過的紀錄片,這樣滾動放映。等於每月有4部紀錄片放映,每部放映兩次。

各國影展比如法國影展、韓國影展、瑞典影展,也有如土耳其影展、俄羅斯影展。今年秋季還會有一個影展,據說排片很強。

主辦活動也包括聯合主辦,是電影中心的特色活動,比如露天卓別林回顧展,比如阮玲玉回顧展,剛剛結束的王全安影展,即將開始的屋頂上的大都會等。其中阮玲玉回顧展是和中國電影資料館,以及台灣電影資料館合辦的。今年還有一個以導演為主線的回顧展。

協辦活動,就是電影中心提供各種支持,但並不是由電影中心挑頭主辦的活動,比如剛結束的先鋒光芒」鏡容「影展,其實並不比主辦活動所花精力少。再比如最近有關電影書籍的一個活動」戴錦華對談崔君衍:電影批評,理論的演武場「,電影中心提供了場地、現場微博報道等。

常規放映方面,因為隸屬百老匯院線,所以不能免俗的放映阿凡達、變形金剛3等商業片,但在文藝片的火苗逐漸復甦之時,會通過排片給文藝片更多的支持,比如《日照重慶》、《觀音山》、《鋼的琴》、《海洋》等,並且絕對做到字幕走完再亮廠燈。

百老匯電影中心的每次放映都是有一個概念的,比如阮玲玉,會請到電影學院兩位教授來深入對談讓影迷開始了解阮玲玉(可以搜到視頻),也會有關錦鵬導演的《阮玲玉》放映以及映後交流(有視頻沒有公開,因為有提到梅艷芳,但大部分內容可能會在電影中心一周年紀念書籍《我的天堂電影院》中收錄)。

同樣,中國電影資料館也是有一些回顧性的活動,比如山田洋次等,但更多的時候仍是隨意選一部經典電影來重影,並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來作為引導。而且這是個政府單位,比較特殊,對藝術電影有推動,但不可能作為未來藝術院線的參考。

UCCA這類是以藝術中心為核心,電影的放映並沒有很走規定流程,所以必然會受到限制,展覽的性質較強,且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藝術中心做經濟和觀眾群的支持,這也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藝術影院難以複製的。

據安樂總經理姜偉先生講,百老匯電影中心也有在其它城市建立的計劃。

任何正規營業影院,包括電影中心這樣的藝術影院,在可以放映的電影都要經過審批的流程。或者全國公映審批拿到龍標和放映許可證,或者是影展專項審批。雖然有所限制,但影展放映的電影還是會較公映得多得多,而且一般不做剪輯。其實也不必把矛頭全指向電影管理局的審批,與政治、宗教等無關的,精彩的外國電影還是非常多的,比如各國影展的新片。有時候電影更純粹一些未免是壞事。


樓主的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想問的。專門的藝術影院好像沒有找到,可能非大眾化的要求吧。不過中國電影資料館和電影博物館會不間斷的組織一些經典的影片的展映和觀摩活動,有的經典的老片子還是膠片的呢,但不是每天都有,多關注時光、豆瓣或者電影網相關方面的影片展映安排


銀幕數量的限制不是硬傷,一是因為內地市場和產業鏈不成熟,二是上面不支持。。。


藝術電影本身是一種精英文化的表達溝通渠道,從誕生就不意味著這是個普羅大眾的題材。它所要面對的觀眾群體需要有充分的文化感悟能力,社會認知能力,以及相對寬鬆的經濟能力。我們當下追求的主流更多的是見效快,流程短的快餐文化時代,浮躁的個人情緒與社會環境導致了大多數的觀眾群體不會去花費相當的時間去接觸一些需要反覆推敲,並不現實的精英問題。同時,我們的文化建設歷程中,作為投資藝術影院的投資者應該還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畢竟一項投資項目如果不考慮回報,是不符合在商言商的行業要求的。現在還在一個藝術精英文化的鋪墊階段,如果給予相當的時間,我們應該可以擁有自己的藝術影院。但是我們需要等待。


開電影院並不如你想像中那麼賺錢,許多地場子如果不賣可樂爆米花,就會虧損。物質基礎沒解決,談不上藝術院線這種上層建築。

另外贊成上面一位兄弟的意見,目前這個市場還很初級,既沒有分級制,也談不上市場細分。


在南寧的時候,廣西區圖書館每周末都有免費的藝術電影(以我的人格保證,是藝術電影,而非宣傳電影之類),從來沒滿座過。
免費的尚未滿座,何況收費。


樓主,我黨是不希望民眾有創新有思想的,當百姓還是聽話一點好,政府讓你看什麼你就看什麼好了,還找地兒放藝術片?商業片能上映就不錯了。多少好的文藝片,都不能公映,國人都看不到,只能去參加外國人的電影節,每當想到此,都無比痛心。


平時在院線,各位看到的上映的藝術電影多嗎?


在這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與電影節合作的影院一共放映了1000多場以藝術影片為主的電影,平均每場影院每天放映24場藝術片,遠超過平時的藝術片放映場次。

而以老牌官方藝術片放映場所中國電影資料館為例,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平均每天也只放映了不到2場。

仔細看你會發現,藝術電影放映場所遠不如商業電影院強勢,後者以將近28倍的放映場次比將前者遠遠甩在身後。

簡單比較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放映場次,能大致勾勒出城市的電影放映氛圍是「商業片遠遠勝過藝術片」。

商業電影院子在今天已經是城市綜合體的標準配置,但藝術電影放映場所的數量還是個位數,更不用說藝術片的票房了。

「藝術電影放映場所」本身就概念模糊。從字面上理解,只要是放映藝術影片的公開場所都可歸入其列。但是,諸如文青咖啡館、校園課堂或是宵夜露天場的放映卻又因為放映規模與硬體設備的限制無法與商業電影院相比。

新一醬在這裡將「藝術電影放映場所」定義為:長期放映且有較為固定的排片計劃與排片量的銀幕收費藝術電影放映場所。目前,符合這個定義的只有中國電影資料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海師範大學世界電影研究中心與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他們分別為官方檔案館、盈利商業機構、大學藝術與學術機構與社會文化組織。

中國電影資料館的策展人沙丹認為,北京是中國藝術電影資源最為豐富與多元的城市。沙丹自2007年開始負責資料館的放映活動策劃,見證了北京藝術電影放映生態的變換—— 「早些年,要在北京正兒八經看一部藝術片,還是得去資料館」,但現在影迷們能有更多選擇:中國電影資料館、外國文化中心、百老匯電影中心等或綜合或垂直的文化藝術機構——這些主體構成了今天北京的藝術電影放映生態圈。

北京藝術電影觀賞氛圍的紅火與這座城市集中了國家大部分文化、藝術與電影產業資源的現實密不可分,但這也意味著北京藝術片放映的模式很難遷移到其他城市。

除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之外,上海電影資料館、上海電影博物館與杭州圖書館電影分館也都是電影主題的資料館或博物館。但這些場館或者是尚未成藝術影片的排片體系,或者還達不到放映日常化的要求。

北京以外的城市,如果藝術片不依託外國文化中心、高校學術與藝術研究機構的電影展映,很難走到影迷面前。

這也是為何放映組織後窗始終沒在北京和上海集中開展藝術片放映。

後窗起源於論壇「西祠衚衕」,從2013年5月成立以來一直推廣藝術電影,前往的城市包括南京、杭州、西安、鄭州、廈門、昆明等十多個。創始人衛西諦對於選擇什麼樣的城市推廣藝術片很明確:「北京和上海的文化資源已很集中,供需之間能互相滿足」。在南京、成都、青島這樣的城市,藝術片的潛在受眾也很多。

選擇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也同時意味著風險,後窗曾經計劃在貴陽放映藝術電影,由於預算和觀眾接受度的原因,最終沒能和當地影院達成合作。

熱愛藝術影片的觀眾感到接受藝術片的信息渠道很狹窄。在杭州某高校讀書的阿毛酷愛電影,過去兩年,她總是苦惱生活中很少有固定場所可以欣賞好的藝術影片,「我不想去咖啡館,大家的來去都很隨意,感覺不是真正為了欣賞電影。」她一直在尋找藝術片「迷影」的圈子,結果卻不很樂觀——「有關藝術電影的信息大多集中在線上,線下一起看電影、一起交流的機會很少。」

阿毛的感受正好與水怪的體會相印證——「對藝術片有需求的觀眾其實也有不少,但精準地把片子送到喜歡的觀眾群體中的這個過程卻似乎特別難,找到這批觀眾的成本特別高。」過去幾年,水怪一直在後窗策劃電影放映。阿毛的困惑,正是水怪反覆強調的「通道不通達」——對於藝術片而言,或許中國缺少的不是影迷,而是處於中間環節的宣發團隊。這樣的藝術影院開起來如果不能自負盈虧,那誰又能負擔得起呢?

以上。

新一醬是一個電影迷。


1.用戶群少
2.影院競爭激烈,去放藝術片子更是自尋死路


影像現場小組現在在上海做類似的活動啊
法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 德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也有放映
算是"類藝術電影院"的嘗試吧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就可以想明白了!


體制下的問題 這個說起來好複雜和費時


有啊,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小西天


沒有那種環境自然拍不出文藝電影 國人也很少去接觸文藝這種小眾類 其實只要是小眾的東西國內都很少接觸 更別說有見解了 有市場版權什麼的就不是問題


硬傷在銀幕數量的限制;從市場環境上,內地的電影市場和產業鏈也遠沒有成熟


爛片都來不及放哪有空放藝術電影,而且這類實驗電影歸根結底都通不過剪刀手這一關。


中國的電影院連播放上映的電影都來不及,怎麼有空去放映舊片,更何況中國的電影市場還沒細分到那個程度。


推薦閱讀:

電影消失的愛人裡面說到男人都喜歡cool girl 什麼樣子才能稱為cool girl 怎樣才能成為cool girl?
香港、韓國、泰國、日本、美國的恐怖片有什麼不同?
像張震這樣外形和演技俱佳的演員為什麼沒有大紅大紫?
國內現在的點映、試映制度是不是完全歪曲了本意?

TAG:電影 | 藝術學院 | 藝術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