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比和 DTS 兩家公司,為何能夠壟斷電影音響市場?

跟我一樣喜歡在電影院坐到最後一秒的人可能都注意過,影片字幕列表近乎最後出現的音響系統提供方總是交替出現這兩個名字:DOLBY 和 DTS。形同西門吹雪汗葉孤城。這兩家公司能夠長期壟斷主流電影的音響製作,成功阻截這個市場的殺入者,是個蠻有意思的現象。有沒有朋友了解這兩家公司的歷史和現狀,可以來介紹一下嗎?


作為音頻工程師我來回答一下。當年來美國的時候,對於音頻企業的理解也僅停留在Dolby和DTS上面。。。
我不想長篇大論,就事論事地講,之所以這兩家能夠壟斷影院音響技術是因為格式。電影製作過程中,由於瞬態和響度變化多,而且內容複雜(語音,音樂,合成聲等),如果用不成熟的多聲道編碼將會大大降低觀眾體驗。多聲道環繞聲編碼是這兩家長年競爭的領域,現在基本上杜比佔據大半壁江山,然後DTS抓緊藍光領域。詳細對比請看此:http://www.crutchfield.com/S-syG0wverJHz/learn/learningcenter/home/hometheater_surround.html
其他公司就算有心進入此領域,但是沒有電影業界的名望。試想你做一個格式,並且有相應的增強和處理技術,那麼後期製作的混音師對你不熟,調音手法都不適用了,於是你就沒有市場。道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誰技術好,名望高,用戶(專業電影音頻技師等)多,那麼誰就是業界標準。這是在電影製作方面講,那麼在電影院中還涉及回放技術,這一塊杜比遠遠領先DTS。我dolby官網截一個圖,大家有興趣英語又好的可以自行去戳。

好了,我還想說說幾個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公司。一個是THX,這家公司是現在我同事Tomlinson Holman創立的,也致力於環繞聲和影院技術。代表作大家肯定都熟悉,那就是——星球大戰(star wars)。另一家是我做過研發實習的音頻技術公司,叫Audyssey。這一家跟THX一樣技術其實來自USC(南加州大學),不過是電子工程系教授Chris K創建,直接把大學的這個immersive audio lab給獨立出來了。Audyssey深知格式上已經被壟斷,於是只好在家庭影院還原技術上發力,長項是室內聲學和等響度增益等。大家要是買家庭影院的話,就會知道馬蘭士Marantz,安橋(Onkyo),天龍(Denon)等都在家庭影院多聲道環繞技術中採用了Audyssey的技術。就先寫到這裡。


這兩家公司的歷史和現狀不太了解,置於為何能夠壟斷電影市場:簡單地說,這兩家公司的標準得到了美國製片商的認可,於是成了美國電影的技術標準,美國電影的技術標準在世界上是最牛逼的於是也就成了世界標準,於是就「壟斷」了


作為學生時代就開始音響小燒的我,最初搞杜比LOGIC,那就先說杜比,在大家用磁帶的年代,放在錄放音機里播放久了以後會有噪音,杜比依靠杜比降噪得到了第一桶金,然後一大堆的杜比降噪電路用在功放,汽車音響里,
這個時代正趕上電影多聲道錄音,但當時設置要換代可沒現在這麼容易,不兼容2聲道很多電影院就不能播放(注意在當時,這個時普遍現像比如彩色電視標準必須兼容黑白電視標準,收音立體聲必須兼容單聲道調製標準),
這時杜比的4-2-4系統隨著 星球大戰 的放影,多聲道環繞聲給大家帶來的定位感和臨場感立馬佔有電影院的多聲道音響市場了,隨後又有杜比邏輯環繞聲進入家用市場,由於影院市場的廣泛應用和各大影院對音響的宣傳,可以說從此以後杜比環線聲壟斷電影院市場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隨後AC-3系統就是從模擬到數字的正常升級而己,基本上其它標準很難跟杜比抗爭。
值得注意的事杜比4-2-4出現的年代,多聲道系統不少,杜比能一家獨大我認為和杜比降噪有很大相關,因為當時是膠片時代沒有降噪膠片經過多次放映後就不行了,多聲道再好也沒意義,可以認為杜比自成立時就搞的降噪系統支持了從杜比開始到今天的地位。
至於DTS這個電影製片公司主導的格式,抓住音響由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過渡的機會成為當時影院的一種標準,我認為是杜比壟斷市場後的一種必然行為,隨著蒂文·斯皮爾伯格的 侏羅記公園 的放影,電影院的設備要支持DTS是肯定的,至於其它標準,要成主流,就很難了,特別是在音響設備自DVD普及後基本上就沒有革命性升級的環境。


DOLBY的立體聲個人以為要從以下幾個節點去 說明問題
一、模擬立體聲時代
DOLBY A型降噪技術 ,將光學聲跡的動態範圍與頻率 響應做出了極大提升,並且採用山水公司的QS矩陣模擬信號編碼技術,將四路音頻信號編碼在兩路光學聲跡上,又稱為4-2-4立體聲編碼技術。實際上這種雙聲道光學聲跡在20世紀50年代就由美國西電公司研發成功,因無法解決降噪問題,無法得到應用。該技術能與傳統還音系統有著很好的兼容性,影院僅需升級一台解碼器,就可以將雙聲道光學聲跡還原出四聲道的聲音信息。
20世紀80年代末 ,杜比實驗室 開發出了第二代杜比SR降噪系統,該系統使還音時的 頻率響應、動態範圍、底噪等得到巨大提升 ,部分指標 已經接近了現在的數字立體聲還音技術指標。由於杜比SR系統的記錄媒介是光學聲跡,而且與傳統電影放映系統完全兼容,其還音質量和其他立體聲系統相比也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在世紀使用中得到了廣泛普及。

這是杜比在立體聲技術上的第一次普及。

二、膠片時代的數字立體聲
同期出現了以下各種立體聲制式
DOS(Digital Optical Sound)、CDS(Cinema Digital Sound)、DOSCAR(Digital Optical and Compatible with Analogue Recording)、SDDS(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LC Concept
(法國人研發的一種數字立體聲系統)、DLS 6(Digital Laser Sound)、DTS、SR·D

最後兩個就是我要詳細介紹的Dolby SR·D和DTS(Digital Laser Sound)


Dolby SR·D是杜比公司於1992年推出的,他是在4-2-4(Dobly SR)模擬立體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 聲畫合一的但系統電影數字立體聲,聲音格式為5.1路。該數字聲跡的記錄位置在拷進35mm膠片模擬聲跡一側的片孔之間,採用AC-3感知編碼方式將原始音頻信號進行壓縮處理,出去聲音中的冗餘信息以減小數據量,還音式再通過AC-3解碼器進行解碼,這也是電影行業首次採用碼率壓縮
方式製作的光學聲跡。SR·D立體聲制式是膠片電影時代覆蓋範圍最廣、生命力最強的一種音頻格式,這與Dolby公司對於新產品的研發密不可分。他們意識到 何新技術和設備的研發與應用 ,都必須考慮到相關傳統技術和設備兼容問題。SR·D制式使用原有的35mm膠片為載體,既沒有改變畫面的位置與尺寸,也沒有給洗印工作增添額外的負擔,既能在傳統影院中播放模擬光學聲跡,又能在通過Dolby公司升級並驗證的影院中播放數學光學聲跡,完全與SMPTE(美國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的建設性建議相吻合。1999年Dolby公司在原有的SR·D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種聲音格式為 6.1路的立體聲系統,種種制式又被稱為「Dolby Digital-Surround EX」。這種制式的立體聲與SR·D完全兼容,區別是在做環繞聲道和右環繞聲道之間,分增了一路中環繞聲道,為聲音創作提升了巨大空間。

DTS(Digital Laser Sound)是美國環球公司1993年在影片《侏羅紀公園中》使用的一種電影立體聲,聲音格式為4路(DTS-4)和5.1路(DTS-6)兩種,實際使用中基本都選擇使用5.1還音系統。與DTS-6類似,DTS系統都採用CD-ROM只讀式光碟作為聲音信號的載體,依靠膠片上的時間碼信息與CD播放器保持同步 ,時間碼信息記錄在標準膠片上模擬光學聲帶與畫面之間的位置。DTS同樣對原始音頻信號進行了壓縮處理,壓縮比例約為4:1全球有很多影院都支持這種立體聲格式,同樣也是因為兼容性的考慮。

參考自 王豐老師的《淺析電影還音技術的發展歷程》


只要了解一下Dolby和DTS的發展史就可以知道這兩家公司都在商業院線和歷史上有很多領先地方。
簡單來說Dolby是從模擬時代走過來的,進入數碼年代則是繼承了大量的資源優勢,而DTS則是在數碼年代誕生的,在數碼制式設計上也有特點。
但不能不說的是現在這兩個品牌已經漸行漸遠,DTS的商用院線部門已經被其他品牌收購,而Dolby則已經跳出音頻局限,往一體化的院線服務進發,無論是Dolby 3D、Dolby Vision還是Dolby Atmos,整合這些音頻和視頻技術,即將推出的Dolby Cinema將會讓人更加期待。


先說杜比吧:1965年,雷·杜比在英國成立杜比實驗室,後於1976年將公司總部遷至美國加州。致力於聲音降噪及聲音壓縮編碼等技術的公司。其主要發明為電影院所應用杜比數字。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或稱AC-3,是普遍的版本,可以包括多達6個獨立的聲道。最知名的是5.1聲道技術。在5.1聲道技術中,5代表著5個基本聲道,獨立連接至五個不同的喇叭(20至20,000 HZ),分別是右前(RF),中(C),左前(LF),右後(RR),左後(LR);而1則代表1個低頻聲效,連接至低音輔助喇叭(20至120 Hz)。與此同時,杜比數字格式也支持單聲道及立體聲輸出。第一部使用杜比數字編碼技術的電影是1992年推出的《蝙蝠俠大顯神威》。第一套以杜比數字編碼技術的家用式激光影碟是1995年推出的《迫切的危機》。比數字環繞EX

杜比數字環繞EX(Dolby Digital Surround EX),是杜比實驗室在1999年5月面世的星戰首部曲電
影中合作的產品。在考慮經濟效益和向下兼容性,在左環繞和右環繞中間,加插了後環繞聲道,形成6.1輸出。它使用了矩陣編碼,這是一條獨立分離聲道,情形
就像前置左右聲道和中置聲道的關係一樣。所以它能在標準的5.1設備上輸出5.1,又能同時支持杜比數字環繞EX的器材上輸出6.1。在星戰系列中使用了這技術。不少DVD支持杜比數字環繞EX的輸出。

杜比7.1環繞聲

杜比7.1環繞聲(Dolby Surround 7.1)是於2010年發表的最新格式。首次應用電影為《反斗奇兵3》。而第一部應用此編碼的華語片為《精武風雲,陳真》
杜比全景聲

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是2014年4月發表的環徊立體聲技術,首部使用該技術的電影為皮克斯製作的《勇敢的傳說》。這款新技術可以呈現64個獨立立體揚聲器的內容,亦可同時發送多達128個聲道或對象,比7.1聲道更為細緻
再說DTS
數字影院系統DTS, Digital Theater Systems)由DTS公司開發,為多聲道音頻格式中的一種,廣泛應用於DVD音效上。其最普遍的格式為5.1聲道。與杜比數字為主要競爭對手。要實現DTS音效輸出,需在硬體上及軟體上符合DTS的規格,多數會在產品上標示DTS的商標。DTS在多聲道戲院音響上的主要競爭者為杜比數字及sdds,但在家用上僅為杜比數字。DTS的面世電影為史匹堡1993年作品《侏羅紀公園》,在杜比數字《蝙蝠俠歸來》發布後略少於一年後面世。另外,《侏羅紀公園》亦成為首部有DTS音軌的家庭音像(面世於1997年1月),在杜比首部家庭音像(LD格式的《燃眉追擊》(Clear and Present Danger)發佈於1995年1月)面世兩年後發布。

基本上這樣吧


我不是回答的我是來補充的。杜比和DTS由於終端用戶在日常使用,比如DVD、Bluray上可以接觸到所以比較熟悉,以為他們壟斷了市場。可誰知影院還有大法的SDDS,大法真心哭暈在廁所。。。


前面已經有很多朋友回答過這個問題,鄙人認為單就DTS來講,有三個原因形成了現在的局勢,分別是歷史基礎,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對市場的重視情況。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個原因——歷史基礎。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行業真正的巨頭們都是通過佔領先機確立標準,打好創業基礎。

DTS音響格式於1991年研發,當時最普遍及基本的聲道配置為5.1聲道,都是把五條主要(全域)聲道和一條低頻聲道作編碼。1993年面世的帶有DTS技術的《侏羅紀公園》更是轟動一時,奠定了DTS於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歷史基礎。

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個原因——企業的創新精神。雖然快人一步,確立了標準,但是為了鞏固領先地位。企業還需要不斷創新,更新和維護自己設立的標準,確保自己領頭羊地位。這裡就不多說了,DTS一直在不斷升級更新標準,例如DTS
HD Master、DTS Headphone:X和DTS:X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重視中國市場!我泱泱天朝十四萬萬人口,這麼大市場能養活各種大小企業!搞好中國的市場絕對不會是步錯棋,何況我天朝生活水平極速上升,對影音方面的需求自然也會不斷提高。

在電影方面,DTS從2015年開始與GDC影院展開合作,對其在亞洲現有影院的四萬個伺服器提供DTS:X技術升級,刷新大眾影音體驗。在音響方面,DTS與Bravo Music等唱片公司合作搭建錄音棚,更與各大手機、電視及耳機廠商展開深度合作,從源頭開始創造好聲音。近年來,DTS與QQ音樂的深化合作,更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享受沉浸音的機會。

就像那句毒雞湯所說,比你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索尼的SDDS哭暈在廁所


其實這種技術是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在現有的介質上添加更多聲道,但舊版機器又能出聲。舊式膠片時代,膠片只能存雙聲道模擬聲音,為了保存更多音軌,杜比發明一種技術,將多個模擬信號的音軌調製成雙音軌。這個技術厲害的地方在於:如果採用標準設備,聲音可以以雙聲道正常播放,兼容舊式設備。如果採用杜比的設備,除了能正常還原標準雙聲道的內容外,還能還原額外的其他聲道。這樣高難度的技術已經阻擋其他競爭對手了。另外這個市場其實是非常小,大多數人只圖喇叭響。還有,大家其實需要一個標準,調音師好不容易調整好,結果因為標準原因,無法在電影院放,這就悲劇了。


兩家公司各有特色,獨領風騷電影市場。

都有看家絕技,以最新的杜比全景聲和dts X來說

各有支持者

所以,一定會在很長時間並行同時存在

so,DAC的廠家在未來一般會同時支持兩種標準。


杜比5.1和6.1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哪一年?


美國是是世界電影產業的中心。產業界意見領袖如大導演對自己作品裡聲音的表現力是很在意的,電影內容承載高品質音軌的需求相應而生。DTS和Dolby通過與好萊塢Studio的合作確保編碼音軌的數量和質量,通過與院線,消費電子設備廠商的合作讓消費者能聽到解碼後的音軌,形成了雙寡頭的行業態勢。


學一點與聲有關的東西,這麼說吧,是他們創造了這個時代,也引領著這個行業。然後無人望其項背。個人覺得電聲的這個門檻很高,不像手機,或者其他行業,再分析杜比這個人,這個人真的很牛,拿到的學士學位是電子工程,那時候正是晶體管興起的時候,又拿到物理學博士學位,業餘愛好錄音,不知道物理方向學的是不是聲。做的好的公司如杜比和DTS,是有很大的技術積累的,還不遺餘力的建設實驗室。你說山寨,人家的核心技術或者數據(聲場數據)你根本無法獲知,數據和演算法才是核心技術,類比世界四大耳機品牌,德國拜亞動力、森海塞爾、奧地利愛科技和美國歌德,說一個跟他們相似的公司,BK公司,做聲學方面的設備無人能及。如果哪一天中國的聲學工程師跟碼農一樣多了(做夢),中國出個干倒他們的公司指日可待。或者出現新的革命性的技術。(說的有點偏頗)


推薦閱讀:

用好耳機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並推薦耳機
現在的音響技術可以人工合成人頭錄音效果嗎?
請問調音師音響師應該做什麼樣的工作?

TAG:音響 | 杜比 | 電影院 |