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宜昌?

希望來過宜昌的都來答一下~一段高論也好,隻言片語也罷,留下你的足跡,宜昌人民歡迎你!


-------------------2016.01.01更新------------------
最近認真寫了一篇文章獻給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多圖,圖片都是親自拍的。歡迎注名轉發。

宜昌的細節
點開之前,請你用音樂播放器打開李榮浩的《老街》,這很重要,麻煩了。開好了嗎,那我們正式聊了。
照片我拍的很差,沒有構圖、光線散漫、角度平直。但我很想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帶你們看看這座我出生成長一直到現在城市,看看這個我喜歡的地方。
我覺得對於一個地方最高級的評價不是「我想去」,台灣香港北京澳門,南洋歐洲中東美國。而是像我七老八十的爺爺奶奶說的這樣。不是原話,大意如下。
「這一輩子活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勁兒了。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不想干也干不動了。非要問我有什麼念念不忘的事,只有一件。像我爸我媽一樣,你們這些小的可以給我們辦個漂亮的後事,最好埋了別燒。實在不行,灰也別放個瓮子里,給我帶到濱江公園撒了。以後我去遛彎兒也少走兩步路」
對,就是這樣。生在這兒,長在這兒,如果可以,讓我也死在這兒。

我大概只有幾歲的時候就知道這塊黑板和這個無名詩人,照相的當下是第一次見到真人。不定期更新了這麼多年,好像一個古老的微博的概念。可以看到落款處的日期是2015.12.27

有才華的年輕老闆弄了一輛廢棄的公共汽車,精心打造出了一個有腔有調的咖啡館。我問過了,沒辦法開走的。現在停在大南門的江邊,下車兩步就是長江水。

這是我在宜昌市內最喜歡的建築之一,就在那個公車咖啡下游大概一公里的地方。也是無敵江景,每次從這裡路過都會想像如果住在這裡生活該有幾多寫意。順口一說,另外一棟最喜歡的建築是宜昌市商務局,後面會有。

從沒進去過的南榭,真是個好名字。能力有限,實在是難以查到是誰取的名字以及有何含義。

在福綏路上的老街,正宗地道的宜昌老城區。這塊牌匾也是我拍照的時候才發現,即使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當下還有人在保護已經脆弱不堪的人文關懷,有心了。

據說是日據時期留下來的葡式建築,這好像是最後一幢了?照片拉大可以看到圓頂窗框和露天陽台,我也不懂建築,但這個建築看起來就有異國風情。

應該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東西,宜昌叫做頂頂糕。怎麼評價呢?「良品鋪子算個雞巴。」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個店名是我覺得宜昌市內最好的一個店名。可以看到後面的院子,那都是宜昌衛校和附屬醫院的地方。所以這個餐館的名字叫【味笑】,很遺憾沒去吃過,不知道好吃與否。

春節近了,只有這種老房子還在堅持貼春聯。值得一提的是這棟房子只隔CBD一條街,差不多五十米左右。一新一舊,都是宜昌不同形式的美麗風貌。老房子都被拆的所剩無幾了,希望新房子里還能有些地方留給傳統精神讓它傳承。

過早標配。面是爽滑筋道的鹼水面,奶是本地工廠生產的新鮮奶。當然還有中配加個煎蛋或者肉沫,甚至高配花面(牛羊肉,豬牛肚以及肥腸隨意搭配)。還有個自定義配置,這個品質就要看你們家昨天晚上有什麼剩菜了。

江畔的冬日清晨如果不起霧才奇怪。我相信那些號稱鎖水保濕的美容產品,因為時至今日姑娘們確實都越來越好看了。但我更相信這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這濃厚的霧罩(宜昌話,輕聲)才是最高級的化妝品。

宜昌市兒童食品廠的舊址,從橫幅內容應該可以看出正在拆遷談判。軟糯香甜的綠豆糕和酥脆咸鮮的夷陵酥是我個人最愛的兩個童年小食。其實門市部現在還在營業,在時代廣場不遠處的環城東路上。

招牌和銹跡斑駁的鐵門告訴我這至少是上個世紀的感覺了。書店二字是用繁體字寫就的,和平除開本身的含義之外另外一個用意在於這間書店所在的小巷名字。小巷名叫平和里。

西陵區民間藝術協會。比較可惜的是依託於這間餐館存在,門口那張沒拍清楚的展板上的內容是「西陵區第二屆民間藝術作品展示會」。第二屆了,加油。當下這個節骨眼,別說走向世界了,衝出西陵區估計都困難。只能說別讓這種藝術形式死在我們這輩人手上吧。

我個人倒是經常穿這條色古香的巷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巷尾可能會有一個丁香一般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別說還真碰到過幾次)。基本很少在這條巷弄里碰到年輕人,大都是像圖裡這樣的顫顫巍巍的老人家。右邊的吊腳樓是個餐館,左邊的堰牆背後就是宜昌市政府。

上文提到的另外一棟我最喜歡的建築。前面可能說得不對,這裡可能不是宜昌市商務局,我不確定。獨門獨戶的小院,像極了上海外灘十里洋場上的小洋樓。總感覺何書桓就在這個門口等陸依萍,雪姨在這裡一邊敲門一邊破口大罵。門口的竣工牌上寫的是「宜昌市保護歐式建築群」。

宗教講究的是虔誠,我這個角度算是給你面子了,穌哥。我喜歡叫他穌哥,因為這聽起來就像Sugar,希望他能給信徒們帶來蜜糖一般甜美的生活。平安夜的晚上人還是多。說信教的人突然變多了我是不信的,說這幾年生活水品提高了有錢有閑有能力湊熱鬧的人變多了我是相信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可能也是穌哥的功勞吧。Hallelujah。

桂花大餅,可愛的老闆和老闆娘不願意出鏡。每天從七八點一直排隊到下午四五點。肉餅好吃,排過隊會更好吃。不到五平米的店裡掛了兩幅字,落款是個叫「夷陵野人」的書法家。在大潤發往天主堂這個方向的小巷裡頭。家裡小的不願意學這個手藝,外面請的人也沒這個心思,老闆很惱火這個手藝接替的事情。

蘿蔔餃子,我比較肯定只有宜昌有。這應該是整整影響了好幾代人的零食,可能是零世界的劉德華。我不愛吃,但這個攤子也是通常要等很久。

這個公園曾經閑置過一段時間幾乎全部遊樂設施都停業了,後來又被重新開發了一次,但是遊樂設施依然沒有還原,那個可以摸到市內最高點的摩天輪是再也沒有機會坐一次了。不過位置不太好導致遊人不多還是有它的優點,這種四下無人、萬籟無聲的感覺實在太棒了。給我一本書,一瓶水,幾個麵包和一個充電寶的話,我可以在這裡摸上一整天的魚。

烈士陵園本來就在東山公園裡面,算是園中園。為什麼單開一篇另起一行呢?因為人民戰士的尊嚴大於一切。這不是自干五或者別的什麼政治言論,這只是對於為我們創造這長達半個多世紀和平年代的他們的尊重。推薦你們看看《戰爭與和平》,看不進去書可以看電影《戰爭之王》,書和電影都看不進去也沒關係,玩一款叫做《這是我的戰爭》的遊戲。相信在這以後,你大致能明白和平年代有多麼珍貴和來之不易。最後,這比也沒能給戰士們帶什麼好煙,實在有虧。希望明年再來,好煙好酒一切都有。戰士們,新年快樂,手動敬禮。最後,大家新年愉快
-----------------十分羞恥的原答案---------------------
這是兩年前我自己的一條朋友圈。
我們長大了。
三江輪渡。頂頂糕。三峽商城。百貨大樓。中山路。東山公園。宜昌站。只有一個校區的二中。
解放電影院。西陵劇場。沒得噴泉的夷陵廣場。一塊二的小面。五毛錢的涼蝦兒。
環城北路小學。宜昌市聾啞學校。沒有高樓的一醫院和二醫院。江邊的宜昌廣播電大。
亞洲廣場那裡,以前有個網吧起過一場大火。
我已經忘記歐陽修公園以前是什麼了,依稀記得二路車東門一站在那兒,旁邊是個二層影樓。
cbd應該是搬走了一大片人,不知道他們搬到哪裡去了。
鐘樓還在,但是怎麼看都沒有旁邊那個新修的氣派。
我們這麼大的應該還知道陶朱路這個名字,再小一點兒的應該就沒聽過了,夜貓子們可能會略微有點兒難過吧。
隆中路和康莊路現在叫隆康路,出門辦事問一個年輕的路人妹子隆中路小學的位置,得到的答案是只知道隆康路。
地道的宜昌話用法,我只會說客七包和倒拐頭,其他的宜昌話好像只是變了個調的普通話。
初中用過三年的教室早就已經不在了,聽我妹妹說他們現在三個年級全部在一棟樓裡面。
這一切也就十年。
那麼,再見啦。


外地人怒答一波,實在是看不下去排名第一充滿自我優越感明顯歪曲事實的答主,我只想一個大寫的呸送給你。
我出生於珠三角粵x地區(有老鄉嗎^_^) ,於08年在宜昌三峽大學就讀。我當年來的時候還沒有如今的西陵二路快速路 東山大道brt等一系列市政工程。由於我對宜昌的好感倍增,再加上我女朋友是宜昌宜都人,所以畢業後我選擇留在宜昌。由於工作性質,我去過全國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客觀來說,宜昌是座很注重細節 繁華與底蘊共存的城市。
小時候,我就常去佛山 廣州等(我倒覺得佛山城建與宜昌是同個檔次,但佛山交通更為完善),也去過湖北省大多數城市以及香港 深圳 長沙 重慶 上海 瀋陽,(我算見過世面了嗎?請問這位1.5線大城市市民)
這麼說吧,荊門我去過,相似我女朋友的家鄉宜都的市容市貌。沿海三線我也去過一些,南通 嘉興 徐州 煙台等,從人流量 吸引力(據我居住在宜昌近九年的時間裡觀察得知:宜昌的外地人真的比較多) 以及城市細節來說,宜昌類比它們使我感覺不到明顯差距,算是旗鼓相當,但宜昌骨架比他們要小一點。
你們可以看看,那位1.5線城市嘲諷宜昌人沒見過世面,讓我想起了一個沒層次 沒內涵 對社會極有偏見的失敗者的控訴。百度可知,宜昌三峽機場客流量達150萬人次,也直航部分國際航線:泰國 韓國 台灣。
還口口聲聲說資助別人兩千去外面見世面?你算哪根蔥?充滿戾氣的答主,讓我想起了網易地域狗。這麼沒品的人居然被推到首頁,呵呵噠。
最後總結,未來,宜昌自貿試驗區建成 省域副中心以及長江經濟帶的三面支持,宜昌會更快加速發展。宜昌立足中部,做三線城市的佼佼者。


看了這麼多回答,我只想說一個城市好不好,只有常年生活在這裡的人才知道。

首先,關於經濟,宜昌的經濟確實差武漢很遠,物價也偏高,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並不是無法承受。為什麼?因為很多人忽略了一點,你統計的物價水平的口徑是多大?很多人也清楚,哪有天天下館子的生活。宜昌正因為不那麼發達,很多生活開支可以從縣城或者親朋好友獲得幫助。像上海沒有很多新鮮蔬菜一樣,你有看到過點軍人輪渡過江來賣菜的場景嗎?因為需求不大,所以物價高,打折少很正常。當然,需求不足也會制約宜昌經濟。

第二,文化。其實宜昌的文化在武漢,襄陽,荊州的比較下沒那麼突出。但是她還是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並不是因為周邊都盛產名人就抹掉她的名牌。宜昌文化很溫柔,不像武漢那麼粗獷。宜昌文化有較強的包容性,宜昌人祖籍大多不是本地。宜昌文化有種不與爭鋒但需要我時奮不顧身的勇氣,最後的國門是不能遺忘的標籤,宜昌人民任憑日軍飛機轟炸也要為張自忠將軍送行的正義。正因為我們的文化,我們在湖北的定位,所以我們願意,活的讓你們不理解。我們要自己,活的痛快!

第三,政治。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家鄉被政策傾斜,沒有人不願意自己的家鄉被許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政治上的博弈被許多缺乏政治素養的人認為是人民的自大盲目,我覺得太可笑,不懂史不懂政治就盲目地批評一個地域的人民,實為不尊重。也難怪對宜昌諸多詬病,帶著有色眼鏡看人的習慣總是改不掉。

第四,城市的競爭力。中國最缺什麼,就是民族自信,而宜昌不缺,但是被很多人認為過頭的自信,大多與政府宣傳有關,與政治博弈定位有關。居民的素質和政府的執行力很重要。在此強調,不代表所有居民,任何地方任何情況都是。公交車禁止吃東西,機動車禁止通行等政策強制性頒布與落實,雖有矛盾但最終落實。這體現的是一個地方政府,一個領導班子改善宜昌的決心,和居民素質的提高。比起在某些省會城市的三輪車和兩輪車橫行馬路,我真心感到順暢。軟實力埋藏在我們的骨子裡。

第五,環境。最近十二月全國PM2.5倒數前十,湖北五個,但宜昌不在,我能看到宜昌的努力。宜昌定位旅遊城市,各縣區響應號召,較全面推動文化宣傳,通過新媒體為居民生活增添色彩。請還宜昌一個碧水藍天!

最後,宜昌從不是大城市,政府給我們希望我們就相信希望,這種夢想沒什麼不好,萬一實現了呢?生活的質量在於人的價值,而價值不僅僅體現在,錢--經濟。

個人拙見。


我是宜昌人,我來談一部分,僅代表個人觀點。
我主要生活在西陵區(主城區之一),因此對西陵區稍微了解一點。
首先,我認為宜昌人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宜昌人」,就是土生土長的宜昌人,還有一部分是「葛洲壩人」。當然我不是故意將人分成幾類,大家看下文就了解了。
大家都知道,宜昌有兩個非常著名的水電站——三峽和葛洲壩。當初打算建三峽大壩的時候,我們國家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並不清楚是否有能力建起世界第一大的三峽大壩,於是有了一個「試驗品」——葛洲壩。為了建設葛洲壩,大量的人力物力流入宜昌,一大批大壩的建設工作者從全國各地離鄉背井來支援建設。我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葛洲壩的建設者,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來到宜昌定居。於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宜昌有一個地方叫做葛洲壩,那裡住著一大群人,他們把土生土長宜昌人成為「宜昌人」,把去市區叫做「去宜昌」。他們說著不同於宜昌人,也不同於全國任何一個地方的方言——「葛洲壩話」,它融合了湖北大部分,以及河南安徽等許多地區的方言,自成一派。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葛洲壩的孩子是無法享受宜昌市的教育的。葛洲壩集團以及職工家屬,似乎在葛洲壩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生態體系,有自己的醫療、教育系統,基本上自給自足。這種情況直到我上初中的時候才基本改變。我是第二批能上宜昌市高中的葛洲壩學生。
現在,葛洲壩集團總部搬走了,留下了大批職工及家屬在宜昌,這對宜昌市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武漢市承擔了葛洲壩人的醫保,但是僅限於幾家定點醫院。於是現在又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葛洲壩人在宜昌市看病,只有兩到三家醫院可以走醫保。葛洲壩人在宜昌的身份依然有些尷尬。


跑了湖北很多地方。來宜昌幾天,給我的印象是宜昌人特別熱情,我問路的時候別人會帶你走半個街區把你送到你看到目的地為止;馬路上也特別乾淨,豪車比例比較高,風景,空氣,都很好。關鍵是美女真的特別多,腿又細又長,晚上出來真的特別引人犯罪。


宜昌是湖北最有前途的城市。
如果大家不同意,這樣說,湖北是除武漢以外最有前途的城市~~
優點不談了。

宜昌的短板在文化!其次是交通。


離開了想回來,呆久了又想離開。。。


一個在宜昌生活了20年的小可愛(???????)?
頂著月底流量的壓力
看到這個問題十分欣喜地沖了進來
我今年八月就整整20了
現在還是在本地上大學
看到很多回答有點心酸也有點開心

首先先說一下宜昌文化的問題
關於旅遊業景點說不上很多特點 爬爬山農家樂什麼
宜昌這一塊基本都是山 包括市區都有很多陡峭的坡 這都是前輩們把山挖平了建房子 非常了不起
我住在西壩(一個靠近市區的水島 這麼說非常浪漫呢)

關於小吃之類的也沒成都北京那樣種類繁多
但是步行街的涼蝦蘿蔔餃子 cbd的熱乾麵 夜市的烤豬腳 電腦城的百變靚粥 idrink的黑美人 榴槤千層 三大這邊的紫菜包飯 干鍋雞 香烤肉 三江橋頭的烤魚和西苑的烤魚 陶珠路的羊蠍子…
答主很少在外面下館子 但多多少少都吃過一些 在這裡隨便列舉一些(???) 歡迎補充嘿嘿嘿
順便一提宜昌美女是真的多 水土養人嘛

再說一下環境問題 宜昌定位就是旅遊城市 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宜昌早早買房打算將來養老
我現在大二 高中在江南那邊也就是點軍區那邊上學 我記得應該是高中開始宜昌環境就變差了 前幾年我記得過年的時候…pm指數(是這個吧)過年放鞭炮到了全國第一… 小學放學我還不願意回家 蹲在花園看天空的晚霞 現在每天天空都是霧蒙蒙的…

但是!!!!!!!!!!!!
朋友們!!!!!!!!!!!
宜昌過年已經嚴禁煙火了 而且污染治理十分有效 !!
昨天下了一天雨 下午停了 上完課出來的天空!!!

真的超開心啊 這是我的家鄉啊o(*≧▽≦)ツ

至於物價什麼的 嗯咯 確實有點嚇人
答主家裡現在也是貸款買新房 家裡承受能力也很勉強啦
因為還在讀書 只能盡量不向家裡要錢
但是不買新房買新車經常在外面下館子的話日常生活其實也還好 打個比方 我在本地讀書一個月1000 吃飯完全沒有問題 偶爾還能下個館子看個電影 食堂簡直不要太划算 然後我在武漢的小夥伴 一個月基本都是1500-2000 還是不夠用 吃食堂都不夠用 也可能是因為是男孩子飯量有點大?

這是一個比方 我看有些回答說月收入2000就算高了 完全不好么_(′_`」 ∠)_ 這應該是端盤子的工錢吧 人家養老保險都不給你交的
我家裡人 月收入大概5000+ 不然還了房貸根本吃不了飯好么 我爸爸媽媽和親戚沒有學歷特別高的 但是爸爸一直很努力地找副業 媽媽身體也不太好 前段時間我還住了一次院 總之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但是精打細算一點努力一點 在宜昌依然可以活的很滋潤 比起一二線城市 這裡活的很安逸
我去過武漢四五次了 感受就是那裡很亂… 倒不是貶義 因為武漢太大 建設進度不一致 所以有些地方看起來很髒亂 而且因為太大跨區沒得一兩個小時根本沒得法
宜昌雖然小 但是交通方便啊 而且人沒武漢那麼多 算起來也不算小啦 ( _ _)ノ|壁
當然武漢作為我們湖北的省會也是很么么噠的啦
畢竟我們都是吃芍用要用勺子的小可愛啦

三大傍晚

分別是江邊 劍網三截圖 然後是三大的銀杏

這是西壩電廠

宜昌綠化很好的好么 別亂噴我大宜昌了哼?_?

最後

歡迎來宜昌玩啊 水電之都不是浪得虛名的 我們葛洲壩的發電都運上海了 住在電廠旁邊還停電的痛你不懂


老家在宜昌,現在定居蘇州。
出來這些年,感覺宜昌與其它同級別城市最大的區別,就是計劃生育搞得早,從82、83左右普遍就只生一個了;同級別的其它城市一般在88、89前後才開始全面一胎。


一個低收入高消費的奇葩……哦不,特大城市。
收入有多低呢,在宜昌,月入不到2000元的還是較為常見的,為了謀生,這部分人中的絕大多數不得不打兩份工以養家糊口。基本上月入4000+就邁入了「掙得還蠻多」的行列,自行體會一下。
消費有多高呢,回宜昌之前在成都吃了碗三兩的麵條,泡菜和麵湯先於麵條就端上了桌,而一海碗的面也真是吃的酣暢淋漓,底下還藏了兩個鵪鶉蛋,說了半天也就10塊錢。回了宜昌就坐上68路直奔所謂「小溪塔最好吃的麵館」,想吃很久沒吃的熱乾麵,賣完了,退而求其次,點了碗雜醬面,可謂味同嚼蠟,分量還顯著不足,竟收我8塊大洋,還振振有詞「加面加錢」,我瞬間語塞。
而高聳入雲的房價,更是讓人切實感受到生活在非常現代化的特別大的都市,就不展開講了,我只能說我還記得前年有個妹子問我艾家嘴的房價,知道答案後的那種驚詫的表情。


我覺得這個問題改為「如何評價三峽」會更有意思,個人看法,哈哈,下面答題。

作為一個在宜昌生活了五年的大學生,加之在這個城市有本地鐵杆兒閨蜜,對這個城市還是有一定感情的。
先說說這個城市的生活:
宜昌是一個典型的宜居城市,屬於中小型城市,人們生活的節奏慢,老人們都愛出街溜達,夜生活結束的很早,十點半馬路上幾乎就空了。娛樂場所不多,公園廣場反而是親朋好友老少聚集的地方。白天寧靜不喧囂,傍晚車水馬龍卻熱鬧溫馨。
再說說這個城市的風景:
宜昌的地理位置的優勢太顯而易見了,長江和三峽,依山傍水,蔥蔥鬱郁,生機勃勃。宜昌的在長江的中上游,有青山作伴,水都是青綠的,常有輪船安靜地駛過,美的就像一幅畫。旅遊景區的風景更是一絕,空靈靜謐又不失雄偉壯闊,國內很難有比三峽山水更震懾人心的自然風光了吧。
最後說說這個城市的美食:
這個城市愛吃辣,可能是受周邊吃辣城市的影響,很難吃到十分清淡可口的熟食。在美食這一塊兒,宜昌的包容性很強,它吸收了四面八方的口味,什麼味道在這裡都能融入當地人的餐桌,因此,在宜昌,不論你來自哪裡,都能找到自己愛吃的食物,不管是熟悉的還是沒吃過的。當然,宜昌也有自己獨有的食物:蘿蔔餃子,涼蝦……都讓人念念不忘。

總而言之,這是個清閑安逸的城市,適合居住養老。在外漂泊久了來到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宜昌工作了大半年,目測會呆到今年6月。大學在武漢呆了4年。本身是湖北人。
我也來講一下對這個城市的感受吧。
宜昌呢,跟武漢比,小了些(武漢和宜昌的公交對比,種類、線路、里程都可以作證),晚上睡覺早了些(晚上九十點除了部分賣吃的和便利店就都關門了),工資低了點(整個湖北都高不到哪兒去),物價貴了點(摔,我無比懷念學校的物價……宜昌這邊有些地方物價相當高,尤其是葛洲壩這一片……),團購多了點(反正我在學校的時候是沒想著在吃飯唱歌前經常看看有沒有什麼團購的,可能也跟這邊的物價高有關係吧),花椒多(還有一種跟花椒外觀很像,吃起來跟薄荷紫蘇味道差不多的一種,忘記名字了,據說是四川重慶那邊傳過來的?),高級汽車多(?同事講的,我不怎麼認識車;反正我知道幾個小區都有為了停車位鬧糾紛的,還有什麼排隊等著買車位的……),快遞慢了點(嚶嚶嚶,網購小超人表示這點真心痛苦……一般情況下都是要到第四天才能拿到快遞)……
再來講講好處:人少!!!相比於在江漢路步行街全是人的情況,宜昌你好歹能悠閑點逛逛國貿萬達什麼的(我現在回武漢看見地鐵里外全擠著人就有恐懼症了)……空氣好!當然前一段時間也糟糕到破表了2周,但是跟武漢比的話,還是有優勢的。節奏和緩!大街上很多軋馬路的老頭老太太,即使是買菜乾嘛的也都悠哉悠哉的,沒看見幾個走路飛快的。火鍋多!!!各種麻辣火鍋(現在上火中……摔……)吃得人爽死了!進駐的大牌商家、品牌不少!這個當然比不得武漢,但是在湖北肯定也前幾位了。。。。。。對了,還有公交上不必人擠人(除了極少的情況),真心鬆了一大口氣……
還有什麼以後想起來了再加……


非常中肯滴說,宜昌位於北緯30°線上,自古就出了諸多名人,由於地貌原因風景區也不少,三峽就不說了,宜昌山不高,水也不深,滿山綠葉,氣候宜人,未來的發展也似不錯的


這座城市也許可以被稱為是中國的「敦刻爾克」了。

圖片源自網路

1940 年 5 月德軍用十來天的時間,繞過馬其頓防線橫穿法國大陸,直逼英吉利海峽。5 月 27 日比利時軍隊投降, 40 萬英法聯軍集結在敦刻爾克,花了 9 天時間撤往西邊的英國。這場撤退給近代世界歷史划下了一道重重的伏筆。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圖片源自網路

但那次大撤退的兩年前,中國也同樣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撤退,宜昌大撤退

中國的媒體喜歡將當時的宜昌比作中國的「敦刻爾克」。但無論從發生時機還是從規模上,它與敦刻爾克都不具備可比性。

1938 年 10 月,時任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的盧作孚調用了自己民生公司的全部運力,花了 40 天的時間,轉運了當時擠壓在宜昌待轉到重慶的物資和人員。

宜昌大撤退中,除了轉運人員,還撤走了數噸囤積在宜昌的物資。而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重型武器全部放棄了,撤退士兵只帶走了步槍和輕武器,為後續的戰鬥保存了實力。

在二戰中,宜昌被選做大撤退的集結地,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所處的地理位置,而不僅僅因為是一場戰時的策略選擇。

三國劉備命運的轉折點

宜昌,不熟悉它的人甚至會把它和鄰省的宜賓混淆在一起。

這座扼守在入川要地的小城,古稱「夷陵」。它已經回答了這座城市所有秘密。宜昌文史專家朱復勝曾說「夷陵之名是宜昌地貌最準確的寫照。『夷』是平原,『陵』為山地——宜昌東部平坦低緩,西部地勢陡峭,跨中國地勢二級、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長江將中國劃分為南北兩邊,宜昌剛好被放在了中國的中心。圖片源自網路

由於地處長江三峽的東段,位於湖北、四川、湖南的交匯地,「上控巴蜀,下引荊襄」,自古以來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和川東一帶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被稱為「三峽門戶、川鄂咽喉」。

這裡在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發生過最有名的一次戰役得算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

三峽東段的西陵峽。圖片源自網路

公元 221 年,為報東吳襲荊州、殺關羽之仇,劉備率軍東征討吳。次年二月,攻破巫山的猇亭(位於宜昌長江北岸的一座古鎮),並在那裡設立大本營。面對當時兵勢強大,居高守險的蜀軍,東吳的將軍陸遜採取了暫避鋒芒的策略。

於是吳軍從鄂西高山峻岭地帶完全退出,把兵力難以展開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半年過後,等到了夏天,蜀軍移入山林避暑,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大敗蜀軍。

2010 版《三國》里,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白帝城託孤片段。

劉備最後不得不從猇亭倉皇逃回川東(渝)奉節白帝城,在永安宮病逝。此後,蜀漢由盛轉衰。

這是一場三國歷史上的轉折之戰。而在離我們更近一點的歷史上,二戰期間,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宜昌再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37 年,北京、南京相繼淪陷,重慶成了陪都,一時間華北、華東、華中等地的機關、學校、工廠紛紛往四川遷移。但大部分物資和人員並不能一帆風順地順著長江進入重慶。擋在他們前面的是長江上游的高山險水,三峽。

宜昌剛好落在這個分界點上。因此大量物資和人員短時間內迅速擠入了這個人口只有 10 萬的小城市,等待著被轉移到更安全的大後方。「遍街皆是人員,遍地皆是器材,人心非常恐慌……宜昌沿江兩岸已堆積了差不多十萬噸機器」。盧作孚在後來的回憶中這麼記錄。

英國探險家立德曾這樣描述長江「沿揚子江上溯至重慶,可通航的里程為 1400 海里,宜昌以下為 1000 海里,乘汽船隻需要一周時間。其餘 400 海里則需要 4 到 5 周,比倫敦到上海的時間還長。」圖片源自網路

最後盧作孚想出了「三段航行法」,成功用了 40 天的時間將大量物資和人員轉移進了重慶。在此之後,重慶成了全國矚目的城市。而曾經負擔轉運重負的宜昌又一次被歷史淡淡一筆帶過。

當時盧作孚名下的民生公司共有 22 艘輪船,加上中國招商局的兩艘輪船,這幾乎相當於宜昌大撤退時期的所有運力了。圖片源自網路

山、水、詩塑造了這美景,但你依舊記不起,宜昌

作為曾經貫穿中國東西的一條交通要塞,宜昌已經被人們淡忘了。即便盛產唐詩的三峽沿線留下了不少著名詩句,但如果不加解釋,提起三峽,你首先想到的會是重慶。

畢竟「朝辭白帝彩雲間」顯然會比「斯境勝絕,天地間其有幾乎?」的認知度高。

後一句還是 1198 年前白居易寫下的。那還是唐朝,白居易被發配到重慶任職,在去往任職地的途中與弟弟白行簡和朋友元稹約在宜昌相見。第二天就要各奔前程的三人約在西陵峽江邊喝酒,無意間聽見身後有泉水,於是循聲而上找到了一個無名洞。因其「絕無人跡,但水石相薄,磷磷鑿鑿,跳珠濺玉,驚動耳目」,於是白居易作了《三游洞序》,「三游洞」也因此成了景觀。

這個因詩而聞名的景區,聰明的生意人在懸崖建的棧道上開起了飯館,吸引都市遊客的目光。圖片源自網路

237 年後,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到此遊歷,在洞壁上各作詩一首。被後人稱為「後三游」。

在那個沒有高鐵、飛機的年代,這裡路途險要,加上遠離古代中國的政治中心,朝中官員被貶官至此或流寓三峽也不稀奇。這個名單里不乏至今留名的文人,僅新舊《唐書》中就能找到 64 人被貶至此,李白、杜甫、劉禹錫等都在這份名單中。他們也組成了宜昌沿線獨特的貶官文化。

除了對自身境遇的感嘆,三峽本身的景觀也是促成這些文人願意留句留名的重要因素。

西陵峽沿江岸邊的石刻。圖/王硯

這個 7000 萬年前,因為燕山運動而形成了巫山等一系列褶皺山脈。這些山脈與背面巴山之間是一個東西相對的低凹地帶,古長江經此向東流,隨著這塊區域地殼的向上抬升,日積月累切出了後來的三峽。從宜昌往西走,進入西陵峽後,兩岸的山一下子就變近了,江面也邊窄了,峽谷迂迴,高山上的雲霧繚繞,山澗如白練隱約可見。

行船江中,面對這樣的景觀連普通人都不禁會感嘆,「太美了。」何況感情飽滿的詩人。

宜昌境內的柴埠溪,與張家界同屬武陵山脈,有著相似的地貌景觀,但它遠沒有張家界那樣。 圖片源自網路

宜昌,中國南方的心臟

三峽大壩,是個比宜昌更響亮的名字。而它就建在宜昌轄區內。

拋開這座城市 2000 多年的歷史,特殊的地質景觀。因為水,宜昌在今天仍然是樞紐,這裡曾經溝通東西的要道,今天保證著華中、華南等地的電力供應。只是,到今天對於很多不熟悉鄂西的人來說,宜昌仍然是個陌生的城市。

圖片源自網路

建大壩的設想,在 1919 年孫中山發表的《建國方略》里就有了。他認為「自宜昌以上」的那段水路「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而行,而又可資其水利」。但這項大壩計劃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實施。由於當時長江上游洪水頻發,危及武漢等長江中游城市的安全,直到 1970 年興建三峽大壩的提議被最終確定,並在第二年動工。

最早完成長江截留的一部分就是宜昌境內的葛洲壩水電站,這為後來三峽大壩的最終完工奠定了基礎了。它在三峽大壩的枯水期起到了對航運的調節作用。之後的 28 年時間裡,三峽工程剩下的工作分三期陸續完工。今天的三峽大壩就建在宜昌西邊的西陵峽。

過去 32 年三峽庫區周邊的地貌變化,雖然時間維度沒有超過三峽的興建史。

把宜昌稱作中國南方的心臟也許一點也不為過。

1984 年為了配合三峽工程的建設,政府曾計划過要籌建三峽省,就以宜昌市為省會。接納因三峽建設而移民的川鄂民眾。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爭議及牽扯各方利益,最終這項計劃在第二年夭折了。

如果當年沒有這樣的波折,而真的建成了三峽省,宜昌在中國版圖上的存在感會不會就此發生變化呢?這個問題我們永遠得不到答案了。

宜昌這座城市的個性或許比不上重慶、武漢,它是一座被遺忘的城市,但要是沒了它,中國歷史上會少了很多故事。

文/逸驍

更多好玩有趣的內容,歡迎關注▼

微信公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

微博:@地道風物

豆瓣:地道風物

「定義地道 / 分享風物 / 發現鄉土中國之美」


土生土長的地方,一直愛著。


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本來好端端的宜居城市搞的空氣越來越差,地方小,污染更加容易聚集,其實可以考慮多發展一下旅遊,互聯網行業這種高科技污染少的行業,糟糕的空氣阻擋了很多高端人才回來發展的腳步。為了經濟忽略環境,最後環境問題反而會制約經濟發展。

城市沒有特色,節奏感,層次感不夠,作為旅遊城市,城市規劃的還是很沒品,設計水平太低,缺乏美感,市中心每個地方都差不多,差不多的建築,差不多的道路,差不多的規劃,舉起相機都不知道拍啥。同樣是依山傍水,旁邊的重慶這點就做的好多了。

文化產業比較發展滯後,文明城市也不能只是建設物質文明,基礎設施也不夠,公園,圖書館,音樂廳,美術館,運動場啥的也少的可憐,幸虧有個三峽大學撐著好一點。

綠化不夠

貧富差距大,工資低,消費卻高的離譜,低收入者生活過於艱難。社會有失公平,權利部門只顧自己爽,民生這塊做的太差。

看了下結果寫的都是不好的,哎,恨鐵不成鋼啊。。
想到了在加。。


宜昌人怒答。(部分資料來自百度,不喜輕噴)
宜昌市作為一個地級市,在湖北省內應該算是名列前茅的,很多都說僅次於武漢。雖然在很多外人看來也就是個小城市而已。
歷史文化
宜昌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曾經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發展的重要地望。這裡人傑地靈,孕育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和親使者王昭君以及聞名中外的著名學者楊守敬等諸多先賢名流,歷代著名文人,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歐陽修、蘇軾、陸遊等,也多會於此。他們遊覽西陵山水所留下的勝跡,陶醉西陵風光所寫下的詩文,為宜昌增添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裡。「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里,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張飛橫予「當陽橋」,關公敗走「麥城」被擒「回馬坡」等等故事和遺迹俯拾皆是。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氣勢恢弘的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內,屈原祠、昭君村、讀書洞、娘娘井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迹向人們反覆講述著無數優美動人的傳說。
經濟狀況
21世紀初,宜昌市經濟綜合實力多年排行湖北省地市區前列,以2010年為例,宜昌全市當年實現生產總值1547.32億元,比上年增長15.8%,連續7年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速度。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6.50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890.12億元,增長19.1%;第三產業增加值480.70億元,增長13.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8:55.4:32.8變化為11.4:57.5:31.1。全市完成全地域財政總收入301.45億元,增長27.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0.24億元,增長27.9%。在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中,稅收57.31億元,增長31.3%。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95.23億元,增長24.8%。[22]2010年,經濟總量在中國中部地區和長江沿線同等城市中分別躍居第3位和第4位,綜合實力多年位居全省第2位。
城市榮譽
世界水電之都
世界鋼琴之城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總的來說,宜昌的發展是離不開三峽的,沒有三峽,宜昌可能還是個山溝溝。前面的回答我都看了,宜昌確實是個發展中城市,潛力巨大,宜人之城,昌盛之地!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宜昌人,看到了宜昌一系列的變化。

原來還沒有cbd大洋,原來還沒有城東大道,原來還沒有火車東站,原來一中還沒有封校。

在無形之中的變化中,一個人的記憶是不可靠的。我已經記不清宜昌原來的模樣正如我也記不住當時的我自己。

走到外面,出國留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 我愛我的家鄉,但是卻仍有遺憾。我深深的感受到宜昌資源的不足,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機會從身邊流走,也在無形之中局限了的眼界。

但是即使如此,我仍然愛自己的家鄉。即使因為快速發展讓她變成不是原來模樣。


城市很小,在這裡上學有一次一部電視劇到江邊取景男女老少都去圍觀,有二線明星來這裡大家都奔走相告天天在空間朋友圈傳這誰誰要來宜昌,怎樣怎樣,給人感覺小家子氣沒見過什麼世面,經濟不怎麼發達,旅遊景點亂收費


推薦閱讀:

武漢有什麼好的跑步路線?
如何看待天門漢北河分洪?

TAG:旅行 | 湖北 | 宜昌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